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7000000033

第33章 选择股票进行投资,实际上就投资企业的未投资,就其本质来讲,就是一种可能性的游戏

总结巴菲特的投资论述与选股经验,可以归纳出以下巴菲特的选股“三部曲”:

(1)寻找具有长期稳定性的产业进入;

(2)在此产业中选择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的超级明星企业;

(3)选择以合适的价格买进具有长期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超级明星企业。

一个投资者需要量化风险的大小,计算一下可能获得的收益,然后把这些设想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一个在大多数时间里都起作用的选股策略。在有意无意中,一些专职投资者在他们复杂的选股方法上栽了跟头,而这些方法是他们在对众多变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他们可能会研究某只股票在过去5 年或10 年内的价格走势,追踪分析它在成交量上的细微变化和每日的变化。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借助于计算机对堆积如山的有关利润空间、销售的增长,或财产清单的资料进行分类。另外一些人在“竞争的分析”中得到了安慰。他们竭力去把某一个公司股票价格的涨跌、利润空间、价格收入比,或者销售的增长与整个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试图通过这种方法从众多具有相近价格的股票中找到能够获得最大利润者。

选择股票进行投资,实际上就是投资企业的未来,这对巴菲特来说,是一个需要严格遵守的投资原则。他说,投资股市的实质就是投资企业的发展前景,永远都必须坚守这条原则。坚守这条原则,可以从别人的错误行为中吸取经验。从别人由于恐惧和贪婪所犯的错误中记取教训。

总的来说,巴菲特的投资目标是这样的企业:“第一,能够充分;第二,有长期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三,由诚实和正直的人经营管理;第四,能以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入。

所以,对于选股的关键,巴菲特认为不是确定这个产业将会增长多少,或者某个产业对社会的影响力有多大,而是要确定任何一家选定的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确定这种优势的持续性。

每只股票的背后,都有其所代表的企业、管理者、产品与市场,所以,投资者绝不能在毫不了解股票所代表的企业的情况下就匆忙作出决定。这样做的结果极其危险,跟盲人骑瞎马有何区别呢?没错,我们在对某个股票作出评估前,首先一定得了解这家企业。

对照优秀企业的11项特征事实上,在巴菲特制定的投资方略里,就包含了一条最为重要的原则,这就是所谓的“企业原则”。巴菲特认为,在购买任何股票前,投资者都应当对它代表的企业进行相当的了解。这家企业是否简单易懂?这家企业是否具有持之以恒的运作历史?这家企业是否拥有良好的长期前景?这种种问题都是我们应当认真考虑的因素。因为我们全都知道,虽然全世界在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非常之多,但真正出色的企业绝对只是少数。虽然这些优秀的企业所处的领域不同,但它们还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

(1)优秀的企业具有较好的资本回收率。不过,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较好的资本回收率应该是企业经营状况与业绩的真实反映,而不是透过做假账做出来的,同样也不是透过大量举债经营得来的。如果投资者一旦购买了有做假行为的股票,将会带来重大的损失。虽然市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控机制,但做假账的企业还是不时被披露出来。所以,投资者要睁大双眼,避免上当受骗。

(2)企业是可以被理解的。巴菲特认为,投资必须是理性的,如果你不了解它,就不要投资它。当然,巴菲特所说的了解,绝不只是了解股票(两者根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投资者应该对企业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具有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犯错误的可能。如果你准备买入IBM 的股票,你至少也应该知道这家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时期,它们刚开始是生产计算机打孔卡片,然后是磁带,接下来进入了计算机领域,虽然它们在大型计算机方面一直处在先进的地位,可是在个人计算机方面也一度被对手超越。。要知道,了解这些绝不是在浪费时间,唯有了解企业的历史,才有助于你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

(3)企业的利润必须是现金利润。对于专业财务人员作出的报告,普通投资者往往心存畏惧,面对各种庞杂的信息,他们不知该从何下手。不管这些报告写得多么复杂(也许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你看不懂),你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那就是企业的利润必须是现金利润,这一点是很容易做到的。

(4)有较强的商业特权,并有较为自由的定价。在如今的商界,很难真正有“独一无二”的企业与产品。一旦某种产品受到市场的青睐,便会有其他的投资者进军这一领域,原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就会下降,利润也会随之下滑,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环境下,那些具有一定商业特权的企业,较之其他的企业,总能保持较高的利润率。

(5)企业的经营者不是由某个天才,而是由精明的团队作为后盾才得以达到管理的目的。另外,企业需要透过制度来保证其安全有效地运作。事实上,一个企业家绝不需要拥有爱因斯坦那样高的智商,同时,如果一个企业由天才来经营是非常危险的。

任何一个经营者,都应该而且必须想到自己卸任5 年后企业的发展,而那些天才仅凭一时的意气行事,他们不太可能会这样做。正如巴菲特曾经说过的:“你应当投资一家甚至连傻子都可以经营的企业,因为有朝一日,可能会有傻子这么做的。

(6)企业的利润是可以预期的。巴菲特不喜欢那些只赚不赔的大企业或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虽然人们普遍认为那些大企业具有巨大的收益增长能力。他说:“只有在对企业的赢利能力非常确知的情况下,我才会行动——不要像德克萨斯器械公司或是宝丽来公司,它们的收益能力仅仅是一种假设而已。

(7)企业并非某些法令所要限制的对象。

(8)企业只要存货少,它的资产周转率就高。企业必须拥有少量的强制性的资本投资,虽然有不少高成长的企业在它们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但是这对广大的股东来说并非好事,因为高回报是由资产的高速周转而得来的。

(9)企业所有者的意图是靠企业管理者的经营活动来贯彻的。巴菲特观察到,如果企业经营者违背了股东的意愿,那么人们很快就会觉察出来。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得远远的。巴菲特惯用的做法是,身为一个经营者,应当把股东看做是合作者,而不是对手。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巴菲特看来,公司的主要资产和资源如何运用,是所有股东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如果股东们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至少他们也应该有机会出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喜好,而由经营者来对这个问题作出决定显然是不可信的。

(10)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率较高(应收账款通常和应付账款相消)。这可能只适合于某些企业,但是却使许多在表面上看起来利润很高,可是实际上非常糟糕的企业露出马脚。譬如,在泡沫经济时代,不少股票发起人为了方便出售,可以随意地把某些普通的企业按业界流行的方式包装得金光灿灿,可是高投资收益率之类的要件却是营造不出来的。

(11 )最好的商业企业的成长性在其他企业中一定是鹤立鸡群的,而且只需少量的资本投入。这种企业往往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此看来,巴菲特衡量优秀企业的标准是非常简单的,一点儿也不复杂。而投资者如果找到了这样的企业,将会使那些看起来很容易让人焦头烂额的投资变得美好起来。正如巴菲特所描述的那样,一旦购买过程结束,投资者只需坐在那里,把他们的工作都托付给公司的经理们去做就行了。其实,这也是巴菲特身处纷乱复杂的股票市场,却仍然能过着一种恬静生活的主要原因吧!

对投资者来说,你所寻找的不光是一只能让你赚钱的股票,同时也是一家真正能让你放心和具有潜力的企业。只要抓住了这些基本要件,你就不必两眼昏花地盯着计算机屏幕看着不断跳动的数字,而是可以像巴菲特那样,将手插在口袋里,过着一种非常简单的生活。

利用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什么是投资组合呢?投资组合指的是持有股票及债券的整体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的目的在于透过组合股票、债券、基金、外汇等金融商品与个股的配置,提高投资的预期成果。

我们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投资组合的含义。

假如你现在有100 万元的闲置资金,为了让这笔资金到了晚年可以增加一倍,以保障你的晚年生活,你研究的结果是将资金以投资股票50 万元、国家债券20 万元、黄金10 万元、外币20 万元的比例分配到这四种金融商品上。这就是你的个人投资组合。

我们所要讲的投资组合是投资到股票上的组合,即选择几只个股,将资金按一定的配置分别进行投资。简单地说,就是把你的100 万元分别投资到几只股票上。比如,分别投资到招商银行30 万、茅台30 万、中国移动20 万、云南白药20 万,这就是你的投资组合。

为什么投资组合如此重要呢?

事实上,无论我们对未来的经济状况做怎样的推测,都不可能得出“经济肯定持续繁荣”、“某公司的股票一定会大涨”之类的结论。因为,股票与债券的价格变动必然会受到汇率及利率的影响,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将价值波动不同的多种个股或金融商品做投资组合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例如当人民币升值时,把商品卖到海外换回人民币时会造成利益减损,因此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属于利空题材,可能会造成股价下跌。然而对进口企业而言,因为是从国外买进商品,便宜买进使得利益得以增加,所以属于利多题材。如此一来,即使同样是中国企业,也可能因为汇率的变化造成完全相反的未来展望。利率变动同样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只不过造成的影响因企业而异。如果利率上升,需要在设备投资上耗费资金的公司,就会因为利息负担变重而使业绩陷入困境,股价就有可能下跌。然而,如果是不需要在设备投资上花费太多的公司,则几乎不会受到影响。

如果我们在投资活动中将资金分散配置在不同的投资标的上,假如汇率及利率产生变动,就会尽可能地不受到其负面影响——利用投资组合来分散投资风险。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投资人,绝大多数在投资活动中都是以投资组合的形式在运作。而在投资组合的实际运作方法上,概括地讲,主要以“积极的组合管理”和“指型投资”这两种投资方法最具代表性。

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方法的实际意义。

那些负责资产管理的专业人士,也就是信托投资公司或投资顾问公司的实际操作者,我们一般称之为基金经理人。他们随时都在注意自己投资组合的状况,并根据个股的变化情况而进行买卖。

这些基金经理人就是典型的运用积极型的组合管理来进行投资活动的,他们会频繁地买卖多只股票或债券,以追求高于市场平均值的绩效为目标。

这里所指的市场就是大盘指数。换句话说,假如你投资的是基金,如果这个月上证指数大涨200 点,而你的基金经理的投资绩效却不能经常超越上证指数的涨幅,那么你可能就会考虑退出这家基金了。我们之所以看到很多基金经理人为了在短时期内求得绩效而频繁地进行交易,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积极的组合管理不是本书所提倡的:一是虽然有可能带来一时的优异表现,但由于交易量频繁,交易成本增加,投资人未必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二是这类基金手续费较高。

另一种普遍的投资组合的运作方法就是指数型投资。指以与大盘指数同幅度波动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种分散式投资方法,主要代表就是指数型基金,比如银行或证券公司推销的一些基金种类。这类基金的最大特点是手续费比较低,而且能分散投资风险。

巴菲特对指数型基金也是认同的。他曾经这样评价:“即使是你对投资完全没有常识,只要定期投资指数型基金,绩效还是足以能够打败大多数所谓的投资专家。

巴菲特之所以认同指数型投资,是因为买进指数型基金,其意义跟在市场上买进大量各个行业里别具代表性的个股是一样的。当某只个股下跌,并不代表同时期的所有个股也会跟着下跌;上涨的个股获利可以弥补下跌个股的亏损,这就是买进指数型基金以分散投资风险的好处。而投资组合里包含的成长股越多,则分散投资风险的效果就越好。

如果你既不想冒太大投资风险又没有时间去仔细研究分析企业,但又希望获取与市场平均值差不多的绩效,那么,我们建议你选择指数型基金。

在高获益的领域集中投资

投资组合策略虽然是巴菲特价值投资法的重要组成,但巴菲特对投资组合运作或管理的方法,既不是积极的组合管理,也没采用指数投资的方法,而是他一直奉行的第三种方法——集中投资策略。

无论是投资组合,还是集中投资,反映的只是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或思想,而只有将两者结合运用时,才是巴菲特的投资方法。

巴菲特的集中投资思想,其精髓就是选择少数几种可以长期在股市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将你的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波动,坚持长期持股,定能取得理想的收益。

注意这里所说的“选择少数几种可以长期在股市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指的就是投资组合;而“将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波动,坚持长期持股”,则是指对投资组合的管理方式,而这种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收益。

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巴菲特的集中投资更适合积极而只想投资少数精选个股的投资人。首先,积极的组合管理模式既耗费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未必能使你获得较好的收益;其次,指数投资虽然能取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但相比较于集中投资的模式,其收益则大打折扣。

让我们来看看伯克希尔1996 年年底的投资组合。其中表中所列的8 种主要股票市值占伯克希尔公司该年277.5 亿美元持股市值的87%,投资报酬率达37.5%。这并不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分析巴菲特1977

2003 年各年度的投资组合就可以得知,事实上,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平均股票数目仅有8.41 只,但占投资组合的比重平均为1.54%,而投资组合年度平均累积收益率高达264.51% 。

观察伯克希尔持有的8 种股票,不难发现每一种股票都是家喻户晓的全球著名企业。其中可口可乐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吉列占有全球60% 的剃须刀市场;美国运通银行的运通卡与旅行支票是跨国旅行的必备工具;富国银行拥有加州最多的商业不动产市场,并位居美国十大银行之一;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则是美国两大住房贷款业者之一;迪斯尼在购并美国广播公司之后,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传播与娱乐公司;麦当劳乃全球第一大快餐业公司;《华盛顿邮报》则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报社之一,获利能力远高于同业。

分析这个投资组合,我们就可以明了巴菲特集中投资的特点:

(1)每一家企业均具有强劲的市场根基,使这些企业拥有巴菲特所说的“特许权”,这就意味着选定投资标的对投资组合异常重要。

(2)巴菲特对此等企业的营运前景相当“确定”,这就是他为什么不在乎市场波动,而长期持有甚至永久投资这类企业的原因。

(3)对组合中各只股票的投资配置不同,对特别看好的就下大赌注。理论上讲,以集中投资的方式管理投资组合,并赢得投资收益的最大回报,看起来似乎不是一件难事。但普通投资者在活用这个策略时,一定要注意以下步骤和特点:

第一,掌握选股模式,找出杰出的公司。

所谓杰出公司,指的是那些业绩持续长期稳定、经营者理性且坦诚的公司。

第二,构成组合的个股越少越好。

虽然在投资界,普遍存在只要尽可能分散持有个股或金融商品就可以降低风险的观念。但成长型投资大师费舍尔却认为,与其分散投资在许多自己不怎么熟悉的企业,还不如集中投资在自己相当了解的少数企业比较好。他的观点深得巴菲特认可。

巴菲特曾经说过:持有许多没有经过仔细调查的个股,其风险反而比较高。虽然对完全没有投资常识的投资人来说,指数型基金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对股票投资有一点经验与相关知识的人而言,找出表现优异的公司筛选个股,就能架构出成功的投资组合。

第三,押大赌注于最好的个股上。

押大赌注于最好的个股上——将你的大部分资金集中投资到这一只或几只股票上,这是管理投资组合获取利益最大化的主要手段。巴菲特的集中投资并不是将自有资金平均分配到每一种个股上,他筛选出的个股当然也有优劣之分,对组合中他认为相对优异的公司,资金配置所占比重更大。

第四,长期持有,甚至永久持有。

巴菲特一向倡导,应该以终身持有为原则来投资股票。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

我们在运用投资组合时,首先就应该考虑找出那些至少可以持有5

10 年的绩优个股,才能保证你的投资组合产生最大的收益。当然,若发现了更好的公司,或现有的个股其企业的经营方针有所改变,你就有必要重新检视和调整你的投资组合了。

第五,远离市场波动。

我们知道,股票市场经常处于频繁的变动之中。如果你没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市场的诱惑,总是被市场先生牵着鼻子走,即使再优秀的投资组合都不可能实现它的价值回报。所以,远离市场波动、拒绝频繁交易是实现投资组合预期的必要保证。

二、解读管理原则的运巴菲特对企业经理人的最大要求是,每一个人都应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主人,此话虽无特别之处,可是它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他是一个狂热者吗?在巴菲特看来,一个管理者必须以百倍的热情做出最好的工作,如果他仅是将公司当成每月领取薪水的地方,那他在工作上的投入肯定会大打折扣,这些将直接反映在他的经营业绩上。在他看来,一个好的管理者应当是一个“吝啬鬼”,他并不需要那些非常昂贵的数据处理设备,甚至连便宜的都不需要,同时,管理者必须对自己的所有费用都了如指掌,甚至明白自己需要多少张邮票。

在巴菲特看来,那些出色的经理人对自己所经营的企业都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他们最喜欢的事情是经营他们的公司,而不是经常召开圆桌会议,或是拥有某著名高尔夫球场的会员证。巴菲特讨厌那些只想着自己赚钱而置股东利益于不顾的企业管理者,这些人常常是这样做的:他们一方面告诉股东40 美元的股票发行价是不适当的,另一方面却用自己手中的特权将公司的股票以每股25 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与他们有某种关系的人。这些人关心的往往是自己的收益或是企业的短期目标,而将股东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弃之不顾,并最终让企业及其所有人蒙受巨大损失。

然而,衡量一个经理人是否具有主人翁精神绝非易事,因为任何经理人在表面看来似乎都在认真工作,他们也绝不会傻到让你一眼便看穿他们的真正意图。身为投资者,在面对如何评价企业的管理者及其管理的价值这一难题时,巴菲特提出的三个原则也许对我们有用:

(1)理智原则。如果一家企业的资本产生了高额的回报,而这些收益不能以高比率进行再投资时,管理者在对待这些收益时所采取的方法,将会直接反映出他们是否真正在为股东着想。一般说来,管理者此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三种:

a。 不重视这个问题,进行低于平均收益比率的再投资;

b。 购买成长股;

c。 将钱返还给股东,以让他们有机会选择那些能够产生更大回报的地方。

巴菲特认为,在这三项选择中,只有第三项是真正为股东着想的,同时他也承认,那些选择第一项或第二项的经理人远远多于选择第三项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企业总是少于平庸的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身为普通的投资者,我们也许无法从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来洞悉其管理的价值与效用,但当企业处在十字路口时管理者所做的决策,却能给我们相当的启迪。我们能够借此分辨出,哪些管理者是值得信赖,哪些管理者是令人失望的。

(2)坦白原则。世界上没有不犯错的人,身为管理者,他们同样可能拥有比其他人更多的犯错“机会”。巴菲特认为,那些有勇气与股民讨论公司失败之处的经理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大多数经理人都习惯了报喜不报忧。他说:“我告诉为我们公司工作的每个人,只要做成功两件事就可以了,一是像业主那样思考,二是立刻告诉我们坏消息。

(3)抵制机构的强迫命令原则。巴菲特告诫投资者,要躲开那些有田鼠般行动倾向(指从众心理)的公司。有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虽然他们本人也具有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知识,但却往往在不应犯错的时候犯一些“低级错误”。正如巴菲特所指出的那样,管理者的这种做法源于一种被称为“机构强迫命令”的力量,这种力量让管理者失去客观的判断能力,而一味去模仿其他管理者的做法,有时甚至连他们自己也知道这种行为是很不理智的。巴菲特认为,管理者最为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要自始至终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少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上面的三条原则,表面上看起来并无特别难懂之处。但由于读懂一个人或是一群人,远比看懂一组数字要难得多,所以这样的原则运用起来并不容易。身为投资者,也许你能轻而易举地读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务报告,可是它对其管理者仍然是雾里看花一般。正是基于人的这种特殊性,有人对巴菲特的这些评价管理者的原则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既然不能以特定的标准量化人的特点,所以空泛地讨论管理者也是毫无意义的。相反,我们绝对可以透过对资本回报、利润及其他一系列数字的分析来达到评价管理者的目标。巴菲特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认为,数字的分析尽管必要,但它不能取代人们对管理者进行评估,因为它会对今后的金融业绩给出早期的预警信号。

在巴菲特看来,对管理层的考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说:“我总是把自己看做是一个统筹全局的人,如果管理层也能像我那样从全局着眼来制定和实施政策,那它就是我喜欢的管理层。”巴菲特建议投资者要认真考察管理层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发掘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此外,管理层还具有另外一个特别的作用,那就是它能起到某种“预警”作用,因为企业存在的问题往往在其财务报告中,或是在金融市场上暴露之前,已经在管理工作中暴露出来了。

对华尔街的大多数经理人而言,他们管理着数目庞大的投资组合,大概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认真地考察企业的管理层。他们作出买入或卖出决策的依据,大多是企业已经公布的财务报告,甚至是流传的各种小道消息。所以,要求一个遵循多元化投资策略的经理人考察企业管理层,多多少少有些不切实际。不过,对巴菲特及其追随者来说,由于他们信奉集中投资的策略,考察管理层就成了必需的工作。他们掌控着数以亿计的庞大资金,但由于投资数量不多,所以每一次决策都可能对他们的投资业绩有着长远的影响。他们在作出决策前,往往对企业及其管理者进行数年的跟随考察,这样得到的印象往往与事实较为接近,从而降低了投资的风险。

巴菲特指出,衡量一项投资是否成功,其中有两条是应该被牢记的:一是管理层能够得到肯定的评估,其中不仅包括了企业实现其全部潜能的能力,也包括其明智地使用其现金流通量的能力;二是管理层是能够被充分信赖的,他们能真正地为投资者的利益着想,与股东保持着畅通的沟通管道,使收益能够从企业转入到投资者手中,而不是被他们收入自己的囊中。

我们能评估经理吗巴菲特对公司经理的最高夸赞是说该经理无例外地表现出公司主人翁的精神并想公司之所想。以主人翁姿态出现的经理能够抓公司的主要目标——增加股东的股值——而且他们趋向于作出理性的决策,从而进一步加强这一目标。但是我们如何才能区分不同的经理,从而得知哪些是积极工作来增加股民股值的,而哪些只是耍嘴皮子的呢?换句话说,我们怎样来衡量管理的价值呢?

如果衡量管理的概念仍然是含混不清的话,那么巴菲特有几步高招供你参考:

(1)审查前几年的年度报告,特别要注意当时管理层对未来战略的说法。(2)将当时的规划与今天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规划?

(3)将几年前的战略与今年的战略和观点相比较,看看有哪些观念上的改变?

(4)将你感兴趣公司的年度报告与同行业内的其他类似公司的报告相比较。两家完全相仿的公司可能很难找到,但哪怕只是比较一下相关的业绩也会产生真知灼见。

一个集中投资者应该是最适合做管理衡量工作的人。一个购买少数几家公司股本并打算持股几年的人最有机会了解他们的管理状况。跟踪追寻过去几年的年度报告,你会逐渐对公司的管理历史有所感知。你还可以通过媒体了解你所持股的公司。

留意管理人员所说的话以及其他人对管理人员的评论文章。如果你注意到公司总裁最近发表了演讲或做了报告,你应从投资关系部门拿到演讲稿并仔细阅读。上网搜寻公司的网站并获取最新的消息。总之,竖起你的触角用你能想到的一切办法了解管理层。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忘记评估管理这一前提,因为这项工作很复杂。你的眼睛睁得越大,获取的线索越多,你就越能准确而容易地评估管理。

记住你为什么要评估管理,或许这对你将有所帮助:你了解的点点滴滴的信息最终将影响你的股价,但你要提前了解。如果如巴菲特所说,市场经济是有序的,评估管理就是一项有用的分析工具,它将使你走在市场的前面。

你投资的企业是否有特许权在巴菲特看来,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为数不多的优秀企业,如果这些企业的股价处在一个合适的价位,它们便是值得投资的;二是大部分业绩不佳或表现平庸的企业,投资这样的企业短期内当然也有可能获利,但随之而来的风险较高,尤其不宜长期投资。不过,由于市场本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使得我们不太容易识别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在许多时候,即使那些优秀的企业股价极低,但投资者还是不敢出手,因为他们过多考虑了当时的经济形势或是人们对股票市场的预测,甚至是别人的错误意见。而在更多的时候,那些业绩平平的企业,由于找到了某种可以炒作的题材,一时间也会成为市场的宠儿,引起众多投资者争相购买。这种非理性的事件几乎已经成为投资界的一种常态,也许人性中真的存在某种力量,使得人们在面对金钱时,总是习惯将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

对巴菲特来说,一个出色的企业应该具有其他竞争者所不具有的某种特质,即“商业特权”。那些具有特权位置的企业在市场上有着一种特别的能力,因此其他企业就不能挤进这一领域与你竞争,更不可能与你展开价格战,分享你的利润。不过我们也知道,在现代社会,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或是“反垄断法”,政府透过立法的形式来保护自由竞争,所以特权较几十年前更难建立。

竞争是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也损害了经济的发展。譬如美国的钢铁业,由于竞争加剧,整个行业的收益率只有4%,再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那么这个行业的收益甚至低于他们自己的债券收益,从而也损害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近年来,美国钢铁行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尖锐,甚至成为美国与欧洲及日本、中国爆发贸易摩擦的导火线,究其更深层的原因,就是美国本国的钢铁业在过度竞争中元气大伤,已不能和其他的外国对手展开平等的竞争。

同样,中国的纺织行业却是在同行业的恶性竞争下正逐步走向这种状况,只不过因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很低,而使纺织行业在目前看来似乎还颇为鲜亮,但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事实上,由于过度竞争及劳动力成本过高导致的企业利润减少的问题不单单存在于美国的钢铁业,其他制造业及服务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由于企业赢利太少,以至于这些企业不能吸引投资来生产社会需要的商品,提供社会所需要的服务。基于这种现状,巴菲特认为,这类企业由于其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其后继的发展将会成问题,投资者选择这样的企业是明智的。

巴菲特一直认为,值得投资的企业应当拥有某种正当的“商业特权”,如电视台、国际广告公司、铁矿工地所有权公司、报纸。这些企业由于直接受益于所服务的大的资本投资项目,使得它们在运行中不需要再进行巨大的投入,此外,它们迅速的资金周转率也能给投资者带来大量的现金。相反,那些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如汽车公司的运气可能就没有那样好,如果它们不像那些拥有“商业特权”的企业交钱,它们的新产品就不能为人所知,更不可能打开销路。如此看来,那些特权企业拥有其他企业所没有的广泛的客户群,而且它们所提供的服务是其他企业所必需的,让人无法拒绝。

对一个庞大的国际广告公司而言,它们一般能够从客户的广告费用中得到1%的税后净利,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解释,是它们的客户在出钱运作企业,而不是广告机构本身。对那些少数国际机构而言,由于它们在这一领域早已取得巨大的成功,使得新的机构很难加入去分一杯羹。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一旦企业在某个地区得到广泛的认同,其他机构再行加入便难如登天,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某种特权,使得企业的运作非常顺利。

此外,巴菲特对电视及广播公司也一直情有独钟,这也契合了他关于商业特权的看法。这些企业或集团只需投入少量的固定资产,不需要过多的营运资本,在它们的营业收入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净收入。这种优势是其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自进入投资界以来,巴菲特多次购买过电视台、广播公司及报纸的股票,而且都是极为成功的投资。譬如他在1976 年以1290 万美元买下了俄亥俄州的一家较大型的电视台,并在几年后以购入价的四倍卖出。

巴菲特曾经将企业的特许权价值描述为一条环绕企业城堡的护城河。这些特权给企业加装了一道安全防护网,使其在多变的商业界里多了一些保障。巴菲特曾经以吉列作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这一观点:

“世界上每年要使用2000 万到3000 万片刮胡刀刀片,其中有30 %是吉列产的。

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如墨西哥和斯堪的纳维亚,它们都占有90 %的市场占有率。刮胡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而吉列一直是一家致力于开发更好的刮胡刀的公司,而且它有着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在消费者心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刮胡刀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东西,你只需每年花上20 美元,就可以得到极为舒适的刮胡体验。而大多数男人在有过这样的体验后,便倾向于不再更换别的品牌了。

由于吉列所提供的产品是人们的必需品,而且这种需要不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当你躺在床上,仅仅想到在你睡觉时,全世界大约有25 亿男人的毛发仍在生长这一点,你就会有非常舒服的感觉。在吉列工作的人大概不会有睡眠问题。

在巴菲特的眼中,可口可乐公司拥有全世界所有公司中价值最高的特许权。“如果你在一生中偶然有了一个关于企业的好想法,你是幸运的。我们基本上可以这样说,可口可乐是世界上最好的大企业,它提供极好的产品,并且以一种极为适中的价格销售。当然,它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其消费量几乎每年在每一个国家中都有所增长。没有任何产品能像它那样。”“如果你给我1000 亿美元用以交换可口可乐这种饮料在世界上的特许权,我会把钱还给你,并对你说这可不成。

从踏入投资业起,巴菲特便对这种具有特许权的公司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在普通企业遭遇危机的时刻,那些特许企业虽然也可能受到影响,但它们的特许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而且在这样的困难时刻,股价一般都会下跌,然而这对巴菲特来说,正是买入的大好时机。在美国运通1963 年遭遇色拉油丑闻时,股价也曾一度大跌。但巴菲特看到,这一丑闻不会危及它在旅行支票或是信用卡上的特许地位。所以,他没有理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而是看到了它由于特许权而建立起来的稳固地位,进而大胆买入,成为巴菲特投资生涯中最为成功的交易之一。

如果你理解了所谓“特许型”企业,你便不难从成千上万只股票中将它们找出来,如果你恰好以一个合适的价格买入,并打算长期持有的话,那你的投资几乎是零风险的。

同类推荐
  • 左右一生的10堂心态课

    左右一生的10堂心态课

    心态的好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态不同,左右着不同的人生选择;心态修炼,创造出完美的人生结局。一个人要想幸福,必须首先培养健全的心态。心态是我们唯一能完全掌握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态,并且利用积极心态是决定命运的真正主人,它能够从里到外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积极的心态让人能够积极进取,创造成功;消极的心态却让人消极悲观,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 你若盛开,芬芳自来

    你若盛开,芬芳自来

    《你若盛开芬芳自来》以清新淡雅的笔调讲述了如何以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让人们学会在喧嚣中静下心来,应对繁杂的情绪,淡然面对得失,豁达应对成败,享受生活中的苦与乐,抚平都市人的烦躁与困惑,从容行走人生。作者夏云,擅长抒写人生的文学青年,颇受欢迎的情感、心灵励志作家。
  • 晋升VS跳槽

    晋升VS跳槽

    对于打拼在职场中的人来说,晋升意味着更多的薪水,更高的地位,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晋升承载着你的追求与理想,给予你尊严荣耀与自我满足。职场中人,应该而且必须追求晋升。然而,晋升毕竟是种稀缺资源,相对于企业的总人数来说,得到晋升的人永远是少数。于是,怎样才能实现晋升就成了一个萦绕在你脑海的问题。
  • 心灵正能量·人情:顿悟人生最纯真的感动

    心灵正能量·人情:顿悟人生最纯真的感动

    本书是作家霍忠义所撰写的“最心灵”系列丛书之一,以“人情”为主题,汇集了作者多年来所写的一些随笔、散文与纪实故事,以感性、感动、感叹、感恩为特点,阐发作者对世情人生独有的观察、思考与领悟。如果您品读本书,那些美妙的故事能帮助您以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乐观面对世俗的一切纷扰,获得心灵的正能量。
  • 西游浮世绘

    西游浮世绘

    作者用最生活化的笔触,再现了唐僧师徒驾驭官场游戏规则、运用丰富的管理经验、施展深邃的计谋智慧,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拼搏进取,最后功成名就的感人画面。漫画式的大写意,跳跃式的非线性思维,都适合我们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旨在茶余饭后,冀博读者诸君粲然一笑的同时,使之有所感悟和启迪,可资成功人生以借鉴。
热门推荐
  • 树之传说

    树之传说

    话说,这圣叶大陆(驯兽王国,暗之帝国,光之联盟)上是树的世界。这块受树守护的土地,生活着奇妙的生物(魔物,邪灵,野异灵神兽)。现在一个传说正在预演。那就是《树之传说》。战者(以元素和体技来战斗,8级可使用元素兽),咒师(以元素形成的魔咒来战斗,8级可召唤元素使),斗士(靠体技来战斗,8级可形成斗器,10级可进阶圣斗器)。这是主要职业。人的职业能力:10级以内可测。战者和咒师,在15至25岁,是魔力提升的黄金时间,25到40逐渐减慢,40到50几乎停止,50后倒退)。
  • 紫蓝花之恋

    紫蓝花之恋

    主人公夜若玲很少与自己的妈妈见面,母女之间言语很少,感情冷淡。看似平淡的生活下其实隐藏着惊人的秘密。转学生吴珀、山上莫名其妙出现的紫蓝花……夜若玲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道德经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道德经

    本书包含了道德经的原文、译文、哲理阐释、智慧应用等,揭示了其所蕴涵的思想。
  • 向日葵的时光

    向日葵的时光

    希望的手环,她是否能回到自己的世界,重新向着音乐路前进,还是说在古代里与真爱共度余生?谁知道呢?这个世界很不可思议,星语星愿在你的心里!
  • 神级大农民

    神级大农民

    一枚神秘的五行神戒,一个全然不同的新世界。当苏涵从昏迷中醒来,一条全新的道路摆在了眼前。这是一个神级农民,在娇媚村花、美女村官、冰冷总裁间游走的故事。
  • 自在神路

    自在神路

    一个程序员因为抹去屏幕上的一粒砂子而穿越到了异界,从此走上修真路。身具三丈灵台的他却有着致命的缺点,他将如何排除万难,取得五元圣宝,成就自在大神,拯救崩裂的世界?
  • 游戏王第六世代

    游戏王第六世代

    故事发生在《游戏王末日之战》两年多后,《游戏王祈愿之双剑》半年后。祈愿星被取缔,东部决斗学院成立,并召集决斗者成立圣盾部队。迪斯觉瑞家族逐渐张开了自己的爪牙,而霞光最后的成员的目的纷纷水落石出。灭亡,还是第六世代的人类?
  • 雨漫梧桐萧

    雨漫梧桐萧

    那一年君夜桐年少轻狂玉琦米稚气未脱他想泡妞她想玩玩却不想弄假成真彼此都失了心五年后她与他再次重逢(一)某女皱眉“先生,这是女洗手间”某男风轻云淡“我知道”“---"(二)某女怒“君夜桐,你丫就是一禽兽”某男衣衫半截“我知道”“---”
  • 异界之极品山贼

    异界之极品山贼

    李风穿越了,别人到了异界都是争霸天下,可他却混成了一个山贼!泡妞?老子抢来的公主们都可以凑好几桌麻将了;赚钱?巨龙们都被老子打劫的只抹眼泪,现在它们已经改掉躺在金币堆上睡觉的习惯了;发明创造?老子可是带着《异界百科全书》穿越来的;争霸天下?这个多累啊,做个山大王不好吗?占山为王,谁从老子这经过,都得留下买路财。别说你是个教皇,你就算是光明神下凡,要打这儿经过,照样扒下你一层皮来!
  • 欲穷万古

    欲穷万古

    富贵荣华皆幻梦,我欲成仙与天齐。叙怀出身在东天域的超级世家中,拥有传说中不曾一见的通灵觉,但是却被认定不能修行,原因竟不是资质的缘故,就算天公不作美,仍坚信自己可以走出一条无上仙路,有何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