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1100000005

第5章 秦风时期

秦腔历史悠久,事迹错杂,内容丰富。所谓秦腔历史,就是被各种事实所真正充实了的时间史。就其形态来说,它包括了《秦风》、“秦声”与“秦腔”的发展全过程。它的孕育、成长和蔚为大观,有如双子叶植物一样,凭借着土地和自身的努力,破土而出,茁壮成幼苗、小树,进而成为一棵参天大树,由于根深,所以叶茂、干壮;又如江河,能纳百川,故而成其波澜壮阔,恢弘澎湃。秦腔的历史,尽管相当悠远、漫长,但基本上只有三大阶段,这就是秦风―秦声―秦腔三个历史时期。每个时期,又有着显示时代精神和发展的若干段落。

先秦时期的《秦风》,就是秦地的声调、乐调辞。其实“诗三百”里的“风、雅、颂”都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乐辞”,即“乐”的文学部分。正因为风、雅、颂都是乐歌,所以,墨翟就说:

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司马迁《史记》也说: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这就是说,三百五篇可以诉诸人的听觉,也能诉诸人的视觉。这种同时可以诉诸人的听觉与视觉的“乐”,呈现出音乐、舞蹈和文学(诗)的自组结合。用《乐记》的话说,就是: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这就是说,“乐”由声、音、干戚羽旄三者自然组合而成,缺一不可,是一种听觉艺术(声、音)与视觉艺术(干戚羽旄,即舞蹈)的结合体。如果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音的产生,是由于人类有能够产生感情的“心”。人类思想感情的变动,是外界事物给予影响的结果。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使感情激动起来,所以表现为“声”,“声”在互相应和的当中,显示出变化来,变化的、有规律的“声”,就称做“音”。如果把“音”再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演奏出来,加上拿在手中的干戈、戚斧、羽毛和旗帜的舞蹈动作,就叫做“乐”。

《乐记?乐象》又说:

“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之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

《毛诗序》也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先秦时期,秦地的“乐”,在“诗三百”中主要有十五国风中的《豳风》《秦风》《郑风》等,“雅”中的《大雅》和“颂”中的《周颂》。代表性的篇目,有《七月》《驷?》《车辚》《蒹葭》《绵》《生民》《公刘》《皇矣》《大明》等。这里有叙事,也有抒情。特别是后三篇,共同构成了周人建国的历史,连缀起来,就成为一部可以分为五章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作为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结合的“乐”,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以歌舞演故事”的性质和特点。如果承认在《风》中,短篇抒情诗性的《乐》是它的特色,那么,在“大雅”和“周颂”中,叙事诗性的“乐”,则是它们突出的部分。它们作为用以发和的“乐”,无疑就是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诗三百”标志着中国戏曲从此诞生了!以秦声为声腔的秦地戏曲,也滥觞于这一时期。一些人不了解先秦时期“乐”的这种属性,竟否定古籍中浩如烟海的关于“乐”的记述,拾洋人“唾余”,硬说中国戏曲晚出,这实在令人费解。

《秦风》就是古代秦地人民大众的腔调,它的风格特色,用《左传》中吴公子季札的话说,就是:

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襄公二十九年》)

这里的“夏”同“雅”,“夏声”即大雅与小雅,有西周的声调;“周之旧”是说,秦国为西周的故地。其实,《豳风》与《秦风》一样,都是西周故地的“乐”。豳,即今陕西省彬县一带,原为周先人的家乡,后来,周人越岐山进入“周原”(今陕西岐山、武功、扶风一带),再东进,在秦岭北麓的沣河两岸,建都沣京、镐京,时为前11-前10世纪。在西方为古希腊荷马时代(前1100-前700年),出现了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在东方的西周,则出现了周人的史诗《生民》和《皇矣》。这一历史阶段出现的由希腊神话演变而成酒神颂(希腊悲剧),就无法同中国专演述周人历史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相提并论了。一个是神话剧,一个则是历史剧,一虚拟,一现实,如果不带任何偏见或狭隘的方域观念,公允地讲,东方沣京、镐京的史诗,比之西方希腊城堡的史诗,虽不能说前者就超过了后者,但其历史沉重感,二者的并驾齐驱,光辉宇寰的璀璨,却是相同的。今天,就应客观地、历史地、科学地给以评述。

《生民》和《大武》都产生于西周早期的国都所在地,自然有着“国乐”的性质。史学家都说,中国古代社会的封建制是个早熟的儿童,这些史诗,正是这个早熟儿童超越其他地域的卓越的思维和表演。

《生民》这一史诗,由于孔子的删诗,被分割成五首诗,这就是:《绵》《生民》《公刘》《皇矣》和《大明》。余冠英说:“叙事诗是大雅里的突出部分之一。《绵》《生民》《公刘》三篇是其中更突出的部分。”(《诗经选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史诗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生民》共八章,歌咏周人始祖后稷的事迹与功德,在那神话化了的叙事中,反映周人对于这一传说祖先的挚爱和崇敬,确认他就是中国农业的发明和传播者:“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一章)“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厥声载路。”(三章)写后稷被遗弃而不死的神异。最初得到牛羊喂养,最后又得到鸟类覆翼。当群鸟飞去的时候,后稷开始啼哭,声满道路。这些描写,简洁又生动。三千多年前的文学语言,已经如此精炼,简直令人惊异。接着描写后稷试着种瓜、种豆、种禾麻等庄稼:“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麻麦??,瓜瓞唪唪。”(四章)写后稷后来种植谷物的成绩也相当生动感人:“实方实苞,实种实?,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五章)这里对庄稼的描写,排比地运用了许多形象化的词句,表现出当时人们对于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的喜悦,充满对稳定生活的信心。第六章写种植谷物成熟后的收获,始祭上帝。第七章写祭祀的隆重和盛大。最后一章,又把这种祭祀列为后世的定例,即“秋神报赛”。

《公刘》篇描写周人由邰到豳的一次大迁徙,叙述了他们从准备启程到定居营建,如观测地形,经营宫室、分配田地、君臣饮宴,以及水利、军制,甚至锻冶之事。全诗共六章,前五章极写周人祖先公刘迁豳后相土安民,营建都邑、拓垦田土,情感充沛,描写细致。尤其是公刘的形象,相当突出:“陟则在?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容刀”(二章)。全诗采用“九重头”的艺术手法,尽情歌咏这一人民领袖的刚毅、果敢,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人民领袖的颂歌。第四章写宴饮群臣,“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陶然之情,跃然纸上。

《绵》共九章,叙述周人祖先在古公?父率领下由豳到岐下的又一次大迁移,写得气势磅礴,动人心魄。作为周人的史诗,前八章尽写古公?父迁国奠基的宏图伟业。从迁岐、授田、筑室,直到驱逐外寇的侵扰,感情充沛。第三章歌颂岐下土地的肥沃:“周原,堇荼如饴”,连苦菜都像糖一样甜美,可见水土的丰美了。第五、六两章,写开始建筑居室的情形,热火朝天,人人尽显其能。“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之??,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鼓弗胜。”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对新生活的憧憬,使全族人都热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热情场面,几千年后,仿佛又出现在人们眼前。最后一章,落脚到周文王姬昌时君明臣贤,和衷共济,能继承古公?父的遗烈,开创新的业绩。

《皇矣》接写文王姬昌的武功,《大明》继写武王姬发的武功,叙事中动作性更强了。

上五篇连缀在一起,正是一部相当恢弘的周人创建西周的历史。作为“乐”,自然是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这就是“诗三百”中的史诗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就是由另外六篇作品组成的《大武》。如果说前者是史诗的上部,后者就是它的下部。

《大武》是写西周灭殷建国的一部史诗,由六个“乐章”组成。这就是“诗三百”中的五首诗:《大武》《酌》《般》《?》《桓》。第五章无辞。从孔子、荀子、《乐记》到今人孙作云,都肯定它和尧乐《韶》、禹乐《夏》、黄帝乐《咸池》可以并驾齐驱,可以“知其德,闻其谥而知其行也”!(《乐记?乐施》)

关于《大武》的思想内容与创作过程,《左传?宣公十二年》有段记载,引楚庄王的话说:

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戟干戈,载囊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戛,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其三曰:“铺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

这不仅说明了武王作《大武》的缘起,也指明了《大武》乐章的篇名及其基本思想内容。

荀况《儒效》也说,武王伐纣以后,偃武修文,作《大武》乐章。

武王之诛纣也……反面定三革,偃五六,合天下,立声乐,于是《武》《象》起,而《韶》《?》废矣!

这都说明《大武》是西周初期的杰作,武王姬发是它的总策划或主创者,周公姬旦则是它的具体组织者和编导,演出于京师镐京的宗庙祭祀中。历史上所说的周公“制礼作乐”,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近人孙作云也说:

《大武》共六章,乐辞都保存在“诗三百”中。

他认为:第一章是《酌》,第二章是《武》,第三章是《般》,等四章是《?》,第五章无辞,第六章是《桓》。

从这些乐辞可知:《大武》是系统叙述周初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以武王伐纣灭殷为中心内容,兼及经营南国,周公、召公分陕而治诸事。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它是毋庸置疑的上古艺术篇章。

说到《大武》的演出情况,《史记》有一段记载:

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宾牟贾起,免席而读曰:“夫武之备戒也已久,则已闻命矣。敢问迟之迟而又久何也?”子曰:“居,吾语女:夫乐者,象成者也。总干而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夫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分夹而进,事早济也。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

把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

宾牟贾坐在孔子的旁边,孔子同他说着说着,说到了“乐”。孔子问道:“你说《武》乐开始前总要击鼓很长时间是什么意义?”……宾牟贾赶快站起来,立在旁边问孔子道:“关于《武》乐开始前总要击鼓很长时间这件事,那是已经说过了的。请问《武》乐存在得这么长久,甚至不再发展了,那是什么原因?”孔子道:“坐下,我来说给你听。所谓‘乐’,是反映已经完成的事情的:舞队拿着盾牌稳重地站着,是表现武王对待诸侯十分庄重的形象。举手、顿脚勃然作色,是表示太公威武的意志。《武》舞到行列散乱时大家都跪下,是表示周公、召公用文止武的意思。再讲到《武乐》的结构:第一段表示武王开始到北方去讨伐殷纣;第二段表示灭掉了商纣;第三段表示凯旋回来;第四段表示南方诸小国的臣服;第五段表示周公、召公分列在武王左右辅助他治理国事;第六段从头反复后结束,表示国力的强盛和天子的尊严。舞队两边振响着木铎、八种刺和击杀的动作,构成一小段,都是表示中国的威武的。按照舞队行列分头前进,表示这样用兵可以提早得到胜利。舞队长久地站在一定位置上,表示武王在等待着诸侯的到来。”

这是孔子对《大武》的诠释。他的意思是说:“总干而山立”,这是表示周大军准备东征讨伐殷纣,整装待发,山立不动,在接受总指挥武王的检阅;接着“发扬蹈厉”,是那样的激昂雄壮,那是要表现出姜太公率领周军与商军在牧野大战的雄壮情景。后来的“武乱皆坐”是表示伐殷取胜后,周人建立了全国性的国家政权,由于周公旦和召公?的左右辅佐有方,天下大治的太平景象。这是孔子对《大武》主题思想的阐述。后面一大段是他对这个“乐”的艺术结构的分析。他把《大武》分成六段,一成、二成、三成……就是《大武》的六个乐章。他认为:第一个乐章第一个舞队从北面出场,表示向南面称王的殷纣王的进攻;第二个乐章表示周兴、武王南面称王;第四乐章表示周经营南国扩大了疆域而巩固了自己的政权;第五乐章表示大功告成后的奖励功劳分封,周公、召公的左辅右弼;第六乐章表示全国归附,对周天子的崇敬。按孔子的理解,最后的乐章是全乐的尾声,有两个舞者手执大木铎,控制着音乐的节奏;其他人物拿着武器,骑着驷?向四面做一刺一击的舞蹈动作,是显示周朝的武力强大无比,有着威震四海的威力。

我们从《大武》这部大型的西音舞蹈史诗的基本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已经不是原始形态的集体舞蹈,而是通过音乐、诗歌和舞蹈共同敷演一段故事,即周武王东征凯旋并在沣京建立大周帝国的全过程。而且能够通过音乐舞蹈和诗歌,有序地开展故事情节,完成它所要表现的内容。历史上所说的周公制礼作乐的“乐”,恐怕与此有着难解难分的“情结”。或许有人认为并非如此,但,除了孔子对宾牟贾的解说,司马迁《史记?乐书》也以此入史外,公孙龙子的《乐论?宾牟贾篇》也再次从美学的高度,对之加以引证。因此,我们恐怕不能那么断然地“数典忘祖”。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们就不再像讨论《生民》那样,详引“诗三百”中五段“乐辞”了。

《大雅》作为“雅乐”,与产生于“周之旧”的豳风、秦风,从地缘学的观点看,风神品格基本是相同的。这一带的音乐属“西音”。秦丞相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有《音初》一章,论述了它们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周公乃侯之于西翟,实为长公,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秦缪公取风焉,实始作为秦音。

可见西音→秦音→秦风,一脉相承。

在“诗三百”中的《秦风》《豳风》里,保留着能够体现西周时期秦地人民思想性格与风神品格的许多“乐”辞。一是秋神报赛时用的祭后稷的乐辞;一是反映人民开疆辟土、保卫家国的日常生活作品。这些思想后来发展为商鞅在秦地实行政治、经济改革的“耕战”思想与立国原则。它的风格,要用这些乐辞中的话说,就是“驷?车辚”。也有如班固《汉书?地理志》所说:

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士气,以狩猎为先。故秦诗曰:“在其板屋”;又曰:“王于兴师,修我兵甲,与子偕行”;以及《车辚》《驷?》《小戎》之篇,皆言车马田猎之事。

这就很好地说明了秦俗尚武的时代特点,从而透露出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统一中国的根本原因所在。

《秦风》中最可注意的是《无衣》和《小戎》两首乐辞。《无衣》是一组战士出征之歌,反映了秦人同仇敌忾、生死与共、团结战斗的精神。乐辞是这样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在大敌当前的时候,秦地人民就是这样勇于国事,义无反顾,慷慨激昂地走向战场,表现出他们刚毅不屈的气概,坚强奋发的精神。在艺术形式上,每章只改变了几个字,却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属于一曲重复连唱中的个别音变。《小戎》则是一组妇女回忆丈夫出征的叙事乐辞,极力描述秦军的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又不断赞颂战士们的剽悍、奇勇、坚定不移,写得豪放雄浑。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说:秦地女子亦渐雄风,皆知勇于公义,其发于诗,“有趋车赴功之勇,不愧夏声也”!最富有诗意内涵的《蒹葭》,是这个时期中国写意文学艺术的第一批乐章,共三个乐段,“言志”、缘情的意味甚浓,意境也极其缥缈、深邃,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以抒情为主,以执著追求理想为中心意旨的,韵味无穷的“乐章”。《豳风》中的《鸱?》,全篇为一只大母鸟的哀诉:说它过去遭受的迫害,经营巢窝的辛劳和目前处境的艰苦危殆。作为一组“寓言”乐辞,它所采用的拟人化的艺术手法,使人自然联想起秦汉乐府诗里的《枯鱼过河泣》《雉子斑》《捷蝶行》等篇章。乐章共四段,写道:

鸱?,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从字数看,四言、二言、五言、六言交错使用。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

猫头鹰啊猫头鹰,

你已夺走我孩子,

别再毁坏我窝巢。

操心操劳多辛苦,

养育孩子我病倒。

趁着天还没下雨,

寻取桑树的根皮,

捆扎窗子和门户。

如今你们猫头鹰,

也敢把我来欺侮。

我手操劳已麻木,

我采白茅把巢补,

我把茅草贮藏起,

我嘴积劳已成疾,

新的家室未筑起。

我的羽毛已疏稀,

我的尾巴也枯焦,

我的室家太危险,

风雨飘摇很难保,

难忍恐惧大号叫。

怎不使我哭嚎?。

如果承认它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对话式的“代言体”的乐章,其所内含的戏剧的一些本能性的东西,就很明显了!其辞的哀痛、迫切也让人们深受感动。

作为“乐”的文学部分(即乐辞)的《秦风》《豳风》《大雅》,它们所表现出的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的自组结合,史诗(叙事诗)同抒情诗的结合,“代言体”对话的出现和音乐上的一曲反复咏唱,换头、重头,文学形式上的多段连续抒情等等,体现出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诗”。所以,我们称之为“以歌舞敷衍故事”的秦声戏曲的“早熟阶段”,即“秦风时期”。尽管这一阶段时间相当漫长,但它总算是华夏人民二千五六百年前的创造,与世界上其他两种戏剧艺术――希腊悲剧与印度梵剧,应该说是并肩前进的。

同类推荐
  • 摄影大师与摄影艺术(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摄影大师与摄影艺术(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真正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总是一方面保持着它与自身历史和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保持着它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本质。只要在这一脉络中继续努力,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期待一个“文化艺术哲学”王国的出现。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朋友提高艺术修养,特别是为了帮助广大文艺爱好者报考各类艺术院校,或者参与各类电视选秀活动(包括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主持人大奖赛等),我们组织全国部分艺术院校、媒体及文艺团体的相关专家、学者和教授共同编写了这本《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 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 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
  •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首先要把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作为本书的前提加以研究。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影、话剧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就三者的共性而言,作为艺术品,它们的艺术形态必须是完整的;就其特殊性而言,电视连续剧的形态与电影、话剧的形态有着质的区别。什么是电视剧的形态?“形态”一词,《辞海》解释为:“形状神态。也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的形状或表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事物的表现形式”。
  • 打开艺术学之门

    打开艺术学之门

    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但艺术到底是什么,和流行有没有关系等问题让我们困惑不解。让我们打开艺术学之门,由绘画、音乐、影视等领域生动有趣的事例,形象理解艺术的含义,深刻认识艺术的功用,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做懂生活,有品味的人。
热门推荐
  • 万蛊独仙

    万蛊独仙

    罗云是一个普通人,一生注定过得平平淡淡,一次夜巡过后,他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世界里的另一个罗云身上重生了,原因是一个精通蛊术并且的老魔头施展了禁法让他重生,而且这个罗云尽然还是一个国家的亲王世子。大魔头的召唤,贵为亲王的爹,听起来罗云就是要逆天了,但事实是:老魔头施展禁法,是因为自己深受重伤,只能夺舍罗云,但是出了岔子,导致罗云灵魂重生。亲王的爹儿孙满堂,只有一个儿子是白痴,那就是重生前的罗云。老魔头不过是用了一些法术和丹药向罗云的亲爹要了个白痴儿子夺舍罢了..........
  • 浅色半夏倾国梦

    浅色半夏倾国梦

    一段缘情,一段苦情,今生来世,等候已久,缺失的记忆,为你跳动的心。——【涵墨篇】千年殇至,相忘。慕羽玄涵的到来,究竟为谁,因果的轮回。最美好的时光里,他们相遇,到底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一次次,爱恨情仇,到最后,终究平淡如水,甘涩如茶,醉心如酒,浅酌一口,且知。——这个世界很可悲,也很可笑。世事无常,望卿不负时光,【雪颜简介···咳咳,入坑自见分晓~】加群:663542174,欢迎入坑~小精灵们
  • 超级星速

    超级星速

    我叫肖刚,一次意外的探险让我失忆了,我以为我将会永远成为一名网管,要不是我还会驾驶超能舰,我差点就信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君莫怜

    君莫怜

    夏莫怜,一个风华绝代的现代成功人士,在完成了现代的使命后,偶然间重生在笑傲江湖的世界,助教主实现“日出东方,唯我不败,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宏图霸业......
  • 金牌小王妃:今晚地板你包了

    金牌小王妃:今晚地板你包了

    灯火飘柔,你我再次相遇。可能是再世的相遇,也可能是久世的倾城。墨色的长袍……永生永世,再世难忘……可能有无线苦衷——我,等你来诉说。哪怕留下的只是那一个遥不可及的背影。我也期望久生久世再世倾城
  • 狂神刑天

    狂神刑天

    穿越洪荒成为盘古后嫡大巫刑天,血脉变异、性格狂傲,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天大道!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九落玄天

    九落玄天

    “叶玄天,尽管你前世是叶芊芊,只要我冥九落存在,我必陪你到老!若谁敢伤她一分,我必让他死无全尸!谁敢伤她一毫,我必要他永世不得轮回!”他,冥界鬼王,为她受尽天下人耻笑,却痴心不悔。为她放弃成仙,只为与她千年轮回!她,人间普通女人,为爱犯下滔天大错,到头来只能换来永世轮回,不得相遇!为爱,成魔,为你断念,一片痴心,爱……
  • 指导青少年自然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指导青少年自然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