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9200000005

第5章 探究肛门病的发展历史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起源极早,中医治疗痔瘘病也有悠久的历史。痔瘘医学是构成中医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独特的、宝贵的经验。在这里试将中医治疗痔瘘病的史实,分期介绍如下。

一、夏商时期

在夏商时期及殷商之际,我国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以及青铜器上的铭文)。据考古学家研究,从甲骨文中已经发现了二十多种有关疾病的记载,包括内、外、耳、鼻、咽喉、泌尿、妇产、小儿各科病症。就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疾病概念及分科来看,可能也有关于痔瘘病的记载,只是目前还没有被发现罢了,因为殷墟甲骨文字,至今已发现三千多字,能认识的不过一千多字。

二、两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八世纪是西周时期,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是东周时期,合称两周。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是春秋时期,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战国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里,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繁荣,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科学和医学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据《周礼》所载,当时不但有分科治事的医师,而且还制定出了医疗工作的奖惩制度。外科也是在此时成为一门专门科目,称作疡科。《周礼·医师章》载有:“疡医,掌肿疡、溃疡之祝药,刮刹之齐”。由此可见,当时已将外科疾病分作肿、溃、金、折四类。祖国医学素来把痔瘘列入外科,痔瘘病可能就包括在溃疡里。汉人郑玄注:“溃疡,痈而含血者”。至于治疗方法,依据郑玄注:“祝与注通”,即敷注药物。“刮”是用器械刮除脓血,也就是施行手术;“刹”是用药物腐蚀坏肉。最早治疗痔瘘的办法,大概不出以上范围。

在医疗器械方面,最早是石针,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青铜和铁相继出现,也就有了金属制作的针,故名“金针”。针的种类很多,《灵枢》载有九针,但应用于临床外科的仅只三种;一为“针”,《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二为“锋针”,同书云:“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其针有三隅,盖今之三棱针是也;三为“铍针”,《薛氏医案》云:“铍针,形如韭叶样,两面皆利”。在针的基础上又发展为刀。《韩非子》云:“有扁鹊之治病也,以刀刺骨”。此刀可能即由铍针改造而来。证之《灵枢》云:“铍针者,来如剑锋,以取大脓”。当时应用于外科治疗学方面的一曰针刺,《素问》曰:“痈不知所,接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旁三与络脉各二”;二曰赞刺,《灵枢·官针篇》曰:“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切开割除及扩创术见《内经》之中,如《素问》曰:“夫痈气之疡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在外科用药方面,还发现了外科膏剂、豕膏。《灵枢·痈疽篇》云:“疏砭之,涂以豕膏”。所谓“豕膏”就是猪油。此外还有丹药,是粉剂一类的药物。《周礼》云:“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郑玄注:“五毒攻之,谓今医人有五毒之药,合黄,置石胆、丹砂、雄黄、矾石、兹石其中,烧三日夜,其烟上著,以鸡羽扫取之以注创”。据郑玄所注,这完全是后世外科的主要外用药,丹药的原料及炼制操作过程和后世也基本类似。所谓“黄”,是一种专门炼制丹药的陶器,也就是现代的灵药罐(我国山西阳城里有窑专门烧制此罐,一仰一合,亦称“阳城罐”)。

在此时期,对于痔瘘病的成因有了初步的认识。《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其病癃闭”,王冰注:“癃小便不通也,闭大便不通也”。便秘往往是引起痔瘘病的主要原因,如《灵枢经》云:“充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就是对痔瘘病准确而科学的理解。此外,战国末年伟大的思想家庄周所著的《庄子·列御寇》篇中还有“舔痔者,得车五乘”的记载。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而统一天下,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国家。秦始皇为了彻底消灭旧的六国贵族的政治文化思想,曾经焚毁过许多书籍,但医药、卜卦、天文、历算、种植等有关实用科学的书籍却保留了下来。

东汉时代,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曰:“痔,后病也”,这是指发病的部位而言。我国伟大的外科鼻祖,东汉医家华佗,他的名著《青囊经》虽然焚毁失传了,另有《外科方》也散佚了,但还有相传是华佗所著的《神书》流传于世,内载有:“五痔曰气痔、酒痔、牡痔、血痔、肠痔”。这是以痔病的致病原因不同而加以分类的。关于痔的治疗,在被誉为医圣的东汉名医张机的《金匮要略》里载有:“治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处,热者内有脓,不热者内无脓”。这虽是指一般痈肿,但用此法来检查肛门脓肿也是可行的,而且临床上至今仍沿袭采用这种检查方法。在我国最早的药典《神农本草经》里,记载了槐实、雄黄、孔公孽、硫磺、龟甲、石灰、牙子、蛇蜕等药物可以治疗痔瘘。从使用药物逐渐复杂和多样化来看,足见痔瘘病的治疗方法是不断更新和进步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代名医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里有用针灸治痔的记载。此外,在著名医学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里,有“若夫操以弹雀,竺秦痔以后车”的字句。晋代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在他所著的《鹰嘴帖》里有云:“鹰嘴爪灸入麝香,煎酥酒一盏服之,治痔瘘有效”。王羲之不是专业医师,书中记载的可能是当时流行的一个验方。

四、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兴盛之时,医学也在这一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群贤辈出,名医济济。隋朝著名的医学家巢元方在他所著的《诸病源候论》里,就对五痔有了详细的介绍,云:“牡痔候,肛边生鼠,乳出在外者,时时出脓血者是也;牝痔候,肛边肿生疮,而且出血者是也;脉痔候,肛边生疮,痒而复痛,出血者是也;肠痔候,肠边肿核痛,发寒热而出血者是也;血痔候,因便而清血随出者是也。”此外,巢氏还记载了采用导引法治疗痔疾的具体办法。以上记载中可使我们了解到,当时人们已对痔瘘病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特别是对痔核一病,更是如此。

唐代杰出的医学大师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著名医家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对痔瘘病都有专门论述。《千金要方》里载有用蛇蜕、鳖甲、刺猬皮、猪蹄甲、露蜂房等五种药物分别主治牡、牝、脉、肠、血五痔的方法;《千金翼方》里有用药物熏洗痔核的疗法;《外台秘要》里又有针灸、热熨等疗法,此外还载有一百五十余首方药,对于痔瘘疗法,有着较全面的阐述。总括《外台秘要》的疗法,可分针灸和服药两类。以上疗法反映了我国人民在长期和痔瘘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并且还有不断的创新。

五、宋金元时期

在宋、金、元三朝的四百多年间,我国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痔瘘病的治疗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宋代在医学分科上,由五科增加到九科,在实验医学方面又有墨义、脉义、大义、论方、假令、运气等六种方式。在治疗痔瘘方面宋以前是以口服药为主,辅以针灸、导引、熏洗等外治疗法。自《太平圣惠方》问世后,就有了砒剂疗痔的验方记载。到了南宋,《魏氏家藏方》一书中有了更具体的枯痔疗法的记载,这使痔瘘治疗的方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此外,还有定斋居士所著的《五痔方》一卷,这是我国最早一部治疗痔瘘的专著,可惜已经失传了(见《宋史·艺文志》)。

金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在其所著的《东垣十书》里,对痔瘘的病因病理有较详尽的论述。他说:“病因皆有房事过度,又嗜肥甘,不慎醉饱,以合阴阳,劳扰血脉,肠遉渗瘘,冲注下部,肛边生疮,便为痔核”。在论证痔瘘的证候时又说:“其名有五,其状易生,悉在肛边,或如鼠乳,或结小核,痛痒湿闷。”他的治疗总则,以培补脾胃为主,概用健脾胃之品,不重视针刀之术,药物腐蚀之法。

到了元朝,名医朱丹溪著有《震亨外科精要》(已佚)和《丹溪心法》。他说:“痔者皆因脏腑本虚,外伤风湿,内蕴热毒,醉饱交接,多恣自戕,以致气血下坠,蕴结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也。”其论述证因与东垣不同,治疗以服药为主,用药亦异于东垣,而以滋养为主。李东垣和朱丹溪为痔瘘的综合疗法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其他各家对痔瘘病也有一些文字记载,但未超出以上范围。

六、明清时期

明代医学在继承宋元成就的基础上又继续得到发展,在治疗痔瘘方面不但吸取了前人的经验,而且创造了割痔和瘘管的挂线术,这是痔瘘手术疗法的开端。当时还出现了高明的痔瘘专家,如娄英推崇的周先生(佚名),徐春甫所崇拜的程覆斋等,还有专门制造枯痔散的药师(见《清囊杂篡》)。明代著名的外科医师窦汉卿著有《疮疡经验全书》,书中对于痔瘘又有更进一步的论述,把五痔之症变为二十五类。在治法上,开始有了以砒石为主的枯痔散疗法。药物组成以砒、白矾、红丹(黄丹)及朱砂、巴豆为主。这一疗法的使用为内痔疗法开辟了新纪元。外科名医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也论述了痔瘘的病源,虽然多与金元时期著作类同,但在辨证方面较其全面详尽,在治疗方法上也更为丰富多样。针灸法在书中已不再列入,服药法也较他书减少,而着重于外治之法,有熏洗、外敷药、服药内消三种方法。运用枯痔散的治疗过程中,又有许多辅助疗法,使枯痔散疗法更加全面系统。如内痔不出的唤痔散,为保护肛门好肉不受伤损的获痔膏。停用枯痔散时,在痔核未脱落前,可用起痔汤洗浴;既脱之后,有生肌散收敛疮面,并用古方三品一条枪插药治疗,对于腐蚀内痔瘘管,有显著效验。用挂线法治疗痔瘘也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在这部书里,可见中医的痔瘘疗法已发展得相当完备,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些方法,直到今天还为中医痔瘘科医生所沿用。此外,早在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对五痔脏毒、肠风叙述甚详,如记载乌连能治脉痔。又曰:“外无形而下血一线如箭,或点滴下不能已,此乃脉窍来也。”论述内痔的症状,可以说是确切扼要,使后人敬仰。同时不仅将各种疗法应用于临床,控制病情的变化,更有催痔、唤痔、护痔、收肠、生肌、局部麻醉、止血等药剂。在内痔疗法方面,基本上遵循着李东垣的燥湿风热治法和朱丹溪补阴凉血为主的疗法。所以《古今医统》在介绍痔科专家时说:“予君程夏斋深悟此方之妙,诚所谓拔本塞流治无不愈。”痔瘘医学在明代的发展盛况,由此可窥见一斑,在我国治疗痔瘘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清朝的医学,总结了历代医家之大成,名医辈出,医籍如林。在外科医学方面,也是盛况空前。重要著作如祁坤的《外科大成》,陈士铎的《洞天奥旨》,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乾隆年间许多御医修纂的《医宗金鉴》(外科部分),顾世澄的《疡医大全》,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高梅溪的《外科图说》,邹五峰的《外科真诠》等等。在《外科图说》第一卷中有治疗痔瘘的各种器械,如银丝探针、爪剪(手术剪)、探肛筒、过肛针、过肛针套、治管银针(治疗瘘管时用,即现代的有槽探针)。以上所列举的外科书中都有对痔瘘病的记载,对病因的探讨更全面深刻,疗法也更多种多样,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很大的提高,其中大多数以枯痔散为主要根治方法。其他内服、外敷、熏洗、温熨、针灸、敷贴、导引以及手术、挂线等法,无不应有尽有。总括起来,大约分为针治法、灸治法、导引法、熏洗法、敷贴法、罨托法、内治法、腐蚀法、结扎法、外治法等十类。在现今中医痔瘘科临床上,所用方法也不超出此范围。以上疗法,对症使用是很有效验的,可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如用枯痔散治疗内痔效果虽佳,但缺点也较严重,如局部疼痛,全身发热,甚至有中毒死亡的危险。又如挂线法,优点是能根治某些瘘管,缺点是治疗范围比较狭隘,开管又痛又慢。至于其他疗法,能达到使痔瘘不再发展,使肿胀、疼痛、便血、下坠等症状减轻,就算很好的效果。即就是最好的疗法,也不过使痔瘘复发的次数减少而已。如经常不断发作的,减少到数月才发作,甚至一年以上才发作就算很不错了。仅仅依靠吃药、贴药、针灸、熏洗而将痔瘘根本治愈,这是不可能的。

七、近代痔瘘医学的发展

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反动当局对中医中药百般摧残,甚至打算消灭中医。在广大中医从业人员的强烈抗议下,国民党政府的阴谋虽然没有得逞,但中医的发展也遇到重重障碍,作为中医外科一部分的痔瘘科更是不被重视,多数则偏重西医肛门病治疗。例如赵公尚所记述的肛门病治疗法,就是单纯的西医疗法;南京吴约翰也是西医,上海西医疗法亦多。医界只有少数专业医生仍埋头钻研,继承和发扬祖国这一宝贵的医学遗产。如天津有杜绍臣,成都有黄济川,重庆有蒋贯之,汉口有廖允文,山西有高怀仁,山东有韩专泰,河南有崔占先等人。至于王氏痔瘘医家之王庆林与其兄王杏林及其弟王芳林,亦承继父业从事痔瘘专科。此外,还有很多我们不知其名的,自然不能一一列举。

王氏中医世家从事痔瘘诊疗工作已经几十年了,在家传古法与挂线等法的基础上,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研究出了一系列的特色治疗方法。用石炭酸甘油注射(不同于西医注射)代替枯痔散,既保存了枯痔散的疗效,又克服了其缺点,是一种效果良好的理想疗法。要熟练掌握这种疗法,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实际临床操作才能做到。还有结扎法,较注射法更优越,不过操作要较前者稍为麻烦,但对三期内痔不论多么严重都能一次治愈,而且无副作用。对于肛瘘,用剪开瘘管的方法代替挂线法,扩大了治疗范围。如果能掌握这几种疗法,几乎能将所有的痔瘘治愈,而且治疗范围广泛,疗效较高。王氏此法有古法的长处,无古法的缺点,虽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在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方面是有着积极作用的。而且这几种方法操作简便易学,西医工作人员学习更是快捷。

我国自古以来都把痔瘘一类病证归附于外科,西医亦然,很少有人从事专门研究,我们认为这是有缺陷的。特别是建国后社会条件优越,医学科学飞跃发展,我们完全能够深入探求各种疾病的病因,掌握它们的规律,从而克服它们的威胁,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因此痔瘘病完全有独立专门研究的必要性,而且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已经开始向这一方向发展,并已获得一定的成绩。建国五十年来,我们亲身体会到党和政府制定的中医药政策的正确性。凡是与人民健康事业有关的新理论、新疗法及新技术,莫不竭力推广。祖国宝贵的医学遗产,真正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许多疗法已得到全面推广,并且不断改进,提高了治疗水平。我们坚信在21世纪,对肛肠疾病及痔瘘的治疗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更加辉煌的成就。

同类推荐
  • 神奇果蔬汁对症疗法

    神奇果蔬汁对症疗法

    本书以一种积极健康的方式,针对身体可能出现的病症,列举出各种果蔬汁配方供您参考选用。
  • 科学运用饮食营养细节

    科学运用饮食营养细节

    身体健康是成功与幸福的基础。拥有健康,远离疾病,是每个人的愿望。如果我们不从另一个角度,以旁观者的眼光来对自己日常的一些饮食习惯进行认真地审视,许多不良的饮食细节就很容易被忽略。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才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本书。本书从饮食窍门、食物搭配、饮食宜忌、食疗进补、一日三餐、饮食习惯、四季食谱、喝出健康、饮食男女、营养美容、营养瘦身、舒压食谱、活力套餐、饮食排毒1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各种有关饮食的健康细节,指引您的饮食向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从现在开始,就请您跟随本书,开始您真正的健康饮食之旅吧。本书告诉读者怎样科学运用饮食营养的细节。
  • 产前营养与产后减肥

    产前营养与产后减肥

    本书专为年轻夫妇而设计,希望成为婚嫁孕育的“葵花宝典”,“怎样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疾病、服药、饮食、起居等的问题时,人们如何去面对,书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 经络养生保健操

    经络养生保健操

    作者根据“上工治未病”的中医治病思路,以养生和预防保健为目的,特别编排了一套经络养生保健操(随书附有配套光盘)。以图解的形式系统讲解了经络的作用、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主治功效,重点介绍了经络保健操分解动作及相关穴位。本书推荐的保健操在社区深受欢迎,适合社会大众、中医爱好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士阅读学习、模仿操练。
  • 糖尿病百问百答

    糖尿病百问百答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嘶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图文精讲肉鸽饲养技术》分册,新颖实用,简明易懂。书中具体包括了:鸽业特点、肉鸽饲养管理技术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苍穹圣尊

    苍穹圣尊

    锦峦大陆,死绝之地!千年之前一个人在孤寂中来了,又在叹息中走了!千年之后一个人带着不舍与希望来了,却再也没走!一个传奇自这里结束,而另一个传奇则是从这里开始!这人是一个欲踏苍穹的人!这故事是一个从逆命开始的故事……
  • 纸鹤恋

    纸鹤恋

    静“谁允许你牵我手的?”天翔“不用这样吧老婆?”…………o(∩_∩)o...就这样和他走在一块………………(*^__^*)嘻嘻……就这样和他相爱……
  • 最老的90后

    最老的90后

    个人生活的记忆,一段平凡,但又不同于常人的经历,写自己的故事,不浮夸,不哀怨,不励志,真实的回忆和感受,真实的情感轨迹,领悟和生活。
  • 衍仙之路

    衍仙之路

    带着赤子之心进入修仙界,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以为在这条路上只是修仙而已。但利益和鲜血却染红了他的心。世界的修炼资源有限,所以聪明的修仙不惜一切争夺宝物。友情、爱情和亲情甚至比不过一件宝物。我会不会陷入这无尽的沼泽,我会不会为了仙而忘记心。独立仙路,无人相伴。
  • 天歌颂

    天歌颂

    大梦万古,万世加身,我还是我,俯瞰时空长河,脚踩大道。不那不是我想要的,诸天灭神,崩灭一切,仙又如何,帝又如何,我不要,回首凡尘只为追回你的身影。
  • 豪门逼婚:偏执老公宠上瘾

    豪门逼婚:偏执老公宠上瘾

    姐姐唐笑薇被夫家差点害死,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妹妹唐薇薇为了讨回公道,代替姐姐进入秦家,从此,秦家再无安宁之日。带着复仇之心而来,步步为营,机关算尽......只愿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能够潇洒转身离开,阴差阳错,却没想到卷入一场豪门阴谋争斗中,命中注定的人悄然而至。
  • 锋影

    锋影

    一段艰辛坎坷的强者之路,一名弃文从武的坚毅少年,一篇因果轮回的命运简史,捏碎笔杆,少年拾起的是复仇之剑。
  • 魔皇十二姬

    魔皇十二姬

    混沌天,云雾海,茫茫天地照苍穹。妖孽歌,心魔舞,世世乾坤映九州。这是一个魔皇转世纵横都市,寻找真情的故事!需要您的支持,请点击、推荐、收藏,谢谢!
  • 生活一种

    生活一种

    尹利华编辑,青年作家,图书策划人。现供职于北京新课程报社,《语思》杂志社编辑。本文是一本微型小说集。文章或层层铺垫,大肆渲染,制造悬念,而后跌入出人意外的欧亨利式的结局;或故弄玄虚,有意误导,最后随着误解的消除而使悬念得以揭示;或借助戏剧性的巧合使小说充满戏剧性的奇巧情趣;或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有意制造与结局形成强烈反差的语境,在对比中展现某一主题。
  • 尘冢

    尘冢

    光芒消散于无边的黑暗,岁月碾磨成眉宇的哀愁。时光荏苒,沧海成尘;战衣破旧,荣耀黯淡。当黄昏被血色吞没,当黎明被灰烬掩埋,在最后的歌声中,星空下的灵魂都在注视着,曾经的那个少年,踏着空幽的笛声,高举灼灼燃烧的旗帜,绝尘归来......传奇于无声处开始,不朽在尘世中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