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4700000008

第8章 有一种心态叫放下

得与失的道理许多人都懂,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一旦遇到实际问题便又迷失了方向,“本性”尽显呢?说到底,关键在于你有一颗什么样的心。一个对所得到的一切、对周围的人和事心存感恩的人,一个虚怀若谷、大肚能容的人,一个凡事看得开、放得下的人,他会把“舍”当做一种必然,一种生活方式。这才是舍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与成事的最高境界。

1.放下是一种快乐

《坛经》里说“若著相于外”的种种弊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人们懂得该“放下”、懂得“放手”。佛语中讲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中的“放”意为“放弃”,而“屠刀”则泛指恶念。不论是“放弃”与“放下”,都是让人们将某些该放下的事情要敢于放下、勇于放下。

从古到今,芸芸众生都是忙碌不已,为衣食、为名利、为自己、为子孙……哪里有人肯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忙来忙去为什么?多少人是直到生命的终点才明白,自己的生命浪费太多在无用的方面,而如今却已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体会生命的真谛了。唐代的寒山禅师针对这一现象作过一首《人生不满百》的诗——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

下视禾根土,上看桑树头。

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

此诗可以这样解释:“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尽管人生非常短暂,但是人们却都抱着长远规划,全然忘记生命的脆弱;“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不仅应付自己的烦恼,还要为子孙后代的生活操劳;“下视禾根土,上看桑树头”,生命中劳劳碌碌都是为衣食生计奔波,哪里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人生的轨迹就如同掉进水里的秤砣一样,直到生命的尽头才会停止。

寒山禅师以此诗提醒世人:“即刻放下便放下,欲觅了时无了时。”能放下的事情不妨放下,若是等待完全清闲再来修行,恐怕是永远找不到这样的机会啦。

从前有个国王,放弃了王位出家修道。他在山中盖了一座茅草棚,天天在里面打坐冥想。有一天感到非常得意,哈哈大笑起来,感慨道:“如今我真是快乐呀。”

旁边的修道人问他:“你快乐吗?如今孤单地坐在山中修道,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国王说:“从前我做国王的时候,整天处在忧患之中。担心邻国夺取我的王位,恐怕有人劫取我的财宝,担心群臣觊觎我的财富,还担心有人会谋反……现在我做了和尚,一无所有,也就没有算计我的人了,所以我的快乐不可言喻呀。”

人生往往如此:拥有的越多,烦恼也就越多。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凡人却试图牢牢把握让它不变,于是烦恼无穷无尽。倒不如尽量放下,烦恼自然会渐渐减少。话虽如此,又有谁能放下呢?

许多人都有贪得无厌的毛病,正因为贪多,反而不容易得到。结果患得患失,徒增压力、痛苦、沮丧、不安,一无所获,真是越想越得不到。

有个孩子把手伸进瓶子里掏糖果。他想多拿一些,于是抓了一大把,结果手被瓶口卡住,怎么也拿不出来。他急得直哭。

佛陀对他说:“看,你既不愿放下糖果,又不能把手拿出来,还是知足一点吧!少拿一些,这样拳头就小了,手就可以轻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要学会“得到”需要聪明的头脑,但要学会“放下”却需要勇气与智慧。普通的人只知道不断占有,却很少有人学会如何放下。于是占有金钱的为钱所累,得到感情的为情所累……佛家劝人们放下,不是要人们什么事情都不做,是说做过之后不要执著于事情的得失成败:钱是要赚的,但是赚了之后要用合适的途径把它花掉,而不是试图永远积攒;感情是应该付出的,不过不必强求付出的感情一定得到回报,更何况什么天长地久。如果我们学会了“放下”的智慧,那么不仅会利于周围的人,更是从根本上解脱了我们自己。

当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位婆罗门的贵族来看望他。婆罗门双手各拿一个花瓶,准备献给佛陀作礼物。

佛陀对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就放下左手的花瓶。

佛陀又说:“放下。”

于是婆罗门又放下右手的花瓶。

然而,佛陀仍旧对他说:“放下。”

婆罗门茫然不解:“尊敬的佛陀,我已经两手空空,你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你虽然放下了花瓶,但是你内心并没有彻底地放下执著。只有当你放下对自我感观思虑的执著、放下对外在享受的执著,你才能够从生死的轮回之中解脱出来。”

在我们寻常人的眼里,世间的万物往往是被认为是实有的,加之我们以固有的观念去看待世间的万物,因而在我们的主观的视角中便产生畸形的人生观,当做衡量世间一切事物的尺度,因而使我们深深地被是非、烦恼困扰住了。于是人生就平生起了许多的痛苦,而我们自身又无法摆脱这种痛苦的缠绕。

显然,我们要摆脱世间各种烦恼的缠缚,单纯地依靠世间的智慧,无疑是不可能实现的,有时我们还需要一种勇气、一种敢于“放下”的勇气。比方说我们对某些事“求不得”时,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努力争取实现其目的,而当这一目的被实现之后,新的欲求又将会接着产生,由是转而产生新的烦恼,如此则永无了期。此时此刻,如果我们心中能够产生一种“放下”的勇气,这个烦恼也就有了期限。

懂得“放下”,是一味开心果、是一味解烦丹、是一道欢喜禅。只要我们能够适时地“放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

2.淡漠以清心,日日是好日

有的人,尚未起床,就开始为这一天发愁;有的人,刚干些事,就想着尽快结束这一天;有的人,时未过午,就已经坠入夜幕之中;有的人,三更已过,还为这恼人的一天辗转……在这些人眼里,日子是敌人,日子是泥坑,日子是愁山,日子是恨谷……

《坛经》上说“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它指出,若想让我们摆脱声明中的那些困惑,必须要做到“淡漠清心”。将一切烦恼、困惑看淡,那天天都将是好日子。

700多年前,一位名闻四方的女尼讲了这样一件事情:在一个月朗气清的圆月之夜,云门文偃禅师对众僧说:“十五以前的事情莫问,十五以后的事情,大家却说一句试试看。”

不等别人开言,文偃禅师便满怀深情地说:“日日是好日。”文偃禅师讲到这里,深为感动,于是她深有感触地说:“天天都是好日子,这一句话把佛法和世间法都说尽了。没有必要去刻意地寻求幽邃玄奥的意义,只管每天吃饱两顿饭就行了。”

有了淡漠之心,天天都是好日子。它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开朗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人格心理。有了这种心态,还有什么不能忍耐?

要知道,持有好的心情,就不会争吵。小的争吵会引起诉讼,大的争吵则会引起战争。

唐太宗贞观二年,河内有个叫李好德的人有心病,经常乱讲一些妖言,皇帝下令大理相张蕴古去察访此事。张蕴古回奏说李好德确实是有心病,而且有检验结果,不应当坐牢。治书权弹劾张蕴古,因为他是相州人。而李好德的哥哥李厚德是相州刺史,所以张蕴古是讨好顺从他,考察结果不符合实际。皇帝大怒,把张蕴古在街上斩了。后来此事让魏征去处理,皇帝暗地里很后悔。因为万纪等人都有罪,按照诏令从今以后都得处死,虽然已经做了决定,仍然复审了三次,这才施刑。在本年,唐太宗因为瀛洲史卢祖尚文武双全、清廉公正,征诏他进朝廷,告诉他“交趾久久没有适当的人去管理,现在需要你去镇守安抚。”卢祖尚拜谢出来后,不久就感到后悔,于是托病推辞,皇上派杜如晦等人宣读诏书,卢祖尚坚决推辞。皇上大怒说:“我派人都派不出,那还怎么处理政务?”要下令在朝廷上把他杀了,不久又后悔。又一天,魏征对他说:“齐文宣帝要任青州长史姚恺为光州刺史,姚恺不肯去,文宣帝气愤地责备他,他回答说:‘我先任大州的官,只有功劳没有罪过,现在却让我任小州的官,因此我不去。’文宣帝就饶了他的罪。”唐太宗说:“卢祖尚虽然没有尽一个做臣子的道义,我要是杀他也是太残暴了。由此看来,我不如齐文宣帝了。”马上命令恢复了卢祖尚的官职。

“狂犬吠影”这个成语出自《说法经》中的一则“吠犬投井”的寓言:

有那么一只狗,在井边汪汪地叫。它一低头,看到井里也有一只狗汪汪地叫,瞪着好大的眼睛,全身的毛都耸立起来,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

井边的狗以为井里的狗是要和它打架,不禁大怒,便狂吠着向井里的狗影子扑去,最后自己葬身在水井里。

寓言的旨意在于宣扬忍辱以度愤恨的佛理。佛家认为:世人由于不明而常生愤恨,无端仇怨别人,故造出许多恶业。井边之狗不知万物为虚有,对水中之影狂吠,可见是怨恨的心太重,丧身井底也就势所必然了。

人生的情致,来自淡泊;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扫弃焚香可见清福,养花种竹必自安乐;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得点闲暇真可乐,吃些淡味自无忧;淡饭尽堪充一饱,锦衣哪得几千年;守本分而安岁月,凭天性以度春秋;淡泊之人,岂是雅人,更是高人。

有一所乡下学校,学生们向往都市的繁华,怂恿老师带队前往见识,两天下来,大家却无欢颜,只在七嘴八舌地交换心得。

“我是很高兴,吃遍了夜市美食,可惜,晚上闹肚子都拉掉了。”小明悻悻地说。

“我是买了件漂亮衣服。”小华说,“但是,就是舍不得穿。”

“我住了一晚高级旅馆,内部陈设好豪华哟!”

小村也谈这趟成果,冷不防身旁的仔仔接口说:“他一刻都没睡着。”

这时,有人请问一旁倾听的老师。

“老师,你呢?你有没有收获?”“我的收获,”老师微笑说,“就是发现,我终于可以一点都不需要这些!”

能自得时则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不求则无需,无欲才不贪。这位老师的清高尽在其中,如何能够在根本上,不忮不求,无怨无悔,莫过就是赋性的淡泊了。

淡泊是理性的成熟,也是最具体的满足;它是积极的乐天知命,而非消极的听天由命;它是入世的适情致性,而非出世的斩情灭性;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莫嫌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淡泊,才是对人性的透彻了解,才是对世情的深刻领悟。

辛苦到头还辛苦,奔波一世枉奔波;仕途虽显赫,当思林下之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世事虽纷华,当思泉下之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是的,富贵花间露,我们何事不能看透;荣华草上霜,我们凡事何不看开?

3.心中空明,人自明

从谂禅师曾经作过一首名为《渔鼓颂》的诗偈,其偈中暗藏了对虚空的认识——

四大由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

莫嫌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

这首《渔鼓颂》是从谂禅师在回答众人提问后的即兴之作。偈中的“渔鼓”是鱼形木鼓,寺院用以击之以诵经的法器。他的这首偈可以这样理解:一切事物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和合而成,“渔鼓”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大自然对它情有独钟,“造化”更为精巧工致而已。“渔鼓”有声,妙在内无。这个道理凡夫俗子是不明白的,因为他们观察事物和认识人生的方法与禅者有所差异,有如音律中的宫商不尽相同一般。

从谂禅师借此偈喻指参禅悟道也应与渔鼓一样,全然在“空”字之中:心中空明,禅境顿生。

唐代太守李翱听说药山禅师的大名,就想见一见他的庐山真面目。李翱四处寻访、跋山涉水,终于在一棵松树下见到了药山禅师。

李翱恭恭敬敬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没想到药山禅师眼睛没有离开手中的经卷,对他总是不理不睬。一向位高权重的李翱怎么能够忍受这种怠慢?于是打算拂袖而去:“见面不如闻名。”这时药山禅师不紧不慢地开口了:“为什么你相信别人的传说而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李翱悚然回头,拜问:“请问什么是最根本的道理?”

药山禅师指一指天,再指一指地,然后问李翱:“明白了吗?”

李翱老实回答:“不明白。”

药山提示他:“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如今才明白,激动之下写道:“证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药山禅师实际上是提示李翱,只要保持像白云一样自如自在的境界,何处不能自由,何处不是解脱?然而,在这个日益繁杂的社会中,大多数人都变得如同这个商人一般焦躁不安、迷失了快乐。唯一可以改变这种状态的办法便是保持内心的空明,于静处细心体味生活的点滴,让生活还原本色。

老街上有一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由于没人再需要他打制的铁器,现在他以卖拴狗的链子为生。

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人们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微闭着眼,手里是一只半导体,旁边有一把紫砂壶。

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古董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间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因为那把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

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三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他1995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60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

古董商端着那把壶,想以15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

虽没卖壶,但古董商来的那天,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5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有点想不通。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总是拥破门,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也推他的门。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当那位商人带着30万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来左右邻居,拿起一把锤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现在,老铁匠还在卖拴小狗的链子,据说今年他已经101岁了。

老铁匠的内心随着茶壶的升值而波动不平起来了,生活中原本的宁静与安详被打破了,很显然这突如其来的“好运”并没有给老人带来快乐,相反,老人的内心却承受着煎熬。在沉思之后,老人最终悟得了“虚空”的禅机。也是在老人举起锤头的那一刹那,他找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安详与宁静。

不管你选择了什么为“道”,如果将其视为唯一重要之事而执著于此,就不是真正的“道”。唯有达到心中空无一物的境界,才是“悟道”。无论做什么,如果能以空明之心为之,一切都能轻而易举了。

4.智人忘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忘心

人们常说“境由心生”,这种认识虽然是对的,然而在禅宗看来这只是最肤浅的认识。真正的禅宗认为这种观点并不能真正地揭示“心”与“境”的关系,也不是最高境界的“悟”。

《坛经》上说:“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要知道,环境只是影响我们内心变化的一个外因,真正影响我们的是“念”,即我们本身的思维。而这个“念”唯有不受“境”的左右时,才是最高境界的“悟”。

自古以来,许多人为了避开世俗的诱惑,往往远离红尘而进入深山,在静默孤寂中潜修。法演禅师得悟于白云禅师后,却勇敢地走出山门,在城市繁华喧闹的楼台间修建佛寺,将常人拨不开的万丈红尘化为菩提道场,表现了非凡的志向和坚毅的定力。而他所作的《呈师偈》更是体现出一种“智人忘心不除境,愚者除境不忘心”的深远智慧。

白云相送出山来,满眼红尘拨不开。

莫谓城中无好事,一尘一刹一楼台。

《坛经》上曾经记载着的一个故事,揭示了“心与境”的关系——

有一天,五祖弘忍禅师召集来所有的弟子说:“我年龄大了,该把禅宗祖师的衣钵传下去了。你们每人写一篇修行感想交给我,如果能真正领悟到禅宗真谛,我就把衣钵传给他。”

弟子们退下之后都没写,因为他们认为,大师兄神秀早就是默认的继位人,大家没有必要多此一举。然而神秀也没写,他在想:“如果我写了,好像是在争夺禅宗祖师的地位;可是如果我不写,老师又怎么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呢?”

到了半夜,神秀想出一个办法,他在没人的时候把自己的感悟写到了寺院墙壁上。他认为:如果老师说不行,我就算了;如果老师说好,我再承认是自己写的。神秀是这样写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第二天,大家看到了神秀写的诗,正在纷纷议论,五祖弘忍禅师也来了:“不错,不错,大家好好学习学习。”然后转身就把神秀叫到自己房间:“这是你写的吧?”

“是的,老师。我不是要祖师的位子,我只想知道自己的见解对不对。”

弘忍实话实说:“神秀,你的这种见解只到了门外,还没有入门呢。用这种方法来求得无上智慧,是根本不可能的呀!你回去好好想想,再做一篇。”

的确,倘若如神秀说的,只要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就可以。那最初的错误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如果烦恼是内心本有,那么就像泉水一样,怎么接都不会接完;如果是外来的烦恼,那么就像树上的落叶,岂是打扫能够解决?这样的“心”是不能除“境”的。

的确,“境”是由“心”生。再由“心”灭的。然而,“心”却未必能够随着“境”生而生、“境”灭而灭。事实上,大多数人常常是“除境不忘心”,而这一切都在于在他们被“念”所困——“不忘心”,即便现实中的“境”消失了,心中的“境”却不会消失;而只有少数人的“念”不被“境”所困,因此这些人成为了智者。

有一天,两个和尚结伴从一座庙走到另一座庙去。走到半路,突然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上没有桥,水并不太深,他们决定涉水而过。

正在这时,一位貌美的妇人也来到河边,她说有急事必须过河,可是又怕河水把她冲走。第一个和尚见此情景,毫不犹豫地背起妇人,涉水过河,把她安全地送到了对岸。第二个和尚跟在后面也顺利地过了河。

两个和尚默不作声地继续赶路。

又走了好几里路,第二个和尚终于憋不住了,突然对第一个和尚说:“师兄,我们和尚绝不能近女色的,刚才你为何犯戒背着那个妇人过河呢?”

第一个和尚淡淡地回答:“我一过河就把她放下来了,怎么你走了好几里路,到现在还‘背’着她呢!”

师弟自从师兄准备抱着妇人过河的时候便被“心”困住了,认为师兄这样做是有悖戒律的。所以,当“外境”消除后,他的“内境”却无法消除;而师兄则不然,他根本就没有将怀中抱着的妇女当做女人,而是当做普通的众生,他就做到了“忘心”,因此无论“外境”是无是有,都影响不到他了。

这师兄弟二人恰巧就是法演禅师提到的“智人忘心不除境,愚者除境不忘心”中“智人”和“愚人”的两个代表。其实智与愚的差别并不大,只是看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念”。

守住内心的“念”,不被“境”所左右,才能让人生更闪光。

5.随缘,让烦恼随风而逝

人活着,要做的事情很多,奢望每一件都能按自己的设想发展结局,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一切的羁恋苦求无非徒增烦恼。只有一切随缘,才能平息胸中的“风雨”。

真正的随缘,是平常胸怀,坦荡人生,得到了也不欢喜,失去了也不恼怒,能够悟得得失进退只不过是寻常人生中的小小插曲,终究会弃我们而去。我是谁,何须问。我不过沧海一粟,不过千山一石,尘埃般的微妙怎敢强求千仞崖顶的笑傲天下?与周围的人相比较,似乎我们还要进取,还要奋斗,还要竞争,但与宇宙相比较,我们算什么呢!

有一次,苏东坡和秦少游结伴一起外出。在饭馆吃饭的时候,一个全身爬满了虱子的乞丐上前来乞讨。

苏东坡看了看这名乞丐后,就对秦少游说道:“这个人真脏啊,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来了!”

秦少游则瞪了他一眼后,立即反驳道:“你说的不对,虱子哪能是从污垢中生出来的,明明是从棉絮中生出的!”两人各执己见,争执不下,于是打赌,并决定请他们共同的朋友佛印禅师当评判,赌注是一桌上好的酒菜。

为了自己能赢,苏东坡和秦少游私下里分别到佛印那儿请他帮忙,佛印欣然允诺了他们。两人都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于是放心地等待评判日子的来临。

评判那天到了。只听佛印不紧不慢地说:“虱子的头部是从污垢中生出来的,而脚部却是从棉絮中生出来的,所以你们两个都输了,你们应该请我吃酒。”听了佛印的话,两个人都哭笑不得,却又无话可说。

佛印接着说道:“大多数人认为‘我’是‘我’,‘物’是‘物’,然而正是由于‘我’和‘物’是对立的,才产生出了种种的差别与矛盾。在我看来,‘我’与‘物’则是一体的,外界和内界是完全一样的,它们是完全可以调和的。这就好比是一棵树,同时接受空气、阳光和水分,才能得到圆融的统一。管它虱子是从棉絮还是污垢中长出来,只有把‘我’与‘物’之间的冲突消除了,才能见到圆满的实相。这就是所谓的‘随缘’了。”

佛印化解苏东坡与秦少游的赌局,正是采用了“枯也好,荣亦好”的道理。

有人谈随缘,说是宿命论的说法。其实不然,随缘要比宿命论高深。宿命论不过是无奈于生命的抗争而作的不得已之论而已。随缘是一种人生态度,高超而豁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多么洒脱的胸怀,看彻眼前的浮云,把人生滋味咂透。没有一番体验,不经历一场劫难,怎么敢妄言一切随缘?妄言者,必无病呻吟,或附庸玄谈佛道而已,定遭人鄙笑。

一切随缘,简单地说,是一种心态,或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和积极的进取并不矛盾。相反地,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心中肯定老大失意。一次野游,途中遇雨,密雨如织,哗哗地落下来,片刻路上一片泥泞。苏子一行人等,浑身尽湿,如落汤之鸡。随行之人,怨声载道,大骂不已,心中颓然。而苏子却等闲视之,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感时伤神,大鸣不平,相反,诗兴陡起,吟词《定风波》一阕云: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有的人一生,汲汲于名利,终究逃脱不了名缰利锁的羁绊。其实,有什么用呢?苏轼大雨浇头终得妙悟。事物往往这样,你怎样看待,便是什么样子。你的心境是乐观的,纵使是再大的困厄,也便无惧;相反,如果你的心境是悲观的,纵使是处于大欢喜中,还是能瞧出愁郁来。

是啊,人生说长就长,说短就短,就像江水东流,一去不返;又像天上月,圆亏自有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像一匹初生的野马,眼中没有困难,没有畏惧,只想一味地驰骋奔腾。因此,往往会书生意气,指点江山。长大时,便被套上枷锁,做事循规蹈矩,失掉了自由,再也没有初生的野气和不拘了。等到老了的时候,则骈死于槽枥之间,更不会谈什么有所作为了。

正如《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说的那样:我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猜到这结局。人活着,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每一件都要按自己的设想发展结局,那又怎么可能呢?既然不可能,那执著必会生出烦恼,使得自己终生疲惫。

外在的风风雨雨,终有停止的一刻,但我们内在的风暴,又到何时才能归于平静呢?一切的羁恋苦求无非徒增烦恼。只有一切随缘,才能平息胸中的风雨。

人生的每一段缘起缘灭,无不留下欢喜和泪水、遗憾与伤痛。只有我们坦然面对,才可能抚平伤口。一切随缘,把命运的强制由无奈转而为淡然。缘来的时候,珍视但不躁喜;缘去的时候,坦然但不留恋。伤感是难免的,只是伤感过后,坦淡地说一句,一切随缘吧!

一切随缘,人生便可自在逍遥,没有什么可以拘牵意志和灵魂。

我们可以学一学古人的风致。学一学苏轼的心安之境,一份超然,一份豁达,一份荣辱偕忘,一份沉浮不惊,一份进退不扰,此五份足矣!有了这些,便可以坦然以对人生路途上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忧愁,我们不必过于挂在心间。既然它们“随风”而来,就让它们随风而逝吧!

6.“不争”和“无求”是远离烦恼的妙法

老子提倡返朴归真,而返朴归真不是有意逃避,也不是当做不做,而是不做作、不执著的态度去做。无欲则刚,所以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其实是自由的另一种说法。

西方有言道,欲望使人盲目。欲望或希望就像无常鬼的绳子,绑着人这里那里,无头苍蝇般地乱闯,一刻不得安宁,永不满足,乱纷纷,闹嚷嚷,不由自主、痛苦万分地演着人间闹剧。

从那些雄才大略,雄心壮志里面,老子看到的是无可奈何的不自由:“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所欲不会总是得遂,但欲望却永不休止,以不能总是得遂的结果去满足永不休止的欲望,最终必落得个痛苦绝望。鲁迅说:“绝望之为虚妄,恰如希望一样。”没有开始希望,绝望也无所谓了。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抽身事外,不去争抢,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把有所作为当做无所作为,把有事当做没事,把大事当小事,不挂在心上,不显摆,不自以为是,不自怨自艾,以善意对待仇怨,麻烦和绝望就不会找上门来。无欲无求,天下就没人能争得过你。

只要身心清净安乐,就能享受人生真正的快乐。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点。人们要么嫉妒别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要么心生怨恨,很在意别人的说法、看法,一旦这些说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样,就生气、发火;要么在为钱为财蝇营狗苟,贪得无厌,很少能达到无欲无求的境地。

何谓嫉妒?当别人超过自己时,油然而生的一种酸溜溜的感觉,那就是嫉妒。别人长得比自己漂亮,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健康,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吃得好,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穿得有品位,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住得比自己宽敞、舒适,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的女朋友(或男朋友)比自己的靓、酷、帅,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的成绩比自己的高,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的乌纱帽比自己的大,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财大气粗,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开名车,自己却还骑着自行车,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出国留学,自己不能,心里会酸溜溜的。总之,只要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心里就难过。

嫉妒不仅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有害的心态,而且是一种心理疾病。嫉妒心越强,说明其心理越脆弱。他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和目标,总是把自己同别人相比,无法从生活和工作中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因此,常常处在压抑、焦虑不安、怨恨烦恼、患得患失的心境中,得不到片刻祥和、宁静。因此,嫉妒就像一把双刃刀,既使别人受到伤害和痛苦,也使自己处在频繁的心理刺激和压力下,造成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心血管及许多脏器的功能,进而导致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神经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严重的还将诱发某些精神病,出现早衰。

那么如何救治呢?人得如己得,随喜功德——恭喜、祝贺超过自己的人,进而见贤思齐,取长补短。这样,岂不皆大欢喜?关键是要有真诚的爱心。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慈悲;爱是不嫉妒,不做害人的事;爱是但愿你过得比我好,爱使灰冷的心田温暖,使无望的沙漠中开放出一片希望的绿洲;爱是付出,也是得到。爱护众生的人有福了,慈悲的人有福了。

瞋心也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有害的心态,是一种伤害身心的“火气”,是一种渗透到内心深处的对立情绪,它令人对微不足道的事情剑拔弩张。科学家们确信,正是这种对立情绪导致心血管病的爆发。列·乌伊尔扬姆斯医生的研究证明:经常生气、发火,会对人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还可能导致动脉甚至免疫系统受损。

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师早就告诫我们:“瞋心一起,于人无益,于己有损;轻亦心意烦躁,重则肝目受伤。须令心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则疾病消灭,福寿增崇矣。”“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

还有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有害的心态,那就是贪心。造假行骗是因为贪,受骗上当是因为贪。圈套、陷阱、笼子都是为贪得无厌者而设。如果不加以适宜的引导和制约,小则害人害己,大则害国害民。医学家指出,贪得无厌者往往是极其虚伪的人,自欺欺人,使自己的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处于焦虑不安和烦恼中,加重了身心的负担。长此以往,会造成机体生化代谢和神经调节功能的紊乱,造成内伤,损害健康,损福折寿。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大”不可贪,“小”亦不可贪,贪小则失大。

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也曾劝告我们:不要贪小便宜,如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出租车票等等。

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些细节、小事,然而,正是这些所谓的“小事”,成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中国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很值得记取。

我们要想转贪欲、欺骗为诚信、布施,方能自利利他。所谓施舍之手比乞求之手为贵;所谓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

7.功名利禄如浮云,还是放下的好

由于荣宠和耻辱的降临往往象征着个人身份地位的变化,所以,人们得宠之时也就是春风得意之时,他们当然唯恐一朝失去,就不免时时处于自我惊恐之中。

得宠的人怕失宠的心理是正常的。一般说来,一个飞黄腾达的人是较少受辱的。所以,一个人在受辱的时候也往往意味着他个人地位的降低或低下。与宠的荣耀相比,受辱当然是一件很丢脸面的事情,人们普遍认为是一件极为下贱的事,所以得失之间都不免惊慌失措。另外,当一个人功成名就的时候,容易欣喜若狂,甚至得意忘形,这就为受辱埋下了祸根,因为他对成就太在意了。所以有些人就吸取了这方面的经验:淡泊名利。这成了保全自己的办法,更是一种修养。

唐朝某年间的一个清晨,在润州西北的芙蓉楼上,来了两位士人。他们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王昌龄,另一位则是他的朋友辛渐。

昨夜的漫江寒雨现在渐渐停了,寒雨增添了几分萧瑟的秋意。两位朋友在这个清冷的地方,面对着滚滚流去的长江水,互相交谈着。王昌龄说:“辛兄,这次一别,不知何日再能见面啊。”原来,辛渐要从这里渡江北上,取道扬州到洛阳去,现在船已经停泊在岸边了。

辛渐说:“昌龄兄情深义长,你从江宁送我到润州,昨晚在这里为我饯行,今天又来送我,叫我如何报答呢!这回我们谈得畅快,使我明白了这些年来你受到的委屈和折磨。希望你放开胸怀,好好保重自己!”

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受到当时某些人的批评指责,甚至进行无中生有的诽谤。为此,几年前他就被贬官岭南,然后又被任为江宁丞,终是屈居在下级官吏的行列中,对此王昌龄淡然处之。此刻,他感到惆怅的倒是辛渐走后,自己又少了一个知己。辛渐知道,王昌龄在洛阳有不少亲友,他们也一定听到了外界不利于王昌龄的非议。他便关心地问:“昌龄兄,我去洛阳,你有什么话要我带给那边的亲友吗?”

王昌龄昂起头,目光炯炯地说:“有!因为要给你饯行,我做了一首诗。”于是,他对着浩浩江水,朗声吟了题为《芙蓉楼送辛渐》的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辛渐被感人的佳句打动了,连连赞道:“好诗!好诗!‘一片冰心在玉壶’,这表明你始终坚持自己清白自守的节操,多么高尚,令我钦佩!这句诗,足可告慰你在洛阳的亲友了。我也很高兴,因为你的大作对我无疑是一件难得的珍宝哩!”两位朋友再次珍重道别,辛渐登上了江边的船,扬帆而去。岸边的王昌龄,遥望远处矗立的楚山,觉得自己也像楚山那样孤零零的。

一片冰心在玉壶,追求自身的高洁,用淡泊的心怀看待世事,这是高超的做人和处事的哲学。自己内心纯洁,就不怕别人的恶意诋毁和诽谤;抱着淡泊的胸怀,名利如浮云一般,入不得耳目,扰不了心志。只有这样,人生才踏实、充实。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看不破“名利”二字,就会受到终身的羁绊。名利就像是一副枷锁,束缚了人的本真,抑制了对于理想的追求。现代人生活在节奏越来越快的年代,成就感的诱惑始终存在,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欲望,也有太多的痛苦,因此我们身心疲惫不堪。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在他的精神中就不能缺少气魄,一种视功名利禄如浮云的气魄。

不拘于物,是古往今来许多人一生的所求。视功名利禄如浮云,不必为过去的得失而后悔,不必为现在的失意而烦恼,也不必为未来的不幸而忧愁。抛开名利的束缚和羁绊,做一个本色的自我,不为外物所拘,不以进退或喜或悲,待人接物豁然达观,不为俗世所滋扰。

烦恼和羁绊都是由于自己的不能舍弃或是看得太重而引起的。人生于世,无论君子圣贤雅士也好,还是小人俗人凡人也好,谁也不可能无所谓的舍弃。俗人爱财,难道君子就不需要了吗?圣贤如果没了一日三餐,他也要去赚钱的。但不要执著,要懂得放下。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俗世的淡泊。

德国哲学家康德就非常厌恶“沽名钓誉”,他曾经幽默地说:“伟人只有在远处才发光,即使是王子或国王,也会在自己的仆人面前大失颜面。”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份淡泊的心境,世界才又多了几丝温暖,几分快乐;也许正是少了几分对名利的追逐,世界才又多几分自在,几般快慰。

淡泊胸怀,独善自身,人生便不受困扰,心神才会一片安泰!

8.明白度人生,回首亦坦然

庄子认为,天地赋予我形体来使我有所寄托,赋予生命来使我疲劳,赋予暮年来使我享受清闲,赋予死亡来使我安息,所以以我生为乐事的必然以我死为乐事。既然生死、形体、劳逸、安息都是天地赋予我们的,所以生则乐生与死则乐死是我们的职责,是自然的造化,人的产生只是顺应自然的结果。庄子思想中的“命”作用相当广泛,不仅决定了人的生死自然大限,而且制范者、预定了人的一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关系和贫富穷达的遭际。

人活百年都无法参透两个字——“生”与“死”,但是不管人们能否参透这两个字,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然而,在同等境况下忙忙碌碌的一生里,有的人活了个明白,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忙;有的人却一辈子稀里糊涂、不知自己在忙什么、为什么而忙!因此,上面两种人有着不同的命运与结果。

的确,人生是短暂的。倘若我们不能正视人生,人生就会如流水般——只有流走的,却没有留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这短暂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怎样过才是有意义的呢?

一天,一位大师问他的学生们:“同学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地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有的学生说:“为了让我们的生命活的更好!”

大师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同学们,又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我们的生命平均起来不过几十年的光阴。”一个学生充满自信地回答。

大师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学生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大师露出了赞许的微笑。接着另一个学生说:“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

又一个学生说:“其实我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大师含笑不语。学生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只见一个学生站起身,语惊四座地说:“依我看来,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语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大师,期待大师的启迪。

“嗯,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同学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生命只是一呼一吸!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

人们往往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才会明白活着的价值,不要将自己的生命浪费在那些没有丝毫义的事情上,要抓住每分每秒可以利用的时间充实自己。

有许多人的生命虽然短暂,然而他们活得却很精彩;有的人虽然能够活到百岁,然而他们却稀里糊涂、空活百年;有的人总是因为害怕死亡而嫌时间过得太快,事实上他们每天都在浪费着时间;有的人却忙碌得来不及考虑这些无谓的问题,他们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被充分利用上了,根本“来不及老”。而这种“来不及老”的人,虽然无法达到参透生死的境界,然而他们离这种境界却并不遥远。

有一个人学业有成后,就到美国工作了。30年后归来,去看望自己的恩师。两人在谈论一些别后的事情之后,这个人问他的恩师道:“老师,这30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

老师道:“我很好,每天讲学、著作,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了。我每天忙得很快乐。”

“老师,分别这30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碌,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老师道:“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学生的耳边回响着。

事实上,老师并非没有老,毕竟30年的时间对于谁来说都不算短,那么他为什么却并没有觉得自己老呢?

这主要还是在于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正是他将自己每天的工作安排得很充实,让原本一天中的无数个断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才“来不及老”的。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还是孩童时曾经有过许多的梦想,但当我们还未想如何去实现这些梦想时,死亡已经悄然而至。我们只能感叹、只能埋怨我们没有看清什么是人生。于是我们祈求上天能让我们回到从前,但那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奢望而已。所以,无论我们现在是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娃娃,还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抑或是白发斑斑的老人,都要珍惜我们剩余的人生,奔着我们拟定的人生目标实实在在的做点努力,便不会留下那么多的遗憾与悔恨了。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的确,我们只有将这句话领悟于心、度过人生,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能无怨无悔、坦然面对。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大丈夫不论得不得志,皆能恬然处之。孟子说:“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观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不得志的时候也不忘记义理,在得志的时候更不违背正道。孟子还认为君子是不受外界动摇的,只要不做欠缺仁德、违反礼义的事,则纵使有什么突然降临的祸患,也能够坦然以对,不以为祸患了。

孟子本人不仅坐而言,而且早已起而行,达到那种境界了。有一次,公孙丑问他:“倘若夫子做到齐国的卿相,得以推行王道政治,则齐国为霸诸侯、称王天下,也就不算什么稀奇事了。可是当您实际担负这项重职时,也能够做到毫不动心的境界吗?”

孟子回答:“是的,我40岁以后不动心了。”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孟子列举了两个方法,即“我知言”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所谓“知言”是指能够理解别人所说的话,同时也能明确地判断。《孟子》中讲:“听到不妥当的话,就知道对方是被私念所蒙蔽;听到放荡的话,就知道对方心里有邪念;听到邪僻的话,就知道对方行事有违反正道的地方;听到闪烁不定的话,就知道对方已经滞碍难行了。”换言之,拥有这种明确的判断力,就不会被那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所愚弄,更不会因而动摇自己的心意了。

另外,“浩然之气”。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段话的大意是,这种气极其广大、刚健,若能对自己所行的正道抱着相当的自信,以这种方法来培养它,就能充塞于天地之间。但它只是配合着道与义而存在的,若缺乏道与义,则浩然之气也就荡然无存了。只有在反复实行道与义时,才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如果仅是偶一为之,就不可能获得。总之,首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合乎正道之事抱着坚定的信念,然后才能产生“浩然之气”。

在《论语》中有“孔子绝礼于陈”的故事。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时,在陈卷入政治纠纷中,连吃的东西都没有,连续几天动弹不得。最后,弟子子路忍不住大叫:“君子也会遇到这种悲惨的境遇吗?”孔子对于子路的不满视而不见,只是淡淡地回答:“人的一生都会有好与坏的境遇,最重要的是处在逆境时如何去排遣它。”

荀子根据这段故事指出:“遇不遇者时也。”任何人的一生总会有不遇的时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和预期相反的结果。长此以往,任何人都不免产生悲观情绪。然而,人生并不仅有这种不遇的时候。当云散日出时,前途自然光明无量。所以,凡事必须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来临,不必惊慌失措。相反,在境遇顺利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可是总有一天,不遇的时刻会悄然来临,因此,即使在春风得意之时也不要得意忘形,应该谨慎小心地活着。

我们应采取顺境不骄矜,逆境不颓唐的生活态度。

春秋时期,孔子率学生们出游。

一天,孔子观赏瀑布的景色,见那水流从二三十丈的高处飞泻而下,撞入江中,激起滚滚波涛,直冲出数十里之外,那地方,鱼虾龟鳖都无法生存。

忽然,只见一个男子跳进急流之中,孔子以为那是自寻短见的,便急忙让学生顺着河流去搭救他。不料,这人游出数百步之外,便从水中走出,在河边悠然自得地唱起歌来。

孔子赶上去问他:“您能在这种地方游泳,有什么秘诀吗?”那男子回答道:“我没有什么秘诀。我凭着人类的本能开始我的生活,依靠人类的适应性而成长,顺其自然成功。游泳的时候,我同漩流一起潜入水底,随同涌流而浮出水面,完全顺从水性而不凭主观意志从事。这便是我能驾驭汹涌急流的原因。”

孔子又问:“什么叫做凭本能开始生活,靠适应性而成长,顺其自然而成功呢?”那男子回答:“我生在陆地而安于陆地,这就是本能;长于水上而安于水,这就是适应性;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而结果这样,这就是顺其自然。”孔子点头顿悟。

这个男子能制服汹涌奔腾的急流,遨游其中,得心应手,就因为他不以主观意志从事,而是根据自然法规,尊重客观规律,按着生活的逻辑去办事。人之处事亦应顺其自然,正所谓适应世事适应万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要我们守住一颗平常心。守住平常心,应该承认有些东西得不到,学会放下,放下求之而不得的东西,才会轻松快乐起来。那就拿起平平凡凡的事吧!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下去。其实,往往平凡的表面蕴藏着深层次的规律和道理,你会越干越高兴,越干越快乐。

守住平常心,还表现在对名誉和困难的态度。学会放下美丽的光环,才能轻松前行。学会迎难而上,才能踏平坎坷上大道。顺境和逆境都是人生的财富,只有懂得珍惜和品尝的人,才会读懂“平常”二字的“不平常”真谛。

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任郃州(今陕西彬县)太守。一天闲暇时,他约了同僚登楼饮酒做诗,宴会尚未正式开始,哀哭声由远而近。当他得知死者因无钱置买棺椁时,立即撤席,飞马回府,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安葬死者。他的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叹服。由于范仲淹为政清廉,为人民办了好事,郃州、庆州(今甘肃庆县)的百姓和宋属的羌族,“皆画像立生祠事之”。

范仲淹不仅为政清廉,而且个人生活十分节俭。每当他遇到贫困者,总是倾囊相助。当初,“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他虽贵为将相,但却勤俭持家,对子孙要求十分严格。次子范纯仁结婚时,他主张一切从简,可儿媳家想用罗绮帷帐做嫁妆,他听后很不高兴,立即对纯仁说:“罗绮非帷幔之物,吾家素清俭,安能以罗绮为幔,坏我家法,若将罗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最后还是按照范仲淹的意思朴朴素素地办了婚事。在范仲淹61岁任杭州知州时,子弟请治第洛阳“树园圃”,欲使清贫的老人颐享晚年。他却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接着又说,洛阳那么多花园,我到哪里都可以观赏,何必自己有了才觉得欢乐呢?就这样拒绝了晚辈的治第请求。足见范公处世之超脱。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历代仁人志士崇高忧乐观的精辟概括。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一句,在忧喜这对矛盾关系的处理上,也可以达到顺其自然“难得糊涂”的境界,“当忧则忧,当喜则喜”。范仲淹记岳阳楼,一为重修岳阳楼,更为劝老朋友滕子京。滕子京当年作为改革派人物受诬被贬到岳州,心中愤愤不平。范仲淹便借记岳阳楼,而把规劝之言和自己的处世态度自然艺术地表达出来。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说人的忧喜情绪不因客观景物美好而高兴,也不因个人境遇不佳而忧伤,顺其自然,豁然、超然。一般人难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人毕竟是有情有欲,不可能受客观外界干扰而无动于衷,也不可能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麻木不仁。只是要在客观外界向自己压迫而来时,能够慨然以对,洒脱些,想开点,看远点。

在第三次经济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一些知识界人士失去心理平衡,处于迷惘、困惑、找不准感觉的境地。本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安于清贫,习惯宁静淡泊。苦读书,坐冷板凳,对他们来说是喜,不是忧。而这一次却非同小可,不光有忧虑感,更有危机感,他们遇喜不敢喜,遇忧更其忧。在一向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看来,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致富的机会,而且对知识分子也是政策开放、大展身手的好时光,这是可喜可贺的。可另一方面,特别是搞基础学科、传统学科的一些知识分子大有被经济大潮淘汰之感,要“下海”经商没把握,不“下海”又不甘寂寞,于是忧虑感更猛烈地袭扰着知识分子的心。要摆脱这种心境,就是顺其自然,有条件、有本事者能下海者尽可以去做,与商人为伍,谋求经商之道,发财之路;没条件、没机会经商者,也不必随大流,一定要“下海”,完全可以从实际出发,理直气壮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忧也好,喜也罢,有时在客观环境不变,或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就得靠主观调节,努力减少忧虑,多寻找一些快乐。把目光放远些,不要为眼前的境遇所困扰,所压倒;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所腐蚀,做一股“浅浅水”,让它“长长流,来无尽,去无休”。

10.放旷达观,随遇而安

孔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孔子的意思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而考虑怎样做适宜。得时则驾,随遇而安。

人生于天地间,则立于世,行于世。立身处世,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为权势利禄所羁,不为功名毁誉所累,明察世情,了然生死,方可做到旷达,能持性而往,能临危不惧,能以本色面世,不费尽心机,不为无所谓的人情客套礼节规矩所拘束,能哭,能笑,能苦,能乐,泰然自在,怡然自得,真实自然,保持自己的个性特点,岂不快哉。

陶潜因被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仕。29岁时,他曾当过江州祭酒,但不久便自动辞职回家种田。随后,州里又请他去做主簿,他不愿意接受。到了40岁,他为了解决家里的生活困难,又到刘裕手下做了镇军参军,41岁时,转为彭泽县令,但只做了80多天,便辞职回家。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愿意出来做官了,而愿亲自种田来养家糊口,过着一种十分清淡贫穷的日子。

辞官回家以后,陶渊明仿佛从一个乌烟瘴气的地方突然来到了空气清新的花园,心情畅快、惬意极了。他立即写了一首辞赋,题目叫《归去来辞》,以表达自己厌恶官场,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从此以后,他带着老婆、孩子一直过着一种耕田而食、纺纱而衣的田园生活。平时有空闲,他就写诗作文,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后来,成了晋朝一位杰出的诗人。

有旷达之性,方可逍遥于世,轻松做人,从容处事,自己主宰自己。超然物外,有官无官不在意,有钱无钱无所谓,有名无名不上心。穷富得失,淡然处之,如此便无往不乐了。旷达乎,逍遥哉!

这就好比是两条船并排着过河,如果一只船是空的,两船碰撞,船上的人也不会发脾气。如果那空船上有一个人,那船要撞过来时,这船就会让开,船上人并且大声喊,要那船上人注意。如果那船上人不听,这船上人就会发出警告。再三之后,就会恶语相加。有人和没人的区别就这样大,原因就是想得太实了。把义气、地位、物资这些身外之物抛开,人不就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么!

我们每天都和别人打交道,有君子有小人。即使朋友中,不小心,也有小人存在。有的人为名利所驱,往往会做出有失道义的事来。

唐代诗人刘禹锡,是个性格耿直的人。他因为直言相谏而得罪了权贵,但他从不在意。

永贞元年的时候,刚刚即位的唐顺宗任用王叔文进行社会改革,引起了宦官反对,迫使顺宗退位,拥其长子李纯为宪宗,并贬逐王叔文。刘禹锡因为与改革派合作,也被贬。十年后,由于当朝宰相赏识他的才干,才将他召回长安。

刘禹锡回长安以后不久,就听说长安朱雀街旁崇业坊有一座玄都观。观内道士种植许多桃树,桃花盛开如云霞,于是便去观赏,并写诗-首《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题中的诸君子,指的是和刘禹锡一起被贬又同时被召回长安的朋友柳宗元、韩泰、陈谏等人,字面的意思是:长安大街上车马扬起的飞尘扑面而来,没有人不是说刚看完花回来,玄都观里的上千棵桃树都是刘禹锡贬官出长安后栽的啊!

其实,从“戏赠”的“戏”字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有另一层含意的,诗的后两句是讽刺当朝众多的现任大官,说他们都是诗人遭贬后被提拔出的谄媚之臣。

看到这首诗后,权贵们当然恼火了,于是再一次把刘禹锡贬到播州。当时,播州是最边远荒僻的地区,可见权贵们对他的怨恨有多深。后来,因为朋友柳宗元、裴度的帮忙,加上他有年老的母亲,于是便改为连州刺史。

14年以后,由于裴度向文宗推荐,刘禹锡才又被召回长安,任主客郎中官职。这年的3月,刘禹锡又一次到玄都观来,但这时的景象已和14年前不同了。满院云霞般的桃树已荡然无存,只有兔葵、燕麦在春风中摇动。刘禹锡想到自己两次被贬又两次召回的经历,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写诗抒怀: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今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表面的意思很好理解,但它也有深一层的含义。诗人感叹“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时局变换如此莫测,那些一度得宠不可一世的权臣们都垮台了,但是坚持正义的“刘郎”却又回来了。可见争名逐利不过是过眼云烟,胸襟豁达,为人要有几分淡泊,才能笑到最后,做最后的胜利者。

做人要有几分淡泊的心态,要不然,欲望会让你痛苦不堪。

逍遥旷达不是要求做到无欲,而是淡看各种名利之欲。淡看之后,则可生旷达,有了旷达之后,人生自然逍遥了。庄子说得好:“我愿意活着,在沼泽里摇头摆尾,自由自在。”

东坡说,我之所以能每时每刻都很快乐,关键在于不受物欲的主宰,而能游于物外。

人,一旦“游于物内”,而不“游于物外”,梦寐以求地沉浸在没有穷尽的“物”的占有欲,及其永无止境的膨胀的状态中,人都成了“物”的奴隶,那还有什么真正的人生乐趣呢?钱,可以使人不择手段;权,可以使人胆大妄为;名,可以使人变得虚伪,可以使人失去理智……在种种物欲的诱惑下,很多善男信女蜕变成了不法之徒,很多国家公务员沦为了阶下之囚。这“游于物内”,人为物所役,不仅会使人失去了人生的乐趣,还会失去最起码的良心和道德。

人,只有摆脱了外界的奴役,自己主宰自己,才可能永葆心灵的恬静和快乐。超于物外,官大官小不系于心,有名无名也不在乎,穷富得失淡然处之,钱多钱少无所谓,这样不就无往而不乐了?

11.做个顺时而动的智者

生活在世上,每个人的活法各不相同。面对同一个客观环境和自然条件,为什么有的人活得痛苦,有的人活得轻松呢?这其中,除了禀赋差异外,就是聪明人懂得调整个人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审时度势,超然处世,顺应自然。智者顺时而成功,愚者逆理而失败。

唐朝诗人刘禹锡,才富五车,诗名很大,为人爽直,但有时做人不够圆通,惹来不少麻烦。当时有项风俗,举子在考试前都要将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朝廷有名望的官员,请他们看后为自己说几句好话,以提高自己的声誉,称之为“行卷”。襄阳有位才子牛僧孺这年到京城赴试,便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来见很有名望的刘禹锡。刘很客气地招待了他,听说他来行卷,便打开他的大作,毫不客气地当面修改他的文章,“飞笔涂窜其文”。刘本是牛的前辈,又是当时文坛大家,亲自修改牛的文章,对牛创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好处的。但牛僧孺是个非常自负的人,他从此便记恨于心了。后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刘禹锡仕途一直不很得意,到牛僧孺成为唐朝宰相时,刘还只是个小小的地方官。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禹锡与牛僧孺相遇在官道上,两个便一起投店,喝酒畅谈。酒酣之际,牛写下一首诗,其中有“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之语,显然对当年刘禹锡当面改其大作一事耿耿于怀。刘见诗大惊,方悟前事,赶紧和诗一首,以示悔意,牛才解前怨。刘惊魂未定,后对弟子说:“我当年一心一意想扶植后人,谁料适得其反,差点惹来大祸,你们要以此为戒,不要好为人师。”

智者懂得,人生道路曲折多变,有些时候,对事物的发展只有“顺其自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凡事不可强求。“顺其自然”,就是对世间的功名利禄、是非得失看得淡泊,不去执著追求,笑对毁誉。这也不失为一种糊涂。

亲鸾《末灯抄》:“自是‘主动地’之意,然是‘变成这样’之意。故‘自然’非由行者所裁夺,乃如来的信誓也。”

此处的“自然”,并不是指自然科学所说的单纯的自然事物,而是指透过宗教的觉醒的眼光所见的世界,也就是一切事物按照佛意成为它现在的样子。

顺任自然,有人认为是一种糊涂,但是,只要抛弃自己迷乱的思想,置身于听任佛意支使的境界中,就能真正发挥具有自主性的自我,这并非如宿命论所言的听其自然。

人对待生活,如果能将自己与自然合二为一,顺应自然地度过人生,那就必定能达到人生无忧无虑的最高的“糊涂”境界。

同类推荐
  • 投资致富金点子

    投资致富金点子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全面认识投资、股票投资金点子、基金投资金点子、债券投资金点子、外汇投资金点子、期货和期权投资金点子、黄金投资金点子、房地产投资金点子。
  • 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生

    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生

    本书正是带着这样的思想,从思想、人际关系、家庭、财富、心灵等方面一一铺陈开来,让读者充分感受简单生活是一种方式,简约生活是一种智慧的思想理念。事实上,当我们对生命的体验真正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我们就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筒约是一种轻松之美,一种灵动之美,就像我国唐代的“诗豪”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的那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每个人只要适当地随性而为,而不去看着别人怎样活着,像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那样能够“为自己举杯庆贺”,我们必将在简约生活中获得轻松和愉悦。
  • 快乐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快乐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把锁,锁住一切贪欲与私念,这样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才会光明磊落,一旦随意打开它,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锁住?放下心中的锁,你就为自己的心灵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 成功的起跑线(走向成功丛书)

    成功的起跑线(走向成功丛书)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实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 低调做人厚黑处世智慧全集

    低调做人厚黑处世智慧全集

    手腕则事情很容易砸锅。智者处世,往往会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于无声无息处出雷霆之力,快、稳、准、狠,招招致命,不讲妇人之仁,不给对方留任何喘息之机。
热门推荐
  • 天地悯人

    天地悯人

    出生于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他幼时遭到父母的遗弃,幸得姑母收留。少年时又承受了父亲回归的家庭裂变、突然而来的失眼之痛,他经受了各种生活的折磨、亲情的考验。他真诚善良,却在人情冷暖中一再绝望;他怪僻冷酷,却原是严酷生活下的无奈之举;他聪明过人,求学之路却历经坎坷。他是如何在困境中饱受煎熬,厚积薄发中改变命运,如何在驳杂的亲情夹缝中辗转流连,最终他是否能够走出童年的阴影,而特殊的成长经历又给了他怎样的感悟,作者带您一起走近那个忧郁苍白的少年,在情感的起伏中体味生活,感悟生命...........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血盟

    血盟

    很抱歉,魏先生,您的化验报告已经出来了。已经证实,在您的肺部有一颗恶性肿瘤,并且已到了晚期。恐怕……简单的身体检查,魏鑫被告之竟然只剩五个月的寿命。一条意外的短信,彻底打破了他的生活有得必有失,有偿必有还。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不劳而获,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凭空而来。拿出你最珍贵的东西交换,你就可以获得最珍贵的财富。父母给了你生命,如今你已经有了转卖生命的权力。只要你愿意贩卖你的生命,你将能得到三百万美圆的现金。只要你有这个意愿,生命专卖点随时随刻都会欢迎你。有意者可回复本短信,来获得这次生命交易的机会。贩卖自己的生命以此换来金钱,为了不拖累家庭,这是魏鑫能为父母做出的最后回报……一场险恶的阴谋,打破了魏鑫对现有世界的认知。隐藏在阴暗中的世界,让他在阴谋中,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
  • 阴阳因果

    阴阳因果

    凡是有因必有果,因果轮回来世间根本,本书将一小故事的形式讲述每个灵异恐怖的事件背后有着怎样的迷离的故事。
  • 血族公主:追妻之路茫茫无边

    血族公主:追妻之路茫茫无边

    【如有雷同,纯属不可能】血族皇室公主,为一个情与爱纵身跳崖,他的哥哥因难以接受随她而重生,当她与他归来只时,他们遗忘了前世,当血族的守护者回到她身边,当那个她上辈子深爱的他来到她身边,她与他的爱情萌芽,而当她恢复记忆,她对他的爱又变成了恨,他绝不放弃,慢慢追妻,可谓是追妻之路茫茫无边。
  • 狂拽王妃遇上多情王爷

    狂拽王妃遇上多情王爷

    他是一位不受宠的王爷,她是一位丞相府的嫡女。他们的命运因为联姻而纠缠在一起!片段一“南宫冥,杀了我吧!”卿儿一袭红衣跪坐在床榻旁眼睛紧闭心痛的说道。“朕不会让你死的!来人好好照顾请贵妃,不准她死!”南宫冥背过身不去看卿儿眉头紧锁沉重地说道。。。。片段二“四爷,我有了!”卿儿搂住南宫冥的脖子娇羞的说道。“真的吗?我们有孩子了?那我当爹了!!!”南宫冥抱住卿儿轻轻抚摸着卿儿的肚子。说好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到最后却变成了一场谎言与利用!如果可以,她宁愿这一生都不没有爱上他!如果可以,他宁愿拿所有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 马云创业实录:给创业者的17堂课

    马云创业实录:给创业者的17堂课

    两年以前,我们不如腾讯的收入,我们当然嫉妒,现在好不容易赶上来了,他们又出了个微信。不过,这可能只是刚刚开始。在当年淘宝和eBay竞争的时候,我们认为eBay的思想未必会赢,他们只是希望用短暂的钱就赢得市场,但这不能长久,我们判断整个产业兴起需要10年。一直到今天为止,我们也并没有赢,我们其实只是开了个头。
  • 传世之剑

    传世之剑

    当诸神降临世间,正是那深沉肃穆的黄昏时节,星陨大地,流火激飞,人间再一次燃起了战火,鲜花盔甲是新生亦或是毁灭,这谁又知道呢!跌落凡间的神明,化为了传说中的秩序神卫,守护着浩瀚的湛蓝星海!邪恶的力量如同污秽之虫漫布黑暗深处,成就了混沌天灾,一处与诸神对立的黑暗阵营!从此之后,世间不再有净土,战争与毁灭持续了五千年,直到黎明之战结束,光明卫城崛起,秩序之剑定落大地!那是八千年之前了......
  • 废柴少女与妖祖先生的创世之旅

    废柴少女与妖祖先生的创世之旅

    “你是妖怪吗,先生?”穿着宽大熊玩偶装的亚姬问道。“是的哦。”男子回答,笑容温润得仿佛融进了夕阳的光。“那个,我是驱魔人来着,你可以被我收走吗?”“……可以哦。”然后,傻白驱魔人与妖祖大暖男的故事开始了。……“先等一下我,等我发完传单,我就收了你。”
  • 梵语千字文(并序附刻)

    梵语千字文(并序附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