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0800000011

第11章 今天,我们到底怎样爱学生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这样的话:“医生拯救人的生命”,“教师拯救人的灵魂”。也曾听到过许多关于对教师的赞美: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所以,当我有幸成为一名教师时,如何对孩子献出自己的爱心,便是最专注的问题。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就指出:“教育若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刻意识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爱是前提,尊重是基础,孩子的心灵是一方净土,也是最敏感、最脆弱的,有时,成人的不经意的一句话乃至一个动作,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当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到教师手中,同时也把信任和责任放到了教师的肩上,做教师的要用一颗赤诚的爱心去呵护他们,让他们在师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在于如何爱学生。”怎么爱学生呢?我也在不断地探索这种技巧和艺术,下面提出我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第一,我们对待学生的爱不是溺爱,对学生我们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要多给学生们锻炼的机会,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越俎代庖,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品质。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于23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情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得他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近年来,随着家庭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报道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也有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的现象,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出现了代学生“品位”的怪做法。这种做法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会导致学生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也会导致学生在人格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缺陷。

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无微不至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

第二,要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不因学生容貌、性别、成绩、家长职位的差异,而左右我们对学生的态度,左右我们对学生的眼神和语气,不能把学生当作自己获得荣誉、奖金、礼品、金钱的途径和手段。我们要特别关爱那些贫困生、后进生、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多给予他们温暖,不知疲倦地引导、教育、帮助他们。

第三,多观察学生、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换位思考,尊重所有的学生,把他们都当成各具特点、有待进步的“人”来看待,学会欣赏他们,找出其闪光点,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作为老师,你要想到你的一句挖苦嘲笑,可能带给他终生的屈辱,你的教鞭打的是他的身体,更是他的尊严。考察许多教师打骂学生的事由,原来却是小之又小的鸡毛蒜皮的事,完全可以通过正面教育解决问题的。一个未成年人说错一句话、迟一次到、打闹、看小说、不交作业、上网等小事大动干戈甚至体罚、赶走学生,不仅显得小气,更显得无能。作为教师,在学生犯错误时应该注意处理的方式,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爱,并不排除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爱的有体,严的有度。

第四,我们要用孩子眼中的爱,孩子需要的爱,孩子的方式去爱,而不是成人式的爱。现在不少老师给予学生的是成人式的、格式化的爱,是母鸡呵护小鸡式的温室里的爱,是操心过度,不给学生多少自主、多少自由的爱,是抽象的爱。这些哪里是孩子们真心需要、甘心接受的爱?

第五,爱学生,就要给孩子最优质的教育。这就要求老师尽职尽责,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实践水平,有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知识,做最好的服务者。同时还要善于自省,要经常扪心自问:我的工作有没有疏漏,我的工作如何改进,怎样才能做得更为完美?要虚心地接受学生的意见,将最精彩的自己呈现给学生,这是爱学生、也是赢得学生爱的最好的方法。

莎士比亚说,“用温婉的怜恤叩门,再沉重的铁门也会敞开”。我们也许不能做伟大的事情,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情。让我们用一颗爱心去温暖、丰盈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吧!

同类推荐
  •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有四个特点:一是知识性。特别是俗语,它的产生都和历史、传说有关,每条俗语都有它的历史根据或传说故事。俗语的形成,本身就是知识的积淀,这本书就是用知识积累成的小小“知识库”。二是趣味性。俗语的来源,既谐且雅,趣味无穷。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源于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是宰相,是为大雅,可这则俗语的产生却十分有趣。三是工具性。它可以像词典一样查阅,用起来十分方便。四是收藏性。它不是应时性、流行性书籍,过时不用,它是知识性书籍,可以永久保存,飨及后人。
  • 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

    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

    本书对“绥西屯垦”的历史渊源、组织管理、成效、作用、影响等内容作了研究,分析了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做出了客观评价。具有史料价值及研究的创新性。
  •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发展性教育是作者在全国最早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发展性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注重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和“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把重庆一中办成了全国一流的名校。本书正是对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系统整理,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热门推荐
  • 我的骑士等等我

    我的骑士等等我

    公主与骑士的爱恋,闺蜜与爱情又该如何选择?
  • 六界傲游

    六界傲游

    六界傲游,仙、人、佛、鬼、冥、灵六界,不是为了说什么成仙的故事,只是说说一代人成长的故事!
  • 我的幻骑士

    我的幻骑士

    一位普通女孩巧合的进入豪门生活,她遇到了骑和仕两位性格不同的王子,他们之间又将会发生什么?而这两位王子又有什么深仇大恨?面对自己和好朋友的爱情,她又是如何选择?在事业上她又会遇到什么麻烦?还有颠覆性的结局,令你意想不到!!!
  • 星域猎神

    星域猎神

    公元2016年,一个夏天,地球遭到名为“神谕”的变种病毒袭击。从前温顺可爱的动物们,全都变成个体实力强大的怪兽,不断侵占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其中极其强大者被人们赋予“魔神”的称呼。
  • 心梦记

    心梦记

    他,是这世间的主宰。天空,是他用双手,抚摸出的虚幻。大地,是他以双腿,踩踏出的真实。而红尘,则是他的心灵,演化出的梦境。他是…
  • 锦绣大明

    锦绣大明

    锦者,锦衣卫;绣者,绣春刀;且看穿越五百年来到大明万历初年的杨震如何走上巅峰,重振河山!
  • 倾城之红颜祸水

    倾城之红颜祸水

    她本是一个冷漠的人。一朝穿越,遇见了此生所爱之人。冰冷的心慢慢的融化。他,出生开始就与常人不同。有着幽蓝色的眸子,被世人称之为妖孽转世。直到遇见了她,他才感受到了什么是温暖?什么是爱?
  • 命逸

    命逸

    一场被蓄意策划的穿越,一次对离奇真相的追求,一个在真实世界的游戏,对上命运要争辩,对上执念要安抚;无惧鬼神的算计,藐视邪恶的暴动;游戏中是众玩家不解的邪,现实中我是众灵士恐惧的迷嘻嘻嘎,不要问我为什么笑因为你的计谋太低俗哟嚯嚯,不要问我为什么乐因为你的攻击太情义一个游戏不是人生却可以成为人生的部分,一段人生不是游戏却可以获得游戏的乐趣。既然没有痛苦又何必哭着面对呢?不需命里安逸,只求永不分离
  • 超级好妈妈就这8招

    超级好妈妈就这8招

    本书摒弃了传统的一味给孩子补充知识的做法,主要从孩子性格的形成、各种习惯的培养以及健康心理的塑造等方面,为年轻的妈妈提供多种教育孩子时的意见和方法。
  • 贾氏谭录

    贾氏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