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5200000004

第4章 远古至元朝以前的河西教育(远古至1206年)(2)

前凉奠基人张轨,博通经义。他出任凉州刺史后,立学校,重礼教,并收录九郡官僚子弟500余人,传授儒学。首批招收500人的州级学校,在当时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其规模可谓大矣。置崇文祭酒,崇文祭酒是州级管理学校的长官,同时兼地方教学之职。崇文祭酒的品阶仅次于刺史,给予如此高的地位,足见其对教育的重视,也表明张轨振兴教育和以文教兴邦的决心之大。其后张重华也非常重视讲学授徒,一时出现了在朝卿士,郡县守令,从师受教的盛况。

南凉秃发利鹿孤,听从祠部郎中史暠的建议,设立学校,任命田玄冲、赵诞为博士祭酒,选拔世族豪门子弟入学接受教育。

西凉主李暠,在敦煌修建学校,增收世族豪门子弟500人人学,大量培养文武人才,并征学者刘晒为儒林祭酒,掌管教育事务。

北凉主沮渠蒙逊尊刘晒为国师,令索敞、阴兴为助教,聚徒讲学,培训官吏。蒙逊还集中了阚驷、张湛、索敞、阴兴、程骏、程弘、宋繇等一大批学者于张掖、武威等地聚徒讲学,著书立说。

五凉时期,河西私学尤为发达,名儒聚徒讲学,弟子常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

秦安人郭荷,“明究群书,特善史书”,隐居张掖东山,设帐授徒。敦煌人郭璃,少有超俗之操,东游张掖,师从郭荷,尽传其业,精通经义,雅辩谈论,多才多艺。他隐于临松薤谷(今肃南马蹄寺)凿石室而居,弟子著录千余人。《孝秋墨说》、《孝经错纬》是他的代表作。著名学者刘晒就是他的学生。敦煌效谷的宋纤,隐居酒泉南山,设立私学,在教学之余,注释《论语》,写作诗颂数万言。

五凉时的私学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的特点:一是教育内容以经学为主,兼融道、佛、天文、地理、文学、史学等。二是私学规模大,生徒人数成百上千,甚至数千人,超过官学,而且重师承关系,形成了一些具有河西特色学术流派。三是私学教育家,不慕名利,甘于寂寞,隐居山林,聚徒讲学,潜心著述,致力于教育事业。四是私学招生对象较为广泛,既有官宦贵族子弟,也有平民百姓,冲破门第观念的束缚。

五凉时期,官学发展,私学昌盛,学者云集,人才济济,形成了“河西多士”,文化教育欣欣向荣的局面,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三节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河西教育

一、河西文风颇盛,官学私学发达

隋朝统一全国,不仅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历史局面,而且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帝杨坚对魏晋南北朝儒学衰微大为伤怀,决心以弘扬儒学为己任,并把儒学作为治国之本。为此他不但抬高孔子及其后代的社会地位,而且开创聚众讲儒学经典的活动,并规定老百姓在岁闲时,都必须学习儒训。同时,在京都及州县开设学校,但后期受到抑制。炀帝继位后,立即复开州县学校,教育日趋兴盛。但因炀帝统治残暴,连年征战,社会秩序不稳定,纲纪沦丧,地方官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隋朝废除九品正中制,代之以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促进了官学尤其是地方官学和私学的发展。隋代武威、张掖、敦煌三郡文风颇盛,很多士人通过学校教育,科举考试的程序步入仕途,敦煌令狐熙精通《三礼》,擅长骑射,通晓声律,被吏部以通经拔为上士。

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全面繁荣的鼎盛局面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李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崇儒兴学有助于巩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便恢复推行儒学。建国伊始,诏令全国各地重开国子学和州县学。第二年,又在国子学立庙祭周公、孔子。贞观年间,进一步推行崇儒兴学的文教政策,并扩大中央官学的规模。统一经学,编定《五经正义》,颁行天下,作为地方官学的通用教材。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都以此为纲,从此诵读儒家经典,成为天下知识分子的基本功课。武则天当政时期,兴佛废学,使贞观以来学校发展的良好势头遭到抑制。玄宗李隆基登位后,再次恢复崇文兴学的文教政策,并亲注《孝经》,令天下百姓家藏一册,乡学倍加重视。并征求宏儒硕士,考选为官,使其执教于中央及各地州县学之中,并制定编制,从制度上给予保证,以后的当权者,大都能沿用尚儒读经这一定制。

唐代的中国是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和昌盛,全面走上了世界大国地位,长安不仅是中国,也是亚洲各国的文化中心。在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统治下,封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大增,专门性学校开办,形成了完备的教育网络。

河西州县学校,私学蓬勃发展,医学也同时开设。地方府州县学均由官办,乡里学校则归私办。地方官学按州县之规模分上中下三等,并规定了学生招收和教师的数量。府学可收经学生50—80人,医学生12~20人;州学可收经学生40—60人,医学生10—15人;县学可收经学生20—40人。如此庞大的教育网,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学生入学由府州县长官选补,可免除课役,并享受按例的物质供应。学生在读习儒家经典之外,还须学习书法和时务对策,兼习礼仪。经每年岁考合格后,可逐级升迁就学。医学设在州府一级,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大多数学生在习业完满后,服务当地。私学侧重于识字等启蒙阶段的教育,学生大多为庶民子弟。地方学校层次不一,程度悬殊,即有名士大儒传道授业,也有村野俗儒教字讲文。

唐代的敦煌,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文化教育发达,官学、私学颇具规模。官学有州学、州医学、县学、庙学、里学等,从敦煌石窟遗书中得到的《尚书》、《易经》、《左传》、《文选》等,即是学生的读本。《毛诗》、《论语》、《孝经》写卷,是州县学或学生们遗留的教材。《本草》《脉经》、《五月庄论》、《食序本草》是医学教材,而《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是道家经典,是道学师生的教材。《兔园册府》、《李氏蒙求》、《开蒙要训》、《大公家教》则是私学的教材。安史之乱后,吐蕃尽陷河西之地。由于吐蕃崇信佛教,敦煌出现了教授《经》、《律》、《论》的佛教三学。又因为一部分遁入空门的唐代“破落官”,将世俗学问带进了寺院,加强了寺学内世俗学问的教学,寺院三学便发展为并收僧俗弟子,兼授佛学、俗学的特殊寺院学校。

据《沙州都督府记载图经残卷》记载:州学在域内,偏西地段,距都督府不远。学校院落形式独成一门。院内东厢为先师孔子、颜子庙堂,供学生拜谒,北面另构房宇供州医学进行教学;经学学生课堂设在西厢。州学经学教师为2人,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40~50人。医学教师2人,学生10—12人。敦煌县学与州学连墙分院,院内房屋布局与州学略同,学生40人,教师2人。寿昌县县学在县城内西南,教师2人,学生20人。

唐代,凉州府治姑臧(今武威),设府学,教师3人,博士1人,助教2人,教授学生60人。学科分大、中、小三类经。《礼记》、《左传》为大经,学三年;《诗经》、《周礼》、《周易》为中经,学两年;《尚书》、《公羊》、《谷梁》为小经,学一年半;《论语》、《孝经》学一年。五经是必读课,要求较低,只要达到一经或“未通经,有文词史学者”即可结业。

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度,刺激儒学的发展,促进了学校制度、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的变革。学校职能是培养人才,以备国家使用。但学校毕业的学生不能直接授官,科举的职能就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其中的优秀者,充任各级官吏。科举制度的实施,不仅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而且在众多学生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读书是手段,科举入仕方是目的。“读诵须勤苦,成就如似虎,不辞杖捶体,愿赐荣驱路。”勤奋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光宗耀祖。学校为科举而设,士子为考试而学,形成了“非科举无以劝学”的局面。赵彦昭,甘州人,年少好学,考中进士,于中宗景龙三年(709年)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父赵武孟,博通经史,官至右台侍御史。

唐代以后,中国进入分崩离析,兵祸连年的历史时期——五代十国。在这一时期,河西有归义军政权、甘州回鹘政权、凉州蕃汉奴隶主政权。由于朝代更替频繁,战事不断,各王朝虽因培养人才及政治形势需要对教育有所重视,但发展程度仍很有限。

三、西夏入主河西。重科举、兴儒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两宋期间,河西被党项族占据,建立西夏政权。西夏立国之初,就采用“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文化政策,将汉文化、吐蕃文化、西域文化及其他文化一并吸收融合,从而形成颇具特色的西夏文化。这一政策贯穿于西夏历史的始终。西夏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奇缺的问题,特别注重兴办学校,发展科举,振兴文教。自元吴立国之初就开始兴办学校。首先是“蕃学”,宝元二年(1039),令各州置蕃学,设教授,选拔党项族和汉族官僚子弟入校学习,初步培养了一批人才。但实践证明,仅仅通过蕃学培养人才,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质量不高,因此西夏王朝开始提倡尊孔读经,吸收儒家营养,发展汉学,开科取士。公元1144年西夏仁宗赵仁孝再次下令,“州县各立学校(当为儒学)”,“复立小学于禁中”,接着又立大汉太学。所有州县的学校,京城小学、京师太学均以儒学为教授内容。并推行庙学制。庙学制是在学校中设立孔庙,以示重儒,树立学术权威,培养崇拜心理的一种制度。庙即学,学即庙,庙学一体。仁孝皇帝尊孔子为文宣帝,立庙称之帝庙。重科举,兴儒学,广办庙学,使河西地区教育得到恢复,并有很大发展,培养了不少人才。仁孝时期,权鼎雄,凉州人,天庆中举进士,以文学名授翰林学士。因才学而得重用的河西人当然不止权鼎雄一人。据统计活跃于元代的西夏历史人物,总数三百七十余人,其中祖籍属河西地区的约六十四人,大体占六分之一。①另外通晓汉文字的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依照汉字结构创制西夏文字6000个,翻译《孟子》、《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作为教科书,文字创制后需要推广,推广需要人才。中央蕃学首批招募弟子三千七,由文字创制者野利仁荣亲自主讲。这批学生结业后,其中不少来到河四地区从事文字教育。

河西走廊是西夏国中心地区之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政策的执行程度都比较彻底,再加上河西走廊良好的传统和基础,有效地保证了该地区儒学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因此,可以说河西走廊的教育发展程度是西夏统治区最为兴盛的地区之一,与同时期宋王朝所辖甘肃其他各地相比,河西地区的教育无疑在建制和教学内容上都要标准和规范得多。

河西自东汉以来,儒学就获得蓬勃发展,到五凉而达全盛。经过隋唐的着力经营,历五代不衰。西夏立国之初,汉学未受到重视,但并未遭到排斥,重建蕃学,其中有不少儒学内容。后经过一番争论,开始提倡尊孔读经、兴办学校、开科取士,重用硕儒博学之士,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当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西夏王朝毕竟源于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过程,也是逐渐封建化的过程,与唐代鼎盛时期相比,河西地区的教育的发展水平仍然有限,特别是频繁的战争,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的正常发展,使文化教育发展未能达到应有的高度。

同类推荐
  • 儒学与人生

    儒学与人生

    本书内容包括:儒学概论、天人之论、人禽之辨、心性之学、人伦之理、做人之德、修身之方、为政之要、处世之智等。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名师解惑丛书)

    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名师解惑丛书)

    本书主要通过各种案例训练青少年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青少年朋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
  •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幸福与优秀兼得,品位与财富共存,这样的梦想在怎样的城市可以实现?能否以版权为枢纽,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动“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铸就宜居宜业之城,让人们文化地诗意地栖居?敢为天下先,成都人,在探索!《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首次将版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来加以研究,是对世界城市发展理论与版权理论的双重创新。(版权兴市),站在时代前沿的城市领导人不能不读,奋斗在版权工作一线的实践者不能不读,追求理想生活的现代人不能不读!
热门推荐
  • 我的专属樱梦少年

    我的专属樱梦少年

    千筱樱为了寻找十年前的他,来到了凌樱高中。在这里,呆萌的她遇到了一个个极品美少年。温柔,可爱,恶魔,冰山,毒舌究竟那一个才是十年前的他?那一个才是你的菜。
  • 战颂师

    战颂师

    占术通神道,战颂言魔道,鬼祭轮回道,妖鸣散华道,原生不息道,在这个与天竞争的时代里,无论是人还是妖鬼,全都只有一个目标,那便是跨入五道,寻得妖兵异宝,用先天赋予的运气和智慧一步一步的向成神之路迈去。一个灭亡之国的皇室遗孀云衣,本只是和姐姐相依为命的在山林中隐居度日,不问世事,直到那一日,一本‘白旋遗令’出现在他面前。。。主角云衣,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经意间俘虏了有着‘女武神’之称的言信之心,又获得了将军府小姐安尔法,书海占术师苓山苓苑,诺兰巡城队副队长等诸多少女的青睐,夕阳王国的公主和他是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迷宫女王曾是等候他多年的前国王部属,天空之城,诅咒之地,遗忘的海角,幽崖彼岸,流荒森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当新的白旋崛起之时,混沌的大陆将改写人,妖,鬼,原生一族分割世界的历史。(休闲蛋疼之作,集修炼,战斗,故事,探索,寻宝,复国,攻略妹子于一体)
  • 小马的逆袭

    小马的逆袭

    我,马长远,昵称小马,唉——又变成了单身,并且是单身中的离异。我是会点防身之技、有点真气、懂些点穴针灸的离异男,刚接了前妻的电话,说话的居然是个爷们儿,真是晦气……扑朔迷离的绑架、无名宝贝引发的血案、跨国商业合作背后的暗斗、炮灰化的审计之殇、萝卜坑变为坟坑的演绎之路、离异男的曲折爱情路......这绝对不是一个屌丝男逆袭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狗血剧。一个普通的离异男人,却深陷各种迷局,绑架之谜,重名之谜,无名之谜,间谍之谜,无心设局,却在局中......
  • 古代的那些小人们

    古代的那些小人们

    21世纪脱线女汉子林木木被一道雷劈到了架空的王朝,面对这样一个未知的世界她没有懊恼没有忧愁的开始了她丰富的古代生活,她发誓一定要运用现代知识在这个无知的世界打转一笔过大爷一样的任性生活。
  • 呆萌娇妻翻身记

    呆萌娇妻翻身记

    一个是叱咤风云的集团大少,黑道老大,一个是普普通通的女青年,他们相爱1年,分别4年,可她的再次归来却是山水集团元老,他说,嫁给我,她说对不起,我不认识你。她的再次归来震撼了他的心,他要把她当宝,她却极力逃避,我到底怎么啦。终于在一个雷雨夜,她找回记忆,他大喜过望,对她说女人我会宠你上天其实两个人相爱在一起就是信任
  • 准神失格

    准神失格

    伯马世界出了一位天生圣体的小男孩,随着小男孩的成长,他发现这个世界背后隐藏的种种阴谋,人类的危机渐渐到来,随着神域的开放,男孩渐渐了解到自己的来历,并且开始了拯救自我与世界的路。
  • 王俊凯之我家的花美男

    王俊凯之我家的花美男

    本书偏凯凯凯(作者:凉开半夏)王俊凯,就像鸩酒(毒酒),一点点腐蚀我,到最后,却被骗的一塌糊涂。乐言,让我牵起你的手,别放下好么?【鸩酒·王俊凯—乐言篇】“千玺,你知道我最喜欢什么吗?”“我。”【追击高冷小千千·易烊千玺—艾慕思】“我是饿的前胸贴后背的可怜孩子。”“你的身材真不好。”【爆笑萝莉大战正太·王源—沈锦冰】看主角如何从高智商人类,变成人格分裂主义者!看萌萌哒的(胸不大的)萝莉沈锦冰勾住她家小正太(都说是她家的了么!)在看毒舌逗比夫妇的爱情路程,只有一个字!高冷!异世界的艾慕思?卧槽!卖萌无敌的沈锦冰。卧槽!没有技能的主角殿下。卧槽!!草草草草这个世界怎么了!配角分分钟OK掉主角啊!
  • 迷雾杀戮

    迷雾杀戮

    当迷雾笼罩整个星球,怪物的咆哮声犹在耳边,人类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是左,还是右?不管是左还是右,跟随我的脚步走下去吧,至少这一刻你还活着。
  • 龙玥惊魂

    龙玥惊魂

    他“高丽国”的世子殿下,她大宋国丈大人的养女。她很爱他,可他却执意要寻找小时候的她,当一切真相大白时,她早已失去了记忆忘记了他,他要将她带走,可她却说,“我是你的弟媳,请殿下自重。”皇上寿辰上南宫琳玥凭着‘蝴蝶仙子舞’一舞倾城,皇上封她为月贵妃,翌日的封妃大典上唯独不见了主角,皇上暴怒,南宫琳玥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朕也要把你抓回来。*******************************却不知琳玥在逃婚途中落入了李怿的魔掌。李怿挑起琳玥的下鄂轻哼一声,“原来李希在乎的人是你,他越是在乎的人,我越是要毁掉。”琳玥恐惧的看着他一步步向后退......他邪媚的笑着欺身而上更是无情的撕毁她的衣服,在她身上留下他专属的痕迹......他夜夜折磨她只为了他心中多年的恨,却不知他的一颗心在慢慢沦陷......********************************一年后,李怿救了中毒的琳玥并挑断了琳玥的手筋,废去她的武功,让她忘记所有只为将她强留在身边。当李希再次找到琳玥的时候,她却和他的二弟李怿在一起。李希拉着琳玥的手说道:“琳儿跟我走。”哪知琳玥却甩开了李希的手,“我认识你吗?”他使劲摇着琳玥的双肩,“琳儿,我是李希,是你最爱的人,难道你忘了吗?”李怿笑着说道:“没想到世子殿下居然对你的弟媳感兴趣。”琳玥失忆了而且还嫁给了李怿,李希如雷轰顶,他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李怿突然大声对琳玥说道:“南儿,他就是挑断你手筋废去你武功之人,你快杀了他。”琳玥拿起剑就向李希刺去,李希见琳玥真的要杀他心如死灰,他没有还手,任琳玥的剑刺进他的胸膛,顿时血流如注,可李希苍白的脸上依旧保持笑容,能死在琳玥手上此生无憾......
  • 这次看你往哪跑

    这次看你往哪跑

    [花雨授权]可不可以不忘记那滴汗水那次呼吸还有并肩奔跑的你年轻的天空青春的场地到处充满神话的魅力每次回想起身心都会一起战栗让我喜极而泣让你留下足迹可不可以不忘记那些人那些事生命燃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