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9800000008

第8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就在后主沉迷声色,专心佛事,并诛杀忠良,倒行逆施之时,北宋方面早已磨刀霍霍,作好了攻打南唐的一切准备。李煜诛杀林仁肇的消息传到北宋,赵匡胤立即作了挥师南下,直指南唐的决定。但在这之前,赵匡胤倒是一直心存幻想,希望用各种手段哄骗后主不战而降,自献江南诸城的。能够不动干戈,不损一兵一将,一钱一帛就能得到富庶的江南诸州,自然是再妙不过的事。

赵匡胤知道北宋建国伊始,连年征战,于国不利。定下“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后,他为了先稳住李煜,倒也拿出一副开明大度的君王样子,几次对李煜表示自己的怀柔政策。李煜即位后,南唐继续对北称臣。他碰到的第一件棘手的事,就是向赵匡胤上表为他父亲中主李亶追复帝号。本来按照常规,古代帝王或官僚死后,朝廷为了给他来一个盖棺定论,褒贬他一生的功过,都要评定一个谥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臣僚的谥号,由皇帝赐予,这是自古而然的事情。这属于王朝内政,外邦无权过问。可是中主李亶在世时已向宗主国后周和北宋上表自削帝号,所以死后若要恢复帝号也得向宗主国上表陈情,待取得“恩准”后方算有效。赵匡胤本来也不是促狭小人,他看完李煜的表文后想:李亶生前主动自降身份,对我称臣,没有什么越轨的言行,表现还算忠顺。现在他死了,赐他一个虚名也无妨,不仅不会因此而影响我大宋的尊严、权威,还可以表示出我的宽宏大度,显示出我中原大朝君主的气量。于是顺水推舟,批准了李煜的奏请,谥李亶为“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庙号“元宗”,陵号“顺陵”。为了进一步笼络李煜,赵匡胤还派鞍辔库使梁义专程赴金陵吊唁,并赠绢3000匹资助丧事。虽然梁义的身份不高,可他代表的是宋皇赵匡胤,李煜哪敢怠慢,不得不脱下龙袍,换上大臣穿的紫袍,下令去掉屋上的雉尾,然后才毕恭毕敬地出来迎接梁义,并处处陪着小心,惟恐得罪了他。直到梁义返朝后,他才敢脱下紫袍,重新换上黄色的龙袍。这一脱一穿之间,显示的是以小事大的耻辱。后主登基伊始,赵匡胤就给了他一个软中带硬的下马威。

为了进一步安抚李煜,让他放松对北宋的警惕,赵匡胤还是很做了一些表面文章的。李煜登基不久,南唐有两个罪臣畏罪潜逃到扬州,向当时正在扬州的宋太祖赵匡胤献计如何轻取江南,吞并南唐。赵匡胤立即下令砍掉其中一个的头,并派人把它呈送给后主。天真的后主信以为真,以为赵匡胤当真无心吞并南唐,于是更加放心地纵情声色,过那种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皇帝的日子了。

赵匡胤以为,像李煜这种贪图安逸的人,只要对他稍加笼络,给以优厚的待遇,就可以诱使他不战而降,自献江南的。于是他诏令在薰风门外皇城南、汴水滨大兴土木,营建一幢俨然皇家宫苑的花园式府第,赐名“礼贤宅”,虚位以待后主。他为了让李煜及其嫔妃生活习惯乐不思蜀,还特别强调,这座府第的规模要超过当朝宰相府,要和李煜在金陵的宫廷相当,外观既要精美考究,又要雄伟庄严;建筑样式必须充分体现江南特色,尤其是后园,要凿池堆山,修渠引水,建造亭台水榭,移植江南奇花异石,以再现南国小桥流水,曲径回廊的柔婉景观,好让后主及嫔妃们流连忘返,像当年西蜀降王刘禅一样只知此间乐而不思蜀。

“礼贤宅”完全竣工以后,宋太祖便开始招降李煜的活动了。他先让从善游览了“礼贤宅”,然后命令他连续修书几封,规劝后主北上朝见太祖。从善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自然从命。可后主虽然生性怯懦,对赵匡胤害怕得紧,诚惶诚恐,从不敢违命拂逆他的心愿,但他也深知若然北上便永远回不来了,弟弟从善的命运就已确证了这一点,寄人篱下生活的艰难,后主也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对于“入朝”一事,他倒是时刻怀着戒心的。朝臣陈乔等对“入朝”的含义也了如指掌,他们生怕后主耳软心活,一时动摇,时刻在他耳边提醒他“入朝”的可怕后果,他们还献计让后主以身体虚弱,不宜长途跋涉为由,尽量婉转地拖延“入朝”时间。因此不管宋太祖怎样地变着花样让后主入朝进见,后主硬是以不变应万变地婉拒搪塞,始终没有“入朝”。

宋太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公元974年,他两次遣使南下江南,敦请后主前往汴梁观礼。第一次是派词门使梁迥出使金陵,口传圣谕说:“天子今年冬天要举行柴燎告天的盛大仪式,希望你前往助祭。”这是迫使后主入朝的外交辞令,所谓“助祭”,就是要李煜以降王的身份亲赴汴梁,陪同宋天子去南效举行祭天大典。这样,就可乘机强迫后主对天盟誓,臣居京师,永作赵匡胤的不贰之臣。后主倒也看透了这一邀请的真正含义,在朝臣的支持下,根本不予理会,婉言谢绝了。梁迥见后主拒绝入朝,便与随从密谋了强行劫持后主入朝的计划。想待后主到渡口为他们送行时,乘机挟持他到船上,到时便不由他肯不肯北上了。可是后主对他们的这种计划有所耳闻,事先便与群臣制订了防范措施,从而并没有中计。

第二次是派遣知制诰李穆作为国信使,带着太祖的亲笔诏书来到金陵。诏书的大意是说宋太祖年冬要在天坛祭天,希望后主前去共阅祭天的牺牲。这次会晤是在专门接见外国使臣的清辉殿进行的。李煜同上一次一样,以“抱病”的理由婉拒。言辞委婉,态度却很坚决,所以双方谈得很僵。李穆自恃为大国使臣,十分傲慢无礼,见李煜执意不肯北上,居然阴阳怪气地训斥贵为一国之君的后主:

“古训曰,识时务者为俊杰。看来国主入朝,势在必行,只是时间而已。既然如此,当宜早不宜迟。不然,天子发怒,则将挥师渡江,犁庭扫穴。到那时,国主追悔莫及。”

李穆的话,明为劝告,实为恐吓。后主不敢直言对抗,但却以柔克刚,绵里藏针地答对道:“臣事大朝,冀全宗祀,不意如是,今有死而已。”言下之意是说,我李煜忍辱退让,以小事大,臣服你赵匡胤,无非是想保全江南的半壁河山和李家的社稷宗庙而已。如若欺人太甚,连这一点都不能容忍,硬要以武力相逼,那我也只有铤而走险,横下心来与你拼命了!

李穆对于后主的答话满不当一回事,当下继续以不可一世的口吻恫吓道:“国主入朝与否,理当自裁,本使不便多言,不过,朝廷兵甲精锐,物力雄富,南征北伐,所向披靡,尚无一国能为其锋刃。但愿国主明智,切莫以卵击石,还是权衡轻重,及早入朝为好。”

后主忍无可忍,平和而坚决地回敬道:“烦请尊使转奏圣上,臣年来体弱多恙,不禁风寒,眼下更艰于长途跋涉,实难入朝。”双方又不欢而散,结束了这次硝烟弥漫的会晤。

李穆回朝向太祖复命,把会晤的一切详情禀知太祖。太祖一听李煜居然敢以死相抗,和平迫降的计划遂告泡汤,于是恼羞成怒,调兵遣将,决计以武力扫平南唐,生擒后主入朝。

其实南唐这边更希望不要发生战争,后主自登基以来,一直忍辱不发,臣事北宋,图的就是偏安江南一隅,保全祖宗遗留下来的半壁江山。他自登基之日起,无一日不是生活在宋太祖的鼻息之下。他新登基之日,朝廷按照常规,举行登基大典,颁布诏书,接受百官朝贺,封王晋爵,宣谕大赦。熟知礼仪的礼部大臣按照惯例,在宫门前高高树起一根朱红的七丈长杆,杆顶立着一只黄金饰首的四只木鸡,口衔七尺绛幡,下承彩盘,以降绳维系。赵匡胤听说后大发雷霆,说他不甘心俯首称臣,蓄意僭越当朝天子礼仪,怒不可遏地宣见南唐驻汴梁的进奏使陆昭符,责问李煜为何胆敢袭用“金鸡消息”举行大赦?幸好陆昭符善于左右逢源,当下从容不迫地奏道:“伏乞陛下息怒。江南本为中原属国,国王嗣位,大赦境内,怎敢动用金鸡?只能另用怪鸟。所以我家国主所为不配称金鸡消息,充其量只能称着怪鸟消息。此等小事,陛下何须介意!”陆昭符的话虽然有些牵强,但是他出口滑稽,赵匡胤听了好笑,见他这样自贬,也就算了。一场一触即发的风波就这样被机智的陆昭符化解掉了。

可是本就如履薄冰的李煜听说这桩金鸡怪鸟的笑谈后,精神骤然高度紧张,生怕赵匡胤借口问罪,挥师江南,特派冯延鲁入朝,贡献金银2000两,银器3万件,纱罗绢丝3万匹,并奏表陈述袭位缘由,即《即位上宋太祖表》:

臣本于诸子,实愧非才。自出胶痒,心疏利禄。被父兄之荫育,乐日月以优游。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继倾恳悃,上告先君;固匪虚词,人多知者。徒以伯仲继没,次弟推迁。先世谓臣克习义方,即长且嫡,俾司国事,遽易年华。及乎暂赴豫章,留居建业,正储副之位,分监抚之权,惧弗克堪,常深自励。不畏奄丁艰罚,遂玷缵承,因顾肯堂,不敢灭性。然念先世君临江表垂二十年,中间务在倦勤,将思释负。臣亡兄文献太子弘冀将从内禅,已决宿心,而世宗敦劝既深,议言因息。及陛下显膺帝□,弥笃睿情,方誓子孙,仰酬临照。则臣向于脱屐,亦匪邀名,既嗣宗枋,敢忘负荷。惟坚臣节,上奏天朝。若日稍易初心,辄盟异志,岂独不遵于祖祢,实当受谴于神明。方主一国之生灵,遐赖九天之覆焘。况陛下怀柔义广,煦妪仁深,必假清光,更逾□日。远凭帝力,下抚旧邦,克获宴定,得从康泰。

然所虑者,吴越国邻于敝土,近似深仇,犹恐辄向封疆,或生纷扰。臣即自严部曲,终不先有侵渔,免结衅嫌,挠干旒□。仍虑巧肆如簧之舌,仰成投杼之疑,曲□异端,潜行诡道。顾迥鉴烛,显谕是非,庶使远臣得安危恳。

上述表文的大意是:微臣本是先君的一个普通皇子,为人平庸,自幼熟读经书,视功名利禄如浮云。原想仰赖父兄的荫庇,一生淡泊寂寞,就像当年的巢父、许由、伯夷、叔齐那样归隐山林,不必作太子,不想登皇位。无奈几位兄长相继早殇,先君只好按长幼顺序将社稷传给我。南唐得有今日,全凭天朝遗泽,特别是陛下登基以来,受益尤深。如今微臣即位,一定恪守先君遗训,竭尽为臣之道,奉朝进贡,全部按原来的规矩行事。伏乞陛下明察,勿信南唐世仇吴越国谗言离间。

这道表章,语辞谦恭,书写工整,通篇流露出李煜自暴自弃,情愿寄人篱下,仰人鼻息,对赵匡胤俯首贴耳的卑微情感。若说这是出自他内心的肺腑之言,未免有违人性。他这样做,实在也是无可奈何而为之。自此后,开了奉表修贡先例的后主,不得不卑躬折节,忍辱含垢的臣服赵匡胤,不敢稍越雷池一步。希冀用自己的诚心换得赵匡胤的怜悯,从而求得偏安江南。

可是赵匡胤对他的怀柔,让他苟且偏安江南却是别有打算的。北宋建国伊始,赵匡胤无力南征,而且南唐有长江天堑作依恃,惯于陆上作战的北方军队很难轻易取胜。因此,老谋深算的赵匡胤一面对南唐示以怀柔,希望能不战而取;另一方面加紧调度人口、物力、财力,在长江边大造战船,训练水兵,以防和平获取江南失败后便用武力掠取。他的这一招,南唐方面有识之士早就看破了,在他战船刚建好时,南唐有的将领就自动向后主请缨,要求带人偷偷地把北宋的战船放火烧掉。只是后主胆小怕事,又对赵匡胤抱有和平共处的奢望而不肯下令才没有成功。

后主的偏安构想终于在赵匡胤的一逼再逼下破灭了,所以才敢软言顶撞李穆。李穆走后,后主知道战争已不可免,于是意气慨然地对朝臣说:“一旦宋军南来,孤当身披战袍,亲自督师,背城一战,以保社稷。如果兵败,便自焚而死,绝不作他国之鬼。”这话传到汴梁,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对左右大臣说道:“这又是文人的气话了!李煜不过有那张嘴巴而已,他哪里会有这番壮志。假使他能这样,孙皓、叔宝也不会作降虏了。”赵匡胤这番话虽然尖刻,后来的事实倒也证明了他是了解后主的性格的。

但是可怜的后主仍不死心,他一方面命令广聚钱粮,加强金陵守备,一面仍于此年十月派弟弟江国公从镒出使北宋,向宋进献了帛20万匹,白银20万两。又派大臣潘慎修出使北上,贡献宴钱500万两,帛1万匹。听说北宋已然出兵后,又连忙表奏愿意领受爵号。可见后主此时对赵匡胤仍抱有幻想,真可谓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他这种痴心妄想,一直延续到宋军兵围金陵,那时他还派遣徐铉出使,希冀说服宋军北退。而就在这次会见徐铉中,宋太祖赵匡胤道出了他迟早要并吞南唐的原因。

说起来这次徐铉出使还挺有一点戏剧色彩。徐铉文才超群,不仅名震江南,中原士大夫对他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的。按照惯例,凡有外国使臣前来,将要到国境时,朝廷要派一官员前往迎奉,称为“押伴”。北宋群臣听说是徐铉为使臣,惮于辞令不及他,都害怕被太祖选为“押伴”。赵匡胤却镇定得很,说:“你们且退朝,我自会择人。”结果他选中的是殿前侍卫中一个目不识丁的最为憨厚木讷的人。该侍卫一听自己中选,十分惶恐,赵匡胤对他说,尽管去,不用怕。那人迫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去迎接徐铉。二人见面后举行宴会,徐铉巧舌如簧,言词如剑,旁观者都骇得不敢吱声,冷汗浸衣。那位押伴反正不懂,哪里敢答对,只是一味的唯唯喏喏,点头不已。徐铉云里雾里,难测对方深浅,便不断地找话题交谈。该押伴仍是唯唯喏喏,不敢接过话头。这样一连几天,徐铉莫名其妙之余,也就懒得再说什么了。赵匡胤深知群臣中没有人能敌得过徐铉的巧舌,于是妙用古人不占而屈人的招术,让徐铉自问自答去,无形中挫伤了徐铉的锐气,可谓不战而胜。赵匡胤对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道,运用得炉火纯青,百试百灵。

到了汴梁后,赵匡胤在便殿接见了徐铉。徐铉凭三寸不烂之舌,大谈后主如何谨遵为臣之道,小心在意地臣事天朝,江南与天朝的关系亲密如父子,而今江南以子事父,未有过失,如何见伐?赵匡胤任他摇唇鼓舌,待他说完后,冷不丁地反问一句:“你说江南与我朝如同父子,试问父子之间能够分成两家吗?”一句话把徐铉问得张口结舌。可徐铉也不是平庸之辈,见此路不通马上另辟他途,在太祖面前夸赞后主如何博学多才,怜民惜民,有圣人之能。赵匡胤捋须一笑,从容问道:“你能不能背诵一二首李煜的诗来听听?”徐铉略一沉吟,就朗声念道:“月寒秋竹冷,风以夜窗声。”并说道:“这篇《秋月》诗,天下传诵,人人知之。”赵匡胤一听,哈哈大笑道:“此寒士说,朕不为也。”徐铉一时不服气,忘了君臣礼仪,脱口而出道:“那么陛下有高明之篇,微臣愿闻玉音。”赵匡胤并没有为他的失语冲撞动怒,一捋浓须说道:“朕当年为布衣时,某夜偶于田间步月,忽得一联:‘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中天万国明。’卿以为如何?”徐铉细品此联,深深为赵匡胤的心胸气魄所折服,一时锐气全消。但他身负重命,岂能轻甘罢休以负主命,于是强打精神再次反复游说赵匡胤,希望他能怜悯后主的一片苦心,罢战休兵。赵匡胤开始还能忍耐,看他一说再说,大有不达目的誓不住口的势头,便不悦地拂袖而起,厉声说道:“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吓得徐铉不敢再言,惶恐的退下。

就在徐铉游说宋太祖的时候,北宋军队已然气势如虹地进军常州了。早在公元974年的农历九月,运筹帷幄已久的宋太祖赵匡胤,宣谕由宣徽南院使曹彬任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都部署挂帅出征,由山南东道节度使为副帅,曹翰、李汉谅、田领祚等为先锋,排山倒海地向江南进军了。就在当年十月,宋军就攻占了南唐的池州。南唐被迫应战,下了戒严令,两国正式进入了交战状态。至此,后主企图和平保住社稷的美梦才告完全破灭。

宋师势如破竹,南唐前景黯淡,如日将暮,后主早就身心交瘁了。在公元973年秋,也就是赵匡胤强索江南诸州地图时,后主也隐隐预料到了宋军终有一日会吞并南唐的。只是他对此亦没有什么良方善策,只好转而化佛,求诸醇酒,希冀借酒消愁,来个“事大如天醉亦休”。当年九月,他曾作过一首《九月十日偶书》,借以表达自己的无可奈何之感: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竟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年龄不到不惑之年的风流才子李后主,突见斑斑白发,联想□□家国,自然颇多感慨。诗成之后,他意犹未尽,又填词一首,就是至今脍炙人口的调寄《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帷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歌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每外不堪行。

后主诗词,言到尽意,鲜有人能比,可惜“南朝天子多无福,不作词臣作帝王”。仁懦的风流才子,怎么可能在雄心万丈的赵匡胤的“卧榻之侧安睡”?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晚清历史风云变幻,爆发于19世纪中叶前后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从内外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忧患意识的统治阶层开始思索如何自强以抵御外侮,于是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们发起并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继爆发使洋务官员寄予办洋务以自强御侮的梦破灭,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出的新生资产阶级力量则开始思索一条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鼓动光绪帝进行改良变法。
  •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代将帅有的智勇双全,胸怀大志,驰骋疆场,所向披靡;有的精通战略战术,指挥千军万马,临敌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忠心耿耿,保家卫国,马革裹尸,无怨无悔;有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命途多舛,几经沉浮;有的无勇无谋,畏敌如鼠,屡战屡败,贻笑大方;有的变节投敌,屈节卖国,为后人所不耻……总之,中国的将坛,群星璀璨,灿烂辉煌。今天的读者,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将帅,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将其绝对化。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热门推荐
  • 苍穹之音

    苍穹之音

    “如果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注定的话,那么做这种事的,一定是命运吧。”伟大的王都这里有许许多多各不相同的家伙。看似毫不相干的一群人,他们的命运,却被同一根线连在了一起。这些不寻常的家伙即将展开一连串不平凡的故事......现实与幻想交错的现世,正奏响苍穹的声音......“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那么,你也应该做出你的选择了吧。”【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弑魔之音

    弑魔之音

    神界之大,无奇不有,传说中的黑帝,妄图登上天帝大位,发动了神界之战,终邪不胜正,黑帝被灭去了真身,消失在了天界。而被其蛊惑的的共工,被天帝处决于斩妖台。其魂魄也被囚禁,其后裔龚寻,闹上天庭为先祖讨公道,由于他的出现,天界再次降临了一场浩劫,而这场浩劫将改变他的一生.............
  • 一夜十年

    一夜十年

    终于发完了,言情类还是第一次写,有一天突然想YY下,就写了这个小文,初衷是想写一个背叛和矛盾的小故事……因为喜欢文案,所以就在里面穿插了一些哲理类的小美句,所以要看得下去,得要一颗平静的心……当然啦,每章前都总结了小短句,不看文,仅看那几句话也是知道讲啥的了……就此别过,下次我再卷土重来
  •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生活孕育了哲理,哲理浓缩了智慧。往往大道理并不完全是从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被人们发现和理解的。反之,正是一些平时不被人们注意与重视的小事情,恰恰能够很好地诠释这些哲理的内涵。《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别出心裁,将每个小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当代小学生的切身生活连接起来,让小学生从取材于社会、历史、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哲理故事中细细品味人生的意义。
  • 一个轮回

    一个轮回

    天地之间自由轮回,又到一个轮回时,且看这世间天地人神鬼,赢鳞毛羽昆如何屈服,如何躲藏,如何抗争……
  • 仙妖镇

    仙妖镇

    科技的发展,游戏进入全景虚拟模式。龙腾集团打造的全景网游仙妖镇顺势而起,带领着游戏进入最巅峰时期。龙勇士端游最顶级玩家言何决定去尝试这种全景网游的奇妙,一举踏入仙妖镇中。
  • 孩子最爱问的经典科学迷题

    孩子最爱问的经典科学迷题

    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孩子眼中的世界是神奇而又陌生的。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应该让他们发挥自己爱问问题的本性,使他们在探知尚未熟悉的世界的过程中成长心智,使他们充分享受到破解迷惑的无穷乐趣,让他们的眼睛永远闪烁智慧与灵性的光芒,让世界在孩子们的眼中揭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科普书,尤其是给孩子看的科普书更应该特别用心去写,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从他们感兴趣的角度叙述。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这本汇集人体、动物、科技、宇宙、自然等各方面经典科学谜题的科普书,以期让孩子了解科学、爱上科学!
  • 两小无猜闯江湖

    两小无猜闯江湖

    大家好,这里是星琪我和闺蜜婷婷一起写的小说,一部穿越爆笑暖心小故事来咯,两小无猜,欢喜冤家闯江湖,两个逗比暖心主角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搞笑剧情呢,和星琪一起拭目以待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无限之超越梦想

    无限之超越梦想

    迄今多少不平事,且抒郁气共我行!主角的名字叫孔宣,既然叫这个名字,自然是跟圣人之下战力第一的佛母脱不开关系。本故事讲的是身为一普通地球人的孔宣在得到了主神空间的胚胎后如何一步步发展,最终将整个宇宙纳入无限空间的故事!主角说:在这茫茫人海我们不曾孤单,只因一路上有兄弟相伴!他们的收藏,推荐,都是他们无声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