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7000000004

第4章 文学大观(2)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屈原的作品体现了他“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美政”理想,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思想,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另外,还表现了他坚持理想、坚持节操和“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但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高尚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屈原沉江之后,被热爱他的人们尊称为“汨罗诗魂”。

李白为何有“诗仙”之称

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这要从他得名的由来和他的诗作特点来说明。

原来李白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前苏联境内),5岁即随父入川。他自幼轻财侠义,从小就有治国平天下的大志,但直到40岁依然未登仕途。42岁那年,他由朋友举荐,应召入京,初进长安,即访谒文坛名流贺知章,拿出《蜀道难》来请教。据说贺读完十分惊叹,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称他为“谪仙”。从此,他的诗名大振,誉满京华。后人因此而沿称他为“诗仙”。

另外,李白被称“诗仙”,还因他的诗作极善于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诗作所具有的那种想落天外的意境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李白的富于想像、超然洒脱的诗句,在他的诗中是屡见不鲜的,难怪后人称他为“诗仙”了。

还有,李白思想中愤世嫉俗、返于自然的道家思想和尚武任侠的游侠精神,使得他的诗充满着一种对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他的诗夸张、神奇瑰丽、色彩斑斓、气势豪迈奔放,大有一种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在《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中,作者就是以天马行空的想像和生动华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光怪陆离、仙境般的画面,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就是在表现战争、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诗歌中,李白也常常用到浪漫主义手法。如他的送别诗《金乡送韦八之西京》中“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诗人把眷眷别情,用极贴切的夸张表现出来,自然而又洒脱。除了李白谁还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呢?

除此之外,李白诗集中游仙诗和纵酒诗触目皆是,写得好的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梦游天姥吟留别》、《襄阳歌》、《将进酒》等等。不论是极写仙境之美之奇,纵酒之乐之狂,还是表现对现实不满,对权贵的蔑视,诗中都表现出诗人桀鹜不驯的性格和飘逸潇洒、超凡脱俗的诗风,所以李白才有“诗仙”之美称。

为什么称杜甫为诗圣

杜甫是唐朝着名的诗人。4岁时,他就开始认真地念书学诗;14岁时,他已成了颇有名气的诗人。35岁时,胸怀报国之志的杜甫,来到首都长安,想通过做官,为国为民尽自己的聪明才智。

然而,此时唐朝的朝廷内外乌烟瘴气,大权都被掌握在那些贪官污吏手中。像杜甫这样有才华、有正义感的读书人,根本不可能得到重用。眼看理想无法实现,生活也没有着落,倍受打击的杜甫一下子病倒在了一家小旅店里。

尽管如此,杜甫的报国之志并没消减。这天,当杜甫走过一座桥时,看见尘土满天,一队衣衫破烂的男子正排着队向北走;而旁边则有许多老人、妇女和孩子在哀号、哭泣。杜甫上前一打听,才明白,原来又是官府在强抓男子去边关打仗呢!

这生离死别的凄惨景象,不觉令杜甫联想起他的所见所闻。多年来,由于战争不断,许多人丧失了生命;而大片的良田也长满了野草。可是那些有权有钱的富人,却依然在欢歌宴饮。愤怒不平的诗人想到这里,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大量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感人诗篇。

有一天,突然狂风暴雨大作,杜甫居住的草屋的屋顶是用茅草覆盖的;大风将茅草刮走了,屋子漏起雨来,淋湿了家中仅有的几件用品。哎呀,这样寒冷的天气怎么熬呀?可是杜甫此刻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苦难,而是在一首着名的诗篇中,发出了这样深沉的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遮风挡雨的屋子,让天下所有贫寒的人们都能住进去呢?哎,假如眼前立刻出现这样的屋子,那么即使我的房子是破的,我挨饿、受冻、死去,也是心甘情愿的啊!

这是多么高尚的思想啊!这句话也成了杜甫崇高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杜甫共留给后人3000多首诗歌,读杜甫的诗,我们很容易被诗中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因此后人就将杜甫尊称为“诗圣”了。

为什么称李贺为“鬼才”

唐朝诗人李贺被人称为“鬼才”,这是因为他的诗非常与众不同。有人说:“这人的诗充满了奇异、诡怪的联想,并且语言险怪、瑰丽,似乎有一种鬼气。”

小时候的李贺就显露出他不同寻常的聪明。7岁那年,他的家中来了两个客人。这两个人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文人,一个叫韩愈,一个叫皇甫。他们一进门便问:“李贺在家吗?我们是读了他的诗文,特地前来拜访他的。”

李贺迎上前说:“我就是李贺。”韩、皇甫二人一看,原来是一个身材纤弱,面色苍白,有一双明亮大眼睛的男孩子。韩、皇甫说:“我们昨日读了一首好诗,别人说是一个7岁孩子李贺写的。我们很惊讶,因此想来看看是否真有其事!”

然后,韩、皇甫二人要求李贺以他们二人来访为题,做一首诗。李贺不慌不忙,欣然领命,不久就写出了一首诗。韩、皇甫二人读后,不禁同声惊呼:“真是神童!真是神童!”

李贺虽然文思敏捷,小小年纪便以诗才闻名远近,但是这并非表示他是无师自通的。

其实,李贺是一个读书、作诗非常用功的人。李贺经常出门游览,寻找写诗的素材。他总是一边观赏景物,一边思考诗句。李贺常随身带着一个布囊,每当他想到什么奇妙的好句子,就会立刻掏出纸笔,记寻在一张小纸条上。然后将纸条投入布囊中,回到家中再认真整理。

李贺的母亲见他作诗如此辛苦,非常心疼,感叹说:“孩子呀,你写诗真要呕出心来啦!”

李贺诗才虽高,可惜却很短命,只活了27岁就死了。人们赞叹李贺的才华,惋惜他的早逝,于是就传说:“李贺其实没有死,因为他的诗才感动了天帝,天帝特意召他去天宫作诗呢!”

你可知道“灰姑娘”

灰姑娘是一个受后母和两个异母姐姐虐待的少女。仙女用魔法将她打扮得非常美丽,并让她出席宫廷舞会。魔法的威力到夜间12点便将结束,而灰姑娘在魔法结束前匆忙离宫时,掉下了一只水晶鞋。王子拿着灰姑娘掉下的水晶鞋,终于找到了她,并娶她为妻。

这是一个世界各国人民都十分熟悉的童话故事。它最初出现于法国查理·佩洛(1628~1720年)的童话集中。童话中既有将南瓜变成华丽的马车和光芒四射的水晶鞋等富于想象力的情节,又再现了路易十四时代的宫廷风貌。

除《佩洛童话集》外,还有一些其他童话集中也收录了这篇童话,如德国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集》。现在“灰姑娘”一词已转化成为“小家碧玉”、“无名美女”以及“打杂的女佣人”、“前妻生的姑娘”的代名词了。

为什么许多人都是“金庸”迷

提起武侠小说,没有人会不知道金庸和他的作品,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等等。

许多人都是“金庸”迷,对金庸的作品情有独钟,百读不厌。金庸的作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一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想像力丰富,情节起伏跌宕、紧扣读者的心弦。像《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被关入西湖底下的暗牢中不见天日,正当读者为他的命运担心焦虑时,小说笔锋一转,令狐冲无意间发现铁板床上刻有《吸星大法》的武功秘籍,让他在身陷囹圄中练就一身罕见的武功,由此峰回路转,轻易地脱离了地下黑牢,让读者猛松了一口气。

二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并不仅仅只是编几个离奇有趣的故事,而是蕴藏深厚的文化内涵于字里行间。金庸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高的造诣,他的作品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佛家的思想、道家老庄的哲学、儒家宽厚中庸的传统观念,以及墨家行侠仗义的风范,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展现。

三是金庸作品塑造了许多侠义英雄的形象,忠厚实诚的大侠郭靖、机敏灵活而又貌似玩世不恭的杨过、豪放的乔峰……他们行侠仗义,疾恶如仇,无不体现了芸芸众生的心愿,令人心驰神往,遐想无边。

金庸的武侠小说被誉为“成年人的童话”,许多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豪情壮举,读者们尽可在金庸的作品中过上一把瘾,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金庸的作品一共15部,大部分都被搬上了银幕,“金庸”迷的人数可不在少数啊!

同类推荐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

    新闻传播是社会活动主体间相互传达信息的交流活动,是社会结构体系中新闻传播机构利用媒介向广大受众发布和传递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报道的传播活动。人们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即是新闻伦理研究的内容。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确认新闻事业体制和隶属关系等因素的法律地位,建立业务组织、管理体系,划定新闻从业人员在法律上的职责关系,调节和监督新闻传播行为的指向,解决新闻机构间的纠纷,规定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后果特别是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以及规定和保障新闻工作程序。在本书的论述及分析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到这伦理与法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深刻内涵。
  • 立志勤学(上)

    立志勤学(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悲惨世界(名师1+1导读方案)

    悲惨世界(名师1+1导读方案)

    《名师1+1导读方案:悲惨世界》以著名作家肖复兴为代表的作家编委会+以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为代表的语文教育专家编委会组成强大的名师1+1团队,紧扣新课标精神,精心制定名著阅读方案,教你轻松阅读名著,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 感动心灵的母爱故事

    感动心灵的母爱故事

    本丛书能够真正启迪青少年朋友心灵,激励他们成长,内容涵盖思想品德、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等,以故事的形式拓展视野,增长知识,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使青少年阅读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和心灵启迪。
热门推荐
  • 悲伤的史歌

    悲伤的史歌

    整天无聊的云生被神带到一个世界体验生活,却不想,来了任务。“你在这个世界也呆了一段时间了,现在有一项任务交给你。算是带你来这个世界的报酬吧。”摧毁这个帝国,或者守护这个帝国。看云生如何抉择。
  • 战域之巅

    战域之巅

    战域纪年3000年,被封印千年的撒旦魔神重回战域,战域又将刮起一场腥风血雨。而乱世之中,究竟哪位强者能成就神武的神话,登上战域之巅!
  • 寻找卡拉

    寻找卡拉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它象征性地概括了二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确实发生过的文化现象。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那也是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那时的文学期刊包括诗刊,都办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文学热”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大潮一浪接一浪,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各路人马纷纷“下海”,一些诗人、作家也耐不住“万元户”的诱惑。潮流变了,“文学”不再是热点,多数期刊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报纸的文学副刊也被砍去,代之以流行的时尚娱乐和衣食住行的专刊、专栏。为了生存,许多刊物改为时尚杂志、实用杂志,或者改版内面何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杂志。
  • 四妖传

    四妖传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天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而路上的命运却时刻不会因他人的选择而改变,如果有一天,他再也无法用人的力量保护他人了该怎么办?神道:“你愿意重返神界吗?”“愿意!”
  • 透视高手

    透视高手

    他是拥有天眼通的医道圣手、地下世界的一流兵王,因为娶了一个极品任性的美女老婆,他重返都市成为护花高手!看看病,泡泡妞,打打高富帅,踩踩黑二代。
  • 帝后双绝

    帝后双绝

    你是我一生的执着。你是我一世的追求。“璃儿,我若为帝,你就是我唯一的皇后!”“无忧,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我愿意倾尽全力为你荡平四海!”帝后双绝!
  • 王爷的懒妃

    王爷的懒妃

    她是护国公主,死后阴错阳差穿成了上官家的三小姐,这一世她发誓要随心而活。他是当朝天子的胞弟,倾世容颜让上京中的众家小姐趋之若鹜。他从不多看一眼,只因他认定这一生不会有契合他的人出现,直到遇见了她。。。
  • 异世灵武战尊

    异世灵武战尊

    醒掌天下权,非吾所愿。醉卧美人膝,酒不醉人人自醉。再世为人,只欲在这异世独领风骚,引世间红颜竞折腰!(YY,后宫。主角嬉游于花丛之间,虐尽所谓“天才”的故事!还犹豫什么?收藏起,养着。谢了!)
  • 综漫之闪耀的光辉

    综漫之闪耀的光辉

    综漫校园小说:轻松的校园小说,当saber成为从者当观月成为宠物当千羽成为真娘当炮姐变为炮妹......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写出来了,想乱入谁告诉我,应该可能会后x吧!ps:本书是因为我看了很多校园同人,都有点差不多设定,就想改变下,写不好别喷
  • 无限空间之生死轮回

    无限空间之生死轮回

    主神空间的奥秘;生命的顶点;轮回将近,看无限空间中一个个生命的爱恨情仇。最终,什么是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