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3900000064

第64章 什么使我钦敬——读《走近李焕政》

认识李焕政是在1987年秋天。他和我作为中共十三大代表赴京开会,前后大约有10天相聚相随的时间。那时他是榆林地区专员,第二年就调进西安做中共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直到在这个岗位上退休。在这十四五年不短的时段里,我作为省委候补委员,参加省委各种主题的许多会议,都会看到他,或是在大厅里看着他坐在庄严的主席台上,或是听他作报告或发表讲话,或是在会场走道餐厅饭桌碰面,应该说是很熟悉了。然而,我和他的接触却也只停留在“面熟”这个层面上。我没有和他单独接触过一回,无论公事或私事,连一次个人交谈或聚餐的过程都没有,十几年竟然已经过去了。

从见第一面直到看到刘凤梅写的《走近李焕政》书稿之前,他留给我的印象就是那张类近关中农民的脸和一双笑起来眯成一道缝的眼睛。这样的脸和这样的眼睛,你在关中的乡村里或人头攒动的集市上都会碰到,无论他穿着中山装或者西装,都不能影响这种脸色和眼光里给人的善良诚实以及由此产生的踏实信赖的感觉。感觉也仅仅限定在这样的层面上。当我读完《走近李焕政》书稿,一个有棱有角的活生生的李焕政站在我的面前。确切地说,在我读到接近一半页码的时候,原有的浅层面的印象就打破了。恰如这本书的书名,我在走近李焕政。走近了,感受一个人的呼吸,感受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脉搏,感受一种饱满的情感的波动,感受一种思想的力度和厚度,感受一种性格的魅力,也感受一种令人钦敬的灵魂世界的纯粹和洁净。我甚至有点懊悔,这样优秀的一个人,认识十四五年了,却根本不了解。我清醒地知道这主要出于我性情里的弱点,把自己的事尽可能做好,不要干扰这些身负重任的“高官”的工作,也免得造成攀爬的负面影响。现在看来,起码错失了了解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机会,好在《走近李焕政》弥补了这种缺憾。

我在阅读一个人的心灵史。这个人堪称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读着这个人童年的生活环境,父亲在麦田和牛圈里的劳作,母亲在纺车和织布机上的身影,农家铁锅里舀出的饭食,简陋的私塾学堂里的格局,乃至在乡村集市上难得得到的一块糖,都令我眼热耳熟,甚至迷乱,以为在温习自己的童年生活。想来也不奇怪,我的故乡原也属长安县管辖,生产程序生活习俗尤其是生产发展水平,基本一致。李焕政最初受到父亲和母亲关于做人的基本规范的教育和影响,对于他后来形成诚朴无华忠诚正直乃至刚烈不屈的个性,当为基石。他少年时代的这种生活环境和影响,对于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的呼应几乎是自然的本能的事。16岁,一个在今天看来属于撒娇任性的少年,在李焕政却已经接受了革命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怀着改造世界的大志和热情,远离长安家乡,踏上北去榆林的征途。他的抱负他的襟怀和他在危难时期所显示的凛然正气,虽然远远不是他的父辈所可比照,然而依然可以感到那个最初形成的做人的基石的最结实的力量。

在普通民众和庞大的干部队列里,李焕政已经是职位很高的领导干部了;在李焕政这样很高职位上的干部,自解放以来到现在,统计起来也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这个数字里,他又是普通的默默无闻的一位。我的感动正发生在这里。一个从最基层成长起来走到很高职位的领导干部,没有过关于个人突出的或一般的宣传(公务活动除外),似乎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似乎默默无闻。然而打开了《走近李焕政》,就打开了一个人堪为惊心动魄的生命史。在这个人的生命页码上,记录的不是个人盈了亏了胖了瘦了哭了笑了,而是强烈地直接地映现着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和挫折的大命运,展示出共产党在50年以来执政历程中成功的辉煌,令人扼腕的错失,以及在新的形势下所潜存的障碍。如此具体,如此生动,如此感人。正是如李焕政这样一批既富于政治自觉又富于革命道德的干部,推进着党的事业,创造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我没有必要复述李焕政人生历程中那些感动人也启示人的太多的事,任谁打开这本书就很难放下停止阅读。我只能说最让我钦佩的两点。其一,就是这个人开创建设事业的魄力和决断力。在榆林发现令世界震惊的优质大煤田的时候,在资金困扰勘探和开发的关键时刻,李焕政断然拍板,那个缺口资金“我拿”。这个钱似乎不属于一个地方的投资范围。更令人惊诧的是,榆林有史以来的第一条铁路,竟然是按李焕政设计的走向定案直到修成,他说服了铁路专家和领导,把原有的方案放弃了,不单是出于榆林的地方利益,而是更科学更符合大局的利益。还有在水库指挥部蹲守的三天三夜,就为着保一库在榆林沙漠里珍贵的水,他甘愿冒着风险,经过准确判断而不是盲目蛮干……如此等等。我读到这些令人震撼甚至令人揪心的情节时,往往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慨叹,这个人竟然潜藏着如此巨大的创造活力,如此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智慧。具有创造能力和创造智慧的人并不少见,关键是把这种宝贵的能力和智慧投向何处,才是人的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高与下、重与轻的鉴别。李焕政令人钦佩和获得当地民众热爱的最重要之点,他把包含着能力和智慧的能量,释放在边城榆林的土地和沙漠上,应该说是带有改变历史命运的一笔。

其二便是李焕政的人格品质。对于李焕政这样的政坛高位的人说人格品质,其核心在于政治品质。十年浩劫的“文革”,对于走上革命路途开始进入地方政权核心的李焕政,是一场生与死血与火的锻铸和考验。那时候他刚刚30出头,在那场错综复杂变幻莫测又裹着堂皇理论的运动中,进行理论的判断是十分困难的,决定一个人行为走向的关键性因素里就突显出个人品质,包括政治品质和道德范畴的品质。我以为,正是这个品质决定着李焕政在长达十年的劫难里,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规范,灾难自然是不可躲避的了。他两次长达一年多时间的逃亡,不仅是躲避个人灾难和迫害,而且是以这种行动表示了对某种错误路线的拒绝,既然扭转不了乾坤,却也决不助纣为虐决不同流合污。有一个细节使我心颤,他在逃回长安农村半年之后,闻听革委会成立而以为秩序恢复,便返回榆林,妻子告诉他榆林武斗和对革命干部的迫害更残酷了,推他赶紧逃走。到家没坐10分钟又逃出门来,大雪地里辗转多日又躲回长安农村。还有一个细节耐得咀嚼,造反派以某种许诺诱他入伙时,他清醒而又坚决地拒绝了。虽然这种拒绝招来更深的报复性的灾难,却也拒绝了变节投降,拒绝了投机钻营,拒绝了龌龊和肮脏,保持了作为一个党的地方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也保持了作为一个人的纯粹道德层面上的纯洁。恐怕再没有比“文革”这面更能检测人的精神、思想和品质的大镜更为严峻的镜子了,李焕政可以永远自信于那个全过程。

如果说“文革”是一种很难复发的畸形事件,那么,和平发展环境下的改革开放时期,作为执政党生死存亡的最重大命题,即反腐败,也是全党全社会最关注的命题,李焕政又恰恰置身于这样的岗位上。李焕政坚持党的纪律,毫不手软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我更钦佩的是他为预防和堵塞经济犯罪所采取的富于创造思维的措施,健全了管理程序,显示出律治的科学性。这样防止干部堕落以至犯罪的指导思想,比之单纯的惩治要主动得多。这些也都属于他的神圣职责,不说也罢,我感动的是当有人公开阻碍甚至无视党所赋予他的这种神圣职责的时候,不是一般人的干扰与破坏,而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潜藏着不尽意蕴的所谓“有来头”的人企图背离那个神圣意义的事情发生时,也就清楚地看见了了不起的李焕政。我在浩繁的可以赞誉溢美一个人的词汇中,选取了“了不起”这个词。我很自然地选用了这个词。我觉得李焕政确凿了不起。这样的来自“有来头”的压力的事件书里写到过两次。我能充分想象李焕政的艰难,因而更敬重他的以党纪国法为生命的那种崇高感和神圣感,也充分感受到了正义对于邪恶的一种凛然,甚至在一瞬间浮出“拗相公”的名字来。归结一句,李焕政以自己的行为彰示出一个共产党人的品质规范。

李焕政对人民群众的那份自始至终的诚爱,贯穿着他全部从政生涯,也贯穿在这本传记作品里。他在理发铺理发时,对那位生活困难的理发师的举动,令我眼热泪涌,又恰好对比着他对儿女和亲属的严厉,使我联想到毛泽东处理亲属的诸多感人事迹。人的心灵世界有许多层面,掀开李焕政的每一个层面,我看到的都是洁净与坦然,这是很难很难的事。

刘凤梅的这部著作,占有大量的生动鲜活的资料,下了工夫;她选择了不加修饰的最平实的文字风格,更贴近传主本人的气质特征,这应该是艺术创作的大境界,非深厚的功力而难为;对传主思想和精神世界的理解,包括对传主大批资料的选择,显示着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我依此而看到了刘凤梅同样令我敬重的精神品质,不单是写作才能。

2004.1.19于雍村

同类推荐
  • 乡村的记忆

    乡村的记忆

    仿佛回忆温暖的往事,融化心头的郁结和焦渴。让人化作随水漂游的树 叶,悠然又悠然,听一路泉水叮咚的天簌之音,惬意间魂归故事。 《乡村的记忆》收录了《乡村的音符》、《老骡》、《城市旁边是乡村 》、《芦苇》、《大烩菜》、《普通话》、《耳朵是用来听音乐的》、《自 己的风景》等散文作品。
  •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温馨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温馨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分为《挚爱卷》《情感卷》《温馨卷》《深沉卷》四册,本套丛书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感恩作品发乎于心,动之于情,感人肺腑,动人心魄。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激发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沉,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珍藏的最佳版本。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

    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是考取第一层次(重点本科)必考内容,又属“史”无前例的新题型。我们参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卷、台湾高考卷以及具有探索性质的海南等省高考卷,确定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以有一定限制性的开放性主观题为主,其难度略大于常规高考题,题目细分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四个板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 阳光于斯

    阳光于斯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文集,从人世之间、心灵小语到人与自然,字里行间无不飘逸着阳光般的情趣。本册为丛书之一。
  • 会唱歌的墙

    会唱歌的墙

    莫言的散文,一如他作为乡土民众精神图腾的“红高梁系列”,小说,亦是理解莫言作品的灯塔。该书辑齐了莫言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才华横溢。其中大量散文谈及作者的故乡高密,故乡已成为莫言借以理解沟通和抒写描摹整个世界的一条必经之路。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热门推荐
  • 醉在你的笑

    醉在你的笑

    初见她时,一袭青衣连身裙,翩翩而舞。初见他时,一袭华贵墨色长袍,负手而立。他说她,笑靥如花。她说他,狂傲无比。初见时,已一见倾心。他说:“遇见你,是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可为何,命运总是会把他们,不断的分开?爱到最后,遍体鳞伤,没有力气去爱了。
  • 吸血伯爵亚伯一家

    吸血伯爵亚伯一家

    中世纪的幻毒伯爵一家,三个孩子,N多外门,最年轻仅仅只有五岁的傲娇少爷是门主。然,真正家主大人……一直是甩手掌柜啊……
  • 浪漫满屋:爱你百分百

    浪漫满屋:爱你百分百

    她是可爱的小麻烦,遇上了便再也甩不掉。什么,娶她?他不爱这样的平板妹妹啊!既然必须奉旨成婚,那么.....对不起,冷宫伺侯吧......
  • 殷红之扉

    殷红之扉

    殷红之扉,渐开的门后,是真实亦或是另一个谎言。
  • 无言青春

    无言青春

    初中三年是最可爱的过渡期,没有很繁重的学业也没有太复杂的人际关系,那三年是由幼稚慢慢变得懂事的日子,虽然中间会经历一些难过与悲伤,但是依旧改变不了那三年是多么美好的时光。本文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喜欢就来看看。
  • 尘殇记

    尘殇记

    异界六合,轮回之锁;逆天血脉,可怕传说。一个拥有神秘身世的少年,一块奇异的玉佩,一段古老飘渺的传说,一个传奇的人生......尘为记,史为殇,小风《尘殇记》
  • 西西里的荣光

    西西里的荣光

    从无依无靠的孤女变身黑道大小姐,泯灭天真,杀伐无情……“我会如此,只是因为他。”被拐混血少女与年轻的黑手党教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原来那是他一生中给过我最温柔的眼神,只是我到现在才明白。”痛与爱,孰胜孰负?“可他欠我的,我会一分一分拿回来。”面对在暗处如藤蔓般不断滋生的感情,他们将何去何从?(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豪门宠妻:恋上冰山小甜心

    豪门宠妻:恋上冰山小甜心

    “逸学长我们交往吧”“好”冷凌自嘲笑笑,当初的纯真不复存在,现在的他,如同一个魔鬼!天使死去!魔鬼归来。慕逸抱起冷凌走进房内。“冷凌,你生生世世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几年,让一个冷酷的少女蜕变纯真的“娃娃”。几年,让一个温柔的帅哥变成霸道的总裁。爱还爱,恨也恨。爱恨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逸学长我们交往吧”“此生非生死不离我妻冷凌”“求你放过我……”“别走。陪我。”今夕何夕……
  • 诡案鬼吃人

    诡案鬼吃人

    一个偏远农村,20年前因为一场雨冲刷出了古墓,从而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从古墓走出的恐怖男人、凭空而出戴着人皮面具神秘人。当这山村死的只剩你一人,这天晚上,们却被人敲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