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1200000011

第11章 惩罚

在过去,乃至不久前,惩罚孩子一直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被公认为在教育上是不可或缺的。前面我们已经看到过阿诺德博士对于鞭挞的意见,他的观点在当时是非常人道的。卢梭赞成听其自然的理论,但在《爱弥儿》一书中却有时主张很严厉的惩罚。100年前所流行的观点在《告诫篇》中有所体现。书中描写一位小姑娘因想要粉色的饰带,但他们却给她系上白色的饰带,而大吵大闹。

爸爸在客厅里听到了卡罗琳的大声喧哗,立刻奔到她跟前,毫不犹豫地报以鞭挞。

当费尔柴尔德先生看见他的孩子吵架时,他就一边念着“让狗儿喜欢叫和咬”的诗句,一边用手杖打他们。接着他带他们去看一具用锁链挂在绞架上的尸体。锁链在风中哗啦作响,小男孩很害怕,央求带他回家。但是费尔柴尔德先生强迫他看了很久,并说这景像足以表明心怀恶意者的下场。这孩子注定要作牧师,因此想到必需要教他能够形象而逼真地描述该罚入地狱者的惨状。

现在很少有人会主张这种办法,甚至在田纳西州也不例外。但是谈到取代的方法,却众说纷纭。有些人依然主张严厉惩罚,有些人则认为可以完全废除惩罚。在这两种极端之间,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

就我来说,我相信惩罚在教育中所占的位置极不重要,我很怀疑严厉的惩罚是否需要。我把训斥或谴责都列在惩罚之内,所需要的最严厉的惩罚是愤怒的自然表现。有几次当我儿子对他妹妹粗暴时,他母亲以冲动的疾呼表示愤怒。效果十分明显。孩子突然哭起来,孩子所得的印象十分深刻,以后他对他妹妹的态度好多了。还有几次当他坚持要我们拒绝给他的东西,或阻挠他妹妹玩耍时,我们曾求助于轻微的惩罚。在这种情况下,当说理和规劝都无效时,我们就把他单独带进一间屋里,让门敞着,并告诉他,一旦改好,他就可以回来。在他痛哭了几分钟之后,他从屋里走出来,而且确实改好了:他非常明白,回来就表明他同意改好。时至今日,我们从未感到有必要使用更严厉的惩罚。如果根据旧式教育者的书来判断,旧方法所培养的儿童比现在的儿童要顽皮得多。假如我儿子像《费尔柴尔德的家庭》里的孩子一半的无规矩,我一定会感到震惊,但是我认为父母的责任要多于孩子的责任。我相信有理智的父母能够产生有理智的孩子。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情——不是感受到他们所尽的义务和责任,因为孩子不会为此感激他们,而是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热烈爱心。除非决无可能,禁律应当认真而诚恳地说明。

微小的意外,如碰伤和割伤,有时应当允许发生,而不干涉莽撞的游戏,有点这方面的经验能使孩子更情愿地相信禁律的必要。若从一开始就有这种情形,我相信孩子很少会做出什么应受重罚的事情。

当某个孩子坚持干扰其他孩子,或破坏他们娱乐时,效果显着的惩罚是“驱逐”。必须采取某种措施,因为让别的孩子遭受痛苦,是极不公平的。但是让倔强的孩子感到有过失是无用的,让他感到失去了其他孩子所享受的快乐要有效得多。蒙台梭利女士介绍她的方法如下:

说到惩罚,我们曾多次遇到干扰别人并不听规劝的孩子。这种孩子立刻被送到医生那里检查。如果诊断表明孩子正常,我们就在教室的一角摆上一张小桌,以此将他隔离起来,我们让他坐在很舒服的小手扶椅上,其位置可以使他看到正在上课的伙伴,同时还给他几件他最爱玩的玩具。这种隔离几乎准能使他安静下来,他从他的位置上可以看到他的所有伙伴,这样做比教师所说的任何话都要有效验得多。逐渐地,他会意识到与那些在他眼前忙于学习的伙伴在一起的好处,从而确实希望回去像其他人那样学习。我们通过这种方式使所有起初反抗纪律的孩子都转而服从纪律。被隔离的孩子总是得到特殊的关照,仿佛他在病中。

当我走进教室时,我总是先到他那里,把他当成婴儿对待。接着我把注意力转向其他孩子,检查他们的作业,并提出问题,仿佛他们是些小大人。我不知道那些调皮孩子的心灵是怎样一种情形,但他们的转变确实是完全而持久的。学会上课和自律使他们颇感得意,同时也对教师和我充满感情。

这种方法的成功取决于旧式学校所不具备的几种因素。首先要排除那些因某种病症而行为欠佳的孩子。其次,使用这种方法需要策略和技巧。然而真正至关重要的是,班里的孩子大都守纪律,不守纪律的孩子感到自己违背了理应尊重的舆论。当然,如果全班孩子都成心胡闹,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我不打算讨论处理这种孩子的方法,因为如果一开始就教育得当,这类方法是用不着的。只要所教的东西有用且教法正确,孩子是愿意学习的。在传授知识方面所犯的错误与幼儿期在饮食和睡眠方面所犯的错误完全一样:于孩子有益的事情反倒成了对大人的恩赐。

孩子易于认为吃饭和睡觉的唯一理由是大人希望他们这样做,这就使得他们因失眠而患消化不良病。除非孩子有病,随他不吃饭饿着。我儿子过去总是被保姆哄着吃饭,结果越来越固执。有一天我们同他一起吃午饭,他拒绝吃布丁,于是我们把布丁送了回去。过了一会儿,他要人把布丁取回来,但那块布丁已被厨子吃了。他怔住了,以后再未对我们装模作样过。这种方法也完全适用于学习,那些不愿学习的孩子应当随他们去,但要务必使他们感到不上课是乏味的。如果他们看到其他孩子都在学习,他们很快就会吵闹着要学习:此时教师便可以援助者的身份出现,恢复事情的本来面目。每个学校都应准备一间大空屋,凡不愿学习的孩子都可进去,然而一旦进去,这一天就不能再去上课。如果上课时表现不好,也可作为惩罚将他们送去。简单的原则是,惩罚应当是你希望有关人不喜欢的事情,而不是你希望他喜欢的事情。然而,那些声称要让孩子喜爱古典文学的人,却总是以令其反复抄写拉丁诗为惩罚。

用轻微的惩罚去纠正轻微的过失,尤其是礼貌方面的过失,是有用的。夸奖和责备对于幼儿是重要的赏罚,对于较大的孩子,若由有威信的成人给予,同样也是重要的赏罚。我不相信教育能离开赏罚,但在这两方面都需要谨慎。第一,夸奖和责备都不应采取比较的方式。不应对一个孩子说他比某某孩子做得好,或某某孩子从不淘气。前者产生藐视,后者产生怨恨。第二,责备应比夸奖少得多。责备应当成为一种明确的惩罚,遇有意外的错误才可使用,而且在责备产生效果后,不应继续使用。第三,对于普普通通的事不应夸奖。对于勇气或技能方面的进步,以及经过道德上的努力之后在财产方面所作出的无私行为,才可给予夸奖。在整个学习期间,凡属非同寻常的好成绩都应夸奖。因难取得的成绩受夸奖是青少年时期最令人愉快的经验之一,对于这种愉快的渴望,完全有理由成为次要的动机,但不应成为主要的动机。主要的动机应当永远是对于事物本身的兴趣,无论那事物是什么。

品性上的重大缺点,如残忍,很少能通过惩罚来克服。更确切地说,惩罚在此事的处理上应占很小的比重。男孩子对动物残忍多少属于天性,若要防止,必须进行特殊的教育。看到孩子虐待动物,就虐待孩子,是很不好的办法。这只会使他希望不被你发现。要谨防以后会发展为残酷的萌芽。要教育孩子尊重生命,即使杀死蛇和黄蜂,也不要让孩子看见。如果你无法避免,就要认真讲明这样做的理由。只要他对小于他的孩子稍有虐待,你就立刻同样对待他。当他抗议时,你可向他讲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别人也有与他自己一样的情感的事实能够直观地引起他的注意。

极早对轻微的虐待使用这种方法显然是至关重要的。惟有轻微的虐待,才能照样地回报。当你使用这种方法时,不要摆出惩罚的架式,而要作出开导的样子:“看,这就是你对妹妹的所作所为。”如果孩子抗议,你就说:“既然这么做不好,你就不能这样待她。”只要事情并不复杂,孩子立刻就会理解,并懂得他人的情感也应尊重。在这种情况下,永远不会发展为严重的残忍。

所有道德教育都必须是直接的和具体的:必须起因于自然形成的情境,并且不可超过在这特殊事例上所应做的事情。孩子自己会在其他类似情况中运用这一道德。领会某一具体事例并对某一类似事例进行类似考虑,比领会某一普遍规律并进行演绎,要容易得多。不要泛泛地说,“要勇敢,要友爱。”而要鼓励他去做一件勇敢的事,然后再说“好样的,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要让他允许他妹妹玩他的玩具,当他看见他妹妹喜形于色时,要对他说,“不错,你是个仁慈的孩子。”这个原则也适用于对待残忍:留心它的细微开端,并阻止它的发展。

如果你的一切努力无效,以后发展为严重的残忍,那么这件事就必须引起你的极大注意,并得到类似疾病那样的处理。这样的孩子应当受到惩罚,以使他意识到他将会遇见不愉快的事情,就像他当年出麻疹时的感觉一样,但是不要使他产生一种罪恶感。应当将他与其他孩子和动物暂时隔离,并向他讲明,让他与他们在一起是不安全的。应当尽可能使他认识到,假如他受到残酷的对待,他将会何等痛苦。还应当使他认识到,如果他有残忍的冲动,将来必遭大祸,而他的长辈正在努力使他免于此类不幸。我相信,撇开少数病态者不谈,这种办法是完全有效的。

我认为肉体上的惩罚是不妥当的。轻微的惩罚虽然无益,但也没有多少害处,严厉的惩罚则一定会产生残忍和暴行。诚然,孩子对于惩罚者往往并无怨恨,如果经常实行惩罚,孩子就会习以为常,将其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这会使孩子习惯于这样一种思想,即为了保持威信,实行肉体上的惩罚是对的——这种思想对于将来有可能掌权的孩子是极其危险的。而且它还会破坏父母与子女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公开信任的关系。现代的父母希望子女无论他们是否在场都能不做假,希望子女看到他们来时感到高兴,不希望当他们看着的时候,子女就装作安息日般的安静,而只要他们一转身,就变得无法无天。赢得孩子的真心爱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我们的祖先不知道有这种快乐,因此不知道他们曾失去过这种快乐。他们教育孩子爱父母是他们的“义务”,但又使得这种义务几乎无法实行。在本章之首所援引的那几句诗中,卡罗琳很难对她父亲奔到她跟前,“毫不犹豫地报以鞭挞”感到高兴。只要人们坚持认为爱可以被命令成义务,他们就不会设法赢得孩子真正的爱。因此人类的关系是严肃而残酷的。惩罚是这整个观念的一部分。奇怪的是,那些连做梦都未想过动手打妇女的人,竟会任意对无自卫能力的孩子施以肉体上的折磨。近一百年来,人们对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认识不断更新,因此惩罚的全部理论也已随之改变。我希望这些已在教育上占优势的开明观念,也能逐渐进到人类的其他关系中去:这些开明观念在人类其他关系上的需要程度并不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之下。

同类推荐
  • 心灵正能量·人情:顿悟人生最纯真的感动

    心灵正能量·人情:顿悟人生最纯真的感动

    本书是作家霍忠义所撰写的“最心灵”系列丛书之一,以“人情”为主题,汇集了作者多年来所写的一些随笔、散文与纪实故事,以感性、感动、感叹、感恩为特点,阐发作者对世情人生独有的观察、思考与领悟。如果您品读本书,那些美妙的故事能帮助您以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乐观面对世俗的一切纷扰,获得心灵的正能量。
  • 世界上最神奇的故事

    世界上最神奇的故事

    1900年,“神奇故事”第一次在最早的《成功杂志》问世之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巨大轰动。应成千上万人的强烈要求,一本银色、微小的书籍出版了。这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揭开斯图尔特万特的故事,一个忍饥挨饿的窘迫艺术家用3美分买了一本残破老旧的剪贴本之后,他的生活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本剪贴本里面,他发现了他所说的一个“世界上最神奇的故事”。斯图尔特万特看到这个“神奇的故事”后,向人们宣讲他从故事里获得的神奇力量,几乎每一个听这个故事的人都获得了成功。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事事如愿以偿的人本就没有几个。你一心一意做事情,付出很大努力,结果却不是自己想得到的,你会因此感到沮丧。其实,沮丧或生气,对结果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无论你怎样沮丧,怎样生气,结果已经产生,不能够再回到开始。这时,你所要做的就是回忆过程,寻找下一个出口。不必留恋昨日的失败,也不必介意已经成为事实的结果。无论你是否如愿以偿,都要及时从中跳出来,看清它在整个世界中的真实位置,即它在无限时空中的微不足道。这样,你得到了不会忘乎所以,失去了也不会气愤难当。
  •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自助者,天助也。”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不畏挫折和苦难,才会获得成功。梦想是一个天真的词语,但是实现梦想却是一个残酷的过程。一个人只有足够努力和强大的时候,奇迹才有可能发生。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其实你远没有你认为的那么不幸,很多时候摆正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凯撒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将军,有一次,他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去征讨一个叫做英伦诸岛的地方。在出征之前,凯撒检阅自己的部队,他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和自己一起出征去打仗的人很少很少,不仅这样,连打仗所需要的武器装备也特别破旧和残缺。
  • 影响你一生的情感故事(智慧背囊16本)

    影响你一生的情感故事(智慧背囊16本)

    人是感情的动物,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悠悠不老的主题。很多时候,美好的情感,真挚的回忆,会影响人的一生。它像一杯陈年佳酿,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却愈久弥香。试问,你曾有过多少美好的回忆?试问,有多少真情实感曾深深地影响着你的现在、过去和未来?本书汇集了几百个令人难以释怀的情感故事,以心灵感悟来进行引导,使广大读者在读过故事后有所回味,有所感动……
热门推荐
  • 人之劫

    人之劫

    杀星降世,本是承天受命,毁灭人间,岂料人类存续未断,杀星为了体味人间百味,投入轮回,体验百世人生。百世之后,杀星重现,倘若轮回中人类尚有悲悯之心,善念尚存,则可免去此劫;倘若百世轮回之中尽是肮脏黑暗,则杀星重临,毁天灭地,将人类彻底毁灭!这是人类的大劫,是存续,还是灭亡,决定者并非天地,而是人类本身。人类是否能够平安度过这场灭世大劫,完全在人类自己的掌握之中,是善,是恶,是生,是死,是存,是亡.......
  • 混沌主宰

    混沌主宰

    天道,在浩劫中崩殂;诸神,在哀嚎中陨落;万物生灵,一片寂灭!混乱杀伐,充斥万界。他,凭着一朵魔莲,一路流血,在生与死的洗礼中,不断冲向那成神之路。
  • 逍遥英雄传

    逍遥英雄传

    王权衰微,法度逐渐失去作用。没有了束缚,人性的丑恶开始暴露,杀戮和掠夺无处不在。出身豪门的叶轻晨,只想在这乱世中过那逍遥快活的神仙日子。可是各种机缘巧合,却让这名贵公子走上了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之路!---------------------------------------------------看多了废柴的逆袭,也来感受一下豪门贵公子的风流崛起吧。
  • 魔教皇

    魔教皇

    道家又如何,仙家又如何,佛家又如何!灭我魔教,我诛你全门!
  • 律条公案

    律条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界之无尽召唤

    异界之无尽召唤

    一张神秘的六芒星卡片,拥有着神秘的力量,能够召唤令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召唤不出来的!
  • 天山之阴阳鬼符

    天山之阴阳鬼符

    一个传说的门派,那里面流传了一种符,统称鬼命符或者称鬼符。天山上下来的天师,拿着鬼符斩妖杀魔!
  • 女总统

    女总统

    家境贫寒又如何?孤苦无依又如何?我照样闯出一片天地,我是女人,也能自有一番本事!她,从小便处处隐忍,却依旧步步难行,直到唯一的亲人都离开了自己,她终于恍然,只有傲立天地才是活着唯一的姿态!他,独来独往,却颇具手段,杀伐冷漠,与她非敌非友,所有的事情尽在他掌握之中,不知不觉中好像有什么在渐渐改变。他,从小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她,多年的守候,到底又何去何从?
  • 大天佛魔记

    大天佛魔记

    作为一个想要做个普通人,普普通通走完一生的龙宇,一颗白虎灵珠改变了他的命运。且看龙宇如何在四灵大陆叱咤风云!
  • 历史就这四张脸:千朝万代,就这四张脸皮

    历史就这四张脸:千朝万代,就这四张脸皮

    知名通俗历史作家罗杰从战争篇、帝王篇、暗杀篇、悬案篇四个方面,以探索发现手法解读从远古到民国鲜为人知,又悬念丛生的战争密码、帝王旧事、暗杀玄机和史案真相,解读历史的这四张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