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0600000002

第2章 道教概述

每一个宗教都有着自己的信仰与教义。道教作为一个发展成熟的宗教自然也不例外。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在传承之中又不断丰富教义,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义思想。

规诫则是一种硬性的约束,是道教为约束门徒的行为而制定出来到典章制度,经过后来不断地发展而成为定制,是道教徒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守则。

教义,使得道教信仰得以传承;规诫,使得道教纲常得以确立。正因为如此,才使道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教文化,也为道教增加了许多迷人的色彩。

道教,作为我国固有的一种宗教,一直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但是很多人对道教的概念却还不是十分了解。

那么,到底什么是道教呢?为什么说道教是我国固有的一种宗教呢?

●道教的概念

道教是我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道教主要思想《易经》为伏羲、周公、孔子三圣创立,伏羲创造了八卦,周文王创造了六十四卦,孔子则为《易经》撰作《易传》,由此形成了道教思想源头。

道教在东汉时形成宗教,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为最高的神。主张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

●道教的起源

道教起源于古代先民对神灵的崇拜。我国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发展至强调天人合一、天神合一,成为至上神的雏形。

那时的先民们,除认为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的崇拜外,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各种丧葬礼仪和祭鬼、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

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经存在,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对之顶礼膜拜。

到了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天帝请求答案。

而且,这时的原始鬼神崇拜已发展至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在这一时期,已出现专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即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并有一套符咒驱鬼的巫术。

“祝”以言辞悦神,是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迎神祈祷的司仪者。他们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画符念咒等。当时,朝廷和社会均受巫祝支配。

到了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准祖。所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人们崇拜神灵,就要举行祭祀活动,而祭祀活动离不开礼乐文明。随着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礼乐文明逐渐由上层走向民间,被后来的民间方士和巫觋所继承。道教成立后,演变为道教的斋醮礼仪。

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的继承者。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明,有相当的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了下来。后世道教做斋醮法事,也与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切的关系。

神仙信仰也可上溯到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其证据之一便是《山海经》。《山海经》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的神话及宗教信仰,内容相当丰富,而且比较系统,它为道教仙学的渊源提供了依据。

在《山海经》中,提出了长生信仰、神仙与羽士的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记载了祭祀的祀礼及奇异的方术。在原始社会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在道教,教内以黄帝赴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学修长生久视神仙方术为初始。

●道教的创立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于蜀郡鹤鸣山,即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了正一盟威道。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邑,即江苏丰县人。据道书记载:本为太学学生,博采五经,好神鬼事。

早年曾举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在巴蜀任过江州令。后来悟通仕途沉浮,无益于年命,便辞官隐居于邙山,即河南洛阳北,学长生之道。朝廷多次征召做官,皆不从命。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闻蜀地多名山,民风淳厚,易于教化,于是携弟子入蜀,居住在鹤鸣山修道。精思炼志数年,著作道书24篇。

张道陵授以《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正一盟威妙经》、《三业六通之诀》,命为天师。于是,张道陵以鹤鸣山为中心设二十四治,是正一盟威道的基层组织与活动中心。

初设二十四治,主要集中在蜀汉地区,后为与二十八宿相配,增至二十八治,其中阳平治是正一盟威道的总部。

张道陵传太上正一盟威之道,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创立了道教。张道陵初创的正一盟威道,其主要经典有《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极经》等。

其主要宗教活动是:诵习五千文;有罪首过;符水治病;用章表与鬼神为誓约。其组织制度主要是:各治置祭酒,以领道民。并规定按时“付天仓”及“三会”。付天仓,即奉道者于十月初一向天师、祭酒交纳信米五斗;三会,即奉道者一年三次,即正月初七、七月初七、十月初五,朝会天师治。

●道教的本土性

道教始源于黄帝、集成于老子、发扬于张道陵天师。战国及秦汉诸儒,皆崇黄帝老子之学,称为道家。唐宋以降各代悉宗道学,并信仰崇奉,普及于中华民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民族精神及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道教是我国固有的宗教,具有极其强烈的本土性质。

●道教的宇宙观

我们说的“劫数”出自道教。道教认为,宇宙有生成也有毁坏,成坏一次,称作一劫。一劫结束,宇宙重归于虚无,现今的宇宙已经不知过了多少劫。这是典型的东方循环宇宙观。为什么又叫劫数呢?

因为宇宙的原因是由大道之气结成的一部神书,神书是符字——数构成的。能超脱劫数的元始天尊,即道教的上帝用神书确定某些根本,宇宙就自然生成了。

元始天尊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劫数是道气自然演化的结果,他只能在暗中等待着演化时机的到来和依照道书的数,这很合乎现代宇宙学对上帝也不能随意创造宇宙的看法。

道教经典还说道气在宇宙形成之初急剧地旋转,速度极快,这种旋转记载于太极图中,而“旋转”是宇宙中的最常见的现象。

●道教的宇宙结构

道教认为,宇宙之间,上有三十六天,下有三十六地。三十六天之最上一层为大罗天;其次三天为三清境,分别是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其次四天为四种民天,又称四梵天,分别为贾奕天、梵度天、玉隆天和常融天。再次为三界二十八天,包括无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和欲界六天。大罗天为三清尊神所居,三清境为九圣、九真、九仙所居。

四种民天以上为圣境,“三灾,刀兵、疾疫、饥馑为小三灾,水灾、火灾、风灾为大三灾所不及,劫会,即宇宙周期性的毁灭所不干”。无色界以下,寿命依次减少,本领依次减弱,苦难依次增多。三十六地则为人死之后鬼魂所入之处,俗称阴间。

道教认为,人死之后在阴间要受到十殿阎王的审判,有善行者则能转生,作恶多端者则打入地狱受惩罚。修道证果者直接依修行层次进入到相应的天界,而不用接受十殿阎王的审判。

●道教的宇宙演变

道教认为,宇宙的形成过程经历了洪元、太初、太始三个不同的大的世纪,其理论依据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教认为,在未有天地时,“无天无地,无阴无阳,无形无象,自然空玄,唯吾 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处,玄虚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之生。而后,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

洪元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一大世纪。洪元即是“道”,也是“一”,洪元经过万劫而有混元,又经过万劫而成百成,百成后而有太初。

太初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二大世纪。太上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四十八万卷,一卷有四十八万字,一字辟方一百里,以教太初。这时才分别天地,创造了日、月、人。道家用太极图或用“二”,象征混沌初判、阴阳分明的第二大世纪。

太初后,便进入了道教创世纪的第三大世纪,即太始。这时,太上老君下凡为师,“口吐《太始经》一部,教其太始置立天下”、“太始者,万物之始也”。太始既没,以后便有太素世纪。老君下降为师。“太素巳来,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死不知葬埋,弃尸于远野”。此前历史为“上古”。

中古始于混沌之时,经历九宫、元皇、太上皇、地皇、人皇、尊卢、句娄、赫胥而至太连。太连之时,“天生五气,地生五昧,人民食之,乃得延年”。在太连之后,进入下古。首有“伏羲”,老君下凡为师,名无化子,又名郁华子,教示伏羲,推旧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

这时的人民有名无姓,世上没有五谷杂粮,“皆衣毛茹血,腥躁臭秽,男女无别,不相嫉妒,冬有穴处,夏有巢居”。伏羲后而有女娲,女娲后而有神农。

神农之时,老君下凡为师,说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神农没后而有燧人。燧人时,老君下凡为师,“教示燧人钻木取火,续日之光,变生为熟,以除腥躁”。

●道教的名称来源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易经》,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容易,一部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

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至老庄。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与道家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道家所讲的道学不是宗教,也不主张立教。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之一,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并不是“太上老君”为布道而写的经书。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

●道经记载的道教历史

据道经记载:道教起于渺渺浩劫之先,天地未分之时。宇宙混沌,日月未光,太上老君生于其间,化名为盘古。经过五太,即太一、太初、太素、太始、太极,轻清上浮、重浊下凝而开天辟地;又由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天。老君以双眼化为日月、毫毛化为星辰、肌肉化为丰沃的土壤,骨骼化为坚硬的岩石、呼吸之气化为风称、声音及眼中的神光化为雷电,身中的血脉化为江河湖泊、头发化为草木。

由此,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万物生成、人伦兴远。至此,老君返于天宫,以太虚为体,太微为宅。而后老君数次化身,历经八十一化。轩辕黄帝时,化身为广成子,授予黄帝养生之道;春秋时化身为老子,传下《道德真经》,教关尹子以修真之法,由此道脉兴矣。

春秋时期,老君復授道于东华帝君王玄甫;汉代,东华帝君授道于正阳祖师钟离权;至唐代,正阳祖师授道于纯阳祖师吕洞宾。时至北宋末年,钟吕二仙降于甘河桥上,授予重阳祖师以至道。重阳祖师汇四海宗风于一坛,在活死人墓中苦行修炼,传道于山东。全真七子再续宗风,传于后世,教法大兴。

●道教的世界观与生命观

道教认为,人天的世界是相应的。天有什么,人也有什么。天中有日月,人身有阴阳。天中有五行,人中有五脏。

简单说,人是天的副本。也以此萌生出中医医学的理论。所以古时才有十道九医的说法。历史上有名的医生有很大部分都是道士或者道教相关人物。

●道教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

道教认为,人是由魂和魄这两部分所组成的。魂则是精神层面的,魄是肉体层面的。此魂此魄则暗合阴阳,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两者不能单独存在。

同类推荐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佛语禅心

    佛语禅心

    本书在选取翻译《百喻经》中每篇的寓言故事的基础上,省略了它所譬喻的深刻佛理,增加了更有阅读情趣与指导意义的禅林故事。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热门推荐
  • 黑曼陀罗之复仇

    黑曼陀罗之复仇

    想知道自己看咯。。。。。。。。。。。。。。。。。。。。。。。。。。。。。
  • 地上有妖孽来人把他收了

    地上有妖孽来人把他收了

    “苏殇,我们是青梅竹马,你能不能对我好一点啊!一点没有女生样”“莫寒,你要是不满意你可以走啊!”“我不走,不走,而且我要和你在一起,我还要和你订婚!!”“莫寒,你给我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哼,你肯定不舍得打我,因为我知道一个秘密,那就是-----我喜欢你!”
  • 异世淘宝系统

    异世淘宝系统

    三流大学毕业生刘箏最后一次玩手机在逛淘宝,结果穿越之后得到的能力也和淘宝挂钩?某系统曰:想要军火炮弹吗?想要武功秘籍吗?又或者来一波法术先?某女连连点头,只听系统傲娇曰:很好~想要就快快拿钱来买!只要你有钱,你就是哦买噶的!(我的上帝)当现代BUG女遇到古代傲娇男,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插曲:某日,某女的宝贝龙凤胎降生,某女的大哥抱着俩小不点喜极而泣,突然问道孩儿他爹是谁?某女翻翻白眼道:一只妖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冰心诀

    冰心诀

    冰心诀,化有形为无形,聚无形为有形。心之所向,无坚不摧;武撼乾坤,无出其右。地心之髓,冰之圣决。一个地球的现代少年,为保护地球,家人,承载了千年宿命来到守护星大陆。修心、修身,从地球到茫茫星空,锄强扶弱,感化世间。
  • 我是猎灵师

    我是猎灵师

    猎灵师猎灵、猎灵、猎天下万灵......
  • 一盏路灯

    一盏路灯

    一个霸道帅气的富家公子;一个儒雅绅士的商界天才;一个平凡可亲的青梅竹马;一个普通女孩在都市中的生活,在爱情中的抉择;
  • 蓱沙王五愿经

    蓱沙王五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河纪元之齐天大圣

    神河纪元之齐天大圣

    陆羽扬起脸看见公司正门墙上写着:“中国通极快递有限公司”听说起这个名字的时候老板差点没疯掉。网上一查,跟“通”字有关的快递公司多得能去攻城掠地。“通”字前面的词语基本已经用烂,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在“通”字后面下功夫,然后在排除了各种“通天”、“通地”、“通空”、“通通”……之后,老板差点一口气没通上来。最后终于找到“通极”一词没有被注册,细想一下也是不错的,“极”和“快”字可以合在一起读,成为“极快”这是极好的,只是“通极”与“通缉”谐音。就显得不太和谐了。当初进公司第一天,陆羽就跟老板提出了这个问题,老板愣了1分钟,然后罚陆羽去做了一个月的后勤。
  • 自私成性

    自私成性

    这是一个缺少关爱,自私,自闭,宁可损人不利己,看到好处就想分一分的中年大叔穿越到异界的故事
  • 南荒崛起

    南荒崛起

    人世有太多的不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想起在洛城作为乞丐的日子,我需要向别人摇尾乞怜才能还得一口饭吃,穷人家的父母需要割舍亲情才能在大户人家为子女谋得一条活路,这里面有太多的无奈,有的人甚至苟活一生连一丝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命运的掌控下,若是屈从便注定沦为蝼蚁。相比他们和原来的我,我是幸运的,至少我现在还有希望,正因为希望我才获得了理由去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