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0900000019

第19章 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研究

类中风概念演变史

类中风顾名思义类似中风。中风一词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有“风邪入中”的概念,属病因范畴,有“中风病”的疾病概念范畴,与此相应,类中风一词在中风病古代文献中也曾分别从病因、疾病两个角度赋予过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元代王履首次提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促进了中风病病因由“外因致中”向“内伤积损”的转变。

明清各医家对类中风论述颇多。大多数医家都继承了王履提出的类中风概念,并不断从多方面将其发展、完善。同时由于临床上十分需要将中风病与其容易混淆的许多疾病相鉴别,明代医家李中梓应时代的需要又提出了“类中风者,有类乎中风,实非中风也”的一个类中风的全新概念。此后医家又不断使这一概念完善,从而促进了中风病是一种独立疾病概念的形成。

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对中风病病因病机认识的不断深入,病因倡“非风”学说,王履提出的类中风概念与后世中风病概念一致,并随着中风病概念的规范化进程,最终被中风病的概念完全代替,现代很少还使用这个类中风概念。同时由于李中梓提出的类中风概念包括后世的许多疾病在内,现代也不用它了。

由此可见在中风病研究的发展史上,类中风病因、疾病的概念都经历了提出、发展、演变、被新概念代替的过程,而又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风病研究的深入。

类中风新概念的提出

近十年来随着CT、MRI、SPECT、PET等神经影像技术的应用普及,现在临床上脑卒中已趋向轻型化,临床上许多不以传统中风病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或神识昏蒙五大主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不能纳入传统中风病范畴的西医脑卒中,依据CT、MRI得以确诊,其发病率已经占脑卒中的一半以上,且还将上升。其对人类的危害不亚于传统中风病,相反由于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极易发生漏诊、误诊,使医生和患者忽视而延误治疗,病情重者常可危及生命,因而更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今天我们已经进行了前人所无法达到的新的医疗实践,那么能不能在新实践的基础上积累新材料、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概念,已经成为能不能发展中医中风病理论的当务之急。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把这种不以传统中风病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或神识昏蒙五大主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不能纳入传统中风病范畴的西医脑卒中统归为类中风,进行单独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中风病的理论构思,即从广义上讲中医中风病与西医所指一致,包括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中风病中,根据临床症状特征不同,将以传统中风病的五大主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脑卒中归于中风,仍延续中医传统中风病的理论体系;而将以头痛、眩晕、精神障碍等多种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脑卒中归为类中风进行单独研究,不断从中医角度揭示其种种规律,丰富发展中医中风病理论。这个中风病理论构思的提出,进一步拓宽了中医中风病的研究领域,完善了中医中风病的诊断,为进一步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又可与西医研究范围一致,以便互相促进、取长补短。

在以上理论构思的指导下,我们采取类中风组与中风组临床症状、体征对照研究的方法,采用美国SAS统计分析软件,对全国多中心、前瞻性的2206例病例的调研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等多因素分析,并依据调研、统计分析的结果,结合临床实际、文献调研、专家的经验综合分析,确定了类中风的主症为:眩晕,身体感觉障碍,剧烈头痛,视物异常,不随意运动,精神障碍,癫痫样发作,失认失读失写。

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类中风的概念:即类中风是临床上出现的不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识昏蒙、舌强言謇或不语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以眩晕、身体感觉障碍、剧烈头痛、视物异常、不随意运动、精神障碍、癫痫样发作、失认失读失写等为主症的广义中风病的一个特殊类型。类中风属广义中风病的二级病名,属西医脑卒中范畴,西医的无肢体偏瘫型脑卒中及无症状型脑梗塞中医辨证多属于类中风范畴。

类中风病类诊断方案

通过对类中风概念演变史研究、类中风新概念探讨、585例类中风临床资料分析、类中风主症的研究等一系列研究之后,我们提出了类中风病类诊断方案,并进行了小样本的临床验证,取得了94%的良好符合率,具体方案如下:

(1)主症:眩晕,身体感觉障碍,剧烈头痛,视物异常,不随意运动,精神障碍,癫痫样发作,失认失读失写。

(2)不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识昏蒙、舌强言謇或不语为主要临床表现。

(3)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可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5)头颅CT、MRI等影像检查有急性梗塞或出血灶。

具备一个主症以上,并符合2、3、4、5项即可作出类中风的诊断,若症状轻微,结合影像学检查亦可确诊。

在类中风中,以眩晕为主,定为类中风眩;以身体感觉障碍为主,定为类中风痹;以剧烈头痛为主,定为类中头痛;以视物异常为主,定为类中视歧或视惑;以不随意运动为主,定为类中风痱;以精神障碍为主,定为类中风癫或风痴等;以癫痫样发作为主,定为类中风痫;以失认失读失写为主,定为类中癔(懿)。其中以风眩、头痛、风痹、风痱、视歧为多见。

类中风西医研究概况

西医无肢体偏瘫型脑卒中及无症状性脑卒中大多属这一类,现就这两类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发病率:从文献报道,无肢体偏瘫型脑出血占同期脑出血的9. 96%~17. 70%;无症状性脑梗塞占急性中风病人30%~40%。这一类脑卒中目前检出率已超过50%,且随着影像技术普及,其检出率还将上升。

(2)临床症状与体征:无肢体偏瘫型脑出血的临床症状常有头痛、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视物模糊、颅神经症状等复杂多样的表现。无肢体偏瘫型脑梗塞的临床症状主要以智力低下、精神症状、多种言语障碍、剧烈眩晕、癫痫、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局灶征多不明显。无症状性脑梗塞以自觉症状为主,多见头痛、头晕、眩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发作性视物改变、短暂意识丧失、一过性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等,并有可能引起或加剧认知和智力障碍。

(3)病理改变:病灶多位于脑的“静区”,未波及运动中枢和传导通路。在无肢体偏瘫的症状性脑卒中,以脑叶最多,在无症状性脑梗塞中常以皮质下白质、基底节、内囊为多,占88%。此外脑的其他部位均可见到,病灶大小均以小量出血或小灶、多发腔隙性梗塞灶为多见。无症状脑梗塞明显小于症状性脑梗塞。个别出血量大或梗塞灶大者多处于脑的“静区”。

(4)临床误诊及危害情况:这一类病人临床诊断比较困难,极易发生漏诊、误诊。大多数病人初诊时发生误诊,常将脑出血误诊为梗塞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将脑卒中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炎、颅神经炎、 颅内动脉瘤、精神病、急性胃炎、血管性头痛、颈椎病、醉酒、高血压脑病等。因而更具有潜在危险性。正确诊断主要依靠CT、MRI影像手段。

这一类脑卒中对人体的危害不亚于典型脑卒中,由于易发生漏诊、误诊,使病情持续发展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防止重症脑卒中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5)预防、治疗与康复:目前西医治疗或同症状性脑卒中治疗,和/或对症治疗,症状相对轻者或不治疗。因而病人常常得不到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遗症发生率高,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且病情可持续发展,多可导致痴呆及重症脑卒中发生。由此可见对这一类脑卒中进行研究,在目前医学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类中风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既然类中风与传统中风病临床主症不同,其中医病机必然有其特殊性,治疗的目标、证候演变规律、辨证论治内容、预防措施、康复方法、预后情况等在中风病普遍规律的基础上都应有独特的规律。中医十分重视临床症状体征,它直接关系到辨证论治,关系到临床疗效,这是中医与西医比较非常独特的地方,我们要按照中医固有的规律研究中医,借鉴西医,但不受其禁锢。因此我们认为深入探讨类中风辨证论治的规律十分必要,由于在脑卒中早期就采用了针对缓解眩晕、身体感觉障碍、剧烈头痛、视物异常、不随意运动、精神障碍、癫痫样发作、失认失读失写等症状体征为目的有效治疗、康复措施,减少并发症、后遗症,因而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正是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明显优于西医的优势所在。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下面提出初步的类中风部分病类辨证论治草案,供大家讨论。

1. 风眩

(1)风眩一词首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2)证候学特征:以卒发眩晕为首发症状和主要症状,眼前发黑,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如坐舟车,坐立不稳,甚或眩晕欲仆,恶心呕吐汗出。或兼见头痛、耳鸣、易怒,口苦目赤,便秘尿赤,或胸闷、倦怠、少食,舌质红或舌有紫斑瘀点,舌苔浊腻或黄腻,脉弦或滑数。或兼见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则发,神疲懒言,面白少化或萎黄,或腰膝酸软,遗精、滑泄,发落、齿摇,舌色淡、质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或少苔或光剥,脉细弱或虚大。可兼有轻度偏瘫,言语不利等。风眩应与眩晕相鉴别:两者虽均以头晕目眩为主症,但从发病年龄看,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眩晕在青年、老年均可发病。从发病形式看,本病多为突发,眩晕多为渐病,病情迁延,时轻时重。从临床表现看,本病可兼有轻度偏瘫,言语不利等,眩晕则无。

(3)病因病机:类中风眩为本虚标实之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以内伤为主,尤以肝阳亢盛,阳化风动,夹痰浊、瘀血上逆,填塞清窍为主要病因病机,或兼见气血亏损,或兼见肾水亏耗。病变脏腑以肝、脾、肾为重点,三者之中,又以肝为主,“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主动主升,喜条达而恶抑郁。素体阳盛之人,肝之阴阳失于常度,阴亏于下,阳亢于上,虚风暗煽,加之忧郁、恼怒、劳伤后,肝阳亢张,阳化风动,夹瘀血、痰浊上冒巅顶,填塞清窍,故卒发眩晕,视物旋转,如坐舟车,耳鸣,脉见弦象,甚或出现坐立不稳、眩晕欲仆之风盛动摇之象;风火痰瘀炽盛,阻碍气机,横窜经脉,故可出现中风主症如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等,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机壅遏,故见泛泛欲呕;肝阳升发太过故易怒,肝火偏盛,循经上炎,则兼见面红、目赤、口苦;火热灼津则便秘尿赤,舌红苔黄;痰浊中阻,则见胸闷、倦怠、少食、苔腻,脉见滑象;瘀血阻络,则见舌有瘀斑等。若兼见气血不足,脑失所养,则见劳累后诸症加剧;气血不足则见面白少华或萎黄,细或虚大脉。若兼见肾精不足,脑髓不充,则腰膝酸软;肾虚封藏失固,则遗精滑精,舌体胖,脉细弱。

(4)辨证论治:目前临床上将本病分为:①风火上扰头晕。由气郁化火,风阳内动,使风火上扰所致。其特点是头晕头胀,面赤易怒,烦躁少寐,舌红苔黄,脉弦数等。②阴虚阳亢头晕。以阴虚为本,阳亢为标,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其特点是头晕目涩,心悸失眠,或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弦细。③痰浊中阻头晕。由湿聚生痰,痰湿中阻,上蒙清阳而致。其特点是头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纳呆,形体困倦,或嗜睡,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或弦滑。④中气不足头晕。由中风日久,久卧伤气,年事已迈,脾肾虚弱所致。其特点是头晕,面色苍白,体倦懒言,神疲纳减,自汗便溏,舌淡脉细等。⑤心脾两虚头晕。由脾胃虚弱,气不生血,心失濡养所致。其特点是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脉细弱。⑥肾精不足头晕。由老年肾亏,肾精不足,髓海空虚所致。其特点是头晕耳鸣,精神萎靡,记忆减退,腰膝酸软,遗精阳痿,舌质淡红,脉弦细。前3种多见于中风的急性期,后3种则常见于后遗症期。有从证候出现概率、组合形式、主要证候表现、证候虚实动态演变等不同层次对风眩辨治规律进行研究后,认为风眩初发时,风痰证、风痰瘀血证、痰瘀证、阴虚阳亢证最多见,占78. 05%,平肝潜阳熄风为基本治疗大法,常用方剂有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到后期,风证、阳亢证出现率逐渐降低,阴虚证、气虚证逐渐增多,基本治法为滋阴、益气,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补阳还五汤等,而化痰活血通络法贯穿在整个病情的始终。我们认为类中风风眩之治法,以平肝熄风、活血祛痰为主。若兼气血两虚,则辅以益气养血;若兼肾精亏虚,则辅以益肾填精。方药用羚角钩藤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基本方为羚羊角、代赭石、生龙骨、钩藤、白菊花、赤芍、生白芍、大玄参、龟板、牛膝、地龙、红花、鸡血藤、胆南星、竹沥。方中以羚羊角、代赭石、生龙骨重镇潜降熄风,钩藤、菊花平肝潜阳;白芍、玄参、龟板滋养肝肾、育阴熄风;赤芍、红花、地龙、鸡血藤活血通络;胆南星、竹沥荡涤痰浊。若偏于肝火炽盛者,加入龙胆草、夏枯草、黄芩、丹皮等清泄肝热;或加用龙胆泻肝丸,偏于腑实便秘者,可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泻热;偏于气血不足者,可加入八珍汤,以健运脾胃,益气生血;偏于肾精亏耗、真阴受劫者,去胆南星、竹沥,加入紫河车、天冬、麦冬、熟地而补气血,益真元。急性期还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1~2次。

2. 风痱

(1)风痱一词首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2)证候学特征:以卒发坐立不稳,行走不正或步履维艰,双手笨拙,动作不稳,不自主运动,或见肢体发僵,手足震颤,或语言含混不清,或视物模糊或视歧,或见头晕,耳鸣,易怒,口苦目赤,便干便秘,尿赤,舌红苔厚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为主要证候。风痱与偏瘫鉴别要点:偏瘫肢体活动力弱或不能,查体常见肌力下降;风痱肢体摇摆不定,甚则不能站立行走,闭目尤甚,但肢体活动有力,查体常见肌力正常。西医的小脑出血、小脑梗塞多属本病。

(3)病因病机:因脏腑失调,气血逆乱,肝风夹痰浊、瘀血上冒巅顶,蒙闭清窍,阻滞脉络,不能导引神气所致。本证主病在肝肾,涉及心、脾,多见于中老年人,属本虚标实之证。年逾五旬,肝肾不足,阴不敛阳,虚风暗煽,加之情志过激,嗜酒纵色,劳伤无度,肝阳亢张,内风夹痰,迫血上涌而致病。总之本证既有肝肾不足的“下虚”一面,又有风火痰瘀上窜蒙窍的“上盛”一面,尤以肝风动越、风性动摇、因风致废为特征。故见坐立不稳,行走不止,步履维艰,双手笨拙,或见肢体僵硬、震颤等风动之象。舌本脉络闭阻,则语言含混不清;肝火循经上炎,则易怒、口苦、目赤;火热灼津,肠液不足,则便干便秘;风火痰瘀阻于内,则舌红苔黄腻,脉见弦滑或滑数。

(4)辨证论治:以熄风开窍,祛痰通络为法。方选羚角钩藤汤加减。基本方为羚羊角、珍珠母、钩藤、全瓜蒌、胆南星、竹沥、明天麻、丹参、京赤芍、石菖蒲、远志、牛膝。方中以羚羊角、珍珠母、钩藤潜摄肝风;以全瓜蒌、胆南星、竹沥、天麻祛风痰,化浊邪;以丹参、赤芍活血祛瘀,通达脉络;石菖蒲、远志通窍达络;以牛膝引血下行。肝经郁热重者,可用夏枯草、黄芩、龙胆草等清肝热、散肝郁,使风邪得散;便干难散,舌苔黄腻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泄热化痰;肝肾不足征象突出者,可以地黄饮子加减治之。有人将本病分为四型辨证论治。①肝阳上亢、风痰阻络证,治宜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石决明30g(先煎),钩藤12g,天麻、川牛膝、山栀、黄芩各10g,胆南星6g,羚羊角粉0. 6g(分冲)。②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治宜通腑化痰、平肝熄风。方药用蒌星承气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全瓜蒌30g,胆南星、生军(后下)、芒硝、枳实各10g,半夏、天麻各15g,白术、茯苓各12g,香附6g。③肝肾不足、痰湿内阻证,治宜健脾利湿,兼补肝肾。方药用三仁汤加减:生薏仁、滑石粉(包煎)各30g,杏仁、清半夏、厚朴各10g,白蔻仁(打)、木通各6g,川萆15g,枸杞子、菟丝子各12g。④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治宜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方药用左归丸加减:熟地、制首乌各30g,山药20g,枸杞子、山萸肉、菟丝子各10g,丹参15g,三七粉3g(分冲)。此外,可根据风、痰、瘀、热之象的偏重分别静点药物治疗。若痰、热偏重者,可将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00ml液体中静点,每日1次,以清热化痰、通络开窍,14天为1疗程;若瘀血偏重者,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40ml加入500ml液体中静点,每日1次,以活血化瘀,14天为1疗程。通过临床观察认为肝阳上亢、风痰阻络证多数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且死亡率较高;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病情相对平稳,治疗效果较好;而肝肾不足、痰湿内阻证,肝肾阳虚、瘀血阻络证病人较少,疗程较长,疗效较差。

3. 风痹

(1)风痹一词首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2)证候学特征:以卒发偏身肢体肌肉关节剧烈疼痛,甚则如刀割针刺,肌肤麻木不仁,痛处无红肿,触碰、寒热刺激、针刺可诱发或加剧疼痛。或见头晕头痛,耳鸣心烦,尿赤便干或便秘,舌红或暗红,或边有瘀斑,苔薄白或黄腻,脉弦紧或滑数。可兼见中风病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等症状。总之风痹以肢体感觉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可有疼痛、麻木、肿胀感、发凉感、灼热感、蚁走感等。本病与痹证鉴别:从病因病机看,痹证均为外因,由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肢体、关节为患;本病为内因,由气虚血虚、痰瘀痹阻脉络所致。从起病形式看,本病多急性起病,痹证多缓慢发病,且病程较长。从临床表现来看,本病病变在脑而影响于肢体,多为单侧发病,虽有肿胀感、灼热感、发凉感,但关节不肿胀,抚之正常;痹证病变在肢体脉络,多为双侧发病,关节肿胀、疼痛,按之灼热或发凉,而不伴有偏瘫、言语不利等。丘脑卒中过程中出现的丘脑痛,中医辨证多属于此类。

(3)病因病机:认为主病在肝,涉及心脾肾。脏腑气血阴阳功能失调,内风旋动,与痰瘀相搏,流窜肢体脉络,而致风火痰瘀阻滞经脉的气血,则肢体疼痛剧烈、如针刺刀割、肌肤麻木,也可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中风主症;肝风动越,肝火上炎,则头晕、头痛、心烦;火热灼津,则便干尿赤、舌红苔黄;瘀血内阻,则面有瘀斑、脉弦紧。总之,中风风痹乃内风与痰瘀合而为病,与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红肿热痛的痹证病机决然不同,治当明辨。顽固性肢体麻木一症病机复杂,虚实夹杂。

(4)辨证论治:以平肝熄风、通达脉络为法,方用天麻钩藤饮合身痛逐瘀汤加减。基本方为羚羊角、生石决明、钩藤、明天麻、龙胆草、黄芩、牡丹皮、净桃仁、红花、当归、五灵脂、地龙、川芎、没药、香附、牛膝。方中羚羊角、生石决明、天麻、钩藤镇肝降逆熄风;龙胆草、牡丹皮、黄芩清肝火、熄肝风;桃仁、红花、当归、五灵脂、地龙活血化瘀通络;川芎、没药、香附理气活血止痛;牛膝引亢逆之血下行。可配以大活络丹治之。疼痛重者还可加全蝎、蜈蚣等虫类活血药加强活血止痛之功;痰湿盛者,加半夏、白术、胆星,以祛风痰、化湿浊;痰郁化火者,宜用温胆汤加黄连、天竺黄等化痰泄热,或合滚痰丸以降火逐痰;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胆星、全瓜蒌以通腑泻热化痰。有人应用益气活血、舒筋通络而止痛法,治疗10例丘脑卒中后引起的肢体阵发性、自发性疼痛。药用黄芪30g,丹参15g,鸡血藤15g,当归15g,木瓜15g,葛根15g,桃仁10g,赤白芍各10g,天麻12g,川芎10g,丝瓜络10g,杜仲12g,川断10g,桂枝10g,辨证加减。经服2~8周疼痛痊愈者7例,减轻者2例,无效者1例。有人应用具有活血通络、益气补肾,兼以熄风化痰的截麻汤(制川乌10g,地龙10g,黄芪20g,当归10g,川芎10g,鸡血藤30g,补骨脂15g,天麻10g,制乳没各10g)加减治疗中风后顽固性肢体麻木64例,治愈41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2. 2%。

4. 风癔(懿)

(1)风癔一词首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又称为“风懿”。

(2)证候学特征:以卒发不识事物、熟悉的文字及亲人等为主,可兼见中风病的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等症。风癔(懿)与语謇的鉴别:风癔(懿)可见失语或虽能言语但词不达意,或不能命名,或不能阅读熟悉的文字,病变在脑而舌体活动自如,但日久不语也可见舌体痿废不用。与语謇的言语含混不清,口舌歪斜,病在舌体不同。

(3)病因病机:主病在脾肾,涉及心肝。主病在脾者为气虚痰盛兼有内风,属风痰闭阻清窍、阻滞舌本脉络;主病在肾者为肾虚精亏,脑髓失充,舌本脉络失养而成。

(4)辨证论治:临证需辨证分型论治。①风痰阻络者,治宜祛风除痰、宣窍活络,佐以益气健脾。方用解语丹加减:天麻、全蝎、白附子、制南星、天竺黄、石菖蒲、广郁金、远志、茯苓、太子参、清半夏、陈皮。方中天麻、全蝎、白附子熄风除痰兼平肝;制南星、天竺黄豁痰宁心;石菖蒲、郁金、远志芳香开窍化痰;茯苓健脾化痰;太子参、半夏、陈皮益气除痰。肝风盛者可加羚羊角、代赭石、牡蛎镇肝熄风;痰郁化火者,可加入温胆汤合黄连、黄芩等以化痰泻热;有血瘀征象者,可加入当归、红花、赤芍等活血通络之品。②肾虚精亏者,治宜滋阴益髓、补肾利窍,方选左归饮加减:熟地黄、紫河车、枸杞子、山萸肉、茯苓、淮山药、炙甘草、石菖蒲、广郁金、丹参、当归、龟板。方中熟地黄、枸杞子、山萸肉滋补肾阴;茯苓、淮山药、炙甘草滋养脾肾;石菖蒲、广郁金、丹参、当归尾宣窍通络;紫河车、龟板等补肾益精血。偏于阴虚有热者加入黄柏、知母滋阴清热;遗尿频频者,可加入桑螵蛸、覆盆子、沙苑子等固肾缩尿;若有肾阳虚者,加入仙茅、仙灵脾、肉蠤蓉等温阳补肾。

总之,类中风病的研究刚刚起步,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以上论述供大家讨论。

(郭荣娟整理)

同类推荐
  • 女性排毒与食补

    女性排毒与食补

    本书从女性生理发育特点和疾病常识出发,为女性朋友提供食疗排毒、运动排毒、精神排毒及其他排毒妙招等科学有效的排毒方案,并从生理特性上推荐食疗食补方法,适合年轻爱美女性阅读,让女性朋友无毒一身轻,健康生活每一天。
  • 冬病夏治与调养

    冬病夏治与调养

    所谓冬病夏治,是对一些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进行适当的调治和补养,以预防或减少发作,乃至根治的特殊疗法。该法属自然疗法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一样,生于春天,盛于夏天,收于秋天,藏于冬天。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在寒冷的日子里就容易受到风寒袭击,导致一些慢性病症频繁发作或加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寒冷还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疾病的高发季节。夏季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
  • 肺病食疗菜谱

    肺病食疗菜谱

    《肺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肺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肺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肺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材料简单,烹调方法易学,配料多样,为你呈上适合于肺病患者的美味。是药三分毒,尽量少用食疗有奇效,不妨多试。
  • 健康要懂心理学

    健康要懂心理学

    人人都希望健康,并且把健康和幸福联结在一起。因此,健康才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而健康与心理是密切相关的。身体的健康不仅仅需要建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还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人们对“健康”的含义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真正的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拥有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才能使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身心健康。
  • 品味谈吃

    品味谈吃

    本书介绍了饮食的基本知识,对食料和品味尤其注重,趣味和知识性都很强。
热门推荐
  • 武图君主

    武图君主

    痴情三年,不问武图。却换来的无情嘲笑。心已死,空悲凉。他毅然踏上武图一道,这次不成天地君主,便泯然众人。觉醒八荒灭生图,成天地主宰。与日月争辉,战天下诸神。天下江山在我手,绝世美女全都有。
  • 这货真的是主角吗

    这货真的是主角吗

    jK:这一瞬间我才恍然大悟,赚取阳寿和续命是一个意思。所以了,本书讲述的不是重生赚阳寿的故事,而是不断续命的故事!书友群:492443898
  • 文武无双

    文武无双

    在这个琴棋书画满天飞,实力至上的年代。画者以笔镇河山;乐者以声纵灵魂;文者言出法随;武者以力扛鼎。云飞杨经过“死”的觉悟,以诗养魂;以文法天下;以武破苍穹,文武无双。开启双杀,三杀······的超神之路,独领风骚数百年。当踏上星河的那一步,看着支离破碎的中华大地,他呐喊:生为华夏人死为华夏鬼,孰可忍孰不可忍,前辈的鲜血不能白流,屈辱必将归还,践踏将由血来偿还。
  • 阡琪

    阡琪

    (第一二章不怎么的好,请大家指导一下,还有植入哦)她,出身高贵,却不受喜爱,后来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终于取得了众“人”的认可;他,出身卑微,一直深受喜爱,因为遇见了她,他变了······看他们如何走到最后吧。
  • 末世血色:王者之路

    末世血色:王者之路

    一场入夜的暴雨,一场末世的洗礼。作为末世前的异能者,她在这个世界里,在这个死亡的空间里,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一路前行,希望又在何方?人之初,是善,又亦是恶?在这场死亡的洗礼中,她,墨寒月,又能走到哪一步?微博:墨色渐染青岚处,qq2040834660,可勾搭哈哈哈哈哈
  • EXO患得患失

    EXO患得患失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勇敢的爱一场!青春是拥有一段至死不渝的友情!青春是放肆的呐喊!青春是放手的追逐!谁都有一段青春,那么,请好好珍惜它!错过了,将不再拥有......
  • 永恒之圣临天下

    永恒之圣临天下

    茫茫宇宙,有一颗最闪亮之星,万年后,将会在封万大陆崛起,照亮这个世界。一切的一切,都将在这个少年身上改变
  • 英雄联盟之旷世战神

    英雄联盟之旷世战神

    从外国无名路人王,到回国后的无名战队战神之路~终祝中国走向电竞事业的顶峰~~
  • 天价娇妻不好追

    天价娇妻不好追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将苏默圈进了这个本不属于她的的世界,这一夜失身又失心,仓皇的逃脱,本以为便会相安无事了,却不料已经怀孕了,一个逃一个追,游戏越来越有趣了......多年以后再回来,苏沫会如何选择?
  • 重建轮回

    重建轮回

    上古浩劫,诸天万界破碎,轮回盘消逝无终,末法时代笼罩世界。数万年后,灵机复苏,轮回盘再现,波澜壮阔的时代悄然来临。这是一个乱世,举世皆是战场,尸骸血泪交织;这亦是一个盛世,无尽天骄崛起,谱写万世传奇。且看一名普通大学生如何在这大时代,挣扎,成长,威压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