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2800000015

第15章 施惠无念 知恩报恩

“原文”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译文”给了别人好处、恩惠,不要总想着让人酬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恩惠,切莫忘了报答。

“解析”为什么要施惠无念呢?因为给人恩惠的目的并不是要人回报,而是出于仁爱恻隐的本心,儒家讲每个人心中都有同情人、关爱人的善意,这是自然而然的。比如一些地方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全国人民自发地向灾区捐款捐物、献血出力,这哪里是为了回报呢?都是出于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同情,不这样做良心上就过不去。其实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不忍人之心,不忍心让别人受苦受难。帮助别人,是出于自己的本心;同理,看见别人受苦落难就心中难受,不去帮助心中就过意不去,与人施惠是为了自己心安,与别人无干。

常言说施恩不图报是品格,就是说一个人做好事,不应该带有功利性与目的性,若是做好事有所图报,那么就会使这好事蒙有一层阴影。也不应该把自己的付出当做一种施舍、负担或压力,而应该把付出当做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一种美德。因为付出就是给予,在给予别人的时候,一方面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是一种弥漫着神圣光彩的利他行为,所以,当我们在给予别人的时候,自己的心灵就会很坦然,灵魂就会得到升华。

《弟子规》曰:“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人家对我们的恩德,要一辈子不忘记,常常想着报恩。哪怕是点滴的恩德,我们都要长久地、丰厚地去报答。所谓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家一滴水布施给我们,我们要还给别人一眼泉水,这个心多么厚道。而对于怨恨一定要化解,要忘记。

汉朝时代,刘邦的大将韩信就是一位能够念恩报恩之人。历史上记载,韩信年轻时生活非常困苦,常常在淮阴钓鱼,往往吃不上一顿饱饭。有一天在河边遇到一位老妇人,见到韩信面带饥色,好像是几天没吃上饭了,于是立即给他一些吃的,一连十几天都是这样。韩信非常感恩,跟这位妇女许诺说:“如果我日后功成名就,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那个老妇人听了之后不以为然地说:“我并不要你来报答,给你一顿饭,说什么报答呢?”

韩信是练武之人,常常佩着宝剑上街。有一次,韩信挎着宝剑走在路上,一个人挡住了他的去路,就挑衅他说:“你佩着宝剑干什么,你敢杀人吗?你敢杀人你把我的脑袋割下来。你要是不敢杀我,你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因为韩信是很有胸襟的人,看着这个人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二话不说就从他的胯下爬过去了,围观的人都笑话他胆怯。

韩信是能忍胯下之辱的人。后来他做了刘邦的大将军,作战节节胜利,刘邦封他为楚王。他当王之后,立即派人去找年轻时候遇到的那位老妇人和那个曾经侮辱过他的那个人。两个人都被找来了,跪在殿下,不敢仰视。韩信这时候就命令左右,赏赐给那位老妇人一千两黄金,那位老妇人高高兴兴地拜谢而去。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一饭千金”,布施给我一顿饭,我报答你一千两黄金,这就是“受恩莫忘”。然后对那个曾经侮辱过他的那个人说:“你还认识我吗?”“认识,小人知罪!当时愚昧无知,侮辱了大王,小人知罪。”韩信就说:“我不会杀你的,这次叫你来,实际上是希望你能够在我旁边做一个卫士,你愿不愿意答应?”这个曾经侮辱过他的那个人原来心中忐忑不安,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结果韩信竟然没有杀他,还赏赐他一个职位,那他当然非常地欢喜,也是再三地拜谢。韩信说:“大丈夫怎么能念私怨?应该是以德报怨才对!”韩信的这种举动令手下的人都非常地佩服,真正做到了“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原文”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译文”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不应做得太绝;成功后就应该知足常乐,下不为例,不要没完没了地去追求。

“解析”子曰:“过犹不及。”意思是说:“做事情过了头和做事情不到位是一样的,都不好。”“过犹不及”出自孔子与弟子的一段对话: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用功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用功过度,子夏则不够用功。”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用功和不够用功,最终的收效是一样的。”

理解本节文义的关键在于一个“贤”字,而以往的译注却忽视了这一点。或含糊其辞或径直理解为德行、美、善,这都不合文义和常识。德行、美、善虽然可以说“不及”,但却没有“过”之虞,所以这里的贤字应当理解为辛劳、勤奋、用功等。无论是事业还是学业,不够辛劳、勤奋、用功显然不行,但过度了也会适得其反。过度的辛劳、勤奋、用功在短期内或可有明显效果,但长此以往必然造成身心过度的透支,最终成效与那些正常用功的人相比,并无多大的差别。

《黄帝内经》中讲,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不妄作劳”,意思就是不能过于操劳,应劳逸结合。书法家于右任先生曾做过一副对联:“天留余地开新运,人以无私至大同”。这副对联现在还挂在于右任先生老家陕西省三原县的故居里。上联也是讲的留余地,人间留有余地,才会不断有新气象。另外“余地”这个词本身也是很有意思的。余地,即剩余的空地。大家想想,生活中哪个人不喜欢有多些空地呢?屋前屋后如果有块空地,我们就可以栽花种树,养鸡养兔,谁不喜欢呢?谁愿意到处是房子,挤得满满的,让人透不过气来?我们国画里面很讲究留白,所谓“留白”即是画中留出空白,不要画满了,满了则死板,留白方有生机。现在很多人做事不留余地,特别是超前消费,自己还没有这个能力就要先享受,结果将自己逼得很累。

“得意不宜再往”,事情做成了就应见好就收,不应贪得无厌,一贪得无厌不知休止,则物极必反。所谓物极必反,即是事物发展到极致,必然向它的反方向发展。易学中讲:阳之极为阴之始,阴之极为阳之始。意思是说阳气达到极致的时候就是阴气的开始,而阴气达到极致的时候也是阳气的开始。所以事物走到顶峰的时候,便是其衰落的开始。天上的月亮圆满之后要残缺,所谓月盈则亏。每一个朝代到了鼎盛期,也就同时开始走向衰亡。老子说:暴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意思是说大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凡发展到极致的东西,都免不了要走向反面了。

陶朱公有三个儿子。有一年,老二在楚国杀了人被判死罪。陶朱公闻之,取出千两黄金派小儿子去楚国营救。结果大儿子有意见了,以为老爸看不起他,要以死相胁。陶朱公无奈,只好派大儿子去。临行前反复叮嘱:“庄生是我故交,你到了楚国,把这一千两黄金全部交给他,听凭他的安排,切忌和他争事。”大儿子没有听进老爸的话,为保险起见,他出发前又另外带了几百两黄金备在身上。

大儿子到了楚国以后,按照老爸的吩咐去见庄生。庄生家徒四壁,一副寒酸相,陶大公子见了,心里便有几分看不起,但他还是把一千两黄金给了庄生。庄生收下黄金,只轻描淡写地说:“你可以走了,千万别呆在楚国!你弟弟出狱以后,也别问原因。”陶大公子没有听庄生的话,悄悄地留在了楚国,身上还带了几百两黄金,通过别的门路继续活动。殊不知,庄生虽穷困潦倒,在楚国却有非常高的威望,自楚王以下皆以师尊之。庄生并非爱财之人,以他的才能和名望,若想发财早就发了。之所以收下千两黄金,不过是为了给陶大公子一个放心,事成之后还会还给他的。这就好比现在医院里,主治医生收受红包已是家常便饭,就算你是个不贪财的大夫,若不收下红包,患者家属反而会忐忑不安。陶大公子自以为是,以为庄生也不过是徒有虚名,办不了什么事的。

庄生见了楚王,对楚王说:“臣夜观星象,楚国恐怕最近会有灾难降临。”楚王一直信任庄生,就问该怎么办,庄生建议楚王大赦天下,以求平安,楚王想都没想便接受了庄生的建议。大赦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陶大公子的耳朵里,陶大公子觉得给庄生的一千两黄金是花了冤枉钱,于是盘算着要回来。他来到庄生家,庄生见了大吃一惊:“你怎么还没走?”陶大公子说:“我还是放心不下我的弟弟啊,现在好了,楚王要大赦天下了,我特来向你告辞的。”庄生是个明白人,一听便说:“哦,那一千两黄金还在那儿,你拿回去吧。”陶大公子取回千金,欢天喜地地走了,等着接弟弟回家。

庄生感觉到受了戏弄,再次求见楚王,对他说:“臣当初建议您大赦天下,是因为天将降灾给楚国。有一个陶地的富人,儿子犯了死罪,依着家里有钱,贿赂您的左右想把他救出来。现在到处都在传言,大王您之所以要大赦,是因为陶公子的缘故。这有损国君的威严啊!”楚王大怒,当即下令将陶二公子处死。自作聪明的陶大公子只好把弟弟的尸体运回了家。

尸体运回家后,全家人都很伤心,陶朱公反而笑道:“我早料到这样的结果,并非老大不爱他的弟弟,而是他从小跟着我创业,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自然把钱看得太重,反而害了弟弟。而小儿子则生于富裕的环境,不知挣钱辛苦,所以会舍得花钱。这就是当初我为何要派小儿子去啊。”

陶朱公是一个超然豁达之人,世人渴望的一切几乎全得到了。他的成功,在于懂得进退得失之道,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放手时就放手。所谓“舍得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就是这个道理。陶朱公真是“合于道”者啊。

国学大师杜道生先生说:四季流行,成功者退。就是说春夏秋冬四季,春天做完春天的事情,让万物生发起来,就悄然退走了。夏天、秋天、冬天也是这样。人效法天,也该功成身退。比如炒股票,本来今天抛售肯定赚了,但为了赚得更多,想等明天涨高些再卖,结果赔了。为什么人得意了还想更得意呢?就是贪心在作怪,而贪心是万恶之源。这里的“得意不宜再往”,主要是指为人处世方面,至于技术学问则应勇往直前,锲而不舍。

同类推荐
  • 人生提醒:思考篇

    人生提醒:思考篇

    不去思考,心态再好也将会无法平静;不会思考,人脉再强也会枯竭;不善思考,工作再勤奋也会失去目标;不能思考,机遇再多也会错失。做一个不倦的思考者,整个世界都会为你改变。
  • 品读南怀瑾的人生智慧

    品读南怀瑾的人生智慧

    人们习惯称他为“居士”,也有人喜欢尊他为“教授”,然而更多的是敬他为“大师”。人们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阅读传统文化的捷径;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追求幸福人生的航向。他就是南怀瑾,是“国学大师”,是“禅宗大师”,是宗教家、哲学家,也是温暖人生的顾问。南怀瑾大师一生经历广厚,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学儒、论道、参禅,职场名利、家庭琐事、人生困顿,皆在南怀瑾大师的人生践行和讲解中,化为智慧之光,使我们离幸福更近,与成功携手。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南怀瑾大师思想的平台,更为众人找到了一盏人生海洋上的灯塔。有了它,人们就可以辨别方向,驶出迷茫混沌,驶向豁然开朗。
  • 给大忙人读的哲理书

    给大忙人读的哲理书

    阐述了当代人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压力,并给出中肯的建议,如何去缓解压力,解决当前的问题。让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
  • 经历是笔大财富

    经历是笔大财富

    经历了病痛,才知道健康的重要;经历了失败,就会更好地抓住成功;经历了别人的帮助,方懂得帮助别人;经历了平凡,更能体会不平凡的伟大……这种种的经历,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只有经历,方能懂得,才会珍惜,珍惜每一刻花开的温柔,珍惜每一次成功的机遇。如果你正被糟糕的经历所困扰、如果你还不知如何把经历转化为财富、如果你还未体会到经历带给你的乐趣,就赶快从本书中寻找答案吧。当我们把生命的一切体验都当作一笔财富时,就会发现,这些经历在无形之中,真的给我们带来了诸多财富,有些可以用金钱衡量,有些远比金钱珍贵得多。
  •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成也习惯,败也习惯,习惯大于天。很多事情,我们做一次也许不习惯,但是只要反复去做,终究会成为我们的习惯。很多成功的人,从小就拥有好习惯,所以说这些习惯成为了他的品质,促进了他的成功。《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是一本讲述好习惯的书,拥有无数关于习惯的小故事,《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从学习、做人、生活、品行等各个方面讲述了拥有一个好习惯对我们的人生多么重要。
热门推荐
  • 华丽转身:亲密敌人

    华丽转身:亲密敌人

    每个女孩都是公主。我们都有娇气的一面,我们都肆无忌惮追求我们所爱的人,我们都曾淋漓尽致地受过伤害。也许你也曾像颜珞般懦弱地逃避过,但总有一天,我们会长大,抵过千军万马。我们不需要在爱的人庇护下无忧的生活,我们要与他们比肩。
  • 仿寓意草

    仿寓意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山匠

    守山匠

    相传,龙之九子化作九大山脉撑起了华夏的脊梁,延续着炎黄的香火,承载着九州的气运,庇护着亿万的生灵!又传,在百万茫茫群山中有着一群人,他们世代不涉足尘世,长守多妖之山,多怪之水,守护着一个千古之谜!这些到底是流世的传说,还是自古隐藏的真实?我是一名守山人,带你一步步走进这个光怪陆离,奇诡莫测的世界……
  • 荣光与黄金

    荣光与黄金

    被伙伴杀害而回到过去,参与一个贫穷国家的成长,见证一个帝国的形成,追寻一段穿越过去与未来的羁绊。
  • 六嫁大明星

    六嫁大明星

    不就是一个不小心嫁了个明星老公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六个都嫁,能拿我们怎么样?主动点又不会吃亏,反过来让你们吃亏,乐得清静,哈哈,接招吧,好戏还在后头,吼吼……嘎嘎……
  • 荒原魔神

    荒原魔神

    宇宙,幽远深邃,浩瀚而神秘。传说,在这苍茫无垠的星空里,每一颗星辰的轨迹都代表着一个生灵的命运。冥冥中,五颗距离极远,本毫不相干的星体在时空之手的拨弄下,渐渐连成了一线。五道不同颜色的星辉,在无尽的距离中慢慢汇聚,先后照射在同一片世界。一颗蔚蓝美丽的星球。万年后,五大传奇的故事依然是最受吟游诗人追捧的段子之一。主角于边陲小国强势成长,却在之后屡屡受挫,看他如何走过这修罗道,成为名副其实的“荒原魔神”!
  • 鬼谱后人

    鬼谱后人

    历史沧桑,斗转星移。中国山川河脉,更是占尽天地之精华。破旧时期、祖上曾经为匪、骑马跨抢,在一次出去被同行埋伏、损失惨重,被迫进入大山深处,却经历了诡异的事……爷爷身为大队秘书的突然离世、青石下暗藏的阵物、牛屋中消失的女子,青雾中的仙家、太行山中究竟隐藏的何种秘密……鬼谱的出现原来是个诅咒……在接近真相的同时却又觉得真相是那么的遥远…
  • 暴君倾城之凰途殇

    暴君倾城之凰途殇

    本文系《暴君倾城之朕本轻狂》下卷。这是一场未知的旅途,风云暗涌,尔虞我诈,有甜有虐,不断勇闯,最后是头破血流还是寻找到了所谓的真相,谁的霸宠,不断付出,最后神殇魂灭,又是谁的横眉冷对,沉默寡言,隐忍只为一人,谁的阴谋诡计最后害己害人,一战胜败,疯狂成魔。爱,在遇见之初,是纯洁无暇的。
  • 樱落谁家予卿依

    樱落谁家予卿依

    我到底要用怎么样的速度生活才能与你相遇,就算发了一千条短信,心与心的距离却没有靠近1厘米。——————秒速五厘米“阿卿,我会死吗?”“不会。”“那我肯定不是人。”“我说你不会就是不会。”“阎王会生气的。”“鱼鱼,时光终有一天会将我们分开,但是,即使如此,在那天到来之前,就让我一直陪在你的身边吧。”
  • 封玄灵

    封玄灵

    天下大道,殊途同归,暗黑时代结束,三大太族血脉凋零,世界封域,寒族之子被灭族后横跨幻域后来到一个陌生的灵冥域,身怀异脉的他玄仙同修,一幕幕远古谜团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