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6700000018

第18章 原创力的匮乏、焦虑以及拯救

现在,一个叫原创力或者原创性的词儿,正在成为时尚和口头禅。从文学到牛奶,从《鹿鼎记》到“周老虎”,从会议室的慷慨陈词到餐桌上的七嘴八舌,几乎人人言必称原创,人人在追问原创性。就文学艺术而言,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奇特景观:一面是大肆标榜自己写的或自己编的作品是绝对的“原创”,造成了一种原创力作品颇为丰盛的印象;一面却是慨叹原创性的丧失,苦苦寻觅和大声召唤原创力的归来。事实上,大家心里都很明白,称原创性作品繁荣到了过剩程度的,显然是假话,因为“原创”这个词广为流行本身就足以说明,原创力的匮乏正在成为普遍的社会文化现实,而文艺创作中的复制化、批量化、拷贝化、克隆化现象的日益严重,已经使得原创力危机无所不在,甚至已成为时代性的精神焦虑。

那么,什么叫原创力或者原创性呢?为什么不像通常那样叫创新性、独创性呢?我以为,人们常说的创新性和独创性肯定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这个“原”字却格外重要,它强调的是原初性,即一切来自本源、根本、大地和生命,作品应有其不可复制性和排它性,它是新鲜的、独一无二的,它是反抗平庸、陈旧和重复的,它是一种新的对世界和人生的把握,一种新的生命形式的艺术显现。古今中外一切经典的或者卓越的作品,应该都具有原创的品质,而一切低劣之作无论怎样包装、欺世,其缺乏原创性的致命伤是无法遮掩的。当然,也不能把原创性的要求拔到不可企及的吓人高度,使之过于纯粹化和极致化,那样反而会成为一种心造的幻影,就像吃人参一律要吃长白山的百年野山参一样,那怎么可能呢?现在的主要问题还不是要求多少纯粹的原创性,而是寻求基本的原创性而不可得。原创性的含量可以或多或少,但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决不能没有原创性因素则是无疑的。它既是一种很高的标准,也是一种基本的价值保证。

可是,当下文学的现状又如何呢?这里仅以长篇小说为例。现在年产量仍是节节攀升,日产两部半已不在话下了,至于长篇小说为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突然成为“第一文体”、市场的宠儿、比较而言最具市场号召力的文学样式,那将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在的问题在于,一些作家写长篇的冲动,并不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激发、长期积累的外化,而是觉得长篇重要,不弄出“几部砖头一样厚重的东西将来当枕头”,“大作家”的形象就树不起来,可能落空,于是拼命写长篇。社会、市场对长篇的需求与作者们普遍缺乏创作长篇文本的能力和准备,构成了尖锐的矛盾。试想,现在的长篇,有多少是能让人记住、让人想再翻一翻的呢?好作品不能说没有,但委实太少。我看当下长篇小说的毛病,概而言之有这么几条:首先是空洞化倾向。人们早就发现,很多小说叙述语言流畅、娴熟,故事新奇诱人,可全书竟找不出哪怕一个来源于生活、由作家自己发现的细节,更谈不上让人拍案叫绝的细节了,变成了一种叙事空洞,作品没有坚实的人物和血肉,也没有深厚的情感体验,读时虽有阅读快感,读后却决无阅读记忆,一派贫乏、苍白、零碎的萧条景象,作者根本没有能力全面地深刻地表现时代生活。二是平面化倾向。作品停滞在对社会现象、矛盾、问题的堆积上,或者陷入自我言说的絮絮叨叨,诉者摧心伤肺,读者无动于衷,既缺乏对生活的深层次思考,更不可能创造一个超越性的审美空间。三是模式化倾向。每一题材类型都有一套故事框架准备在那儿,所谓削平深度、消费故事,而且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写官场雷同,写家族雷同,写底层雷同,写青春雷同,写职场雷同,甚至写动物也雷同,怎么也摆不脱类型化的影子。四是复制化倾向。写狼的书成功了,狼系列马上出现;写狗的书畅销了,狗系列立刻上市;《看上去很美》畅销,《看上去很丑》就出来呼应;有了《鬼吹灯》,就有《盗墓王》;有了《纪委书记》,就有《组织部长》;某些长篇小说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繁殖着,而且这种繁殖的、复制的东西总比严肃的创作卖得好——这也许是最让人想不通却也最有趣的一个问题。这样的创作只能叫做制作了。它们的根本问题在于,作者主体丧失了个性、想象力、联想力,丧失了再造一个艺术世界的能力,而根源在于创作主体切断了与大地、存在、现实的血肉联系,电脑和网络的技术支持,又助长拼贴、组合、链接、拷贝成为可能。如此关起门来的“创作”,怎不以大量丧失原创性为代价呢?

其实,何止长篇小说、何止文学艺术,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与价值,产品与万象,其状态与文艺如出一辙,到处都缺乏来自大地和生命的、具有原创性的东西。在这个全球化、市场化、高科技化、网络化的世界里,原创性的丧失,复制性的膨胀,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不是在一个领域,是在最广泛的领域,存在着原创性匮乏的危机。看上去社会物质极大地丰富了,琳琅满目,五色斑斓,就像我们的图书业、创作界一样的“繁荣”,可是,细细看去,却又发现,所有的繁荣背后,离不开两个大字——复制。只要留心,我们就会发现,现代化大生产的最大特点是批量化、复制化、拷贝化,它已经侵入了生命形式和细胞之中。我们还发现,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其实在缩小,城市与城市的之间的个性特征在迅速消泯——你甚至发现,除了气候,住在哪里都一样。我们摆弄着同样的手机,群发着同样的段子,吃着同样的肯德基和麦当劳,穿着大同小异的真真假假的名牌服装,开着差不多的汽车,驶进差不多的小区,看着长得差不多的保安,打开同样的电视机和同样的机顶盒,我们在超市里买回同样的食品。我们都上网,都发短信,几乎在同一时间里谈《色戒》,谈“艳照门”,谈范跑跑,谈杨不管,大家都看《驻京办主任》或者《亮剑》,还有《鬼吹灯》。人们宣称,现在是个性最张扬的时期,其实,个性泛滥的后面是个性的萎缩。生命的独特性、不可重复性、唯一性,正在受到侵蚀,人,正在作为单面的人存在着。

所以,原创力并不是说一声提倡和发扬就可以马上增强,就可以解决的。现在许多文章在高喊提高原创力,以为只要这么一喊,原创力就自然归来了,“文学大师和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作品”就自然而然地降生了。这当然是一种毫无底气的空喊。在一般意义上,大家都知道创新之难,好像所有的路被人走过了。当年袁枚在《随园诗话》里引叙过一个士子的苦闷,有“我口所欲言,已言古人口,我手所欲书,已书古人手”之长叹,反映了古今中外创作者共感的一般性烦恼和难于超越自我的烦恼。而必须看到,在今天,在全球化、高科技化、媒体化、复制化的情势下,创作者在一般性烦恼之上更有后现代的烦恼。

文学是不能容忍复制和克隆的,失去了独创性、创新性,也就失去了文学的存在价值;想要保存住文学自身,就必须恢复原创力,拯救原创力。有人已经指出,“敢于退出市场的作家,才能赢得二十一世纪”,这有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概。但是,无论如何,今天的作者需要反抗物化的勇气,需要直面生存、更新库存、扩大资源、超越自我的悲壮努力。近来学界大都在忙于召开总结新时期文学三十年成就和经验的大型研讨会,这究竟是出于一种仪式,还是出于真正的需要,尚待考量。我想,有一个问题也许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经历了三十年漫长创作期的作家们,是否迫切面对着一个更新库存、扩大资源的问题?我早有感觉,无论先锋,还是传统,似乎所有的写法都用过了,所有的禁区都突破了,所有的招数都试过了,所有的路都走过一遍了,似乎太阳下面无新事,以致大有山穷水尽之感。在这里,创作者的内存告罄是不是原创力匮乏的重要原因?

现在迫切需要拯救原创力,但原创力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没有人能开出灵丹妙药。依我看,经验是文学最直接的重要资源,回归的一代与知青的一代之所以曾经震烁文坛,与他们那时丰厚的人生阅历和痛彻肺腑的沧桑体验有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不少作家,最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经验,因为他们不是关在书斋里,就是飘浮在都市的小圈子里,把写作当成生活本身,却没有时间好好“生活”,与时代人心是隔膜的。或以为我这样说又是“深入生活”的老套,其实没有“中国经验”的实践,不了解新的现实变动和新的生长点、敏感点,何来中国情感的强有力表达?为了找回创作的尊严,作家还必须还原生命的体验激情,培育对事物的好奇心、想象力,使创作成为生命的内在召唤,而绝非意识的自动化。原创性还与“补钙”有关。在洞察当前文学创作症候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直面现实,正视民生疾苦,正视人的尊严、良知、正义的价值准则和被伤害问题,塑造坚强的中国性格,还原并扩大人性中的真善美。作家需要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原创性思维方式,重返文学的深度和本质。总之,当前的文学处于原创性匮乏的危机之中,我们需要正视。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断章

    断章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作品,写于1935年10月。该作品语言凝练含蓄,据作者自云,该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该诗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
  • 国旗阿妈啦

    国旗阿妈啦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作者阿飞以犀利的男性观点,通过理智、温暖的字句,写给那些被爱伤过、为爱流泪,却仍人愿意相信爱情、勇敢再爱一次的人,陪伴着你一起找回追爱的勇气。64篇睡前治愈文字,陪伴你度过那些无眠的夜晚。作者跟你分享的不是爱情操作手册,也不是爱情操作手册,而是可以跟你面对面谈话的“立体爱情疗愈书”。放下一段伤心的感情,并不等于原谅对方,而是放过你自己。不要因为早该过去的过去,连累了将来应该要幸福的你。只有“最好的自己才配得上最好的爱情”。
  •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收录了作者以多年积累的阅历学识,创作的大量散文、随笔。其内容多是反映过去在小兴安岭林区的生活,回顾作者从困顿自学、做有准备的人,到改革大潮涌起之时,积极参与融入时代洪流,去改变自身命运的心路历程和生活足迹。
热门推荐
  • 少年阎王

    少年阎王

    吾命由天,不如由己。九阴绝脉,别人或许怕你,但是我不会怕你。创造属于我的一片天空,称霸一界之地。不求多,也不求少。……
  • 剡录

    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韶华诀:凤惊天下

    韶华诀:凤惊天下

    [绝对宠文】三千年前,他为她渡劫,受尽魂魄分离之苦,沉睡千年;她看着他,这个爱她宠她的男人,这个逆天的神,死在自己怀里,她却无能为力。三千年后,现代的她穿越而至,失了她上神的记忆,却难断她几千年的情。缘分就这样巧,就这样不经意中,她与他,注定是一场旷世绝恋......
  • 王源一笑很倾城

    王源一笑很倾城

    男主角王源和女主角祎源兮的故事,看就知道了。
  • 庄子全书

    庄子全书

    本书除了介绍《庄子》原文中的一些经典寓言故事,还列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富有借鉴意义的小故事或人生实例,几乎涵盖了职场、营销、教育、友情、爱情、婚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您在轻松中获得智慧,愉悦中体味哲理!
  • 快穿之女配攻略男主记

    快穿之女配攻略男主记

    意外死亡,但却听到一声冰冷机械的声音[叮~绑定宿主10%,20%,50%,……90%,100%]当这一声过后便彻底昏迷[叮~绑定成功][叮~正在抽取灵魂][叮~抽取成功,正在将灵魂送至空间][叮~送至成功][叮~系统能量不足,启动暂时补充能量模式]当她在次醒来一切都是陌生的。为了完成心中所愿,开启了穿越之旅,穿越中她,认识了霸道但却细心的他,温柔却又纯粹的他,干净如同孩子的他……各种类型的男主,让她沉醉,但却又只是瞬间破碎。她带着系统穿梭在各个界面,体验着人生百态……哈喽,第一次写文,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放心我是绝对不会弃文的,更新会比较慢,放心跳吧。
  • 至尊弃少

    至尊弃少

    天仙下凡,神剑入体,看一代修真高手如何纵横花都。收服流氓,拳打高手,成就至尊地位。为国家收复秘宝,替华夏扬威寰宇,本是不入流的之人,却有一段令人艳羡的人生。
  • 霸道总裁:前妻很抢手

    霸道总裁:前妻很抢手

    “你干啥?”顾梓涵刚出浴室便看到一只饿狼干巴巴的看着自己。“你说呢?”饿狼摸了下嘴角,把措手不及的顾梓涵横抱到了床上。“最近看你挺缺爱的嘛,我来关爱关爱你!”缺爱!缺你大姨家的香蕉皮的爱呀!桥豆麻袋,关爱怎么关爱到床上来了?
  • 诸天之心

    诸天之心

    在即将迎来高考的那个寒假,凰渊收到了一件来自异世界的快递……和一条龙……
  • 王俊凯之我家隔壁是男神

    王俊凯之我家隔壁是男神

    他,是一个大明星,而她,却只是一个小粉丝,一次阴差阳错,他成了她的邻居,她见他的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他,而他却认为她对他只是粉丝和偶像之之间的喜欢,在她一次一次的告白被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下,她还能坚守自己的爱情吗?是放弃还是继续?(本文并非一见钟情,但绝对是轻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