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6700000012

第12章 独一无二的杰作

1882年冬天,对尼采来说是一段并不愉快的日子。这个时期,尼采与俄国少女莎乐美的那段情感,以莎乐美写信谩骂尼采的方式结束了。深受恋情打击的尼采心境十分凄凉,他离开了巴塞尔,独自前往意大利的热那亚,准备在那里过一个清静的冬天。正在这个时候,尼采与妹妹伊莉莎白的关系也出现了僵持状态,他对妹妹过多地干预他的生活表示了不满,他在给妹妹的信中说:“亲爱的妹妹,我不喜欢像你这样的人,特别是当他们在道德问题上傲慢自大的时候。”这一年的圣诞节,尼采独自一人在意大利的拉帕洛(Rapollo)度过了,他的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一个朋友,然而正是在这最孤独凄凉的日子,尼采开始准备写作一部伟大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早在1881年8月,关于查拉图斯特拉的概念就在尼采的心中形成了。尼采曾自述说:“现在我愿意告诉你有关我的查拉图斯特拉的故事。他的基本概念是永恒重现的观念,为肯定的最高形式。1881年8月,我急速地写在一张纸头上,并附带了一句话:‘远离人类和时间6000英尺。’那一天,我正在西尔乌普拉那湖边的林中漫步,在离苏莱不远的一个巨大高耸而尖尖的岩石旁边,我站着不动,就在这个地方,我获得了这个观念。”

从查拉图斯特拉的概念在一瞬间涌现出来以后,一直到尼采开始动手写作,查拉图斯特拉在尼采心目中共孕育了18个月(即从1881年8月到1883年2月)。

在1882年的冬天,疾病和痛苦又开始向尼采奔袭而来的时候,尼采开始正式动手创构查拉图斯特拉了。他在自传中回忆这段情景时说:“1882年的冬天和1883年春,我住在美丽的拉帕洛小海湾,那儿离热那亚不远。我的健康情形不太好,冬天寒冷多雨,我住的小客栈是如此地靠近海水,夜里我睡觉时总是听到海涛的澎湃声音,使我无法入眠,这种情景确是很糟的,尽管如此,这好像说明了我的信念,生命中每样事情的决定都来自重重的障碍,就在这个冬天和这不愉快的环境里,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创生了。”

从1883年3月份开始,尼采开始起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一部分,他以上一年8月份的写作提纲为基础,写得非常快,这个时候尼采感到了一种创作的快慰与安乐。他在给朋友欧佛贝克的信中说:“我感到仿佛受到了闪电的触发,眼前一片光明。”在这封信里,尼采还说他以后将不再写书了,他愿把这本书作为最后的遗言。到1881年的2月底,尼采就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一部分完成了,这一次他没有叫老朋友盖斯特来替他抄写稿件,他自己亲自誊写完全文,然后他把作品交给多次与他合作的出版商什玛茨奈,正在这个时候,尼采从报纸上得知瓦格纳去世了,非常震惊,他对自己的朋友兼敌人瓦格纳的永远离去感到悲伤。他在给朋友盖斯特的信中说:“与一个最敬爱的人对立6年是多么不容易啊!我不得不反对的瓦格纳最终还是衰老离世了,至于真正的瓦格纳,在某种程度上我会是他的继承人。”

在尼采沉浸在失去瓦格纳的伤痛时,他又收到了妹妹自罗马写来的信,在信中伊莉莎白向尼采道歉,请求他的谅解,尼采答应了。于是他离开拉帕洛,赶往罗马看望妹妹,但是当尼采兴冲冲赶到罗马后,却令他失望了。在那里他过了生命中一个惨淡的春天,据他后来的自述说:“这个地方(罗马)真使我烦闷,差一点没死掉,这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经验。罗马这个城市不是我自己选择的,对‘查拉图斯持拉’的作者而言,这是一个最不适宜的地方,这个城市加在我精神上的压力很重,我已经想离开。我想去阿奎拉(Aquila)这个地方与罗马完全不一样,是按照与罗马完全相反的方式建造的。”由于尼采觉得当时的罗马,不适于他的写作,他想离开罗马再换一个地方,但一时又找不到更好的地方,所以从这一年的3月到6月,尼采还是呆在了罗马。尼采努力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专心地进行创作。在朋友的帮助下,尼采在罗马发现了一个清静的场所,在一个能够俯瞰整个罗马的广场上端,有一个乘凉用的廊台,在这个凉廊的下边有一个泉潭,泉水声不绝于耳,泉水如泣如诉的声响使尼采感伤不已,同时也使尼采的灵感奔涌不已,在这样的环境里,尼采的思想得到了梳理,为他继续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打下了基础。

1883年6月,尼采终于离开了罗马,来到了小国瑞士。很快他就发现瑞士的高山上的空气很适合他,于是他的创作力又恢复了。在其自传《瞧!这个人》中,尼采说:“这夏天,发现我自己又在一个神圣的地方了,在这里,查拉图斯特拉的最终思想又像闪电一样在我的心头出现,我想出了查拉图斯特拉的第二部分,只消10天功夫就够了。”这个时候,尼采重新被思想的灵感所振奋,他关于查拉图斯特拉的思想如洪水般在他胸中起伏,他奋笔疾书,有时甚至工作到午夜。6月还没有过完,尼采就写完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二部分。完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分后,尼采就离开了罗马,到了瑞士西尔斯·玛丽亚镇,这是一个环境十分优雅宁静的地方,尼采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里。在此后的5年中,尼采每年夏天都来到这里,让自己的身心得到疗养。这一年的秋天,尼采因想念家乡瑙姆堡,又离开了西尔斯·玛丽亚镇。尼采回到家乡后,好友欧佛贝克夫妇立即来拜访他,这使尼采十分欣慰,他一颗巅沛流离的心暂时得到了抚慰,心情也好起来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尼采听说他的妹妹伊莉莎白正在追随一个一贯强烈反犹太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波哈·佛斯特,她的妹妹不仅帮助这个人收集25万人的鉴名的反犹太请愿书,而且还准备与他结婚,这使尼采非常恼火,因为尼采本人是不主张反犹太的,相反,他对犹太这个民族还充满了尊敬,这样,他与妹妹又一次闹翻了。他的情绪也变得反复无常起来,为了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好一些,尼采离开了故乡瑙姆堡,他取道法兰克福来到了巴塞尔,在巴塞尔这个久别了的城市逗留了几天后,尼采又马不停蹄地去了意大利的热那亚。这一年的冬天,尼采又辗转到了法国南部的尼斯,他在那里愉快地过完了那年的圣诞节。

尼斯是个美丽的地方,特别是在冬天时,气候温暖宜人。这一切又激发起了尼采停止了数月的创作激情,他后来在自传中回忆说:“冬天,在尼斯平静而晴朗的天空下,我第一次享受了光辉的阳光,就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了第三个查拉图斯特拉……在尼斯四周乡间的许多偏僻地区和山岗,由于那些不可忘怀的时刻,使我觉得一切都很奇妙,我的创造力无拘无束地涌出来,我的肌肉活动也变得很强……人们总是看到我在雀跃着,我经常在小山之间步行七八个小时而丝毫不感到倦怠。我睡得很好,而且常常带着笑容我完全是生气勃勃而坚忍的。”正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尼采开始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分的创作。这时候,尼采真可谓是激情澎湃。他给老朋友欧佛贝克去信时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迸发出了我几十年来所积聚的力量。”同时,他的自信心也进一步增强了,他在给朋友洛德的信中说:“我自诩,通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我已经把德国语言带到了她的最高境界。德国文学在路德与歌德之后,必须迈出第三大步了。亲爱的朋友请告诉我,以前是否曾有过集力量、活力与音韵之美于一体的这样的佳作。读了一页我的书后,再去读歌德的作品,就会看到我的文章更为粗犷雄浑而同时又不像路德的作品那样过于粗糙。”在这个时候,尼采对自己将来的哲学任务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他认为完成这个任务需要6年的时间。

1884年的7月,尼采重新回到西尔斯·玛丽亚,在这里安顿好之后他开始把在法国尼斯时各种灵感进行整理归纳,并着手正式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二部分。不幸的是,尼采这个时候的身体状况比以前更差了,他的眼疾进一步恶化,看东西和写作时,眼睛感到很吃力,而且他的背部越来越弯曲,再也难得挺直了,他怀疑这些都是精神病早期症状。

不过,在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分时,尼采也有一件值得欣慰的事。1884年8月末,尼采在西尔斯·玛丽亚镇接受了一个青年瓦格纳的拥戴者亨利克·冯·施坦恩的来访,他与施坦恩连续几天进行长谈,使他长期以来的抑郁心情得到了缓解,又开始感到兴奋起来,他称施坦恩的这次来访是那个夏季最大的收获之一,并且他决心在自己的周围汇聚更多有奇才的青年。

到1884年8月初,尼采终于顺利完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三部分,与该书的第二部分一样,尼采的这一部分,也是一气呵成的,而且用的时间很短,不到20天。

创作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三部分后,尼采的妹妹伊莉莎白准备与夫婿波哈·佛斯特一同去南美洲。尼采的母亲几次写信来,要尼采赶到苏黎世去为他的妹妹送行,但是尼采不愿意。他给朋友写信说:“同她这样一个充满报复心的反犹太的人,现在谈不上和解的问题。”但是,尼采的母亲最后几乎是请求他,要他无论如何去送送远离故乡的妹妹,为了不伤母亲的心,尼采只好去了苏黎世。在那里,他送走了妹妹和妹夫,然后他呆在了苏黎世,并开始动笔写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四部分,在写作这一部分的时候,尼采因为他的出版人什玛茨奈的反犹太倾向而与之关系发生了紧张,什玛茨奈不愿再与尼采合作,他出价两万马克向别的出版商转卖尼采著作的印发权,但没有人接受,他的这一行为使尼采极为伤感,尼采感到了自己在世上越来越孤独,能接受他的人越来越少了。他在给母亲写信时说:“事实上,世上没有什么人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了,我所热爱的那些人们早都已过世了。”尽管尼采一个人默默地单调地生活着,但是他并没有被孤独击倒,相反,他带着奋进精神拼命创作。他笔下的人物查拉图斯特拉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他把查拉图斯特拉作为心灵的知音,顽强地与孤独作战。这一时期,他以为孤寂并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他写道:“静居独处于一个人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有益的,甚至对一个人的精神扩展也大有益处。”1884年冬天,尼采的眼病又严重了,但是尼采仍然忍受着寒冷的气候和眼病的痛苦,顽强地进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第四部分的写作。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到1885年2月,尼采终于在法国尼斯完成了该书的第四部分。

尼采写完第四部分后,给朋友戈斯多夫写信,请求他帮助印制40册。但是戈斯多夫许久都没有回音,于是尼采只好自费印制了40册,书印出来以后,尼采给友人赠送了7本,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只有一个人告诉尼采收到了赠阅本,其他人都没有回音。另外,已经售出的30多本书,也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什么反应,没有人赞扬尼采的《查拉图斯如是说》,相反,有人因此书而埋怨他。他新结识的朋友亨利克·冯·斯坦恩也不满尼采的这部著作,后来尼采在《我为什么写出如此优秀的书》一书中对此事作了说明,他说:“斯坦恩博士公开埋怨我,他说他根本不了解查拉图斯特拉的一句话。我对他说,这是当然的事,只要了解这本书的六个句子,就可以出类拔萃了,其高扬之处,远非一般的‘现代人’所能达到。有了这种距离之感,我怎能希望这般‘现代人’来读我的书呢?”这真是曲高和寡。《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最为满意的一部书,也是他著作中最有力度的一部书。但是尼采所满意的,世人并不满意。一直到尼采发疯前夕,这部书一直未能得到世人的注重,这是孤独的尼采生活中的一大不幸。

从尼采的遗稿片断中,后来有人看出他有继续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意图,似乎由于身体的原因,他的计划未能得到实现。同时,尼采在写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还产生过一个想法,即用散文性、理论性的方式来解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根本性问题,他在备忘录中曾说:“我下定决心,由我说出,而不是由查拉图斯特拉说出。”他希望通过对查拉图斯特拉的说明,让人不误解《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意图,但同样不幸的是,由于他神经过早失常,这项计划也未能实现。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全部哲学史上,一部有独特意义的作品,它不仅是尼采的代表作,而且也是充满了文采和明亮色彩的光辉的哲学诗篇。在这本书里,尼采用华美的警句和生动的比喻表露了深沉的哲理,该书没有愚昧的祝词,没有呆板的论说,也没有使人窒息的教条。当人们读到这本书时,会被尼采灿烂的辩才和变幻无穷的文体所吸引,会感到有一股不可抗拒的提升力量贯注到了血脉中,使人觉得活力倍增,人不由得无比兴奋。尽管这部书出版后,尼采没有亲眼见到人们对它的赞誉,但是天才的尼采似乎预感到这部书迟早会被世人发现,他在其自传《瞧!这个人》中,曾对此书评价道:“在我的著作中,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占了一个特殊的地位。我以这著作给人类以空前伟大的赠礼。这本书,声音响彻千古,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高迈的书,山顶雄风最真实的书整个现象以及人类都远在它的下面而且也是最深遂的书,从最丰富的真理中产生;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这部著作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诗人们诚不足挂齿,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从如此充沛的力量中产生出来,对于‘戴欧尼索士’的概念在这里成为一种最高的行为,和他比起来,所有其他人类的行为都成为可怜而受限制的。即连歌德或莎士比亚,也不能在这种热情与提升的强烈空气中作一瞬间的呼吸;和查拉图斯特拉比较,但丁只不过是一个信仰者,而不是一个最先创造真理的人;伏陀诗人都是祭祀师,就是替查拉图斯特拉解草鞋也不配这些全是无关紧要的。把所有伟大灵魂的精华联合起来,也创造不出一段查拉图斯特拉的谈话来。他的上升和下降的阶梯是无限的长……在他面前,没有人知道什么是高度或深度;也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真理。在查拉图斯特拉面前,没有智慧,没有心灵的省察,也没有语言的艺术,文句热情洋溢,辩才化为音乐……看!查拉图斯特拉怎样下山去!他如何向大家说话!看!他对他的敌对者教士们是如何地亲切!在这儿,每一瞬间,人都是被超越的,‘超人’的观念成为最大的真实任何曾经被认为伟大的东西,都远在他的下面,不可测量的距离。”

斯宾诺莎曾说过:“我不知道我的哲学是不是最好的,但我知道那是真实的。”如果问尼采,他一定会说:“我知道我的哲学是最真实的,而且也是最好的。”了解《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人,便会觉得尼采实在狂得可爱,他的自夸,并不过分。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借一个理想中的人查拉图斯特拉来宣说他自己的思想,所以查拉图斯特拉可以说是尼采的化身,是他自身的代言人。这部书全是用散文诗写成的,其语言运用之妙,确实达到了巅峰的境界。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尼采笔下的查拉图斯特拉究竟说了些什么话。

在该书的前言,是一篇结构极为完美的寓言:30岁的查拉图斯特拉刚一出现,便离开家乡,隐逸山林,在山林中他生活了很久,有一天大清早起来,他忽然心血来潮,对太阳说:“伟大的星球,如果没有你所照耀的人们,你的快乐何在呢?”

在这里,查拉图斯特拉以太阳自喻,他希望自己的理想能够贯注于世,所以他说了这一些话,便径自下山去了。在山底下他遇见了一位虔诚的圣者,交谈一番之后,查拉图斯特拉于是马上宣布上帝死亡了,并向世人宣称超人的诞生。这时,聚集在市场上的人群却不理会查拉图斯特拉,而围观马戏团的走索人表演,在这里尼采以喧嚣的市场比喻嘈杂的人生,而以走绳象征着人生的过程。当走索人一时失神摔了下来,市场上的人群便如暴风雨中的海水,四处闪避,只有查拉图斯特拉站在那人旁边。书中这样写道:“垂死者迟疑地望着他。终于说:‘……我岂不像个动物一般受鞭策与薄酬而被教以舞蹈。’‘不!’查拉图斯特拉说:‘以危险为职业,这并没有什么可蔑视的。现在你因职业而丧身,因此我将亲手来埋葬你。’于是查拉图斯特拉背负着死者离开了这城市,夜宿于森林之中。第二天清晨,他忽然醒悟过来,便暗自说:‘一线光启示了我:我需要伴侣是活的,不是死人和僵尸。僵尸可由我随意搬运。我需要的同伴,他随同我,因为他们跟随自己。’由是,查拉图斯特拉开始寻找他的‘共同的创造者’。”

前言之后,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全部都是由精短的警句组成。第二部分的第一篇“精神三变”是尼采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精神三变”,是指有关精神的三种变形,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如何变成狮子,最后是狮子如何变成了孩童。在尼采的笔下,负荷很重的“骆驼”,意味着义务和禁欲,它向值得尊敬的人服从。但是当它走进沙漠后,骆驼就变成了“狮子”,狮子夺得自由,克服孤独,想自己做主人,它有了自由精神,可是,狮子为了以后的创造,仅仅能确保自己的自由,它无力创造各种新的价值,所以它虽然获得了自由,但还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尼采在下一个阶段里说:“我的兄弟们,连狮子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却能由孩童之身完成它……孩童是纯真的,是容易忘却的。”讲完了“精神三变”以后,尼采又开始对世俗的贪欲,众人的愚昧,宗教的虚伪和政治的丑恶等等现象进行了抨击和嘲笑。他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发出了雄狮般的怒吼:“我教他们推倒那古老的讲坛以及老朽的座位;我教他们嘲笑他们的道德大师、圣人、诗人以及救世者。我教他们嘲笑那阴郁的智者和呆坐在‘生命之树’的吓鸟者。我坐在他们的墓上,站在尸骸与兀鹰之旁我笑他们一切已成的过去及其腐朽颓废的光荣。兄弟们啊!难道我很残忍吗?但我说:凡是堕落的,都应该推倒!今天的一切堕落了,颓败了,有谁愿意保护它!但我我还要推倒它。”

在这里,尼采似乎想把自古以来被人视为最完美而最神圣的上帝从天国的宝座上推下来,他说:“如果有神,我怎能甘于不是神呢?因此没有神。上帝是一种预测,但我希望你的预测不超出你创造的意志。”

尼采认为,如果说神创造了一切,那么人类岂不都变成了只靠施舍的懒虫!就像那些教士,成天无所事事地跪拜祈祷。所以尼采这样写道:“最近我还看到他们早上迈着勇猛的脚步跑出,但他们的知识之脚步疲倦了,于是都诅咒晨间的勇猛。诚然他们之中也有许多人像舞蹈者那样举起步,我的智慧的笑便向他们眨眼于是他们自己沉思着。刚刚我又看到他们卑伏地爬向十字架。”按照尼采的观念,我们既然是个人,便要活得像个人的样子,何必学着四肢落地的动物般地卑伏着呢?人们应该站起来!“离开奴隶的幸福”!书中的查拉图斯特拉像雷鸣似地呵喝,把沉睡中陈旧的道德惊醒了,查拉图斯特拉向世俗的道德开始了大胆挑战。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道德者》一篇中,尼采对于道学者施以了猛烈的攻击:“你们这些道学者!我的美今天笑你们,美的声音向我如是说:‘他们还需要报酬呢!’你们还要报酬!你们这些道学者!为道德而求酬报,为大地而求天国,为你们的今天而求永久的酬报?呀!那是我的悲哀:他们在事物的根基上暗暗灌输了赏和罚如今甚至于灌输到你们的心灵内,你们这些道学者!但是我的话如同野猪的嘴,掀开你们心灵的根基,你们将称我为犁头。你们内心的一切隐秘将带到光亮处;当你暴露在阳光下,掀开来,撕破来,那么真理也将和你们的谎言分家。有些人以他们的罪恶渐渐衰退而宣称为美德,当他们的憎恨与嫉妒松驰了手足,他们的正义活动起来,揉揉睡眼。另有些人被拖下去;他们的邪恶拖着他们。但他们愈往下沉,他们的眼睛便愈殷切地期求他们的上帝。还有些人沉重且辗轧而来,如同满载石子的卡车下山坡,他们谈论着许多道德和神圣他们称他们的制动机为美德……有种人骄傲于他们少许的正义,为这少许的正义而施暴于万物:因而世界陷溺于他们的无道之中……还有一种人,他们坐在自己的泥沼里,从芦苇中传出话:‘道德道德仍坐在泥沼中。’当有些人好作姿态,便以为道德是某种姿态。他们的膝常膜拜,他们的手常是道德的赞颂,他们的心中却什么也不知道。还有些人,认为这样说便是美德:‘道德是必要的,’但最后他们只相信警察才是必要的。他们在海滨游玩,一个浪卷来,将他们的玩具卷到深处:他们便哭泣,但相同的浪将带来新的玩具,而留下新的彩色的贝壳给他们。”

在尼采笔下,查拉图斯特拉的所有思想,如一阵狂浪,卷走了过去的陈腐卑驯道德,而留下了“新的彩色的贝壳”新的道德。

在该书中,尼采进一步打破了神这个偶像,而肯定了人和人类的痛苦,他说:“人是最勇猛的动物,因此他超过了任何禽兽,人的凯旋的奏乐克服了任何痛苦;人类的痛苦却是最深沉的痛苦。勇猛的同时也击破了面临悬崖边缘的晕眩:人生何处不置身于悬崖的边缘呢!勇猛是最好的击杀者,也击破了怜悯。勇猛是最好的击杀者:勇猛攻击着,甚至于将‘死亡’本身也击杀了,因为它说:‘这就是生命吗?好,再来一次!’在这些语言中,便有凯旋的奏乐,有耳朵的人,请听着吧!”

尼采认为,人应该是个勇猛的动物,具有道德勇气的动物。然而“现代人”却在受了虚妄的宗教文化与奴性的道德观念的濡染,而渐渐成为了柔弱的种性。尼采相信:“凡是柔弱的种性,凡是生于奴隶的种性,如今都成为一切人类命运的主人了!”

这些人类命运的主人,在尼采眼中都是“市场上的苍蝇”,在神圣的表皮下藏着可鄙的内容,他说:“市场上满是吱吱喳喳的小丑群众称颂他们为伟大的人!这些人便成为时代的主人。时代压迫着他们,于是他便转而压迫着你。他们希望你唯唯诺诺,哎呀!你将在顺与逆之间放置你的座椅?”

这些时代的主人,只知享受着“可怜的安逸”,这些人在尼采敏锐的眼光透视下,都是畸形的人物。他用一则故事比喻说:“有一天,查拉图斯特拉走过大桥,一群跛子和乞丐围着他,一个跛子向他这样说,‘……你可以使盲者复明,跛子奔跑;这是使跛子相信查拉图斯特拉最好的办法!’查拉图斯特拉回答说:‘当一个人取去驼子的驼背,那末也取了他的灵魂人们这么说的。当一个人使盲者复明,那么他会看到地球上太多的坏事情:如果使跛子跑步,那对他是最大的损害;因为他的罪恶会和他一起奔跑。关于跛子,人们这么说的。’……然而,这是我从群众中所看到的最小的事情,这人缺只眼,那人少只耳,另一人又断条腿。我看见过更糟的事,许多人一无所有这些人,不外是一只大眼睛,或一张大嘴巴,或一个大肚子,我称这些人为颠倒的残废者。人们告诉我,这大耳朵不仅是个人,而且还是个伟大的人!是个天才呢!”

尼采之所以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评讥“现代人”以及那些泡沫般的“时代主人”,是因为深感于他们受一种堕落的文化价值所熏染。而这些堕落的文化价值,尤以世俗道德与虚妄的宗教为主,在此又形成了尼采反基督教与世俗道德的观点,正如他所说的:“有谁必须在善与恶中成为创造者,诚然,他必先成为毁灭者,破坏价值。由是,至恶亦属于至善,但这是创造的善。让一切东西破碎吧,还有许多屋子得盖起来。”

尼采以锋利的文笔向那些颓废的文化价值挑战,而后在废墟中重新竖立起一套新的价值观念以坚强者的道德代替了懦弱者的道德,以创造的超人代替了空幻的上帝。尼采大胆创立了超人这个新概念,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中,尼采用了很大的篇幅、显著的地位阐发了他的“超人”学说,他把“超人”看成是最健全的、最完整的人,认为超人是他的理想世界的建设者,是人类的希望,是人类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生活最有价值的产品。他说:“人是要被超越的一种东西。自来的一切生物都创造某种东西超越了自己。”“人之所以伟大,乃是他是一座桥梁,而不是目标。”“人之所以可爱,乃是他是一种过渡和一种毁灭。”“我爱他们是渴望达到彼岸的箭,我爱他们不在世界之外去追求牺牲的理由,我爱他们为使大地成为超人的地而牺牲,我爱他们为求知超人而生活着、工作着、发明创造着。”

在表达了超人思想的同时,尼采还建立了万物轮回的思想,可以说“万物轮回”是尼采所有理想赖以实现的精神支柱。他认定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要不差毫厘的重演,要人深信现实存在的一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切都将毁灭,毁灭以后又会再生。“万物出来,万物出去,存在之轮,永远运行”。“现在身死而消灭,在一刹那间化为乌有,灵魂和肉体一同腐朽。但是,我所缠绕的因果之纽带循环着,它将再把我创造。我还会回来向人类宣讲超人。”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最优秀的作品,同时查拉图斯特拉这个人物的性格也是非常独特、复杂的,实际上在查拉图斯特拉身上寄托着尼采的理想和幻想,了解了查拉图斯特拉的性格,也会增加对尼采的了解。尼采本人曾对于查拉图斯特拉的性格作过这样的描述:“为了了解查拉图斯特拉的性格,你必先要很清楚地了解他的强健的生理条件,一种我称为‘伟大的健康’的条件。凡是灵魂希求体验以前的价值,并想在这一理想的地中海作一次远航,他们将从自己的深奥之经验探索中,得知做一个理想的征服者与发现者是什么样的滋味这样的人,先决地需要一件东西,就是‘伟大的健康’不仅只是静态的健康,而是不断地获取与必须获取。因为他要不断地耗费他的健康,并且必须耗费它!因此,现在我们理想的探索者们,我们既已在这路上走了这么远,我们的勇气比我们的谨慎更大,而且常常更易受损伤,但我说,比平常人所能承认的更大的健康,不断地康复。”

在这里可以看出,查拉图斯特拉有着如此“伟大的健康”而且非常勇敢,尼采写下这个人物,就是要鼓舞我们培养我们一种奋勇的精神,以展拓狂澜的生命,开拓新生的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中,每个人将成为自己的主人,不必再做上帝的奴隶,因为上帝已经死了。

同类推荐
  • 孔子(名人传记丛书)

    孔子(名人传记丛书)

    “圣人出而黄河清”,孔子带着这样的祥瑞之兆出生于山东曲阜,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却聪敏好学,20岁时已是鲁国有名的学者。他为政之时,鲁国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百姓知礼守法,安居乐业。他盛年时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虽不被当世所接纳,却不改初衷。晚年回归故乡之后,理诗书,制礼乐,著春秋,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他一生广收弟子,桃李满天下,他的教育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本书讲述电影鼻祖、娱乐圈教父、慈善大家邵逸夫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打造了“邵氏”、“无线”这两个电影、电视王国,培育了数之不尽的演艺人才的传奇经历。他还热心慈善,捐款几十亿,以他名字命名的校园建筑遍布祖国大地。
  •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一位半路出家的文学青年,他对文学创作的不断追求如同跋涉在沙漠中的行者对水的渴望。他的一生著述等身,但同时也债台高筑;他崇尚纯粹的文学艺术,但却受生活所迫屡次成为令自己所不耻的文佣。他通过写实风格的小说来针砭时弊,他的慧眼观察如科学实验般可信。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皇太极传

    皇太极传

    皇太极的一生基本是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度过的,称得上是一位马上皇帝。他在政治、经济、邦交等各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本书作者在详实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将皇太极的一生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读来引人入胜。
热门推荐
  • 校园绝品邪帝

    校园绝品邪帝

    在静海这个危机四伏的城市里,一个普通学校里的初中生,带着他的兄弟们,一起在这次城市缔造了无限辉煌的神话。
  • 竹斋诗余

    竹斋诗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黎岸獨凉

    黎岸獨凉

    我们生活在平行线上,可是平行线也会有交叉的时候。情人最终沦为朋友,朋友不会有分不开的理由。谁会相信这是真的;我曾经无数次的幻想我们的再次相遇,可惜相遇来的让我措手不及。
  • 泅渡

    泅渡

    我们生活在白天与黑夜两个不同的时间,我用伪心的释然制成黑色的面具,用白色的绸凌紧绑在心脏的位置,在无穷无尽的黑暗中漫无目的地行走,这是我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在我的世界里,只有落寞的我,和被我推下深渊的你。
  •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文学形式化的民族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弥补西方结构主义、符号学之缺撼。同时,开拓了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这一新的学术领域。本书认为中国哲学作为独特的文化力量,影响着中国、又学的审美方式和语言表现形式。“兴”原来是礼仪活动中的行为仪式,作为审美概念,是从礼的领域转向了诗学领域,五行思想也使中国文学形成特有的审美性时空,而风水观念在山水诗中的运用,使自然山水在文本中成为理想化的、秩序化的存在,对偶受阴阳哲学影响,是一种动静相乘,刚柔相形的参天地、察幽微的传统的审美方式。
  • 伏仙记

    伏仙记

    修仙一途,探阴阳,窥生死,脱胎换骨,脱凡入圣!凡人王灿,不甘心平庸,因为一次机缘巧合得到了圣芒古剑的剑柄,从此踏上修真界。打破修真界数千年的沉寂,一步一步成为绝世强者,纵横三界,傲视宇内。仙途茫茫,这里最绚丽的斗法,最刻骨的温情,最真挚的友情,最激烈的战斗,最感人的故事!三界在我手,我命不由天!没有人能阻挡我成仙的步伐,魔挡屠魔,仙阻伏仙!一切尽在——伏仙记!
  • 柯南之我的小哀就是如此可爱

    柯南之我的小哀就是如此可爱

    宫野家有三个孩子。长女宫野明美。次男宫野明志。小女宫野志保。——躺在德国骨科的病床上,宫野明志写下了这个开头。
  • 霸气校草来敲门:小心脏受不了

    霸气校草来敲门:小心脏受不了

    可萌可酷可高冷,乖巧贴心又机灵,安若心卖萌耍帅突变三大校草心上物,不懂拒绝囧事连连,从灰姑娘一路攀登到独宠女王的励志校园文。校草内部竞争惨烈,谁会为了灰姑娘打倒一切绯闻?只要你在,我的肩膀任你靠。
  • 阴霾天空

    阴霾天空

    古往今来有一类人,他们与人类相同也与人类不同。在他们的身体内存在着一个小型的炼金体系。以炼金核心为主体形成炼金邻域使他们拥有甚至可以改变物理规则的能力!这群人他们自称异能者!“又一波堕潮吗?或许会有一点意思吧。希望那个人不要让我太失望!那个被希望成为血龙的小家伙。”男孩用轻的只能自己听到的话说“家族扶植的小鬼而已!也妄图染指我们的名号!”
  • 白马过江湖

    白马过江湖

    女主角是一位豪门权贵的流落之女,男主角则是土生土长的武林好苗子。寒冬时节,女主角家中发生了一系列剧变,她的母亲惨死,哥哥下落不明...这将如何影响她的人生和武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