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9300000004

第4章 义结金兰

姜子牙与马氏离婚之后,又过了几年,觉得在朝歌呆下去也没多大意思了,便和女儿邑姜商议,打算到岐周之地谋生。邑姜这时已十四五岁了,出落得如花似玉,而且能文能武。她早听说西岐有个周文王,仁德有道,礼贤下士。她也知道父亲虽年事已高,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于是她同意了父亲的意见。

父女俩洒泪与林虎夫妇作别,离开朝歌,来到陕西西部一个名叫石番溪的地方。

这石番溪夹在秦岭山脉的两峰之间,又叫凡谷,青山苍苍,白云缭绕,一条伐鱼河水,从两山间蜿蜒而出,淙淙而下,向北注入渭水。伐鱼河边有一个滋泉,泉水清冽,银波荡漾。这里山势雄峙,翠柏森森,山灵水秀,幽雅清静。父女俩一看这地方,非常高兴,就在河畔结草庐,筑石屋,收拾了一块安身之所。从此,姜子牙便在石番溪边以钓鱼为生,苦度时光。姜子牙在石番溪垂钓好些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大家都以为他是一个流浪到此的穷苦人家。

有一天,姜子牙正在溪边钓鱼,忽听有人唱着山歌从山上下来。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樵夫。那樵夫30出头,长得英武有力,将一副重约四五百斤的柴担放下,走至子牙身旁,坐下休息,并主动与子牙搭起话来。

樵夫说:“老丈,我这些年常见你在这里垂钓,却从未见你钓上一条鱼来!”

子牙一听,既惊且喜:“看来这位樵夫已经对我注意很久了。我来到这个偏僻的山沟已经几年了,很少有人主动和我打招呼,更没有人关注我的行踪。今天,这位樵夫不仅走到我身边,而且还说出了我的秘密,看来,我出头的日子不远了。”

那樵夫不等子牙答话,就要过他的钓杆,指着钓线上的那根直而无曲的钓钩说:“你这是钓钩吗?这分明是一根缝衣服的针嘛,我传你一法,将这针用火烧红,折成弯钩,穿上鱼饵,鱼一定能上钩。”

子牙被这位直率爽朗的小伙子感染了,止不住哈哈大笑:“那我也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吧!我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不为银鳞设,只钓王与侯。”说罢,又口中念念有词:“短杆长钓守石番溪,这个机关哪个知?只钓当朝君与臣,何尝意在水中鱼!”

那樵夫也大笑起来:“你整天坐在这溪边,连只王八都钓不出来,哪里能钓出什么王与侯?”

子牙一听小伙子说得有趣,便问道:“敢问小兄弟哪里人氏,姓甚名谁?”

那樵夫答道:“我姓武,名吉,家住在渭河岸边的集贸村,家中只有一位八旬老母,全靠我打柴为生。”说话间,他抬起头看了看快落山的太阳,便告辞道:“老丈,天色不早了,明天再见,老母亲还等着我回去做晚饭呢!”便挑起柴担,向山下走去。

第二天,那武吉又挑着一担柴,来到子牙身旁,放下柴担,一边用草帽扌扇着风一边说:“老丈,我昨夜仔细琢磨了你昨天讲的那些话,我是一个粗人,但还是觉得你倒像一位道行很高的人。你能卜卦算命吗?”

子牙笑道:“卜卦算命,乃雕虫小技也。你先说说有什么事,需要我给你算一卦?”

武吉指着那担柴说:“你算我今日进城卖柴生意如何?”

子牙看了看他的脸说:“你面色正,运气红,今日卖柴出手顺,一担能挣两担银。”

武吉听了子牙的话,只当是老渔夫恭维他,并不在意。哪知他把柴担到西岐集市上以后,还未放下担子,就上来好几个买主争着要买他的柴。还没等他讨价,又上来一位衣着华丽的人对他说:“柴担不要放下,请挑到我家,我给你双倍柴价。”武吉把柴挑到那人家中,那人家里正办婚娶喜事,急需柴烧。不等武吉开口,那人便掏出了一个红包,对他说道:“今日家中大办喜事,正好缺柴,老弟雪中送炭,喜上加喜。这银两你收了,不要嫌少。”

武吉接过一数,果然是昨日两担的柴钱,不禁暗暗称奇。

第二日,武吉又担着柴来到姜子牙身边,他并不言昨日之事,开口便问:“老丈,你算我今日运气如何?”

子牙在他的脸上瞅了半晌,手捋胡须说道:“你左眼青,右眼红,进城必然打死人。”

武吉听了很不高兴,但一想昨日之事,还是暗自嘀咕:我进城得处处小心,看你明天怎么说。于是便担着柴走了。

武吉一路谨慎,见坎绕坎,见人躲人,连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他挑着柴担,来到西岐城门跟前,刚刚进得门洞,守城兵士便上前拦住他,命令他退出去,说:“周文王的车驾要马上出城,路人要一律回避。”武吉力大身壮,担的柴又多又重,回转起来不大方便。他正准备转身,文王的车驾和随从人马,已经像一阵风一样从城内奔驰而来。

守城兵士见状,朝武吉大喊:“赶快闪开!”武吉急忙向左侧躲闪,不料动作过猛,肩后那捆柴撞在城洞墙上,柴担失去平衡,肩前头的那捆柴滑出担头,正好砸在那守城兵士的后脑上,顿时七窍出血而亡。

文王见卖柴人脱担伤了门军,下令将樵夫抓住,等他回来时再行审问。说完,便驱车而去。

周兵将武吉抓住以后,在地上画了个圆圈,命令他老老实实在圈里待着,等文王明日审问。那时候,周人没有专门的牢房,在地上划一个圆圈,就算是牢房了,正所谓“划地为牢”。又因为文王会演八卦,所以谁也不敢从那圈子里逃跑。如果逃跑了,不管你到了哪里,也会被文王算出来,再抓回去就要加倍惩罚。

武吉在圈子里站到半夜,心想:“自古道,杀人者偿命。我砸死了守门军士,必然要以命抵命。可我有80岁的老母,谁来养老送终?不如悄悄逃回,再作打算。”于是便跳出圈子,连夜逃回家中,向母亲讲明原委。母亲说:“儿呀,既然那老翁算得这么准,那他肯定有解救你的办法,你速去石番溪,求他救你性命。”

武吉不敢怠慢,连夜赶往石番溪,从草庐中叫醒姜子牙,哭诉了昨日发生的事情,并且后悔昨日未听老翁之言,闯下大祸,请求老翁搭救。

姜子牙早就喜欢上这位老实耿直的小伙子了。见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又念及他家里还有八旬老母,便笑着对他说:“我救你可以,但有一个条件,你要作我的徒弟。”武吉赶忙跪下再拜,连声说愿意拜子牙为师。

子牙说:“我授你一法:你回去在你家后院挖一个坑,扎一个草人放入坑内,用土埋了,就可以保你安然无事。”武吉牢记在心,拜谢了师傅,连夜赶回家中,依法炮制。

第二天,兵士向文王报告,说昨日以柴砸死门军的那个犯人夜里越圈逃跑了。文王听罢,演起八卦,屈指一算,叹了口气说:“这个樵夫也太愚蠢了。我知道他是误伤人命,原不想杀他抵命,谁料他却畏罪自杀了,可怜啊可怜。”从此,便了却了这桩公案。

武吉从此一边打柴养母度日,一边跟姜子牙学习兵法武艺。光阴如梭,一晃就是三年。

这一年,姜子牙已经80多岁了。大约是姜子牙认为自己出头的日子到了,他吩咐武吉挑柴到西岐城里出卖。武吉怕被文王认出来,子牙说:“认出来也不必害怕,你可跟他如实讲说,他不但不会伤你性命,还要封你作将军呢!”

武吉遵从师父的吩咐,挑着柴担,唱着山歌,又在西岐城里叫喊卖柴了。当天正值当年守城门的另一名兵士当值,他一眼就认出了武吉,立即报告了上司。

兵士们把武吉抓住,去见文王。文王一见,惊得目瞪口呆,心想:“当时我推演八卦,算定他已经畏罪自杀,为何到现在他还活着?”

武吉便把姜子牙解救他的过程,向文王一一作了介绍。文王听后赞叹道:“这真是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姜子牙能破我八卦,一定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才。我姬昌求贤若渴,原来大贤近在咫尺,却没有发现。”于是,立即宣布武吉无罪,并且封他为武德将军。同时决定,三天之后,由武吉带路,亲自去石番溪访贤。

周文王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他深知治国之道,在于用人。因此,他经常出外察访,寻求贤才。当他得知石番溪隐居了一位大贤姜子牙的消息后,恨不得立即就去把他请来。他决定,明日一日,以打猎为名,前去石番溪访贤。

第二天早晨,文王斋戒沐浴之后,带着儿子姬发、周公旦,大夫散宜生,大将军南宫适,武德将军武吉等一班文武大臣,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去石番溪打猎。

正午时分,大队人马渡过渭河,来到离石番溪5里的地方。周文王怕这么多的兵马车辆涌至石番溪,惊扰了姜子牙钓鱼,便让部队在此驻扎下来。他准备只带少数几个人前去会见姜子牙。

这时,太子姬发建议:“父亲暂时勿动,先让孩儿前去探明消息,如果姜子牙确实在那里钓鱼,父亲再去不迟。”

文王一听也对,便郑重其事地对儿子说:“姜子牙定是一个才智非凡的大贤,我们要完成兴周大业,非他莫属。你一定要谨慎从事,切莫莽撞。”

太子领命,只带了几名侍卫,直奔石番溪。进了凡谷,行至不远便望见那乱草丛中,一位老翁跪坐石上,专心垂钓。那钓鱼的钩线离水三尺,直钩无饵。

太子姬发觉很可笑,便悄悄站在老翁身后观看。忽然,一条小鱼跃出水面,直吞那只悬钩,那老翁伸手捉住小鱼,在那里仔细端详着。太子姬发不胜惊奇,忙向前施礼道:“老翁请见礼!”

姜子牙好像没有听见,却自言自语地说道:“钓钓钓,大的不到小的到,老朽送你还泉沼。”说罢,将刚才钓到的那条小鱼顺手丢入滋泉。只听“噗”地一声,那鱼摇头摆尾地去了。

太子姬发是聪明人,闻弦歌而知其意。他知道要请此老,非父王亲临不可。故而悄悄返回营寨,将情况告知了文王。

文王一听,拍着自己的后脑勺连声说道:“是我一时胡涂,险些错过大贤,待我亲自前去就是了。”

于是,文王在营中再次沐浴,换了衣冠,和太子姬发一同向凡谷走去。

文王进得凡谷,只见翠柏青青,紫烟淡淡,流水潺潺,鸟鸣嘤嘤,一派仙气,不禁叹道:“深山藏猛虎,仙境出圣贤,真个好所在!”

太子姬发带着文王来到老翁垂钓之处,只见跪石空空,不见刚才垂钓之人。太子姬发心想,莫非是那老翁故意不见,躲藏起来不成?便对文王说:“父亲在此等候,待孩儿四处去找。”

文王拦住他说:“不可鲁莽!隐居之人。最爱清静,听武吉说,向南5里,有一所石洞静室,乃姜翁安歇之处,我们慢慢去找。”

父子俩踏着山路,来到静石台下。文王此时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走不动了。太子姬发劝道:“父亲在此歇息片刻,待孩儿上去看看。”说着便登上台阶,来到静室门前。

太子姬发正要上前敲门,那门却“呀”地一声开了。一位美丽少女,面若桃花,亭亭玉立地站在门口,启齿问道:“请问公子找谁?”那声音如同莺声燕语,婉转清脆。太子发现她如此姣美动人,不觉怔住,半晌不能自语。

那女子正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她从小随父流浪,从朝歌辗转来到石番溪,抛头露面惯了,并不像那些深阁闺秀,羞羞答答。见面前这位英俊的公子这副模样,不觉好笑,又问道:“莫非你是找我父亲姜子牙?”

太子姬发这时才如梦方醒,自知失态,连忙答道:“我是文王的儿子姬发,我父亲和我特来拜访大贤姜子牙,不知他老人家向何处去了?”

邑姜笑着用手一指,只见台下溪流中,一位老翁驾着一叶方舟,唱着山歌,顺流而下。那老翁正是姜子牙。

太子姬发别过邑姜,和父亲一起返回滋泉,抬眼看时,姜子牙已跪坐在那块石头上,又在肃然垂钓了。

文王父子不敢惊动,蹑手蹑脚地走到姜子牙身后,悄悄地看着他钓鱼。只见姜子牙仍然举着那根直钩钓杆,悬空垂钓。忽然有一大一小两条金鱼,“嗖嗖”踹上钓钩,挂在那直钩上,活蹦乱跳。子牙自言自语地念道:“钓钓钓,大的小的一齐到,文武相与共,日头当头照。”说罢,将两条金鱼从钩上取下放入鱼篓。

文王心知时机已到,轻声说道:“贤士很喜欢钓鱼吗?姬昌特来向您问好!”

姜子牙回头见是文王父子,慌忙起身还礼,说道:“不知文王驾到,有失远迎,死罪死罪!”

文王连忙将子牙扶住,赔礼道:“方才姬昌没有亲自前来相请,还望贤士原谅。”当下叫过儿子姬发,拜见子牙。

文王抓住子牙的手说:“先王太公曾经预言,日后会有一位大贤从东方来,辅佐周室,周室从此就会兴旺起来,莫非这位大贤就是你吗?先王太公盼望你已经很久了,你就是太公望啊!”自此,姜子牙就称作“太公望”。

姜子牙见文王父子如此重贤爱才,心中十分感动。说道:“文王如此厚爱老朽,老朽岂能不动心!只是我如今已经年过八旬,恐怕力不从心,难以担当文王的重托,还望文王三思。”

文王忙说:“有志不在年高。我观姜公鹤发童颜,体魄健壮,英气勃勃,定能匡扶周室,担当大任。姜公如果能答应我的请求,周室幸甚!”

子牙叹了口气说:“文王如此不弃,老朽定当为你效犬马之劳,只是我在滋泉苦苦垂钓多年,两腿僵硬,难以行走,这当如何是好?”

文王忙答:“姜公不必为此事忧虑,只要你助我兴国,我父子就是背也要背你下山。现在,我的车就离此不远,你就坐我的车走吧!”文王立即命令太子将自己的车驾来,扶着姜子牙坐在车上。太子姬发还记着邑姜,忙向父亲提醒:“石室中还有一人。”

姜子牙说:“哦,那就是小女。”

文王听说子牙还有个女儿,就命太子姬发驱车前去迎接。

文王为了表示自己对姜子牙的尊敬,让驭手将车驾上的马全部卸掉,要亲自为子牙拉车。姜子牙也不谦让,只说了一句:“那就太难为你了!”便眼看着文王把套绳套在自己身上,拉辇出山。因是下坡路,不多时,便来到集贤庄。这时山势突起,变成上坡,文王使劲拉辇,用力过猛,只听“嘣”地一声响,将绳拉断,文王几乎跌倒。

这时,姜子牙呵呵大笑,说道:“你拉着我走了808步,我就该保你周室江山808年矣!”

文王一听拉多少步就能保江山多少年,心想,我何不再拉着你继续走,保我周室江山永固?于是便重新接续套绳,还要再拉。子牙说道:“天有定数,不可违也。”

文王把姜子牙请到西岐,拜为太师,执掌周室军权。姜子牙忠心耿耿辅佐周室,终于完成了伐纣灭商的重任,开创了周室800多年的基业。

同类推荐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是20世纪的人道主义者及著名学者。天资聪颖的他本来可以过上安适、富足的生活,但他却在38岁时毅然远赴非洲,在原始丛林河畔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
  • 伊扎克 拉宾(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伊扎克 拉宾(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追溯拉宾七十三载的自强不息——他有过从士兵到将军的履历,更有从一名“战神”变为一名和平使者的复杂过程,在回顾他的一生足迹时,你亦会看到以色列这个中东小国成长书简中的一幕幕兴衰荣辱,因为伊扎克·拉宾把一生都献给了这个神秘国度的人民,并带来和平的曙光,他的履历自然也成了整个历史的一部分。
  •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这是“隋唐历史人物”丛书中的一本,在唐代历史中留下骂名最多的大概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人,二人以“安史之乱”而“名扬史册”。为传统的反面人物客观地立传也是史学界的重要工作。本书文史结合,史实清楚、文字流畅。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弑史思明,都是极为血腥、极为残酷的历史。安禄山、史思明是唐中叶进行叛乱的罪魁祸首,二人不仅是同乡同岁同为藩将,而且同日发动的叛唐战乱,成为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通过本书了解安史之乱,认识唐朝统治者居安忘危的危害,历史意义极为深远。
热门推荐
  • 烟月不知人事改:宋词中的悲欢离合

    烟月不知人事改:宋词中的悲欢离合

    古典文化倍受国人青睐,宋词更甚。这本书精心选取宋词中的精品之作,作者从词中的用字、用典细致讲起,旁征博引,从历代的传奇、小说中选取与这些常用词有关的故事继续阐释,更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阐述词作意境,品味宋词中开阖大气或婉约动人的悲欢离合,为读者呈现一篇篇优美的散文。
  • 霸王宠妃:女帝太妖娆

    霸王宠妃:女帝太妖娆

    洗澡也能穿越?宽面条泪,穿就穿吧,还是个废材小姐?废柴就废材,谁说现在没有法力就代表以后就没有?谁说灰姑娘找不到王子?!她夏芷沫不就是皇族血统多了点吗?不就是没有修炼的能力吗?不就是没爹没娘,寄人篱下吗?不就是有个傻蛇王想逗逗她吗?某女暴怒,是谁扯的淡!不是说蛇王不近女人?怎么屡次对她伸出咸猪手,还想把她吃干抹尽?废材巧夺妖孽蛇王爱,却被蛇王偷心。待到废柴逆袭,血统激发,修为暴增,不仅为爹娘报仇,还要夺回皇位!手握上古神兵,驰骋江湖,翻天覆雨!那个怎么办?打包带走!回去继续吃!
  • 异界之修罗神皇

    异界之修罗神皇

    本文新发请大家耐心看看。我爱罗一个只爱自己的修罗,在新的世界中如何突破自己的心魔做一个阳光的修罗皇者,与人斗与命斗与天斗其乐无穷。
  • 虚与实之歌

    虚与实之歌

    现实充满无奈,梦想消逝无形,理想之乡何在?名为现实的世界容不下,被认为虚梦的世界能否成为舞台?“做出你的选择,是虚,还是实?”遗忘的过去,淡忘的感情,孤独的人生。心似乎再次复苏,一切因穿越而改变……这是一个也许不能被称为“人”的妖孽登上舞台的故事。PS:序幕、番外,丰富人物形象、埋下伏笔之用,剧情没展开时意义不大,建议从第一章开始阅读。
  • 无限崇拜

    无限崇拜

    “韩流入侵,全盘西化,华夏岌岌可危,是他,以一己之力,拯救华夏于水火。”“他诠释了人与神的界限,告诉人们,神一直都在。”“在文化帝国里,他就是文明之主,世界之王,比耶稣的出现更伟大。”烟火倾城,众生膜拜,周绍仅是淡然处之。他需要更多的崇拜者,虽然收拢了地球的七十亿信徒,但还远远不够,远远不够……
  • 秋缘

    秋缘

    秋未的力作《秋缘》他对她,倾尽天下,了确红尘,看破人间事事,"徐龙"带你走进他不一样的人生,美女什么的不在话下!
  • 校花的贴身暗卫

    校花的贴身暗卫

    神秘组织现身国内,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企业有遭人渗透的可能性,企业领导人的独生女洛晓洛多次被绑架。黑暗特种兵派出了有八年特种兵龄的张浪来到一座叫做海都的临海城市,以体育老师的身份卧底在洛晓洛身边,并且为其提供保护。张浪在来到海都市之后,却意外介入了海都四大家族的明争暗斗之中。青春活泼的学生让他疲于应付、灵动美人让他难以割舍、冰山董事长让他意乱情迷、突然出现的青梅竹马也让他措手不及……
  • 变形机甲:起源

    变形机甲:起源

    星际时代,机甲横行,在这无尽的乱世之中,谁与争锋?且看我的!(本作品对话较多,望各位读者耐心观看,方可知本作品的魅力所在!)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红杏出墙记9:重振事业

    红杏出墙记9:重振事业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