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05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当我拿到这部有关陇西文物的书稿时,立即回想起一年前的往事。2010年3月26-27日,甘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验收组对陇西县的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进行验收,我作为验收组成员自始至终参加了这项工作。几年没来陇西,这里发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尤其是县城的规模和面貌已经完全达到我国西北地区地级城市的标准了,同样给予我们惊喜的是这里的文物工作。验收工作开始后,我们通过实地查看野外文物点、抽阅部分文字资料、听取汇报、查看采集的文物标本等步骤,对陇西的文物普查工作和成果进行考核。当我们来到县博物馆标本室,看到几十个白布包整齐地码放在桌子上,包内装有各文物点的采集标本。我随意打开其中的一包,倒出来一看,竟然是典型的仰韶文化中期的陶片,有尖底瓶口沿、花瓣纹彩陶片、敛口钵残片等,这些标本是6000年前的人类遗存啊!难怪普查工作人员如此精心地保管着这些标本,足见他们认识到标本虽小、但价值和意义重大!有些地区的文物普查队员在遗址上不重视采集标本或不认识文物标本,采集回来后乱堆乱放,时间一久,成了一堆废品。因此我们很赞赏陇西文博工作者的眼力和做法。在陇西验收期间,我们结识了全体文物普查队员,其中有一位名叫常霞的女队员,她就是本书的作者。我是搞考古的,深知野外工作的艰辛。甘肃中东部大多是山区,要想搞清一个遗址,确定东西南北的“四至”,寻找文化层等遗迹、采集标本,非得上山、下山、围着山转圈圈,口干舌燥,大汗淋漓,跑一整天能达到目的就不错了。陇西面积有2400平方公里,200多个村庄,按照普查的要求,每个村子都要跑到,完成这个任务,不仅需要体力和毅力,而且需要为文博事业的奉献精神。因此,我们对所有的文物普查队员都怀有敬意,尤其敬佩这位唯一的女普查队员。令人欣喜的是,一年多以后的今天,我又高兴地看到了她在文博领域辛勤耕耘的新成果。

陇西是文物大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我在甘肃东部考古调查和全省馆藏文物信息化工作中,对陇西的馆藏文物和古遗址有些许了解。陇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中部,渭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形成宽阔的河谷地带,海拔1600多米,是甘肃东部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据考古资料,河边台地的20公里铺遗址曾出土仰韶文化早期的鱼纹盆,这是我国仰韶文化早期最西端的地点。这处遗址的发现不容置疑地说明,大约在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已在陇西繁衍生息。在五六千年前的史前时代,陇西就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地区,甘肃彩陶代表性器物——吕家坪出土的尖底瓶即是明证,器型是来自东边的仰韶文化的尖底器;纹饰却是来自西边的马家窑文化的漩涡纹。陇西不仅有着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存,而且历史时期的遗存绵延不绝。在西河滩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就发现了典型的西周文化遗存,馆藏文物中即有西周的瘪档鬲,这说明3000年前陇西已纳入西周的势力范围。近年来,甘肃东部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张家川县马家塬戎人贵族墓地的考古发现启示我们,陇西也极有可能属于秦人、戎人的活动范围。秦设陇西郡后,陇西始终是历代郡、州、府所在的西陲重镇。陇西的秦长城早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陇西的标志性建筑威远楼也即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郡回声——陇西文物集萃》是一本研究陇西历史文化的著作。书中涉猎范围广泛,撷取了陇西文物的精华,从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馆藏文物到田野不可移动文物;从远古彩陶到明清古建,囊括了人文地理、历史考古等多方面的研究。本书的体例编排照顾了各界读者的阅读习惯,每一件文物或遗址都独立成篇。令人赞赏的是,作者将高深的文物知识从容顺畅地向读者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讲解。近年来,学术界一直提倡“面向公众的考古学”,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部既有学术见地、传播文明;又面向公众、普及知识;同时还具备资料性、趣味性的著作。

常霞女士是一位年轻的文物工作者,她热爱家乡,对专业不懈钻研,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在文博工作中学有所成。这部书虽然在某些方面难免存在欠缺,但仍然是值得推荐的甘肃地方古代文化研究的著作。甘肃的文物资源极为丰富,我们正在为建设文化大省强省而努力,需要更多热爱文物事业的人才和专家,尤其是扎根于基层、学有所成的专家。如果我们每个县市博物馆多一些专门的人才、如常霞女士这般热爱文博事业,都来研究身边的文化遗产,宣传本土的文物优势,必然会造成一个学术繁荣、令人鼓舞的局面,那么,离我们建成甘肃文物强省的目标就越来越近了。

郎树德

2011.6.7于兰州

序二

陇西县博物馆文博馆员常霞同志,怀着热爱家乡的情愫,多年来在本职工作中考证文物,研究历史,学识相长。借助于对文物的讲解,发挥着地方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文物的历史载体作用。她勤奋学习业务知识,潜心研究参观者因人而异的心态和审美情趣,以观点正确、条理分明、简洁扼要、寓教于乐、准确而艺术的语言,诠释文物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纪念价值。使参观者从中感受到文物的独特魅力,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她还善于总结经验,笔耕不辍,撰写讲稿,反复修改,使其臻至完善并熟练地运用。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她敬业爱岗,不但从事室内讲解工作,而且从事田野考古调查工作,还通过学习、研究、考证,写出了《古郡回声——陇西文物集萃》书稿。其中有对文物古迹、人文景观的感知和评述,有对馆藏文物珍品的分析和鉴赏,有对石刻墓志的考证,有对博物馆工作的体会,有对地方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憧憬。综览全帙,字里行间无不倾注着作者的心血。这本《古郡回声——陇西文物集萃》是常霞对其多年工作的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鞭策,同时也是群众对他工作成绩的首肯和赞许。

何钰

公元2011年夏于安定鉴古斋

卷首篇:

陇西古郡历史文化赏萃

陇西,地处甘肃东南部,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之西陲要镇。地处东经104°18′~104°54′,北纬34°50′~35°23′,居陇山西侧,位渭河上游。因其位置处于陇山以西,故名陇西。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干旱少雨。海拔1612米~2778米,年平均无霜期146天,年平均降水量445.8毫米。陇西像一片竹节海棠叶,镶嵌在西北黄土高原边缘与秦岭支脉丘陵地带之间。东境有形势险要的□道古峡,西边是首阳旧县,南倚天险石门,北绕战国秦长城,自古为“四塞之国”。又因位居甘肃东西交通要冲,历史上为兵家屡战必争之地。秦置陇西郡,汉设襄武,始有建置。直到清代设巩昌布政使,按察使、巩昌府知府等均驻陇西。甘肃巡抚也曾一度驻节在这里,陇西成为陇右一带的政治枢纽、军事重镇、经济、文化中心,即作为甘肃省会城市达13年之久,素有“南安福地”、“巩昌雄镇”、“声闻四达”之美名。

古郡陇西,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为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陇西县博物馆收藏的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象牙,牛角,鹿角化石蕴藏着陇西远古历史文化的回声。

1973年在陇西县文峰镇宝凤乡青林岘出土的象牙化石,长0.43米,直径0.04米。它是一段长毛象门齿化石,据当地农民反映,是在宝凤乡东梁村青林岘社门底子沟内南侧断崖上掘出,青林岘象牙化石点东邻大梁山,南屏野猪口梁,西对老街阳坡,北通那湾里。形成一座由东向西的山湾,湾里是青林岘村庄,庄西为门底子沟。此地海拔高度为2396米,年平均气温在6.5℃~8.5℃,平均无霜期150天左右,平均年降水量400毫米~500毫米,气候阴湿,草木丰茂。

1976年陇西县首阳镇三十里铺出土的牛角化石,长0.6米,直径0.13米,据当地村民说是在距地表深约7米的黄土断崖上掘出来的。此地东西两面为山梁,中间是荨麻沟,沟口朝北,沟外是赵家沟自然村,沟底为荨麻沟自然村。此地处于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445毫米,无霜期146天。住户稀少,植被稀疏,此化石出土说明远在十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时期,荨麻沟一带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有斑鹿等野生动物在这一带生活繁衍。因沧海桑田之变与长期平田整地,该化石点的地形、地貌已发生改变,现在这里植被稀疏,干旱少雨。沟波梯田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

1986年在马河镇赵家沟出土的鹿角化石,长1.05米,据当地村民安世荣指证,在马河镇团结村安家岔山沟,距地表约10米的黄土断崖上,掘到一截鹿角化石。此化石点东至小槎梁、南依西岔梁、西接蒋家河、北临赵家沟。此地处于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445毫米,无霜期146天,安家岔为一条绵长山沟,沟脑山坡散布三四个村庄,村中有30多户人家,村周围树木生长茂盛。

从以上这三件化石的尺寸大小我们可以想到,当时的野生动物个体要比现在的大得多。这三件化石点虽然地理范围跨度比较大,但也说明陇西在第四纪的早期(从二三百万年前至一万年前止),已经具备了化石形成的条件:从生物个体来说,必须具有主要由矿物质组成的硬件,如脊椎动物的骨、齿、角等;从大自然环境讲,也得具备迅速掩埋生物的地质条件,如地震、滑坡、塌陷、淤积等;从长期时间概念总结,生物遗体还得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多种石化作用,如物质的填充、交替、升馏等。从陇西出土的古生物化石表明,远在十万年前的第四世纪更新世时期,陇西已是气候湿润、森林茂密的地区,有野牛、斑鹿等动物出没林中,同时证明在这块土地上已经有人类生存。

陇西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被列入省县两级保护单位的就有21处,未列入保护单位的还有100余处。这百余处地方曾出现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和部分骨器。目前,县境内发现的数以百计的古文化遗址和众多出土文物考证,远在史前时期,我们的先祖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位于首阳镇三十里铺渭河南岸台地上的吕家坪遗址,出土马家窑文化双耳尖底连续旋涡纹彩陶瓶,是国家一级文物,现由甘肃省博物馆收藏。说明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在背风向阳,依河而居的地带生息繁衍,辛勤劳作。并在不断地创造着光辉灿烂的文化。暖泉山遗址,梁家坪遗址、南坡营遗址,包家坪遗址,香炉嘴遗址等近80处齐家文化遗址,残留下他们活动的痕迹。从现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及从遗址中采集的标本,出土文物等考证,随着自然的变迁,历史的推移,在生产、生活中遗留在地上、地下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石刻,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遍布于渭水流域及其支流牙河、科羊河、菜子河、大南河和锁峪河等河谷地带。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战国秦长城遗址,在陇西境内约有100公里长,由渭源县野狐湾进入陇西县德兴乡阴山,经福星镇、云田镇、渭阳乡至和平乡的砂川里进入通渭县的四罗坪。秦长城所经之地,沿渠傍崖,蜿蜒起伏,势若游龙。据笔者参加第三次文物普查调查考证,渭阳乡阳坡寨子入小干川西山段和在东山半坡上的烽火台基本完好,墙土呈黑褐色,约30米见方,残高约5米的土墩仍清晰可见。是秦人遗存的历史足印。

陇西现存的名胜古迹有:屹立于县城中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威远楼,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明代,楼阴阳两面,各高悬“巩昌雄镇”、“声闻四达”的两块匾额。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扩建城垣时,将谯楼移至城中,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造铜壶滴漏置于楼上。并制一鼓相配合,夜以击鼓报更,故又称鼓楼。是陇西雄踞一方的标志性建筑。大成殿,即府文庙大殿,位于今巩昌中学。依据碑记,最早是重建于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明清两代屡加修葺,清同治五年(1866)全毁于火。清光绪五年(1879),由本地匠师采用莲峰山木料,用两年时间建成。该殿坐北朝南,殿宽22米,进深18米,高12米,为木结构抬梁式单檐歇山顶建筑。檐下有斗拱36朵,建造精美,高大雄伟。1981年5月12日,陇西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建筑——保昌楼,原是著名的拱北寺,同治三年(1864)拱北寺被焚毁以后,光绪九年(1883)八月十八日,由巩昌知府颜士璋筹划创建,这座楼是陇西本地匠工的杰作,是由木匠莫长泰、泥瓦匠蔡全福、画工李元领班修建的。三楼为八边形,八角吞脊兽吻。椽檩匀称紧凑,匠心独具,屋顶为翘角攒顶式,别具一格。保昌楼为三层木楼,长宽各10米,高14米,一二楼四角飞檐翼然,有廊柱34根,斗拱52朵。一楼砖砌墙面原有雕花,二三楼为镂空套花木窗棂,外有雕刻护栏,内有楼梯护手,丹漆彩绘,棂栏竞秀。登楼俯眺,山坡下陇西八景之一的“洛浦荷盖”与木楼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翘首于渭水之滨的河浦北山口;矗立于陇西东大门——文峰镇的文峰塔,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四月(1837年6月)。为七层八棱攒顶楼阁式实心砖塔。宝刹凌霄,雄伟高大;此外还有县文庙牌楼——棂星门,隍庙抱厦、北关头天门和李家龙宫等古代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陇西获得了“河岳钟灵之地,文化发源之乡”誉称。

陇西古郡,人才辈出,帝王将相,英才俊杰,不胜枚举。西汉有著名军事将领廉褒,与华佗齐名的医术方士封衡;东晋十六国时,后秦姚苌称帝,其子姚兴,留心政事,包容广纳,兴办学校,注重农业,并先后灭前秦、西秦、后凉与北魏,东晋相抗衡,死后被称为“文桓黄帝”;南宋抗金英雄王德将军战功显赫,被《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历代著名军事人物》列为中国历史著名军事人物;元代威震陇蜀的汪世显、汪德臣、汪惟正。唐代宰相辅政良臣赵瓂、李石、李蔚。文人有中国文学史上称为“陇西三李”的唐代传奇小说家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明代超群卓越散曲家金銮,一生奋笔不辍的清代著述家杨庆;明末清初诗书大家王予望,清代才女李桂玉等都是陇西这片热土上的优秀儿女,一代才俊,成为陇西历史上光彩斑斓的丰碑。

在近代,中国革命的火种又播撒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1935年9月,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直属机关改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为掩护主力北上抗日,于次年顺利通过了国民党苦心经营的渭水封锁线,跨越陇西东境,胜利进军陕北。1936年8月,由徐向前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挥师东进。21日晚,红三十军、九军主力及三十一军左路军由漳县向陇西挺进,红三十军先头部队于22日凌晨进入昌谷、菜子、雪山等地。1936年8月22日,红四方面军主力一进驻陇西即开始休整,在短短的41天中,红军夜以继日宣传革命道理,尤其是大抓政权建设。9月3日,在菜子镇建立了渭南苏维埃政府。县长裴俊禄,副县长蔺善人,主席罗元保,副主席林海彦,委员王世荣、王茂田等。1936年8月底到9月初,红军在陇西建立了十多个区、乡、村政权组织、农会组织和办粮委员会,其中有牟河革命委员会,驻所设在菜子镇牟河村,主席田有禄,副主席樊生林。现陇西县境内保存有两处革命纪念址。

董家门革命纪念址位于陇西县巩昌镇昌谷片元阁村董家门社。土木结构,原是一处山神庙。东西草木茂盛,植被良好,南北两侧为山地,南河穿流而过。1936年8-9月份,红四方面军长征时在此地休整,并建立了渭南苏维埃政府,留下了珍贵的党证、马刀等革命文物。在山神庙门左右两侧墙壁上留下两条标语:“共产党是领导全国民众的政党,一切真正抗日反蒋的人们都来参加共产党”。“卖国头子蒋介石,是中国民众军队的唯一敌人,打倒蒋介石,中国才不亡于日本”。1981年5月12日,陇西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5月定西地区第二次文物普查队登记记录,1998年陇西县政府支持保护全面维修,并立标志牌,为陇西县境内仅有的两处革命纪念址之一,该遗址是研究中国工农红军在陇西县进行革命活动的实物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大路村红军休整地纪念址,位于甘肃省陇西县菜子镇牟河行政村大路社王学义家,距牟河小学以东约300米。此地背靠张家山,西临陇漳公路,南临牟河,北界阳山汪家道。1936年8月22日至9月30日,红三十八军主力在此地待命休整。现存瓦房三间,面阔8.15米,进深3米,高3.5米,占地面积约9.5平方米。结构简朴,虽年久失修,但至今保留了原来的外貌。纪念址所处地气候温和湿润,泉水丰盈,树木茂盛,景色宜人。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陇西,正以它古老的历史文化,辉映着深沉而凝重的历史画卷,展望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同类推荐
  • 两晋烽烟

    两晋烽烟

    种子公司业务员陈原穿越来到西晋永嘉年间,正值天下大乱之际。他发现自己力量莫名其妙的变强,让他有了很多以前不能办的能力。再加上有玉米种子的帮助,他打算改变这个乱糟糟的世界。他决心救流民,发展自己的势力地盘,并一步步改善这个乱世。
  • 重生之混乱历史

    重生之混乱历史

    李宗刚重生了重生在一个混乱的历史中这个时空四大名著的人物在一起斗智斗勇康熙和李世民勾肩搭背当然,这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世界看李宗刚如何在这混乱的时空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淳淳春秋

    淳淳春秋

    夏康淳在一个特别的晚上机缘巧合地魂穿到了春秋时期一个和他长得一样的人身上,在春秋末期,诸侯割据混战。打战方式也由车战到人战,但康淳并没有因血腥且没有太平的时代而变得冷酷无情,而是在与朋友、妻子的相处下,感受到了爱与温暖……
  • 官匪录

    官匪录

    兴元元年七月,泾源兵变结束,唐德宗返回长安。此时中央威望下降,权力不稳,民心动荡。为巩固中央集权,德宗以雷霆手段打击江湖势力:下旨招安江湖侠士,委以公务官职,拒不受者,或囚或杀;平民不得学习武艺,凡开宗立派者,须得朝廷许可。抗旨不从者,统称为匪,格杀勿论。QQ交流群:50941756
  • 梨花颂

    梨花颂

    那一世的梨花娇美,抵不过回眸一笑的芳华。那一世的似水流年,敌不过江山如画的野心。那一世的儿女情长,终不过缠缠绵绵一场梦。
热门推荐
  • 宠物小精灵之我是利欧路

    宠物小精灵之我是利欧路

    不能存档的真实世界,无法反悔。背负的责任,信任给予的背叛,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力。与这个世界并存,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地向前。谢谢,以及,对不起......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 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 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致青春:晨曦依旧

    致青春:晨曦依旧

    这本书是我为了以后回忆我的小学六年级的,这本书中的许多人物的原型就是我的同学,人物的外貌描写就是根据现实同学的外貌再稍作修饰写的,这本书的选文都是我从日记本中摘抄的,希望大家会喜欢。【注意!部分虚构!!!!】【前几章虚构】
  • 隔壁美女的秘密

    隔壁美女的秘密

    屌丝青年蒋海宁隔壁新搬来一个美女邻居,这个美女邻居身材火辣,面容娇媚,但是行为很古怪,蒋海宁在追求美女邻居的时候,逐渐发现了美女邻居背后隐藏的一个天大的秘密。。。
  • 重生之惊艳风水师

    重生之惊艳风水师

    是谁说的人不会一直倒霉?剩女伍月,越来越不相信这句话了。十几年间,落榜、破产、辍学、失业、丧父、丧母、车祸、负债,没有一天顺利,就连救一只猫竟然也会摔下楼去。什么重生?难道真的是否极泰来!?更有重生福利-----天眼,从此知过去晓未来,判生死断前程,铁口直断,一卦千金。寻宝捡漏,堪舆风水,卜卦相面,治病救人。妙龄少女,惊才绝艳,美丽绝伦,莫倚倾国貌,嫁娶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 毒手圣医:冷艳庶女好无敌

    毒手圣医:冷艳庶女好无敌

    “冷心凌,你太狠了。竟然敢对我下毒。”某君捂着肿成猪蹄的手叫嚷着。“你再吵我就毒哑你。”冷心凌缓缓抬首,嘴角微翘。看到她的笑容,某君瞬间石化,为了这个笑容他就是被毒成猪头都心甘情愿。一笑倾城,再笑倾国,这一世有她足矣!而她又何尝不是?皇后之位她可以不要,但是他的心,她要定了!倘若不给,她便将他变成毒人,此生不离,生死相依。
  • 乾坤演义

    乾坤演义

    诸侯乱战,百家争鸣,西夏立国,与西楚,北金成三国鼎力之势,从此三分天下。西夏建国之初术士盛行,身怀通天之法,一场天山上的屠杀,将术士里的卦士几乎灭尽。由此,西夏崇武轻术,崇武轻文。陆离从岷山逃亡而出,前往中庸之城。一场悲烈的国土之争,信仰之争。且看他如何在这三国乱世里,颠倒乾坤,正卦术之名!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娱乐圈之女神惹人爱

    娱乐圈之女神惹人爱

    既然进了娱乐圈,就要做的最好,女神宝座归我,至于身后这个帅炸天的男人……就勉强收下吧。可是为啥一次就送了俩腹黑娃?不行不行,把这个帅炸天的换成影后好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