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1800000022

第22章 记叙文基本知识(3)

生宝的这些动作很有典型意义。所说“典型”,是指在一定环境里,某个人的某个动作,只有他“这一个”才能做得出来,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的行动逻辑。《创业史》里的白占魁,到处流窜,吃喝嫖赌,不会这样存钱取钱。富农姚士杰不会到郭县去为贫农买稻种,也不会这样存钱取钱。我们相信,即使同一阶级出身的人物,存钱取钱的方式也不会完全相同。党内的郭振山,也是个勤劳、节俭的庄稼汉,但他缺少生宝那样质朴、谨慎、细心的性格,更缺乏对合作化的事业心,他自然有他自己的存钱取钱的方式。只有生宝,而生宝也只有在那样特定的环境下——这几个钱来之不易,而且是拿去买稻种,这是关系到蛤蟆滩前途命运的大事情,他时刻想到的是“出了差错和丢失东西会失党的威信”,才这样“不免过于谨慎”。高尔基指出:“必须善于表明,并使人相信,这个人不能另一个样子行动,而只能这一种样子行动。”(《给大剧院剧目组》)梁生宝这样的存钱取钱,正是特定环境下他特有性格支配下的必然行动。由此可以看出,人物动作描写,就要具体地写出入物做什么,怎么做,这里正是写出了生宝“夹住”、“打开”、“拣出”这些生动传神的动作,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勤劳、朴实、节俭、谨细的庄稼入的光辉形象。所以高尔基在给留·尼基弗罗娃的信中指出:“您通常用一些同样的动词式来描写动作和活动,例如:‘她站起来,走过去,拿了,就坐下来’,‘他看了看,咳嗽一下,弯了弯腰’等等。这是非常枯燥的和记录式的,……这是千篇一律。作为一个读者,我是感觉不出动作的。我想知道,她怎样站起来,怎样走过去——是悄悄地,摇晃地,愉快地?她怎样地弯腰,是迅速地,带着讥笑地,勉强地?”高尔基这里就是要求动作描写必须写出人物的典型动作,即要具体形象地刻划出人物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即刻划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人物要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心理描写是必不可少的艺术手段。作者的笔愈能触及人物内心的微妙之处,就愈能揭示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也就愈加鲜明。如高尔基所指出的,因为“—个人真实的性格并不经常表现于他底言语里,而表现在他底隐秘的内心活动中。”所以写人物必须精确地把握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有直接揭示和间接揭示的不同方法。

直接揭示,即直接写“我”以及作品中的人物“怎么想”、“怎么回忆”,或者是人物用独白的形式说出他的心里话,也或者由作者出面分析他的内心世界,这是最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但文章中如果老用“想”、“感觉”等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就难免呆板、生硬,所以文章中写心理活动更多的是采取间接揭示的方法。

间接揭示,即通过人物的外部表现反映人物的内心特征,比如通过肖像、动作、语言等,让人物的内心面貌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比直接写入物的心理,更为形象,含蓄,富有感染力。德国大诗人海涅就认为:“能够让主人公自己说明、表明他的情况,尤其是内心的情况,较之作家用自己的话来评述,远为接近史诗。”

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是人物的外部表现,内心则是人物的内在表现,“情动于中形于外”,内心是外在表现的发源地、指挥部,外在表现是人物内心的具体反映,所以描写外部表现能够揭示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有时直接写人物的心理,用很多笔墨不能奏效,而借助于外部表现,笔墨不多,就使读者逐步地由外入内,由表及里地窥见到人物的内心和内心的起伏变化。鲁迅是刻划人物的巨匠,善于用间接的方法展现人物的心灵面貌,往往三言二语,就能把人物的心理明镜般地映照出来,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到了他的笔下,就成了开启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把把钥匙。

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鲁迅《药》)

这是老栓夫妇看儿子吃人血馒头时的情景,主要写了两个人眼睛的神态。“注进什么”,“取出什么”,读者自然会想到此时此地老夫妇的心理活动:“注进”的是希望,“取出”的是病魔,他们多么希望儿子吃了人血馒头,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呵!但作者不“用自己的话来评述”,只用眼睛表示出的“注进”、“取出”的神态,就非常巧妙地写出人物内心活动的微波。这几句描写很有潜台词,揭示人物心理的动作表现很简单,却是意蕴深广,人物的心理表现的很隐蔽,却又是精邃入微。莫泊桑认为,“应当用一种十分巧妙,十分隐蔽,看上去又十分简单的手法,使人看不见凿痕,发现不了作者的意图。”(《论小说》)鲁迅先生的心理描写正是有这种高超的艺术技巧,“十分简单”的方法,却能“十分巧妙”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古人说:“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绘出难。”认为“写形不难,写心惟难。”(陈郁《话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内心藏在深处,“知人知面不知心”,不易觉察,而且人的内心又是非常复杂宽广的,如雨果说的:“世界上最宽广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物的心灵。”要写出人物如此丰富宽广的内心,最重要的是学会“遗貌取神”的表现方法,就是要抓住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能把任你写上十来本书也无法表现的东西生动而充分地表现出来。”(别林斯基《同时代人》)这也正是鲁迅先生提倡的“画眼睛”的方法,他写祥林嫂,就通过她眼睛的十多次变化,从“顺着眼”,“直着眼”,“眼睛窈陷下去”,直到“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让读者力透纸背地看到了她内心变化的痛苦历程。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的形象解释者,如同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写于连的富有表情的眼睛时所说的:“有时候我们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微妙的意义,它可以在一瞬一瞥之间显露出来。”

写景

景物描写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包括一定的历史年代、社会制度、风土人情,人们的政治、物质、文化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自然环境包括阴晴雨雪,风云雷电等气候现象,春夏秋冬、晨午昏夜等时序节令,山川花木,鸟兽虫鱼等动物植物。

记叙文要写人,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左拉说,“人不能脱离他的环境”。通过环境描写可以展示时代风貌,烘托环境气氛,刻划人物性格,更深刻地表现主题思想。环境影响人,人要改造环境,环境描写是刻划人物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一文中指出:“人物不能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作家常常要从各方面来考虑,在怎样的场合应该有怎样的环境描写。”

怎样进行环境描写?

一、景物描写要成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物描写不应是文章的点缀,应当是文章的有机体的一部分,要充分发挥景物描写的作用。

提供时代背景。

记叙文写人叙事,要把时代背景交代清楚,就是要为人物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环境就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人物就是凭借这个舞台才能表演出各种各样的生活话剧来。《故乡》开头写“苍黄的天底”,“萧索的荒村”,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典型环境中,才使闰土变成了一个麻木、迟钝的木偶人,才使“我”和闰土之间形成了一道可悲的厚障壁。有了这样一幅旧中国农村的风景画、风俗画,作品才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浓厚的时代色彩。时代背景交代不明,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变化,就成了无花之木,无源之水。

刻划人物性格。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又是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依据。“社会不正是按照人类展开活动的环境,把人类陶冶成无数不同的人,如同动物之有千类万类么?”(巴尔扎克)环境能反映出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个性等。如人的住处陈设,服饰衣着等,就往往是人物的思想的折射、性格的侧影。莫泊桑的小说《我们的心》中的德尔伦夫人认为:“一间住室引人同情或遭人反感,富丽或寒酸,吸引人或拒绝人,正如室里的主人一样。”一个勤快的人,屋内陈设会井井有条,整洁干净;一个懒惰的人就可能是灰尘满屋,狼籍不堪。果戈理笔下的地主棱巴凯维支,他自己肥胖得“好象一匹中等大小的熊”,他家里的摆设也无不粗笨、坚牢,和主人非常相象,“等身大的铜版像”挂在墙上,画中的人物都是“壮大的腰身,非常浓厚的胡子,多看一会,就会令人吓得身上起鸡皮皱。”以致“每种东西,每把椅子,仿佛都要说:‘我也是一个棱巴凯维支’,或者‘我也象棱巴凯维支’。”(《死魂灵》)《祝福》中鲁四老爷的书房内,有陈抟老祖写的朱拓的大“寿”字,有一副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上联已脱落)“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一部《近思录集注》,一部《四书衬》,所有这一切,无不打着这位封建卫道者腐朽精神生活的烙印。

推动情节发展。

故事情节的发展要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环境描写应当成为情节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把环境与情节融为一体。看鲁迅先生《一件小事》对风的描写,小说三次写到风,都安排得极好。

第一次,“大北风刮得正猛”,“一路几乎遇不见人”,所以也不会有老女人出现;再说,风大,车跑不快,也不会出现车把带倒老女人的事情。

第二次,“北风小了”,“车夫也跑得更快”,才把老女人带倒了,原因是老女人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背心上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如果没有风,背心展不开,如果是大风,背心会贴到后面去,也不能兜着车把被带倒,正因为是微风,背心吹得展开了,才被带倒了。景物描写和情节发展配合默契,情节显得真实,合理,可信。

第三次,“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风停的寂静环境正和“我”冷静思考的心境相融和,如果风还是“刮得正猛”,“我”也就顾不得一面走,“一面想”这“一件小事”的意义了。

二、环境描写要渗透人物的思想感情

同类推荐
  • 托尔斯泰感悟录

    托尔斯泰感悟录

    本书分为人类·自然、人生·命运、读书·学习、道德·修养、文学·艺术、真理·幸福、爱情·性爱、婚姻·家庭、宗教·信仰以及托尔斯泰年谱等十部分内容。
  • 夏丏尊精品选

    夏丏尊精品选

    夏丐尊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他的每一篇作品在词章上都干净、利落,极少疵累之病和雕琢之痕。他的说理散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记叙散文描写生动、表情准确,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诗意浓郁,具有典范意义。《夏丐尊精品选》精选中国实力作家夏丐尊的作品,倾情打造最权威的美文选辑。所收录的名作或缅怀青春,追忆逝水年华;或立意深远,展示哲思妙悟;或思亲怀友,抒发深沉情感;或探寻美景,欣赏自然风情。让读者充分领略佳作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
  •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既做父母官,就须为民请命,身体力行,体察民情,造福一方百姓。树一身浩然正气,鼓荡起一腔激情,把歪风邪风统统击退,把人民利益永远放在首位!
  • 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人,那些事

    本书是一本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回忆随笔。作者是知名学人蓝英年,这些长长短短的文章,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回忆与作者同辈或前辈学者、诗人、翻译家的亲身接触,如与梁漱溟、张东荪、史学家漆侠、翻译家蒋路和诗人流沙河的交往,现在那些人物大多作古,这些真挚的文字,读来亲切感人。另一部分主要介绍苏联文坛上有意义的趣闻趣事。文章写得轻松、有趣,又很好读。
  • 我越来越像的那个人

    我越来越像的那个人

    《散文中国精选:我越来越像的那个人》为一组回忆父亲、母亲和其他亲人的散文集。人生在世,最幸福、最珍贵的莫过于被人疼爱,而最给人以疼爱的,就是亲人,或是小时候的一个拥抱,或是饿时喂的一口饭,或是风雨中的遮挡,或是跌倒时的一个搀扶。而人生最让人后悔的,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热门推荐
  • 魏阉全传

    魏阉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梭罗年华

    梭罗年华

    迦摩罗国王子张笑天,被哥哥赶出国境。一个人漂泊在异地,后结识红儿和梭罗国女子,三人相依为命,一同修仙问道。红儿为救百姓惨死,张笑天也身受重伤,昏迷不醒。梭罗为救夫婿独上天蚕堡。张笑天醒后只剩孤身一人。梭罗也不辞而别。十年后梭罗竟成了天蚕堡主的妻子。
  • 无限神罚

    无限神罚

    破坏无限者死,这是天罚队的承诺,龙有逆鳞,触者必死。
  • 青铜镜

    青铜镜

    高中生严巧是个性格懦弱、内向自卑的孩子。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她在学校备受欺凌,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一次偶然的机缘、一面神秘的古镜、一个白衣的翩翩少年,将她带入了一个似曾相识的神秘世界。在此,各种光怪陆离的经历使得她渐渐由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蜕变成玩世不恭、艳冠群芳的风流才女……
  • 英雄联盟之最强全华班

    英雄联盟之最强全华班

    不知不觉,英雄联盟已经走过了五个赛季,到现在为止火爆程度不减当年,在各个城市随时可见撸友的影子!唯一可悲的是,到现在依然没有人能够扛起抗韩大旗,整个中国电竞圈已经被一半的韩国外援所占据。似乎已经走向了韩国电竞独大的时代,不过越是在乱世的时刻,一群从不知名城市冲出来的一伙青年却想要改变这一切。喊着想要抗韩成功,组建最强全华班的林峰究竟能否在这个时代有所作为?“在这必要的时刻,必要有人来扛起这一切的压力。成就成,不成则了,不过我们必定会是前者!”
  • 魔亦成圣

    魔亦成圣

    这是一个有着人物平行,但世界架空的玄幻。元者上可破碎苍天,下可直至黄泉。而元者被分为十一大境界:凝元、开元、升元、元丹、元海、元尊、元圣、道玄、掌道、化道、圣。圣,是武道之极。魔,是人道之极。世人皆说我林凡是魔,但我要成圣,我要以天下为刍狗,我要成圣!
  • 万世神途

    万世神途

    人间正道是沧桑,可何为正?何为邪。我要这世俗再也不随波逐流,我要这人看透所谓的正道,我要这心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归途。
  • 雷尘

    雷尘

    雷电起,凡尘改。日月为明分昼夜,生日为星并辰空。看少年是怎样从平凡中走出不平凡的人生,并傲视天地。
  • 天乐鸣空集

    天乐鸣空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蔷薇录:月之少女传奇

    蔷薇录:月之少女传奇

    时尚华丽的神秘巨献,千回百转的补完迷局。当十二个完美男子困守在一座深宅,厚厚的高墙封闭住华灯美服,当有人和你说着无奈守候只是千年轮回中庸常的一瞬,当它们流转的深瞳底隐约的叹息欲言又止——当那扇封闭已久的大门慢慢打开,当你一开始就被朴素的女主角和轻松的情节逗得发笑,当那双莫测高深的眼睛躲在画面的角落里笑你——来,欢迎加入十二星座的盛宴,这场或许永无归期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