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7500000100

第100章 不能称“家”

有人问英国大诗人雪莱:“为什么诗人不像小说家、散文家一样称‘家’而独称‘人’呢?”

雪莱说:“因为一首小诗实在卖不到几个钱,没有能力成‘家’,所以不能称‘家’”。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同类推荐
  • 有一种性格叫忍耐

    有一种性格叫忍耐

    本书从六个方面告诉读者如何学会忍耐,并用忍耐的精神去获取人生的成功。具体内容包括:学会忍耐;忍耐是通往成功的先决条件;梦想使忍耐更显珍贵等。
  • 30秒看透对方:e时代数码相人术

    30秒看透对方:e时代数码相人术

    本书内容包括从外表上识别人,从表情上观察人,从姿态上判断人,从声音上分辨人,从语言习惯上洞察个性,从个人喜好上甄别性格等了解别人的方法。
  • 人生哲理储蓄罐

    人生哲理储蓄罐

    一个哲理,就是人生中的一枚金币,这枚金币可能是快乐、幸福、爱心、宽容,或是勇气、斗志、经验、教训,等等。人生储存了多少哲理,就是储存了多少财富。这些永远不会失去,他们能真正使你由平庸变得杰出,由平凡变得卓越。读一个故事,想真正领悟其中的哲理,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要知情节;第二遍,要知道理;第三遍,要知运用。使自己辩是非,明事理,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 为人处世一本通

    为人处世一本通

    本书内容包括:低调做人才是处世的高手、善交朋友比多交朋友更重要、先把人看坏才能跟人处好、不要小瞧你所遇到的任何人、给人留面子自己才会有面子等。
  • 夏奈尔的智慧

    夏奈尔的智慧

    可可·夏奈尔是著名的时尚女王,20世纪最重要的服装设计师,永久性创造了妇女时尚的新纪元,著名品牌“夏奈尔5号”香水的开创者,在欧美,拥有典雅的夏奈尔时装,不仅曾是很多上班族女性的首选,也是总统夫人和明星名媛们的追求。
热门推荐
  • 追风绿茵

    追风绿茵

    小时候,此之前并不懂足球的林羽蝉偶然和哥哥一起看了一场全国性的女子初中生的足球比赛,被家乡的代表队龙城中学的场上十一号队长的身影所深深吸引,就算个头不高,身体不强壮,也能那样统治全场吗?林羽蝉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直想成为那样一个“十一号”。小学时没有女子校队,只好和男孩子们一起踢球;“足球场上有十一个人,在常规时间里,没有人能凭一己之力决定比赛,所有人都是十一分之一。”抱着这样的感想,林羽蝉努力考入了龙城中学。然而。。。。。----------
  • 恶灵门徒

    恶灵门徒

    意外重生,古铭能否抵挡命运的洪流?恶灵空间的无尽冒险,为了活着,一个凡人拼命挣扎着…
  • 道灵僵

    道灵僵

    请一定看完前十九章。。
  • 梦之脑

    梦之脑

    一次普通的返程!一次意外的收获!用最强悍的大脑,自由的翱翔!一身的技艺,只为一世红尘
  • 殊途合道

    殊途合道

    阴阳合道,七情六欲,聚气修行.兄弟相惜,性格迥异,同道磨砺.十年坎坷,巅峰之路.整军备战,同抗邪魔.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霸汉第四卷

    霸汉第四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
  • 枫凌天下

    枫凌天下

    一个妖孽般的少年,从山村归来之后,他的人生之路彻底变了。一次偶然的意外让他踏上了最强王者之路,星宇学院已被他掀起一片腥风血雨。不知不觉,整个世界已经踩在了他的脚下……
  • 法心

    法心

    成功走上人生巅峰的某集团财务部部长却要选择回到过去圆她的法师梦?默默无闻的小职员竟是隐藏多年的法师?当两人携手穿越回2008年,又会擦出什么火花?最终女主角能够再一次走上人生巅峰,毫无遗憾吗?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