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4600000001

第1章 人类·自然

世界上最不可理解的就是人类。

《弹子房记分员手记)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特定的本质,人类当中有好人、有坏人、有愚蠢的人又有感觉迟钝的人、有精力充沛的人这样的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迷信。人类并不是这样被分类的。我们在看某个人的时候,多半会认为他是好人而不是坏人、聪明而非愚蠢、灵敏而非迟钝,当然也可能会有相反的看法。所以,我们常说某人很坏而且愚蠢,或者说那个人是好人而且很聪明,不是也有可能是错误的看法吗?然而,我们经常如此来分类人们。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人类就如同河川一样,任何一条河川的水都是水,不会改变,只是有的河川水势很小,有的河力!水势很大,有的流速很快,有的很慢,有的河水清澈见底,有的却很污浊,有的河水非常清凉,有的河水却很温暖。人类也是一样的。每个人类都拥有全部特质的种子,有时是某个特质萌芽了,有时则是另一个特质萌芽。所以,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常常展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人。

《复活》

这年夏天聂赫留朵夫在姑姑们家里体验到一种昂扬兴奋的心境。凡是青年人,不经外人指点而第一次自己领会了生活的全部美丽和重要,领会了人在生活里所应该做的工作和全部意义,看到了人本身和全世界都有达到无限完美的可能,因此专心致志于这种完美,不但满怀希望,而且充分相信能够实现他所想象的全部完美的时候,都会生出这样的心境。

《复活》

动物以及身为动物之一的人类,他们的生活,是永不中断的痛苦之连锁,他们的所有活动,全都只因痛苦而起。痛苦,是一种病的感觉,一种在思考如何除去这种病的感觉之时,以及想要制造快乐之时的病的感觉。动物和人类的生存,不仅遭到痛苦的破坏,还靠痛苦来完成。痛苦推动着生命前进,所以痛苦是不可避免也不可欠缺的。

《人生论》

肉体的痛苦,是人类的生活以及幸福不可欠缺的条件。

《人生论》

如果人们不能在所有的邻居心中,见到自己及所有人类的相同灵魂,那么他并非清醒地活着。只有在所有邻人心中见到自己与上帝的人,才是真正清醒地活着的人。

《人生之道》

“戒杀”并非只关于人类,而是关于所有拥有生命的东西。这个戒条在刻上石碑之前,早已刻在人们心中。

《人生之道》

不受任何事物拘束的自由,以及不受他人意志左右的自主生活,对人类来说,是最珍贵的事情。而惟有灵性的生活,才能达到自由与自主。为了能过灵性的生活,不能不压制肉体的欲望。

《人生之道》

如果人们以为在他眼里所见到的一切,就是我们无限的世界,那么他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人类对于外界的认识,只不过是因为拥有视觉、听觉、触觉的缘故罢了。假如这些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个世界就可能也会有什么特别之处。因此,人们不但不了解所居住的这个世界,也无从得知。能真实地完整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灵魂。

《人生之道》

人类比动物优秀,并非是因为人类可以左右动物,而是因为人类能够怜惜动物。人类之所以能怜惜动物,是因为人类可以感受到动物也拥有和我们心中相同的灵魂。

《人生之道》

人类吃食动物并没有罪恶感,这是假传教士教导人们上帝会宽怒吃食动物的人的缘故。但是,即使在某书上写着:“杀食动物没有罪”,在每个人的心里,会比在任何书中还清楚地写着:“人不能不爱惜动物,而且和人类一样,不能杀害。”只要良心没有被抹杀掉,这是人人都理解的事。

《人生之道》

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灵魂更崇高的东西,而这个灵魂就住在所有人类的心中。因此,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皇帝也好,犯人也好,主教也好,乞丐也好,都是平等的。那是因为,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有着世界上最崇高的灵魂。人们敬重皇帝或主教而轻视乞丐及囚犯,就如同一枚包着白纸的金币及一枚包着黑纸的金币,人们总是较看重前者。所有人们的心中都有和我们自己心中一样的灵魂。因此,我们必得在胸中谨记,不论对任何一个人,都要抱着同样慎重的态度及同样的尊敬。

《人生之道》

尽管好几十万人聚集在不大的一块地方,千方百计把他们聚居的那块土地毁坏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把石头砸进地里去,不让任何植物在地上长出来,尽管出土的小草一概清除干净,尽管煤炭和石油燃烧得烟雾弥漫,尽管树木伐光,鸟兽赶尽,可是甚至在这样的城市里,春天也仍然是春天。

《复活)

人们只有在所有的人类心中见到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生命。

《人生之道》

良心是对于人们心中灵魂的认识。只有如此认识我们的灵魂,良心才能成为人类生活的忠实指导者。但是,人们往往不把对灵魂的认识当做良心,而认为思考周围人事好坏才是所谓的良心。

《人生之道》

人类活着不是依靠肉体,而是依靠灵魂。如果人们体会到这一点,并把我们的一生托付给灵魂而不是肉体,那么即使人类被锁在铁窗之内,他仍然是自由自在的。

《人生之道》

上等人这个名词(意思是指各阶层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近来在俄罗斯十分流行(也许有人认为在俄罗斯不该出现这种情况),深人到了凡是虚荣心能渗透到的一切地区和一切社会阶层(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这种丑恶的欲望才不会渗透呢),不论在商人中间,在文官中间,在司书中间,在军官中间,也不管是在萨拉托夫,在马马迪什,或者文尼察,总之,只要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在被围攻的塞瓦斯托波尔,既然有许多人,自然也就有不少虚荣心,因而也有上等人,虽然死神一刻不停地在人们头上飞翔,不管他是上等人还是非上等人。

《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一个地主的早晨》

人类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自己的意志行事,另一种是不在乎自己的意志。

《有关<战争与和平>》

人类只要活得够久,必会经过几个阶段—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儿童,长至成人、老人。但是,不管在哪个阶段,人们总是称自己为“我”。这个“我”不论在哪一个阶段,对人们来说都是不变的,幼年期也好,成年期也好,老年期也好,都是同样的“我”生活着。只有这个不变的“我”,才称得上是我们的灵魂。

《人生之道》

观察现代世界的人类生活,亦即仔细地观察芝加哥、巴黎、伦敦等都市,或者工厂、铁路、机械、军队、大炮、军防要塞、教会、印刷厂、博物馆、三十层楼高的大厦等等,然后试着问自己,人类为了能过好的生活,什么是最重要而且必须做的?这个惟一而且最重要的答案,可能是—彻底停止人们正在做的无意义的一切事情。像这种无意义的事物,大概占了现代欧洲社会全部活动的百分之九十九。

《人生之道》

以为用暴力可以确立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这种妄想在代代相传的情况下,特别地有害。在充满暴力的团体之中生长的人,他们从不自间用暴力来强制别人是否必要?是不是好事?因为他们根深蒂固地相信,人类之中要是没有暴力存在,根本无法生活下去。

《人生之道》

根本不用去想未来的事。现在,只要为自己和别人的快乐生活而努力,就足够了。“明天的事,就让明天去烦恼吧!”—这真是伟大的真理。未来该做什么,我们是无从了解的,所以我们的人生当中,到处都充满了惊喜。有一件人们该做的事,只有这件事永远都不受时间限制,那就是—在现在这一瞬间,爱所有的人类。

《人生之道》

在现代的世界里,所有的人类都不能没有真理,不能没有追求真理的意念而生存。所有不能舍弃的事情当中最不能舍弃的,是探求人类生存的真理,以及坚定地信仰真理。

《我的信仰是什么》

如果二个人不知道别人的生存,不晓得快乐并不能带来满足,而且又不了解自己正一步步迈向死亡,那么他连自己的生存都无法理解。

《人生论》

只有抛弃动物性的个人幸福,才是人类生存的法则。

《人生论》

对动物来说,不以自己单一的幸福为目的的行动,就是和自己的幸福正面对立,也就是否定了生存。不过,人类的情况却恰好相反,仅仅指望自己一个人幸福的人类行动,才是完全否定了人类的生存。

《人生论》

舍弃个人的幸福,既不是美德也非美誉,而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条件。

《人生论》

娜娜

有一些人以为用暴力可以组织人类的生活。拥有这种妄想的人,尤其是不再去分别善恶的做法,特别对人有害。如果为了要有好的制度,就可以命令他人,或用军队来残杀自己兄弟的话,那么其他所有不当做的事,可能完全会消失。惟有如此,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能称之为好事。

《人生之道》

使用暴力会引起人们的憎恶。使用暴力来保卫自己的人们,不但无法确保自身的安全,还可能招致更大的危险。所以,用暴力来确保自身的安全,不但是一件愚蠢的事,还相当地不切实际。

《人生之道》

人类灾厄的要因之一,是有一部分的人误以为用暴力可以改善并组织人们的生活。

《人生之道》

在人类的生活当中,为了产生更伟大更重要的变化,而存在的一些令人咋舌的事物—举凡数百万武装军队、新颖的道路、机械设备、博览会、劳动公会、革命、路障、爆破、发明、空中飞行等,全都毫无用处,有用处的,只是舆论的变化而已。改变舆论,既不需要思考也不用伤脑筋,而且也不需要推翻现有的东西,或是设计新奇的事物。人们只要不被一些政府所伪造的早已毁灭死去的舆论所欺骗,就足够了。人们只能说出真正感觉到的事。如果是自己无心的事,就算只是一点点,也不要说出口。因为只要有人这么做,即使是很少数,那些没有用处的舆论,很可能就会快速地衰微,然后新生出真实的舆论。舆论一改变,让人们苦恼的生活内容,可能就会自动地毫无麻烦地有所转变。如果有人主张,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从苦难的灾厄之中解放出来,必须要做一些就算是微乎其微的小事,这个主张即使只是用说的,都令人觉得汗颜。人们只要不说谎就够了。人们只要不上自己谎言的当,而且不去说自己没有想过以及没有感觉的事,那么即使过了好几世纪,革命家们或得到政权的革命家们未完成的大改革,就会很快地来到我们的生活里。

(基督教与爱国心》

人们一直在注意自己的生活哪里不好,以及什么地方需要改善。然而,能够改善的,只有自己支配之下的事物—

自己。为了改善自己,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承认自己并不是好人。但是,人们都不喜欢承认自己的缺点。人们的所有注意力,通常不在自己支配之下的事物—自己,而在于自己能够支配的情况之外的条件之,像这种条件,不管你如何去改变它,人们的处境几乎都没有办法改善。这就像不管你摇晃酒瓶多少次,或是把酒换到别的容器里,酒的品质都不会改变。因为在你只关心自己能支配的事物之外的事物时,无益的、有害的、傲慢的(例如人们老是喜欢去矫正别人的不是)、凶恶的(人们认为妨碍公共福社的人,死不足惜)、颓废的活动,便会开始。

《人生之道》

要领是不要想太多。如果连想都没想,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人类就是因为什么都想过,才会什么都小题大作。

《十二月的塞瓦斯托量》

人类的头脑不能完全了解事件的原因,但是寻找那些原因的愿望植根于人类的灵魂中。不考虑那些情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分别地来看,其中任何一种都可能似乎是那个原因,他抓住第一个他觉得可以理解的近似原因的东西,然后说道:“这就是那个原因!”在历史事件中(人类的行动是观察的主题),最早的最原始的自行出现的近似物是诸神的意志,后来是站在最显著地位的那些人(历史上的英雄们)的意志。但是,我们只要透视任何历史事件的本质—存在于参与其事的人们的总体的行动中—就知道,历史上的英雄的意志并不控制群众,而意志自身却不断地受控制。

《战争与和平》

世界上没有人类无法习惯的事情,特别是在见到周围的人都过着类似自己生活的时候,更是如此。

《安娜·卡列尼娜》

上天赋予人类的手足,是为了被赋予的原始目的而使用的。除了摄取食物之外,还要为了生产食物而劳动,让我们的手足不至于白白地退化。手足不是为了要洗灌、磨炼,也不是为了把食物、饮料或香烟送到嘴里而已。这是作为一个人的资格,也是人类神圣的义务和职责。

《怎么办》

狗,只要带着它、宠育它、喂它食物、教它搬运东西,就很令人高兴了。但是,人类不是宠育之后给他食物,教他希腊语就够了。人类必得要学会何谓人生,亦即施多受少的人生哲学。

《怎么办》

马或马车,是作为交通的一种手段;衣服、房子是因应天候变化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美味的食品是为了维持体力的手段……这些对人类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当人们把拥有这些手段当做目标,认为拥有马、马车、衣服、屋子、食物愈多愈好的时候,这些东西不只对人类有益,也变得对人类有害。

《为冯·波兰兹的著作<农民>所作的前言》

在群聚的生活当中,即使组合的分子全都是善良的人,因为他们的关联只建立在兽性的丑恶之上,人们所看到的只是人类本性上的弱点与残忍而已。

涅夫鲁多夫公爵的日记(溜森)》

人类在濒临危险的时候,心里常会出现两个力量相等的声音。其中一个声音会语重心长地说:“你该想个办法来认清这个危险的本质,然后远远地‘逃离这个危险。”另一个声音则更语重心长地说:“去感觉到危险正一步一步地逼近,这是非常辛苦的,而且看清所有的事情,然后远离事情的所有发展,根本用不着人类的力量。所以,在危险还未真正来临之前,不要去想痛苦的事,只要想着快乐的事就好了。”人类在孤单一个人的时候,大多会听从前者的声音;在人多势众的时候,则会听从后者的声音。

《战争与和平》

在动物之间,恶会引发出更多的恶。因为,动物不懂得如何去抑制内心被引发出来的恶,当然也就不知道恶正在扩张,故其结果就是以恶报恶。人类是理性的动物,所以不能不注意内心的恶是不是在扩张,而且必须克制自己,不要以恶来对付恶。但是,人类的动物性本能往往胜过理性的本能,原本用来克制他们不要以恶制恶的理性,常被用在将自己所做的恶正当化的功用上,并还称这个恶为惩罚或是刑罚。

《人生之道》

痛苦的增大是有限度的,而缩小痛苦的感觉,却是没有限度的。

《人生论》

人类是理性的存在,所以人类必须要注意,不能因为要报复而毁灭恶。换句话说,人们必须要了解,远离恶的道路,是与恶对立,亦即只在爱之中,不管人们如何称呼这条道路,但是绝对不是报复。然而,人们总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并且还赋予刑罚虚无渺茫的期待。

《人生之道》

阻碍人类去实行义务的,并非疾病。如果你没有办法用劳动来奉献自己,那么你就奉献出你的智慧,教人们如何以笑面对人生吧!

《人生之道》

对受苦的人付出直接的爱,并帮助他们根绝痛苦的起源—普遍都是人心的迷惘。这是人类不可违背的义务,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给予人类幸福惟一可喜的事业。

《人生论》

人类的生活,由于实践人生真实规则的程度,而有好有坏。一个人越能好好地把握人生的真实规则,他的生活就能过得越好;反之,若含糊地应付这个规则,就无法过好的生活。

《人生之道》

人类在上帝的命令与政府的命令之间必要择一的时候,如果他选的是政府的命令,他的行为与不听命于自己主人,而去听从在路上碰到的第一个人的命令的人一样。

《人生之道》

令人感到可怕的,既不是抢劫也不是杀人或死刑。抢劫是什么?只不过是某个人与另外的人之间的财物转移罢了,以前曾发生过很多次,将来也还会再发生,所以根本不值得可怕。这只是人类生活中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哪会可怕?可怕的不是抢劫或杀人,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憎恨。只有人类的憎恨之念,才令人觉得可怕。

《人生之道)

人类的生活,是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人睡之间的连贯行为。人们每天必须从自己所能做的无数行为当中,不断地选择自己所能做的事。

《人生论》

所有人类在生活上的要事,是要为了或为更善良更堂堂正正的人而努力。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堂堂正正的人,那你要如何才能成为更堂堂正正的人呢?

《怎么办》

恶魔喜欢群聚在有闲阶级人们的脑髓里。

《人生之道》

只有深刻爱过的人,才会尝到刻骨铭心悲伤的滋味。但是,追求爱的欲望又为他中和了伤痛、愈合了伤口。因此,人类精神上的特质比肉体上的特质,更加充满活力。悲伤是绝对无法杀人的。

《童年》

大自然充满了一种使人心平气和的美与力。

生活在这广漠无际的星空下,生活在这美妙绝伦的地面上,难到人们还感到局促吗?处在这迷人的大自然怀抱里,难道人的心里还能容纳憎恨与复仇的感情或者毁灭同类的欲望吗?在跟大自然的接触中,在跟这美与善的最直接表现者的接触中,人心里的一切恶念也该消失净尽了吧!

《袭击》《一个地主的早晨》

太阳早已落下了。明亮的星星在天空上闪烁。升起的圆月那赤红如火的光彩在天边照射,这个巨大的红球在灰蒙蒙的雾气中奇怪地摇晃着。天空变亮了。黄昏快要过去,黑夜还未到来。

在大片的、望不尽的露营里,先前还有很响的营火的啪声和人的说话声,现在全寂静了;火红的营火渐熄了,火光暗下来了。一轮圆月高悬在明亮的天空上。先前在营地外边看不见的森林和田野,现在远远地展现出来了。在比森林和田野更远的地方,可以看见明亮的、摇摆的、诱人的、望不到边的远景。

《战争与和平》

春天是人们计划和设想的季节。

《安娜·卡列尼娜》

列文不喜欢说话,也不喜欢听哥哥对自然景色的赞叹。他觉得语言会破坏自然美景。

《安娜·卡列尼娜》

这美好的夜晚一切都是多么美好哇!这种珍珠母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刚才我望望天空,那里还什么都没有,只有两片白云。是的,我对人生的看法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改变的。

《安娜·卡列尼娜》

同类推荐
  • 月光光

    月光光

    门对青山,月亮总是从对面的山顶上升起来。山如墨画,天清月朗。虽说山形的轮廓依旧,却辨不清山上的树。人家的房屋也是这样,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且屋后多有修竹绿树,阴影还要重一些。月光下的小村一片平和宁静,但村人并未早早地沉入睡梦中去。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
  • 历代名赋

    历代名赋

    从先秦开始,赋体之文就已出现。赋是介乎诗和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画卷中,赋体文学也曾有过它光辉灿烂的一页。本书对于历代的辞赋,选的比较全面,从中不难看出历代辞赋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感怀浙大

    感怀浙大

    本书收录的是以第一人称记述的浙大曾经的人和浙大曾经的事。它们的作者有的曾在浙大工作,有的曾在浙大学习,有的早就离开了浙大,有的一直在浙大工作。这些饱含深厚情感的文章有浙大校友们回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他们写下了在浙大求学期间“最难忘的老师”、“最称赞的课程”、“最留恋的地方”和“笔者在浙大的那些故事”等;也有为国家、为浙大做出卓越贡献的浙大名师竺可桢、苏步青、王国松、费巩的子女们回忆他们眼中的父亲,一幕幕往事在撰写的过程中浮现。
热门推荐
  • 死灵附身

    死灵附身

    原本生机勃勃的城市,却因为一个精神病人的研究,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梦境与现实已经模糊了界限,真实与虚幻已经难以分辨,在这个世界里信任已经不复存在,连最亲近的人都可能随时背叛你,人类所能相信的大概只剩下自己的灵魂……
  • 红尘染

    红尘染

    崇尚自由的赵家少爷赵拓因不满家族联姻而离家出走,然而,他的目的不仅仅如此……与此同时,面对一个个痴情女孩的追求,赵拓那紧锁的心房会就此敞开吗?他的目的能达到吗?一切还是个未知数。
  •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本书撷取了57个最著名的历史片段,依据局中所反映出的核心要素,分类探查其中所包含的“规则”,认知其中所体现的"局道"。不只是历史故事,也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典范。
  • 星座奇葩之青春的迷恋

    星座奇葩之青春的迷恋

    “逸绝,你说这个孩子男孩还是女孩。”已经是准妈妈了的陈洛离摸在肚子,靠在廖逸绝的怀里,声音轻轻地说。“当然是女孩,如果是男孩那我可忍不了他一天天粘着你。再说,多一个像你一样可爱的女孩不好吗。就怕哪一天被哪个臭小子娶走了”廖逸绝听到自己老婆的问题,丝毫没有迟疑,立马给出了答案。“哈哈O(∩_∩)O”听到廖逸绝的这个回答,陈洛离不由地笑出了声。三百年的奇葩爱恋忘了后,难得的再一世,好好过日子。奇幻加奇葩,傲娇加搞笑。十几位俊美男女的奇葩爱情。分分合合,爱爱恨恨。【作者有两个1.金色的鱼儿。12岁女。2.红色的天空。11岁女】因为是小学生,文笔不好,请见谅。每个章节后都会标明作者,不会分不清的。
  • 重生豪门宠婚:国民老公抱一抱

    重生豪门宠婚:国民老公抱一抱

    订婚前夜,她被至亲至爱背叛陷害,美梦破碎,血泪浸染,死不瞑目!重生而来,她如地狱而来的无情修罗,手撕亲妹,踩爆渣男,势必要将所有害她之人拖入深渊地狱!可谁知复仇大钟刚刚敲响,便惹上了令人闻风丧胆的暗夜帝王,一夜欢宠,他食髓知味,从此便再也无法放手,只愿倾其所有,宠她,宠她,玩命宠她!“乔同学,你的论文有问题,请下课到我办公室一趟,我要和你单独聊聊。”暗夜帝王化身斯文教授,只为一步步吃掉她的人,再虏获她的心!谁知道,进了办公室,却是先锁门,后办事,直接就被吃干抹净!“不是说好聊聊的么,你这衣冠禽兽!”她咬牙切齿,揉腰怒吼。男人眼神宠溺,笑容邪魅,“自然是要聊,只不过我更喜欢听你用身体来说话。”
  • 光之白手穿越异界

    光之白手穿越异界

    一剑而出,搅动风云,一名本雇佣而去野外做任务的剑魂,却莫名被一把剑柄拖到了异界大陆,这里强者林立,不一样的生涯自那一把剑柄由此展开。
  • 主角,你别跑!

    主角,你别跑!

    叶子雨是一个很平凡的中二少女,整天幻想着穿越,某一天,她真的穿了……穿越后,叶子雨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了一个事实:这设置不对啊!说好的废材逆袭呢?说好的丑女变美女呢?这是怎么回事?!大陆第一美女!大陆第一天才!大陆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卧槽!这不是反派大BOSS的设定吗?!那最后一定会被主角弄死啊!不行不行!一定不能得罪主角!于是叶子雨就开始了寻找主角之路……还嫁给了所谓的“主角”,直到最后,叶子雨才发现她才是主角!那她嫁的是谁?!比主角还厉害?卧槽!那不就是反派大BOSS吗?!悔不当初啊!【总之,这就是一个逗逼少女VS腹黑美男的故事】
  • 极限超脑进化

    极限超脑进化

    “若是人类没有停止进化,那最终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黑暗向,反派BOSS的成长之路。
  • 梦影疏月之紫色忧雪

    梦影疏月之紫色忧雪

    千光洛寒,紫色忧雪。因为魅音天使的出现,紫忧雪等五个好友不得不走向偶像的道路。为了顾好友贝雅依,做偶像时又不得已成为了世上最为神秘的偶像组合——梦影疏月(Dreamprincess)简称M.S。出现不过两年,红遍亚洲。而组合的队长千雪忧更是一个神秘至极的少女。一块银质蝶翼面具下,倾世之颜悄然绽放。当她们正为闻名世界而努力的时候,却遇到了他们。之后的生活阴谋诡计不断,到底是谁又偷走了谁的心?落下的樱花,银质的面具,璀璨的夜空,勾起了一场绝世风华!
  • 雍王章邯

    雍王章邯

    当强横一时的大秦轰然倒下,华夏大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乱。勾心斗角的鸿门宴之后,争霸的战场上似乎只剩下刘项二人,意外穿越到秦降将章邯身上,到底该如何生存?这是最坏的时代,各地生乱,流匪纵横,天下民不聊生。义帝权力无奈架空,项王残暴肆意杀戮,沛公蛰伏伺机发难,大秦余党渴望复辟。这是最好的时代,刘邦,项羽,张良,范增,韩信,萧何……一个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涌现在这个时代,十八个藩王十八分天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坐拥三秦险地,执掌咸阳雄城,南据刘邦,东峙项羽,且看章邯如何参与到不一样的楚汉争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