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8900000020

第20章 计算机界的功勋

众所周知,华罗庚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但是可能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对于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诞生,华罗庚还是一位奠基人和主要的创始人。

早在1947年,华罗庚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客座讲师的时候,就与被后人称做“计算机之父”的约翰·冯·诺依曼相识。

冯·诺依曼是美籍匈牙利人,1903年生于匈牙利的一个银行家的家庭。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除此之外,他在经济学、物理、化学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被人们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全才之一”。

现在一般认为ENIAC机是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不过,ENIAC机本身存在两大缺点:一是没有存储器;二是它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甚至要搭接几天,计算速度也就被这一工作抵消了。

1944年,冯·诺依曼正在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该工作涉及极为困难的计算。为此,冯·诺依曼所在的阿拉莫斯实验室聘用了100多名计算员,利用台式计算机从早到晚计算,可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那无穷无尽的数字和逻辑指令如同沙漠一样把人的智慧和精力吸尽。

被计算机所困扰的冯·诺依曼在一次极为偶然的机会中知道了ENIAC机的研制计划,从此他投身到计算机研制这一宏伟的事业中。

1945年,在冯·诺依曼的带领下,ENIAC机研制小组发表了一个全新的EDVAC方案,即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

EDVAC方案明确奠定了新机器由五部分组成,包括: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并描述了这五部分的职能和相互关系。

1946年7月至8月间,冯·诺依曼和戈尔德斯廷、勃克斯在EDVAC方案的基础上,为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研制IAS计算机时,提出了《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初探》的设计报告。由此,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计算机热”。

当时,冯·诺依曼对华罗庚在数学上的造诣和成就非常赞赏,他邀请华罗庚参观了他的实验室,并且和华罗庚讨论了许多相关的学术问题。

在那时,这位非常有远见的数学家,已经意识到计算机是科学发展新的生长点,并想着手进行计算机方面的研究。

华罗庚回国以后,仍念念不忘在中国要开展电子计算机的研究,而那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很多人还不知道计算机为何物。华罗庚迎难而上,开始积极倡导和组织这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物色从事计算机研究的人选。在现在,这个问题简直太容易解决了,随便上哪所大学、哪个研究机构都能够找到几个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但是,在1952年,别说找这方面的专家,就是找稍微懂点计算机的人,都非常困难。

华罗庚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的主任——闵乃大教授。

当时,正赶上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一些新院校成立的同时,一些旧院校被合并,还有一部分机构撤销,而闵乃大教授所在的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就在被撤销的行列中。

华罗庚认为闵乃大是电讯网络专家,而且他所在的部门已经被撤销,所以让他现在从事计算机研究是最佳方案。

因为同在清华,所以华罗庚和闵乃大很早就相识,当华罗庚把自己的想法和闵乃大说了以后,闵乃大有些犹豫,他说:“我在德国的时候,听说过计算机,据说那是个能够进行快速运算,而且计算极为精确的机器。但是我现在正在忙着写关于电讯网络方面的专著,我想目前我没时间去搞计算机方面的研究。”

听了闵乃大的婉言拒绝,华罗庚没有气馁,他说道:“闵教授,我知道你在电讯网络方面的造诣很深,你写这方面的专著,对国家电讯网络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计算机的研制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它的研制成功将使各行各业都如虎添翼。”

闵乃大有些犹豫,说道:“让我再想一想吧。”

华罗庚看见闵乃大有些犹豫,也就不再勉强,而是说道:“你先考虑一下,但是你要给我介绍几个研究计算机的人选。”

闵乃大听完笑着说:“华教授您真是学数学的,方法一不行就用方法二。”

华罗庚听完这话也笑了:“你比我熟悉你们那个领域的人,就当帮我一个忙好了。”

闵乃大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这里还真有两个人选。一个叫做夏培肃的女同志,她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是中央大学工学院电机系的高才生,曾出国留学,获得了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博士学位。她刚回国不久,以后究竟从事哪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没有决定。”

听完对夏培肃的介绍,华罗庚点了点头,又问:“那另一个呢?”

“另一个叫做王传英,是我们电机系的高才生。”

华罗庚听完后,又向闵乃大分别要了夏培肃和王传英的地址,想对他们两人分别进行拜访。

夏培肃是受了华罗庚回国后所写的“致全体留学生的一封信”的感召而回国的,所以华罗庚的到访令她惊喜交加。当得知华罗庚来访的目的是邀请她参加电子计算机的研究时,夏培肃立刻点头答应了,并且说道:“我在英国的时候就已经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没想到竟然有幸参加它的研制工作,而且是在华教授您的领导下,我真是太高兴了,我向您保证,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

同时夏培肃还帮助华罗庚说服了闵乃大和王传英参加计算机的研究。就这样,计算机研究最初的三人小组形成了。

195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他们3个人到华罗庚家拜访。当时华罗庚住的地方就在清华园里面,数学研究所旁边。

当时那个房子是政府专门为华罗庚修建的,一栋平房。中间是客厅,客厅比较大,沙发上、所有的桌子和台子上面全是书和杂志期刊。

华罗庚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三人,对他们愿意参加计算机的研究表示非常高兴,又对他们讲了讲计算机的前景和重要性,最后向他们说了说目前所面临的困难。

华罗庚说:“你们看见我这一屋子的书了吗?这些都是我认为可能记载了计算机方面资料的书。但是我查阅了一下,很令人失望,里面有关的资料非常少。现在国际上有关计算机的资料是保密的,特别是对咱们国家,这方面的资料更加封锁。资料是现在咱们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你们有信心克服吗?”

夏培肃抢先回答:“没关系,我们可以在外刊上去找,我可以动员我在英国的同学们帮我去找。”

闵乃大和王传英也纷纷表示:要干就要干好,要知难而进。

华罗庚看着这3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新中国计算机的希望。

不久,华罗庚安排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从清华大学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成立计算机研究小组。

随后,在华罗庚的带领下,他们不畏困难,从英文期刊中查找零散的有关计算机方面的文章,经过大半年的准备以后,终于初步搞出了研制电子计算机的技术资料。

夏培肃在回忆计算机开始发展的时候说:

那时候一切都从零开始,什么都没有!

那些数学所的人根本不知道电是什么东西,电线都害怕,怕触电。后来我们要做无线电实验,需要电表,结果就请他们采购员采购。他也不懂那些,结果买了一个电力方面用的电表,多少安培的那种,我们都觉得很可笑,因为我们用的都是毫安什么的,都是无线电用的电表。反正和他买的不是一回事情。完全是外行,所以很费劲,后来都是我们自己去买。

而且那时刚解放,很多东西都没有,有时候就在旧货摊上去收一点东西。

1954年,计算机研究小组从华罗庚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转到了钱三强先生领导的物理所。这些并没有影响华罗庚对计算机研究的激情,他仍然像以前一样,积极地从事着计算机的研究工作。

1956年春,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国家制定了我国科学12年的远景规划,其中计算机技术、半导体、电子学、自动化、喷气技术等被列为国家急需的紧要项目,同时指出应立即筹建其专门的研究机构,集中人力物力大干快上。

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华罗庚组织了一系列的报告会,对计算机技术进行规划。这次规划对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确定了正确的原则,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有力的指导思想。

作为计算机技术规划组组长,华罗庚在这次规划中发挥了很好的领导作用。规划组中有26名各方面的专家,另外还有担任顾问的苏联专家,他们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

第一个问题是发展我国计算机技术,首先依靠苏联还是依靠我们自己。当时苏联认为中国研究计算机的条件还不成熟,最好选送一支队伍到苏联去学习,在苏联的帮助下研究计算机,连人带计算机一起带回来。

华罗庚听了大家讨论以后,最后统一思想:“我们应该立足于国内,选送去的只是少数人,在国内可以比较快地培养更多的、大批的专家人员,所以在国内研究计算机,可以更好地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计算机设计队伍、计算机工业生产队伍、计算机应用队伍和管理队伍。”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在国内开展计算机研究。当时有很多人主张:很多单位同时开展研究,遍地开花。后来,华罗庚综合大家的意见,提出了“先集中,后分散”这6个字,并得到了在场的大多数人的支持。这个意见成为制定规划的一个原则。

第三个问题是大力培养新生力量。华罗庚在规划过程中表现出的领导才能和正确、鲜明的立场,使得规划组的成员十分钦佩,领导部门征求对未来的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所长的意见时,大家都一致推选华罗庚担任。

华罗庚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的筹备上,他千方百计落实各方面的任务,1956年5月19日,华罗庚主持召开了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第一次筹备会议,根据他提出的“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由中科院、总参三部、二机部、高校专家14人,组成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

筹备委员会由华罗庚任主任,何津、王正、阎沛霖任副主任。筹备委员会从此开始工作。

华罗庚不仅提出“先集中,后分散”的重要原则,集中了全国的计算机研究人员,保证了计算机技术研究机构的成功建立。他还为了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大楼的建设煞费苦心,亲自审查和比较了多种设计方案。最后的图纸是他亲自拍板的,施工过程他也是紧抓不放,最终使计算所研究大楼如期完工。

在华罗庚的领导下,在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内,开展了规划问题的研究,筹建了实验室和实验工厂,购买了仪器设备和资料,聘请了苏联专家。同时,他还协调了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使研究所在筹备期间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

此外,为了给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扩充人力,华罗庚还动员中科院数学研究所里纯粹搞数学的专家改行,在他的号召下,冯康、许孔时、魏道政等自愿来到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成为我国软件行业的知名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他们也有幸成为中国计算机发展的见证者。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华罗庚于同年2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学,与计算机专业的青年教师及651班30多名学生座谈,给全校师生作了一次十分精彩的报告。他还参观了由这所大学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并对计算机教研室的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临走之时,华罗庚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题词: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

651班的学生王惠通回忆,华罗庚先生和他们班同学座谈时,他讲计算机可以模仿人的大脑,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接下来的岁月中,华罗庚时刻关注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119型大型数字计算机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其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内存容量4K。在该机上完成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的计算任务。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在“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

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150机。

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

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

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

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

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中国计算机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华罗庚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这几十年的实物仍在,记忆仍存,它们点点滴滴体现了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远见和智慧。

同类推荐
  • 日本首相评传

    日本首相评传

    每一个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本书将为你揭示日本首相的故事。
  • 哥白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哥白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在波兰首都华沙西北约213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托伦,这就是伟大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的故乡。他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那里。在哥白尼生活的时代,托伦曾是一座富有的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哥白尼出生之前,托伦曾长期处于十字骑士团的统治下。
  • 天使爱巴黎

    天使爱巴黎

    恐怕世界上再没有一座城市像巴黎一样,在它的公墓中埋葬着如此多的艺术大师。他们挚爱这座城市——这座童话般的、充满幻想的艺术之都,至死不愿离去。本书探访大师在巴黎的墓地,细数他们的生平轶事。
  • 远牧昆仑:盛彤笙院士纪实

    远牧昆仑:盛彤笙院士纪实

    本书记述了盛彤笙院士的生平事迹。内容涉及家世渊源、求学之路、执教生涯、建业西北、广揽英才、筚路蓝缕、教育大家、鼎盛时光、科学巨子、落难之后、战略构想、晚年岁月等。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人们常常用“博览古今,学贯中西”这样的话来赞美学识广博的人,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真正虚心向西方学习的人并不多,能做到“学贯中西”的人则更少。明代末期奸臣当权,倭寇侵扰,天灾频繁,同时也被人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股重实用、重民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徐光启无疑是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西会通:徐光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现代不好混之总裁老公请帮帮忙

    现代不好混之总裁老公请帮帮忙

    一场宫变,穿越到现代,交到损友。熊煖煖看着这个未知的空间,活的还算潇洒,如果没有欠锦襄救命之恩的话。还救命之恩?倒是给她的所谓的救命恩人惹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麻烦才对。锦襄白天是异域的总裁,处理公司事务,晚上是黑暗中的王,夜帝。不苟言笑的他,让人敬而远之,尽管爱慕他的女生很多,但敢近身的一个巴掌都可以数的清,谁愿意主动贴近一块冰呢。但他却对这个随手救的奇怪女生却屡屡破功,冰冷的面具慢慢龟裂。这小丫头太能折腾了。
  • 开辟天地

    开辟天地

    我们这个世界是如何诞生的?传说是盘古开天辟地而来,盘古又来之何处?为何要开天辟地创造我们这个世界?请跟随我的节奏慢慢的抽丝剥茧,了解真相。
  • 终不过一场空欢喜

    终不过一场空欢喜

    我叫欢喜,今年15岁。2008年,我已经记不清是哪月哪天,院长笑咪咪的领着陈子川走到我面前对我说“欢喜,跟着他走吧,他愿意带你回家”。我眯着眼睛打量着眼前他,左右不过20多岁的年纪,穿着老成的灰西装,稍显冷硬的五观说不出的碍眼,我在院长殷切的目光下很认真的问道“你缺你个童养媳?”便低下头默默的看着他发亮的鞋尖。陈子川蹲了下来,用极为清淡的口气便决定了我的命运,他说“我叫陈子川,你以后要叫我爸爸”
  • 末世之病毒战争

    末世之病毒战争

    额,第一次写小说,啊,不喜勿喷,喷的不要说脏话,说脏话的不要太过分,太过分的弄死,弄死后不赔钱!
  • Stories of a Western Town

    Stories of a Western Tow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斗神乾坤棋

    斗神乾坤棋

    逆天行,唯我独尊。穿越?武侠梦?神医?........斗神大陆,斗气横行的世界。菜鸟级别的陆小风能否在这片大路上闯荡出一番天地呢?敬请关注异梦游之斗神大陆。
  • 网游之女神笑的爆笑爱情

    网游之女神笑的爆笑爱情

    当从不玩网游的小妮子突然有一天爱上网游游戏后,她的人生发生起天翻地覆的生活,爱情,网游两不误。游戏里面的至交好友,也有不甘心于小妮子的在游戏界顺风顺水的女人,毒舌泼辣,小妮子凭借自己的幽默逢凶化吉,深度男主宠爱,男主为护她,愿为她扫除一切妖魔鬼怪。O(∩_∩)O~超有趣的甜文喔
  • 重生毕业季

    重生毕业季

    一个人到中年,每天守着老婆孩子,过着得过且过的人,骤然回到毕业季的时候。那一年,他还年轻,有着青春热血。那一年,他刚进职场,有着纯真善良。那一年,他刚恋爱,不敢跟心目中的女神表白,错失一段姻缘。那一年,他母亲重病,黯然身亡。那一年,有太多的遗憾,那一年,有太多的不舍,那一年,有太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如今他回来了,回到了毕业季,回到了去实习的火车上,回到了曾经最美好的青春时代。他的路该走向何方?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欠了我的,不要急,我来找你了。这里有青春热血,这里有腹黑,有阴谋,有诡计,有阳光,有爱情。这是一个会让你沸腾的故事!
  • 封尘决

    封尘决

    天地之大,强者为尊。而魂之力,则是强者修炼之根本。人自出生起,便根据体内所携魂之力量的多寡,质的纯杂,分三六九等。孙浩乃异界之魂,穿越而来,身体里没有半点魂之力,因此无法修炼,本是废人的他却偶然间获得一卷名为《封尘决》的奇术,从而走上与众不同的修炼之道。但却没想到修炼《封尘决》竟是一切灾祸的开始。
  • tfboys之守护女孩

    tfboys之守护女孩

    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