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8800000019

第19章 放眼望世界

万历皇帝虽然贪图享乐,懒于处理朝政。但他的眼界十分开阔,并不固步自封。他在位其间鼓励西方传教士传播西学,提倡士人们修习西方数理知识,支持新的科技(比如西式火器和西式水利)用于国家建设,使中国开始认识并了解近现代科技。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徐光启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中国古代学术不重视实践,所以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大都地位低微,不能参与管理国家。惟独徐光启官职最高,入阁拜相,参预机务的。同时徐光启也是最早学习、介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因此,徐光启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光启在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出生。当时上海仅是个小县城,四面农田环绕。徐家是个介于商业与农业之间的普通家庭。徐光启的父亲知识就很渊博,史书上说他博识强记,对于阴阳、医术、星相、天文等方面都有所了解。而徐光启的母亲则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妇女,她操持家务,每天从早到晚纺织耕田,无论寒暑都不停歇。父亲精通于商业,母亲又具备中国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这可以说对徐光启日后重农兵,尚实践、安之若素等性格特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光启长大以后,决心考取功名。准备要参加科举考试。当他路过南京的时候,听说有一位欧洲来的传教士利玛窦正在那传教,介绍西方的科学知识给大家。南京当地读书人都喜欢跟利玛窦结交。徐光启也很好奇,很想去跟利玛窦一起学习。后来经过别人介绍,认识了利玛窦。他听利玛窦讲的科学道理,感到耳目一新。跟以前自己过去在古书大不相同,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徐光启面前。于是他对西方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利玛窦传播科学知识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传教的方便。他发现要扩大传教影响力,只有要得到中国皇帝的支持才能推广。当是时,明朝的惯例还是不允许教士到北京传教的。利玛窦通过地方大臣在明神宗面前禀明了自己的意图,得到了皇帝的允许。于是他来到了北京,通过宦官马堂的帮助,送给明神宗圣经、圣母图,还有几只新式的钟表。

明神宗当然看不懂圣经,对圣母是什么人也不感兴趣。但是对新式自鸣钟,倒很感觉新奇好玩,就让马堂把利玛窦带进宫来。在明神宗接见利玛窦的时候,利玛窦详细向神宗皇帝介绍了欧洲的风俗人情。原本利玛窦是意大利人,为了显示自己地位非同一般,就随口把自己说成来自“大西洋国”。明神宗命人查万国地图,结果却找不到什么“大西洋国”,这就让大臣们怀疑起利玛窦的身份,上奏要明神宗把他撵走。但是明神宗也不以为意,反而赏赐给利玛窦一些财物,允许他留在京城传教。有了皇帝的支持,利玛窦和朝廷官员的关系得到缓和,接触就很方便了。

几年以后,利玛窦曾经的学生徐光启果然考取了进士,来到北京成为了翰林院学士。在传教士那里,徐光启近一步接触到一些西方近代的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三棱镜、自鸣钟、日晷仪、《万国舆地图》等,引起了他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渐渐地,他发现传教士所传播的学问宏观方面可以探寻宇宙的奥秘,微观方面则研究了物质运行的道理。而这些是历来尊崇儒家学说的中国学术所没有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徐光启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他放弃了自己原来非常喜欢也非常擅长的诗词、歌赋、书法,转而研习他认为对经国济世更加用的天文、历法、数学、军事、工艺、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知识。

一次徐光启到利玛窦那儿去学习的时候。利玛窦跟他谈起,西方有一本数学著作叫《几何原本》,是古代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写的一本重要著作。可惜自己一个人无力将它翻译成汉文。徐光启下定了决心,不管怎样困难,也要把它翻译出来。

从此以后,徐光启上午在翰林院值班,下午就赶到利玛窦那儿,跟利玛窦一起翻译《几何原本》,由利玛窦给徐光启讲述,徐光启负责笔译。那时候,还没有人译过国外数学著作,要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把原作翻译出来并不容易。就这样一边学习一边翻译,徐光启花了一年多时间,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再三修改,终于把《几何原本》前六卷翻译完成。

在翻译完《几何原本》之后,徐光启开始致力于介绍西方科技书著作。很快和利玛窦连同另一个西方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翻译过测量、水利方面的科学著作同文算指》《泰西水法》《测量法义》等书。在翻译西书的同时,徐光启努力做到行知合一,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当时明代采用的《大统历》实际还是元代《授时历》的继续,而且没有及时修订,至此时已非常粗疏。很多天象的预报都因为历法的原因而出现错误,当初刘伯温预测降雨失败就是这个原因。这已经成为很严重的问题。徐光启在研究我国古代历法的基础上,融合了了当时欧洲在天文方面的最新科学知识,对天文历法的研究,达到了很先进的水平。

徐光启不但爱好科学,还十分关心民间疾苦,致力于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父亲去世那年,徐光启回到上海守丧。恰好那年夏天,江南遭到一场水灾,大水把田地都淹了。水退之后,农田上颗粒无收,农民们心急如焚。徐光启为这事夜不能寐。他想,如果不补种点别的庄稼,来年春天必定口粮断绝。恰巧在这时候,他的一个朋友从福建带来了一批甘薯的秧苗。徐光启觉得这是个好办法。马上在荒地上开始试种起甘薯来,很快就获得了成功,甘薯长得一片葱绿,十分茂盛。后来为了推广种甘薯,他特地编了一本小册子。原本只在福建沿海种植的甘薯就移植到江浙一带,造福了百姓。

徐光启同时还非常注重发展军事,他认为“富国必以本业(即农业),强国必以正兵”。启提出练兵的主张。明神宗也意识到边防的隐患。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二月,徐光启受命在通州、昌平等地督练新军。在此期间,他撰写了《选练百字诀》、《选练条格》、《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形名条格》、《火攻要略》、《制火药法》等书。这些“条格”实际上是徐光启撰写的各种条令和法典。其中,《选练百字诀》和《选练条格》等,体现了徐光启的务实精神。虽然他满怀希望,想尽快练好新兵,加强国防。但是万历后期朝廷各个部门已经腐败透了,虽然练兵衙门成立了一个月,徐光启却始终得不到支持,要人没人,要饷没饷,闲得没事干。后来好不容易领到部分军饷,赶到了通州,检阅了新招来的七千多新兵,却发现大多是老弱残兵,能够勉强达到标准的不过二千人,更说不上精选,没有丝毫战斗力。这样让徐光启大失所望,一怒请求辞职。

后来公元1620年,明神宗死去,他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不久也病死,神宗的孙子朱由校即位,这就是明熹宗。此时后金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徐光启只身回到京城,又竭力向皇帝说明要多造西洋大炮,巩固国防。而当时的兵部尚书却不以为然,两人矛盾逐渐,徐光启被排挤出朝廷。

已经六十多岁的徐光启回到了故乡上海。重新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回到自己的田地上,他亲自参加劳动,做一些试验。后来,他写成了一部著作,叫作《农政全书》。《农政全书》是徐光启在对前人农书和有关农业著作进行系统摘编记述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撰写而成的。徐光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农业不仅是个技术问题、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在《农政全书》中,重点阐述了有关开垦、水利、荒政这样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它们占了全书近半的篇幅,这是前代农书所不具备饿。同时徐光启也没有因为强调政治而忽视技术;相反,他还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农业的经验,极大地丰富了农业技术内容。书中对棉花、甘薯等栽培技术的总结,都是先前农书中所没有的。

在这本书里,对我国的农具、土壤、水利、施肥、选种、嫁接等农业技术,都有详细的记载,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对以前农业书籍内容或指出其错误,或补充其不足,本着“着古制以明今用”的目的。比如,徐光启对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所记载的111次蝗灾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分析,发现了蝗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规律。他还对蝗虫的生活史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提出了防治办法。如此先进独到的科学见解,在书中随处可见。后人在评价《农政全书》时,用了“杂采众家,兼出独见”样八个字概括全书的特点。

点评:

中国史上宦官干预朝政的时期,权臣和大太监结成同盟的例子并不多见,但是张居正和大伴冯宝一唱一和,在太后的支持下主宰了万历初期的朝政。张居正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结同党,排除异己终于轰轰烈烈完成了他的改革。他确实是一代名臣,但称不上一代贤臣,毕竟他的很多做法为后人所诟病,但试想一下,如果张居正是个地地道道的君子,两袖清风,不朋不党,是否能完成他的改革理想呢?

万历前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高峰。正所谓日中则移,物极必反。万历中后期明朝统治崩溃的速度也同样让人震惊。而且为有趣是这一时期君主的地位已经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明初太祖、成祖那样高度君主专政的中央集权时代。君权高度压制相权。而万历神宗年代,更多地行使国家权力的则是相权。皇帝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架空,这和当时西方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统治不满要求削弱君权的情形有几分相似。

相关链接:

海瑞小传

海瑞(1514-1587),广东琼山(今海南省)人,字汝贤,号刚峰。刚峰之意思是要一生刚直不阿。人们尊称他为刚峰先生。海瑞为官直言进谏,惩恶扬善,一心为民谋利,被人民敬为海青天,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

他出生于破落的官僚家庭,四岁时父亲不幸病逝,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的清苦。和母亲良好的家教与文化教育,使海瑞幼年有了报国爱民的思想。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升任右佥都御史、钦差总督粮道巡抚应天十府,即现在长江下游两岸,包括南京、苏州、常州等地。江南历来都是鱼米之乡。海瑞到任后却发现,人民贪官污吏的压迫下生活困苦。而且当时长江经常泛滥,直到冬至的时候,还有一半田地被淹在水里。救灾只能治标,治水才是根本。海瑞调查后发现受灾原因是由于连接太湖通海的吴凇江淤塞所致。海瑞便把饥民组织起来,在冬闲季节开工,疏浚吴凇江及其支流。有调来了粮食解决民工吃饭问题。大大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工程顺利完成,海瑞此举造福了后世。

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海瑞恶霸对严惩不怠,归还被农民被强夺的土地。当初大地主徐阶对海瑞有恩,如今他霸占有的土地最多。徐阶就象征性地退了一些。海瑞则写信劝他应该做出表率,多退一些田。许多官员也替徐阶说情,但海瑞还不徇私情,迫使徐阶退了二分之一的田地,并依照法律将徐阶两个违法的儿子充了军。其余地主们见此情景,马上将多占的田都退还。

当时明朝的赋税混乱,地主们往往不纳或少纳,而农民的负担却很沉重。地主逃漏的赋税,由地方官平摊到每个百姓头上,这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海瑞简化赋税制度,减轻百姓负担,地主阶级立刻暗中诬陷他支持倭寇,不久,海瑞被罢了官。

海瑞任应天巡抚其间爱民如子,为民除害谋利,但他自己却生活却异常俭朴清苦。所到之处不许设立仪仗,也不住豪华的住宅。地方上为迎接他大摆宴席,他却规定物价高的地方每顿饭不能超过三钱银子,穷困的地方不超过二钱银子。他一生没有什么产业,只靠祖上留下的一点土地过活。只是母亲去世后借钱买了一块坟地,将母亲安葬了。

在海瑞去世前几天,退还了户部多送来的七钱银子。这时他的妻子、儿女都已死故。丧事由朋友料理,他的遗物只有八两银子几套旧衣服。后来同僚的出资,将他的灵柩才得以运回故乡。灵船在江上行驶时,两岸的百姓穿孝送行,城内许多店铺停业,送行的队伍长达百里。

天子胡闹,宦官专权,此时明朝的统治已经病入膏肓。

同类推荐
  • 山海经追神记

    山海经追神记

    达志、达成、若山、若曦、贝贝五仔误入山谷,迷路,巧遇神仙得地图。五人按图回家,却走进了远古的山海,成了那时代的“未来神”——他们来到凶残的部族,一下子激活了他们人性中的“凶残性”,成了凶残部族的“未来神”,跟随着凶残部族一起残暴其他部族;他们来到善良部族,他们人性中的“善良性”又被激活,做了善良部族的“未来神”,和他们一起为民谋福利。但却遭到嫉妒部族的嫉妒,嫉妒部族便来攻打他们。正义的神仙,便来帮助他们……就这样,五仔走过了贪婪部族、慈爱部族、虚荣部族、多疑部族……一个个不同性质的部族,经历一次次险阻,终于到达昆仑山上,拜见天帝和女娲……最后,在天帝和女娲的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家……
  • 假如刘备一统三国

    假如刘备一统三国

    从《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开始改写,假想蜀汉一统三国,向经典的三国英雄致敬!
  • 徐福之子之日本帝国

    徐福之子之日本帝国

    221年,秦灭齐,一名贼头贼脑的方士找到秦始皇:”陛下,我能为您找到长生不老药。“于是,方士徐福打着鬼谷子弟子的旗号,骗了皇帝三千童男童女和一大批物资,跑到蓬莱仙岛,九年后继续东渡日本。而我,不知道怎么成了他儿子。他在在日本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建立东洋汉人帝国。他在彭城协助项羽斩刘邦,实行岛国政策。他自称天皇,在太平洋的每个角落插上他的大旗!
  • 官至一品

    官至一品

    大明弘治,大明朝中兴的时代!一个刚被发了好人卡的大学生穿越来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我的大明,就让我挥毫泼墨。画下金戈铁马,画下烟雨江南,画下风华绝代的美人。好吧,这就是个穿越到明朝读书,赚钱,把妹的故事。
  • 拯救大明王朝

    拯救大明王朝

    爱好历史的杨乐穿越到明朝末期,看他如何用五千年的历史知识改变自身命运,力挽狂澜!但明朝历史能否被改写?他是历史罪人还是千古功臣?
热门推荐
  • 引渭渠的谋杀

    引渭渠的谋杀

    乌山交警大队事故中队长雷明德偵破了一起看似交通事故,却是一桩嫖客嫖女人,竟然嫖大了这位被嫖的女人肚子,老婆与这位嫖客闹事折腾,嫖客害死了妓女……
  • 宁可你在别的身体逗留,想着我

    宁可你在别的身体逗留,想着我

    短篇小说,求看求看求看求看求看短篇小说,求看求看求看求看求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生之联姻

    重生之联姻

    联姻,从来都没有纯粹的爱情,中间夹杂着权力、欲望、甚至是恨意。这就是你娶、我嫁的世界。
  • 帝影龙腾

    帝影龙腾

    天元大陆,武风盛行,龙腾帝国,宗门林立。雪清影,一个古武学的继承者,穿越到了这个世界。是巧合,还是刻意的安排?奇异的元素属性,奇妙的本命元印,我们的雪清影会经历一段怎样的神奇人生呢?
  • 猜凶3

    猜凶3

    人一旦被爱情、贪婪与复仇掌握了命运,所有的出口都是一个地狱通向另一个地狱。腹黑侦探、诡秘凶手,正邪之间的巅峰较量!摄像机下的鬼影幢幢,惊魂不定的人们走向最恐怖的梦魇,谁,是下一个刀下鬼?
  • 墨随风逝

    墨随风逝

    19岁的陈以墨胆小自闭,短暂的青葱岁月里,他是唯一的色彩。可是,不是每一只丑小鸭都可以变成白天鹅,不是每一段爱情都会走向完美的结局,她挣扎着死在了破茧成蝶的路上。爱过恨过,却只是错,只剩下血色荒凉。以墨,以墨,如果当初真的能够沉默,那该有多好?你痛吗?你悔吗?
  • 心的愿望

    心的愿望

    我所渴望的二次元,一直未曾有改变。我所梦想的异世界,幻想存在内心中。我所羡慕的他与她,永远烙印记忆里。因为它美好,所以向往;因为不存在,所以完美。
  • 隐世豪门女拒嫁现世豪门男

    隐世豪门女拒嫁现世豪门男

    没有绝世的美貌却能让他一见倾心,喜闹喜静的双面性格,令他捉摸不透。他说:“米柠,你到底为什么拒我千里之外”。米柠:“我有么?对不起,没有刻意那么做”。朝夕相处,他不知她真正的身份,她也不想深入了解他。温柔的他没有让米柠死心塌地留下。一朝分离,得知她真正身份。“报复”开始,却让她终于给他留了个位置,那个只能留给他的位置。
  • 诚心许诺

    诚心许诺

    从小就认识却不算是青梅竹马,苦苦暗恋的陈芯却一直鼓不起追爱的勇气,直到姜心妍的出现,竞争让她迸发出无尽的勇气。而许诺却苦苦寻找着那个所谓的北京姑娘,这段故事很漫长,让我徐徐为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