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4100000054

第54章 3 晋桓庄之族逼(庄公二十三年)

晋士蒍杀游氏二子(庄公二十四年)晋士蒍杀群公子(庄公二十五年)晋献公使太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夷吾居屈(庄公二十八年)晋侯为太子城曲沃(闵公元年)晋侯使太子伐东山(闵公二年)晋杀太子申生(僖公四年)晋使士蒍为筑蒲与屈(僖公五年)晋侯使贾华伐屈(僖公六年)

“左传背景”

庄公二十三年,晋国的桓叔、庄伯这两个家族威胁到了晋国国君晋献公的统治,晋献公很担忧。在大夫士蒍的建议下,并由士蒍牵头,首先把桓叔、庄伯中的谋士富子杀害了。

庄公二十四年,晋国的士蒍又谋划着把桓叔、庄伯家族的游氏的两个儿子杀害了,并告诉晋献公说:“现在可以了。不会超过两年,您必定会没有祸患了。”

庄公二十五年,在士蒍的谋划下把游氏的家族都派到聚城筑城,全部杀光了。接着晋献公又把所有的桓叔、庄伯的后代杀光。

庄公二十八年,以前,晋献公和自己的父亲的寡妾齐姜私通,生下了太子申生。接着又在讨伐戎国时得到了两个女子,后来分别给晋献公生下了重耳和夷吾。后来又在讨伐骊戎的时候俘获骊姬及其妹妹,骊姬获得晋献公的宠幸,给晋献公生下了奚齐,她妹妹生下了卓子。在宠妾骊姬的谮言下晋献公把太子申生派到曲沃,把重耳派到蒲,把夷吾派到屈,都是边地,远离了晋国的都城。这样骊姬及其妹妹的儿子奚齐和卓子就很有机会获得太子位置了。

闵公元年,晋献公为太子申生修筑曲沃城,这便预示申生的太子位置即将被晋献公废掉了。士蒍劝申生逃走,但是申生不逃走。

闵公二年,晋献公又派遣申生去讨伐东山皋落氏。大夫里克进谏献公,认为太子身份尊贵,不当外出作战,但是晋献公却回答说:“我有好几个儿子,还不知道立谁为太子呢。”太子申生知道后十分害怕,别人劝他逃跑,但也有人说逃跑是不孝顺的。

僖公四年,晋献公扶立骊姬为夫人,接着立奚齐为太子。又在骊姬的阴谋下,使晋献公以为申生想谋杀献公,于是献公把申生的老师杀掉,申生逃跑到新城。有人劝他逃跑,但他拒绝逃跑,于是上吊自杀了。

僖公五年,晋献公派士蒍修筑蒲城和屈城,接着又派人去蒲城讨伐重耳,重耳逃到狄国。

僖公六年,晋献公又派贾华去屈城讨伐夷吾,夷吾抵抗不住,于是逃奔到梁国。至此,晋献公把奚齐的兄弟都去掉了,只剩骊姬和她妹妹以及她们的儿子奚齐和卓子在身边。

“原文”

晋杀其世子申生,孰杀之?士蒍杀之也。杀申生者,实骊姬之诸士,蒍何与焉?士蒍开其隙,骊姬乘其隙也。人有常言皆曰:“子弟,子之与弟,相去一间耳。”群公子之出于桓庄者,岂他人哉?其尊者固不待言,其卑者犹献公之从父昆弟[1]也。士蒍逢献公之恶,反覆诡诈,陷之于死地,使献公屠其宗族昆弟,如刈草菅,略无惨怛不忍之意。其于宗族昆弟之间既如此,何独难于其子乎?此所以来骊姬之谮也。对伯夷[2]者,不敢论贿赂;对比干[3]者,不敢论阿谀。骊姬虽嬖,苟非习见献公之残忍,亦岂敢一旦遽谮其三子哉?

“注释”

[1]从父昆弟:从父兄弟,即同一曾祖父的兄弟。

[2]伯夷:历史上有名的义士。

[3]比干:历史上有名的正直之士。

“译文”

晋国杀害他的太子申生,谁杀的?士蒍杀的。杀害申生的,实际上是骊姬身边的人,士蒍哪里参与了?士蒍开启了祸端,骊姬利用了这个祸端。人们常常说:“子弟,就是儿子与兄弟,相差只有一点点而已。”晋桓公和晋庄公生的各位公子,难道是别人?他们当中尊贵的固然不必去说,他们当中卑微的也是晋献公同一个曾祖父的同宗兄弟。士蒍逢迎晋献公的罪恶,反反复复,诡异奸诈,把他们陷害于死亡之地,使晋献公屠杀自己的宗族兄弟,像收割茅草一样,丝毫没有害怕怜悯的心意。他对宗族兄弟之间既然如此,难道独独对自己的儿子下手时会感到为难吗?这就是招来骊姬的谮言的原因。面对着伯夷的人,不敢谈论贿赂;面对着比干的人,不敢谈论阿谀。骊姬虽然是受晋献公宠爱之人,如果不是常常看见晋献公的残忍,怎么敢有一天突然谮害晋献公的三个儿子呢?

“原文”

彼士蒍忧申生之不得立,忧蒲、屈之不可城[1],终日焦然,忧晋之祸。忧之诚是也,抑不知造是祸者果谁乎?骊姬之谮,即袭吾前日谮富子之术也。蒲屈之城,即袭吾前日城聚之术也。使我不倡之,彼乌得而和之?使我不先之,彼乌得而继之?是故开献公残忍之心者,士蒍也;教骊姬离间之术者,亦士蒍也。已开则不能复闭,已教则不可复悔。授贼以刃,而禁其杀人,世宁有是理耶?虽使一法吏蔽[2]是狱,亦必首士蒍而从骊姬也。

吾尝考观晋国之本末,泝其流而寻其源,又知开祸端者,非独士蒍,其所从来远矣。晋穆侯之二子,长则文侯,而桓叔其季也。同自于穆侯,而自桓叔以来,视文侯之子孙,不啻寇仇,必锄其根而夺其国者,不过欲启子孙之业耳。殊不思杀文侯之子孙,是杀吾之子孙也。吾私其子而杀其昆弟,则吾之子亦私其子而杀其昆弟矣。吾子之所谓昆弟者,乃吾之子也。吾始欲私其子,而终至于杀其子,尚得为善谋耶?

“注释”

[1]城:守城,筑城。

[2]蔽:决断,断案。

“译文”

那士蒍忧虑申生不能够被立为太子,担心守不住蒲城和屈城,整天焦虑,担心晋国的祸害。忧虑确实是对的,但是不知道制造这个祸害的究竟是谁?骊姬的谮言,就是因袭我以前谮害富子的计谋。守蒲、屈二城的计谋,即是因袭我以前派人修筑聚城的计谋。假使我不倡导,她怎么能附和我呢?假使我不先用,她怎么能跟着我呢?所以开启晋献公残忍的心思的人是士蒍,教骊姬离间计的人也是士蒍。已经开启了就不能再封闭了,已经示范了就不能再后悔了。把兵器给了强盗,却想禁止他杀人,世界上难道会有这样的道理吗?即使让一个秉公执法的官吏来断这个案子,也必定会把士蒍当作罪魁祸首而把骊姬当作从犯。

我曾经观察思考过晋国的源流本末,追溯它的支流而找到源头,又知道开启祸端的,并不仅仅是士蒍,其中渊源很久远啊。晋穆侯有两个儿子,大的是晋文侯,而桓叔是小儿子。都是晋穆侯的儿子,但从晋桓叔以来,看待晋文侯的子孙,不异于仇敌,一定要斩草除根而且争夺他的国家,不过是想为子孙开创功业而已。却不知道想一想,杀害晋文侯的子孙就是杀害我的子孙。我偏爱儿子但杀兄弟,那么我的儿子也偏爱他的儿子而杀害他的兄弟。我的儿子所谓的兄弟,乃是我的儿子。我本来想偏爱自己的儿子,然而最后却杀害了自己的儿子,还算得上善于谋划吗?

“原文”

然则桓庄之族虽曰献公杀之,其实桓庄杀之也。桓庄亲其子而仇昆弟,于一族之中,分亲与仇,其私已甚。及献公亲奚齐而仇申生,又于诸子之中分亲与仇,可谓私之私矣。私日胜则心日狭,心日狭则毒日深,其末流安得不至此哉?当桓庄殄灭文侯子孙之时,其心必谓是害既除,则吾子孙可以享无穷之利也。岂自料害其子孙者,乃吾子孙耶?当献公灭桓庄子孙之时,其心必谓是害既除,则申生可以享无穷之安也。岂自料害申生者,乃吾身耶?

所防在外,而祸发于内;所防在人,而祸发于身:祸机在此,而不在彼。是数君之戕杀其族,吾未尝不悯其虚受邱山之恶,而实无锱铢之益也。哀哉!

呜呼!私生于爱,而害爱者莫如私,天下未有私而能爱者也。献公始私申生,至于尽灭桓庄之族,以除其逼,爱之亦至矣。曾未阅[1]时,嬖于骊姬,遽移其爱于奚齐,其为奚齐而杀申生,即为申生而杀桓庄之族者也。向之爱申生之心,果何所在耶?申生之爱既可移于奚齐,则异时嬖宠奚齐之爱亦可移而之他矣。不惟昔之爱申生者不可保,今之爱奚齐者亦未可保也。然则徇私者,岂能真有所爱哉?果出于真,则必不可移矣。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2],天性之爱,岂外物所能移耶?献公苟能悟此爱之非真,一念之中,识天性之爱,则本根枝叶,与生俱生,而不可离,何忧乎士蒍?何畏乎骊姬哉?

“注释”

[1]阅:经历。

[2]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典出《庄子·山木》。

“译文”

既然如此,那么桓叔、庄伯的家族虽然说是晋献公杀害的,但这实际上是桓叔、庄伯杀害的。桓叔、庄伯偏爱自己儿子而仇恨兄弟,在一个家族内部中区分亲人和仇敌,他们已经很自私了。等到晋献公偏爱奚齐而仇恨申生,又在各个儿子中区分亲人和仇敌,可以说是自私中的自私了。自私日日增长那么心胸日日变狭窄,心胸日日变狭窄那么怨毒就逐日加深,到最后怎么会不到这样的境地呢?当桓叔、庄伯殄灭晋文侯的子孙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必定会说这个祸害已经除去,那么我的子孙就可以享受无穷无尽的好处了。怎么会想到谋害自己子孙的,却是我自己的子孙呢?当晋献公消灭桓叔、庄伯的子孙的时候,他的内心必定会说这个祸害已经除去,那么申生就可以享受无穷的安稳了。怎么会想到谋害申生的就是我自己呢?

所防范的在外面,然而祸害却发生在内部;所防范的在别人,而祸害却发生在自身:祸害的先机在这里,而不在那里。这几位君主杀害他们的族人,我未尝不怜悯他们白白得到了山丘一样厚重的罪恶,但实际上却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可悲呀!

呜呼!自私是出于偏爱,而伤害所偏爱的没有比得上自私的。天下未尝有偏私而能真爱的。晋献公当初偏爱申生,以至于把桓叔、庄伯的家族消灭掉,以免除他们的威胁,爱护申生可以说到了极点了。还没经过多久,宠爱上了骊姬,迅速地把他的爱转移到奚齐身上,为了奚齐而杀了申生,就相当于为申生而杀了桓、庄的家族。以前偏爱申生的心思,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对申生的爱既然可以转移到奚齐身上,那么以后宠爱奚齐的爱也可以转移到其他人了。不只是过去偏爱申生的人不可保全,现在偏爱奚齐的人也不可以保全。既然如此,那么徇私情的人,难道真的有所爱的人吗?如果真的是出于爱,那么必定不可以转移了。林回抛弃价值千金的玉璧,背着自己的儿子而跑,是天生的爱,难道是外界事物能够改变的吗?晋献公如果能够明白这种爱不是真爱,在一念之中,认识到天生的爱,那么就像树根与枝叶,一起生存,不可以分离,士蒍有什么担心的呢?对骊姬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同类推荐
  • 成为企业最需要的人

    成为企业最需要的人

    从日常工作的细节小事和个人素质谈起,围绕着如何成为企业最需要的员工这一核心内容,详细阐述了什么样的员工才是企业最需要的员工,以及怎样才能成为企业最需要的员工。告诉读者如何端正工作态度,如何加强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超越自我,为个人和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成为企业最需要的人》从崭新的视角对“如何做企业最需要的人”进行了诠释,逻辑缜密、可读性和启发性强。结合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告诉读者如何才能成为企业最需要的员工,为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和自己的发展创造更加坚实的前提条件。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1)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人生的理想与成就

    人生的理想与成就

    这本《培根人生的理想与成就》,可以说是培根一生经典的智慧。我们在编译的过程中,为了符合读者的要求,对本书的后半部分内容,在原稿的基础上添加了部分标题,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 与名人谈心

    与名人谈心

    萧伯纳、徐志摩、艾青、梁羽生、巴金……他们的名字在外人眼中熠熠生辉,但是,他们的胸中却隐藏着一腔外人所不知的独特心事。如果你想一探他们的内心世界,那就赶快翻开本书,感悟这些伟人的人生。
  • 20几岁的竞争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执行力

    20几岁的竞争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执行力

    一个人没有专长很难成功,但除了专业能力,成功还要很多配合的条件,而是否具备竞争力是成功的关键。对于20几岁的年轻人来说,是否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力和执行力则是个人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本书从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力和执行力三个角度,重点阐述了20几岁的年轻人在初入职场时可能陷入的误区和应该采取的正确的心态和做法等,从而在人际沟通中游刃有余,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学习,能够轻松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等。
热门推荐
  • 我和猫阿九

    我和猫阿九

    一次意外,救起一只“猫”从而引发一连串的传奇。。
  • 邪王轻宠:嫡女毒妃

    邪王轻宠:嫡女毒妃

    前世,她纯正善良却被王爷丈夫亲手灭了全家。这一世,她逆天重生,得罪她的人,全都不得好死!惩庶妹,诱“渣”夫,护爹娘,保沈家。等等,前世中山狼原是今世良人?吃干抹净不说,还说上一世不是故意的?
  • 龙妃倾城之卿许千年

    龙妃倾城之卿许千年

    她是琴棋书画都精通的灵果精灵他是温文尔雅的天庭大皇子他的鲜血意外地助她出世,从此两人便纠缠不休。“你若不醒来,我便飞升那九重神殿今生今世,永生永世忘情绝爱”送你一生痴恋,还我三生不悔。
  • 一步遥

    一步遥

    八年前,一场变故突来,让她不得不抛弃所有远走他乡。兜兜转转她又重回这里,不多一步,不少一步,又再和他相遇。此时的她,不料在同学会上和他再见,只能狼狈逃走。此时的他,已褪去当年的青涩和狂妄,事业有成却依旧不改痴心。唯一和八年前不同的是,这次,他再也不会给她机会离开。这是一个关于八年后重逢的故事。默然相爱,寂静欢喜,任凭岁月流走,你我还是当时的模样。他的声音冷冷的,有些让人心惊,“夏卿,从来没有人可以伤了我而全身而退。而你,也不可能。”“这次留在我身边,直到我发现你也不过如此,直到我厌倦了你,你才能离开。”而她,这次该如何选择。你我仍似少年时,不过添凭几缕白发。多年之后,少时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还记得。如今,我就在这里,想问你一句,我们还要不要在一起。
  • 穿入英联

    穿入英联

    在英雄联盟的世界里,我们除了俯瞰大地,召唤英雄之外,其实,那些梦中的英雄们还可以是我们自己!
  • EXO之我家有个小精灵

    EXO之我家有个小精灵

    自从白曦语喊出那句话以后,她的生活就改变了。。一个突然出现的精灵边伯贤和她的生活又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竹马的拜访,唉?!是你啊!什么?霸道总裁?!一个忠犬萌系小精灵和阳光女主多糖轻虐的故事~
  • 行爱

    行爱

    一个爱与不爱的故事,一个信爱与不信爱的故事,一个残破与完整的故事。
  • 网游之上古战士

    网游之上古战士

    一个古代战士,生死之际,突然穿越,开始了他的游戏生涯。
  • 绝代惊华:废柴九小姐

    绝代惊华:废柴九小姐

    飞机失事她全力一搏得以重生,灵魂附身在一个所谓废柴的身上不知福兮祸兮,爹不疼娘不爱姐妹欺负她哀怨一片,褪去尘埃再现的是傲视群雄的修炼天才。说好的小跟班呢,谁能告诉我那个嘴贱欠扁的妖孽男为什么变成了六界扛把子?这么开外挂秒杀真的好吗?
  • 想逃,我同意了么

    想逃,我同意了么

    她,从小被父母抛弃,被一位行走江湖的女人所收养,她起小就喊她为姥姥。当然,也是她的师傅,从小教她练习武功,一是为了防身,二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自己死后有人可以继承自己的一切。十八年了,姥姥把她培养成为了一名数一数二的杀手,但她只知道姥姥是一位行走江湖之人,她自小跟随姥姥行走江湖,行侠仗义,也完成了许多姥姥交给自己的任务,但至今仍不知道姥姥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