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1900000003

第3章 中国连环画的诞生

中国连环画究竟诞生于何时,这是一个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如前篇所述,大家对于什么是连环画的看法不同,因而对何时已有连环画的认识也就各异。另一方面,我们所掌握的古代绘画史料仍在不断发掘之中,所以对此问题的认识亦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由此,对于中国连环画究竟诞生于何时,便众说纷纭,难有定论。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连环画究竟诞生于何时,并不十分重要,而应该着重弄清楚它是怎样诞生的?诞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是什么?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连环画的本质是很必要的。所以,在此我主要的是想从理论的角度,而不从历史考证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历史的考证,应该留给对此问题有兴趣的同志去专门研究解决。

我还觉得若从理论上探讨连环画的诞生问题,也只有抓住连环画的根本特质去考察和论证材料,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否则,就很难把问题说清楚。在前面的《释义篇》里,曾经说过连环画是文图相结合的艺术,它以内容具有故事性和形式具有连续性为根本特色。而根据我的研究和认识,中国连环画的诞生恰恰是在故事画和连续画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这正好说明这个方法的科学性。

谈到故事性的绘画,在我国可说有悠久的历史,据《孔子家语》记载:早在春秋后期,孔子曾参观过周代都城的明堂(相当于今天的礼堂),那里就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以及周公抱着年幼的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壁画。汉儒王逸为屈原的(天问)作序说:"屈原放逐,彳旁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其中就有鲧、禹治水和共工怒触不周山等传说故事图画。到了秦、汉,这种以故事为内容的绘画就更多了。可惜绝大部分由于年代久远,多已湮没,但保存下来的东西也还不少,如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漆画、帛画等等。

这里所谓的故事画,是绘画和故事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有下述几个方面:(一)神话传说故事,如西王母、东王公等。(二)古代帝王传说故事,如伏羲、神农、黄帝等。

(三)历史人物故事,如孔子见老子、侠客、列女等。以上故事画,最初多是单幅绘画,只能表现故事的某一个侧面,无法表现故事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个矛盾,这种故事画便很自然地和中国早期绘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连续性的绘画结合起来。所谓连续性的绘画,即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出各不相同却又互相关联的生活场景或人物活动的绘画形式。如战国时期的《水陆攻战纹图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等。它虽具有连续性,但缺少故事性。故事画和连续画结合在一起,便产生具有连续性的故事画。最初,连续情节多出现在一个画面上,如下章介绍的《羊骑鹤》、《土伯吃蛇》和《二桃杀三士》等。后来才区分为若干相连接的画面。这便是中国连环画的雏形,或者说中国连环画便由此诞生了。

故事画和连续画的结合,实质上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文和图相结合的进一步发展。因为文学故事的人物刻划和丰富情节为连续性绘画提供了构成基础;连续性的绘画则使文学故事得以更直观、更形象、更具体的表现出来。当然,单幅故事画也属文和图的结合,但这是一种简单的结合,或者说是结合的初级形式。自从有了连续性的多幅故事画以后,文和图的结合,便成为复杂的结合,或者说是结合的高级形式了。因为它不仅扩大和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而且,也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它已是正在孕育成长、并最终将和母体分离的一门新兴的艺术品种了。

然则,文图为什么要结合起来产生连环画呢?无妨举例来加以说明,如隋、唐时代的一些宗教故事连环画,也算是早期的初具规模的连环画了吧!它是怎样诞生的呢?根据史料记载,当时为了进行宗教宣传,已有一些佛经教义,供人们宣讲;也有一些佛神造像(包括雕塑和绘画),供人们膜拜。除此之外,还有依照佛经故事,加以夸大、演义、变化的宣传品,做成绘画形状的叫作"变相";利用口头来演唱的则叫作"变文",在当时也曾广为流行。大多数的庙堂、经常有人讲唱"变文",庙宇巨壁上,也大多绘饰"地狱变相"等壁画(可参阅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但是,"变相"和"变文"这两种形式,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造型艺术由于它表现出来的形象是静止的,是人物在特定空间一瞬间的活动,或是一件肖像造型,所以,它长于象形赋彩,短于叙述故事。而那些带有文学色彩的宗教故事呢,它虽然长于叙述、抒情、议论和想象,但却不能呈现具体可视的图像,有点捉摸不着的感觉。我想当时一定有人发现了它们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就想把他们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发挥更大的宣传作用。于是,像敦煌石窟中所藏的那样多幅连续宗教故事画——连环画,便应时而生了。

据说,唐玄宗时吴道子于景公寺画地狱变相,京城很多人去参观,都吓得不敢吃肉饮酒,市上肉店酒肆没有生意可做,只好关门歇业。边幅地狱变相究竟具体画的什么,可惜没有记载。如今可见的传说为吴道子所绘的"地狱图",经考证亦并非真品。但我们从唐代文人杜牧所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一文中关于地狱变相的描绘,或可见其一斑。杜牧在文中写道:

"刑狱皆怪险,非人世所为……其尤可怪者,狱广大干百亿里,积火烧之,一日凡千万生死,穷亿万世,无有间断,名为'无间'。夹殿宏廊,悉图其状,人未熟见者,莫不毛立神骇。"这样一个地狱世界,单幅画是很难表现的。而且,当时许多变相都有题榜,即说明文字。也可证明所绘内容是相当复杂的,否则何须文字解说?联想敦煌石窟保存的唐代经变壁画很多都是连环画,我们有理由猜测吴道子画的许多地狱变相,很可能有些就是连环画。他所描绘的地狱图一定比佛经上讲的更具体更可怕,否则不会使人看了连吃肉和饮酒都得戒除了。由此可见文图结合起来,特别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故事,可以取得多么强烈的艺术效果!我们可以由此推想其它类型连环画的诞生,也大致是这样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连环画艺术的诞生,是顺应历史的要求,使文图相结合,产生更高的艺术效果,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里应该进一步说明的是:文图相结合产生连环画艺术,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为了适应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愿望和要求,而且,也是艺术本身发展的必然,各个艺术品种本来就是在彼此互相联结和互相影响中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艺术间的联结,在艺术诞生之初便已经开始了,后来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起来。它们通过互相吸取、结合、配合、综合等种种方式,彼此互相影响,互相联结,使艺术的门类不断增多,艺术的内容更为丰富,艺术的表现手段更加多样,艺术的感染力也更为增强了。然而,不同艺术品种的互相联结又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有相通(同一)之处,这样,它们的联结才有可能。其次要有相异(矛盾)之处,这样,它们的联结才有必要。连环画的文图相结合的艺术法则厂正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文学和绘画相异而又相通。它们的相通,在于都要求塑造具体的形象和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它们的相异,在于文学是语言艺术,绘画是造型艺术,文学是时间艺术,绘画是空间艺术。

各有优越性,又各有局限性。一旦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融为一体,便产生了这种真有特殊魅力的艺术新品种——连环画。因此,我们又可以说,连环画艺术的诞生,是顺应艺术发展的规律,使文图结合起来,产生崭新的艺术品种,以满足艺术发展的要求。

既然连环画艺术保留了文学和绘画的长处,又补足了两者的短处,那么它为什么不能代替一般的文学和绘画呢?这是因为文图融为一体,形成独立的连环画艺术之后,又产生了新的局限,又有许多不及一般文学和绘画的地方。例如,因受篇幅的限制,连环画文学就不可能像小说那样,尽情地发挥语言描绘的特点,而要受一定字数的限制。连环画又因篇幅较多,画幅较小,绘画也不能像单幅面那样,要求每幅都花很多时间去精雕细琢。所以,它无法代替一般的文学和绘画。当然,如前所述,它确也具有一般文学和绘画所不及的地方。所以,它不仅能够独立存在,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正在不断前进和发展。

同类推荐
  • 陶器、陶俑鉴赏与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陶器、陶俑鉴赏与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包括古代陶器概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先秦时期的陶器、秦汉时期的陶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陶器、陶俑之谜等内容。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本书收录《书家·文化·艺术》、《临帖与审美》、《三书并记》、《灵感》、《王羲之与顾恺之》、《关于圣教序》等文。
  •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莆仙地区多姿多彩的民居样式,根据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古民居进行梳理,进而总结不同地区古民居的特点。其中不仅有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格局的整体描述,也有对雕工、彩饰、门窗甚至楹联等细节的详细介绍。
热门推荐
  • 最后的那架零

    最后的那架零

    在太平洋战争与现代社会间交替,是以日本二战时零式战机飞行员为题材,生动表现了侵略战争残酷背景下个人对生命与和平的向往追求。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傀偶师:流年

    傀偶师:流年

    我分不清是非,也不需要去分清。他们说我千万个不是,那又如何。真的很美呢,是不是可望不可即。我依旧不后悔,转身走的铿锵。
  • 并向链接

    并向链接

    爱上一个酒窝却娶了整个人,有人说很多悲剧源自于此。不过,如果换成“为了一个酒窝娶了整个人的话”会怎么样?再者,如果是“为了娶整个人而爱上一个酒窝”的话又会有什么不同?一个是愚者,一个是勇者,另一个是小丑。愚者是勇者,勇者也是愚者,而小丑则可能会谋权篡位。
  • 战国卷

    战国卷

    乱世争雄,有少年乱世争王,有少年遗世独立,有少年执剑天涯,有少年运筹帷幄,有少年为民而战……不论如何,这是少年的时代,长江再长,信手挥来,世道再乱,心有成竹,后辈未必不如先人
  • 一只没有尾刺的蝎子

    一只没有尾刺的蝎子

    都说蝎子最毒,那是因为没有遇到让她付出的人
  • 报人成舍我研究

    报人成舍我研究

    本书共分三部分:专题研究论文、成氏原著文选及相关附录文献,其中成氏原著文选为成舍我离开大陆前发表的主要新闻学文章,在大陆地区首次集结出版,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本书第一次提出了成舍我独特的“二元一体化”办报模式,并对其新闻思想与办报理念进行了多角度、纵深化的详尽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 小兵,小兵

    小兵,小兵

    我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名小兵!没有特种部队天之骄子般的神秘。但我也是一名真正的军人!我爱我的国家爱我的部队。这是我军旅生涯历程中真实的故事。在这里你们看到的是一名共和国士兵的成长过程。还有我与战友们那一段真挚的兄弟之情!
  • 神剑辟天

    神剑辟天

    貌似这本书写的不太好,但我不想放弃这个故事。更改了里面一些设定和情节,新书上传!紫微天尊人皇永寂,诸雄再起。乱世之中,谁能崛起,掌定乾坤?
  • 殇之道

    殇之道

    远古大神盘古陨落前,开辟天地,留下中州一脉,由其胞弟鸿钧传道,胞妹看守盘古之心,以待有缘人,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