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1000000003

第3章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经历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下,从这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新希望;而祖国和人民的悲惨处境又要求他们尽快把志同道合的人集合起来,投入改造中国社会的实际行动。于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已经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最早提出并推动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正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现在我们看到的最可靠的材料是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档案中保存的一份写于1921年的不具名的俄文档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它记录1920年5月陈独秀等五个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比陈独秀早,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理解比陈独秀要深刻得多。但陈独秀这个人的性格像烈火一样,往往更急于行动。他感到马克思主义好(尽管理解得还比较肤浅),就要成立党,所以对各地的党的组织活动的推动,陈独秀作了很大的贡献。过去我们对陈独秀应该肯定的没有做足够的肯定,把有些不能完全归于他的责任也比较多地归于了他,这是不对的。但反过来,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对陈独秀什么都肯定、什么都对,那也是不客观的。

在陈独秀、李大钊的推动下,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相继建立了党的组织。几乎同时,蔡和森在法国写信给毛泽东,信里讲,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建立一个党,就是共产党。恽代英在武汉利群书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政治组织,叫“波社(波尔什维克)”,实际上也是共产党的意思。在四川,吴玉章、杨闇公等成立了一个中国青年共产党。后来,他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之后,有的是个人加入,有的是整个组织都参加了。这个事实说明:在中国建立共产党不是偶然的、不是少数几个人的想法,也不是只靠外来的因素造成的,而是许多中国的先进分子当时的共同要求,是客观的局势发展到这一步的产物,是有它的历史必然性的。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初就有着跟以往中国历史上的政党不曾有过的全新的三个特点。

第一,它旗帜鲜明地用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

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这是不用多说的。1920年的5月,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以后,除发展组织外,主要做了三件事: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开始投身工人运动。当时,接受马克思主义、愿意积极投身社会革命的,以青年学生为多。所以,上海的党组织成立以后花很大的力气建

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5月党组织建立,8月青年团成立。青年团几个主要领导人像俞秀松等都是共产党的最早的党员。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新青年》逐渐成为党掌握的刊物。1920年又创刊《共产党》,宣传党的主张。1920年的4月,陈望道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这是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被全文翻译成中文的。解放初,我在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当常委(学生代表),曾经问过主持校务委员会工作的陈望道先生,怎么会想到翻译《共产党宣言》。他说从日本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影响,回来了就开始要做点什么。另外一点,当时不仅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注意到怎么把它跟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1922年1月,青年团的机关报《先驱》在发刊词中写到那么一句话:“本刊的第一任务就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1922年6月,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着重指出中国内忧外患的根源是军阀,提出解决中国面对的种种问题唯一的办法“只有加入民主战争打倒军阀”,批评了社会上对时局的三种错误想法。这个主张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确实正在“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同年,党的二大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纲领。过去,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很多人以为大功告成了,事实上证明并没有。到“五四”的时候,先进的知识分子感到不仅要在政治上推翻这政权,更要从旧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光从思想文化上解放还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只有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才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中国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主张。从此,大家前进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且党还把中国革命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说清楚了。所以,党跟以前中国历史上的政党第一个不同,是它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解决中国问题的纲领。

第二,它从成立开始,就下决心深入下层,到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劳苦大众中去做群众工作

刚才讲到的陈望道先生跟我讲过,那个时候,深入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和沈雁冰(茅盾)常在工厂放工的时候,站在一个高处对工友演讲,却没有多少人理他们。后来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做法,到工厂里面办工人夜校,办工人夜校以后,提高了他们的思想,发现了积极分子,然后搞工人俱乐部,以后再开展工人运动。再以后就到农村里面来开展农民运动,所以这

个党一成立就到底层去,到最基本的群众中间去,特别是工人、农民中去。

现在有些人提出怀疑,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都是知识分子,为什么称这个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其实,确定什么人是哪个阶级的政治代表,并不取决于他的出身或本人成分,而是取决于它代表着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使用哪个阶级的思想来观察和处理周围的一切。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经验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是中国共产党并不是建立在农村里边,它是建立在城市里边。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他们都先在城市里面从事工人运动,以后才到农村里面去,领导农民开展游击斗争的。这一条十分重要。没有它,就只能产生旧式的农民革命,而且也不可能取得胜利,这是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直到太平天国的事实证明了的。从阶级分析来说,工人阶级有几个特点:一是他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结合的,这个就与地主、农民的落后的小生产方式区别;二是工人阶级是有高度的组织性的,这就跟小生产者,包括手工业者和一般的农民相区别;三是他是劳动者,这就跟依靠剥削为生的资产阶级相区别。共产党代表的就是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人类将来发展到最后,别的阶级都会消灭了,就剩下与现代化大生产结合的、有组织性的、依靠劳动为生的工人阶级(包括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劳动者)。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后来到农村去领导农民运动和游击战争时,他们的思想是代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工人阶级的思想,有着远大的眼光和很强的组织力,并且用来改造农民意识,这是同旧式农民战争区别的根本所在,也是它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第三,把党建成一个有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使它成为领导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

党刚建立的时候,党员也是很复杂的,12个代表中间,有的始终坚持革命,成为党的领导人,像毛泽东、董必武;有的是为革命牺牲了;有的是中间脱离党了;有的是成了叛徒,像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不停地大浪淘沙,最后把党真正建成了一个有共同理想、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的组织。没有那么一个核心力量,什么事也做不成。这一点,我自己很有感触。我是上海地下党的,1947年进大学。那时候复旦大学的学生有两千五百人,党员最初只有二十多人,党员有共同的理想、严密的组织,当时的一些口号,像反饥饿、反内战,都是中央提出来以后,通过一层

一层的积极分子影响带动全校。没有核心力量,是不可能带动千百万群众来实现这么一个理想的。所以今天我要着重讲这三条,因为它是中国以往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没有的,是一个全新的现象,以前也没有过这样的政党。

另外我讲这三点,正好与辛亥革命的问题相呼应。辛亥革命的问题在哪里?第一,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革命纲领;第二,没有充分地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第三,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核心力量。而中国共产党建立起来正是吸取了辛亥革命的教训。党成立的时候,党的一大的代表平均年龄是28岁,代表的党员只有五十多人,但是经过了28年的艰苦奋斗,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新的历史。这几点可以说是我们党最根本的东西。

90年过去了,这几点不但没有丢,还有很大发展。现在中央抓的许多事里面,其中一条就是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我们前进,用这个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那么在今天来讲,就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来武装大家。没有这一条,就没法谈其他。第二点就是要密切地联系群众,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离开了这一条就没有力量,什么都做不成。第三点就是要加强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有执政能力的政党。一定要有共同的理想和严格的纪律,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核心力量。

历史事件是一步一步发生发展的,跨出了第一步才有第二步。中国的近代史就好像接力跑一样,后来的人以前面跑到的地方作为起点,接棒,然后肯定又远远地跑到前一个人的前面去。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十年的历史,是不断探索,不断在矛盾中前进的历史。它留下的经验教训,不仅使我们了解共产党建立的必然性,而且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

§§第一编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评述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江泽民、胡锦涛论毛泽东同志与毛泽东思想

老一辈革命家的家书辑录

同类推荐
  •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长者先幼者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老龄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中国人有何影响?国家、政府、社会在养老责任中的职责分担如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老年人能否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西方福利国家模式在中国行得通吗?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本土化?这都是笔者郅玉玲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写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为“初中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丛书”之一。书中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并且这些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
  • 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正廉洁

    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正廉洁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 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

    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

    本书是由两位欧洲当代著名汉学家德国马尔堡菲利普斯大学汉学系廉亚明博士(Dr.Ralph Kauz)和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葡萄鬼博士 (Dr.Rodrich Ptak)撰写的关于元明时代中国与波斯湾口主要国家之一伊朗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史的专著。作者以中国元、明两朝记载中国与“西洋”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关系的第一手文献,尤其是明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日志和航海图为基础,结合西方历代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对这段重要的国际关系史进行了精辟的考证和诠释。
  •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围绕民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解读中央出台的政策举措,聚焦地方政府的创新解决之道。书中内容包括:风清气正得民心、安全健康顺民意、衣食住行惠民生、改革新政与民享、社会和谐遂民愿等。
热门推荐
  • 清舞离歌

    清舞离歌

    一个平凡的世界,注定不会平凡的人们,握紧手中的利器,肩负难以放下的责任。轻轻吟唱,翩翩起舞,两颗星辰的交错,迎来的到底是欢喜还是艰辛?
  • 三国杀传奇之都市英雄

    三国杀传奇之都市英雄

    静笃说:我们的使命是维护正义,打倒坏人,帮好人。坏人甲:就凭你?你行吗?静笃:就是我,肿么了?还有我的朋友们!张飞、关羽、吕布、孙策,你们几个都出来!把这个坏人把我往死里打!。装逼犯乙:这种高档次的聚会,不是你这种屌丝能来的。静笃的管家曹操上去就给装副犯乙一巴掌:小子,不要狗眼看人低,莫欺少年穷。一手搂着婀娜多姿的貂蝉,一手搂着小鸟依人的小乔,后面还跟着国色天香的大乔、倾国倾城的甄姬,静笃到此潇洒地走了一回!
  • 沐落寒阳

    沐落寒阳

    对于安沐倾,穆瑾寒在她心里的印象是这样的。三岁,“瑾寒哥哥,我喜欢你就像喜欢棒棒糖一样!”十岁,“瑾寒哥哥?我认识?”二十岁,“这就是瑾寒哥哥吗?一般般。”终于,某男忍不住了,翻身扑倒,“现在想起来了吗?”
  • 神级炊事兵

    神级炊事兵

    老兵曾经跟我说,炊事兵是部队最没有前途的职业。然而林萧却表示,要将炊事兵这一被所有人看不起的职业打造成军中扫地僧一般的存在!……网红,明星,作家,制作人,史上最强教官?NO!老子的本职专业是——炊事兵!
  • 众神在左

    众神在左

    当周围的人不在是普通认识,各种奇怪的是接踵而至。所有的灾难都围绕着一个学生!他该如何解决!
  • 王者荣耀之全能选手

    王者荣耀之全能选手

    富二代离家出走当网管,却被小朋友发现其真实身份,从此踏上电竞路…
  • 那人那诗那女孩

    那人那诗那女孩

    每一个人,在他十七、八岁的青春岁月里,都会遇到一个让他怦然心动,爱念不已,像诗一样的女孩。不管以后的世界变得如何沧海桑田,亦不管时间过去了多少年。他都会在一个窗横梅影瘦,亦或残烛西窗夜里,在明月高悬之时,想起那个如诗如画、美丽的女孩。她那清秀脱俗的面容,犹如刀刻斧划一般,深深的烙印在脑海之中,每逢潇湘夜雨之际、落花人独立之时,忍不住浮现在脑海,充满全身。最后只留下无尽的痛苦和凄伤,伴随着两行清泪,一声叹息一同掉入久远而深沉的回忆与往昔情事之中!
  • 星纪风云

    星纪风云

    人千面兮真亦假,芙蓉艳兮掩淤泥。隐藏在寰宇下的阴谋,权利,欲望所挑起的纷争将该如何平息?优胜略汰是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 一邈之行

    一邈之行

    《一邈之行·择路行》那时春晓那时乡,逝水东来影独伤。途道尽兮顾月怜。顾月怜兮道已尽,泣草沾衣朝霞阳。一点山河,万里江山。门揜由尘风处起,依依恋恋清无尽。聿文案上笔如锋,燥燥人影微尘中。时时尽,何处从?春秋滚滚山河去,烟雨空空。ps一逝若邈:今不与同,去心依在。将行于此,先为光一。君,耐心等待。
  • 梦想

    梦想

    本书稿所收录的小说都是作者曾经在报纸、杂志等地方发表过的,其中包括蛇尾、瑞雪、狱卒等文章,集中反映了作者积极关注社会现状,借隐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作者的写作功力深厚,对待现实问题很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