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5200000021

第21章 3 仙山:缥缈的人间仙境

本节概要

所谓“仙山”,就是仙人居住的山。其境飘渺而幽静,是为远离市尘的仙山楼阁。在道教中,仙山主要有昆仑山、三神山和大小方诸山。它们的存在,为道门中人提供了想象空间,并促成了其许多现实寻仙之活动。

(1)神话中的第一仙山昆仑山

昆仑山,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神话之中。据诸多典籍记载知,昆仑山上有不死树、不死水及凉风山,登上凉风山就可以不死,凉风山上有悬圃山,攀上悬圃山就可以获得呼风唤雨的神通,悬圃山再往上去就是太帝居住的天阙,若进入天阙,就能成为神了。

历代诸多文献中,对其都有所记载。譬如:先秦时期的文献——《穆天子传》中,就曾言周穆王西巡“升于昆仑之丘,以观轩辕黄帝之宫”。《竹书纪年》中亦言:周穆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

根据诸书之所记,昆仑山的位置应在凡人难至的西方内陆,也有说其在西方之海上。中国古代思想家,尤其是道家,一般皆相信中国位于世界的中心。而主流天文学家认定的大地中心,则是传说中的夏都阳城。不过,总是会有一些非主流思想家,提出一些突破“中国中心观”的新观念,“昆仑中心观”就是这样产生的。以汉代纬书《河图括地象》为例,其言说:“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千里,名曰神州”。又言:“昆仑者,地之中也。”另三国无名氏的《水经》中言:“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由此,我们从这些文献中,看到的全然都是“昆仑中心观”之概念。

有关昆仑山的神话在秦汉以后继续流传,不仅如此,道教思想家还对其进行增饰,使其更加瑰丽多姿。比如,《淮南子》、《河图》等谦纬书,及魏晋南北朝的《博物志》、《拾遗记》、《神异经》、《十洲记》等,都曾将昆仑山神话予以演绎,从而亦大大地增强了其仙话色彩。例如《河图括地象》:“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前秦王嘉《拾遗记》:“群仙常驾龙乘鹤,游戏其间。”

正因如此,到了东晋南朝时期,道士们在架构其道教理论体系时,便理所当然地将昆仑山神话作为了重要资源,而纳入其体系之中。由《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中可鉴这点:

一处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域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其北户山、承渊山,并其支辅。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似如一。溘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上生金慑之树,琼柯丹宝之林,垂苏瑰以为枝。结玉精以为实。

《真诰》中所谓真人裴君的说法亦可以说明这一点:

昆仑上有九府,是为九宫,大极为大官也。诸仙人俱是九宫之官僚耳。至于真人,乃九官之公、卿、大夫。仙官有上下,各有次秩。仙有左右府,而有左右公、左右卿、左右大夫、左右御史也。明大洞为仙卿,服金丹为大夫,服众芝为御史,若得大极隐芝服之,便为左右仙公及真人矣。

另外,南北朝道经《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篆》中亦也说:元始天王封西王母于龟山,命她“总领仙籍,承统玉清”,“一月三登天清,再宴昆仑,五校众仙”。

由此,昆仑山从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渐渐步入到道教的神仙体系之中,而成为神仙们在人间的居所之一。

也许在神秘西方内陆真的有昆仑山,但经神话累积加工以后,昆仑山,早已不是地理上的真实存在。不过,随着人们对神秘西方的了解,昆仑山的神话功效就越失去其可依托,一如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所言:

《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

约隋唐以后,昆仑山神话便逐渐失去其发展势头了,其社会影响也相应地被削弱了。不过,其作为人间仙境的一部分且永远存在于道教仙话之中。

(2)最负盛名的蓬莱三神山

蓬莱三神山,包括蓬莱、方丈、瀛海三岛,源于战国新兴方士们的神仙思想,其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渤海地区,但比现在的渤海范围要大得多。传说三神山是凡人不能靠近的地方,远远望去是很大的一片,等人快要靠近时,便就隐没到水下去了。船要是再开过去,海风就会把船吹走,因而,对于三神山人是始终上不去的。

在历史上,战国时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秦汉时的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派人到海中寻找三神山,但均都没能找到。可能因着这样的缘故,在民间关于蓬莱三神山的神话传说被流传最为广。

三神山的由来,应始于战国。《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上》中如是记载:“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另,《史记?武帝纪》亦记载道:“建章宫中,建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由此我们也看到,人们所言说的三神山,会因时间的不同而应有其不同之所指的。从《史记》、《汉书》的描写中看,古代渤海沿岸的人民,在看到渤海中的海市蜃楼时,因不明白它的科学成因,故将其而神话成一个缥缈的仙境之地。

战国时期,神仙学说的盛行,导致方士们把海市蜃楼之现象给大肆渲染,由此而说成其是海中的神山,并将其如是描绘:山上有长生不死之仙药、禽兽及万物都是白色,宫阙为黄金白银所砌。如此等等,将其给传得至为的神乎其神。故此,连当时的帝王秦始皇也深信不疑有他,并多次派遣人去寻三神山和不死之仙药。他之后,更还有汉武大帝步其后尘。然,结果可想而知,皆以失败而告终。不过,关于三神山的演绎仍然被流传得如火如荼。

直到宋、元、明时期以后,才有一些人指出:三神山是为海中的海市蜃楼现象。譬如:元人于钦《齐乘》中言:“盖海市常以春夏晴和之时,杲日初升,东风微作,云脚齐敷于海岛之上,海市必现,现则山林城郭,楼观旌幢,毡车鸵鸟,衣冠人物,凡世间所有,象类万殊……呜呼神哉!然则《史》、《汉》所称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望之如云,未能至者、殆此类耳。……斯言足破千古之惑也。”今天看来,于钦的这种看法是正确的。清代道光年间,钱泳在《履园丛话》中亦加以说明了这一点:“始皇使徐福入海求神仙,终无有验……后游山东登州,见海市,始恍然曰:秦皇、汉武俱为所惑者,乃此耳。”至今学者也都认为:渤海中的三神山就是海市蜃楼现象。

三神山神话因是依存于海洋的神秘性而存在的,故其比昆仑山神话的魅力更大、更强,从而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大,更为深刻。比如在北京的北海、颐和园等地,皆能看到三神山的影子。

北海,是辽、金、元、明、清五代帝王的宫苑。据记载,北海全园的布局,皆是按神话传说中的“三仙山”而设计的。元代时,以琼华岛为蓬莱岛,团城为瀛洲岛,犀山台为方丈岛。如此就构成了太液池、蓬莱、瀛洲、方丈“一池三仙山”的典型神仙宫苑。

在颐和园的建筑中,也是采取了“一池三山”的理水传统,湖中凤凰墩、治镜阁、藻鉴堂三岛屿,分别象征着传说中的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后来,这个地方成了乾隆帝休憩品若、吟诗赏景的好地方。清末,慈禧太后亦曾在这里宴请外国使臣夫人。据史料记载,乾隆帝在修颐和园时,是仿照神话传说,在其中心地段昆明湖上修建了三座海上仙山:北边四面临水的孤岛为“方丈”,西边一面有路、三面环柳的土山叫“蓬莱”,南边一座光秃秃的土丘叫“瀛洲”。

由此可见,三神山传说对帝王的影响及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都是颇为深刻的。

另外,三神山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在很多文学著作中亦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神仙生活的无比向往之情。不过,也正是基于这种向往,人们才在生活中创造出如此美妙的神话传说,从而为世人留下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3)上清摹本的方诸山

方诸山是由上清派所构想出的主要仙山,传说由西王母的四女儿南极夫人所造,大方诸岛正四方形,四面合五千三百里,上高九千丈,岛上草木茂盛,有甘泉水,饮之能长生不死,为“东宫九微真人金阙上相青童大君”之治所。

据说,此宫室位于东华山上,方圆二百里皆是它的底盘,其间全是天仙、上真,金玉、琼瑶,玉宇。另外,还有一座外宫,位于玄寒山。在大方诸岛的周围,还有许多小方诸岛,岛中居住着许多中级仙人、灵鸟和灵兽。大方诸岛正对着会稽的东南方,距离会稽海岸约七万里。在它的东北方则有汤谷建木乡,远在其六万里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明显是对蓬莱三神山、特别是方丈洲的模仿。

坐镇其方诸的青童君,系东王公所衍生的神格,因其受到上清派的特别尊崇而成为方诸山的镇守之神。上清派称其为未来太平盛世种民的统治者,并将其视为“后圣金阙李君”的四大辅佐之一,在《真灵位业图》中列于上清境。据言,在青童君的东华宫内保存着天下学仙人的名册,并掌控着升仙对象的审核权。《真诰》中更言,说青童君一年两次到华阳洞天巡查学仙者的情况,有时西王母也和青童君一起主持群仙聚会。青童君总是乘着“独飚飞轮之车”巡查天下所有的有洞天的名山,更曾在茅山顶上留下过“飚轮之迹”,据言陶弘景到茅山隐居后,还专门为此做过实地考察呢。如此云云。

方诸山神话,因是上清道士们的内部信息,故而在道教历史中没有什么社会知名度。后来,随着道教体制的改变,上清经法的最高等级地位不再保持,这由上清派缔造的人间仙境便也逐渐被道教人士所遗忘。

同类推荐
  •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浮躁的世俗生活,难得安心的生活现状做了有说服力的劝导。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有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要有创造力,发自信心。是值得一读的人生励志书,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5辑)》是以刊发近现代汉传佛教专题研究的论文为主开拓的一块佛教研究园地,包括教下研究、敦煌佛学论丛、佛教文化研究三个专题。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下)》即是作者长期披辨和研究汉译佛教经典、着力厘清繁杂佛教哲学的精要之作。全书共分两卷:上卷“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主要分析了佛教早中期形成的基础教义、基本概念及诸经典;下卷“大乘佛教思潮和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分析了大乘思潮以及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大乘诸经典。佛教作为一种域外的宗教,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汉译经典来实现的。
热门推荐
  • 与那么多明星生活,好纠结

    与那么多明星生活,好纠结

    心灵是一个明星,理所当然地与圈子里的大多数都扯上了暧昧的关系,故事从那时说起……
  • 使馆的短暂

    使馆的短暂

    爱情和友情面前你会选择谁呢??????每个人都很好奇吧??
  • 盛夏栀子花之约

    盛夏栀子花之约

    她是一个呆萌的明星,他则是她的高冷经纪人,“盛欧巴,今晚的宴会参加不”“不行!”〔我说,盛男神,你可不可以不要这么高冷〕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是“文苑精品”系列之一,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青春无悔》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 小学时代:欢乐度过

    小学时代:欢乐度过

    在女主角眼中的小学时代,在小学中度过的种种事情,这里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都是十分的真实!
  • 三具足经忧波提舍

    三具足经忧波提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狗爷成长记

    狗爷成长记

    吴狗蛋,一个拥有时尚时尚最时尚黑拖的人,看他如何成长吧!
  • 彼岸系列:少女们的复仇

    彼岸系列:少女们的复仇

    她们本是三个快乐的女孩,因为一场阴谋,她们从纯洁的天使华丽的蜕变成了恶魔。她,冷酷,嗜血;她火爆,腹黑;她可爱,调皮。谁也没有想到,十年后,她们竟然是黑白两道叱咤风云的神秘女孩。她们的回归是她们噩梦的开始,而在一场华丽的复仇游戏中她们能否拥有温暖与爱情。敬请期待。
  • 飘摇之中

    飘摇之中

    这是一个想要读书的流浪族的天方夜谭。虽然分类是言情,但是可能会很少谈恋爱,因为作者和主角每天都在自恋,或者精分中,或者在阴谋论里,或者因为作者是个单身狗。此书慢热,男主时而软萌纯真,时而正直坚强。最后,书里有鬼。嗯哒,还有一点,此为玩乐之作,第一卷完结,第二卷不定期开。还有两个梦境将会出现在第二卷中,看一个软妹子怎么修炼成黑寡妇。当然……下一卷的男主,待定。但是妹子一定会回来,因为她的根还在,她的理想也还在。
  • 绝琴仙尊

    绝琴仙尊

    为了爱情放弃一切,为了爱情穿越到了另一大陆,他杨天在另一大陆遇上了同一女子,为她付出了一切的一切,甚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