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100000093

第93章 中国革命中的民粹主义(26)

依据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形式,与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不相容的。但是,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使得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应实行那种纯之又纯的单一公有制形式,而是应当允许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多种所有制并存。事实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除了对立关系,还有继承关系:“在生产关系以及保护生产关系的国家政权方面,是对立的关系;在生产力方面,是继承的关系”。胡绳:《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社会主义社会一方面最终要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吸收、继承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列宁对于继承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曾给予足够的重视,强调:“没有资本主义文化的遗产,我们建不成社会主义。除了用资本主义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用来建设共产主义”,“如果你们不能利用资产阶级世界留给我们的材料来建设大厦,你们就根本建不成它,你们也就不是共产党人,而是空谈家。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俄国给我们留下来的一切东西。”他还用一种“公式”来表达上述看法,提出“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9、6页;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0页。

民粹主义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那种强烈的反资本主义、反资产阶级情绪。割资本主义尾巴、“让资本主义绝种”的做法,反映了我党主要领导人在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并不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起码没有分清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的界限,甚至在指导思想上有民粹主义的思想色彩。他们看不到资本主义在一定阶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先进性,看到的只是资本主义的缺陷与罪恶,害怕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会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制度,因而极端厌恶、仇视资本主义,在心底里只想早点让资本主义消亡直至绝种。其结果是,导致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情况下急于改变生产关系,追求“一大二公”,造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背离,受到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严重惩罚,使我国经济在一个相当时期受到大破坏,致使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水平极端贫穷困乏,这个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二、“三面红旗”和带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实验我国继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从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始,就高举“三面红旗”,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所谓“三面红旗”,就是指1958年提出并开始实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它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和党中央当时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问题上的认识水平。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和党中央当时还是基本按照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确定的。所谓社会主义,首先是所有制要像苏联的集体农庄一样,实现“一大二公”。怎样实现“一大二公”?就是由小集体所有制,变成大集体所有制,再由大集体所有制转变成全民所有制。只要实现了大集体或全民所有制,就靠近或进入了“理想”中的社会主义。

中国实际上是1955—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加速并一步跨进“社会主义阶段”的:在农村实现了合作化,在城市实行了工商业的公私合营。但在毛泽东看来,合作化还只是建立了初级的或高级的合作社,属于集体所有制性质,离全民所有制——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还有相当距离;在公私合营企业中,还有按资本分配的形式,即资本家还拿定息,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剥削还部分地继续存在。所以毛泽东在思考着、探索着,怎样才能更快改变这种状况,怎样才能尽快进入完全的社会主义,并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

这就涉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环境,与中国领导人受制于这种状况的性质有关系。

中国是一个以农民小生产者为主体的东方大国,也是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贫穷的农业国家。中国广大民众既有快速改变穷困落后状况的合理愿望,也有在一定条件下追求快速进入社会主义的狂热性。正确的领导,应该是对农民小生产者这种合理愿望和狂热性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什么是要求改变穷困落后的合理愿望,什么是带有空想性质的快速进入社会主义的狂热情绪?二者的限度和界限何在?但把握这个界限是有相当难度的。毛泽东的失误恰恰就在于,对这个具有高难度的分寸和界限的把握上,他过高地估计了农民小生产者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积极性,而相当程度地低估甚至忽视了他们作为小生产者追求社会主义的空想性和狂热性,他甚至把他们的空想性和狂热性当成了要求改变“一穷二白”的合理愿望。毛泽东正《〈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中就不断强调了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指出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是那样热情而又很有秩序地加入这个运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全国农村中已经出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群众欢欣鼓舞。这件事给了一切共产党人一个深刻的教训:群众中蕴藏了这样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什么在许多领导机关,在几个月以前,居然没有感觉到,或者感觉的那样少呢?”“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现在全国农村中,社会主义因素每日每时都在增长,广大农民群众要求组织合作社,……,这种情况十分令人兴奋。”《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86、494、514、543页。这种对农民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的热情歌颂,对农民社会主义倾向性的夸大,同民粹主义把“人民”理想化,极力赞美俄国农民的共产主义天性的做法,是有某种相似之处的。

毛泽东和党中央正是在一定程度上以夸大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为出发点,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三面红旗”,并把“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试图通过人民公社这种形式,不断扩大公有制的规模,最终迈向共产主义。

(一)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有一个酝酿、形成和提出的过程。这可以说是毛泽东领导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一次不懈努力。早在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七届六中全会上作的结论中提出:要讲有些什么好办法,可以使合作社办得又快又多又好。不久,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要‘又多又快又好’。12月6日,毛主席在关于反右倾反保守的讲话中说:中国农民比英美工人还好,因此可以更多、更快、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61页。1955年底,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序言中批判了右倾保守思想,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要多一点、快一点和好一点。1956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传达了党中央同意的“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明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1957年9—10月,我党召开了八届三中全会,着重讨论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方针政策和具体部署。会上毛泽东对党中央在1956年采取的纠正冒进倾向的正确方针提出了批评,说反冒进攻掉了多快好省,重新提出了加快建设速度的问题。这次会议开始背离了中共八大制定的正确方针,为“左”倾错误的泛滥开了绿灯。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紧随赫鲁晓夫之后提出中国要在15年后赶超英国的口号,指出:“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十五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635页。12月2日,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致词时正式向外宣布了这一赶超口号。1957年12月12日和1958年元旦,《人民日报》先后发表《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和《乘风破浪》两篇社论,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口号,表达了总路线的基本构想。

1958年1月,中共中央在广西南宁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片面强调“不断革命”的思想,再次批评1956年的反冒进,把反冒进说成是“右倾”、“促退”,认为反冒进使六亿人民泄了气,这是个政治问题,导致右派的进攻,并说反冒进者距右派只差50米了。会后,《人民日报》2月3日发表题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社论,号召全国人民“鼓起革命干劲,打破一切右倾保守思想,力争上游,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内容被概括了出来。

3月8—26日,中共中央在成都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的多次讲话中,继续批判反冒进,说冒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反冒进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并指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已基本形成。他反复强调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干”。

成都会议后,各地反右倾保守思想的运动迅速铺开,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经济工作中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起来。在这种形势下,1958年5月,党中央召开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这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但同时,它又是在对反冒进不断进行批判,不断背离八大正确路线的形势下形成的,实际上是“左”倾思想发展的产物,存在着严重的偏颇和失误。这些偏颇和失误表现在:一是片面强调高速度,忽视综合平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虽讲多快好省,但其实质是高速度,速度高于一切,速度就是一切。八大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说:“我国正经历着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建设速度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主要的问题”。毛泽东要求大大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七年赶上英国,再加八年或十年赶上美国。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的社论《力争高速度》说:“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应该说快无可非议,但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有个客观规律问题,“快”得建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而不能随心所欲。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客观条件和客观物质基础,盲目追求高速度,结果破坏了综合平衡,打乱了正常秩序,欲速则不达。二是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为了追求高速度,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为有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党的正确领导,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在如何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又片面强调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强调开展“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利用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的方法来搞经济建设,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破坏了经济的发展。

在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又进行了以超英赶美为目标的大跃进运动,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泛滥起来。

大跃进运动开始酝酿于1957年9—10月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但有关大跃进运动的思想萌芽可追溯到1955年冬。那时毛泽东就提出要不断批判右倾保守思想,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这样,在1956年就发生了毛泽东称之为“小跃进”的“左”倾冒进现象。后党中央纠正了这种错误,但毛泽东却一直钟情于高速度。到了八届三中全会,毛泽东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把加快经济建设速度问题重新提了出来。在《人民日报》上出现“大跃进”一词,最早是1957年6月29日,一个署名叫于践绘的人发表文章,提出1956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一年。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经毛泽东审定的题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高潮》的社论,号召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并提出“大跃进”的口号。社论认为,“有些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农业生产合作化以后,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大跃进”的口号提出以后,深得毛泽东的赞赏,认为“这是个伟大的发明,这个口号剥夺了反冒进的口号。”《党史研究》1984年第7期,第14页。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参加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时提出中国要在15年左右的时间里,在钢铁等主要工业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从八届三中全会到1958年的八大二次会议前,中共中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召开了南宁会议、成都会议等一系列与发动“大跃进”有关的会议,不断批判反冒进,反对右倾保守。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对大跃进运动给予充分肯定,宣称中国正处于“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刻,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并内定7年超英,15年赶美。会后,各条战线迅速掀起大跃进浪潮,而且超英赶美的时间不断缩短,认为只要2—3年就可赶超英国。毛泽东在1958年6月22日《关于向军委会议印发〈两年超过英国〉报告的批语》中指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78页。

同类推荐
  • 国情读本

    国情读本

    本书是《新世纪农村青少年必读》的其中一本。本书主要从伟大祖国国情概况、专题国情两个大的方面讲述国情知识,其中第一编又分为我们的家园、硕果累累的中华文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三大块,第二编分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对金融危机三大部分进行讲述。内容浅显易懂,文图并茂。
  • 美国不开心

    美国不开心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走向单极,美国在偷着乐;第三世界崛起,世界多元化,美国开始板着脸;基地反恐,越反越恐,美国开始人心惶惶;大国崛起,世界宪兵不再主宰一切,美国开始阴脸;华尔街风暴,次贷危机,美国终于不开心了……一向以世界宪兵、老大自居的美国人,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渐渐下降,尤其是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人人心惶惶,惟恐自己从此一蹶不振。令美国人闷飞不乐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当别的国家暗自高兴时,美国开始不开心了!
  • 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近20年来,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资本超越国界,把全球作为一体,对资源加以重新整合配置以求得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利润最大化,改变了以往以国家为主体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全球经济结构。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研究

    本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理论形态的内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建构的原则方法与结构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热门推荐
  • 墨白作品精选

    墨白作品精选

    罗马走出车站,他看到车站广场里纷杂的声音使得秋日里的阳光沸沸扬扬,游来游去的人流里全是一些陌生的面孔,只有对面建筑物上的广告内容是熟悉的:奥克啤酒。三九胃泰。宋河粮液。但是那些广告却使他感到迷茫。
  • 嫡女重生:狠王爷—毒王妃

    嫡女重生:狠王爷—毒王妃

    凤瑾鸳是相府的嫡女,她和三皇子叶枫青梅竹马,长大后就成婚了,凤瑾鸳为了他学武,上战场,助他当上太子,最后助他登上皇位,可是,被他一道莫名其妙的圣者打入冷宫,这么多年的情,都是他利用凤瑾鸳,冷宫被自己的庶妹凤瑾鸯折磨,相府上上下下的命,无数的鲜血,凤瑾鸳重生,一定要让那些该死的受尽自己所有的痛苦!无论怎样,都要保护自己爱的,爱自己的,也要用尽性命去守护!这次重生遇上了六皇子,上一世无人不晓的人,许多人都觉得他会当上皇上,可是因为凤瑾鸳利用他对自己的情去害了他,帮助了人渣!六皇子叶轩也是重生的,凤瑾鸳这辈子定不会负他。。。
  • 快穿:黑化宿主太嚣张

    快穿:黑化宿主太嚣张

    楚暮笙,一个世界观崩坏了的学霸,高智商、低情商,简直是女主的标配,但却只是一个炮灰,还想毁灭世界。然而,她只是一个炮灰,又怎么毁灭世界?于是,这货就在黑化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 王俊凯之花季花语

    王俊凯之花季花语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tfboys队长王俊凯的故事,写的不好请小螃蟹们多多包涵,也希大家多多关照,谢谢
  • 封印恋

    封印恋

    一位纯真少女,一个校草同学;呆萌少女雇佣兵若小溪在一次意外雇佣中偶然打开千年封印,一团黑雾中隐藏的是什么千年秘密呢?一道封印,纵横千万年?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盛世豪门,高冷少爷太难缠

    盛世豪门,高冷少爷太难缠

    “伊洛影,既然不爱我,为什么不放了我!”因为他的慷慨解囊,她承诺作为他的贴身女仆,直到那笔钱还完为止。他是人前的冷漠少爷,他不为任何人展露笑颜,却因为和她的朝夕相处变得越来越多愁善感。就在她以为他是真心爱她时,他却恢复了那冷漠的面孔,如撒旦般俯视她:“维心妍,你不过是我身边的一个下人”然而,就是这个冷漠的男人,却总在暗处为她付出,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他的眸子总变得那般温柔如水。明明救她的父亲于水火,让维氏不在朝夕之间倒闭,却总是在她以为他的温柔只属于她时,狠狠的推开了她!维心妍,没有本少爷的允许,你走一个试试?
  • 剑神纵横天下

    剑神纵横天下

    少年青叶本是阳城县一介书生,在其母病故之时,偶然获得仙界剑神传承,踏上了修仙封神的道路……
  • 快穿之炮灰只想求生存

    快穿之炮灰只想求生存

    一个平凡的21世纪少女穿越成不同的影视小说中的悲情人物,为了改变命运而奋起,不求成为发光发亮的主角只求一生幸福平安
  • 绝色元素师:轻狂逆天大小姐

    绝色元素师:轻狂逆天大小姐

    她是云家的傲世天才,却在一次执行任务的途中遭遇袭击。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乖乖女大学生,却在一次巧合中意外穿越。再次醒来,她成了异世废柴,灵力尽失,天才陨落,她被无情退婚,遭家族抛弃。她以为她的忍让,能换来一席安生,可当她亲眼看见最疼爱自己的父亲被人废去一身修为,自己视为掌上明珠的弟弟被人施以火焚之刑之时,她才醒悟,这世间,根本没有所谓的安生。只有永无休止的争斗,而想要活下去,唯有与天相抗,天命又如何,天道又怎样。敢毁了她的一生,她便要整个天地为她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