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4100000013

第13章 2 隐公辞宋使(隐公五年)

“左传背景”

宋人掠取了邾国的土地,邾国地小势微,便请求郑庄公帮助。郑庄公为了报复隐公四年宋人围攻郑国都城东门五天的怨恨,于是与邾人会合,讨伐宋国并攻进了宋国的外城。宋人派使者向鲁隐公告急求援,隐公听说郑国的军队攻入了宋国的外城,心里打算救援,便问宋使:“郑国的军队到达哪里了?”宋使却欺骗他说:“还没有到达国都。”隐公大怒,辞退宋使说:“贵国国君请我共同担忧宋国的灾难,现在询问使者,却如此回答我,这可不是我所敢知道的。”于是停止不往救援。

东莱先生通过这个实例批驳了世人对《战国策》中所记载的诡辩术的迷信。他认为纵横家们的成功,只是一时的运气所致,不值得效仿。应该提倡的是君子的正论。

“原文”

始吾读《战国策》,见仪秦髡衍[1]之徒,驾其诡辩,玩时君于股掌之上,骤使之喜,骤使之怒,骤使之忧,骤使之乐。指川为陆,亦从而谓之陆;指虎为羊,亦从而谓之羊。虽有耳目鼻口不得自用,而听辩士之所用。抵掌扼腕[2],俯吊仰贺,反晦明[3]于呼吸,变寒暑[4]于须臾。其三寸之舌实百万生灵之司命也。及精思而博考之,然后知诡辩初不足恃,彼《战国策》所载,特幸而成功者耳。吾姑以两端明之。

“注释”

[1]仪秦髡衍:都是战国是著名的策士,即苏秦、张仪、淳于髡、公孙衍。

[2]抵掌扼腕:击掌,扼住自己的手腕,形容人在发表见解和言谈时滔滔不绝,情绪激动、振奋的样子。

[3]晦明:晦是昏暗的意思。这里喻指是非黑白。

[4]寒暑:喻指人情冷暖。

“译文”

起初我读《战国策》的时候,见张仪、苏秦、淳于髡、公孙衍这班人,用他们诡辩的言谈,玩弄当时的国君于股掌之上,忽而使他喜悦,忽而使他愤怒,忽而使他忧愁,忽而使他欢乐。指河川为陆地,国君也跟从说是陆地;指老虎为山羊,国君也跟从说是山羊。国君虽然也有耳目口鼻,却不得自己使用,反而听从辩士的指挥。他们高谈阔论俯身贬斥,昂首夸赞,颠倒黑白于呼吸之间,转变利害关系于顷刻之间,他们的三寸之舌实际上成了百万民众生命的主宰。等到我认真思考并广泛考证,才知道这些诡辩原本是不可凭靠的,《战国策》所记载的只是幸运的成功者罢了。我姑且以两个相反的例子来阐明我的观点。

“原文”

赵魏攻韩华阳,韩告急于秦,秦不救韩。遣陈筮见穰侯,穰侯曰:“事急乎?”陈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冠盖相望[1],告敝邑[2]甚急,公来言未急,何也?”陈筮曰:“彼韩急,则将变而他从,以未急,故复来耳。”禳侯曰:“公无见王,请今发兵救韩。”八日而败赵魏于华阳之下。是说也,世皆以为工也。

“注释”

[1]冠盖相望:冠盖,指官吏的官服和车盖,借指官吏。冠盖相望,指使者前后相连,往来不绝。

[2]敝邑:对自己方面的谦称。

“译文”

赵国和魏国攻打韩国的华阳城,韩国向秦国告急,秦国不想救援韩国,于是韩国派遣陈筮去见秦国穰侯。穰侯问:“情况危急吗?”陈筮回答说:“还不急。”穰侯大怒,说:“你们的外交公车连接不断地来求救,都告诉我们说华阳城十分危急了,你却来说还不危急,这是什么原因呢?”陈筮说:“韩国如果情况危急就会改变(向秦求援的)主意而寻求其他的途径。因为情况还不危急,所以我还能再来此寻求援助。”穰侯说:“你不用拜见秦王了,请允许我现在就调遣军队救援韩国。”于是,八天便在华阳城下击败了赵魏两国。陈筮的这种说法,世人都以为很工巧。

“原文”

郑伐宋,入其郛[1],宋人使来告于鲁隐公,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师[2]何及?”对曰:“未及国。”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3]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是说也,世以为拙也。

“注释”

[1]郛:音孚,即郭,外城的意思。

[2]师:军队。

[3]恤:担忧。

“译文”

郑国讨伐宋国,进入了外城,宋人派使者来向鲁隐公告急,隐公听说郑军攻入了外城,打算救援宋国,便问宋使:“郑国的军队到达哪个地方了?”宋使回答说:“还没有到达外城。”隐公大怒,便停止出兵救援,辞谢使者说:“贵国君王命令寡人一同为国家的灾难担忧,现在询问使者,却回答说:‘军队还没有到达外城’,这可不是寡人敢知道的。”宋使的回答,世人都以为很笨拙。

“原文”

吾以为陈筮之言“未急”,宋使之言“未及国”,其说初无异者,陈筮幸而遇穰侯之听,故人以其说为工;宋使不幸而遇隐公之怒,故人以其说为拙。陈筮得其时者也,非智也;宋使失其时者也,非愚也。使陈筮而遇隐公,则为愚;使宋使而遇穰侯,则为智。愚智初无定名,工拙初无定论。以是而推之,凡战国之策士所以能动时君之听者,皆出于幸而已,岂区区之说真足恃哉?

“译文”

我认为陈筮所说的“情况还不危急”,宋使所说的“还没有到达外城”,这两种说法本来没有什么不同,但陈筮幸运地遇到了穰侯听从了他的话,所以世人就以为他的说法巧妙;宋使不幸地遇到隐公对他的话发怒,所以世人就以为他的说法笨拙。陈筮是碰到了时机,而不是聪明;宋使是失去了时机,而不是愚蠢。假使陈筮遇到隐公,就成了愚蠢;假使宋使遇到了穰侯,就成了聪明。愚蠢和聪明本来并没有固定的概念,巧妙和笨拙也没有固定的说法。从这个道理来推论,凡是战国策士能用自己的辞令打动当时的国君的,都是幸运而已,难道区区的辞令真的值得凭靠吗?

“原文”

杜预[1]谓宋使忿隐公知而故问,是大不然。宋使以郑师之伐告急于鲁,鲁隐公问郑师之所及远近,此人情之常也。虽闻其入郛,然问诸道路,不如问其使者之为审[2],则知而复问亦人情之常也。况宋使之使指专在于郑师,隐公其可舍郑师而问他事乎?是则师何及之语,隐公之所当问也,宋使之所当答也。彼使者苟非狂惑丧心,何自而起其忿乎?其所以发未及国之言,盖亦如陈筮之谋,欲以激鲁侯之救耳。不意逢隐公之暴怒,不得嗣[3]进其说,遂至于辱命[4]而归。是以知诡辩之果不足恃也。

“注释”

[1]杜预:字元凯,东晋大将、学者。精通历史兴亡成败的道理,著有《春秋左传集解》。

[2]审:慎重、谨慎。

[3]嗣:继续进行。

[4]辱命:没有完成使命。

“译文”

杜预以为宋使是恼怒隐公的明知故问(才那样说的),这种认识是很不正确的。宋使因为郑国攻打自己的国家而向鲁国告急求救,鲁隐公问他郑国军队到达了哪里,这也是人之常情。虽然听说郑国攻进了外城,但是道听途说不如询问使者审慎,那么知道了又询问也是人之常理。何况宋使出使鲁国的目的就在于退郑国的军队,隐公怎么可能不问郑国军队而问其他的事情呢?这样讲来,军队到达哪里的问话,是隐公所应当问的,也是宋使所应当回答的。那个使者如果不是糊涂迷惑,丧失理智,他的忿怒从那里生起来呢?他之所以说出“还未达到外城”的话,大约也像陈筮的计谋一样,想要激发鲁侯施以援就吧。没料想却碰上隐公大怒,不能继续陈述他的言论,以致于没有完成使命就回去了。由此可知诡辩实在是不值得凭靠啊。

“原文”

自陈筮言之,则回穰侯不救之心,其说似有功;自宋使言之,则沮隐公欲救之意,其说深可罪。利害祸福特系乎所逢之时耳。后世徒见《战国策》所载百发百中,遂以为正论[1]不如诡辩,君子不如策士。殊不知《战国策》之书,策士之所作也。书出于策士之手,必不自扬策士之非。其一时之谋议,成者则载之,败者则删之,中者则载之,失者则删之。如陈筮之徒,幸而有功,则大书特书,以示后世;如宋使之徒,败人之事,不载于书,亦不知其几何矣。惟合《战国策》而观之,然后知策士之谋,得不偿失,利不偿害。初不能使人之必听也,吾故表[2]而出之,以为策士之戒。

“注释”

[1]正论:正直、正派的言论。

[2]表:表述、阐明。

“译文”

从陈筮的角度来看,挽回了穰侯不想救援的本意,他的说法似乎是很有效;从宋使的角度来看,则打消了鲁隐公想要救援的本意,他的说法应该严厉责罚。好处、害处、祸患、福气,只是和个人所遇到的时机有关罢了。后世之人只看到《战国策》所记载的事例都是百发百中,便以为正直的言论不如巧言诡辩,坦荡的君子不如策士,却不知道《战国策》这本书,本是策士写成的书。出于策士之手,必定不自己宣扬策士的过失。他一时的计谋和议论,成功了就记载,失败了就删掉,达到目的的就记载,失去时机的就删掉。像陈筮这些人,幸运地获得一点功劳,就大肆渲染,用来向后人显示;像宋使这些人,败坏了人家的大事,不记载在书中的,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呢。只有掩上《战国策》来观察,才知道策士的计谋得不偿失,害处多于裨益。本来不能使人一定听从我的见解,所以我述写而使它显现出来,作为策士之戒。

同类推荐
  • 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应掌握的8种心态,包括:自信心、进取心、仁爱心、平常心、诚信心、持久心。
  • 爱拼才会赢

    爱拼才会赢

    在成功人士的字典里,永远没有“失败”和“放弃”两个词,他们有着永不言败的气魄和信念。失败不是借口,更不是放弃的理由,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生存竞争亘古不变的法则。应当把失败当作追求人生之美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滋味,在困苦、蔑视与嘲笑中也不忘坚持自己的信仰,只有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力争一流,不甘人后的人才可能到达卓越的巅峰。
  • 如何让别人喜欢你

    如何让别人喜欢你

    让别人喜欢你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需要学习,需要修炼。掌握了这门艺术,必然会终身受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你在赢得友谊的同时,更能获得他人的信任耶么,如何才能打动别人呢?只有从内心修炼好品格和习惯,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欢。
  • 新兴女性:女性未来人格与修养的10大全新展现

    新兴女性:女性未来人格与修养的10大全新展现

    成功的女性身上自有许多美好的精神和思想,完全可以借鉴和发扬。本书介绍了新时代女性人格与修养的十大特点,系统阐述了自我主见能力、人格魅力、个性的独特、高雅的气质、卓越的品位等。
  • 南怀瑾的商业智慧

    南怀瑾的商业智慧

    纵观南怀瑾老师一生的业绩修为,可以用两句意味深长的话概括:“手无分文,富可敌国;身无片职,权倾天下。”他的商业实践和对工商界人士的关注与护持,他毕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众生,推进文明,其实质都是为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的写照,是中国古今文人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和高度智慧的体现。
热门推荐
  • EXO之直锥我心

    EXO之直锥我心

    本文女主是一个极其冷漠的人,可是在她的生命里出现了12个人,那12个人,居然可以把她的性格给转变...
  • 中书相公任兵部侍郎

    中书相公任兵部侍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后,是我开了口

    最后,是我开了口

    这是一个关于许森和白佳薇的故事,而恰好被我们知道了。
  • 妖孽难惹

    妖孽难惹

    毫不犹豫地了结了自己,却因缘际会来到异世大陆前世如此憋屈,怎可重蹈覆辙。女子如何?持枪抗敌。皇家如何?不如一碗阳春面。我来到,我看到,我胜利。
  • 自然城之绝美废材

    自然城之绝美废材

    一段“双叶神话”,他们是否是天作之和?又能否一生一世一双人?她,身兼数十种身份,是前世翻云覆雨的人物,却因一朝背叛而死穿越;他,是世间女子倾慕的对象,浑然天成的王者霸气却冷漠无情。直到有一天,他们相遇,霸气强势化为腹黑狡诈,冷漠无情换作死皮赖脸。沐叶幻,二十一世纪的天才人物,一朝穿越变废柴。靠,穿越?不过,那又怎样,我照样会是天才!
  • 社交礼仪与形象设计

    社交礼仪与形象设计

    本书介绍了出席社交活动必备的规矩及礼仪,并介绍了形象塑造的技巧。
  • 尸棺渡口

    尸棺渡口

    一艘古老的船只载着一口棺静静地漂荡在水面上……当警察赶到时,那条船早已不见了踪影。五年前发生在A市理工大学的恶性凶杀案,四名大学生离奇死在寝室,另一名室友不知去向,警方怀疑这失踪的人很有可能是凶手,记者安言一路跟踪,查找事情真相……在这诡异的死亡事件中,安言觉得一股充满阴谋的迷雾已经深深笼罩着他们……
  • 网友之创世OL

    网友之创世OL

    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可创造,所以它叫创世!且看一个豪门子弟协六位未婚妻佳丽在创世中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用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多年前的天榜第一高手回来了,他叫司徒尚,在游戏里人们都称他为“皇子”。
  • 待花落尽

    待花落尽

    同一个世界发生在不同时间段、不同人身上的悲欢离合,也是一个王朝的兴衰史。主要以短篇故事构筑世界,各个故事彼此独立又有着联系存在。本人喜欢古风,不过估计各个类型的故事都会写。己预定CP:仙妖,师徒,人妖,伪兄弟,穿越男女等。
  • 寰宇升仙

    寰宇升仙

    异世修仙,横扫寰宇,傲世天地!少年携神秘古佩,闯众生,战妖界,堕森罗,登太清,归大西,羽化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