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1800000004

第4章 宫里的女人不容易

如果问哪一天,可以被看做大明王朝的“妇女节”的话,那么最精确的答案,恐怕应该是农历三月初一。

因为在大明王朝建国的那年: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初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做了一件与大明朝的女人们,特别是“第一家庭”的女人们有重大关系的事情:命儒生朱升编订《女诫》,并刊刻全国发行。这部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收录历代贤德后妃的光辉事迹,然后全国推广学习。尤其是朱元璋家里的女人们,更要在后宫开设讲堂,由主编朱升亲自主讲,包括皇后在内的所有嫔妃都要列席旁听,认真学习。

而之所以说负责编订的朱升是“主编”,而非作者,实在是因这部《女诫》大有来头,它最早出自东汉女文学家班昭之手,内容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叔妹”七章。其中心思想,看名字就能体现出来:教育女人要逆来顺受,伺候老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礼敬公婆,不乱传闲话不造谣,不随便掺和事,就算自己不愿意,也要事事听丈夫的。受了委屈更要忍着,别人说你不好要听着。要谦顺的待人,学会讨丈夫兄弟姐妹的喜爱——这样的女人,才是百分百的好女人。

对班昭的这个评价标准,朱元璋是基本同意的,之所以要朱升重新编纂,是因为在他眼里,做一个百分百好女人,特别是“第一家庭”的好女人,还需要一个重要素质——不擅自专权干政。这一条,也被朱升不折不扣写入了编订版的《女诫》中。

而也从此之后,《女诫》一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大明王朝的妇女基本评判手则,无论宫廷还是民间,执行的都是这一套相同的标准。而在朱元璋的推广下,《女诫》不但风行全国,在明朝,还相继的诞生了两个“升级版”,一个是朱元璋儿媳妇,明成祖朱棣皇后徐氏所编的《内训》,另一个是明刘氏所作的《女范捷录》,前者认真学习《女诫》中的“后妃不干政”精神,并将其理论观点细化,以单独成书的方式深入解读。后者则继承发扬《女诫》中关于好媳妇的各类评价标准,不仅以理论的形式进行剖析,更精选大明朝具有典范意义的好人好事,真实记录并热情讴歌。这两部书,加上唐朝宋若翠的《女论语》,以及班昭原版《女诫》,被后世并称为“女四书”。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进行三从四德教育的专用代表教材。

由此也可看到,如果穿越到明朝,却做了一个女人,那着实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时代里,如果要当一个好女人,按照《女诫》等主流妇女教科书的规定,恐怕只有一条路——做个老实巴交的受气小媳妇。

但在明朝的“第一家庭”里,要做个好女人,却不仅要做个受气小媳妇了。做为皇室成员,有《皇明祖训》管着,偏巧又是个女人,又要有《女诫》管着,典型是受“二茬罪”。

而朱元璋之所以要苦心打造这部“百分百好女人宝典”,也并非是有意要让家里的女人受二茬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吸取了历朝历代由于后宫干政而导致国势衰弱的教训。他的第一追求就是:保证大明历代帝王的法定老婆,从皇后到宫女,都是百分百的好女人。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朱元璋煞费苦心,除了编《女诫》搞思想宣传外,在制度上,也大伤脑筋,比如——明朝皇室选老婆的程序。

从表面流程上看,明朝皇室选妃的过程,与其他封建王朝相比都大差不差,都是先四面撒网,从民间选拔,然后层层淘汰,给皇子找到意中人。

然而相比之下,明朝皇室的选妃,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深入群众的,因为朱元璋从一开始就定下了调子——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拂受。翻译成白话就是:皇帝以及亲王的老婆,无论是正房的皇后,还是偏房的妃子,都要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优先选择“良家女”,也就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子。至于那些主动给皇室“献美人”的,一律不接纳。而这个基调,也被整个明王朝不折不扣的执行了。整个明朝的皇后中,真正出身勋贵世家的只有两人,一位是明成祖的皇后徐氏(中山王徐达之女),另一位是明宪宗的皇后吴氏(怀宁侯孙堂的外甥女),其他的皆出身平民家庭。就这仅有的两位,徐皇后是沾了老公朱棣扯旗造反成功的光(原本是燕王),而吴皇后只过了一个月皇后瘾,就因开罪于明宪宗最宠爱的万贵妃,黯然被打入冷宫,并连带家族爵位被夺。贵族家的女子母仪天下,这种事放在明朝,反而成了低概率。

所以对于打算穿越回明朝当皇后的现代女生来说,真穿越回去,做个平民家的女孩,是比做个贵族家小姐更有机会的。所谓灰姑娘变王后的童话,放在明朝非但不是童话,相反是实话。

而为了实现这个“童话”,每一个怀有皇后梦的女孩,都要经过艰苦卓越的选拔过程。

如果说朱元璋的选拔基调,已经很深入群众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选拔过程,就更加深入群众——堪比今日综艺节目选秀。

选拔的第一步,就是“海选”,每到皇帝或者太子要大婚的时候,皇室都会派太监四处撒网,在全国各地挑选5000名少女,年龄在十三至十六岁,被选中者由皇室出钱,在规定时间内送女儿至京城参选。这一环节的选拔标准,每一次都不同,归根结底,却还要看运气了。

至于这一环节中群众的参与热情,那也是依选拔的规则而异的,通常说来,如果选拔仅仅是说选秀女,那基本应者寥寥,逼急了也会发生诸如“拉郎配”之类的事。如果选拔前直接写明:这次要选妃,被选中的都有名分,那就不同了,基本是蜂拥而至打破头皮。不管是热情参与还是应者寥寥,女生的家长们,总免不了要给负责“海选”的宦官塞钱,以至于还发生过诈骗事件——明朝隆庆年间,一个叫张进朝的宦官假传圣旨,在湖北地区为皇室搞“海选”,半个月骗取白银十万两,折合人民币六千万。

等着海选过后,第二轮选拔,则是在京城举行,宦官们会把参选少女集中在一个大场地上,按照年龄排序后查看,以身材为标准,淘汰掉其中的一千人。太高的会比淘汰,太矮的也会被淘汰,太胖的当然不能要,太瘦的也不能留。按照明朝宫廷衣服服装等文物参照,明朝皇室选拔皇后的标准身高,大约在一米六五左右,也就是说要身材适中,体型匀称的。第二天,依然是同样的场地,则要进行第三轮选拔——看五官,包括头发,眉毛,眼镜,鼻子,以及说话的音色,有一项不合格立刻淘汰。长得丑的自然难免淘汰,长得漂亮却也未必安全,太漂亮了,会被认为太“妖媚”,照样淘汰。这一轮淘汰率高,大约要刷掉两千人,剩下的两千人,在第三天会接受新的测试项目——量脚。封建时代三寸金莲为美,大脚肯定首先被刷掉,小脚却也未必安全,脚的大小合格后,还要接着测试走路的仪态,这一轮筛选后剩下的一千人,得以晋级入宫。

晋级入宫的这一千人,原则上说,已经拿到了留京指标,至少能留在宫里做宫女,成为皇帝的法定老婆。剩下的比拼,主要是争夺做老婆的级别了——是皇后还是普通宫女。首先要过的是体检关,一千名宫女要分批进入密室,由老宫女们进行身体检查,身上有疤痕的,或者皮肤不够光滑细腻的,首先要被淘汰。这一轮也是淘汰比率最高的一轮,要淘汰掉其中的百分之七十——留在宫里干粗活。

剩下百分之三十的幸运儿,也就是三百名宫女,要进入一个考验耐力的环节——留宫查看。这三百人,会留在皇宫里考察一个月,由太监观察他们的饮食起居并向皇室汇报,从中再筛选出五十个被认为性情温厚的女子,考评的标准,自然以《女诫》为准,得以入选的五十人,等于是进了“保险箱”,即使下一轮被淘汰,也能有一个嫔妃的名分。

而五十个“嫔妃”,则要进入下一轮淘汰率最残酷,也最考验运气的环节:由太后或者太妃亲自验看,从五十个女子中选出三个中意的,交给皇帝亲自遴选,这好比就是一场选秀大赛的半决赛。而胜利通过半决赛的三位选手,则要在皇帝面前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PK,最终由皇帝确认皇后的人选。母仪天下的皇后,就这样诞生了。

而在这整个过程里,其实也不乏黑箱操作,比如从5000人选1000人的几个环节里,拥有话语权最大的,其实就是负责遴选的太监。塞红包是少不了的。而从1000人到300人的环节,收钱的对象就变成了负责体检的宫女,300人到50人的环节,则要上上下下的打典,等着50选3的环节,却是赌运气和定大局的一环。虽然皇后要由皇上选,但太后中意谁,事情也就基本定下来,最后皇帝遴选,其实也是秉承太后的意思。大多情况下,其实是走过程。

这就是明朝皇后的整个选拔过程,比起明朝的科举来,不难发现难度更大,科举虽然也要凭运气,但更重要的真才实学,在明清时代,科场舞弊更是难之有难,对比起来,做皇后的难度,基本算是考状元的平方。

而比起皇帝的老婆来,皇帝的女儿——公主们,也着实不容易。做皇室的老婆难,而皇室的闺女要嫁人,却也同样难。

明朝三个世纪的历史上,共出生公主92位,但其中获得公主封号的,只有77位,加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姐姐与侄女,明朝拥有公主封号的女子,共有81位。之所以有些公主没有封号,主要因为她们其中三十六位出生时早夭,许多人因此没有册封。在家庭子女地位上,明朝同样重男轻女——公主的名分,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的,就算你是皇帝的亲闺女,也要老老实实的熬时间,明初的时候,通常是刻板到公主出嫁前两天才给名分,后来总算政策灵活掌握,但也大多要到公主成年之后。

而如果细看这81位公主的“结婚率”,却是一个差强人意的数字:下嫁者一共57位,刚刚过百分之六十。而这其中如愿嫁得好郎君的,随着明朝时代的演进,却越发的屈指可数。

明朝公主的婚姻,和那年头民间嫁女儿一样,属于包办婚姻。在明朝朱元璋至朱棣三代帝王统治年间,公主的丈夫,主要是从勋贵子弟中选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主择婿到明朝正统年间的时候,也逐渐形成了制度化:一是禁止文武大臣家的子弟参选。二是驸马的选择,也是通过海选方式进行,由礼部主持,参选条件是年龄14至16岁,且拥有京城户籍(北京市户口)的在京普通官员以及良家子弟。要求容貌端正,举止端庄,家室清白,富有教养。如果京城找不到合适的,就把选拔范围,扩大到山东河南河北三地,通常都是以海选的方式选出三人,再由皇帝相看,确定其中一人。有幸获选的幸运儿,也并不是立刻就能娶公主,相反要先参加礼部举行的驸马学习班,学习合格后方能与公主机会,也就是成为我们通常说的“驸马”。

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驸马的诱惑力是非常大的,明朝的驸马,全称叫做“驸马都尉”,可以居住在国家赠予的豪宅里,更享受每年两千石禄米的高薪(折合人民币八十万),每年的计划外收入也多,比如有朝廷的赠田和赏赐,驸马的父亲也因此沾光,可以被授予兵马指挥使的虚职并享受俸禄,儿子也可世袭成为锦衣卫指挥,属于厅级干部。当然,从行政级别上说,驸马还是属于公主的下属,见了老婆的面,依礼要向老婆下跪,公主吃饭的时候,驸马更要侍立一旁,也就是公主吃着,老公看着,公主站着,老公跪着。对比驸马一家的优厚待遇,这些算是“幸福的代价”。

为了这“幸福的代价”,在当时,每到招驸马的时候,各地都有好青年趋之若鹜。理论上说,以如此严格认真的选拔标准,如此富有吸引力的条件待遇,给公主选个好驸马,貌似是没问题的。

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却全走了样。

首先是对于驸马的考评,除了要考评驸马本人的条件外,驸马的家庭身世,也成为考评的重点内容。如此一来,有时候好端端的婚姻,偏偏就容易“烤”糊了。明世宗朱厚熜的女儿永淳公主,便是这么个“杯具”,当时明世宗为女儿招驸马,本来确定了一个叫陈钊的青年,这小伙一表人才知书达理,明世宗起初越看越喜欢,拍板就把婚事定下来了。可事后得知,陈钊出身不清白,父亲只是家族的小妾,这下明世宗不干了,果断替女儿退婚,但公主婚期已定,只得抓紧时间重新海选,仓促之下,这次可选歪了,好不容易选来一个家世清白的谢昭,可相看以后才知道,这位谢公子貌丑不说,还是个秃头,明世宗有心悔婚,无奈婚期迫在眉睫,皇家的面子朝哪搁,只能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嫁!

而更漏洞百出的,却是驸马的海选环节,和皇帝选老婆一样,公主选驸马,最初的海选,也都是由太监操办,且中间缺少监督,只要敢塞钱,阿猫阿狗也能蒙混过关。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妹妹永宁公主,就是吃了这个大亏。当时万历帝大张旗鼓给妹妹选驸马,一来二去,总算挑中了一个,小伙子叫梁邦瑞,富商出身且相貌不差,外加操办的太监把他夸成一朵花。万历帝也就拍板认可了。可婚礼当天就发现不对劲,这哥们穿着婚袍,却当场狂流鼻血,把现场来宾都吓得够呛,关键时刻还是太监会说话,当场奉承说:婚礼见血是大红,这吉利啊!万历帝想想也对,于是就没往深里想。谁料结婚才一个月,公主就嚎啕着回来了:这位梁公子其实是个痨病鬼,参加海选的时候就病的够呛了,全靠给太监塞钱才混进来,送进洞房后,就体弱得连夫妻生活都过不了,蜜月都没过完就一命呜呼了。可怜永宁公主贵为金枝玉叶,却是先嫁人妇,再做寡妇。那年头已是明朝中晚期,所谓封建礼教在民间早已不作数,照《三言》的说法,女子离婚再嫁,那是正常不过。可放在皇室生活,却依旧条令森严。公主守寡,那是一定要守到底。不出几年,守寡到底的永宁公主郁郁而终。一生幸福全让迷信哥哥和财迷太监毁了。

而就算是择婿满意,婚姻顺利,公主驸马的婚后生活,依然时刻充满“幸福的代价”,最典型的幸福代价是:公主驸马的夫妻生活,也不是随便想过就能过的。

因为从家庭关系上说,公主驸马是夫妻,但从行政关系上说,公主是皇室,驸马是臣子,属于上下级。下级要找上级办事,通常都要申请,夫妻生活这类重大事件,同样也要申请。平日里,公主驸马,也都是分房而居的,公主在内室,驸马在外室。

而做驸马的,要申请过一次夫妻生活,那真比闯关还难。倒不是公主本人不乐意,而是公主并非一个人在战斗,陪公主嫁过来的,还有诸如保姆,奶娘等各色人等,申请一次夫妻生活,就跟进庙烧香一样,那样一级一级往里烧。

而最难烧的一关,莫过于公主的管家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嬷嬷。在公主与驸马之间,看似地位卑微的嬷嬷,却是横亘在公主驸马之间的一道铁门,公主驸马的夫妻生活过不过,一个月过几次,全是她说了算。

一般说来,公主和驸马要过夫妻生活,流程是这样的,由公主宣召,接到宣召的驸马,前来觐见公主,然后夫妻团聚,完事收工。

可有嬷嬷在,事情就不一样了。公主能不能宣召驸马,得看嬷嬷是不是同意,如果没给嬷嬷好处,嬷嬷不会同意,赶上嬷嬷不高兴,也不会同意,个别倒霉的公主,摊上个心理扭曲变态的,见不得年轻人恩恩爱爱的嬷嬷,那更是只能认倒霉了。

而公主之所以怕嬷嬷,主要因为嬷嬷都是老宫女,在宫里扎的时间长人脉广,尤其和实权太监交好,轻易得罪不得,虽然一个是主一个是仆,却还要看人家的脸色。

而接到传召的驸马,如果不给嬷嬷塞好处,就是嬷嬷传了,你也进不去,被嬷嬷铁青着脸挡出去。有些驸马会绕开嬷嬷,趁嬷嬷不在的时候来会公主,可一旦被嬷嬷发现,后果就很悲惨:嬷嬷会像捉奸一样把驸马逮出来,打的驸马这辈子都不敢偷着来。好好的夫妻,就这样整的和偷情似的。

绝大多数的驸马和公主,就是这么憋屈着过了一辈子,当然也有奋起反抗的,不过虽然胜利了,代价却是惨重的。比如《万历野获编》里所记录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女儿寿宁公主。

这位寿宁公主的来头可不简单,她是万历帝最宠爱的贵妃郑贵妃的女儿,万历帝有十个公主,夭折了八个,仅存的两个钟,寿宁公主是他最疼爱的掌上明珠。后来寿宁公主嫁人后,万历皇帝还分外想念,嫁人的时候就特意下旨,命公主每隔五天就要回宫一次。

可就是这样一位备受宠爱的公主,结婚后却一直受嬷嬷的欺负。她和驸马冉兴让,婚后一直感情和睦,偏偏多出个嬷嬷梁英女,这女人脾气古怪,尤其见不得男欢女爱,公主要宣驸马,总是想方设法阻拦,公主驸马花了不少银子,赔尽了笑脸,却是该骂还是骂,该不让见,还是不让见。

日久天长,小夫妻也忍无可忍了,趁有一次嬷嬷不在,冉兴让干脆摸进公主房间,二人痛痛快快私会一回,偏在正亲亲我我的时候嬷嬷回来了,这下可炸锅了,嬷嬷当场卷袖子打骂,公主也忍够了,和嬷嬷大吵一通,随后夫妻俩豁出去了,打算分头进宫,驸马去找老丈人万历帝揭发,公主去找母亲郑贵妃哭诉。同心协力和嬷嬷斗到底。

按理说,这小夫妻该是百分百的胜算,一个是皇上贵妃最疼的掌上明珠,一个是掌上明珠的老公,对面不过是个老宫女,胜负似乎一目了然。

可真斗起来才知道,小两口还是毛太嫩,一面嬷嬷早利用相熟的太监,跑到公主生母郑贵妃面前颠倒是非,尤其把公主思念驸马,和驸马相会,说成是不守妇道。结果郑贵妃大怒,公主来了三次都被挡在门外,另一边厢的驸马更惨,被挡驾见不到万历帝不说,还被嬷嬷的亲信太监找人一顿暴打。还没等着冉驸马去告状,万历帝的圣旨反而下来了:斥责驸马乱搞事情,反命他夺职反省。一对合法的夫妻,争取合法的夫妻生活,除了争来一顿暴打和母女反目,便是这么个窝囊结果。

不过他们还算是幸运的,这事情过后,事情的始作俑者梁嬷嬷,被调往他处,虽然打人的宦官没有遭到任何处罚。但相信公主驸马是知足的,因为他们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在一起了。在整个明朝的三百年里,他们或许是唯一一对可以正大光明在一起的公主驸马。虽然过程惨痛了些。

同类推荐
  • 癫狂大宋

    癫狂大宋

    赵佶忙着讨好姘头李师师,蔡京瞎了眼睛还惦记着当太师,童贯小胜一仗觉得自己天下无敌,阿骨打兄弟看着大宋这只肥羊发笑——令狐冲闹失恋,韦小宝想发财娶双儿,萧峰的大宋慈善总会起内讧——还有江南七怪诈骗集团行骗、黑带拳王苗人凤被劈腿,张无忌的太师父正在琢磨怎么不用力气就能把人打死——然后,这些人都向着一件事靠拢——东京保卫战!当然,后面还有很多事等着他们去做······扇子新书,希望多多支持,!
  • 水浒天行

    水浒天行

    话说北宋末年,朝纲崩裂,奸臣当道,许多英雄好汉不得已走上落草之路,最后聚义梁山水泊,共拒官军,诸如宋江、晁盖、林冲、武松、李逵、杨志等好汉之名之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怎奈施公耐庵差强人意,一个风起云涌的英雄传奇尽皆付之于招安,悲兮?叹兮?……我愿提起拙劣之笔,再绘水浒英雄谱!………………………………………………………………………原来,宋江本是皇族之后,太祖赵匡胤之嫡亲之子孙……原来,林冲并未一气而吐血身亡……原来,武松与那潘金莲曾是旧识……原来,李逵并非一味莽撞,也曾娶妻,也曾儿女情长……………………………………………………………………………本文立足施公之水浒,集三载心血,欲再造水浒之英雄世界……不喜请绕道!
  • 东林游侠传

    东林游侠传

    万历末年,迷雾重重,福王强势,太子不稳,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一个少年,亦正亦邪,卷入这是非漩涡,无意间揭开层层迷雾,见证东林的兴亡。本文的故事,就从明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妖书案》讲起。要写的这本小说,本是一部武侠小说。题材选择了明末的党争,因此江湖味救淡了一些,党争的描述多一些。所以就想,武侠嘛,侠义为本,淡写江湖,也不错。
  • 逆天明星

    逆天明星

    欧阳汐是21世纪的高名气明星,却因为一次意外而穿越到异世大陆。欧阳汐在那会发生什么故事?
  • 一个村庄的记忆

    一个村庄的记忆

    本书稿记录了山西省山阴县北周庄镇安岸庄村的历史,这个村和世上所有的村庄一样,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也承载了一段又一段厚重的人文历史。从古至今这个村庄的人们以务农为生,兼以养畜。他们有自己的节日、节令和风俗习惯,有自己的饮食特色和建造风格。这既是一部村史,更像一幅生动的民俗画。
热门推荐
  • 佛说见正经

    佛说见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隐归尘

    一隐归尘

    她说,做女子太不自在,我要扮作男子。什么?后半生的幸福?我不要了!她睁一双慧眼识人间百态,她敞一颗真心存雄心壮志。功名于她,如尘似土,征途于她,如云似月。她戏朝堂,历沙场,笑看天下,傲视群雄。可她,终究还是女子,逃不过权势,躲不开情缠。西汉昭宣中兴时期,且看滚滚长河,奔腾而过,浪涛相惹,片刻尽舍。且笑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红尘惆怅,如梦一场。——————————当某些章节让你笑得合不拢嘴时,请牢记,本作是正剧。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凤飞于林:重生之浴火凰妃

    凤飞于林:重生之浴火凰妃

    她与他,曾经两小无猜,互投情谊。她为他,生养一女,一共二十多年的情分,却在一夕之间!覆灭了!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断她手足,毁她容颜!更是当着她的面,杀死了他们共同的孩子!只为逼她交出《飞舞决》,然而……“我这次回来,什么都不要,我只要你死!”一朝重生,她走上报仇雪恨之路,欺她者,虽强必诛!
  • 燃烧之旅

    燃烧之旅

    当你对自己的人生还没想好的时候,有人推了你一把,从此走上一条不归的变强之路。这是一个强二代的霸道征服路!
  • 封后

    封后

    重生的安然,除了要成为真正的演员and让爸妈过上好日子and吧啦吧啦各种心愿之外,最大的心愿就是,扑倒暗恋多年的男神洛泽衍!传说中的最完美男神,您的贴心小萌妻已送到,请签收并验货!男神:“唔……验货么?”安然:“……你干什么?你别过来!”PS:一切情节与人物形象等不均以现实为准,请勿较真。
  • 介石智朋禅师语录

    介石智朋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跟我吃不得痛风

    跟我吃不得痛风

    本书由痛风防治专家张明医生等人精心编著而成。全书共分七章,依此论述了“怪病”痛风的流行病学及遗传倾向;痛风的发病机制;痛风的诊断和鉴别;痛风的并发症;痛风的预防、保健及饮食原则;痛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和动动原则等。并收集了几十种低嘌呤类的动、植物食物推荐给痛风患者食用。
  • 相生镯

    相生镯

    我第一世与他争战沙场钟情徜徉我第二世与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我第三世与他孽债情缘不可自拔我这在双生镯里两千年却不见他而我这第四世却是否还要等他吗我不得而知前途迷茫化鬼抑或人
  • 释门正统

    释门正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