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0700000067

第67章 说“回家”

钱钟书

中国古代思想家,尤其是道家和禅宗,每逢思辩得到结论,心灵的追求达到目的,就把“回家”作为比喻,例如“归根复本”,“自家田地”,“穷子认家门”等等。像“客慧”、“客尘”这些名词,也从“回家”这个比喻上生发而出;作客就是有家不归或者无家可归,换句话说,思想还未彻底,还没有真知灼见。《楞严经》卷一陈那说得明白:“譬如行客,投寄旅亭,宿食事毕,亻叔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子书佛经以及宗门语录里这类言语,多不胜举,姑引一个比较被忽略的例子:“了公廓庵问予云:‘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未见其止”,如何看?’予曰:‘惜他尚涉程途,未到得家耳’,公欣然曰:‘今人以“止”字为上章“功亏一篑’之“止”,但知圣贤终身从事于学,而不知自有大休歇之也,则“止”字不明故也’”(节引明王肯堂《笔麝》卷一)。

这个比喻在西洋神秘主义里也是个基本概念。新柏拉图派大师泼洛克勒斯(Proclus)把探讨真理的历程分为3个阶段:家居,外出,回家(etistrophe)(见英译本ElementsofTheology第15章,参观W.Wallace:TheLogicofHegel第386页又W.R.Inge:PhilosophyofPlotinus第2册第145页)。黑格尔受新柏拉图派的影响,所以他说思想历程是圆形的,首尾回环。近来文学史家又发现德国浪漫主义者也受新柏拉图派的影响,我以为诺梵立斯(Novalis)下面一句话就是好例证:“哲学其实是思家病,一种要归居本宅的冲动”(DiePhilosophieisteigentlichHeimweh,einTrieb,ueberallzuHausrzusein)(见Fragmente第2、4节)。英国文学家裴德(Pater)也有相似的说话,他看过诺梵立斯,未必是无意的暗合。

中西比喻的相同,并非偶然。道家,禅宗,新柏拉图派都是唯心的,主张返求诸己,发明本心。这当然跟走遍天下以后,回向本家,有点相像。不过,把唯心的玄谈撇开,这比喻还是正确贴切的,因为它表示出人类思想和推理时一种实在的境界。

回是历程,家是对象。历程是回复以求安息;对象是在一个不陌生的,识旧的,原有的地方从容安息。我想,我们追思而有结果,解疑而生信仰,那些时的心理状况常是这样。

正像一切战争都说是为了获取和平,一切心理活动,目的也在于我静止,恢复未活动前的稳定(restorationofequilibriumorstationarystate)(参观Rignane:PsychologyofReasoning英译本第2至4页)。碰见疑难,发生欲望,激动情感,都是心理的震荡和扰乱。非到这震动平静下去,我们不会舒服。所以疑难以解决为快,情感以发泄为快,欲望克服了而成信仰,或者坐实了而成怀疑主义——那是把怀疑在心里养家了,使它和自己不再捣乱。假如一时得不到结论,就往往人云亦云,盲从现成的结论,或者哄骗得自己把问题忘掉,仿佛根本没有这回事。总而言之,人心遭遇困难而感觉不安,就用种种方法,消除困难的感觉以便回复到心安理得。当然另有新的困难会发生,不过对于这个已解决的困难,心是一劳永逸了。《乐记》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自从《庄子·德充符、天道》两篇以来,我们常把“止水”、“静水”来比心的本体。剥去一切神秘玄妙的意义,本心像“止水”这句话跟西洋心理学所谓“意识的流水”,并不相反。“止”可以指上面所说的安定情境。心有无本体,不必讨论;心的基本要求是尽量增加无所用心的可能,获得暂时的或某方面的安稳。精神上和物质上麻醉品——例如酒和宗教——的流行是个间接的证据。

所谓回复原来,只指心的情境(state)而说,心的内容(content)经过这番考索,添了一个新观念,当然比原来丰富了些。但是我们千辛万苦的新发现,常常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旧物重逢的印象。我们发现了以后,忍不住惊叹说:“原来不过如此!”巴斯楷尔的诡论:“假使你没有找到我,你决不肯来找我”(Tunemechercheraispassitunem‘avaispasdejatrouve),就指此而言。据研究思维心理者的解释,这个结论在被发现之先,早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酝酿盘旋,所以到最后心力圆满,豁然开朗,好比果子成熟,跟我们不陌生了。这种认新为旧的错觉,据我所知,柏拉图掂出最多;他在对话Meno一篇里把学算学来说明人类的知新其实是忆旧(Anamnesis)。哲学家和文学家自述经验,也有同样的记载。各举一例,以概其余。方德耐尔(Fon-tenelle)皇家学院史序说,真理在人心里现露的时候,写写意意地来;虽然我们第一次知道它,倒好像不过记起了旧事(s’ensouvenir)。济慈在1818年2月7日给仄勒(Taylor)的信里说,好诗句仿佛是回忆的旧诗(appearalmostasremem-brance)。至于神秘的宗教经验里“如获旧物”的例子(譬如《五灯会元》卷20《善悟》一则),更不用说。

照此看来,“回家”这个比喻,不失为贴切。但无论如何贴切,比喻只是比喻。思想家的危险就是给比喻诱惑得忘记了被比喻的原物,把比喻上生发出来的理论认为适用于被比喻的原物。这等于犯了禅宗所反复警告的“认权作实”,“死在句下”,或方法论者所戒忌的把“假如”认为“真如”(参观Vaihinger:PhilosophiedesAlsob第7第8合版220至226页“论每一思想的生命有3阶段”)。许多思想系统实际都建立在比喻上面,例如《中庸》的“中”,潜意识的“潜”等等。假使我们从修词学的立场研究这些比喻的确切性,也许对思辩有些小帮助。

现在你给人们撕得遗着一页的痕迹了,可是你不要因此而气馁,我敢和你说一句,你的磨难是一瞬的,有价值的,因为……

同类推荐
  •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战地记者:他们让战争更真实

    战地记者:他们让战争更真实

    战地记者,一个着勇敢的职业,一个代表着荣耀的职业,一个体现人性的骄傲的职业,一个无惧于生死的职业残酷的战争时时有,战地记者处处在。他们因为无畏,因为敬业,毅然奔赴战争最前线,接受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其中必定有许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书介绍了当代著名战地记者的非凡经历,他们无畏的精神、卓越的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书以真实性、新性性、宏大性、可读性和流畅性的手法全方位地展现了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物形象。
  • 月光下的白马:动物卷

    月光下的白马:动物卷

    本书收入作者的灵动文字,用爱心写动物的可爱。文字活泼,优美清新,有许多文章被《读者》、《散文选刊》、《青年文摘》转载,并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读物。
  • 读诗(第二卷)

    读诗(第二卷)

    《读诗(2011年第2卷)》汇集了现代诗歌百余首,《读诗(2011年第2卷)》本着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富有魅力的曲作标准选出名家名篇外,还纵横照顾选入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加以简洁的注释与评析,适合广大诗歌爱好者阅读。
  • 绿叶对根的怀念

    绿叶对根的怀念

    “失去家园的人,将在何处安身?”这积于岁月,发于无端的感慨,与荷尔德林的名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无意中构成了精神意义上的一问一答。尽管一个是文学界公认的大师,一个是身边的普通朋友,但有条秘密通道,似乎一直在中间沟通着这些共同漂泊的灵魂。或许,正是这种不懈的求索,唤醒了我们血液里骨髓里的故乡情结。
热门推荐
  • 嫡女重生:再一世倾城

    嫡女重生:再一世倾城

    午夜梦回,倾城容颜又变豆蔻岁月;一梦千寻,却再次踏进后宫深渊;步步为营,誓将前世沉冤昭雪;神采旖旎,在绝望处再度开出深情玫瑰;一世倾城、千般流转、终不敌似水流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李嘉诚的处世之道

    李嘉诚的处世之道

    在中国当下的社会中,要获得一定的成功,必然与其做人做事的方法有着莫大的关系。会处世,方能成事,小事业也能变成大事业;做生意,要先学会做人,只要人在,一切皆有可能。处世之道,就是事业的根基,是财富的源泉。华人首富李嘉诚以其七十余年的商业生涯证明了,要想获得成功,说话有方法,做事有讲究,处世有学问。在这本书中,年近九十的李嘉诚分别从吃苦、立德、低调、不止、时机、竞争、人际、思变、诚信、舍得、回报和传承这些方面讲述了自己处世的规则和理念。书中文笔轻松幽默,故事经典鲜明,贴近现实,对症下药。李嘉诚将亲身体悟和盘托出,如话家常一般从细节入手,阐释具体的处世技巧,总结深刻的为人之道。
  • 无形资本再造

    无形资本再造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提高无形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提高无形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呢?作者从国有企业的无形资本现状出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有企业进行无形资本再造的概念,提出对国有企业从理念到机制、从人员到组织、从生产到营销进行全方位的再造,以培育无形资本理念,完善无形资本创新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国有企业无形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该书结合历史与现实,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生动,研究结论比较符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是一本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好书。
  • 邪王靠边站:娘子,慢点跑

    邪王靠边站:娘子,慢点跑

    “啦啦啦啦,老娘我终于逃出来了”某女气喘吁吁地说道,“哎哟喂,不就怀个孕呐,不准我吃这个就准我吃那个,让我一个吃货怎么活嘛,现在…我逃出来了,现在我要去大吃特吃了,哈哈!”某女的声音在山谷环绕。忽然背后一阵阴风袭来,“娘子,想到哪里去啊,怀孕也这么不安分。”某男冷冷地说道。“额,嗯,那个,那个啥来着,我就是来看看风景,对了,对了,妈妈叫回家吃饭了!”某女说完,一瞬间就溜走了。“娘子慢点跑,为夫带你回家!”说罢,某男奋起直追。一把把某女抱了起来,“敢和我比,再长几年吧!”某男对某女说道,“不公平不公平,唔…”不等某女说完,某男一把堵上了某女的嘴唇………
  • 执天仙灵辰

    执天仙灵辰

    天旋之地强者存,王者之境掌苍生。纵有万死心何惧。唯惧此情无绝期始到情终天做梗,我意执天终团圆。我林辰一生为情而战,为情而死,阻我与妻团圆者我必诛之!
  • 遇见陌上桑瑜开

    遇见陌上桑瑜开

    他第一次遇见她,5岁未经人事。第二次,狼狈不堪的她被他救起。明明最爱的是你,为什么总是一次次不由自主的伤害?如果现在,我和你说句对不起,你还会……原谅我了吗?1V1偏虐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放心入坑。(喜欢看宠爱写虐滴新人沫沫在这报道,新书支持哦。)
  • 仙意承指

    仙意承指

    残魂入黄泉,历万世轮回。精血化残玉,凡尘育因果。且看一代上古战仙如何觉醒。重走强仙路震天下道途,玄火而升看破八方豪杰。胸怀大道笑看岁月沉浮,踏破虚空只为此生挚爱!
  • 东方袋耳王

    东方袋耳王

    东方袋耳王小时候被外星人用粒子技术摄去,之后回到家乡,他以一人之力将整个国家探索太空,武器装备往前推进了几千年。他的技术成果多次成功地拯救了地球和人类,也使地球人与外星生物接触交友,拼死搏杀中得到更多外星智慧生命的先进技术,从而使东方袋耳王他们重新认识了宇宙。
  • 雪狐怨

    雪狐怨

    那一滴血泪,如同一朵彼岸花,那样妖艳,却如此冰凉。那是什么?是前世痛苦的记忆,还是你遥远的呼唤?最后终归结束于一抹红,一抹绚丽的红。那是雪白与红的交织,那是血与泪的绊牵。我忘不了他,忘不了曾经对我欢笑与倾诉的他,忘不了最后那一张冷酷绝情的面孔。那就让我魂飞魄散吧,不会再有来生,不会再有前世。那个我,只是一个故事,很久之后人们遗忘的故事。放不下的怨念,放不下的期盼,这终归是最后的结果吗?谁可以让那无尽的欢乐与泪水化成一朵绚丽的彼岸花。为什么不能让我随风飘落,看最后一眼最绚丽的烟火。红尘不过是漂浮过的尘埃,但为什么放不下?为什么留恋?为什么期盼。那是为了你。那是最后的一句话----我爱你,我恨你。
  • 浪卷千层雪

    浪卷千层雪

    这部小说是根据1942年8月3日,东北军第111师师长常恩多和苏鲁战区政务处长郭维城在鲁东南甲子山区举行起义这一真实的故事而改编创作的。小说以“八三”起义为背景,主要叙述在抗日战争初期,一个出身江南名门望族的爱国进步青年洪图,与恋人许雪华双双投军抗日,参加中共秘密党工作。他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多次化险为夷,最终成功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