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8800000028

第28章 唐武宗李炎

武宗李炎

被拥登位廷揽干臣

长庆元年(821)三月,唐穆宗封诸皇子为王,李炎受封为颍王,与同时被封王的诸兄弟景王湛(唐敬宗)、江王涵(唐文宗)、漳王瀍、安王溶等,同住在皇宫之外的十六宅。

住在十六宅中的诸王,大多无所事事,整日声色犬马,醉生梦死。颍王却不同,他不为侈靡生活所诱惑,有心计,善谋划,史称他“沉毅有断,喜愠不形于色”。两位兄长敬宗、文宗先后当了皇帝,对他刺激很大。这时期,人们对嫡长子嗣位观念已经淡漠,颍王心里亦萌生了“做天子”的欲望。

开成三年(838)十月,皇太子永抑郁而死,次年十月,文宗立侄儿、敬宗第六子陈王成美为皇太子,等待册礼。次年正月二日,文宗突然病倒,奄奄一息。朝廷形势顿时紧张起来,焦点都集中到继承人的安排上。

文宗病倒的当天夜里(正月二日),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假传圣旨,率领神策军来到十六宅,迎接颍王赴少阳院受旨。文宗无奈,只得诏立颍王为皇太弟,临时执掌军国政事。皇太子成美复封为陈王。皇太弟李炎赴东宫思贤殿接受百官朝拜。

正月四日,文宗崩,遗诏皇太弟于柩前即皇帝位。十四日,27岁的唐武宗正式登基。武宗一即位,立即将同自己争夺皇位的陈王成美、安王溶及杨贵妃赐死于府第。接着论功行赏,拥有援立之功的右军中尉仇士良被封为楚国公,左军中尉鱼弘志被封为韩国公,太常卿崔郸为户部尚书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为宰相。册宫人刘氏、王氏为妃。八月十七日,武宗派遣知枢密刘弘逸、薛季棱率禁军护送文宗灵驾赴章陵。刘、薛二人素与仇士良不和,在立储之争中,二人拥立皇太子和安王失败,更加仇视仇士良。这次安葬文宗,武宗让他们率领禁军,是举事的极好机会。于是二人密谋,准备率军倒戈,诛杀仇士良、鱼弘志。这一阴谋被卤簿使、兵部尚书王起和山陵使崔棱发觉,立刻率卤簿诸军先发制人,杀死了刘弘逸、薛季棱。

与薛季棱、刘弘逸伏诛的同时,宰相杨嗣复、李珏也被罢相。贬杨嗣复为检校吏部尚书、潭州刺史,充湖南都团练观察使,李珏为检校兵部尚书、桂州刺史,充桂管防御观察使。仇士良等劝武宗将他们处斩,宰相崔郸、崔珙等以国朝先例,非恶逆显著,不杀大臣为由力谏,杨、李乃幸免于死,但又再贬嗣复为潮州刺史。

经过这一赏一贬,朝廷中反对力量基本消除。但是,武宗最讨厌并曾发誓要清除的宦官仇士良等借援立之功仍把持朝政,控制自己。他强烈地意识到,要尽快摆脱自己的被动地位。而这就需要有一位才能卓越的宰相统领南衙,以便逐渐取代宦官势力,控制朝廷大权。经过慎重选择,武宗把这一愿望寄托给了久负盛望的李德裕,并把他从淮南节度使任上擢为宰相,入朝秉政。

李德裕是河北赵州人,出身士族之家。父亲李吉甫是唐宪宗倚重的宰相。李德裕不屑参加科举,从门荫入仕。穆宗初,擢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开始参预朝廷机要,后被牛僧孺排挤,离开朝廷,出任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等地方官职,前后历17年之久。文宗、武宗期间,当了7年宰相。宣宗大中四年(85O),被贬死崖州。李德裕从事政治活动4O年,是唐后期才能卓越的人物。

外拒边患内平藩镇

会昌二年(842)七月,回纥乌介可汗以为唐朝软弱可欺,公然提出要唐给牛、羊、粮食,借驻天德城等无理要求,武宗予以严词拒绝。八月,乌介可汗领兵悍然越过把头峰(今包头市附近),南入大同川,掠牛马数以万计,直逼云州城(今山西大同市)。

面对回纥乌介可汗的入侵,朝廷之中议论纷纭,牛僧孺等保守势力主张固守边防,不可出击。宰相李德裕全面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认为回纥正趋衰势,击之必胜。武宗采纳李德裕的意见,立即诏调许、蔡、汴、渭等六镇之兵,驰援天德、振武,任命太原节度使刘沔为回纥南面招讨使,张仲武为东面招讨使,李思忠为西南面招讨使,各路大军会师太原,待机讨伐。

与此同时,武宗赐给乌介可汗诏书,列数其罪状,并警告他要“速择良图,无怡后悔”,尽可能争取招抚。然而,乌介可汗一意孤行,会昌三年(843)正月,悍然发兵进攻振武。

刘沔遣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马使王逢率3千骑兵为前锋,刘沔殿后。石雄挖地道攻入乌介可汗的牙帐(指挥所),各路大军配合猛攻,在东胡山大败回纥军队,俘虏了2万余人,乌介可汗中箭逃往黑车子旗。唐军取得反击战的彻底胜利。

外患甫定,内乱继起。会昌三年(843),昭义镇节度使刘稹又发动了叛乱。昭义镇辖有5州31县,节度使驻潞州,为临近两京的战略要地。事件发生后,朝廷哗然。对藩镇之乱心有余悸的朝廷大臣们大都主张姑息妥协,答应刘稹的要求,授予节钺,同意为留后。只有李德裕等少数的大臣坚决主张对刘稹用兵平叛。武宗力排众议,独纳李德裕的意见,决定利用藩镇之间的矛盾,用藩镇之兵讨伐刘稹。

五月,武宗下诏,削夺刘从谏和刘稹官爵,任命成德节度使王元逵为泽、潞北面招讨使,魏博节度使何弘敬为泽、潞南面招讨使,与河东节度使刘沔、河中节度使陈夷行、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等合力讨伐刘稹。随后又调武宁节度使李彦佐任晋绛节度使,配合各路兵马。

诏令一下,各路大军进展迅速,唯独李彦佐行动迟缓,并且上表请求在绛州休整。武宗立即调整部署,从天德军方面调石雄任晋绛行营节度副使,准备取代李彦佐。同时对各路讨伐军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严明军纪,禁止部队焚烧庐舍,挖坟掘墓,侵扰百姓,从而取得了沿途百姓的支持。至会昌四年(844)七月,邢州刺史裴向、刺史王钊、磁州刺史安玉等抵不住王元逵、何弘敬的压力,各率部开城投降。八月,三州投降的消息传到泽、潞二州,叛军内部分崩离析,刘稹亲信,潞州大将郭谊等取刘稹首级,迎接讨伐军进城。历时13个月的昭义之乱,至此彻底平定,收复5州31县。昭义镇的收复,削弱了藩镇割据势力,巩固了唐王朝的统一。

病革前弊排抑宦官

由于平叛的胜利,整个朝廷都被武宗突如而来的威力震慑住了。武宗与李德裕君臣二人配合得如此默契,令群臣瞠目结舌,甚至连身历多朝权势显赫且具援立之功的大宦官仇士良等也不得不另眼相看,重新审时度势。正当宦官们狐疑、观望、等待之际,武宗君臣立刻推出了限制宦官的方略。

他首先稳住仇士良、鱼弘志等。加封仇士良为楚国公,鱼弘志为韩国公,也权作对他们援立之功的“报答”。随后即调在淮南节度使任上的李德裕入朝秉政。武宗采纳李德裕的意见,有步骤有分寸地开始对宦官的权力进行剥夺。首先向宦官头子仇士良开刀。武宗自即位之初便对仇士良进行种种限制,不准他参预政事。开成五年(84O)八月,仇士良奏请武宗以自己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的职务荫补其子为千牛官。千牛又名千牛备身,为中央禁军左右千牛卫的属官,专掌护卫天子。官位虽低,但选择极为严格。对他的请求,唐武宗置之不理。

会昌二年(842)四月,武宗令中书省起草诏书,削减禁军的粮饷。在此之前,天子的诏令是由大宦官传递经办的,而今仇士良等却不能参预。仇士良恼怒地说:“果真如此,我将率领禁军兴乱示威。”武宗得悉,气愤地说:“纯为奸人之词。”当面斥责仇士良“削减粮饷之事,纯属朕意,且尚未实行,你何必出此狂言?”一向骄横的仇士良竟诚惶诚恐,俯首请罪。仇士良的权势受到很大限制。会昌三年(843),仇士良无奈,被迫退休,不久死去。一年后,武宗下诏,追削仇士良生前所受官爵,并籍没其家产。

同年,唐武宗不同枢密使商量,直接任命崔铉为宰相。唐中后期,由宦官出掌的枢密使出纳王命,控制禁军,掌握国家机密,取代了中书省的权力,权势极为显赫。武宗架空他们,无疑是对其权限的极大限制。

宦官势力不仅把持朝政,也控制着兵权,并利用兵权扩大势力。李德裕当宰相后,上书武宗,总结了德宗以来中央与藩镇作战失败的原因有三:一是由于宦官军权太大,战时诏令从宫廷直接发到前线,宰相却不能参预决策。二是宦官监军,随意指挥,束缚了将帅的手脚,使军队不能灵活作战。三是每军各有宦官作监使,他们选军中最强壮的士兵作为牙队(卫队),让老弱士兵出阵作战。开战后,监军率牙队在远处观战,见势不妙,便策马先逃,阵上士兵随之溃退。武宗接受李德裕的建议,诏令监军不准干预军政,监使选牙队每千人中只准抽1O人。由于牙队人数少了,监使便不敢到前线观战,由此加强了将帅的指挥权,使他们能机动灵活地在前线作战。

武宗对宦官势力的打击尽管是有限的,但对唐王朝来说却是受益匪浅,唐武宗能摒绝近宠,在历史上也不多见。

灭佛崇道饮丹毙命

佛教传入中土,本来是好事。但是,它往往被教内外的别有用心者引上歧途,蠹耗生灵。会昌二年(842)三月,李德裕下令禁止置童子沙弥。十月,又下令,凡僧人违犯戒条,擅自娶妻者,一律责其还俗归乡,没收其钱粮田地。欠债者,还俗后充为徭役。当时还俗的和尚达3千余人。随后,武宗下诏,限定寺院奴婢人数,规定每僧只准用一个奴婢,尼姑用二婢。会昌三年(843),又废除了摩尼寺,斩杀摩尼师,籍没其财产。翌年四月,下令禁止寺院供奉佛牙,并拆毁了一部分山房兰若(较小的寺院)。

从会昌元年到会昌四年(841—844),武宗经过4年的调查准备,为全国规模的灭佛运动创造了条件。

会昌五年(845),武宗根据中书门下的奏疏,发布了灭佛诏书。三月,武宗诏令对全国各地寺院的财产进行调查登记;五月,勒令5O岁以下的僧尼,不论有无度牒,一律令其还俗,遣送还乡,参加生产。武宗还批准了宰相的奏请,规定:上州每州只准留一所佛寺,下州的佛寺全部废毁。上都(指京师长安)、东都(指洛阳)每地各留两所寺院,每寺留僧3O人。到会昌五年底,全国共销毁寺院、兰若4万6千6百余所,僧尼还俗2O余万人,解放奴婢15万人,没收土地数1O万顷。收缴的铜像、钟磬送归盐铁使铸钱,铁佛像由各州收缴,铸造农器。还俗的僧尼,一律遣送回原籍充为两税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会昌灭佛”。

武宗在强行灭佛取得战功同时,自己却又误入了歧途。他企图恢复国教(道教)的权威,用道教压制佛教,因而大力提倡道教。

早在未执政前武宗就颇好道术修炼之事。即位后,在诏调李德裕入朝的同时,又召道士赵归真等81人来朝廷,向他们询求道术,并在三殿修建金录道场,武宗亲临九天坛接受法录。当时谏官上疏谏止,武宗置之不理。六月,又封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充崇文馆学士,赐号“广成先生”,与道士赵归真住在宫廷,撰修法录。赵、刘两位道士在武宗面前极力诋毁佛教,这正中武宗下怀,因此,灭佛运动愈演愈烈。

自此而后,武宗对道士倍加崇信,渴望赵归真、刘玄靖等道士能够炼出长生不老的仙丹,服后成仙。对这种愚蠢的行为,当时谏官刘彦谟曾上书切谏,反被武宗贬出朝廷。

会昌三年(843)五月,正值昭义镇发动叛乱之际,武宗竟在禁中建造望仙楼,企望步入仙境。会昌五年(845)正月,又在南郊建造望仙台,并诏令神策军重修望仙楼及廊舍539间。

第二年(846)三月,丹药炼成,武宗迫不及待地吞服而下。药服下后,武宗顿感不适,继而狂躁不安,喜怒失常,旬日间便丧失了说话能力。二十三日,武宗在长安大明宫驾崩,终年33岁。八月,葬于端陵,庙号为“武宗”。

武宗宫廷斗争秘闻

会昌五年(845年)八月的一天上午,京城长安皇宫正殿里一片肃穆。唐武宗李炎端坐在大殿正中,文武百官分别在殿的两旁,中官正高声宣读皇帝诏旨,声音清越有力:“佛教败坏国风,蛊惑人心;佛寺耗费人力,浪费人财;一个农夫不种地,就要忍饥挨饿,一个农妇不养蚕,就要挨冷受冻。现在天下僧尼,多不可数。为革除积弊,自今以后,拆毁佛寺,僧尼还俗。”中官宣读完毕,大臣们交头接耳,有的摇头叹气,有的点首称是,散朝后,几匹快马立即离开长安,分赴各地,把武宗的这一旨意传到全国各府道。不久,一场大规模的抑佛运动开始了。全国许多寺庙被拆毁,很多僧尼遭驱逐。一时间社会沸腾,人人惊恐。

事情还要从武宗称帝说起。本来,武宗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最初,敬宗有五个儿子,长子晋王李普,次子梁王李休复,三子襄王李执中,四子纪王李言杨,五子陈王李成美。文宗在位时,因为他考虑到帝位是从长兄那里继承来的,最好还是还给长兄的儿子,所以,就想立李普为太子。不料,大和二年(828年)李普病死。在内宫妃嫔们的怂恿下,大和六年(832年)十月,文宗册立了自己的儿子鲁王李永为太子。李永的母亲是王昭仪,被封为德妃,因为后来逐渐失宠,郁闷而死。与此同时,杨昭容贤妃越来越受文宗的喜爱。杨贤妃害怕李永将来即位对自己不利,便常常在文宗面前说太子的坏话。李永不能辩解,心情非常烦躁。开成三年(838年)九月一天夜里,李永回到东宫少阳院,又听说杨贤妃唆使父亲废他,便一气之下,杀死了几十个宫人。不久,他也得暴病而亡。李永死时文宗曾前去察看,见他五官流血,四肢青紫,认为是被人毒死,但考虑到没有证据,又害怕杨贤妃乘机闹事,就只好不作声,把太子李永埋葬了事。开成四年(839年),文宗又和大臣讨论立储问题,在宰相李珏支持下,决定立陈王李成美为皇太子。一天,文宗在会宁殿宴请百官,演剧作乐,有个杂技节目是“小儿爬杆”。只见一个儿童爬杆而上,一个中年男子在杆下走动,神情极为惊惶。文宗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便向左右大臣询问。大臣们告诉文宗,那个中年男子是孩子的父亲,担心孩子掉下来,所以表现紧张。文宗听后,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儿子李永,非常感慨,哭着对大臣们说:“我贵为天子,还不能保全一个儿子。”宴会散后,文宗越想越心烦,便命人把乐官刘楚材、宫人张十十等召来,斥责他们陷害太子,并且把他们杖杀。开成五年(84O年)正月初二日,文宗得了暴病,宰相李珏、知枢密刘弘逸奉密旨,以皇太子李成美监国。但是,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却假传圣旨,迎立穆宗第五子颍王李炎为皇太弟,李成美仍为陈王,并在一天夜里,仇士良等人带领军队到颍王住处十六宅,把李炎迎进少阳院。四日,文宗被害,仇士良等拥立李炎继承了帝位,随后又把陈王李成美杀害。李炎就是唐武宗,当皇帝时二十七岁,他改年号为会昌。武宗即位后,为了报答拥立之功,立即封仇士良为楚国公,鱼弘志为韩国公。

因为武宗李炎当皇帝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被仇士良、鱼弘志拥戴实现的,所以,他称帝以后,就想永远保住皇位,而不被别人夺去。可是,怎样才能永远保住皇位呢?他想,那就只有长生不死,而要长生不死就只有成仙才行。就这样,修道成仙成了武宗日夜向往的目标。为此,他开始和道士密切接触。

道教是在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它追尊老子为教祖,而老子姓李名耳,正好和唐朝的皇帝同姓,因而唐朝无论哪个皇帝,都很尊崇道教。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年间就曾立老君庙。高宗封禅,途经亳州,也专程到老君庙,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则天武后专政,追尊老子母为先天太后。玄宗时也托言梦见老子,而画老子像颁布天下,还在京城长安修建道观三十多所。武宗想到祖宗对道教的尊重,那祈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心情就更加迫切。

开成五年(84O年)九月,武宗即位刚八个月,就把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召入宫中,在三蓼修金籙(1ù音路)道场。他还亲自到三殿,在九天坛亲受法籙。当时,左拾遗王哲上疏,认为王业之初,对道教不应当崇信过分。然而武宗不听,甚至对王哲的上疏看也不看。会昌元年(841年)三月,武宗在龙首池(今陕西省长安县北)修造灵符应圣院;六月,又以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充崇玄馆学士,赐号广成先生,和道士赵归真等一起在宫中修法籙。后来,武宗又拜赵归真为师,认真地向他学习神仙之道,听他讲道法。赵归真命手下的小道士们为武宗修炼长生不老仙药。武宗每次服后,都感到精神振奋。但时间长了,他的身体日渐枯瘦。对此,武宗才人王氏曾劝他:“皇上日服丹药,无非是想求得长生不老,现在却日益消瘦,形似枯槁,应当小心谨慎,少服才好。”武宗回答她说:“我要的就是换骨。”会昌五年正月,武宗又颁布诏旨,命在长安南郊建造望仙台,还以罗浮道士邓元起有长生之术把他迎入宫中。这样,赵归真、刘玄靖、邓元起日夜在武宗周围大讲佛教的坏话,说它不是中国教,白白地蠹耗生灵,应当排斥、铲除。武宗听后很以为是。

原来,武宗临朝掌政的时候,除道教之外,全国还流行着景教、摩尼教、祆(Xidn音先)教、伊斯兰教、佛教五种。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后来也称也里可温教,贞观九年(635年)由波斯(今伊朗)传入,贞观十二年(638年)长安义宁坊建成第一座景教寺庙,有教徒二十一人。到武宗时期,宽敞精致的景教寺已遍及全国,景教徒的人数也非常多。摩尼教于延载元年(694年)经波斯传入,贞元年间,京城长安已经有了摩尼寺。元和年间,回纥人提出请求,要在河南府和太原府建置摩尼寺,宪宗同意了他们的请求。祆教又名拜火教,唐朝以前就已由波斯传入中国,唐朝时进入了兴盛时期,仅长安城内就有胡祆祠、祆祠、西祆祠、南祆祠四所。伊斯兰教是永徽二年(651年)由大食传入的,后来随着某些大食人留居唐朝,伊斯兰教也传播开来,许多地方都有它的礼拜寺,信教的人数也不少。佛教是在西汉时期经印度传入中国的,贞观三年(629年)僧人玄奘去印度取经,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从此,佛教的流传进入全盛时期。太宗和高宗都热心地宣扬过佛教。则天太后还为佛教建造过大像。中宗时期也广建佛寺,修饰庙宇,使寺庙建筑更加华丽无比。肃宗、代宗时期,都在皇宫内设立过道场,还养了几百个和尚在里面早晚念佛。宪宗还命中使杜英奇到凤翔法门寺去迎回佛骨。到武宗时,上自京师长安,下至穷乡僻壤,佛寺无处不在,信佛的人也遍及全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归真、刘玄靖、邓元起等人劝武宗排斥佛教。

会昌五年(845年)七月,武宗颁布敕谕,命令裁减全国佛寺。废除的寺庙中铜像、钟磬委托盐铁使铸钱,铁像委托本州铸为农器,金、银等像销毁后上交户部。武宗的敕谕中还特别强调,佛教既然已经革废,其它的一些邪教也不应保留,它们的教徒也应勒令还俗,使其回归原籍;如果是外国人,则要送回本国收管。八月,武宗又极其庄重地颁布了抑佛的命令。于是,全国各地到处都是拆毁寺庙、驱赶僧人的景象。据后来户部统计,这次总计拆除寺庙四千六百多所,还俗僧民二十六万零五百人,拆除招提、兰若四万多间,朝廷收回良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十五万人。同时,景教寺、摩尼寺、祆祠等也一并拆毁,景教徒、摩尼教徒有三千人还俗,京城长安有女摩尼七十二人无处安身,自杀身亡。

武宗抑佛,而他却笃信道教。会昌六年(846年)三月,由于他吃金丹中毒日深,损害了中枢神经,得了神经错乱症,口吐白沫,不能说话。当月二十三日,武宗身死,年仅三十三岁。宦官立宪宗的第十三子兴王李忱即位,他就是宣宗。宣宗李忱是武宗的叔叔,即位时三十七岁。

大中元年(847年)闰二月,宣宗颁布敕令,其中有这样内容:会昌末年,裁减寺宇,并不妥当。佛教和其他教虽说是它国之教,中国人久行其道,压抑过分,有失民心。今后灵山胜境,天下州府,凡在会昌末年所废寺庙,有原来名僧能够修复的,即任他们住持修复,各级官吏不得禁止。同时,宣宗还处死了刘玄靖等十二名道士。就这样,被武宗压抑的佛教和其它教,又恢复和发展起来了。

同类推荐
  • 南宋初年名相研究

    南宋初年名相研究

    本书是在坐着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全书通过对南宋初年三位名相李纲、吕颐浩和赵鼎的探讨,主要介绍名宰相的为政思想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措施,论述了李纲、吕颐浩和赵鼎在南宋建国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可供南宋历史研究者参考。
  • 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本书记叙了世界上第一辆木炭汽车发明过程及其发明人的传奇人生。包括脱颖而出、异国求学、初展才华、大展宏图等章节。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大清王朝第一帝:皇太极

    大清王朝第一帝:皇太极

    本书主要内容有:努尔哈赤一统女真、随父征战沙场、佐父业初露锋芒、金戈铁马踏九洲、称汗位谋略天下、征伐四方建国大清等。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热门推荐
  • 不醉狂妃

    不醉狂妃

    作为一个有着特殊体质的人,苏酒酒最大的爱好便是喝酒,一朝醒来,竟是附在了凌天王朝体弱多病的病秧子小姐苏玖玖身上,苏玖玖双眼一亮,听说古代有很多现代失传的酒呢!某日瞧见一美男捧着配方失传的玉露仙琼。唔······人美,酒也美,很好!苏玖玖暗暗点头,从此以后,赖定你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温弗瑞,一位美国尽人皆知的人物,一位打动人心的“脱口秀女王”,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的美国黑人女性。她出身平凡却凭借着非凡的个人魅力,在访谈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美国和世界亿万电视观众的心。人们崇拜她,不仅因为她的身价高达24亿美元,更因为她的努力,她的不屈,她独一无二的个性魅力!《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结合奥普拉的传奇经历,将她的智慧呈现给广大女性朋友,帮助大家找回失去的信心,重塑完整的自我,活出属于自己的全新的人生。
  • 害羞的王者

    害羞的王者

    唐宾不经意间接触到了风行全球的即时战略游戏——零度王者,超强的计算大脑使刚刚接触游戏的他随手干掉了那些包括mmon,sky等在内的极逼的世界级高手。全世界已经为他疯狂,他的身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最迫切想知晓的迷,然而这一切他却一点都不知晓,依然是规规矩矩地当好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不败纪录中,在一次又一次地击碎那些骨灰级高手的自信心中,他能否走出羞涩的自我?
  • 将缘

    将缘

    青戒现世,各方云动。秦澜渡劫失败,青戒、魂晶、断剑一起寻找有缘人。普通灵植者的莫山,无意中获得秦澜的遗物。顿时发现自己已然陷入大纷争,既定的人生轨迹逐渐被打破......第一次写书,每天写的不多,大家见谅。
  • 带着仙葫开农场

    带着仙葫开农场

    乡下朴实小农张青山,竟遭祖坟被挖,自己理论不得,更被人用大铲车辗轧,命悬一线!幸得小仙葫一只,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且看张青山如何凭借小仙葫逍遥花花乡村,拳打无良恶霸,脚踢奸诈村长,创立一番传奇事业。
  • 陌上璃心忆君岚

    陌上璃心忆君岚

    八岁花季少女颜素雨,本因与好闺蜜林菲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因那被遗忘的无生之梦彻底改变了命运。那梦,到底是真的发生过,还是只是一场单纯的梦?一张海报、一场认亲的闹剧、一次温馨的告白……一切事情都连成一条线,只是巧合?还是阴谋?“颜素雨!你能不能不要在缠着我了!”“濮阳问!你难道想让我忘了已经发生的事吗!”“颜素雨,你还要我说多少遍,你所说的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我……”“就算是真的又如何?你所爱的,只是我的前世罢了,不是我!”———她爱着他,却得不到回应、他爱着她,却无法说出口———当一切是都回到未发生之前,他们,将会如何?这场错乱的戏,又会如何?
  • 梦入武道

    梦入武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自己便是梦中的主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生活中你自己也是主角!梦不一定能实现,一旦梦走进了现实,会怎么样,看看钱三义怎么从梦中走进现实。。。
  • 焰尾王

    焰尾王

    从成了小山贼,生无可恋,到自杀未遂,最后获得永生纹,学渣杨墨变成了不死人,手没了可以再长,脸丑了可以再换。异界之行一路妹子相伴,奇遇不停。杨墨成了永生组之王,名头响彻大陆,威震天下。体内一只尾巴燃烧着不灭之火的超强灵兽。人送外号,焰尾王!!
  • 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权力、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实施、公共财政管理、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效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