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70000000021

第21章 无中生有——司各勃洛9少年案(7)

上诉状于1934年2月和6月分别被地区及州两级法院驳回后,是年年底,沙缪尔·列波维奇将摩根地区陪审团候选人名单附在上诉状的后面,一起递进了联邦最高法院。

1935年4月1日,正像沙缪尔·列波维奇所期盼的,最高法院下达了本案中第二个“美国司法史上划时代的”决定,指出将黑人排斥于陪审团之外严重侵犯了黑人被告之法律权利,有违宪法修正案第十四款。

最高法院的批文中说:

诚如州法院所引述的,证人们的证词表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该地区没有任何黑人进入陪审团。”据那些终生生活于该地区的、年龄在56至70岁之间的证人们回忆,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没有任何黑人应召参加过大陪审团或一般陪审团成员的选拔。这些证人们的证词相互吻合,且与官员们的证词一致。

…………

这些证词明白无误地证明,被告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遭到了践踏。

…………

本庭认定,(陪审团候选人)名单上的黑人名字是伪造的。

首席公诉人托马斯·纳特在联邦最高法院关于上诉状的听证中引用了J·E·穆迪的这样一段话:“据我所知,在摩根地区,没有任何年龄在21岁以上,65岁以下的黑人符合陪审员的如下条件:诚实,智慧,正直,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不酗酒,身体健康,能阅读和理解英文,无犯罪记录。”对此,最高法院在批文中指出:

根据被告方证人们的证词,本庭感到很难接受对摩根地区黑人民众的这种素质概括……大量事实表明,该地区的不少黑人完全具备作为陪审员的种种资格,其中不乏若干持大学文凭者。

顺便说一句,在联邦最高法院1935年2月15日举行听证时,托马斯·纳特已经不再是亚拉巴马州检察长。他在1934年11月的选举中如愿以偿,坐上了亚拉巴马州副州长的宝座。

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令不少亚拉巴马人感到愤怒,感到耻辱,感到他们在全国人民面前再次丢人现眼,也使他们突然感到了疲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次次的审判,一次次的上诉,到底在图个什么?而且,亚拉巴马本来就不是个富裕州,这四年来,有几多的税收水似的淌进了“司各勃洛9少年案”,值吗?是不是有点损人不利己?

亚拉巴马亦不乏有识之士。又是《蒙哥马利广告报》的格罗威·豪尔,那位曾经在他的报纸上对沙缪尔·列波维奇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的主编,率先道出了他的疑虑,大声地发出了他的疾呼:“《广告报》明白,它的全体读者们也明白,那是一个卑鄙污秽、令人生厌的故事。因为那个故事,亚拉巴马遭到了整个文明社会的谴责和唾弃……我们在此建议州府,反思我们在‘司各勃洛案’中的所作所为,重新调整我们的心态和我们的立场,并敦促双方尽快达成一个公平合理,又不失脸面的调停协议……谁击出最后的一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赶紧将‘司各勃洛案’这具已经腐烂发臭的尸体从亚拉巴马的肩头上扔掉。”

然而,“议和”又谈何容易?首先在副州长托马斯·纳特和法官威廉·卡拉翰那儿就通不过。

1935年底,美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更广泛的支持——道义上的和财政上的——指示ILD与其他同情和帮助“司各勃洛9少年”的社会团体联合成立了“司各勃洛辩护委员会”(Scottsboro Defense Committee,缩写SDC)。SDC亦主张议和。他们作出的第一个姿态就是,接受格罗威·豪尔等亚拉巴马人士的提议,聘请一位“南方籍律师”担任被告方首席,让沙缪尔·列波维奇“退居二线”当助手。

对此,沙缪尔虽不说“求之不得”,也是“毫无异议”。这么些年来,这位“纽约名律师”在亚拉巴马的法庭上品尝够了失败的滋味。如今虽有议和之风徐徐吹动,但沙缪尔仍不敢心存侥幸,幻想会有奇迹发生。在为本案的下一轮庭审作准备时,SDC花了大力气撰写“关于‘异地审判’的动议”,认为首当其冲的要务应是撵走威廉·卡拉翰法官这只拦路之虎。但沙缪尔却不以为然。说到底,就算“异地”了又能怎么样?就算再碰到一个像詹姆士·霍顿法官一样的“清官”又能怎么样?只要这案子还在亚拉巴马的地盘上,就甭想挣脱亚拉巴马的“紧箍咒”。

不过,等到1936年1月20日,星期一,“司各勃洛9少年案”第四轮审判,也是对海武德·派特森的第四次审判开庭的第一天,记者们看到是由据说来自亨茨维尔的柯拉仁·华兹代表被告方向法庭提交“异地审判”的动议时,不免一阵哗然。一位纽约的报人直言不讳地道出了他心中的诧异:“自从我听说了‘沙缪尔·列波维奇’这个名字,就从没见他做过‘二把手’。”

《司各勃洛——美国南方的悲剧》的作者丹·卡特说:“我简直不能想象,沙缪尔·列波维奇坐在一座法庭上,但却不是首席辩护律师的位子。我不能想象,对于如此赫赫大名的律师,还有什么会比这种事更困难。”

但毕竟,沙缪尔做到了,为了“顾全大局”。

不出沙缪尔所料,威廉·卡拉翰法官驳回了被告方的动议。

那天的100余名陪审团候选人中出现了12个黑人,这在亚拉巴马州的历史上实属首次。不过,法官不允许他们和其他候选人坐在一起,这12个黑人只能呆在法庭中拦出的“黑人区”里。12人中的7人以各自的种种理由请求免去此任,获卡拉翰法官批准。剩下的5人因公诉方的竭力反对而在筛选时被陆续淘汰,竟至最后仍无一黑人进入陪审团。詹姆斯·哈金在他的《司各勃洛少年》一书中说:“假如真有黑人坐在了陪审席上,恐怕其身家性命皆难保全。”

1月23日,陪审团向法庭送回了对海武德·派特森的第四个“有罪”裁决,但例外地没有判他死刑,而是“降级”为有期徒刑75年。

黑人强奸了白人而不被处死,这在亚拉巴马州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一次,轮到首次公诉人托马斯·纳特和法官威廉·卡拉翰惊讶了。

1月24日,法官再次宣布其余审判延期,因为公诉方主要证人R·R·布莱吉斯博士生病。

其后的一年多里,在中间人格罗威·豪尔等的撮合下,双方就议和调停进行过多次接触和协商。格罗威甚至劝动了副州长托马斯·纳特。

1936年底,托马斯与接替他的州检察长A·A·卡密克赴纽约与沙缪尔·列波维奇洽谈,提出的条件是,以海武德、克拉伦茨、安迪、查理和奥兹五人承认“有罪”,换取对其余四人的撤诉,被沙缪尔拒绝。沙缪尔告诉两位公诉人:“我无法说服我的委托人们。他们对我讲过不止一次,宁可死在电椅上也决不承认自己未犯之罪。”

1937年6月初,托马斯·纳特和A·A·卡密克与沙缪尔再次密谈,双方终于达成了如下协议:由克拉伦茨、安迪和查理承认“流浪罪”及“聚众滋事罪”,各判有期徒刑5年;奥兹只承认对狱警埃德加·布拉洛克“杀人未遂罪”;犹金、洛伊、欧仁和韦立四人无罪释放;已经判刑的海武德尽快假释。

孰料,这一方案在威廉·卡拉翰法官那里碰了一个扎扎实实的钉子,被痛斥为“无异于以50美元罚金了结一桩谋杀案”。

几天后,6月12日,托马斯·纳特副州长突然去世,议和之门骤然关闭。卡拉翰法官马上宣布,对本案其余各“案犯”的审判将于7月中旬举行。

7月15日,星期二,克拉伦茨·诺里斯被陪审团裁决“有罪”并判处死刑。当奥兹·鲍维尔行刺布拉洛克狱警时,克拉伦茨也在场。这一点虽未在庭审中论及,但显然被陪审员们提出来讨论过。

紧接着,安迪·莱特和查理·魏摩思也相继被裁决“有罪”,分别处以95年和75年监禁。

“司各勃洛9少年案”中被带上法庭的最后一名被告是奥兹·鲍维尔。这时候,奇迹真的出现了。公诉人托马斯·劳森站起来宣布,鉴于奥兹头部枪伤后健康每况愈下,公诉方恩准撤销对他的“强奸”起诉,只追究“杀人未遂”一项。

经与沙缪尔·列波维奇耳语商量,奥兹·鲍维尔当庭承认“有罪”,威廉·卡拉翰法官依法判处他有期徒刑20年。

更令人称奇的还在后面。

待奥兹·鲍维尔递解出庭,托马斯·劳森招呼沙缪尔一起趋近法官席。三个人一番窃窃私语之后,但见沙缪尔转身快步离开法庭,走出大楼,穿过街道,到得对过的地区监狱。狱卒依言带出犹金、洛伊、欧仁和韦立。沙缪尔只说了一声“跟我走”,五个人便钻进候在路旁的两辆轿车。

沙缪尔·列波维奇亲自驾驶领头的那辆,一路奔北,直驰纽约。“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4位‘司各勃洛少年’就已经重获自由”。

那天是1937年7月24日,星期四。

一时间,南方和北方,所有的报纸,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和猜测着本案中的控辩双方以及威廉·卡拉翰法官到底做成了一笔什么样的交易。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人了解个中详情。沙缪尔对记者们是一迭连声儿的“无可奉告”。亚拉巴马州检察长办公室,据克拉伦茨·诺里斯在《最后一个司各勃洛少年》中的回忆,“下达了一份文件,说被判刑的5个人才是本案的真凶,放出去的四个则是被证人们认错了的”。

同类推荐
  • 中华对联(第九卷)

    中华对联(第九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沙石50年

    沙石50年

    这是一本用文集形式记录作者创作轨迹的书。它通过几十万字各类作品的汇集,向人们提供了一部浓缩的作者业余创作史,也展现了作者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以及他与时俱进的个人成长过程。
  •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该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专著,是比较文学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的新收获,对于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等相关学科都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探讨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热点讨论之中,该书中有相当长的篇幅是与另一位学者刘小枫就基督教在中国的文化位置展开的对话讨论。收入书中的相关文章在著名的“文化研究”网站连载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较为广泛的争论,光明日报等报刊也先后发表有关此书的访谈。
  • 爱的另一种方式

    爱的另一种方式

    《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是一部散文集。作家将生活与文学的触角,伸向深情的故乡、瑰丽的河山、活跃的文坛……《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散文的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天衣无缝、行云流水、舒缓酣畅,具有潜移默化中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情趣。
  •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的一位天才诗人。在苏联时期,命途多舛,最后自缢而死。作品长期得不到出版。苏联解体后,国内出版界重新审视这段文学史,给茨氏以极高的评价。她的诗作,包括散文和书信,重获出版,尤其诗歌,迅速获得世界性的声誉。译者王家新是我国少数有实力的诗人,翻译过策兰等不少著名的外国诗人,译笔一流。本书所译作品多系首译,为国内其他茨氏文本所未见。
热门推荐
  • 马贼王

    马贼王

    漫漫江湖路,悠悠马贼行;银戟照赤兔,飒沓如流星。长戈扶弱旅,千里抹中亭;纵死心骨存,谁言太玄经。======================
  • 诸天位面

    诸天位面

    第一次写书,希望不喜勿喷。因为本人也喜欢看小说,所以便想自己也写一本小说。希望大家喜欢,希望各位读者大大支持我的第一本小说。
  • 血翼霸王

    血翼霸王

    一声巨响~!一个来自地球胖子的传说。无所畏惧一往直前。放开前方的MM让我来~!这是一个胖子的发言。
  • 凤倾九天之夏羽洛

    凤倾九天之夏羽洛

    突然一道雷闪了闪,下一刻就又有一道雷快速的朝夏小可劈去,这姑娘遍连灰也不剩了。在次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穿越了
  •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英雄联盟之仲裁降临

    英雄联盟之仲裁降临

    纵剑而来,乘风而行,临天而望,世事任沧桑,斗转伴星移,不负少年鲲鹏意,我自万载水东流!一次穿越,杨辰站在了瓦洛兰大陆的土地上,他迷惘,他彷徨,他静默,他坚忍。他,必将在这片大陆上书写下自己的传奇!(一部穿越小说,结合了联盟的历史并加上自己的理解改编,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请不要注视我

    请不要注视我

    我会好好的过生活,不为了别的,就为这些年我亏欠自己......
  • 缘来似你:徘徊千转阑珊尽

    缘来似你:徘徊千转阑珊尽

    十八岁的顾晏谙从人群中,一眼便看到了那个眸色顺着柔和的日光而闪闪发光的女孩儿,与他对望在嘈杂来往的人群之中。那年蝉鸣微风,她笑着说她第一次见过那么适合与百合相衬的少年。他亦是从未见过,那么特别的女孩。她与旁人不同,他不知是为何。只是那么一霎间的念头,他不知为何在心中根深蒂固了那么久。她曾经说过,当初我想要的,已经伸手可得。她说,我与你一眼定情。她说,我不在乎你的曾经。无论她倾国倾城还是姿色平平,我喜欢你的全部,不包括已经改变了很多的你的过去。多年后他能想起,那天日月共天间更胜一筹的晨曦,他能想起夏日蝉鸣,能想起窗前飘飞的白色窗帘携卷着夏意。然而最终在视线里模糊的,是无风那天里,湛蓝的白云。
  • 重生穿越之寻忆之旅

    重生穿越之寻忆之旅

    26岁的莫忆思八年来每隔一段时间早晨一醒来就会发现自己身处于不同时空不同朝代,又会在某天醒来发现自己又回到现代世界,过不了几天又会再次穿越到某个时代,每次都在不同时空中遇到同一种奇异的玉质花朵和同一个叫艾忆的男子还有一个一直把自己笼罩在黑色斗篷内的神秘人,可是每次在不同时空见面的时候男子已忘记对她的记忆但却能叫出她的名字。不同的时空相同的男子,频繁出现的花朵到底代表着什么,为何神秘人后来会告诉她其实是她失去了记忆,亦正亦邪的神秘人又知道什么,每一次找寻答案总觉得有一股神秘力量在阻止?每次深入思考总会莫名头疼?自己到底是谁,那个男子又与自己是什么关系……当渐渐接近真相,记忆回归的那一刻唯有泪千行
  • 妖孽王爷:倾城王妃开青楼

    妖孽王爷:倾城王妃开青楼

    出嫁路上,他和她相遇,为求生,本想和她演演就好,却忍不住要了他,却连对方长相都不知只留下随身玉佩,便匆匆离去。这一夜的消魂改变了她一生,从此臭名昭著,受尽屈辱与折磨。恨吗,如果不是那个人又怎会如此,想拿一个玉佩打发我吗,我付芊芊还没廉价到此。纤手持玉,轻依栏杆,朱唇轻扯起一抹嘲笑。他本无牵无挂,无情无心,却念念不忘那一晚,为何总不经意想起她,女人,他从来不缺为何总留恋那一晚,地下三寸我也要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