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8600000037

第37章 王莽篡权

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哀帝驾崩,太皇太后召来新都侯王莽,让他辅佐大司马董贤办理丧事。王莽承太后旨意,让尚书弹劾董贤,随即以太后诏书罢免董贤,夺取他的大司马印绶。不久,董贤自杀。

太皇太后下诏让公卿举荐大司马人选。王莽从前当过大司马,名声又好,所以满朝文武都举荐王莽。只有前将军何武、左将军公孙禄互相商量,认为外戚专权危害社稷,所以不举荐王莽,两人各自举荐对方为大司马。最后,太皇太后亲自任命王莽为大司马,主管尚书事务。

王莽当上大司马后,就利用外戚的权力,在宫廷内外排除异己。王莽因大司徒孔光是著名的儒家学者,辅佐过三位君主,就极力尊崇孔光。

王莽对自己平素不喜欢的人,就罗织罪名,写下弹劾的奏章,让孔光的女婿甄邯拿给孔光,以太后的意思暗示孔光。孔光一向畏惧他,不敢不上奏。然后王莽再告诉太后自己的意见,太后总是批准。于是,王莽弹劾何武、公孙禄两人互相保举一事,二人都被免去官职,何武被遣送回原来的封国。

从此以后,依附和顺从王莽的人就能被提拔,违背和怨恨王莽的都被诛杀。王莽任用王舜、王邑为心腹,甄丰、甄邯负责弹劾、管理司法,平晏掌管机要事务,刘秀负责起草文书,孙建掌管军事。甄丰的儿子甄寻、涿郡人崔发、南阳人陈崇都因为有才干而受王莽宠幸。

王莽神色严肃,言语直接,想做什么,只要稍微暗示一下,党羽就会按照他的意思上奏。他对上迷惑太后,对下获取众人的信任。

平帝当时只有9岁,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大司马王莽把持国政,群臣都听王莽的。王莽的权势日益强盛,孔光非常忧虑恐惧,不知该怎么办,于是上书告老还乡。王莽对太后说,皇帝年纪还小,应该给他设师傅,调任孔光为皇帝的太傅,位居四辅,兼任给事中,负责宫里的护卫、供养,兼管宫中官署门户,检查皇帝的衣服、用品、食物。

元始元年(公元1年),太皇太后下诏,任命王莽为太傅,主管四辅事务,号安汉公,加封采邑28000户。王莽接受了称号,但辞让加封的采邑,说:“希望等到百姓家家丰足后,再接受加封。”

王莽既已讨好官吏百姓,就一心想要专权。他知道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厌倦政事,就暗示公卿上书,说:“过去的规矩,是按照官吏的功绩逐级提升到2000石。各州刺史所推荐的茂才和才能突出的官吏,很多都不称职,应该让他们去谒见安汉公。另外,太皇太后年老,不适合再亲自过问这些小事。”

于是让太皇太后下诏,说:“从今以后,只有封爵之事才禀告我,其他事项都由安汉公王莽和四辅决定。新任命的州牧、2000石以及茂才出身的官吏奏报情况,就直接引到安汉公官署回答所问问题,安汉公考核过去官吏的政绩,询问到任后打算如何施政,以了解他们是否能称职。”于是王莽对这些官员一一接见询问,关怀备至,示以恩意,赠送厚重的礼品。对那些不迎合他旨意的人,就公开奏报,予以免职。王莽的权力几乎与皇帝相等了。

元始五年(公元5年),泉陵侯刘庆上书说:“周成王年幼,由周公居位摄政。如今皇帝年纪还轻,应该让安汉公王莽代行天子职权,就像周公那样。”群臣都说:“应该照刘庆说的办。”

平帝年纪渐渐大了,因为母亲卫后被王莽留在中山,不让他们母子见面。所以平帝心中怨恨,非常不高兴。

十二月,王莽借着腊日向平帝进献椒酒,在椒酒里下毒。平帝中毒生病,王莽写下策书,请求到泰畤祈祷上天,愿意自己代替平帝去死。然后把策书藏在金柜里,放在前殿,敕令大臣们不准说出去。

不久,平帝在未央宫驾崩,太皇太后与群臣商量册立子嗣。元帝没有后代,宣帝的曾孙为王的有5人,为列侯的有48人,王莽厌恶他们都已成年,就说:“兄弟之间不能相互作为后代。”于是征召宣帝的玄孙,逐一挑选。

当月,前辉光谢嚣上奏,武功县县令孟通疏浚水井的时候,挖出一块白色的石头,上圆下方,上面写有朱红色的文字:“宣告安汉公王莽为皇帝。”于是符命之说,从此兴起。

王莽让大臣们把符命的事告诉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说:“这是欺骗天下,不能施行!”

太保王舜对太皇太后说:“事已如此,也没有办法,即使想阻止他,我们也没有足够的力量。王莽也没有别的企图,只想公开摄政,加强自己的权力,慑服天下罢了。”太皇太后知道不可以这样做,但又没有力量阻止,只好同意。

王舜等人一起让太皇太后下诏,说:“孝平皇帝短命驾崩,已经命令主管部门征召孝宣皇帝曾孙23人,挑选合适的做孝平皇帝的子嗣。玄孙年龄还小,如果不求得有最高德行的君子辅佐,怎么能够安定?”

“安汉公王莽,辅佐三代,与周公时代不同,但功业相同。最近前辉光谢嚣和武功县县令孟通上书,通报写在白石上的符命,我仔细思考,‘为皇帝’意思就是代行皇帝的职权。现在任命安汉公居位摄政,效仿周公。详细计划典礼仪式,然后上奏。”

群臣于是上书,要求让王莽登上皇位,穿戴天子的衣冠,南向朝见臣子,居位摄政。太皇太后下诏批准。

居摄元年(公元6年)三月初一,册立宣帝玄孙刘婴为皇太子,号称孺子。刘婴是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年仅2岁,王莽假称卜卦的卦象显示他最合适,于是将他册立,尊王皇后为皇太后。

初始元年(公元8年),各地纷纷出现符瑞,显示要王莽做真皇帝。这些符瑞也不知是真是假,但王莽一概欣然接受。

王莽准备正式即位,先拿来各种符瑞报告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大吃一惊。当时孺子刘婴还没有即位,皇帝的玉玺仍然收藏在太皇太后的长乐宫。等到王莽即位,请求太皇太后交出玉玺,太皇太后不愿授给王莽,王莽就让安阳侯王舜去劝说。

太皇太后十分恼怒,不愿交出玉玺,但又怕王莽以武力胁迫,于是拿出玉玺扔到地上,对王舜说:“我老了,快要死了,知道你们兄弟会被灭族!”

王舜得到玉玺,报告王莽。王莽大喜,于是为太皇太后在未央宫渐台设宴,让大家尽情享乐。

王莽想要更改太皇太后在汉朝的旧封号,更换她的玉玺印绶,又担心她拒绝。王莽的远支族亲王谏想谄媚王莽,上书说:“皇天废除汉朝,建立新朝,太皇太后不适合再称尊号,应该跟随汉朝废除,以顺应天命。”王莽把奏章给太皇太后看,太皇太后说:“此话有理!”王莽却说:“这是违背德义的臣子,罪该诛杀!”

当时冠军人张永献上玉璧形状的铜片,上面有符命文字,说太皇太后应称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王莽于是下诏采纳,用鸩酒毒死王谏,封张永为贡符子。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正月初一,王莽率文武百官向太皇太后奉上皇太后玉玺,顺应上天的符命,去除汉朝的各种名号。

王莽生有4个儿子,王宇、王获先前已被处死,王安又很有点糊里糊涂的样子,便把王临立为皇太子,把王安封为新嘉辟。赐封王宇的6个儿子为公。大赦天下。

王莽颁下策书,封孺子为定安公,赐给他居民1万户,土地方圆100里。让他在封国内建立汉朝宗庙,与周朝的后代一样,都使用自己的历法和车马、服饰的颜色。把孝平皇后立为定安太后。

策书宣读完毕,王莽亲自握着孺子的手,假意哭泣说:“当初周公摄政,最终能够把政权还给周成王。如今独有我迫于上天威严的命令,竟不能够按自己心里的意思,把政权交还给你!”悲伤叹息很久。

中傅带着孺子下殿,面朝北方,对王莽称臣。百官陪在两旁,暗自伤感。西汉灭亡。

同类推荐
  • 执笔人

    执笔人

    随心所写,没什么好说的,保证不太监!哈哈哈~
  • 弃誓者之歌

    弃誓者之歌

    因斯维尔大陆不是世上唯一的大陆,却曾经是最辉煌的大陆,由塞缪尔王室建立的统一王国,其影响力曾一度主宰世界。公元元年,瘟疫降临,外敌入侵,古老的王国在风雨飘零中分崩离析。王的誓约已被忘却,高高在上的权贵们重复着一场场的闹剧,转眼已是百年。公元245年,塞叶斯王国的誓约骑士团第十一骑士长惨遭埋伏牺牲,继承其遗志的见习骑士席诺踏上了复仇之路,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隐情浮现出来。年轻的见习骑士,将会经受怎样的考验与选择,一曲弃誓者的壮丽之歌,在这片大陆上演。-------------------------------第一本小说,还望各位多多支持,每天更新,我会用心去写的!
  • 初尝三国之乱世猛将

    初尝三国之乱世猛将

    每及三国,总有世人怨叹,为何?英才凋落,人杰消逝。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毁掉了太多的人:雅量恢廓的周瑜,意气风发的孙策,英敢类父的曹昂,还有白马银枪赵子龙,西凉锦虎马孟起等等,且看如孙策未死,周瑜未亡,曹昂得生,天下又会什么样的的天下;水煮三国,但愿可行!本书纯属虚构,严重架空,时代人物混杂,慎重!PS:第一次写,若有错,请大家谅解!
  • 彝族土司家的管家婆

    彝族土司家的管家婆

    彝族土司的女佣人,后成为管家婆。分别设计惩办打死她侄女丈夫的两个凶手。为给她侄女和广大彝族妇女报仇雪恨,设法用草药毒死土司。在地下党的影响下,参加宣传、发动众,带领彝族同胞和反动势力作各种斗争。她被国民党区长偷去审,上千彝族同胞大闹五台坡、场面十分壮观。把侄女许配给受伤而被老百姓保护下来的红军战士,并且和红军战士一起配合边纵,围剿国民党保安团。并协助解放军剿灭土匪,挽救新生的区政府。解放后分别当上乡长、县妇女主任、副县长,为了维护众,不畏惧强势,不怕丢乌纱帽。在众受灾缺粮时,身为工作组长的她,与众一起共度难关,并和众一道跟县委书记巧斗,场面十分精彩。
  • 史记(第九卷)

    史记(第九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热门推荐
  • 愿你如初,温暖如昨

    愿你如初,温暖如昨

    "无论是在你的青春里低吟浅笑还是颠沛流离,相爱、拥抱,以为美好一直如此。后来,我终于明白,原来世事都敌不过时间,拥有、失去、绝望、伤痛、哭闹、爱恨,都是它的手下败将。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唯愿你常驻光明,温暖如初。本书从心动、表白、相爱、放手等四个不同角度回忆了那些年的爱与坚持,清新治愈,温馨动人,语言隽永,韵味悠长,内容积极健康,很适合少年阅读。"
  • 穿在苦境的日子

    穿在苦境的日子

    苦集灭道,四境争斗。弃天帝牌便当,你值得拥有。老书友应该知道这是丹青见的后续啦。
  • 无始道念

    无始道念

    地界神物,十二大刑火历经千万年,融合诞生出一个足以颠覆六道的生灵。此灵脱离地界,转世人间,入侵小镇少年体内。两个灵魂,同样为了抗争命运,却拥有着同一具身躯。且看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反抗,如可走向仙道巅峰,足踏万古!【ps:求收藏与推荐,亲们~~~~~~】
  • 涟水仙

    涟水仙

    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已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 盟主夫人是教主

    盟主夫人是教主

    家族被灭,她被带回魔教,十五岁继承教主之位。在武林大会遇见了他。魔教——世人口中的邪教,为武林中人所不耻。可新任盟主倾心与她……
  • 前妻:乖乖束手就擒

    前妻:乖乖束手就擒

    她,秋落霜,这一生只爱过一个男人,就是那个人如其名的冷酷总裁冷若冰。洞房花烛夜:“我们的婚姻只有利益。”“我当然知道,难道你以为我会和你冷若冰谈感情吗。”婚后第三天:“我们谈个条件吧。”“你没有资格。”婚后三个月:“冷若冰,我们离婚吧。”“可以,先把欠我的还我。”都说爱情是美好的,可是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感觉到?冷漠的眼神中没有任何的情绪,可是心中却在滴血,凝视着那一纸离婚协议,淡定的签上自己的名字,从此,他们再也没有任何关系……这个世上,有一个人毫不留情的伤害过秋落霜,他就是冷若冰;这个世上,有一个人毫不保留的深爱过秋落霜,他亦是冷若冰……
  • 军区大院

    军区大院

    久居军区大院的刘海虹万万料不着,二十六岁生日那天竟然是她的人生翻天覆地的转折点。父亲的神秘遗信让她瞬间深陷危机,母亲的离奇自杀、陌生人的疯狂追杀更加让她面临精神崩溃。沉痛过后,刘海虹坚强地站起来了,她决定根据父亲留下的线索,亲自揭开军区大院失落一千多年的隐秘真相和地下瑰宝。父亲留下来的到底是福是祸?刘海虹已经顾及不了了。通过层层怪异的密码和电脑程序的破解过程,刘海虹意外地发现,身边的人原来是神秘组织的重要成员,而她的父亲也是该组织的成员。命运的终结就是新的起点吗?军区大院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刘海虹坚持完成父亲的嘱咐,可是惊人的旅途才刚刚开始。
  • 以灵修天

    以灵修天

    万年前,天道大陆,绝世天才,与天斗,欲逆天,终陨仙剑下。万年后,琳琅大陆,丑陋残废,与命斗,欲翻天,命运将会如何?终含恨陨落,还是,踏天于脚下!若不以灵修了这天,此生定不休!
  • 浴血封仙

    浴血封仙

    书说仙人,能飞天遁地,可移山倒海,行斩妖除魔之事。富家少年信以为真,踏上仙路后方知血影重重,如何求生,唯有一路浴血。
  • 南烟阁之传说

    南烟阁之传说

    从小就有病,她要去西方治病。治病路上艰难,她能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