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3700000015

第15章 胃痛辨治法

饮食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很大的关系,只要胃能纳食,即“胃气尚存”,则病情大多尚无大碍,反之,如果食欲全无,食入即吐,汤水不进,或久病呃逆等,说明化源已绝,是无胃气,预后多不良。饮食营养和脾胃的消化功能,对人体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所以在临床治疗上,要时刻注意保护胃气,对治疗脾胃病如此,治疗其他病亦如此。现就辨证治疗胃痛十法的应用,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舒肝和胃法

适用于肝胃不和之证,肝病引起胃脘痛,总的病机是肝病及胃,胃病连肝,肝胃不和而致气机阻滞引起的疼痛。肝的病变复杂而多样,因而引起的胃痛也是多样的。刘渡舟教授指出:“肝胃之气本相通,一脏不和,则两脏皆病”,说明了肝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生理和病理联系。叶天士说:“肝藏厥气,乘胃入膈,厥阴顺乘阳明,胃土久伤,肝木横越,厥阴之气上干,阳明之气不降。”即指肝胃气机不顺,肝木克土的复杂病理机制。胃病从肝论治常见病机是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胃阴伤、气滞血瘀、肝强脾弱、肝寒犯胃等类型。若患者情志不遂,平素忧郁不安,遂致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证见胃脘胀痛,痛时走窜不定或连两胁,嗳气频作。对本证的治疗重点在于治肝,以疏肝理气为主,兼以和胃,方选柴胡疏肝散随症加减,常用药为柴胡、香附、郁金、白芍、元胡、川楝、香橼、佛手、青皮、陈皮、玫瑰花等。临床上选方用药常根据病因、病机及病情变化等加以选择,而且临床经验也各有不同侧重。董建华教授在香苏饮的基础上适当加入通降之品,如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等组成加味香薷饮作为治疗气滞型胃痛的主方。苏梗、香附、陈皮为伍既能和胃气,又可疏肝止痛,再根据偏挟不同加减用药,疗效较好。如偏寒者,可加良姜或毕澄茄行气散寒止痛;气滞重者可加鸡内金;伴胁胀者加柴胡、青皮、郁金舒肝解郁;食滞者加焦三仙,兼痛者加金铃子、延胡索;吞酸者加左金丸、乌贼骨、瓦楞子等,药味不多,疗效颇佳。王祖雄教授则选用柴胡疏肝散、半夏泻心汤、左金丸、二陈汤等方化裁为基本方,随症加减使用,验证临床,投以10剂左右可使上证基本消失或缓解。

二、健脾和胃法

适用于脾胃虚弱、肠胃不和之证,长期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或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脾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纳与适、升与降、燥与湿几个方面,在生理状况下脾与胃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在病理状态下,表现为纳运失常、升降反常,燥湿不及而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在临床上出现诸如食少,食欲不振,胃脘胀痛隐隐,食后更甚,时而恶心、呕吐、呃逆、肠鸣泄泻,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等症状,以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理中汤等基本方化裁而成,并随证加减使用。该证多半出现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或疾病的后期将愈之时,病程都比较长,而且反复性大,因此在治疗上要坚持守方,长时间服用以培补脾胃,否则,欲速则不达。

三、降逆和胃法

适用于胃气上逆,症见嗳气频作,呃逆或恶心、呕吐等,即用顺气降逆之方药以纠正胃气上逆而达到治疗目的。胃气上逆有寒热之分,虚实之异,所以降逆和胃包括温胃降逆和清胃降逆两种治法。

1.温胃降逆适用于素体阳虚胃寒,经常呕吐,胃痛喜温喜按者,或寒邪伤胃。发病较急,症见呕吐、胃脘胀痛,且喜热者。前者以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汤为代表方,药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党参、苏梗、香附等;而后者以吴茱萸汤、良附丸为代表方,药用良姜、香附、吴茱萸、苏梗、毕澄茄、陈皮、生姜、砂仁等。若寒食交阻酌加焦三仙,化热者加黄连等或改用清胃降逆法。

2.清胃降逆适用于热证所致的胃火偏旺型胃痛,以橘皮竹茹汤、黄连苏叶汤、清胃散为代表方化裁。

四、消食导滞法

适用于饮食停滞于胃,或积滞中焦而生湿热蕴结,症见胃脘堵闷疼痛,嗳腐噫气,恶食吐泻或大便不调,即用消食导滞、消导食积的方药,消除气滞食积,以保和丸、枳实导滞丸为代表方,药用苏梗、香附、陈皮、莱菔子、大腹皮、槟榔、焦三仙、连翘、荷梗、半枝莲等,湿浊重者加半夏,热重加黄连,痰热加全瓜蒌,便秘加酒大黄,兼瘀者加失笑散等。

五、通腑泻(胃)热法

适用于胃中积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者,证见胃脘灼痛,脘闷腹胀,口苦恶心,厌食,食后饱胀,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胃为阳土,不论外邪或内伤积滞,一有所阻则气机闭郁,热自内生,此为有余之火。燥热相结,传导失司,则大便干结。治应通腑泻(胃)热,给邪火以出路,常用处方为酒大黄、黄连、黄芩、枳壳、瓜蒌、大腹皮、香橼皮、佛手。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胀闷者加厚朴、陈皮;恶心纳差者加藿香、蔻仁、木香;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三七粉等;气热口渴,大便不结者,去酒大黄加石膏、知母;阴伤者合增液汤。

六、滋阴养胃法

适用于脾胃阴津亏损,又复产生虚热的阴虚证。本证多见胃脘及腹部灼痛而胀,疼痛无定时,得食则疼痛稍减,喜冷饮,知饥而纳少,口干苦,舌红津少,脉细数等,临床上多用增液汤、玉女煎、养胃汤等方化裁为基本方,随症加减应用。王祖雄教授习用《证治准绳》养胃汤随症加减,药用党参、生地、麦冬、玉竹、石斛、知母、天花粉、扁豆衣、牛膝、桑叶、地骨皮,验之临床,疗效颇佳。董建华教授常用自己配制的加减养胃汤,药用北沙参、麦冬、石斛、丹参、白芍、甘草、乌梅、香附、金铃子等。诸药配合能养阴以益胃,通降以止痛,临床疗效尚好。

七、辛开苦降法

适用于寒热错杂型胃痛,证见胃痛喜温喜按,得温痛减,舌红苔黄。此型在临床多见,多是由于寒邪犯胃,胃阳被遏,邪积在胃,从阳化热,热自内生,但寒邪未尽,复又传脾,从阴寒化,成为上热下寒之寒热错杂症。纯用清热则胃热未除而下寒更甚,一味温补则寒邪未散而胃热更炽,故宜寒热互用和其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董建华教授常用药为黄芩、黄连、半夏、党参、干姜、吴茱萸、枳壳、砂仁、陈皮。肠鸣便稀加白术、扁豆;泛酸加乌贼骨、瓦楞子;痰热者合小陷胸汤,临床疗效颇佳。该证型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失当,可因痰浊内阻或成痰饮型,或成湿热型胃痛,对前者需温阳逐饮,药用苍术、肉桂、云苓、法夏、厚朴、枳壳、大贝母、甘草等;而对后者需清胃火,利湿热,药用泡参、云苓、麦冬、芦根、栀子、竹叶、麻仁、白花蛇舌草、滑石、甘草、川楝、元胡、蔻仁、木香、厚朴等,若治疗得当,仍可治愈。

八、活络化瘀法

适用于血瘀型胃痛。血瘀型胃痛主证为胃痛日久,痛无定时,痛如针刺,痛热急迫,且有定处而拒按,常牵引肩胛及背部,食后、怒后或入夜尤甚,或伴有呕血及反复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脘痛初期虽多为气机不畅,但久病,气滞而引起血瘀,导致胃之络脉受阻,气血凝滞不通,故采用活络化瘀之法,临床常用失笑散、丹参饮合方加减。常用药为生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三七、花蕊石、大黄、黄连、黄芩、灶心土、阿胶、生地、白术、甘草等,使之通利血脉,祛除瘀血,血行气调,瘀去生新。痛甚者加制香附、元胡;血瘀甚者加三棱、莪术、姜黄;吐血、黑便不止者,加云南白药或乌及散吞服。赵老治疗瘀血型胃痛对病在气者常用自拟金延香附汤治之,药用金铃子、延胡索、香附、陈皮、枳壳、大腹皮等,对治疗血瘀轻型胃痛效果一般均佳;对瘀久入络的瘀血型胃痛,常用自己配制的猬皮香虫汤进行治疗,药用炙刺猬皮、炒九香虫、炒五灵脂、金铃子、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香附、香橼皮、佛手等品。本方在临床应诊中,对治疗严重的瘀血型胃痛,如胃窦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等,都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如兼胀者加大腹皮、枳壳;兼热者加栀子;阴不足者加沙参;便结者加酒大黄;出血多者可加蒲黄炭、三七粉、乌贼骨、阿胶珠等以化瘀止血。

九、补中益气法

适用于中气不足或中气下陷,症见体瘦纳少,食则不运,胃脘隐隐作痛,腹胀如坠,甚则少腹下坠,脱肛,胃酸多,胃中沥沥有声,恶心欲吐,吐后反快,呕吐物时为隔夜食物,久而不愈。由于劳倦过度,积劳成疾,脾胃受损,脾虚运化无权,胃中水谷停滞不化,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积滞,以至内脏下垂,需补中益气,升降并用,补中益气汤治之。药用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天麻、柴胡、大腹皮、枳壳、干姜之类,若为幽门梗阻所致,尚需加入活络化瘀之品。此型胃痛,常慢慢调理或配合针灸,不得妄求速效。

十、温中散寒法

适用于虚寒型胃痛,也称脾胃虚寒性胃痛或中焦虚寒性胃痛。胃阳素虚复饮食不洁,过食生冷或脘腹受冷,胃痛日久不愈,脾胃阳虚,纳运不健,胃失温煦,中寒内生,故有胃脘隐痛,绵绵不断,喜温喜按,遇寒则重,得热则减,纳少,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手足欠温,舌质淡,脉细弱等中焦虚寒、胃阳不足之症,需温阳益气建中。常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重者加良附丸、吴茱萸汤合方化裁,便黑者加干姜炭、伏龙肝、白及、地榆炭,痛止后,可服用香砂六君子丸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对脾胃虚寒型胃痛(溃疡病)以黄芪建中汤为基本方,配合良附丸、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等温中理气方药,临床疗效颇佳。赵老常以自己配制的加味黄芪建中汤为主,药用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饴糖、良姜、大枣、金铃子、延胡索、陈皮等,诸药合用使脾胃阴阳平调,脾运胃健,气血通畅而痛愈。

综上所述,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大致包括了西医的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引起胃痛的原因很多,多为情志失和、饮食失调、久病不愈、精神紧张和疲劳过度及失治、误治等,使脾胃转化功能受到损害,气血运行受阻,渐致脾胃阳虚,肝胃阴虚,或挟寒、挟热、挟痰、挟滞、挟瘀或气郁化火、寒热错杂,为各类胃痛的基本病机,而且常互为影响,应当注意观察分析,抓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才能收到良效。胃痛的发生与精神、饮食、体质、气候诸多因素有关,故在预防上应特别重视各方面的调摄,防患于未然。既病之后,又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加剧或恶化,早、中期能得到正确的治疗与护理,预后一般均较好,就是病至正虚邪恋阶段,也可通过调理脾胃减轻症状,恢复体力,逐渐得以治愈。

§§中篇 临床经验

同类推荐
  • 5分钟通便

    5分钟通便

    本书教你了解便秘常识,帮你走出便秘的误区,最后提供一些解决便秘的方法技巧以及大量的饮食调理的验方和食谱。告诉人们多吃高纤维和有利于产气的食物,适当增加脂肪的摄入,多吃含维生素食品,并增加进水量。增加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和肠的蠕动,缩短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有利于顺利排便。人们每天仅仅花费5分钟的时间就可了解专业医师所掌握的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有的放矢地预防和治疗便秘。
  • 一粒钙片

    一粒钙片

    本书讲述了补钙的9大好处,揭示了14个宣传陷阱,提供了12个理性解读。
  • 不一样的自然保健法

    不一样的自然保健法

    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古人修炼的很多武功都与筋有关,比如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分筋错骨手、分筋擒拿法、收筋缩骨法等,甚至还有一本专门的书是用来练筋的,那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易筋经》。如果要想废掉一个人的武功,挑断“脚筋”就可以了。
  • 危险老年·女性篇(健康自助宝典)

    危险老年·女性篇(健康自助宝典)

    这是一本“用”的书,而不是“读”的书,它会给你一个全方位的健康理念,进而改变你的命运。
  • 历史名人的养生之道

    历史名人的养生之道

    本书选取了大量历史名人的养生经验和养生故事,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力求以通俗的文笔传达给读者丰富的养生信息。
热门推荐
  • 我的黑色男友

    我的黑色男友

    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和一个脸上长着疤痕,目光冰冷的男人,他们究竟是朋友,是兄弟,是情敌,还是敌人。柔弱的乖乖女,遇到他们之后命运会如何改变。一切尽在《我的黑色男友》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 亡语传说

    亡语传说

    失落的大地,鸣奏的亡曲,诅咒与希望最后的交界,残破的精灵王国废墟燃烧着恶魔的灰炎,一个单薄的身影徒步缓行,湮灭光明与驱散黑暗的背后,他究竟看到了什么?
  • 血与人

    血与人

    她--张佳羽,中国第一绘画专师,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却未曾想这么高贵的她,竟然还有那么逆天的身份……(文中会说的)而他,不经意间闯入了她的世界,从此与她纠缠不清。张佳羽vs王易杰,强强联手,谁能更胜一筹?(【墨缘文学社】推出)
  • On the Track

    On the Tra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帝修圣

    青帝修圣

    他,天生就是用来打破记录的,大陆第一?呵呵,我不屑一顾..................
  • 倾世绝宠吸血萌妃乱天下

    倾世绝宠吸血萌妃乱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一场阴谋,一场穿越,让她成为世人唾弃的血灵!父亲因陷害而死,母亲也因她而死。一次相遇,跨越千年。为她而来!为让血灵重归于世间,她修仙拜师,只是为盗取师父身边那能看尽尘世一切的神火。他与她相恋,却不知他是魔界那高高在上的魔神,她轮回九世,难道如今还要重蹈一千年前的覆辙?神火被盗,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她,她还有什么话可说?看到他给她的神火中发生的那一切,她只希望自己的来事不要再遇到他了,她也累了……
  • 快穿之反击任务

    快穿之反击任务

    普通小白领李菲,在遇上赵靖晁之后,平淡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因为意外她成了那个不能够投胎转世的人,却可以去帮人实现愿望……
  • tfboys之红尘踏凯

    tfboys之红尘踏凯

    我站在红尘中寻觅你的身影,看花开花败,年复一年却在么也等不到你,凯,如果你还记得我,我就不会这么孤独……
  • 雷将功成

    雷将功成

    一个天醒的武者;一部血腥的成长史;一支铁血而强大的队伍;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一将功成,万古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