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2900000018

第18章 石雕文物的鉴定

不论是文物考古的专业工作者,或是收藏爱好者,面对石雕文物的鉴定,首先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鉴别真伪;二是断定时代;三是评判文物的价值。

在传统的金石学著作中,虽然已涉及到上述鉴定的三个问题,但多出于感性的经验和常识,尚未能形成科学系统的方法论。随着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石雕文物的鉴定才称得上是纳入了科学的轨道。

考古遗存的断代,通常采用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通过科学发掘出来的遗物,出自科学划分的地层(文化层),各文化层次序的先后即可代表其包含遗物的相对年代。类型学断代的作法,是将遗物或遗迹按型式排比,把用途、制法相同的遗物(或遗迹)归成一类,并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然后按照型式差异程度的递增或递减,排出一个“系列”,这个系列可能便代表该类遗物或遗迹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从而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年代。类型学与地层学相结合的断代方法,不仅为出土的石雕文物的鉴定提供了非常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传世文物和民间流散文物的鉴定,提供了明确的参考对照标准器。考古学断代一方面是丰富和改善了传统的经验,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先进的分析鉴定测试手段也在逐渐地应用到各种文物鉴定之中。这样,更为全面综合的鉴定方法,事实上便是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的结合,这是目前和今后科学鉴定石雕文物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个鉴藏者首先要意识到的问题。下面,我们首先来谈谈鉴定具体做法的第一个步骤。

辨伪

由于石雕文物具有高度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的价值,所以它同许多珍贵文物一样,历来在文物古董市场上受到青睐。这样,商业的价值和崇古、仿古风的盛行便决定了石刻文物作伪现象的存在。

据文献的记载,至少在宋代就有了仿古石雕的出现。例如时人为了投宋高宗的所好,甚至仿刻端石砚进贡皇宫。当时国子监的雕花石鼓有新旧十个,新石鼓即为官方命工匠用云南大理石仿刻的。

今天随着文物市场的日益发达和文物收藏热的兴起,由于古代珍贵文物有限,更难于在市场流通,也不是一般收藏爱好者所能问津,于是仿古文物又重新赢得了市场。而且像洛阳、西安等地的国家文物考古部门,为了满足市场短缺的需要,在国家政府的批准下,也兴办了仿古文物产业。这样,专家与现代科技生产的结合,要制作乱真的仿古石雕作品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当然,仿古作品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也凝聚着巨大的劳动和作者的智慧学识,它如同古代艺术品的摹本,按它仿制的年代次序,仿制水平的高低,也可划分其价值和收藏鉴识的等次。它对于长久保存珍贵文物。又须以实物公诸大众的社会需求,无疑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赝品就是赝品,它永远不能代替原作的价值。尤其是以假乱真,更容易给不法的牟利之徒以可乘之机,给国家文物收藏部门和社会大众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向读者介绍一些石雕作伪品的伎俩和识别的方法,否则这对于国家文博单位和个人收藏者来说,一旦鉴定失误,弄伪成真,就会铸成巨大的遗憾。

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古石雕文物,以及散见于历代石窟寺、古建筑、陵墓、寺庙的古石雕,因其年代的久远,石质的风化剥蚀,阳光雨水等自然力的作用,都难免逐渐失去其原色,外表都显现出所谓的“锈色”。作伪品者,不仅要使伪品在风格样式上酷似原物,还要做锈色遮掩新刻凿的痕迹。

作伪者通常是先仿照真实的石雕文物刻制成形,然后再用硝强、盐强等水刷在伪作之上,使表面腐蚀,再放置户外让雨水长期冲涮,就能使其同原作相差无几。

有的是将伪作烤热,用白矾和黄土伪造土锈。还有的是用大烟水略加白矾煮石像,几天后把石像提出,其颜色与真铁屑锈相同。另有的是在残破的旧石像上,按其近似的形状,再刻成完整物,并添上花纹或文字,极似旧物,不经细察,难以辨别。

鉴别上述作伪的伎俩,首先一个步骤就是要清涮原物的污垢和锈色,以恢复其本来的面目。其次是做进一步的研究。

由于石雕文物的锈色是天长日久自然生成的,是内在生成的本色,后人难以伪造,而且任何刷抹都不会掉落,即便表皮变色而内部仍可见有蝉联的余绪。因此,识别伪锈的方法也简单易行,过去人们即用加碱的开水洗刷对象(现用一般洗涤剂亦可),若为假锈就会全部脱落,新的痕迹就会暴露无遗。

当然,石雕文物的辨伪,首要的还是要熟悉和全面掌握有关这一门类文物的知识,了解前人作伪的方法。此外还应掌握有关石雕文物鉴定研究的新动态。事实上,与作伪手段不断提高相对应,考古学也在不断地引进现代科技的方法来从事石雕文物的真伪识别、断代,以及原料产地、加工方法的复原等方面的研究。

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将在后文再作介绍。

断代

辨伪与断代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辨伪实为断代的前提和基础。假如被鉴别的文物是真实的,我们才可能最终断定其相对年代或绝对年代。如果对象是伪品,我们也须用断代的知识去提出其作伪的依据是什么,进而确定其价值如何。

石雕文物断代,概言之,主要还是从风格样式、雕刻技法和原料产地等方面入手。如果是经科学发掘的出土文物,层位清楚,有共存的遗迹遗物可作断代的参照,有的甚至还有纪年铭文,这类石雕不仅容易准确断代,而且还可以成为其他传世文物断代参照的标本。

如今在中国历代的石窟寺、寺庙、大型建筑、陵墓、地宫、墓葬中,还保留有许多各种真实可靠、年代准确的古石雕,它们经文物考古专家多年的精心研究,在风格样式的分区分期断代上已经取得了奠基性的成果。也可以作为各种传世流散石雕文物断代的标准器。

在前述的章节里,我们已谈到了许多有关古石雕的知识,也提供了认识判定石雕文物时代的大致标准与典型的范例。一般说来,石器时代的石雕作品,大多为工具、武器和工艺品。其中的打制石器必须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专家才能仿制,不是常人所能为。其中的磨制石器是采用原始特殊的敲打、琢制、钻磨的方法加工而成,也非常人所能模仿,它虽然容易采用现代机械加工方法制成,但也最容易识破。石器时代的工艺雕塑,大多古拙粗犷,抽象神秘,需要通过比较,甚至采用科技手段才能准确地断代。

例如过去在福建某地发现的一件出土石雕人面像,风格属史前作品,但无共存文化遗物可资佐证,后来通过对石雕附着的沉积物进行鉴定才得出准确的结论。

商周时代的独体石雕作品尚不多见,且多具有图案装饰的风格,与同时代的玉雕装饰纹样相似。其他工艺石雕除了保持传统的形式,与玉雕工艺也具有同一性。进入秦汉时代之后,石雕艺术才大放光彩,形式多样。我们在前面已提到了各种雕塑、画像石、建筑石刻的典型样式及其加工技法和各种时代的特征。尽管如此,这也并不等于我们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文物断代的钥匙。假文物之所以能够乱真,就是因其与原作极其相似。但艺术品都属于特定的时代及其民族,有其产生的特殊环境。伪品虽然与原作极其相似,但在临摹中仍难去掉后来代的特点。真伪对比,还是可以查验出两者在艺术风格上的某种微妙的差异。因此,对于艺术品鉴赏者来说,所应具备的知识是多方面的,除了要具备高深的专门知识和艺术修养,更主要的还是要熟悉原作,对原作的创作手法和风格样式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就比较容易地鉴别出伪品。

再如,目前存在断代问题的多为民间流散文物,有的本为石窟造像,如现今流传到国外的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的佛手,巩县石窟北魏佛像,都是被盗凿后才流失到美国的著名艺术博物馆。如果我们熟悉类似的文物考古发现和断代成果,就不难对流散文物作出准确的断代。

除了风格样式和雕刻技法的类型学比较,鉴定石雕文物还应注意纪年铭文的问题。迄今我们所知的许多著名石雕文物,其上往往刻有纪年或有关的内容题记,这无形中便为我们的辨伪断代指明了一条途径。铭文考释虽是一种复杂的工作,但字体风格的断代却是可以掌握的。通常,人们是把商代的甲骨文、商周的金文、战国的篆书和秦代的小篆统称为篆书,它们分别代表当时每个阶段的典型书体。汉代及其以后虽沿用小篆,但它已失去通用的价值。在汉代盛行的是隶书,魏晋以后隶书逐渐被楷书所取代,与此同时,还派生出一种介乎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行书。如果我们熟悉每个历史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书风,对于鉴定石雕和题记的时代,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书体的断代也仅属于文物标型特征鉴识的一个因素,它同样要经过长期实践的磨练,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总之,石雕文物断代决非易事。虽然一些典型石雕文物特征性强,可对比的材料较多,再加上是出土文物,有其他共存的文物和组合关系佐证,比较容易断代。但是,一些非典型的石雕文物,断代就困难了,尤其是散见于各边区的少数民族文物,地方风格色彩强烈,时代悠久,有其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而且有的石雕已脱离了原来的地下层位,不仅断代困难,同时也降低了其作为文物的利学价值。事实上,目前文物考古界和美术史学家,对边区的民族文物石雕的研究还重视得不够,如果我们今后能对这些历代古石雕进行广泛的调查,进行分区分期断代的系统研究,不仅可极大地丰富中国古石雕文物的宝库,也可以为各种流散石雕文物提供翔实可靠的断代依据。

另外,传统的鉴定方法,立足于对古石雕艺术形式和各种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历代石刻艺术发展演变的规律,能提出断代的一般标准,尤其是能与考古学的断代结合起来,这种学问无疑是鉴藏者必须掌握的。但是,考古学只有借用自然科学技术测定文物的方法,才能使任何的宏观鉴定研究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还必须掌握这些现代科学技术。

评价

国家博物馆收藏文物的标准,是指各种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历代文物,这实际上也是评价文物价值高低的三个一般标准。

此外,国家文物主管部门还颁布过文物藏品定级的参考标准,其中规定凡属一、二级藏品的文物均为珍贵文物,三 级藏品中要定为珍贵文物的应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

涉及石雕文物,要定为一级文物者,需具备这样一些条件:如能直接反映社会生产、生活,造型优美、神态生动的石雕;内容丰富、技法考究的画像石;时代较早,具有典型性的石刻;刻有年款或物主铭记可作为断代依据的造像碑;有重大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碑刻墓志等。二、三 级文物的标准又相应依次减低。在这些可定级的文物中,又以田野考古所获的最为珍贵。

然而,熟悉了评价石雕文物的定级标准,并不等于就掌握了评价古石雕的高深学问和本领。一方面是古石雕文物并不完全都同时具备科学、历史和艺术的价值,要深刻地认识对象的价值,就需要熟谙创作对象的背景材料。就如我们前述提到的拉萨大昭寺唐蕃会盟碑,它造型古朴大方,额上取四坡出檐顶,下为龟形碑座,这种古碑造型极为常见,平淡无奇,艺术价值不高,但它的碑文却是对唐蕃关系史的重要记录,是研究唐代中央王朝与边区历史民族关系的珍贵资料,这就决定此碑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又如南宋《平江图碑》,它不过是南宋苏州城的一幅平面设计图的翻刻,也不能说艺术价值很高,但它却是传世不多的古城市建筑布局的设计图,对于复原古代城市的风貌,了解古代建筑的设计成就及其影响,对于研究古代的城市建制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都是难得的直观形象材料,因而也就具有高度的科学和历史的价值。

一般说来,石雕文物艺术价值的高低还是较易判断的,只要对象的造型优美,都会引起观者强烈的审美共鸣。但是真正要提出审美价值的科学依据却是很难的,需要具备深厚的审美艺术修养。中国传统的金石学,虽然早就注意收集著录考释古代石雕文物,但却谈不上什么艺术鉴藏。只有到了清末民国初期,金石学家才真正把艺术研究列为古文物研究的主要门类(如朱剑心的《金石学》)之一。其中所涉及的石刻画像、宗教造像、建筑石雕、陵墓石刻,才称得上是与我们提到的石雕艺术鉴藏有关。

总之,石雕文物的评价是综合性的,不能顾此失彼。例如清代光绪年间的《耕织图》石刻,以及清代方观承的《棉花图》石刻,都是杰出的国画作品在石刻中的表现。从艺术价值来说,它反映出了清代绘画和线刻艺术的较高水平。但就其内容而言,它更是忠实地记录了古代农业科技的成就。如果我们不熟悉了解其中的农业生产流程及其历史地位,我们就无法对石刻图的科学价值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也就降低了文物本身应有的价值。

综上所述,石雕文物的评价,是立足于考古层位学、类型学之上,并融历史、科学和艺术的研究分析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较全面又深入地揭示石雕文物孕含的奥秘,才能给予其客观准确的评价。由于古石雕的研究和鉴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目前在国内的一些大学的考古专业和美术史系中,都开设了有关古石雕的专题课程。

从上述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石雕文物的鉴定,从辨伪、断代到评价,都是一种科学分析、仔细挖掘和感受欣赏的过程。这种工作愈深入就愈能打动人的心灵,鉴定的结论也就越科学准确。

同类推荐
  •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由十二章组成,分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对十二种主要类型电视剧,即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谍战剧、家庭剧、历史剧、儿童剧、农村剧、民工剧、西部剧、军事剧、灾难剧、“红色经典”改编剧展开了多元的思考与探讨。不仅梳理了这些类型电视剧的发展轨迹、生成语境、影像风格衍变规律,还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为便于读者阅读和学界、业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每章后还附有该类型电视剧主要作品年表。
  • 瓷之源:上虞越窑

    瓷之源:上虞越窑

    本书介绍瓷器最早的发祥地上虞越窑的起源,发展,窑址的分布,瓷器器物种类,器形特征,花纹装饰,瓷器业兴衰原因,专业运输销售等。还附有各种陶瓷小知识以及大量精美的图片。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电影是民俗的一面镜子。影片中,婚殇嫁娶、灯笼火把、秧歌戏曲、皮影小调、朱门石狮、市井乡里,处处都是民俗生活的呈现。一方面,电影成为民俗的影像记载,而且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影像记载;另一方面,民俗则为电影提供社会生活的斑驳质感,而且是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居特色的文化质感。
  •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书中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泥人与面塑,从二者的区别说起,详细介绍了泥人与面塑的材料、产地、手工制作等几个方面,还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代表人物加以介绍,让读者领略这些杰出者的风采
  •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刘旭编著的《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先秦、秦汉时代的戏曲,宋金杂剧、宋元南戏、恢弘元曲、明代戏曲、清代戏曲等曲艺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绝世风华大小姐:鬼帝绝宠

    绝世风华大小姐:鬼帝绝宠

    她说,你还记得我们是怎么认识的吗他说,恩她说,不要了.......他说,夫人可以继续睡为夫自己来。
  • 血色君王

    血色君王

    一座属于少年的城市背叛了他,他一无所有,只能落寞地逃离。可是当他再次归来之时,他的背后站着一支军队,万旌旗动,挥斥方遒。曾经的敌人跪伏在他的面前哭泣,而背叛了他的城市,将被烙上他的名字!深渊里的恶魔被放出,一名东方的少年却站在了恶魔的最前面。他就是恶魔之主,他就是新的撒旦之子,他将要完成未竟的事业,他将成为楚国的王上,他将成为东方的王上,他将戴着黑色的王冠,成为整个世界的血色君王!风与火在战场上交相辉映,铁与血也在黑夜里互相狰狞。当血色的君王举起了他的巨剑,谁在和他并肩战斗?!
  • 大武侠传奇

    大武侠传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一个少男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武侠梦;公元4416年,在虚拟现实存在的当下,一款名为【大武侠】的游戏开始统治世界,这是一款充满东方侠义色彩的虚拟现实游戏,拟真度达到99.999……%,这是一款号称是无限接近于真实世界的超级网游。陆尘,一个骨灰级菜鸟玩家,因为不慎,穿越了……回到了10年前游戏开服的前一天……带着10年的游戏经验,副本攻略,先知先觉,陆尘决定不辜负这次上天对他的眷顾,他要改变他的人生,他要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创一代,他要创造属于他的世界;“那么,首先是不是应该成为世界第一?”陆尘撑着下巴,默默的想到……
  • 笑看天

    笑看天

    一个充满着魑魅魍魉的世界,一个上演着光怪陆离的世界,一个,我们所触及不到的世界。。
  • 名士风流

    名士风流

    美人夭桃秾李,名士指点江山,更有豪杰烈酒浇喉,游侠儿天下走马。大时代的惊涛中——谁才是真正的弄潮儿?
  • 妖王争霸

    妖王争霸

    张小卫本是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因为感情受挫,意外醉酒,被上司开除,在这期间邂逅霸道小护士和成熟御姐,闹出不少笑话。为生计着想,张小卫又重新开始找工作,阴差阳错被一神秘道士看中。禁不住高薪诱惑的张小卫答应跟着道士实习,后又被道士收为徒弟,成为天师派第三十三代门人,神秘道士的首席大弟子,自此踏入了修道之路……(本书文风幽默风趣,情节紧张。作者决不划水,争取一天一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雁南天攀

    雁南天攀

    宇宙如此之大,谁能知道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科学与神的共存,还须我们去探索!
  • 天魔伏诛记

    天魔伏诛记

    上古时代,宇内有仙、魔、人三界,魔道统领天魔,法力高深,魔道肆虐,欲灭仙、人二界,霸于宇内。南山、昆仑、崆峒、蓬莱四派祖师合力,集女娲石、昆仑镜、崆峒鼎、昊天塔上古四大神器,得有缘人开启禁宫之门,请出灵神之力封印天魔,魔道自此销声匿迹,但灵神之力千年失效,天魔转世,魔道蠢蠢欲动,须再度封印天魔。少年书生赶考不中,名落孙山,却因缘际会,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历程:得神器、入禁宫、请神力,于仙、人二界岌岌可危之时,封印天魔,更巧得上古密学,诛灭天魔,世间终得永恒。
  • 本宫来自现代

    本宫来自现代

    新文《婚权独占:席少的名媛新娘》玛雅预言,2012我们大家都会一起死,可是,我竟然等不到2012就死了,死了就死了,竟然还穿越了,穿越应该也会在2012年截止吧?那么反正都要死的,眼前的这个暴君,你就不要用死来吓我了,我不怕的。
  • 失落神境

    失落神境

    欢迎来到失落神境大陆,这里拥有你想象不到的死亡方式!进入神境大陆的刘浩仁悲剧的发现自己丹田内存在一个------心魔!!!《神境大陆魔师纲要》:大陆万年来得心魔者不足百人,九成五毙命于心魔,不足一成者不成神则超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