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4200000014

第14章

正月十六日,是钟会率领大军占据成都的第二天。这日午后,原蜀国朝堂的里里外外突然挂满了白幛,树满了白幡,把这座往昔用于朝会和举行庆典活动的大殿,变成为一个祭奠亡魂的灵堂。与此同时,魏军诸将和蜀国旧官均接到了钟会之令:命他们于当晚前往蜀国朝堂,为新近亡故的郭太后举哀发丧。

郭太后原为魏明帝曹睿的宠妃,在曹睿病重之时被册立为皇后。齐王曹芳即位以后,她又被尊为皇太后,称呼为永宁宫。此后,魏国是三少帝在位,大权旁落,司马氏父子兄弟相继总揽朝政。然而,司马氏父子兄弟为了遮人耳目,每每假借郭太后的名义行事,曹芳被废,曹髦被杀,曹奂被立,这些曾经震惊朝野的重大事件,虽皆由司马昭兄弟密谋策划,但最后都是由郭太后出面,诏告全国,以平息臣民之怨。而那些对司马氏不满的大臣,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拉虎皮做大旗,打着郭太后的旗号反抗司马氏。正元二年(255),镇东将军毋丘俭就假托郭太后的诏命,历数司马师之劣迹罪状,举兵反抗……十几年来,这个有其名而无实权的郭太后,简直成了一些权臣的玩偶,时而被有的人抬出来做挡箭牌,时而被有的人打出来当保护伞;时而变成有人放火的火种,时而成为有人扑火的工具;时而是权臣的应声虫,时而是将相的假幌子……

尽管如此,郭太后在名分上仍是皇太后,她的亡故仍是魏国的一件大事,全国上下为其举哀发丧,既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需要。钟会要在蜀国朝堂为郭太后发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无可非议。魏军诸将在接到钟会之令后,不敢怠慢,纷纷赶制孝服,以尽臣子之道。那些蜀国旧官,心中虽有些不太乐意,但屈于钟会的压力,也只好违心而从。

当天晚上,魏军诸将和蜀国旧官均来到了蜀国的朝堂。钟会一身重孝,神情肃穆,按照礼仪,带领着众人在郭太后的灵位前行祭礼,读祭文。朝堂之内哭声大作,传出了好远。不过,这哭与哭却大不相同:有的人是痛心的真哭,有的人是虚情的假哭,有的人是声泪俱下,有的人是有声无泪……

好一阵子,这真假参半的哭声才逐渐低落下去,平息下来,发丧活动已告结束。众人正欲退去,钟会突然挥袖抹去满脸的泪水,高声说道:“诸位请留步。会另有要事相告。”

钟会的话音刚落,守卫在大殿外的钟邕忽然猛击了三下掌。随着钟邕的掌声,大殿两侧的朝房中一下子拥出了几百名手持刀剑的兵士,迅速地把大殿围了个水泄不通。兵士们一个个如临大敌,注视着那些前来为郭太后发丧的魏军诸将。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把朝堂内的人都惊呆了,不知所措地望着钟会。只有姜维晓得钟会的闷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依然神色如故,偷偷地打量着卫瓘及魏军诸将,并微微地向钟会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钟会向姜维投去意味深长的一瞥,冷峻地说:“会昨晚接到了郭太后临终前遣人送来之遗诏,欲借此发丧之机,将郭太后之遗诏宣谕诸位。”

“郭太后之遗诏……”众人此时方从惊恐中清醒过来,小声地私语起来,猜测着郭太后遗诏的内容。

“肃静!”钟会用犀利的目光扫视着众人,从怀中取出一幅墨迹斑斑的黄绫,一字一顿地宣读了起来:

……哀家身染重病,命在旦夕。弥留之际,百感交集,国事家事,涌上心头,令哀家痛心不已。家国不幸,明帝早崩。司马懿受先帝之重托,本应尽心竭力,辅佐幼帝,完成统一之大业,以报先帝知遇之恩。然而,其欺哀家孤儿寡母、曹爽无谋,策动高平陵之变,将国之大权窃据于己手。司马师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总揽朝政,独断专行,欺君罔上,擅自废立,坏我朝纲,乱我国家,有识之士莫不扼腕切齿。司马昭比其兄更为凶残,视皇帝如小儿,视群臣若草芥,上欺君而下压臣,弑君篡权,诛戮大臣,久欲改朝换代,取而代之,真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忠义之士,无不恨之入骨,均欲生食其肉……哀家虽为太后,然有名无实,身无缚鸡之力,手无一兵一卒,纵有除逆诛叛之志,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以待后图。今哀家已是病入膏肓,自知不久将赴黄泉,故不得不将心腹之事托付于司徒钟会。钟会父子兄弟皆大魏股肱之臣,满门忠义,诗书传家。司徒钟会才学出从,智谋过人,精通韬略,深谙军事;今又手握重兵,雄踞一方,足可与司马昭相抗衡也!今特命钟会为益州牧,总领我伐蜀之兵马,起兵讨伐司马昭,重振朝纲,中兴大魏。望钟会莫要辜负哀家之重托,救国家于危难,解臣民于倒悬!望我军将士莫辜负哀家之厚望,为国除害,为民解恨!若能如愿以偿,哀家虽死亦会含笑九泉……

钟会抑扬顿挫地宣读罢昨晚精心伪造出的郭太后的“遗诏”,然后又特地把那幅写着“遗诏”的黄绫展开,高高地举起,让魏军诸将观看。

魏军诸将中有不少人识得郭太后的笔迹。如今,他们瞅着那幅黄绫上的笔迹,认出此诏确系出自郭太后之手,一个个变得瞠目结舌。只有站在钟会身边的卫瓘,显得与众不同,他扫了几眼那幅黄绫上的墨迹,眉梢轻轻地跳动了几下,随之就低下头去,沉思了起来。

蜀国旧官均已明白了此事与他们无关,紧绷的心弦都放松了下来,怀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情,站在一旁看热闹,静观事态的发展变化。而姜维却睁大双眼,逐个打量着魏军诸将,观察着每个人微妙的变化。

朝堂之内一片寂静。朝堂之外,夜风吹动着白幡、白幛,发出哗哗啦啦的响声,好似在不断地提醒着前来发丧的人们:郭太后驾崩了……郭太后驾崩了……

过了好一阵子,魏军诸将才从惊愕痴呆中挣脱出来,惶恐不安地相互打探着。朝堂之中响起了一片嗡嗡嗡的声音,仿佛有许多只大黄蜂在上下飞舞。

“肃静!”钟会又从怀中取出一幅墨迹斑斑的白绫,威严地说,“会乃大魏之臣,断不敢因私而废公、因家而忘国,违抗郭太后之遗诏!故而,会只有遵奉郭太后之遗诏,以国事为重,起兵讨伐司马昭!今草拟成一篇讨伐司马昭之檄文,请诸位共议。”说完,又慷慨激昂地宣读起来:

……司马氏一族世受国恩,高官厚禄,封公列侯,本应知恩图报,效忠君主。然而,其父子兄弟,忘恩负义,以怨报德,拥兵自重,狂妄尊大,目无天子,不尽臣礼,逼宫弑君,篡权夺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天下之人,尽皆知之。司马氏一族独揽国政,飞扬跋扈,扰乱纲纪,破坏旧制,大诛功臣,灭绝宗室,肆意屠戮,枉杀无辜,残害忠良,荼毒百姓,恶贯满盈,罄竹难书……会受郭太后之重托,率我军忠义之士,起兵讨贼,清除祸患,以正朝纲,振兴大魏!愿我国军民,群起响应,万众一心,共伐罪逆……

钟会宣读毕昨夜潜心撰写的檄文,用火辣辣的目光把魏军诸将挨个审视了一遍,威逼着说:“忠于帝室,报效国家,为国除害,为民灭奸,乃我等之重任,责无旁贷。诸位若对此檄文无有异议,请在其上署具姓名,以示对朝廷之忠心!”

可是,钟会连说了两遍,魏军诸将却都装聋作哑,既无人开口说话。也无人上前署名。这下,钟会有点急了,也有些火了,提高了声调愠怒地说:“尔等皆大魏之臣,食君俸禄,受国恩泽,理应为君尽忠,为国出力。如今有郭太后遗诏在此,命我军起兵去讨伐罪臣贼子,尔等为何如此不理不睬,莫非欲抗拒郭太后之遗诏不成?”

“司徒息怒,末将有一事不明,还望司徒赐教。”钟会的话引起了胡烈的不满,以守为攻地说,“司徒方才言道:昨日刚接到郭太后之遗诏。昨日大军入城之前,是末将引兵巡哨,只见相国府左司马夏侯和与骑士曹属朱,抚,赍相国手谕来到我军营寨,并未见到京师之其他信使来此,此郭太后之遗诏从何而来?莫非从天而降不成?”

“胡将军有所不知。”钟会皱着眉头,不悦地回答,“郭太后此遗诏事关大魏之存亡,只可遣心腹之人,乔装打扮,秘密送来,岂能派遣信使明目张胆送至此处!倘若派信使来送,只恐未出洛阳,遗诏便会落人司马昭之手,安能送达我处?郭太后至圣至明,焉会用此下策!”

“末将也有一事不明,亦请司徒指教。”钟会的话音刚落,羊琇又挺身而出,以退为进地说,“据末将所知,郭太后往日下诏,均要用太后之玺。无一例外。似这等事关国家存亡之诏,为何却不用太后之玺?莫非此诏其中有诈?请司徒明鉴,以免以讹传讹,造成恶劣后果!”

“羊参军乃聪慧之人,今日为何竟也如此不明事理!”钟会紧皱着双眉,瓮声瓮气地说,“郭太后往日下诏,均为公开颁布,岂能不用太后之玺?而此遗诏,乃为密诏,若要用玺,必然要惊动他人,难保其密,故而太后不曾用玺。此乃情理中事,羊参军何必如此大惊小怪!”

尽管钟会随机应变,对胡烈和羊琇的疑问作出了似乎合乎情理的回答。但是,因郭太后的遗诏太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且其内容也与郭太后往昔之言行大相径庭。所以,魏军诸将对此遗诏心存疑问,难以相信。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使朝堂内再度响起一片嗡嗡声。

这时,相国府左司马夏侯和高声说:“据我所知,郭太后乃偶得暴病,猝然而崩,从发病到驾崩,仅有两三个时辰,何来时间写此长长遗诏?”

骑士曹属朱抚紧接着夏侯和的话茬说:“郭太后乃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崩于永宁宫。当时,夏侯司马与我均在洛阳。据我所知,郭太后发病时,口不能言,身不能动,且又有众多御医、宦官与宫女在身边侍奉,如何能写此密诏?”

夏侯和与朱抚的话,犹如两块巨石投进涟漪泛泛的池水中,顿时激起层层波涛。魏军诸将七嘴八舌,吵吵嚷嚷。朝堂内声音大作,好像一个热闹的街市。

“肃静!”钟会气得满脸通红,怒冲冲地说,“众所周知,夏侯和与朱抚乃司马昭之走卒,一贯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欺压百姓,鱼肉大众,洛阳之民对此二人深恶痛绝。今他二人又违抗诏命,大放厥词,妖言惑众,乱我军心。左右,速将此二人拿下,押入朝房之中,待后处置!”

早已有所准备的钟邕,带领着十余名兵士,应声冲入朝堂,不由分说,把夏侯和与朱抚扭住,推了出去。

钟会的这一举动,把大多数魏军将领给震住了,惊诧地望着钟会。只有胡烈和羊琇并不服气,紧握起双拳,怒视着钟会。

钟会见“杀鸡给猴看”已经起到了作用,再次逼迫着魏军诸将:“诸位对此檄文若无异议,请速在其上署具姓名!”

“钟司徒请听末将一言。”羊琇毅然决然地说,“且不言郭太后之遗诏是否有诈,仅就司徒所撰之檄文,便与事实极不相合。相国一门自执掌朝政以来,父子兄弟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任贤使能,轻徭薄赋,体恤百姓,使国力日强,国内安定,朝臣敬仰,民心归一。此皆人所共知,有口皆碑。司徒乃相国之智囊,追随相国已久,对此岂能不知?古人云:玩火者必自焚。司徒欲步王凌、吁丘俭与诸葛诞之后尘,其结果也只能是重蹈他们之覆辙!司徒乃明智之人,何谋泄以后,司马懿亲率大军征讨王凌。王凌自知势穷,乃出迎司马懿,被囚送京师;自料必死,遂自杀。司马懿穷究其事,相连者夷三族,又赐死曹彪,并幽禁曹魏诸王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故要做此等不明智之事?望司徒能悬崖勒马,切莫执迷不悟,自取其祸。”

羊琇这一番刚柔并重的话,在魏军诸将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的点头称是,有的低声附和,而胡烈则高声说道:“羊参军所言极是!钟司徒休要玩火自焚!”

钟会见此情形,大为恼火,气急败坏地大声喊道:“尔等竟敢违抗郭太后遗诏,背叛国家!左右,速将其全部拿下,关入朝房!待其悔悟之后,再行处置!”

随着钟会一声令下,钟邕带着一大批手持刀剑的兵士拥入朝堂,把那些赤手空拳的魏军将领一概捉住,分别关押在数十间朝房之中……

钟会下令把羊琇、胡烈等魏军诸将尽皆关进朝房,又把姜维等一班蜀国旧官打发出朝堂,这才扭过脸去盯着身边的卫瓘,余怒未消地说:“卫军司为何沉默不语?莫非对郭太后之遗诏亦有所怀疑乎?”

卫瓘从进入朝堂至今,确实一言未发,这使钟会深感纳闷。

其实,钟会哪里知道,在来此之前,卫瓘已经有所戒备。今日一早,卫瓘遣师纂带领兵马把邓艾父子押出成都后,便又派人秘密地把夏侯和与朱抚请入府中,详细地打听了朝中的近况。当他得知司马昭已奉天子率大军奔赴长安时,心中就感到大事不妙,更觉得钟会突然领兵入城值得怀疑……当他知道钟会要在蜀国朝堂为郭太后发丧时,心中又有些不安起来,但拘于礼仪,也只好违心而来……尤其是他看到了郭太后的“遗诏”时,心里就一下子全明白了:事情果不出司马昭所料,钟会真要拥兵自重,据蜀而叛了!

卫瓘乃当朝大名鼎鼎的书法家,从小就临摹过历朝历代的各种碑帖,对书法的造诣非常深厚,最善于辨别各种笔迹,无论何人的笔迹,他都能够过目不忘。而郭太后的笔迹,他又曾见过许多次,可以说是已经十分熟悉了。所以,尽管钟会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把郭太后的笔迹摹仿得十分相似,这或许可以瞒得过别人,但却绝对瞒不过对书法造诣很深的他。他只扫了几眼,就已看出了其中的破绽,认出此遗诏肯定是由钟会伪造出来的,绝不会出自郭太后之手!

真相大白以后,卫瓘便认真地思索起应付这一突变的办法。现在,他已经清楚地意识到:钟会既然敢如此胆大妄为,事先必定是作了周密的部署,他如果以硬对硬,只能是自投罗网!因此,他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先以柔克刚,佯装出并未识破其中的奥秘,以麻痹钟会;待到脱离了险境以后,他再设法调集兵马,与钟会相抗衡。

卫瓘的这一招果然见效了,使他避免了像胡烈、羊琇等将领一样身陷囹圄。如今,他见钟会又在进行试探,就小心翼翼地回答:“郭太后之遗诏岂容怀疑!只是此事过于重大,应该从长计议,妥为处置,切不可操之过急,轻率从事,以免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钟会本来对卫瓘并不感兴趣,真想把其与胡烈、羊绣等人一样囚禁起来。可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那样做是弊多利少。无论如何,卫瓘名义上是朝廷任命的军司,持有天子授与的符节,是代表天子来监督伐蜀诸军的行动,他如果把持节的军司也关押起来,便是目无天子,其反叛之心就昭然若揭了。再者,卫瓘今日并没有对他提出过任何异议,与胡烈和羊琇等人大为不同,他又有何理由也把其关押起来!思之再三,他决定先把卫瓘留下来,待探明其真实态度以后,再作计较。卫瓘那种不置可否、似是而非的回答,又让钟会产生了一些幻想:不管卫瓘心里如何去想,但只要其不公开站出来进行反对,这本身就是一种默认,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又是任何人所无法代替的……正因为有着这么复杂的原因,钟会又决定先不要去惊动卫瓘,而是要利用卫瓘的特殊身份,为他的行为作掩护,待到事成以后,再把卫瓘杀掉!怀着这种心态和目的,钟会改变了原先的神情和口吻,苦笑了一下,故作亲近地说:“卫军司所言颇有道理。让我等细细商议一番,寻求一个稳妥之策。”

卫瓘也苦笑了一下,仍旧保持着军司的身份与矜持,与钟会相对而坐,沉静地思忖起来……

成都的春天本来就多雨少晴,特别是在夜间,天气更是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明月当空,一会儿工夫,便又下起雨来。潇潇的春雨接连不断地飘洒到朝堂外的那些白幡、白幛之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在这更深人静的夜晚,显得特别清脆,像是在一遍遍地告诉着钟会:夜深了……下雨了那些看守魏军诸将的兵士,在雨中不停地来回走动,拖泥带水的脚步声变得异常沉重,仿佛在一次次地警告着卫瓘:知趣点……当心点……

钟会与卫瓘各怀鬼胎,默默无语地对坐了约有一个更次,谁也不说话,都在等待着对方先开口。最后,还是钟会等不下去了,气恼地说:“胡烈与羊琇实在可憎,竟敢违抗郭太后之遗诏。以卫军司之见,该如何处置此二人为好?”

卫瓘慢慢地抬起头来,轻声地反问着钟会:“钟司徒意欲如何处置胡烈与羊琇?”

钟会瞅了卫瓘一眼,没有用话回答,而是在地面上写了两个字:杀之。

卫瓘瞟了一眼钟会,也没有说话,亦在地面上写了两个字:不妥。

钟会有点不悦地打量着卫瓘,烦恼地说:“羊琇与胡烈抗诏不遵,带头发难,煽动众将,扰乱军心,若不严加惩处,只怕要后患无穷!”

卫瓘双目平视,不动声色地说:“此二人一个多谋,一个骁勇,乃司徒之膀臂,若杀之,岂不成了‘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只怕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这……”不知是钟会没有能识破卫瓘的真正意图与用心,还是他仍对胡烈和羊琇抱有一些幻想,欲利用此二人之智勇为他效力,竟然有些犹豫不决了,低头沉思起来。

朝堂之外,淅淅沥沥的夜雨依然下个不停,拖泥带水的脚步声仍旧响个不断。朝堂之内,钟会与卫瓘还是相对而坐,各想各的心事。时间随着落地的雨水在悄悄地流逝,不知不觉中,东方已经露出了几缕曙光。

卫瓘瞧了瞧外面,好似自言自语,又像是在提醒着钟会,喃喃地说:“各部将领来此为郭太后发丧,一夜未归,不知各部兵马又会如何?”

卫瓘这句有意无意的话,引起了钟会的忧虑:是啊,各部将领均已被囚禁了起来,各部兵马已是群龙无首,轻则会出现骚乱,重则会发生兵变……思念到此,钟会不禁有些暗自着急起来。他紧皱起眉头,思考了片刻,不安地说:“卫军司所虑甚是!为防不测,应立即宣谕全军,就说各部将领在此为郭太后守灵,让各部副将暂代其职,各部兵马要各守其营,一律不得外出!”

卫瓘等的就是这话,盼的就是如此。但是,他却故意做出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稳稳当当地坐在原处,紧处加楔地说:“钟司徒言之有理。如今当务之急就是先设法稳住全军兵马,以免发生混乱。否则,十几万兵马一旦闹起事来,则如江河决堤、洪水泛滥,无以遏制也!”

卫瓘这么一说,钟会更有些坐不住了,忽地站起身来,在朝堂内转了两圈,病笃乱投医地说:“他人若出去宣谕全军,只怕众人不信。故而,只好有劳卫军司亲自去走一遭。”

钟会此言,正中卫瓘下怀。他恨不得马上就离开这个危险之地,但又怕因此而引起钟会的猜疑,便装出一种无动于衷的样子,一动不动地坐着,欲擒故纵地说:“钟司徒乃全军之主,一言九鼎,还是亲自去宣谕全军为宜。”

卫瓘越是对此事表示冷淡、退缩,钟会的意志似乎越是坚决,半恳请半强制地说:“卿乃持节军司,宣谕全军乃分内之事,请勿再推诿!”

“这……”卫瓘假做出一种很不情愿的样子,缓缓地站起身来,勉为其难地说,“既然如此,瓘只好从命。”

钟会自以为得计,边送着卫瓘边假惺惺地说:“卫军司先行一步,会处理罢紧要之事随后亦去。”

卫瓘刚出朝堂,就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又突然打了一个趔趄,猛地扑倒在雨地里。

钟会吃了一惊,连忙上前扶起卫瓘,诧异地问:“卫军司何故如此?”

“无妨,无妨。或许是夜间染上了风寒,有些头晕目眩。”卫瓘瞧了瞧满身的泥水,尴尬地说,“待瓘回府更衣,然后便去宣谕全军,司徒勿忧。”说罢,摇摇晃晃地走出了蜀国故宫……

同类推荐
  • 蝴蝶蝴蝶我爱过你吗

    蝴蝶蝴蝶我爱过你吗

    《蝴蝶蝴蝶我爱过你吗》是雪小禅十年典藏系列中非常优秀的一部青春爱情小说文集,其中包括《一生之蓝》《不染之色》《刺青》《两棵开花的爱情树》等优美、伤感的故事。
  • 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

    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

    末日地震之后,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毁灭了,上海变成了一座孤岛,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两个人还活着。三十岁的男人秀哉和六岁的男孩小树。一个是普通的上班族宅男,一个是缺失父爱又失去母亲的孤独男孩儿。两人非亲非故,从别扭的相处到相依为命。单身男人秀哉渐渐把男孩小树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像爸爸那样爱他,照顾他。给他做饭洗衣,带他住在海边,和他吵架,一起看小电影,一起对着外滩撒尿。让小男孩度过了这个难忘的夏天。秀哉一直守护小树到希望来临,但是城市即将沉没了。最后秀哉选择让小树代替自己活下去。然后告诉小男孩不要哭泣,微笑着和他告别。
  • 200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200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200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分上、下两卷)、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那年的爱情输给了谁

    那年的爱情输给了谁

    走出大学校门的韩奕,怀着对爱情的执着,寻找她的初恋情人苏小然。而小然却在韩奕到来之后,郁郁冷淡。韩奕一度陷入了情感的迷茫漩涡中。然而曾经的刻骨铭心与不甘,使他想要走进小然的内心。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小然却从他的视线里消失了。孤独的韩奕遇到了貌似小然的女子小允,直觉告诉韩奕,这个女子,可能与小然有关。而当小然真正出现的时候,一切已无法挽回,握着她的手,韩奕心如刀绞……这是几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有爱情,友情,还有梦想。执着的韩奕,孤独的小然,刚烈的小九,腼腆的余可,纯真的小指……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历经快乐,疼痛,迷茫,忧伤,蜕变。然而,当青春落幕,曲终人散,才发现曾经的所有也不过是一片沧海。
  • 孝子三部曲之二:孝缘情梦

    孝子三部曲之二:孝缘情梦

    孝廉公的姑姑秋姑与汪县丞乱搞关系,使被称为二十四孝之一的“姜诗孝亲,涌泉跃鲤,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孝廉姜家蒙上了阴影;引出人们围绕真孝还是假孝的生与死,血与火的斗争,还有对“孝”的拷问!小说以谐戏的笔调刻画了几组男女人物群像,使你能读到一部全新好看的小说。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你别离开我

    王俊凯你别离开我

    你以为我怕你么?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也是毒!!!!!!!呵,不是因为你,我会沦落到这种地步么?我是不会放手的!!自作多情!
  • Hello,黑马王子

    Hello,黑马王子

    他是世界上最奇谋睿智,狠辣残暴的男人。传闻,他有一天,在路上带回了一个年仅15岁的孤女。他给她取名,浅浅。他跟她说,“浅浅,从今往后,我会保护你。”传闻,他曾宠她入骨,羡煞天下人。他跟她说,“浅浅,我会永远爱你。”传闻,他无情残暴,亲手将她送予别的男人。他跟她说,“浅浅,你知道你有多美?但这美貌,留在我身边,未免是太可惜了。”传闻,他爱她嗜骨,却在她与别人的新婚之夜将她残忍霸占。他跟她说,“浅浅,你只能是我的女人。”“对不起”她嘲讽地看着他,“哥哥,你忘了,我已经是你的妹妹了?”“妹妹?”“对,你的妹妹。”“哦?”他无情地倚靠在她耳边说着,“那我会让我们的孩子来见证,我们究竟是什么关系!”
  • 决胜零售

    决胜零售

    快速消费品市场营销,已经演变成为零售商与生产商之间为了控制货架空间与心理空间而展开的争夺战。伙伴关系被视为生产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印度式摔跤比赛:只能从具备实力的地位出发才能取得合作关系。现在,快速消费品生产商的市场营销方式包括了对零售商及其经营业务,市场营销策略、实力和局限性的理解。现代市场营销的主要目标在于,对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实力平衡产生影响 。《决胜零售》阐述了在异常惨烈的市场环境中,经理人如何得到磨练,创建并领导优质品牌,决胜零售,决胜终端。
  • EXO之转角预定爱

    EXO之转角预定爱

    两本日记,两个人生。我是陌格还是陌熙?超人气偶像鹿晗为爱解约。我们都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漩涡,这个漩涡有苦有甜,有笑容有泪水,但因为这个漩涡我找到了你,它叫做爱情。就像站在巨人肩膀上,感觉很伟大啊。小时候,我和妈妈有时去郊外野炊,晚上我和妈妈就躺在草地上看星星,那时感觉星星离我们好远,也感觉他们好渺小,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世界这么大,我们也只是其中极其渺小微弱的存在。即使是这样,但起码我找到了属于我的幸福,属于我的那颗星星。看这城市缤纷的色彩,是万家的灯火照亮了这个城市。是啊,我们都找到了属于我们的幸福……
  • 勇儿和他的队伍

    勇儿和他的队伍

    这是一本关于战火里的童年故事,诙谐和历险历历在目。逃亡的过程中,历史的残酷和血腥与孩子的坚毅和乐天尖锐对比。-----我们欣慰战争暂时远离了我们的童年。
  • 黑天明王传

    黑天明王传

    一个文明失落之地,一个光明与黑暗明显分隔之地,当虚微醒来的时候,穿越还是重生?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还活着,并想办法活得更久一些……
  • 绝岸可湘禅师语录

    绝岸可湘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吾家有妻太倾城

    吾家有妻太倾城

    不知道是一场有意还是无意的失手,让时谷雨很无奈有无语的穿越到一个架空架空朝代,孤身一人来到这陌生世界。时谷雨觉得既然当不了米虫了,那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收拾收拾小背包就带着小丫鬟跑去挣钱过好日子去了,然而天意弄人整出一个赐婚出来,老爹派人砸了她的场子,绑了她身边的人来威胁她,没办法只好嫁咯。然而时谷雨从来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成亲之后把整个王府弄得乌烟瘴气的,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 我给你彩虹

    我给你彩虹

    内容自己看看吧!我自己觉得还不错,而且这部小说是我的第二本,请多多支持
  • 血漠楼兰

    血漠楼兰

    一座极度繁华的城市,一夜之间成为黄沙,没有任何历史记载,甚至也没有任何民间传说,难道不神秘吗?观棋烂柯,伐木丁丁,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行歌市上,易米升升,回首时,无忌无顾,他日或飞升。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古来丹青皆血泪,今人笑看纸一张。也许上古时期真的有我们都不知道的一段时期,那个时期或许有神,或许有佛,或许有仙,或许有着许许多多我们未曾知晓的大能,或许有着数不胜数的我们未堪一见的异象。或许他们曾经存于我们的历史,或许他们曾经生活在我们现如今的大地,然而我们一直都不曾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