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0600000048

第48章 大师凡高

面颊瘦长、颧骨突出、满脸雀斑、一头红发。这就是凡高,——一位以独树一帜的画风、荒诞不经的言行、令人悚然而惊的举止和对艺术的热烈追求而闻名遐迩的传奇人物。他短暂的一生就像一首诗,耐人寻味而又让人扼腕唏嘘。

1.温森特·凡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北布拉班特省一个宗教与艺术联姻的家庭,父亲是牧师,母亲是海牙法庭的一位资料装订员之女。1869年8月1日,16岁的凡高因家境贫困而提前结束了他的少年时代和学生时代,经叔父介绍,进入巴黎高比尔艺术公司海牙分公司当了一名小职员,从而开始了他艺术经营的学徒生涯。

6年后他被公司辞退,理由是神经过敏。其实真正的情形是:他此时整个人陷入了对宗教的痴迷。他不仅读《圣经》,而且亲自翻译《圣经》,用法、德、英、荷四种语言翻译。显然,他把自己交给了上帝。为了实现自己想做一个神职人员的“朝圣之路”,他不顾亲友反对依然来到了当时被西方世界称为是“最悲惨角落”的博里纳日,在那里传教、救赎。凡高是一个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他十分同情那里矿工的贫困生活。他教孩子读书,安慰老人,照顾病患者。当时矿区正值疫病流行,他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守护着病人和伤员。他尽其所能帮助别人,能给的东西他都给了别人,诸如面包、衣物等。而自己躺在草垫上,只剩下皮包骨头。

尽管凡高的传教活动是“在大地上为穷人提供安宁”但是他的这些做法却被教会视为不规和极端行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有辱教会身份)。于是,1879年7月他被解除了教职。通往上帝的信仰之路被无情斩断,梵高陷入了无尽的虚无之中。

2.1880年,27岁的凡高在弟弟的帮助下开始学画,并由此走上了艺术的不归路。

凡高的绘画是从学习巴格的《炭笔画练习》、《绘画教程》以及临摹米勒的《田间劳作》开始的。客观地讲凡高在绘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先天缺陷。譬如:基本训练不足、不重视技能训练、不会运用透视法等。凡高完全是在一种孤独的状态中摸索,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的。他丝毫不重视技巧和局部细节,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他的特长是运用线条和轮廓,特别是色彩的运用和画面气氛的渲染,他强调感情的因素,努力地表现真实、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他的画完全是他情绪的反应。他笔法奔放、迅速、力度、动感,融合了他诸多的人生的艰辛和艺术的战斗。浓墨重彩也好、痛快淋漓也罢,都是他内心感受的直接抒发。他往画布上抛掷的仿佛不是颜料而是他的自己的生命,喷涌而出、不可遏止。他表现的是“汹涌澎湃、转瞬即逝”的生命体验。

凡高在人性良知和艺术良心之间保持了自己独有的、血淋淋的爱。他用他的爱贴近大地、贴近人间。他画播种者、收割者、矿工、织工、挖土的人、吃土豆的人。为普通人作画是凡高一生的最高理想。他以他生命般的质朴揭示了文明的阴暗、生活的陷阱,又以深入骨髓的思想、痛彻心肺的爱怜表达了对底层芸芸众生的深切同情。他以狂放、粗犷的笔触作画,每一个笔触中都可以感觉到他的心灵在颤抖。他的《向日葵》像“燃烧的火焰”。他笔下的柏树犹如正在燃烧的火把,在挣扎,在扭腾,在旋转,在燃烧,充满了对劳动阶层的深厚感情,充满了对生命本体的绝望与悲哀,任何一个人面对凡高的画都会产生一种心灵的震撼和颤栗以至于喘不过气来。他的画满含朴素,温暖却又辛酸得让人难以承受。那是爱的献祭,是生命的张力,是激情的喷射,是痛苦的呐喊,是生活的渴望。而这一切恰如他的座右铭“永远悲伤而又永远欢乐”。

然而就是这样伟大的一名画家,终其一生,却只卖过一幅油画。凡高自己这样说“总有一天他们会承认我的作品,我死后他们肯定会写我。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打算为此做好准备。”

历史证明,凡高的预言是正确的。在当今世界绘画作品排行榜前十名的作品中,凡高占有四幅:《加歇医生》、《没胡子的自画像》、《鸢尾花》和《向日葵》,数量位居第一。

3.千万种哲学也抵不上女人的一根头发。研究凡高我们不能不提及他生命中的那些个女人。

早在1869年,16岁的时候,凡高就对房东太太的女儿19岁的尤金妮亚一见钟情。这位姑娘在郊区一家卖洋娃娃的商店工作,兼任幼儿园的保姆。单相思的凡高认为她是位绝代佳人,对她一往情深,并为之神魂颠倒。然而凡高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他对尤金妮亚表白之后得到的结果却是:她已经于别人订婚。人生的第一次恋爱就这样告终了。

凡高的第二个爱恋对象是他的表姐克依。1881年的夏天。那位住在阿姆斯特丹的牧师舅舅斯特里克的女儿克依带着儿子来到乡下度假。克依两年前死了丈夫,一直生活在悲痛中。她常常身着黑色衣裙、忧郁肃穆。不知为什么,这种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凡高内心的某种深刻需要,他不由自主地为表姐所吸引。终于有一天,凡高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冲动,突然向克依摊了牌。他告诉克依“我爱你就像爱自己一样……”克依在受惊之余一连惊呼“不,不,永远不!”感情的打击,使得凡高“浑身上下冷透了,一直冷到灵魂的深处”。经历了这两次挫折,“真正的恋爱”从此与凡高作别。

有一年冬天,凡高在街头碰见了一个又病又饿的怀孕女子西恩。尽管那是一个懒散邋遢、酗酒无度、天生一张麻子脸且满嘴恶臭的不可救药的妓女,但是凡高还是把她带回了家。也许是西恩艰难的处境打动了凡高,让他对西恩产生了他自己所谓的“兄弟姐妹之爱”。也许是西恩在外表上与克依有某种相似之处。最重要的是,按照凡高自己的说法,“西恩让他找到了妻子和家的感觉”。正是因此凡高对西恩是亲如手足,为她节衣缩食,悉心照料,在画室放上摇篮,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给新生的婴儿洗澡。但是西恩却偷他的钱去酗酒取乐。两年后,他和西恩分手了。

后来,凡高住在布拉邦特省时,又爱上一位女子玛高特,那女子年长于凡高,她看中了凡高的好心肠,两人幸福地过了数日,但终因那女子父母的干涉而只得分手。

……

一次次的恋爱换来的是一次次的伤痛。绝望之余凡高呼喊道“我应该有一个女人——我活着不能没有爱,没有女人。如果生活中没有无限的东西、深刻的东西、真实的东西,我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无论对错……我需要一个女人,我不能、也不会、也将不过没有爱的生活。我是一个男人,一个有热情的男人;我必须有女人一道过日子,否则我就会冻成冰块或变成石头……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内心仍然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我从生理学、卫生学以及辛酸的经验所学到的某些东西占了上风。一个人不可能太长时间没有女人而保持正常……”

凡高需要人间的温暖,可人间流放了他,在流浪中,他只能走向街头或妓院的女人。妓女成为了他生活中主要的、实际上也是唯一的异性伴侣。为此他染上了淋病、梅毒。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是乐此不疲。他到她们那里去决不是为了单纯的肉欲,而是为了寻找家庭的温暖。他将那些妓女视作同胞姐妹。在一封信中凡高这样写到:“至于妓女,与其说我怜悯和同情她们,不如说我对她们发生了认同和共鸣。作为像你我这样的艺术家一样被流放、被抛置于社会之外的人,妓女当然是我们的朋友和姐妹。而在这种被抛置的状态中,就像我们艺术家所做到的一样,妓女发现了自身的独立性,仔细一想,这种独立性最终说来并没有意义。”

4.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艺术家,他们生前大多不被人理解。非但不理解有时反而会遭到排斥。凡高就是如此。

凡高一生坎坷,备受折磨。他思想突兀、举止怪异、拙于交际、不谙事理。但是他善良之极,有一副少见的好心肠。不要说人,就是对街头的饿狗、都市街头拉车的老马、地头的毛毛虫,他都充满了基督徒式的“同体大悲”。他的善良几乎到了“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地步。但是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不理解他。人们称他是疯子,称他的画是“疯子的作品”。

凡高所到之处,常有一群孩子跟在他身后,边跑边叫:“疯子!疯子!……”不仅如此,即使是他那些最好的朋友也声称“应该将凡高从社会中清除出去。”

“一个农民看见我画一棵老树干,在那里一坐就是一个小时,以为我发疯了,自然会取笑我。一位年轻女士面对一位满身补丁和肮脏的工人背过脸去,她当然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前往博里纳日或者海斯特,并下到煤井深处去;她会说我疯了。”

“没有人懂我。因为我想做真正的基督徒,他们就认为我是疯子。因为我想让不幸的人们不那么不幸,他们就像狗一样对待我,说我给他们丢脸。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

“跟所有人一样,我也需要家庭和友谊,需要感情,需要友爱的交谈;我不是石头或铁做的人,不是水桩和灯柱,我不能缺少这些东西,也不可能像有教养和有体面的人一样对此无动于衷。”

“……你一定认为我做事没有原则。不,……我其实没变;我唯一焦虑的是,我怎样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有用?我能否确立某种目标,并取得结果?我怎样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并深刻地研究确定的问题?你瞧,这就是始终困扰着我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我感到贫穷的束缚,我没有固定的工作,我得不到应该具备的必需品。这是我多少有忧郁的一个原因。而且,在应该得到友谊的时候,在应该得到强烈而真挚的感情的时候,我却得不到,这时候我感到空虚,感到可怕的沮丧吞噬着心灵……”

“在发作期间,我感到自己的怯懦胜于疼痛和痛苦,这怯懦越过了它应有的程度……总而言之,我现在渴望痊愈,就像一个试图自杀的人发现水太冷,拼命想回到岸上来。”……

读着凡高这些近乎绝望的自白,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为之动容。圣徒,天才,还是疯子?天才是疯狂的。有时候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有时候天才就等于疯子。天才只有在疯狂的状态下才能够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可以说没有疯狂,就没有震撼人心的艺术。绘画大师徐悲鸿说,一切成功者都是偏执狂,一意孤行,坚持到底。同样,一位西方的艺术大师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疯子唯一的区别就是我并没有疯。我们的社会很大程度上扼杀着想像力和创造力。但是天才们不会因为环境的压力而扭曲自己的天性,他们有着一种天生的勇往直前的殉道精神。正是这种迥异于常人的精神状态,在世俗人眼里他们才成了“异端”,成了“疯子”。在世人的眼里凡高不可理喻,他是“极端”、他是“异类”、他是“疯子”。他既不可能被人理解更不可能被社会认可和接受。他是时代的“弃儿”。诚然,凡高是有一些反常。但是任何一种“反常行为”都可归结为爱与理解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反常”行为是对我们“正常”人的呼吁甚至是控诉。天才的艺术家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而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必将孤独。凡高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5.1889年5月9日,凡高被送进了圣雷米疯人院,他成了真正的“疯子”。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非人痛苦、顽强坚持和自我斗争之后凡高终于倒下。1890年7月27日,凡高在他下榻的拉伏瓦夫妇咖啡店草草吃完午饭后背起画架外出作画。走了大约一公里半,他在一处草垛停下来,把画架靠在那儿,继续向前穿过一条小溪,然后掏出一把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胸膛扣动了扳机。两天后,他离开人世,享年37岁。

关于凡高的死我们可以以各种方式去理解。你可以将他的死归结为他“过分敏感的神经”,也可以归结为他“家族性的精神抑郁症或者说是癫痫症”。然而,我却以为,是我们的社会、是我们的世俗、是我们对人才的评价机制毁灭了大师。

凡高是一个热情洋溢的天才。他一生憧憬理想与艺术,一生都在寻求出路。最初他一直梦想能成为一位布道的牧师。可是就连这点梦想也被残酷的剥夺。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没有通过拉丁文和希腊文。做不了朝圣者只好却做艺术的囚徒。可是即便如此,人们仍然不能接受他、宽恕他。他那些用生命造就的画作在当时根本就是一文不值。他不被社会接受。他无法实现理想。不仅如此,就是那些常人与生俱来、习以为常的东西,譬如爱情,在他也是可望不可及。朴实。真诚。孤独。忧郁。尖锐。焦虑。悲凉。痛楚。绝望之余,他走投无路,只好一死了之。

凡高一生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饱受了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摧残与折磨,以殉道者的姿态完成了苦行僧的一生。他一生都生活在在挫折与困顿之中。但他始终不屈服,高昂着头颅。坚定。执著。凡高在本性上是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多么巨大的打击和痛苦,都不会沉湎其中。冲突。挣扎。他以罕见的坚强、勇气和热情保持着生活的乐观、力量和信心。凡高热爱许许多多的事物。他的爱是那样的浑然博大、汹涌澎湃,以至于无法表达,那是宗教之爱、是艺术之爱,是通往上帝之路的爱。梵高坚信自己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他是上帝的化身。

凡高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个至为饱满真实的生命,一个至为质朴虔诚的个体。凡高是一个极端、奇特而又强烈的人。他是农民,是苦行僧,是圣徒,是痛苦的隐士,无论对生活还是艺术都虔诚的近乎发狂。他经历了人生的苦难景象,在一种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尝试、探索,生命在永恒而坚韧地流动和燃烧,如火炬一般。他特立独行置世俗于不顾,只是一味听从内心的召唤。他无意间瞥见了世界和人生的真相,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凡高是时代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时代的反抗者和斗争者。凡高的死是对世人的刺讽,是生活作出的咄咄逼人的追问,是精神和命运的象征。他以他的死启迪着、警醒着世人。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艺术以及艺术之路上的求道者和殉道者?

凡高是大师,即使是在走向毁灭的过程中,他也能创作出不朽之作。他以精神的崩溃和生命的毁灭为代价,唤醒世人对艺术、对天才的认知。何谓天才,以我的理解,就是被上帝从芸芸众生中挑选出来承担某项特殊使命的人。上天怜悯我们才派他们来引导我们、拯救我们,他们爱极了,也狠透了。世人愚昧,虚妄遮眼,往往视这些人为“异类”,加以排挤甚或是迫害。悲剧由此诞生。“有些人死后才出生。”凡高当是如此。

同类推荐
  • 咸也好,淡也好

    咸也好,淡也好

    本书以“小故事”(或精品美文或寓言说理)+“咸淡指数”+“咸言淡语”的形式,演绎生活中的咸与淡,而在这咸与淡中你还可以品尝出种种不同的滋味,它们就是每天与我们常见却往往又擦肩而过的种种生活哲理。它们始终高扬着人性的温情,同时又带给我们最为睿智的思考。
  • 活出自己,世界才会找到你

    活出自己,世界才会找到你

    现在的你,是否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忙碌的工作,是否已经消磨掉往日的激情?看看自己,是否还拥有对未来、对梦想的渴望?不妨停一停,问问内心,你到底为谁而活。这是一本能够让人重燃激情和梦想的书,时而清淡,时而犀利,时而温情,时而洞明,让你改变随波逐流式的生活,学会以轻松的心态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按照最喜欢的、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与工作,善待自己,善待生命,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与精彩。
  • 40岁男人最应该注意的事

    40岁男人最应该注意的事

    本书内容包括:40岁的男人,健康和事业同样重要、40岁的男人,可以再创成功的奇迹、40岁的男人,要攒钱更要赚钱、40岁的男人,要解决好职场中的各种问题等。
  •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如何做人是一门学问。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察人生的全部内涵。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做人和做事是相辅相成的。学会了做人,其实也就学会了做事,就知道了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由此我们的工作交往就会快乐,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大家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 创业的奠基(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创业的奠基(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故事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热门推荐
  • 高冷总裁:宠妻无下限

    高冷总裁:宠妻无下限

    他是冷酷无情的总裁,商业间人称“冷血动物”,却因小时候母亲的一句话娶了她。她与他反抗,却温暖着他,让他陷入商业间的人士最碰不得的情。阴差阳错,层层的误会让她一次一次的从他身边逃走,却又一次一次的回到他身边。“简淑雨,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妻子!”“不要。”“可是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啊,孩子都有了!你,逃不了了。”
  • 叱咤魔途

    叱咤魔途

    张耀东喜欢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感觉,但是他的平凡生活被一次意外的艳遇打破了,他只能去改变自己,当他终于认为平息了一切时,却发现,新世界的大门才刚刚打开……世上谁人甘于平凡,谁不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活在当下,就不得不向生活低头,当有机会走出平凡的时候,那就一定要抓住机会。
  • 穿越:只为君而来

    穿越:只为君而来

    她穿越时空,为了见那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悲情人物——项羽;阴错阳差,她落错了年代;缘起缘灭,爱她的人她不爱,她爱的人不爱她;造化弄人,他肯爱时,她已将他忘记,她的生命里又出现了一个男人;是上天垂怜吗?生死关头她拥有了两份感情;爱情,想要的时候它不来;而如今,怎么消受?
  • 狼啸天下传

    狼啸天下传

    清末郎士廷兵败福建,其子郎世宁随军身亡,重生于异世。看郎世宁如何叱咤十八国狼烟烽火之中,问世间,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不为悲!看世间,悲欢离合咫尺天涯恨天愁!
  • 总裁唯爱小娇妻

    总裁唯爱小娇妻

    浑身疼痛不堪的我根本没办法出去,即使我出去也肯定跑不掉,门外的保镖们可不见得是吃素的。我只能蜷缩在墙角,离那张床,离那个人远远的。不知在黑暗中过了多久,他渐渐醒来,环视一周,不等洗漱便要出门,完完全全把墙角的我忽视了。就在他走到门口的时候,仿佛感觉到我在注视他,缓缓转头瞥了我一眼,蓦地瞪大了眼睛,但随即又恢复那冰冷的表情,好似我之前看到他表情的变化只是一种错觉。他抬脚出门,根本不曾理会我。只是,我恍惚中好像听到他对门口的人说了句:“她,给我留着。”
  • 九魂之元素大陆

    九魂之元素大陆

    林风,原本普普通通的高二学生,是什么机遇让他穿越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传说中的九魂大陆
  • 重生郑成功

    重生郑成功

    崇祯自尽煤山,自成兵败一片石,满清入关,席卷天下,南明风雨飘摇,国将不国,民众水深火热,谁能挽狂澜于既倒,救万民于水火,郑家有男似黑罴,上马能击虏,下马草军书,看重生的郑成功如何翻云覆雨,重整乾坤
  • 吾若清风,言为天使

    吾若清风,言为天使

    对于乔言来说,五年前的那场事故不但带走了他最好的朋友,还在他的心里滋长了一个肿瘤,五年了,他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即使在别人眼里他完美的无可挑剔,可是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直到遇到她......
  • 1岁育儿方案

    1岁育儿方案

    本丛书主要介绍了胎教、产期生活常识以及产后变化、产后保健、新生儿的生理特征、新生儿的营养和照料、1至3岁婴幼儿的卫生保健、智能训练、疾病防治等知识。该丛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使用性,非常易学、易懂和易用,是广大孕妇用以指导饮食营养、日常生活、保健预防和用药医疗的良好读物。
  • 伯朗塔的虫族

    伯朗塔的虫族

    从天而降的巨型“陨石”,改变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来自外星的巨虫,致命的绿色毒雾末日面前,人类该何去何从一个把进击的巨人,az,漆黑的子弹,亡灵幻境,东京喰种融合在一起的作品究竟会变的怎样,请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