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3800000006

第6章 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

本章对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与评价。首先总结了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文献,重点剖析了有效监督假说、利益冲突假说、战略同盟假说以及无效监督假说四大理论假说。其次从机构股东对公司经营决策和经营战略的影响、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以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三个方面评述了现有的实证研究文献,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最后阐述了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重点分析了委托—代理理论及该理论框架下的公司治理机制,为下文的研究奠定文献基础与理论基础。

一、机构股东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机构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是否能发挥作用?国外学者主要提出了积极监督者假说(the active monitor hypothesis)和短暂投资者假说(the transient investor hypothesis)。积极监督者假说认为:随着机构股东持股比率的不断提高,当被投资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时,他们移动“华尔街之脚”的成本越来越高,且出于承接盘的限制以及重新选择股票的额外成本的考虑,机构股东被迫放弃短期交易转而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谋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Holderness&Sheehan,1988;Hiskisson, Johnson&Moesel,1994;Pound,1988;Fortune,1993;Gilson&Kraakman,1991;Useem,1996)。短暂投资者假说认为:由于机构投资者自身的代理问题,机构投资经理的业绩考核是基于每个季度或至多是每个年度的,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其具有短视倾向,没有精力去考虑投资决策的长远利益,当所投资公司的治理状况和经营业绩恶化时,为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一般会采用“用脚投票”的消极方式出售手中持有的股票,而不会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Business Week,1984;Drucker,1986;Mitroff,1987;Graves&Waddock,1994;Fortune,1993)。

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效率如何?目前国外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主要提出了有效监督假说(effective monitor hypothesis)、利益冲突假说(conflict of interest hypothesis)、战略同盟假说(strategic alliance hypothesis)以及无效监督假说(ineffective monitor hypothesis)。有效监督假说认为机构股东的积极行为可以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能够减少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因此能够增加公司的价值(Huddart,1993;Maug,1998;Noe,2002)。利益冲突假说认为机构股东(银行、保险公司)由于存在与被投资公司之间的业务关系,其本身并不独立,可能会干扰管理者的正常工作(Pound,1988;Coffee,1991)。战略同盟假说认为当机构股东和高管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机构股东与高管有合谋倾向,他们之间的互利行为降低了机构股东监督对公司价值增加的效用(Jayne Barnard,1992;Robert Webb,2003)。无效监督假说认为机构股东不会对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机构股东的参与对公司没有显著的影响(Pound,1988)。

二、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因素

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实力、信息优势、专业知识、监督成本的规模性、监督收益的私有性以及公司管理层的重视等原因使之可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机构投资者又由于本身的委托—代理问题、资金流动性成本以及与上市公司存在的利益联系等原因阻碍其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发挥。影响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因素主要有:

1.机构投资者的类型

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是影响其是否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因素。Brickley et al。(1988)提出,不同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激励不同。根据机构投资者投资目标、行为方式和对风险敏感度的不同,机构投资者可以分为压力敏感型、压力抵抗型和压力不确定型。压力敏感型(银行、保险公司)由于与被投资公司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不大可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如他们基本不会反对管理层提出的有损中小股东利益的反收购补充协议。而压力抵抗型(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由于本身的独立性以及投资的长期性,会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Hirschman(1997)提出当机构投资者不满被投资公司的业绩时,机构股东有三种策略可以选择——放弃、抱怨或忠诚,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目标、风格与偏好的差异会导致其策略选择的不同。Brian(1998)依据机构投资者过去交易行为的不同,将机构投资者分为暂时(transient)、专注(dedicated)和准指数化(quasi indexer)三种类型,暂时的机构投资者会促进管理者的“短视”倾向,而复杂与准指数化的机构投资者可以有效抑制管理层的短期行为。

2.参与治理的净收益

机构投资者是专业的理性的投资机构,只有当参与公司治理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他们才会积极行动。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的收益主要体现为公司治理状况的改善而导致资本市场股票价格的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其次,机构投资者投资业绩的改善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小投资者,树立良好的职业口碑。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主要有:①搜集信息的成本。如掌握目标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收集管理者行为是否符合股东利益的信息、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状况、聘请咨询人员等。②参与公司治理活动的成本。如参加股东大会,公开提名外部独立董事,与董事会进行沟通等日常治理业务的成本、定期公布治理不善的公司名单,递交股东提案,进行委托投票权争夺,甚至是进行直接诉讼的成本、聘用独立咨询公司向业绩不良的公司提供咨询指导的治理建议的成本。SEC的一组问卷调查显示:若机构股东采用提交股东议案的方式积极行动,则在1997年,机构投资者花费在一份股东议案上的印刷、分发和制表等方面的平均成本为5万美元,而决定一份议案是否提交的成本为 3.7万美元。如果要投反对票,则花费更高,一年可能就需要10万美元(Romano,2001)。③机会成本。如机构投资者的积极行动而招致公司报复的成本,包括反对目标公司过分冒进的扩张计划、管理层过高的薪资报酬、向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施加压力,影响公司的经营策略;机构投资者采取的积极行动可能传递对公司不利的信息而引起目标公司股价下跌的成本;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导致投资流动性降低的成本(Coffee,1991;Bhide,1994;Mauge,1998)。因此,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规模成本很高,只有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不断提高、持股时间不断加长时,其参与公司治理的规模收益才会越来越大,同时治理成本越来越小,这时参与公司治理才能得到正的净收益。

3.法制环境的影响

机构投资者的积极行为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法制环境的差异也是导致各个国家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不同作用的重要因素。比如,美国是机构投资者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但在发展初期,机构投资者曾长期遵循“华尔街准则”——当公司经营善恶劣导致股价下跌时,一卖了之,并不热衷参与公司治理,这与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有关。如美国1974年通过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规定:养老基金不得将10%以上的资产投向缴纳养老金的公司;为降低投资风险,基金投资资产应该分散化、多样化,若基金试图控制工业企业则将丧失免税优惠。其1976年通过的《Hart Scott Rodino反垄断改进法》规定:任何一个公司在另一公司进行积极性投资,必须向公平局和联邦交易委员会作出说明(Blair,1996)。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限制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法规开始松动,美国劳工部要求原来被《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所约束的养老基金应该行使代理投票权,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汪忠、孙耀吾,2005)。1991年,SEC修改相关规则,方便股东更易在投票中形成对经理人有所约束的决议。1992年,SEC更推出两项针对机构投资者积极行动的措施:放宽代理投票权征集的限制以及要求上市公司向股东披露更详细的信息。美国不少地方政府还通过了对股东提案行为进行补偿的软法,如设置股东提案的最低支持率门槛,在该支持率以下的股东提案不予补偿或让补偿额随股东提案支持率的提高而提高(Liebeler,1985;Bebchuk&Kahan,1990)。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支持下,现在的美国机构投资者成为全世界最积极的投资者。

三、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与方式

机构投资者的本质属性是决策人,根本目标是实现委托人的投资收益最大化。机构投资者不可能具有被投资公司管理人在实业方面的经验与能力。因此,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所介入的不是具体的决策内容,而是公司内部运作机制以及公司战略决策机制(Blair,1996)。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干涉公司权力结构、筹资策略以及管理者薪酬机制来参与公司治理。汪忠、孙耀吾和龚红(2005)将机构投资者对规范董事会的要求概括为以下几点:①聘任非执行董事;②解聘执行三年以上的执行董事;③对于中断合同的董事的赔偿限制;④建立薪酬委员会;⑤内部审计在审核决策疏漏和欺诈方面的作用;⑥对新聘执行董事的培训;⑦故意散布误导性消息的董事要为其行为承担责任;⑧分开任命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⑨对执行董事薪酬的限制。

随着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的深入,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方式也由最初的发送解释函、私下协商、行使投票权逐步发展到公开建议、曝光劣迹公司、征集委托—代理权、提交股东议案、机构股东联合、提起股东诉讼,甚至直接进入董事会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与策略。其中,给公司高管人员发送解释函是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所付出的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而且由于其避免了与公司的直接冲突,公司的高管一般会接受相关的建议。与高管人员的私下协商方式常常会使已经提交的股东议案不需进入投票阶段,如1998年,CII会员提出的议案就有40%在私下协商情况下被撤回。1988—1994年,CalPERS就成功地与72%的进入治理目标的公司达成一致意见(Smith,1996)。积极的养老基金往往会采用提交股东议案的方式介入公司治理,如CalPERS、Calstrs、Colpera、NYC、PSERS等全美最大的九家养老基金在1987—1993年间对146家公司总共提出了356项股东议案,这些议案的内容涉及董事会构成、董事长与CEO的分离、董事薪酬、“金色降落伞”、“绿邮计划”、“毒丸计划”、兼并收购等各个方面,其中养老基金提出的有关改变公司治理结构的议案有40%被高管接受(Wahal,1996)。

四、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国内关于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较少,李青原(2003)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数理模型的分析,认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因素有: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率、监督成本和风险偏好;郎维群(2003)分析了影响机构投资者积极监督的内、外部因素,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监督的方式、领域和有效性,并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积极监督作用的发挥提出了建议。万俊毅(2006)认为机构投资者的主要职能是进行投资决策,基于决策人本质属性的角度,他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了当机构投资者面临的投资约束条件发生变化时,机构股东如何选择直接出售、消极持有或积极行动这三种策略,分析显示:虽然在一定条件下“用脚投票”是机构股东的可行策略之一,但这种策略的功效有限;当机构股东所持股份被套牢且参与公司治理的收益小于治理成本时,机构股东会选择“无为而治”的策略;随着机构股东持股比率的增加,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股数效应与公司数效应充分发挥,此时机构股东会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王奇波(2006)通过构造一个数理模型说明,如果将机构投资者引入上市公司控制权竞争中,形成制衡的股权结构,就会降低大股东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罗栋梁(2007)提出了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股权竞争理论,他认为机构股东持股量位于中小股东和控股股东之间,机构股东较之中小股东所具备的资金、信息与专业优势能够克服中小股东的“搭便车”问题,同时机构股东的主要目标是谋求受托资产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并不想实际控制所投资的公司,因此也不会由于股权过度集中而发生控股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机构股东克服了股权分散与股权集中的缺点,形成公司治理的特殊力量。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是分散股权和集中股权两种股权长期市场竞争的结果。

同类推荐
  • 361°沟通:清除组织沟通的5种障碍

    361°沟通:清除组织沟通的5种障碍

    本书从管理层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组织沟通的本质内容,解决了组织建立合理沟通机制的问题;运用大量图表与案例,为组织沟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是一本将技巧与知识巧妙融合的实用型沟通手册。
  • 管人与用人

    管人与用人

    本书包含了300个企业管理小故事,以故事的形式说明权利问题、决策问题、创新问题、制度问题、文化问题、人性问题、沟通问题、招聘问题、留人问题、考核问题等18个问题。
  • 商略

    商略

    经商要有所成就,必须既要稳健,又要敢冒大险:既要有洞察商机的火眼金睛,又要有快速出手的行动力;既要能够发挥自身的经营智慧,又要善于借用他人的力量。经商是现代人追求成功人生的一条捷径,尽管荆棘密布,只要你用心,就一定能通过最适合自己的经商策略到达终点。本书对经商的一般性策略在九个方面做了对比性的归纳。包括:虚实策略、进退策略、出入策略、冷热策略、大小策略、敌友策略、缓急策略、新旧策略、主从策略。
  • 卓越管理者处事之道

    卓越管理者处事之道

    本书分为10章,内容包括“自身硬朗,魅力处事”、“树立威信,权威处事”、“以情感人,热忱处事”、“协调关系,沟通处事”等,讲解了用人管人之法、谋事成事之道。
  • 大话晋商

    大话晋商

    本书全面地对山西商人进行了描画,包括其发迹的历程,繁华时的盛景以及经营、用人、生存等各方面的策略特点,内容包括:抓商机走边关借帆远航、善节用耐苦累创业艰难、天下财聚平遥满城票庄、开口岸洋商至晋商转衰等。
热门推荐
  • tfboys那年的夏天

    tfboys那年的夏天

    在一个夏天tfboys遇到了三个可爱的女孩,那三个女孩是全国前三富的千金。
  • 谋断乾坤

    谋断乾坤

    一介小小凡人,误入博弈之中。神秘的漠族,黑袍的复仇,善恶的分界……一切交织成上古的秘辛。剑道恍然大成。一朝为解心中困惑,痴悟大道而不闻窗外风雨。自断一身谋魂,逍遥世间了无痕,上星坛,叩谋道,解星语,一己之力,扭转阴阳局势。以一剑一人,闯荡天下。仅一身谋魂,游说八荒,终就万道归一。
  • 宠妻无道,皇上请下榻

    宠妻无道,皇上请下榻

    特工界的传奇:九尾,在一次出任务后,意外穿越。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赚满盆,看美男,游天下,当她不亦乐乎之时。某男微眯着烟危险的说:“噢?看美男?我还不够你看的吗?”“自恋......”某女碎碎念。“还没回答我,你要看哪个美男啊?”某男“你是不是男人啊,这么斤斤计较。”某女不要命的说。“噢?是不是男人?看来我有必要让涵涵明白一下了。”某男。“啊!臭表脸。”“......”某女扶腰哀怨。
  • 暖阳之下

    暖阳之下

    什么,这种年代为什么还有拐卖妇女,好不容易出了狼窝,似乎又进了虎穴啊,我不懂,我只要有美食就够了
  • 甜蜜二嫁:杠上亿万首席

    甜蜜二嫁:杠上亿万首席

    王玉泉轻飘飘扬起手中的纸,“签字吧,顾小曼,你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徐志强有些无奈的站在对面,“对不起,小曼,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等我好不好?”朱丽叶得意的笑,“顾小曼,工作没了,家没了,你去死吧,让你抢我的男人。”韩冬冷冷的教训,“有本事,让那个人回来求你,不要哭哭啼啼的讨人嫌。”顾小曼瞪起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姐烦着呢,你算哪根葱?多管闲事,好吧,你管就要管到底。
  • 桃花有妖

    桃花有妖

    夏桃花妖如其名是个桃花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便是下山看看人间的好风情。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善恶医生都市游

    善恶医生都市游

    农民出身的李凡被害,大好前程毁于一旦!突获神秘善恶系统!善恶系统一切能力都要看李凡获得的善良值有多少!医术!武功!神秘物品都可以获得!当然,美女需要自己去追!扶老奶奶过马路可以获得善良值0.1分!可是你特么竟然扶一个不想过马路的老奶奶过马路!获得邪恶值十分!李凡:卧槽!你怎么不早说!太坑爹了!
  •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现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云梦睡虎地泰简的发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带走记忆的风

    带走记忆的风

    我们都拥有每天的晨光,向下的延伸,以及,向上的仰望。。。曾经或许对于我们的青春是美好幸福阳光,还记得曾经陪伴你走过这段青春岁月的那个人吗???她现在过得好不好,幸不幸福,快不快乐,身在何处,在做什么,你都还知道吗?我都知道。曾经那个不是因为你爸是谁,不是因为你家有车、有房在几环,而只是单纯的和你在一起的那个最懵懂的爱人,真的会被时间淡忘,但是你真的全都放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