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0300000010

第10章 (十)

“原文”

太宗曰:“天、地、风、云、龙、虎、鸟、蛇[1],斯八陈何义[2]也?”

靖曰:“传之者误也。古人秘藏[3]此法,故诡设[4]八名尔。八陈本一[5]也,分为八焉。若天、地者,本乎[6]旗号;风、云者,本乎幡[7]名;龙、虎、鸟、蛇者,本乎队伍之别[8]。后世误传,诡设物象[9],何止八而已乎?”

“注释”

[1]天、地、风、云、龙、虎、鸟、蛇:此八阵见于李筌《太白阴经》。这乃是对古代八阵的一种附会之说。

[2]义:含义,意思。

[3]秘藏:保守秘密。

[4]诡设:假设。

[5]一:一个整体。

[6]乎:是,根据。

[7]幡:军队的旗帜。

[8]队伍之别:军队不同的序号。

[9]物象:指自然现象和动物、植物。

“译文”

唐太宗问:“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作为八阵的名称,它的含义是什么?”

李靖答道:“这是后人传说的错误。古人为了保守这一阵法的秘密,所以故意设立八种奇怪的名称。其实八阵本来是一个整体,不过区分为八个部分罢了。像天阵、地阵是根据旗号命名的,风阵、云阵是根据幡名命名的,龙、虎、鸟、蛇各阵是根据部队代号而命名的。后人辗转相传,于是发生错误,如果各阵都要假设各种物象,其何止八种呢?

“原文”

太宗曰:“数起于五而终于八,则非设象,实古制也。卿试陈[1]之。”

靖曰:“臣按黄帝始立丘井之法[2],因以制兵[3],故井分四道,八家处之,其形[4]井字,开[5]方九焉。五为陈法,四为闲地[6],此所谓数起于五也。虚[7]其中,大将居之,环其四面,诸部连绕,此所谓终于八也。及乎[8]变化制敌,则纷纷纭纭[9],斗乱而法不乱[10];混混沌沌[11],形圆而势不散[12],此所谓散而成八,复[13]而为一者也。”

“注释”

[1]陈:陈说,陈述。

[2]丘井之法:古时划分土地的一种制度。丘、井都是古代划分土地、区域的基本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3]制兵:建立军事制度。

[4]形:形状。

[5]开:分开。

[6]闲地:空地。

[7]虚:空出。

[8]及乎:等到。

[9]纷纷纭纭:纷乱,杂乱。

[10]斗乱而法不乱:战斗很乱但是阵法没有乱。

[11]混混沌沌:混乱不清。

[12]势:阵势。

[13]复:复合。

“译文”

唐太宗问:“布阵的数目最初是五个,最终演变到八个,非因物象而设,其实这是古代的制度,你可以谈谈这个问题。”

李靖答道:“黄帝最初实行井田制,创立‘丘井之法’,并根据井田制建立了军事制度。一井用四条道路分开,八家环绕,共处一井,它的形状像个井字,分开则为九块方地。开始时,以前、后、左、右、中五处用作布阵,四个角落作为空地,这就是所谓阵数起于五个的由来;其后空出中央部分,由大将居中指挥,以前后左右及四个角落相连环绕在四周成为八阵,这就是所谓阵数演变成八个的由来。等到分合变化打击敌人的时候,则旌旗纷纷,人马纭纭,战斗似乱而阵法不乱,部队行动,有如奔流,由方阵变为圆阵,而阵势仍然不散。这就是所谓分散开就成为八小阵,合起来就成为一大阵的说法。

“原文”

太宗曰:“深乎!黄帝之制兵也!后世虽有天智神略[1],莫能出其阃阈[2],降此[3]孰有继[4]之者乎?”

靖曰:“周[5]之始兴,则太公[6]实缮[7]其法:始于岐都[8],以建井亩;戎车[9]三百辆,虎贲[10]三百人,以立军制;六步七步,六伐七伐[11],以教战法。陈师牧野[12],太公以百夫致师[13],以成武功,以四万五千人胜纣[14]七十万众。周《司马法》[15],本太公者也。太公既没[16],齐人得其遗法。至桓公[17]霸天下,任管仲[18],复修[19]太公法,谓之节制之师[20],诸侯毕[21]服。”

“注释”

[1]天智神略:很高的智慧。

[2]阃阈:门槛,这里是范围的意思。

[3]降此:自此以后。

[4]继:继承。

[5]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的王朝。

[6]太公:姓姜,字子牙,俗称姜太公。他曾辅佐文王、武王灭商,封于齐。

[7]缮:修缮,整理。

[8]岐都:古都邑,今陕西岐山县东北。

[9]戎车:战车。

[10]虎贲:古代勇士的称呼。

[11]六步七步,六伐七伐:周武王在伐纣誓师时对将士颁布的作战要领。《尚书·牧誓》:“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夫子勖哉!”意思是训练时,以六步七步、六伐七伐教练战法

[12]牧野: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淇县一带。

[13]致师:挑战。

[14]纣:商纣王。

[15]《司马法》:我国古代的一部兵法著作。书中主要是论述统率军队指挥作战和将帅应具备的条件。《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成为武学测试必读之书。今本《司马法》只有五篇,分别是《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

[16]没:人死叫没。

[17]桓公: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姜姓,名小白,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他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增强了国力,成为春秋历史上的第一位霸主。

[18]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国的政治家。

[19]修:整理。

[20]节制之师: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

[21]毕:全部,完全。

“译文”

唐太宗问:“黄帝建立的军事制度,意义很深奥啊!后人虽有很高的智慧,很深的谋略,也没有能够超出他的范围的,从他以后又有谁能继承他的兵法呢?”

李靖答道:“周朝初兴的时候,太公就继承了黄帝的制度,开始在岐都建立井田制度,并召集兵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以建立周朝的军制。训练时,以六步七步、六伐七伐教练战法。牧野之战,太公先以勇士百人进行挑战,继之以主力冲击,成就了武功,于是以四万五千人战胜了商纣的七十万军队。周《司马法》是根据太公所立的制度而作,太公死后,齐国人得到他的遗法。至齐桓公称霸于天下,用管仲为宰相,重新整理太公的军事制度,使齐国军队成为节制之师,天下诸侯没有不畏服的。”

“原文”

太宗曰:“儒者[1]多言管仲霸臣而已,殊不知兵法乃本于王制也[2]。诸葛亮王佐之才[3],自比管、乐[4],以此知管仲亦王佐也。但周衰时,王不能用,故假[5]齐兴师尔。”

靖再拜曰:“陛下神圣,知人如此,老臣虽死,无愧昔贤也。臣请言管仲制齐之法:三分齐国,以为三军[6];五家为轨[7],故五人为伍[8];十轨为里[9],故五十人为小戎[10];四里为连[11],故二百人为卒[12];十连为乡[13],故二千人为旅[1 4];五乡一师[1 5],故万人为军[16]。亦由《司马法》‘一师五旅,一旅五卒’之义焉。其实皆得[17]太公之遗法。”

“注释”

[1]儒者:儒家。

[2]王制:先王的制度。《礼记·王制》孔颖达疏云:“王制者,以其记先王班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度。”

[3]王佐之才:辅佐帝王的才能。

[4]管、乐:管仲、乐毅。乐毅为战国时燕将,中山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东北)人。曾率联军伐齐,攻下七十余城,被封为昌国君。后乐毅出奔赵国,被封于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号望诸君。后老死于赵国。

[5]假:凭借。

[6]以为三军:建立三军。

[7]五家为轨:古代民户管理的一种编制单位。《国语·齐语》:“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

[8]伍:古代军队最小的编制单位。

[9]里:古代民户管理的一种编制单位。

[10]小戎:古时军队里以兵车为单位的一种编制。《国语·齐语》:“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注云:“小戎,兵车也。此有之所乘,故曰小戎。古者戎车一乘,步卒二十五人。今齐五十人。”

[11]连:古代民户管理的一种编制单位。《国语·齐语》:“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

[12]卒: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

[13]乡:指都城的近郊地区。

[14]旅: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

[15]师:古代行政区域的名称。

[16]军:古代军队最高的编制单位。

[17]得:来源。

“译文”

唐太宗说:“儒家多说管仲不过是霸者的谋臣罢了,殊不知管仲的兵法就是根据周朝的制度来的。诸葛亮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常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由此可知管仲也有辅佐帝王的才能。但在周室衰微的时候,周王不能任用他,所以只好凭借齐桓公兴师以匡正天下。”

李靖再拜说:“陛下圣明,知人如此深刻,老臣虽尽力至死亦必求无愧于先贤。我愿谈谈管仲治理齐国的方法:他将齐国的人民区分为三部分,立为三军。行政上以五家为一轨,所以兵制上相应以五人为一伍;十轨为一里,所以五十人为一小戎;四里为一连,所以二百人为一卒;十连为一乡,所以二十人为一旅;五乡为一师,所以万人为一军。这也是根据《司马法》一师分为五旅、一旅分为五卒的意义演变来的。其实这些都是来源于太公的遗法。”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有限召唤

    三国之有限召唤

    平凡少年,转世重生,在英雄辈出的三国谱写一曲热血高歌
  • 绝品大闲人

    绝品大闲人

    身为现代人的林夕水穿越了,穿越到一个未知的大云朝。他不想改变世界,二世为人的他只想赚点小钱,成为乡下土财主,领着一群狗奴才,上街调戏良家妇女。可人太出色也是种罪过,大云朝正因为他的到来,而悄然改变着。本书主角很有节(wu)操(chi),道(bei)德(bi)高(xia)尚(liu)。大家可以放心阅读。
  • 洞仙歌之天一书坊

    洞仙歌之天一书坊

    烟云赵宋,创千秋昌盛,文脉传承汉唐正。欲迁都,险峻输了德行,胡虏乱、征战徒劳少胜。汴梁街道阔,浩瀚书林,浓墨飘香引龙凤。走马造鳌山,歌舞升平,阑珊处、频添华梦。待酒醒、秋风扯衣寒,怕倾诉衷肠、恨千钧重。(词牌:洞仙歌,律按中华新韵)
  • 小城霸业

    小城霸业

    英雄不问出处,亦不问去路,若有雄心,小城也可成就霸业。金钱、权力乃人生重要坐标,不放手张扬追求,岂不是苟活于世。赚取金钱、掌控权力是本书主旋律。放飞青春梦想,挥洒热血丹心,驰骋自由天地,与您共建金钱帝国、成就权力霸业……
  • 三国之风起云涌

    三国之风起云涌

    在群雄争霸的乱世,主人公利用机缘巧合以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从弱小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天下归一
热门推荐
  • 初闻梦夏

    初闻梦夏

    那年是我第一次遇见他,他是哥哥的朋友,那年我还不懂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直到你第一次给我介绍她,我第一次恨自己没有早一点遇见你。他是宁述,一个坏坏的男生,却是一个让人心疼的人,如果有一天,我希望你从来没有喜欢过我,我没有喜欢过他,然后我们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片段:她抽着香烟,冷冷的看着对面的林泽,脖子上的红痕格外刺眼,不知道又是那个男人印上去的,烟雾从她的嘴中吐出,覆盖住她浓妆艳抹的脸和那刺眼的吻痕,冷酷的神色却显得格外清楚,似乎她只是在注视着一个陌生人。
  • 荆釵记

    荆釵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恋传说

    月恋传说

    在她没有喝孟婆汤转世的那一刻起,一切就都注定了。注定了她一意孤行最终带来的可怕结局,注定了她的未卜先知,注定了她一辈子的痛苦,注定了她的命运将定格在花一样的十八岁。她叫刘恋。
  • 凌明

    凌明

    十亿年前,一场被后人成为创始之站的争斗一触即发,把奥兰大陆分为神魔两界,国度便产生了国王,他们定下了100年的和平契约,100过去了,和平岩沉没,兄弟两人就此分开,神魔两界互不相让..........一场谋杀,一位人物,中间的事,模糊不清,一位神秘人的操控着一切。未来的事,王子的战争,为了国家,胜败在此一举。
  • 神话时代走出的僵尸

    神话时代走出的僵尸

    无知僵尸都市修仙,洪荒传说逐渐显现,慢慢解开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这里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争雄,本源修士与外族邪魔斗狠,谁又能想到,这座安逸浮华的都市下竟有这般的神话故事。这是一本披着都市外表的仙侠小说。
  • 王牌校草:嚣张丫头,很不乖

    王牌校草:嚣张丫头,很不乖

    我那是人工呼吸,不是吻,干嘛让我负责?亲上了,就算。好吧!
  • 全民公敌

    全民公敌

    苟不二意外认主宇宙公敌系统,就此彪悍的人生开启,尽在全民公敌……
  • 余光恋

    余光恋

    “我不喜欢你。”“我不介意。”“我介意,请不要再和我‘偶遇’了。”“遇不着儿,我用余光看看你就行……”一个是云端骄子,一个是遭弃孤女,可命运就是如此安排,如此结缘……“你是谁?”“我啊!不记得啦?我老十七啊!”“你……是老十七?”“是啊!今天你得谢谢我吧?”“谢谢!再见!”“这就走啦?哎哎……”一个纨绔花公子,一个冷漠女汉子,可命运就是如此安排,如此结缘……“袁总裁,您老眼界高,这丫头脾气不好,有啥得罪您的,您别理她,找我老十七,都管赔……”“十七爷原来还管路见不平的事儿啊?”“呵呵,袁总裁见笑,这丫头是我的未婚妻……”“……”
  • 真戏言,假情意

    真戏言,假情意

    “郎骑竹马来,弄床绕青梅”十年前你是美少年,拉着我的手凝视着对我说:“等我长大,娶你,一生一世一双人,不悔!”我信,我以为你这一生只爱我一人。在我嫁你十年有余,你登帝称王,三千佳丽拥入怀中,独留我心碎。。。我问“你爱我吗?”你却说“以前都是假象,我根本不曾爱过你。说来,我还是要感谢你,若不是你,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不可能会是我。“后来,我不小心把酒水洒到了皇后身上,你就把我打入冷宫,再加皇后的挑唆,你就挑我手筋,断我双足,毁我容貌,用尽极刑......最后,赐我毒酒一杯。我恨你的真戏言,假情意,若有来生,我定要你生不如死......
  • 星河仙迹

    星河仙迹

    当尘封的修行史在星河时代中翻开,人类一点一点挖掘出古老的修仙文明,找寻传说中的遗迹……科技与修行的碰撞,远古天庭的崛起,修仙文明再次席卷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