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1900000009

第9章 改编与创作

长期以来,连环画主要依靠改编,很少有创作的脚本。这是在各种艺术门类中很特殊的现象。这一状况是怎样形成的呢?在前一篇溯源里曾经分析过古代连环画的。"隐身性"特点,隐身性限制了它的独立性,增强了它的依附性,使中国连环画形成长期改编移植的传统。到了二三十年代,连环画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当时的连环画除改编外,也有一些创作的连环画。但除了受群众欢迎的如《王先生与小陈》、《三毛流浪记》等连环漫画外,一般创作的故事,由于作者水平的限制,则大都是低、劣、粗、滥的东西,很难和根据古旧小说等改编的作品相抗衡。更可惜的是,这条创作之路,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后来也没有得到开拓和发展,实际上已经中断了。解放之后,由于脚本的诞生,出现了一批脚本作者,他们大多由各出版社的文字编辑兼任,始终未形成一支专业的脚本编创队伍。

这些编辑同志,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仍然主要依靠改编,很少有创作的脚本。虽然一再向社会上的作家呼吁,希望得到支援,但始终收效不大。所以,中国连环画之主要依靠改编是由历史条件所决定,不是偶然的。

由于连环画主要依靠改编,这项工作也常被人们瞧不起。

我觉得对此应有公正的估价。首先,改编对中国连环画的发展起了推进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本来,改编不仅限于连环画脚本,乃是一切文学艺术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电影故事可以改编为连环画;连环画也可以改编为电影,如《三毛流浪记》。文学改编,通常又叫"二次文学",它的读者常常超过阅读原作的读者。所以,有人形容二次文学能使案头作品长上翅膀,飞入寻常百姓人家。建国以来,连环画事业所以如此迅猛发展,依靠改编是个重要的因素。因为改编的来源非常广阔,凡是优秀的文学故事,差不多都可以作为连环画选题。而且,由于新的佳作不断涌现,它还是个取之不竭的宝藏。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普及;广大读者需要各种文学作品,但又常因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阅读的机会,连环画正好成为他们当中最合适的桥梁。因为连环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很吸引读者。同时,改编的作品常较原作精炼,比阅读原作更能节约时间。所以,改编的兴起,对于连环画事业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今后也将会长久地存在和发展下去。

但是,改编也有局限性,它在发展中蕴藏着越来越明显的隐忧。(一)宽广的改编之路,正在走向狭隘的小胡同。譬如,改编所依据的宝藏,正在日趋枯竭。由于几十年的积累,中外古典文学名著和近代、当代适合改编的佳作,差不多都已经改编过了。再找合适的选题,已经比较困难。偶尔发现新的好选题,也很容易出现争抢选题的风潮,造成选题重复、粗制滥造、出版物积压滞销等不良的状况。(二)文艺作品的灵魂,应是它的独创性。因此,具有独创性的好脚本,最受读者欢迎。特别是像"三毛"那样能在读者中广为流传具有生命力的连环画人物,更非创作莫属。而改编的选题,如果读者看过原作就不见得再有兴趣和时间去阅读它了。(三)由于我们连环画编绘和出版周期较长,同是改编的作品却常常落在电影和电视映出的后面,缺少竞争力。以上这些情况,都明白地向我们提出黄牌警告:单靠改编的道路是越来越行不通了!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创作连环画脚本,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的确,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只有依靠改编才能生存下去的道理。如果是这样,那它就很难说是一种独立的艺术了。

至于如何发展连环画脚本的创作,是一个亟待开发的领域,还没有多少经验可以总结。我们过去曾大声疾呼希望作家们来创作脚本,或是建立一支创作脚本的专业队伍。但是,这些愿望虽好,却很难实现。现在看来,也只能在我们现有的连环画编创队伍中想办法。我觉得从培养一批能编能画的作者入手,可能是一条行得通的道路。作为过渡,可以先提倡自编(改编)自绘,然后发展为自创(创作)自绘。自创自绘,在漫画型的连环画作者中,早巳经成为通行的方式,为什么在文学故事型的连环画作者中就不可以呢?目前在这方面,自编自绘者,已经屡见不鲜洎创自绘者,也已经初露头角。如近年来王培创的《小精灵》等系列连环画。如《中国连环画》举办的主要由作者自创自绘的"一题多画"征稿,也开了个好头,据说投稿者颇为踊跃,正说明此事大有可为。

在此,我们对于长期以来实行的文图作者分工合作的方式,也应加以重新认识。固然,文图作者分工合作的方式,可以发挥文图作者的专长,有其优越性,当然可以继续下去。但是,文图作者合一的方式,也有其合一的优势,值得大力提倡。特别是创造一个有延续生命力的连环画人物,则常出自文图合一的作者之手。这点,外国的连环画作者已经树立许多榜样,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展望未来,这种能文善画的连环画家,必将在中国连坛不断涌现。我觉得只有这样全材的连环画家,才称得起是一个真正的连环画家。尽管在一定时期内,我们的连环画主要依靠改编的状况和文图作者分工合作的方式还要延续下去。但是,我觉得由改编向创作过渡、由文图作者分工向文图作者合一过渡,是今后中国连环画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类推荐
  • 明清床榻

    明清床榻

    本书图文并茂,不仅介绍了床榻造型的演变轨迹,还对明清床榻所承载的文化含量和历史信息进行了开创性的系统研究。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色彩改变生活

    色彩改变生活

    在色彩科学远未诞生之初,古人就已经能够娴熟而美妙地使各种色彩灵动地和谐起来。而随着设计和时尚产业的发展,色彩搭配美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心理作用,作者运用多样的事例,从文化和实用层面为读者介绍色彩的神奇魔力,教你学会如何掌握色彩搭配的秘诀,让生活更多姿多彩。
  • 再弹一弦江湖曲

    再弹一弦江湖曲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武侠电影、动作电影以及相关文化现象的评论、随笔的重新修订、编排的结集,既包括绝大多数影史经典的评论,亦包括徐克、袁和平、甄子丹、洪金宝等武侠、功夫电影制作人的访谈。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热门推荐
  •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第一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王爷太霸道:爱妃行行好

    王爷太霸道:爱妃行行好

    某女去逛青楼,被撞破身份,偶遇某王爷被救,之后就被纠缠不清了……一天,某王得意“皇兄,把你那块琉璃玉收拾好,送到我府上来!”……皇帝惊讶“难道你小子找到媳妇儿了?”对此,某女表示她什么都不知道哦。【纯属虚构,不喜勿喷】某王的挖坑大计正在实施中,某女却想着怎样才能脱离魔爪,,,
  • 书仙大陆

    书仙大陆

    千金易来,好书难求?在文以载道,凡书金书灵书神书纵横的书仙大陆。柯轩带满脑子好书名著穿越而来。且看柯轩如何笔走龙蛇,著书传说,笑傲万古,引领绝代风骚。(ps:本书纯属虚构轻松爽文,如有雷同,便行行好把我也带去那波澜壮阔的世界吧。)
  • 小村史记

    小村史记

    本书通过对老烟筒村王姓一脉中,以王二叶(20后)、王枰(50后)、王亮(80后)为代表的三代中国农民人生命运的刻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变迁。在(1975—2015)这40年里,三代中国农民交集,小人物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善良与愚昧、智慧与狡诈、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缠绵,虐心而向上。本书中,除代表人物外,作者以轻灵而厚重的笔法刻画了上百个农村小人物普通而不平凡的人生历程,犹如一部“小村史诗”,让人在乡村事中悟出人生,让人在乡村是是非非中读懂农村,让人在悦读快感中感受农民
  • 冷风吹耳畔

    冷风吹耳畔

    新的转校生林泽言对认真努力向上的傻白甜林柒颜一见钟情,他俩的爱情慢慢的在学习生涯中一点一点的生长,可其中遇到的坎坷艰难也不少。他们能用爱情的力量克服这些苦难吗?
  • 这种关系

    这种关系

    一个男人两个女生之间的战斗,战斗很激烈。这是每个男生的梦想和向往的生活。
  • 绯色恋人

    绯色恋人

    他说:“今生,你是我的女人,嫁我,就是你的命。”他说“让我用一生来保护你,丫头,不要拒绝。”两个无比优秀的男人,两份近在咫尺的爱,可是,她竟然要不起……“今生,嫁我是你唯一的选择,你逃不掉的,知道嘛,以后,也不要再想逃。”流浪的男人遇到了温柔的她,一颗心终于有了归宿,可是就在他将她占有为自己的女人的时候,她却消失得不见了踪影。再见时,两双复杂的眸子互相凝神,可她说出的一句话,却让他的心痛到了极致:“对不起,我的心太小,小得除了他,再也装不进别人。”才不到两年的时间,两个曾经心灵相通的人,却形同陌路。这两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可以将她的心,拴得如此牢固。
  • 谜书

    谜书

    我在现实梦到了青春,那么的离奇,却又那么的真实
  • 没有可以像你的人

    没有可以像你的人

    其实“对不起”与“我爱你”是一样的沉重,说“对不起”的那一个不一定不伤心,因为每一个“对不起”都辜负了一个良苦用心。在青葱年华里,叛逆、疼痛、是必经之路。有人在这条路上如鱼得水,有人在这条路上步履蹒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