登陆注册
6156800000042

第42章 三军挺进中原 双矛攻势败北

战争进入第二年,对国共双方来说都极为关键。对国民党来说,不仅军事上失败,政治上也逐渐失去民心,军队士气大大下降。在经济上,马歇尔所担心的经济危机终于发生,国统区的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各种因素促成国统区出现了反饥饿、反内战、反独裁的第二条人民革命战线,蒋介石政权处于全民的包围中。为摆脱各种危机,蒋介石于1947年7月4日发布“全国总动员方案”,接着又颁发了《动员戡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搜刮一切人力、财力进行反共内战。同时继续“双矛攻势”战略,将战争引向解放区,企图彻底破坏解放区,使解放区在战略上难以持久。

对共产党来说,虽说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承受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消耗。由于战争在解放区进行,解放军自己的消耗和国民党军的破坏,再加上1947年陕北、华北荒旱,解放区的人力、物力开始紧张。陈毅讲,国民党的战略就是用解放区的骨头熬解放区的油,山东再富庶也吃不消。邓小平讲,蒋介石的战略与第五次反“围剿”时的战略相同,即将战争在解放区内进行,尽情地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即使解放军取得若干的军事胜利也不能持久,蒋介石的阴谋是很毒辣的。由此说明,要使解放战争能够持久,就必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利用蒋管区的人力物力支持长期战争。叶剑英讲,过去我们是牺牲空间,支持时间,现在则是发展空间,支持时间,陈毅讲,现在就是要用蒋介石的骨头熬蒋介石的油。

驾驭战争的毛泽东,则早已注意了这一问题并掌握着战争节奏。在《全局破裂后太行、山东两区的战略计划》中,毛泽东就提出了外线出击“可从国民党区域征用人力物力,使我老区不受破坏”的思想。此后,毛泽东要求南线各军在内线作战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的同时,做好出击外线的准备。黄河归故及中原解放军开始从鄂豫陕边回撤太岳后,毛泽东于1947年3月6日指示陈粟、刘邓,大约本年全部时间均可用于内线作战。但蒋介石的“双矛攻势”开始后,毛泽东即敏锐地指出:蒋介石“进攻延安和陕甘宁边区,还为着妄图首先解决西北问题,割断我党右臂,并且驱逐我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出西北,然后调动兵力进攻华北,达到各个击破之目的。”5月11日,毛泽东又致电陈粟、刘邓及彭德怀等:“从实施黄河堵口复故计划之日起,蒋介石一贯方针,第一步驱我至黄河以北,第二步于黄河以北歼灭我军。”“胡宗南此次进攻,亦是企图将我驱至河东。”为此,毛泽东又决定南线各军准备外线出击,并以刘邓军第一步出击豫皖苏,第二步向中原进击,陈粟大军也准备配合刘邓大举出击,进而击破顾祝同系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陈赓、谢富治部准备由晋南渡黄河西进,协同彭德怀、习仲勋部击破胡宗南系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毛泽东预计,待解放军实施外线出击后,“蒋将发现他的迷梦归于破产”。

根据以上部署,刘邓大军于6月30日强渡黄河南下,随即发起鲁西南战役,至7月28日歼灭国民党军9个半旅6万余人。与此同时,陈粟大军分两路向鲁西南前进,形成了两军大汇合的态势。为堵住缺口,蒋介石急忙调兵进入鲁西南,准备与刘邓军决战,国民党重兵云集陇海路东段。刘邓军出击中原牵一发而动全身。经过小河军事会议研究,为配合刘邓向中原进击,同时为配合彭习军击破胡宗南系统,中央军委决定,陈谢军由渡黄河西进攻为渡黄河南进。刘邓军则直出大别山。是有依托地逐渐南进,还是不要后方而跃进大别山,利弊得失一时难以料定。然而,7月29日毛泽东致电刘邓、陈粟等:“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邓小平事后回忆道:“接到中央军委这一”3AAA“电报,我们无话可说,只有义无反顾地打出去。8月6日毛泽东又致电刘邓等:我两路南出后,蒋介石为守备长江及中原各地,非有几十个旅不可,”为要抽出几十个旅守备长江、汉水、平汉各地,不但有大减陇海线及其以北各地守备兵力之可能,且有将机动兵力一部改为守备兵力之可能,如此则全局可能起变化。只有在我南出兵团不能大量歼敌,因而不能立足,被迫缩回之情况下,就只能起临时调动敌人之作用,不能起变化全局之作用,且需付以较大伤亡、减员之代价。此种代价,无论起何种作用均须准备付出,但如能取得变化全局之作用,则付出此种代价更加值得。“即准备以局部牺牲来变化全局,借以击破蒋介石的”双矛攻势。毛泽东这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和气魄足以惊天动地,泣鬼神!

之后,毛泽东又将出击外线的部署系统为两翼牵制、三军配合,即以彭习军将胡宗南主力北调榆林地区,以华野东兵团(许世友、谭震林的内线兵团)将山东敌主力一部调向胶东,使蒋介石中原地区胸膛暴露,然后以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像三把钢刀直插其心脏,迫国民党军回援,进而将战争引向国统区。据此,刘邓大军于8月上旬由鲁西南南下,8月底胜利到达大别山,遂即实行战略展开,吸引国民党军30多个旅南下。8月下旬,陈谢大军从茅津渡以西南渡黄河,随后直叩潼关,接着又南越陇海路,在豫西实行战略展开。陈粟大军在完成掩护刘邓大军南下任务并取得沙土集战役后,于9月下旬挺进豫皖苏,随即实行战略展开。三路大军互为犄角,互相配合,形成了逐鹿中原的局面。与此同时,彭习军和华野内线兵团分别取得沙家店、胶东保卫战的胜利,彻底粉粹了蒋介石的重点进攻。从此,国民党军由进攻转为防御,战争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解放军手中。

三军挺进中原,是毛泽东指挥解放战争的得意之笔。他在《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一文中指出: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调动和吸引蒋军南线全部兵力一百六十多个旅中约九十个旅左右于自己的周围,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蒋介石走向失败,共产党走向胜利。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后,9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规定我军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部分任务是:内线部队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正因为解放军取得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胜利,三路大军开始在中原地区生根,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表》,公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同日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根据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挺进中原的三路大军互相配合,在外线大量歼敌。刘邓大军于1947年10月至12月底取得张家店、高山铺、大别山反“清剿”等战役战斗的胜利,陈谢大军于1947年11月取得伏牛山东麓战役的胜利。陈粟大军于同年11月取得破击陇海路战役胜利。1947年12月陈谢与陈粟大军配合取得平汉、陇海路破击战的胜利。1948年,三军配合取得洛阳、宛西、宛东、豫东、襄樊等战役战斗的胜利。特别是1948年6、7月间的豫东战役,是双方主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是役,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9万余人,彻底粉粹了蒋介石的中原防御体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与此同时,在其他战场上解放军大量歼灭国民党军,收复失地,不断扩大解放区。在西北战场上,彭习野战军于1947底之前又取得黄龙、延清战役的胜利,1948年2月至5月取得宜川战役的胜利,并出击西府、陇东地区。在华东战场上,苏中军区部队于1947年底以前取得盐城等战役的胜利。进入1948年,华野山东兵团先后取得胶济路西段、胶济路中段、津浦路中段等战役战斗的胜利,苏北兵团取得益林、盐南等战役的胜利。在华北战场上,晋察冀野战军于1947年底前取得清风店、石家庄战役的胜利,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取得运城战役胜利。1948年,晋察冀野战军在察南绥东战役中获胜,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攻克临汾。1948年5月9日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华北军区部队又接连取得了冀热察和晋中战役的胜利。在东北战场上,东北民主联军于1947年取得秋季战役的胜利,扩大解放区3.8万平方公里。1947年12月至1948年3月,东北野战军取得东北攻势的胜利,歼灭国民党军15万余人,将国民党压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铁路沿线,为辽沈决战奠定了基础。

在解放战争第二年(1947年7月至1948年6月)中,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个兵团部、2个整编军部、20个整编师(军)部、66个整旅、12个旅部、205个整团,争取1个师起义,总计152万余人,收复和解放土地15.56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700万,收复和攻克石家庄、四平、洛阳、开封、临汾、延安等城市164座,彻底破坏了蒋介石将战争引向解放区的反革命战略方针,创建了新的中原解放区,大大地改善了解放军的经济条件,使敌我力量对比进一步发生变化,为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武大郎腹黑志

    武大郎腹黑志

    简介:新书【都市楚王传】正式连载,都市爽文,主角绝对比武大郎还要强悍十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了,10万字不到大纲已经完成,绝不忽悠。
  • 飞花流云录

    飞花流云录

    奉天靖难,我已没有依靠。削藩诛王,我叹不能安然。永乐盛世,我却无享辉煌。仁宣之治,我盼天下太平。
  • 唤醒我的妃

    唤醒我的妃

    “为了我,值得吗?”萧萧含着泪,深情的看着怀中虚弱不堪的男子。“值得!”“是什么让你能找到不同的我?”“命运的红线!”“那就让我来结束这一切!切断我们之间的红线!”
  • 大唐小农民

    大唐小农民

    徐凡,一个农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因为一场醉酒意外的穿越到大唐贞观初年,不爱官场爱种地的他,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在盛世的大唐,闯出了一番自己的事业.......
  • 王族悲歌

    王族悲歌

    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几乎人人皆知,但了解“三国归晋”后故事的人却不多。在晋王朝的历史上,有“八王之乱”的记载,正是这八个王爷之间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兵戎相见,才使一个新兴的王朝——晋王朝迅速走向了灭亡。《八王之乱》一书就是根据史书中简略记载的“八王之乱”为主线,进行文学创作而成的。作者在创作此书时,既描写了残酷的战争场面,也细致地描写了皇族女眷、平民家女子、红楼妓女的爱情生活和悲惨命运。本书共塑造了100余位栩栩如生的男女人物,包括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
热门推荐
  • 四川文学(2016年第4期)

    四川文学(2016年第4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牧令要诀

    牧令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学习咋有那么难?看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教育类畅销书第一名作者——林格如何解析学习本质,解放天下父母。本书是全国教育名家巡回报告会唯一指定用书,它最终价值是让教师和父母从单纯的“管教”里跳出来,一切为了获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 此情如初,故人未黎

    此情如初,故人未黎

    记者:请问季总第一次见到沈医生什么感觉?季黎:灭了她!记者:请问季总第二次见到沈医生什么感觉?季黎:睡了她!!记者:请问沈医生第一次见到季总是什么感觉?沈初:他肾不好!记者:请问您现在有什么想对季总说的?沈初:我错了,老公,我错了还不行么~一出意外,让她从锦衣玉食的沈家大小姐,沦为名不见经传的泌尿科女医生。一招绯闻,让她鲤鱼跃龙门风光大嫁。从此,他对她的轻宠诱爱,举世无双。等到食髓知味,方知……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终有一天,他走到她面前,四目相对之时,我们都知道,那不是相遇,而是归来……
  • 诗语音

    诗语音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切缘注定!
  • 狼烟城池树

    狼烟城池树

    我们这一路走来,从孤独伶一到同袍天下,从毫毛不值到佑护苍生。在生死之间我们渴望强大,在仇恨之间我们屠戮万里,在万族生死存亡之间我们唯有戈向苍天。苍天给我万物之灵,要我代它镇压天地,我却斩断天命,我不需要赐予,那样我会卑微,我不需要亿万万敬仰,但求我心一悦。天末,我一人做不到,可我有兄弟并肩,有亿万万生灵愿涂炭与我同往。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太上七星神咒经

    太上七星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域无双

    玄域无双

    远古时代,有一段缺失的古史,那之后,日与月被分裂在了两片天空,亿万星辰,则不知去向……静如处子动若疯兔的少年,就这么踏进了这个纷繁的大世界,他肯定会变得很强大,但不会是最强的那一个,只不过因为讲的是他的故事,所以他是主角儿。命运的洪流奔腾激荡,于天地浩大之中争斗斡旋,没有多么强势的崛起,因为本就是逆天的存在。
  • 战归来

    战归来

    逍遥大陆,并不逍遥!异变孩童,抗击天劫;是人?是神?亦是魔君?杀戮再次席卷而来,与神的较量;看凌晨如何逆转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