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中,垒砌沉淀了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石砾珠贝流沙以及川流不息的水湄,而在众多的兴盛勃发中,诗词所赋予的历史厚度、硬度和宽度,结出的硕果,有的如佩珊般的玲珑、清越;有的似高阁中擎起的明珠灿烂、夺目;有的可比肩黄河奔腾时的浑厚、蓬勃;有的就是一枚江南采莲调,暖洋洋地甜美、清爽。
诗词的美好和雅韵,有说不完的话题。就如人世间的爱情一样,没有同样的一个故事情节,没有同样的一个模板刻痕,没有谁不怀揣着一颗纯情的梦,"只愿君心似我心"的共同祈愿,乃是天下有情人追寻的最终。
爱情蠢蠢欲动好,爱情凄凄切切亦是好,浪漫绚丽的爱情同好。爱情可奔跑,爱情抑或静美,走走停停也谈情说爱,爱情是一卷未曾启封的万花筒,谁都别自作主张地去猜想赤橙黄绿青蓝紫调谐与搭配,跟着初始的感觉亦步亦趋坚定向前去,纵然离别分合终难料,人生际遇偶相逢,不如陪君走一回,"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说到情爱,宋词中传世佳作颇多,以婉约、清丽、转承的风骨为基石,更让宋词在情感的把控、节奏和铺垫上多了一份"九曲回肠"的代入感,这类风格占了较大的比例。线条的柔美珠滑,有时在遒健豪放的诗词中也可锲入生香。而大气雄壮的词人代表苏轼乃其一,称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也在其列中,他们引领的词风,洋溢热烈,沉雄刚劲,悲壮激越,深受老百姓的喜欢。此风作爱情诗词,更有一种难以媲美的男儿气息。
《青玉案·元夕》当属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别有风味的爱情词阙。全诗浓墨重彩一种氛围的积极酝酿,"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是一个夜色里的写意,似乎不是一个普通平常的夜,从题目中可揭晓,这是元夕夜,非常重要的一个时令佳节。这一天,东风来了,它没有将花儿吹来或吹落,也没有将伏草吹得抑或扬,它只吹散了漫天空的火树银花,一朵朵地在开,一朵朵地又坠下,幻作星星点点的似雨点般稠密的残落火花,好美的一幕。诗人在这样的热闹非凡里,必是随众逐流而行。"花千树"、"星如雨",不甚美妙的形容。如果这样的描绘广角还不够,那么诗人用心地一点点地引入,将让人大开眼界了。"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宝马"、"雕车"、"凤箫"、"玉壶",一派豪华、盛大的聚会,可想而知的人山人海里,各种琳琅满目的节目应接不暇,谁在吼,谁在吹,谁又舞动着火火的日子,林林总总地在街头结尾游动,好不气派的招展。诗人用笔大气,不缩头缩尾藏着掖着,却似乎只在一种情景和环境的描摹铺垫中,他寓意为何?这或许才是这首《青玉案·元夕》的重点和落脚点。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市井里其实不光有现成的节目,看客和"观众"是如何的姿态呢?从梳妆打扮,从精神气色,从明眸谈吐,从一抹暗香中,可窥见到一位位美丽的人儿款款地随人浪而去,穿梭着,欢笑着,那么的一时好光景,烦恼皆无。这就是诗人要的结果吗?写了一大杆子人行如流水,擦肩而过。他有没有内心一丝暗涌的期待呢?诗人的排版布局工于精巧,完美妙哉。
一千古名句就这么呼之欲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原来,诗人带着一份寻思和期盼来夜市,为了那心上人,他不辞辛劳地寻了"一夜",在人头攒动中百度千回转,却在一次无意回首间,发现心中的她在灯火的深处,她在等待吗?
好美的一刻,诗人"烹饪之功"火候自成一派,多一点则有臃肿的病态,少一点却嫌清瘦略减,肥而不腻,环瘦处也丰盈十分。《青玉案·元夕》,难得的情爱诗篇却不露半点诉说之痕,却真真地是写了一场浪漫的烟花会上一次千古都爱了的美妙邂逅。
"人约黄昏后"的赴约很美。"灯火阑珊处"的不经意遇见,美丽动人。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王国维虽不是就事论事品头论足诗词的境界,却胜过一次品评的要义。人生境界,皆能在"蓦然回首"中寻找到心内的本真,或许这才是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没有丢失自己。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词人秦观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秦观一向颇受苏轼赏识。他的词多被赞为有一种高古沉重的厚积之感,或许,这些文笔的切中正与他坎坷的经历有关。担当过北宋的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之职。秦观填写的这首《鹊桥仙》,文风活泼,行文紧密,寓意厚实,在众多描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诗词中脱颖而出,不乏推陈出新的诸多手法和奇巧意象。
秦观的笔法有一种惜墨如金的直接切入感,现场气氛浓烈。这一首《鹊桥仙》起句就能窥探出一二真实。"纤云弄巧",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场景呢?言有云,云在天,这云可不得了了,纤细的身段,必是一种摇曳着的窈窕之姿,在不停地变幻、逗巧着,这云一般来说都是一层层铺就展开的,一转弯再细想来,哦!这似是一条迎宾大道的仪仗列队,也是织女手绘的一缎云锦吗,随着诗人的情感深入,可以有意识地去洞察原委。只是,在这里寥寥四个字,所拉开的场面足以宽广而宏大了,其开笔落点处有不凡之举。承接下去,诗人不继续延伸景致的岸线,却转头倾诉情势,故意走笔偏锋,"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一个"恨"字,怎能诉清楚这怨到底有多深,愤到底有多大?恨了千年,恨银河相隔,恨好事难全,恨王母狠心,恨这不平、不公,无法改变的事实,唯有借助一颗颗闪烁的流星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在漫长的时光中等待一次相逢的机遇。那边有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欢喜展颜,一年一度的七夕,天上人间两团圆,这一刻的相聚快乐,如久旱的心田上逢了甘露的滋润,世间还有什么美妙的事情比得过这个呢?
写景,议事,抒情,相互承接,又彼此丝丝入扣,秦观在选材和手法上面面俱到,不失为一种精细的嵌入。
下片诗人写得更加得心应手,词句既柔情温婉,又字字有骨。七夕相会是短暂的,是美好的,是快乐的,牛郎和织女是知足之人,人间还有什么比能有再相见的机会让人鼓舞的?尽管不能长长久久地守候,但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人世间有多少情感经得过琐碎与厌倦的考验,经得起时间与光阴的皱褶呢?"忍",再"忍",归路即是来路啊!来来回回地穿梭,总有鹊桥一座的守望,就如稻草人守望的麦田,一茬茬地青了、黄了,又一茬茬地黄了、青了,总会有下一载的盼望与期许。
全诗喜乐与悲哀连横交织,不甘与承受相互坦然,不舍与希冀同时点燃,没有半分吞吞吐吐的遮掩,叙事议论条理分明,辅以良辰美景衬托,乃歌咏"七夕"诗中之佼佼者,特别是以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来完美收梢,其流传的广度和契合的广度共鸣音,使之成为了爱情的经典语录。
不在乎天长地久,不是我们曾经拥有过吗?
这就是爱情的故事,人人都有自然的归宿,强求不得,故意不得,爱恨不由人。"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余音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