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9400000014

第14章 故乡啊,我生命的河流

经常读到一些回忆和描写故乡的文章,看完以后,总会引起许多联想。俗语说:小草恋山,野人怀土。这里说的“野人”,大概是指离开故园的人了。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谁能没有故园?我怎能不想起自己的家乡呢?

40多年过去了,往事如烟如云,许多事情都已经淡忘了,但是我现在还能记得,小时候最为伤心的一次哭泣,是在故乡。

一些细节我已记不起来,但是大致情况我是清楚的。解放以后,我父母举家搬到省城,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故乡是什么模样,当然是没有印象的。1961年我7岁时,为了躲避城里的饥荒,给家里省点吃的,母亲把我和姐姐打发回老家。那时候老家的生活,要比在城里吃树叶喝菜汤好多了,是能吃饱肚子的地方。连续几年的风调雨顺,牧草长得十分旺盛,土豆和黄米是不缺的。

大伯家养了300多只羊,刚回去时,还能喝上酸奶,吃上羊肉。每当黄昏徐徐降临,我看着大伯把羊从滩里赶了回来。羊儿咩咩地叫着,一刻也不停止,听起来很伤心,不知它们都在叫些什么。在羊群经过的地方,扬起一路尘埃。羊回来以后先是饮水,然后被关进圈里。这时的屋里,大人和孩子们都忙了起来,在同一时间,燃起了油灯,冒出了浓浓的炊烟……

第一次回故乡,是去蹭吃蹭喝的。时间一长,大伯虽然不会有意见,但是大妈和侄兄妹却多有怨言。7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尊心,何况我姐姐要比我大好几岁。一天傍晚,不知是为什么,我们姐弟俩在一间空房子里抱头痛哭。也许是想家了,也许是受了委屈,这次哭泣是很伤心的,许多年以后,我仍然不能忘记。故乡给我快乐,给我温饱,但在我饥饿的童年,也留下了伤痕。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大约是 l0年以后,我又一次回到老家。这次是跟来银川看病的六爸爸回去的。当时的老家,已经是连续几年年景不好,这使我对故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山里人靠天吃饭,要想填饱肚子,全凭雨水之恩。雨水多了,麻子长得一人多高,芨芨草、沙蒿、骆驼刺长得格外茁壮,满滩都是。天旱了,连野草都不好好生长。放眼望去,沙丘和远处的山梁上,黄尘弥漫,给人一种“大漠风尘日色昏”的感觉。

六爸爸是疼爱我的。他把我领到自己的家中,做了最好的饭菜招待我。所谓最好的饭菜,也就是煮了一锅黄米干饭,拌了一碟腌好的沙葱韭菜。他往我碗里放了一筷头炼好的猪油,撒了点咸盐,拌好以后,就着咸菜吃。

我坐在六爸爸家烂席子铺的炕上,和他一起吃饭,我看见他吃得格外香甜。望着家里连柜子也没有的屋子,一条破麻袋里装了半袋糜子,和两把铁锹放在对面的墙角,心里真是不太好受。

六爸爸在我离开几年以后就去世了,死时也就40多岁。至今我还常常想起他。六爸爸在我眼中是英俊的,他很早以前就死了妻子,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混日子,尽管穿得破破烂烂,但一点也损害不了他天生的容貌。回来以后听家里人说,六爸爸之所以穷困潦倒,是因为和村里的一个寡妇常有来往。这样的责难,现在看来是不公的。可怜的六爸爸壮年死了妻子,和寡妇有些来往,有什么不可?七爸爸、八爸爸没有这样的事情,日子过得也不见得有多么富裕。我怀念死去的六爸爸,愿他的在天之灵,能有一位女人陪在身边,给他补补衣服,做点饭吃。

家乡的雨水是越来越少了,近几年来可以说是十年九旱。人们对雨有着特殊的情感。例如“有钱难买五月雨,六月天阴吃饱饭”,“要吃饱饭种糜子,要想暖和穿皮子”。这些想要填饱肚子的俗语,仔细琢磨起来让人心酸。因为雨少,人们盼雨;因为干旱,人们把一些连野草都难以生长的地方,称之为大水坑、柳杨堡、侯家河、四股泉……

春天是最需要雨的季节,如果能有一场好雨,或是下场大雪,不要说人了,就连牲畜都能跟着享福。乡亲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春雪流成河,狗吃白面馍。雨水多了,连狗都能吃上白面馍馍。

回老家要越过绿洲,渡过黄河,奔向东山。小时候来到黄河渡口,面对汹涌奔流的河面,除了胆战心惊之外,还有一种不公的感觉涌上心头。老天爷也太不长眼了,这么多河水,竟没有一滴流在家乡的土地上。

再往后,我翻读《盐池县志》,知道故乡过去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县志上记载着古代诗人留下的诗句:“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时盐州饮马泉。”听老人讲:九月的狐狸,十月的狼,寒冬腊月打黄羊。可见昔日的老家是块养人的地方。

家乡每遇风起沙扬,雷声轰鸣时,大人小孩都扯着脖子仰头看天。如果雨下来了,瞧吧,娃娃们就像脱缰的野马,在滩地里跑呀,跳呀,那股新鲜劲,就像是年三十给谁磕头,得了“压岁钱”一样。老人们则蹲在房檐下抽着旱烟看雨。他们不时地扳弄着干巴而又粗糙的手指,算计着年内能有多少收成。他们黄土般干燥的脸上,洋溢着内心的喜悦。

雨下着,雨水洗刷着他们的全身,滋润着他们的心田。仿佛落在地里的不是雨水,而是沉甸甸、金灿灿的谷粒。雨啊,让人心花怒放的雨……

如果雨下大了,下透了,家家都不怕费油,彻夜燃起油灯。小伙子们凑在一起打“老K”,钻炕桌。女人们就更热闹了,叽叽喳喳地像一群出窝的麻雀,议论着秋后买块什么颜色的花布,扯多少条绒做身衣服。那股热闹劲,就像是接亲的轿子到了门口。

光阴荏苒,一晃就是30多年。这些年来,家里人总是盼望着故园能有一场好雨。每次从老家来人,父母的第一句话都是:“雨下得怎样?”时间一长,乡亲们都知道我们惦记着他们,每次来省城见面后,第一句话不是“雨下好”了,就是“旱得使不成了”。听到这些,母亲平静的脸上,会出现高兴或是哀愁的神色。

雨啊!你为什么不大大地下?为什么对我的故乡如此吝啬?你知道吗,你不但牵动着山里人的每根神经,决定着他们的温饱哀乐,也让远在他乡的游子夜思日盼。如今,母亲已经去世了,她再也看不到故乡的雨了……

1978年4月的一天,我第三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这次是和父亲一起回去探望病中的爷爷,也是母亲去世以后,我第一次来到她的坟前。记得那天下车以后,天气很好。县城里人也不多,在郊外的路上,放眼望去,黄多绿少。沙丘像睡了似的,没有一点声音。父亲和我踽踽而行,一路上他心情黯淡,很少和我说话。就这样我们走了40多里路程。

太阳西坠之际,我看见前面横着一道黑梁。

天快黑的时候,我们登上了山梁。从这座山梁望远处看,跟周围的沙丘比,颜色要暗一些。梁的东面是一个很大的盐池,梁上看不到有生命的动物,也听不到一点声音。在暮色的包围下显得十分苍凉,弥漫着一种凝重的气息。这时候父亲停下了脚步,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土堆说:“这就是你妈的坟。”什么?这就是母亲的墓地!一路上父亲只字未提,大概是怕我知道以后过于伤心。霎时间,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了出来。跪在母亲的坟前半个小时以后,泪水模糊了双眼。我看见父亲在几步之外,背我而立,心里也十分难受。这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在他的催促下,我离开了墓地,匆匆上路了。

第二天下午,我在三哥的带领下,来给母亲上坟。在坟上我先是磕头,然后烧了一些纸钱。这天下午,我在墓地呆了很长时间。几年都没有见到母亲了,来了以后,怎能很快离开呢。在墓地,我仿佛听到了她的哭声,那种声音,凄凉而又伤感,揪心而又牵肠!

母亲的一生是没有享过一天福的。小时候听她讲,外爷爷是个银匠,家境原本还算富裕,但是外奶奶和舅舅都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过了不久,家里就穷得什么都没有了。等到她出嫁以后,父亲又在外面闹革命,有时是几年也见不上一面的。独守空房的母亲,常常是泪洗双颊,忍辱负重的。再往后,家中的人口多了起来,生活也就困难了。五个孩子的穿衣吃饭,使她费了不少心血。迄今我还能回忆起母亲半夜为我们补衣服的情形。

小时候我们穿的都是条绒布鞋,是母亲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头发长了,母亲用剪子给我们剪短。那时候我不太懂事,常常埋怨她剪的头型不好,每次理完发都跟她生气。脚上穿着布鞋,头上顶着“锅盖”(发型),那样子真是连自己都看不过去。现在,我多想再穿穿母亲做的鞋子,让她再给我剪一次头发。

革命一辈子的父亲,没有创下“夫贵妻荣”的局面。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被人指派到农场里养猪种地,母亲天天跟着担惊受怕,生怕我们哪天也受到牵连。长期的忧虑和苦闷,使她得了癌症,40多岁便离开了人世。

是不能经常回忆母亲的,回忆起来心情格外沉重。若干年以后,我阅读屠格涅夫的散文,里面的—段话,让我又一次想起死去的母亲:“你哭的是我的悲痛,而我哭,是由于同情你对我的怜悯。然而,要知道,你哭的也是你自己的悲痛,因为只有你,在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悲痛。”

70年代,我的家庭连年不利,可以说是噩运不断。在母亲去世以后,父亲又生病住院,过了不久,爷爷也跟着离开了人世。我唯一的哥哥,30岁还不到就突然死去。死神一次次领走了我的亲人,他们像走向天涯的游人一样,一去不回。从此以后,我的心中像有寒风吹来的无数雪片,在心头飘落,变得荒凉和孤寂起来。

家是已经没有温暖可言,做饭更是靠不住人了。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小弟弟到农村劳动,大弟弟到外县打工。空荡荡的屋里,逢年过节的时候,看到别人合家欢乐,会睹物思人,黯然神伤的。好在我姐姐经常回来看我们,没有粮吃了,她总会想些办法。

母亲生前是喜欢养花的。她在家后院里开辟了一方空地,每到春天的时候,都会找来许多花籽种下去。夏天院子里常常是鲜花盛开,绿草茸茸。牵牛花枝蔓盘了上来,把整个窗子都遮得不见阳光。当我到母亲的墓地,看到没有一棵小草,没有一朵鲜花,坟堆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洗,已经变得很小,心里觉得对不起她。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记忆形式,文学也是最好的怀念方式。从故乡回来以后,我记下了当时的情感,写了首《回乡纪情》,用它来表达心中的哀思:

在母亲的坟上我没有撒一拉花籽土地太贫瘠了就是撒下也不会发芽我只是抓了把黄沙默默地,带着它远离老家我常常拿出看看

哎!一粒粒全是些凝固的泪花……

“不恋故园生处好,受恩深处便是家”,人生最难过的是离别之情。已经是好几次阔别故乡了,每次离开家乡亲人的墓地,都是别有深情千万重,有一种世间无事不虚空的感觉,多想带着亡人们一起回家。亲人啊,我们想念你!

人生最宝贵的是经历。一辈子像梦一样飘忽,没有谁能知道自己是带着什么使命来到人间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容易伤于哀乐。对我来讲童年是贫穷的,青年是伤感的。不幸的遭遇,使我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常常会把煮米饭的锅底刮得干干净净。40多岁的人了,没有在理发馆吹过一次风,焗过一次油。感谢经历,苦难使我懂得了许多。现在我知道,悼念母亲的最好方式,就是诚实做人,努力工作。

这几年故乡连年大旱,乡亲们的生活过得十分窘迫,许多人背井离乡,到外面寻找出路。最近一次我和姐姐回老家,大奶奶见了我们非常高兴,叫儿媳妇炒了一盘鸡蛋,宰了一只母鸡招待我们。鸡肉很香,但我看见大奶奶身上的补丁和干瘦的脸上布满的皱纹,不忍心多吃一块,只是吃了很少的一点鸡蛋。在给母亲买烧纸时,那位卖纸的婆婆,不等我解释,便知道我是到梁上上坟的。我给了她20元钱,不再要她找回的零钱。故乡啊,游子回到你的怀中,感到亲切,也多有悲怆。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虽然是远在他乡,虽然我常常回到故乡,但是,每到下雨的时候,每当雷声骤响,天空灰蒙蒙的时候,我还是不由得遥望故乡,不由得想起那里的人们,想起我逝去的亲人。

故乡啊,我生命的河流……

作者简介 马志恒,男,汉族,生于 1954年,宁夏盐池县人。1980年起从事文学创作,诗歌、报告文学作品曾数次获奖。宁夏作家协会会员,银川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银川市文联。

同类推荐
  • 呼唤心灵的革命

    呼唤心灵的革命

    谷文峰编著的《呼唤心灵的革命》透着强烈的民族忧患,对国民的狭隘意识给予了善意的揭示;装着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深情关切,对管理思维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带着美好社会的热切期盼,对传统观念给予了理性剖析。恰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大潮中人们心灵深处的义与利、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天使与魔鬼、冷静与疯狂……这一切都在这里交会、展示,直率得让人震撼,深刻得让人自省。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宋词之美·情愫深深在词间

    宋词之美·情愫深深在词间

    本书介绍了宋代22位著名词人的代表词作,主要以爱情为主题。作者通过介绍每个词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将爱情、生活、理想抱负等人生主题融汇在一起,向读者多方面地展现每一个词人;同时,作者也加入了自身的评论和感悟。《宋词之美(情愫深深在词间)》上半部分主要讲述男词人,下半部分讲述女词人。全书文字细腻柔美,同时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
  •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收录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代表作《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集》和罗伯特·勃朗宁关于爱情主题的戏剧抒情诗歌18首以及两人情书选段。勃朗宁夫人写的是抒发爱情的诗,而勃朗宁写的是思考爱情的诗。一位堪称浪漫主义美丽的回声,另一位是浪漫主义的名副其实的终结者。《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堪称天真与成熟的对话,古典与现代的对话。
热门推荐
  • 腹黑志:守你三千前尘梦

    腹黑志:守你三千前尘梦

    “我们一起可好。”来人开口,却不像提议,而是肯定。这一生本就太寂寞,放任一次又如何?“月泠凤!除了你这只狐狸,别的都不许成精,不然我见一个杀一个!”她是这样说的。她一朝穿越时空,却慢慢发现自己不是自己,她是谁?到底是自身所愿,还是他人算计?“贱人你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是吧?”篱君真恨不得马上就弄死他。“非也非也,师叔也就是见不得师侄你好罢了。”月璃凤抚上脖子上的剑,笑的荡漾。“不可能!我明明做的毫无破绽!”她不相信,不论是外貌还是习惯她都做的十全十美毫无破绽,可为何他却一眼就看出来?“你的确装的很像,但是还有一件事你不知道……”某狐狸低头在她耳边薄唇轻吟“在下与篱少有染。”
  • 修神道系统之修神高手在民间

    修神道系统之修神高手在民间

    一个平凡的高三学生,误闯学院禁地,然后……他就不平凡了。古老的修神道秘诀,今重见天日。林尘,手持血煞轮回剑,独仗修神道系统,以屠戮九魔神为任务,开始自己独有的修神道。“巅峰非神,但修神的路却永不停息!”林尘如是说
  • 道之演化

    道之演化

    道是什么?道是万物之起源。道是万物之祖。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道的演化吧!
  • 前缘今生

    前缘今生

    当我醒来时,我已经不再是我了,展昭他们还会认得我吗?我们还会再续前缘吗……该作品为《迷失空间》的续集
  • 我爱的少年之千总,我一直都在

    我爱的少年之千总,我一直都在

    现红明星tfboys,因家族势力,竟然从小就拿到了一本红本本,且两方相亲相爱。那天,他们走了,去了重庆,组了一个组合叫TFBOYS,十几年后,她们去韩国SM组成了CherryBlossom,一起的还有她们的闺蜜,王源的妹妹——王若溪,她们却不相识。一次巧合,她们来到了重庆,他们不认识她们了,她们想起来也是因为结婚证。后来,他们想起来了,六人又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当真,上升到真人)
  • 穷途末路之丧尸危机

    穷途末路之丧尸危机

    二十一世纪六十年代,在外星飞船上发现的病毒遭到泄露,一夜之间全球“尸”横遍野……
  • 我是高手之双魂附体

    我是高手之双魂附体

    异空间的古武高手遭仇家联手杀害,却意外与现代里快要死掉的渣男灵魂合体了!一具身体有两个灵魂!由于新的灵魂附体,渣男被迫活了下来,而这时,人生的道路也发生改变,这具世俗的躯体也踏上了修练之路,学习另一个空间的神秘力量。“这一刻起!我(我)这(这)个(个)渣(高)男(手)要(要)逆袭啦!(从头来过了啊!)”
  • 新知识图书馆:能源新希望(氢能)

    新知识图书馆:能源新希望(氢能)

    本书囊括人类科技多个领域等一系列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情况,为青少年朋友了解推动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 安魂门

    安魂门

    本作品是参照原型描述(除了奇幻和历史部分之外),涉及友情、亲情和爱情,里头部分点滴在作者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和想象过,只不过借助文字叙写出来。一扇门,诉说着无法抓住的前世今生!!!
  • 旋转爱恋

    旋转爱恋

    传说有梦的人都会有笑容我们却时常被时间捉弄在爱情的世界里,有的人,你注定要辜负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我爱你都能换来你爱我三年前,我毅然离开,我以为我可以把你忘却;三年后,台北的偶遇,我还是依旧心动如初都说往事应该随风消失,可是林夕,我该如何把你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