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5300000030

第30章 宋儒之道统

(一)道统之来源

宋儒最令人佩服的,是把儒释道三教,从学理上融合为一,其最不令人佩服的,就在门户之见太深,以致发生许多纠葛。其门户之见,共有二点:(1)孔子说的就对,佛老和周秦诸子说的就不对。(2)同是尊崇孔子的人,程子和朱子说的就对,别人说的就不对。合此两点,就生道统之说。

宋儒所说的道统,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讨论唐朝的韩愈。韩愈为人很倔强,富于反抗现实的性质。唐初文体,沿袭陈隋余习,他就提倡三代两汉的古文,唐时佛老之道盛行,他就提倡孔孟之学。他取的方式,与欧洲文艺复兴所取的方式是相同的。二者俱是反对现代学术,恢复古代学术,是一种革新运动,所以欧洲文艺复兴,是一种惊人事业。韩愈在唐时,负泰山北斗之地位,也是一种惊人事业。

韩愈的学问,传至宋朝,分为两大派:一派是欧苏曾王的文学,一派是程朱的道学。宋儒所谓道统的道字,就是从昌黎《原道篇》“斯道也,何道也”那个道字生出来的。孟子在从前,只算儒学中之一种,其书价格,与荀墨相等,昌黎才把他表章出来,他读《荀子》说:“始吾得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以为圣人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晚得扬雄书,益信孟氏,因雄书而益尊,则雄者亦圣人之徒欤……孟子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经昌黎这样的推称,孟氏才崭然露头角。

宋儒承继昌黎之说,把孟子益加推崇,而以自己直发其传,伊川作明道行状,说道:“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先生生乎一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盖自孟子之后,一人而已。”史迁以孟子荀卿合传,寥寥数十字,于所历邹膝任薛鲁宋之事,不一书,朱子纲目,始于适魏之齐,大书特书。宋淳熙时,朱子才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子书,至元延祐时,始悬为令甲。我们自幼读四子书,把孟子看作孔子化身,及细加考察,才知是程朱诸人,有了道统之见,才把他特别尊崇的。

昌黎是文学中人,立意改革文体,非三代两汉之书不观,他读孔子孟荀的书,初意本是研究文学,因而也略窥见大道,无奈所得不深,他为文主张辞必己出,字法句法,喜欢戛戛独造,因而论理论事,也要独造。他说:“斯道也,何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孟轲死,不得其传。”这个说法,不知他何所见而云然。程伊川曰:“轲死不得其传,似此言语,非蹈袭前人,非凿空撰出,必有所见。”这几句话的来历,连程伊川都寻不出,非杜撰而何?

宋儒读了昌黎这段文字,见历代传授,犹如传国玺一般,尧舜禹直接传授,文、武、周公、孔子、孟轲、则隔数百年,都可传授,心想我们生在一千几百年之后,难道不能得着这个东西吗?于是立志要把这传国玺寻出,经过许久,果然被他寻出来了,在《论语》上寻出“尧曰咨尔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恰好伪古文《尚书》,有“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尧传舜,舜传禹,有了实据,他们就认定这就是历代相传的东西,究禹汤文武周公,所谓授文者安在?又中间相隔数百年,何以能够传授?又孔子以前,何以独传开国之君,平民中并无一人,能得其传?这些问题,他们都不加研究。

宋儒因为昌黎说孟子是得了孔子真传的,就把孟子一书,从诸子中提出来,上配《论语》。又从《礼记》中,提出《大学》、《中庸》二篇,硬说《大学》是曾子著的。又说《中庸》是子思亲笔写出,交与孟子,于是就成了孔子传之曾子,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一代传一代,与传国玺一般无二,孟子以后,忽然断绝,隔了千几百年,到宋朝,这传国玺又出现,被濂洛关闽诸儒得着,又递相传授,这就是所谓道统了。

道统的统字,就是从“帝王创业垂统”那个统字窃取来,即含有传国玺的意思,那时禅宗风行天下,禅宗本是衣钵相传,一代传一代,由释迦传至达摩,达摩传入中国,达摩传六祖,六祖以后,虽是不传衣钵,但各派中仍有第若干代名称,某为嫡派,某为旁支。宋儒生当其间,染有此等习气,特创出道统之名,与之对抗。道统二字,可说是衣钵二字的代名词。

请问:濂洛关闽诸儒距孔孟一千多年,怎么能够传授呢?于是创出“心传”之说。说我与孔孟,心必相传,禅宗有“以心传心”的说法,所以宋人就有“虞廷十六字心传”的说法,这心传二字,也是模仿禅宗来的。

本来禅宗传授,也就可疑,所谓西天二十八祖,东土六祖,俱是他们自相推定的。其学简易,最合中国人习好,故禅宗风行天下。其徒自称“教外别传”,谓不必研究经典,可以直契佛祖之心,见人每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宋儒教人“寻孔颜乐处”,其意味也相同。

周子为程子受业之人,横渠是程子戚属,朱子绍述程氏,所谓濂洛关闽,本是几个私人讲学的团体,后来愈传愈盛,因创出道统之名。私相推走,自夸孔孟真传,其方式与禅宗完全相同。

朱子争这个道统,尤为出力,他注《孟子》,于末后一章,结句说道:“……百世之下,必将有神会而心得之者耳。故于篇中历序群圣之统,而终之以此,所以明其传之所在,而又以俟后圣于无穷也,其旨深哉。”提出“统”字“传”字,又说“神会心得”,即为宋学中所谓“心传”和“道统”伏根,最奇的,于“其旨深哉”四字之后,突然写出一段文字,说道:“有宋元丰八年,河南程颢伯醇卒,潞公文彦博题其墓曰,明道先生,而其弟正叔序之曰: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则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先生生乎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辨异端,辟邪说,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盖自孟子之后,一人而已。然学者于道,不知所向,则孰知斯人之为功,不知所至,则孰知斯名之称情也哉。”此段文字写毕,即截然而止,不再著一语,真是没头没尾的。见得程子即是“后圣”。朱子于大学章句序,又说道:“河南两夫子出,而有以接孟氏之传,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关焉。”“著”“闻”字,俨然自附于“闻而知之”之列,于是就把道统一肩担上。

(二)道统之内幕

宋儒苦心孤诣,创出一个道统,生怕被人分去,朱子力排象山,就是怕他分去道统,象山死,朱子率门人,往寺中哭之,既罢,良久曰:“可惜死了告子。”硬派象山作告子,自己就变成宋学中的孟子了。

程朱未出以前,扬雄声名很大,他自比孟子,北宋的孙复,号称名儒,他尊扬雄为范模。司马光注《太玄经》说道:“余少之时,闻玄之名,而不获见……于是求之积年。乃得观之,初则溟涬漫漶,略不可入,乃研精易虑,屏人事而读之,数十遍,参以首尾,稍得窥其梗概。然后喟然置书叹曰:呜呼,扬子真大儒耶,孔子既没,知圣人之道者,扬子而谁,荀与孟殆不足拟,况其余乎!观玄之书,昭则极于人,幽则尽于神,大则包宇宙,细则入毛发,合天人之道以为一,刮其根本,示人所出,胎育万物,而兼为之母,若地履之而不可穷也,若海挹之而不可竭也,天下之道虽有善者,其蔑以易此矣。”司马光这样说法,简直把大玄推尊得如周易一般,俨然直接孔子之传,道统岂不被扬雄争去吗?孟子且够不上,何况宋儒?宋儒正图谋上接孟子之传,怎能容扬雄得过?适因班固《汉书》,说扬雄曾仕新莽,朱子修纲目轻轻与他写一笔:“莽大夫扬雄死”。从此扬雄成了名教罪人,永不翻身。孟子肩上的道统,无人敢争,濂洛关闽,就直接孟氏之传了。这就像争选举的时候,自料比某人不过,就清查某人的档案,说他亏吞公款,身犯刑事,褫夺他被选权一般。假使莫得司马光这一类称赞扬雄的文字,纲目上何至有莽大夫这种特笔呢?扬雄仕新莽,作《剧秦美新论》。有人说其事不确,我们也不深辩,即使其事果确,一部紫阳纲目中,类于扬雄,甚于扬雄的人很多,何以未尽用此种书法呢?这都是司马光诸人把扬雄害了的。

从前扬雄曾入孔庙,后来因他曾仕王莽,就把他请出来,荀子曾入孔庙,因为言性恶,把他请出来,公伯宁曾入孔庙,因为他毁谤子路,也把他请出来。我所不解者,司马光何以该入孔庙?扬雄是逆臣,司马光推尊扬雄,即是逆党。公伯宁不过口头毁谤子路罢了,司马光著《疑孟》一书,反孟子说的话,层层攻讦,对于性善说,公然愤疑,其书流传到今,司马光一身,备具了公伯宁,荀卿,扬雄三人之罪,公然得入孔庙,岂非怪事?推原其故,司马光是二程的好友,哲宗即位之初,司马光曾荐明道为宗正寺丞,荐伊川为崇政殿说书,司马光为宰相连及二程也做官,所以二程入孔庙,连及司马光也配享。司马光之人品,本是很好,但律公伯五寮荀卿扬雄三人之例,他就莫得入孔庙的资格,而今公然入了孔庙,我无以名之,直名之曰“徇私”。

宋儒口口声声,尊崇孔子,排斥异端,请问诸葛亮这个人为什么该入孔庙?诸葛亮自比管乐,管乐为曾西所不屑为,孔门羞称五霸,孟子把管仲说得一钱不值,管仲的私淑弟子,怎么该入孔庙?又诸葛亮手写申韩,以教后主,可见他又是申韩的私淑弟子,太史公作《史记》,把申韩与老子同传,还有人说申韩够不上与老子并列,老子是宋儒痛诋之人,诸葛亮是申韩私淑弟子,乃竟入孔庙,大书特书曰:“先儒诸葛亮之位”,这个儒字,我不知从何说起?

刘先主临终,命后主读商君书,又不主张行赦,他们君臣要研究的,都是法家的学说,我们遍读诸葛亮本传及他的遗集,寻不出孔子二字,寻不出四书上一句话,独与管仲商鞅申韩,发生不少的关系,本传上说他治蜀严,又说他“恶无识而不贬”,与孔子所说“赦小过”,孟子所说“省刑罚”显然违反,假如修个“申韩合庙”请诸葛亮去配享,写一个“先法家诸葛亮之位”倒还名实相符。

宋尽排斥异端,申韩管商之学,岂非异端吗?异端的嫡派弟子,高坐孔庙中,岂非怪事吗?最好是把诸葛亮请出来,遗缺以《史记》上的陈余补授。《史记》称:“成安君儒者也,自称义兵,不用诈谋。”此真算是儒者,假使遇着庸懦之敌将,陈余一战而胜,岂不是“仁者无敌”,深合孟子的学说吗?恐怕孔庙中早已供了“先儒陈余之位”,无奈陈余运气不好,遇着韩信是千古名将,兵败身死,儒者也就置之不理了。

诸葛亮明明是霸佐之才,偏称之曰王佐之才,明明是法家,却尊之曰先儒,岂非滑稽之至吗?在儒家谓诸葛亮托孤寄命,鞠躬尽瘁,深合儒家之道,所以该入孔庙,须知托孤寄命,鞠躬尽瘁,并不是儒家的专有品。难道只有儒家才出这类人才,法家就不出这类人才吗?这道理怎么说得通?我无以名之,直名之曰“慕势”。只因汉以后,儒家寻不出杰出人才,诸葛亮功盖三分,是三代下第一人,就把他欢迎入孔庙,借以光辉门面,其实何苦乃尔?

林放问“礼之本”,只说得三个字,也入了孔庙,老子是孔子曾经问礼之人,《礼记》上屡引老子的话,孔子称他为“犹龙”,崇拜到了极点。宋儒乃替孔子打抱不平,把老子痛加诋毁。这个道理,又讲得通吗?

两庑豚肩,连朱竹坨都不想吃,本来是不值得争夺的,不过我们须知:一部廿四史,实在有许多糊涂账,地方之高尚者,莫如圣庙,人品之高尚者,莫如程朱,乃细加考察,就有种种黑幕,其他尚复何说?

宋儒有了道统二字,横塞胸中,处处皆是荆棘,我不知道道统二字,有何贵重,值得如许争执。幸而他们生在庄子之后,假使被庄子看见,恐怕又要发出些鹓腐鼠的妙论。我们读书论古,当自出见解,切不可为古人所愚。

《四库全书提要》载:“公是先生弟子记四卷,宋刘敞撰,敞发明正学,在朱程前,所见皆正,徒以独抱道经,澹于声誉,未与伊洛诸人,倾意周旋,故讲学家视为异党,抑之不称耳,实则元丰熙宁之间,卓然醇儒也。”刘敞发明正学,卓然醇儒,未与伊洛诸人周旋,就视为异党。此中黑幕,纪晓岚早已揭穿。司马光赞扬雄,诋孟子,因与伊洛诸人周旋,死后得入孔庙,此种黑幕,还没有人揭穿。

(三)宋儒之缺点

著者平日有种见解,凡人要想成功,第一要量大,才与德尚居其次,以楚汉而论,刘邦项羽二人,德字俱说不上,项羽之才,胜过刘邦,刘邦之量,大于项羽,韩信陈平黥布等,都是项羽方面的人,只因项羽量小,把这些人容纳不住,才一齐走到刘邦方面来。刘邦豁达大度,把这些人一齐容纳,汉兴楚败,势所必至。秦誓所说“一个臣”,反复赞叹,无非形容一个量字罢了。于此可见量字的重要。宋儒才德二者俱好,最缺乏的是量字,他们在政治界是这样,在学术界也是这样,君子排君子,故生出洛蜀之争,孔子信徒,排斥孔子信徒,故生出朱陆之争。

邵康节临死,伊川往访之,康节举两手示之曰:“眼前路径令放宽,窄则自无着身处,如何使人行?”这一窄字,深中伊川的病。宋元学案载:“二程随侍太中,知汉州,宿一僧寺,明道入门而右,从者皆随之。先生(指伊川)入门而左,独行,至法堂上相会。先生自谓:‘此是某不及家兄处。’盖明道和易,人皆亲近,先生严直,人不敢近也。”又称:“明道犹有谑语……伊川直是谨严,坐间不问尊卑长幼,莫不肃然。”卑幼不说了,尊长见他,都莫不肃然。连走路都莫得一人敢与他同行,这类人在社会上如何走得通?无怪洛蜀分党,东坡戏问他:“何时打破诚敬?”此语固不免轻薄,但中伊川之病。

宋元学案又说:“大程德性宽宏,规模广阔,以光风霁月为怀。小程气质刚方,文理密察,以峭壁孤峰为体,道虽同而造德固自各有殊。”于此可见明道量大,伊川量小,可惜神宗死,哲宗方立,明道就死了,他死之后,伊川与东坡,因语言缘故,越闹越大,直闹得洛蜀分党,冤冤不解。假使明道不死,这种党争,必不会起。

伊川凡事都自以为是,连邵康节之学,他也不以为然,康节语其子曰:“张巡许远,同为忠义,两家子弟,互相攻并,为退之所贬,凡托伊川之说,议吾为数学者,子孙勿辩。”康节能这样的预诫后人,故程邵两家,未起争端。

朱子的量,也是非常狭隘,他是伊川的嫡系,以道统自居,凡是信从伊川和他的学说的人,就说他是好人,不信从的,就是坏人。苏黄本是一流人物,朱子诋毁二苏,独不诋毁山谷,因为二苏是伊川的敌党,所以要骂他,山谷之孙,黄昀,字子耕,是朱子的学生,所以就不骂了。

林栗,唐仲友,立身行己,不愧君子,朱子与栗论一不合,就成仇畔。朱子的门人,至欲烧栗的书。朱子的朋友陈亮,狎台州官妓,嘱唐仲友为脱籍,仲友沮之,亮搆谗于朱子,朱子为所卖,误兴大狱,此事本是朱子不合,朱派中人就视仲友如仇雠。张浚一败于富平,丧师三十万,再败于淮西,丧师七万,三败于符离,丧师十七万。又尝逐李纲,引秦桧,杀曲端,斥岳飞,误国之罪,昭然共见,他的儿子张南轩,是朱子讲学的好友,朱子替张浚作传,就备极推崇。

最可怪者,朱子与吕东莱,本是最相好的朋友,《近思录》十四卷,就是他同朱子撰的。后来因为争论《毛诗》不合,朱子对于他的著作,就字字讥弹,如云:“东莱博学多识则有之矣,守约恐未也。”又云:“伯恭之弊,尽在于巧。”又云:“伯恭教人看文字也粗。”又云:“伯恭聪明,看文理却不仔细,缘他先读史多,所以看粗着眼。”又云:“伯恭于史分外仔细,于经却不甚理会。”又云“伯恭要无不包罗,只是扑过,都不精。”对于东莱,抵隙蹈瑕,不遗余力,朱派的人,随声附和,所以元人修史,把东莱列入儒林传,不入道学传,一般人都称“朱子近思录”,几于无人知是吕东莱同撰的。

朱子与陆象山,同是尊崇孔教的人,因为争辩无极太极,几至肆口谩骂,朱子的胸怀,狭隘到这步田地,所以他对于政治界、学术界,俱酿许多纠纷。门人承袭其说,朱陆之争,历宋元明清,以至于今,还不能解决。

纪晓岚著《四库提要》,将上述黄昀、林栗、唐仲友、张浚诸事,一一指出。其评朱吕之争,说道:“当其投契之时,则引之于《近思录》,使预闻道统之传,及其抵悟以后,则字字讥弹,身无完肤,毋亦负气相攻,有激而然欤。”别人訾议朱子不算事,《四库提要》是清朝乾隆钦定的书,清朝功令,四书文非遵朱注不可,康熙五十一年,文庙中把朱子从庑中升上去,与十哲并列,尊崇朱子,可算到了极点。乾隆是康熙之孙,纪著《四库提要》,敢于说这类话,可见是非公道,是不能磨灭的。纪文说:“刘敞卓然醇儒。未与伊洛诸人,倾意周旋,故讲学家视为异党。”这些说法,直是揭穿黑幕,进呈乾隆御览后,颁行天下,可算是清朝钦定的程朱罪案。

宋俞文豹《吹剑外集》(见《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四卷)说:“韩范欧马张吕诸公,无道学之名,有道学之实,而人无闲言,今伊川晦庵二先生,言为世法,行为世师,道非不弘,学非不粹,而动辄得咎何也,盖人心不同,所见各异,虽圣人不能律天下之人,尽弃其学而学焉……今二先生以道统自任,以师严自居,别白是非,分毫不贷,与安定角,与东坡争,与龙川象山辩,必胜而后已。浙学固非矣,贻书潘吕等,既深斥之,又语人曰:‘天下学术之弊,不过两端,永嘉事功,江西颖悟,若不极力争辩,此道何由而得明’。盖指龙川象山也。”程端蒙谓:“如市人争,小不胜辄至喧竞……。”俞氏这段议论,公平极了。程朱的学问,本是不错,其所以处处受人攻击者,就在他以严师自居,强众人以从己。他说:“若不极力争辩,此道何由得明。”不知越争辩,越生反响,此道越是不明,大凡倡一种学说的人,只应将我所见的道理,诚诚恳恳的,公布出来,别人信不信由他,只要我说得有理,别人自然肯信,无须我去争辩,若是所说得不确,任是如何争辩,也是无益的,惜乎程朱当日,未取此种方式。

伊川晦庵,本是大贤,何至会闹到这样呢?要说明这个道理,就不得不采用戴东原的说法了。东原以为:“宋儒所谓理,完全是他们的意见。”因为吾人之心,至虚至灵,着不得些子物事,有了意见,就不虚不灵,恶念固坏事,善念也会坏事,犹之眼目中,不但尘沙容不得,就是金屑也容不得。伊川胸中,有了一个诚敬,诚敬就变成意见,于是放眼一看,就觉得苏东坡种种不合。晦庵胸中,有了一个程伊川,放眼一看,就觉得象山、龙川、吕东莱诸人,均种种不合。是就像目中着了金屑,天地易色一般。佛氏主张破我执法执,不但讲出世法当如是,就是讲世间法,也当如是。然后知老子所说“绝圣弃智”,真是名言。东坡问伊川,“何时打破诚敬”?虽属恶谑,却亦至理。东坡精研佛老之学,故笔谈中,俱含妙谛。程明道是打破了诚敬的,观于“目中有妓,心中无妓”。这场公案,即可知道。

伊川抱着一个诚敬,去绳苏东坡,闹得洛蜀分党。朱子以道统自命,党同伐异,激成庆元党案,都是为着太执著的流弊。庄子讥孔子昭昭揭日月而行,就是这个道理。庄子并不是叫人不为善,他只是叫人按着自然之道做去,不言善而善自在其中,例如劝人修桥补路,周济贫穷,固然是善,但是按着自然之道做去,物物各得其所,自然无坏桥可修,无滥路可补,无贫穷来周济,回想那些想当善人的,抱着金钱,朝朝出门,寻桥来修,寻路来补,寻贫穷来周济,真是未免多事。庄子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就是这个道理。程伊川、苏东坡,争着修桥补路,彼此争得打架。朱子想独博善人之名,把修桥补路的事,一手揽尽,不许他人染指,后来激成党案,严禁伪学,即是明令驱逐,不许他修桥,不许他补路。如果他们有庄子这种见解,何至会闹到这样呢?

宋朝南渡,与洛蜀分党有关,宋朝亡国,与庆元党案有关,小人不足责,程朱大贤,不能不负点咎。我看现在的爱国志士,互相攻击,很像洛蜀诸贤,君子攻击君子。各种学说,互相诋斥,很像朱子与陆子互相诋斥。当今政学界诸贤,一齐走入程朱途径去了,奈何!奈何!问程朱诸贤,缺点安在?曰:“少一个量字。”

我们评论宋儒,可分两部分:他们把儒释道三教,融合为一,成为理学,为学术上开一新纪元,这是做的由分而合的工作,这部分是成功了的。洛蜀分党,酿成政治上之纷争,朱陆分派,酿成学术上之纷争,这是做的由合而分的工作,这部分是失败了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与宋儒所处时代相同,无论政治上、学术上,如做由分而合的工作,决定成功,如做由合而分的工作,一定徒滋纠纷。问做由分而合的工作,从何下手。曰:从量字下手。

同类推荐
  • 联对佳话(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联对佳话(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古往今来有许多字字珠玑的联对佳话,他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联对佳话》收录了八仙桥上老翁遇帝、献字画巧讥财主、妙人儿倪家少女、纪昀妙联为帝乐等联对故事,这些故事集锦往往被当成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内容。阅读此书,希望孩子们能从联对佳话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 谋事先谋人

    谋事先谋人

    人人须谋事,事事须谋人。任何事情都是人为和人谋的结果。所以,琢磨事必先琢磨人,谋划事必先谋划人,人为事之本,事为人之谋,要想做成某件事,促成某件事,首先要把有权决断于此事的关键人物抓住,与其拉定关系,套好近乎,打通关节,这样,所谋之事方可迎刃而解。
  • 从零开始读懂口才学

    从零开始读懂口才学

    《从零开始读懂口才学》,被读者誉为是最有中国味的魅力口才,带领读者学习中国文化的精彩之处,分享睿智过人的说话之道,探究中国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领悟其中的为人之道。让你一分钟说到对方心窝里,三分钟打破僵局,跟客户成交,跟陌生人成为好朋友。
  • 这是最好的我们

    这是最好的我们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光从岁月的那头到岁月的这头,串起我们所有的人。透过岁月的红尘,我们依稀看到前面似有无数龙钟老人正伴夕阳西下,也有无数初生幼儿正刚呱呱坠地——我们就这样被分割成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就是我们“80后”和“90后”流行语中所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撞死在沙滩上”。其中似有莫名其妙的豪迈,有令人费解的冷漠,也有一丝难以言状的淡定!
  • 创业颠覆者

    创业颠覆者

    《创业颠覆者:青年创业投资点石金策》内容简介:人类是一个以群居为主的社会,个体的力量相对薄弱。为了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生存下来,人类必须要彼此协作凝聚成巨大的力量,才可以成为地球的主宰。人类社会又是存在等级差别的,如果大家都处于平等的位置,那就很难协调和调动人类的资源和力量,也就无法形成强大的作用力。
热门推荐
  • 一剑争世

    一剑争世

    一念生,一念死。一念花开,一念永恒。一剑却只为……争世!若世道不公,那我就一剑争之!
  • 姐不想婚

    姐不想婚

    故事梗概: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她,赵一冰,因母亲与姐姐婚姻的不幸给她的心灵蒙上了沉重的阴影,而初恋的失败又将她打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从此她不信男人,不信爱情,对狂热的追求者,冷若冰霜,一个冷艳美人就这样诞生。“姐不想婚,这一辈子都不想。也不信爱情,‘爱情’只是个文学名词罢了,一个美丽的童话而已。”“姐叫赵一冰,不是一如冰般的纯洁,而是一如冰般的冷酷无情。”来自社会及家庭的压力,她不得不嫁,随手在马路边拾个男人与之闪婚,婚后悲哀的发现他是个同性恋。成了同妻的她没有声张,只是把老公当狗养。后来她遇“哑巴总裁冷艳冰山”,哑巴开口,冰山融化。随成了爱情海洋,爱海狂澜,死去活来.....
  • 空之云神

    空之云神

    “我一定会成为主神之位,调查一切的原因,找到回去的方法!”天空浮现的巨大神像看到地下的结果,有些可惜,但又有些满意,缓缓地散去。“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不是约定过吗?”“我要你们死,我要你们埋葬在这!”麟风诡异的紫色双瞳微微一凝。“爸…爸,妈妈在哪里啊?”两个可爱的银发小女孩奶声奶起问道。“她‥嗯‥她呢她在遥远的地方,爸爸我呢我将来去把她带回来…带回来见你们。”麟风说着说着就流着眼泪抱着小女孩。“这场战争终于结束了呢!云神大人!”“不,还没结束,相反战争才现在开始。”麟风一挥,把剑上的沾的血挥在血红的大地
  • 产孕妇宜忌全书

    产孕妇宜忌全书

    了解孕产过程中的宜与忌,对优生优育非常重要,既有助于保证母体健康,也有助于保证婴儿的平安。分娩既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时刻,也是每一位准妈妈大功告成的时刻。在这关键时刻,准妈妈需要注意分娩方面的宜忌。因为,分娩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胎儿是否能够顺利地娩出有很大的可变性。
  • 混血法神

    混血法神

    精灵?人类?还是混血精灵?魔法?斗气?还是魔武双修?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一切尽在——《混血法神》PS:更新进度待定,但是毕竟是首发,作者保证不会太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秦时明月之穿越千年

    秦时明月之穿越千年

    第一章;穿越千年。2014奇迹让你好看,本年度春季新书上任。《秦时明月·穿越千年》这个新年闪酷登场,穿越吧!千年———“明天就是马年的春节了,今晚除夕夜一定很热闹吧?”梁飞好奇的问。“嗯,听说今年要在我们安徽亳州地区展出秦朝时期的明月石盒。我查了一下,展出地就在我们镇的幸福街
  • 重生格格塔之装备暴发户

    重生格格塔之装备暴发户

    魏零重生成了一个叫做米林的女孩。“美女,怎卖?”米林“300!”“可是……”米林“别可是了,算你熟客价250。”“隔壁才卖100!”米林“我比她漂亮!”“这装备跟你长相有啥关系?”米林“这我穿过呀!”“成交!”作者:10W不签,弃坑了。开新书《助手也要做漫画家》
  • 异界死火

    异界死火

    唐晋,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却因为一次列车集体穿越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巨大的寄生虫,腐蚀生者的森林古树,从没见过的异世界生物压迫着每一个人。神秘的死火异能,感觉很不靠谱的“外挂”戒指,唐晋挣扎在一片未知中,他该如何活下去?也许,生存和死亡,本身就不是他们可以选择的。
  • 始魔神

    始魔神

    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空旷的空间静静地躺着一个男人,过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