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9600000096

第96章 祭祖节的祭奠礼俗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祭祖节”,俗称:“十月朝”是继“清明”、“中元”以后的又一“鬼节”。在中国古代,除了常规的祭奠祖先之礼外,还有一些“异俗”,如开炉、涤场、祀牛、祀厉等等。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十月初一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和本分。无论是民祭,还是官祭,其目的都大抵相同,其中也有很多独具特色的祭奠方式和节俗礼仪。

开炉

十月初一在古代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日子,人们又将此日称为“开炉”,大约就是今天送暖的意思。因为自汉武帝改用夏历以正月为岁首后,十月便成为由秋入冬的标志,与此相联系的风俗“开炉”也就渐渐固定在十月一日并流行起来。在唐代,据《唐六典》记载,十月一日给官员一天假期。《四时宝镜》说十月朔官员要进暖炉的炭。《开元天宝遗事》有暖寒会的记载。宋代则有“暖炉会”,另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开封十月一日“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到了元代,据《至顺镇江志》记载,也有“暖炉”的风俗。明代的“开炉”之俗则流行于江南等地,如嘉靖《太仓州志》记载:“是日不问寒焕,富家多炽炭于堂,称为‘开炉’”。直至清代此俗依旧风行九州。

涤场

在中国古代,祭祖节还有欢庆丰收的意义。因为据《诗经》载:“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凹觥,万寿无疆。”即农事毕扫除场院和会饮。此外,反映早期西北地区人们生活的一些诗歌中也留下了此俗的痕迹。十月初一的饮食风俗,在汉代以前是吃黍子羹。魏晋南北朝时期,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北方人在这一天备办芝麻粥和赤豆饭,被认为这是芝麻和赤豆刚刚成熟尝新。而《诗经》中“十月涤场”会饮欢庆的风俗一直保留下来,明清地方志中就有很多相关的记载:在山东,万历《安丘县志》说十月朔“田家涤场,鸡酒为乐,两两跽地,瓦盆而野歌,古风洎如也”。在河北,嘉靖《威县志》记载:“林落互相赛祷。”在山西,光绪《寿阳县志》说当地“十月一日起,乡赛,谓之‘谢穑’,亦曰‘秋报’”。在河南,嘉靖《永城县志》讲:“十月一日,人皆饮了场酒,谓之卧磙。”由此可见“十月涤场”之风的盛行。

祀牛

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十月初一还有祭牛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源于春秋时期:一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树,梓树忽然化为一头牛,秦文公便命人追杀。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于是这头牛在人们的心目中,便具有了驱疫避邪的功能,之后人们便开始祭祀此牛。此外,还有传闻称祀牛风俗源于四川眠江一带,是秦昭王时蜀守李冰为治崛江变成苍牛同江神斗争的传说,形成祭祀等同于农神的治水神牛的风俗,并传播开来。牛神在四川被尊奉为牛王,在江西被尊为牛祖。而明清的地方志中也留下了不少民间十月初一祀牛的记载,反映的省区有四川、安徽、江西、贵州、广东等。其风俗如嘉靖四川《洪雅县志》记载:“十月朔作饼饵饭牛,余则挂之角。”目的是感谢耕牛一年的辛苦。

祀厉

祀厉之风的历史也很久远。据《礼记》载:在十月朔的祀事中,天子祭泰厉,诸侯祭公厉,大夫祭族厉,这些不同等级的“厉”,均是指古帝王、诸侯、大夫无后者。当时人们认为人死为鬼,鬼无所归即为厉,是为孤魂野鬼,因厉无所归作祸于民,所以要祭祀他以免祸。由于此风涉及到厉鬼的超渡,于是便与宗教联系起来,如北宋开封每年十月朔,都要设道场,祭祀孤魂。明朝政府也很重视祀厉,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规定京师、国、州、县各于城北设泰厉、国厉、郡厉、县厉、邑厉诸厉坛,于十月朔祭祀,后来又规定郡邑厉、乡厉在七月十五日也要祭祀。明代的规定进一步将祭厉制度化和普遍化。到了清代,官府中还有祭厉之礼,而在民间此风逐渐衰落。

延伸阅读

祭祖节“烧包袱”

“烧包袱”是民间十月初一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

包袱里钱的种类也很多:一、大烧纸,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沣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

同类推荐
  •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及其后裔的府邸、庙宇和墓地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它气势雄伟壮丽,极具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它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文物珍藏、高超的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本书作者在毕生研究农史的基础上以文化漫谈的形式写成了此书,内容包括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稻作、丝绸、茶叶、水产等诸方面的发展历史。作者以写实又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回顾,同时以学者的人文情怀对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现状表现出怀疑与忧患。
  • 嘉典

    嘉典

    本书由十三章组成,分别介绍了我国各大节日的庆典的由来,风俗习惯,以及如何策划和操作。
  • 陇上灯谜六十年

    陇上灯谜六十年

    本书辑录了甘肃省自建国以来六十年间著名谜语专家创作的谜语,内容涉猎广泛,谜面用典丰富,文字典雅、工整、谜语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适于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及对此感兴趣者阅读、鉴赏。
  •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本书精选国内知名作家、出国访问学者、驻外记者、留学生、华裔等撰写的有关外国人社会生活细节的精彩短文,可以让读者博览海外人文风情,了解海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且随我为民请命

    且随我为民请命

    诸葛武侯轻摇羽扇,笑骂道:“皓首匹夫,苍髯老贼,速速退下,待我与反臣一决胜负。”每字从诸葛武侯口中吐出均凝玉化金,变为一条条玉龙飞腾,一声龙吟,对面一人应声而落,撞死于马前。岳飞大喝:“结阵。”军士沿着玄妙的轨迹移动,隐隐间出现一座大山笼罩着三军,金兵兵器砍杀在山上,纷纷又弹回,山丝毫不动。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文天祥高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天空中忽然砸下无数陨星,大地上山河震动,敌军如临末日。提三尺剑,为民请命。
  • 仙路咆哮

    仙路咆哮

    成仙者,犹如过江之鲫,前仆后继,用尽一生妄想跳跃龙门。无数人,历尽一世三劫九难,纵有一颗不悔之心,难以逆天改写一世轮回宿命!大道无情,法则森严,暗流汹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一名少年,怒天咆哮,只问一句,“大道容我否?”
  • 艺绝天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艺绝天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丛书》以感悟的方式发掘浅显故事中蕴涵的有关哲理,来帮助青少年朋友修心养性,提升智慧,做一个生活中的智者,拥有快乐的人生。
  • 花都之微信灵医

    花都之微信灵医

    【2016年度最具人气免费热读】我本嚣张,狂妄无罪,微信在手,何须在意!跟阎王斗地主,与嫦娥鸳鸯浴,炖了哮天犬吃火锅,情话说给貂小婵,敢笑关爷不丈夫!!!“来来来~观音姐姐,干了这杯伏特加还有三杯!”“喂,三藏,可乐杀精对身体不好,哎算了算了,反正你也用不上!”
  • 武玄风暴

    武玄风暴

    这世界,绝世强者,横行天下!这世界,武道理念,强者独尊!从地球穿越而来的穆风晨,步入这精彩纷纭武道大世界,登顶武道之巅,追逐力量极限,脚踏一切不爽!
  •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如若真爱能重来

    如若真爱能重来

    满满套路的世界里,我只想找到一个属于我不会走的人。
  • 余香

    余香

    余香遗粉,剩衾闲枕,天把多情付。爱上你,从你侧卧凝神于一株青草,嘴角酒窝盛满轻浅的笑,回头对我说:“你知道吗?青草,是世间最凝神的香。”那一瞬间,却已是万年。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时朝云无觅处。如果死是一场永远沉浸于有你的梦境里,如果重新拥有你的代价唯有消逝,那么我要去梦里拥抱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造化王神

    造化王神

    大千世界,万族争锋。大秦王朝,统一六合八荒,掌握中央皇权仙门魔道,立于天地之间,掌控世俗国度妖魔鬼神,隐藏无尽虚空,伺机夺取气运。少年夏云,身负血海深仇,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九幽大帝传承,从此逆天崛起,杀仇敌,灭仙门,斩神灵,堪破造化本源,成就诸神之王。
  • 她是一只鬼

    她是一只鬼

    本书是一个受欺包成了鬼强大到“我欲成魔,神奈我何”的故事。她是一只鬼,一只嫉恶如仇的聪明鬼,也是一只情商极低的糊涂鬼。“告诉你,唐大署长,这世上只要是她汪馨蕊的东西我都要抢!”顶着鸡窝头的汪娇生紧攥拳头冲不怒自威的男人欺身怒喊。男人一向冷傲,看着她任性血红的眼,口型回话:‘我是你的守护神——不是东西’“你说什么?”她抓抓耳朵,什么没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