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9800000006

第6章 千里扶桑一叶舟(5)

京浜制铁所是怎样开发“智力资源”的呢?先说“印象”。我们进厂以后,第一印象是这个厂绿化搞得很好,干净、卫生,没有太多的污染。关于这点值得另文专门介绍。使我难忘的还有那些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们的精明和负责精神。他们一个个身着工装,外表同生产工人没有两样。厂长出来接待我们时,他的手臂上戴有“值班”两字的红布袖标。他说,挂袖标是便于员工们辨识。在厂长介绍了基本情况后,我们向他提出一些问题。我们问起工厂的领导结构。他说:“整个公司属财团和私人的股份所有,由有股份的个人或财团代表组成董事会。但工厂的厂长和经理不一定由董事担任,并不是股份多的就一定能成为厂长经理,还要看他们的能力。董事会有权聘用最有能力的人担任经理、厂长。大股东或他们的子女,如果没有本事,也没有资格担任厂长、经理,他们只能分红吃利润而已。这对于合理使用人才,‘选贤任能’是很有好处的。”由此看来,他们主要靠“智力”而不是靠“资本”。有“智力资源”的人才能领导工厂,成为工厂的管理者。随后,厂长领我们去参观工厂各个车间和一些技术职能部门。我们看到工厂的经理和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很年轻,听介绍说,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或在英、美留学,获得过博士、硕士学位的人,是真正有真才实学的经济管理人才。工厂的领导人,几乎都谈到他们的工作效率都比较高,主要是充分开掘他们的“智力资源”,使他们学于致用,用而生效。

我们在同日本财界领袖和精英人物座谈中,他们更是特别着重地介绍了有关开发“智力资源”的情况。他们谈到,以前讲开发资源,总是把它理解成物质的东西。如开发矿山,开发森林……等等,日本是个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他们扬长避短,现在把开发“智力资源”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把它看成是“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最重要的途径。

日本财界的领袖们就更重视“智力资源”了。我们代表团应邀参加了日本经济同友会(相当于我们的工商联)举行的一次财界人士恳谈会,事先没有告诉我们哪些人参加,到会后才知道出席的都是日本的财界领袖、工业巨头。他们当中有新日本制铁联合会长稻山嘉宽,小松制作所董事长河良合一,新日本制铁董事长山田敬三郎,经济同友会总干事佐佐木直,经济同友会专务理事山下静一和鹿岛建设董事长石川六郎等。可以说他们是日本财界大亨,都是左右日本经济的大人物。在管理经济方面,他们都有丰富地经验。在日本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在恳谈会上分别介绍了建设方面开发“智力资源”方面许多有益的经验。

滚滚诸公的发言都如雷贯耳,使我最难于忘怀的是稻山嘉宽先生的一席话。稻山嘉宽先生是日本的财界领袖之一,也是在日中经济合作方面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多次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会见过他,同他进行过亲切的交谈。他在这次座谈会上的谈话坦率而富于诚意。他说:“日本和中国是近邻,经济都处于发展中,不过速度有快有慢,互相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大家可以取长补短。”他还说:“1956年我曾访问过上海,看到上海那个城市建设得那么好非常感慨,那时我想如果日本能建设成上海那样该多好啊!因为当时日本还很落后。战争摧毁了日本的经济,各方面还正在起步。”他说:“我们日本的经济严格说来是从1958年开始复兴的。1958年以前,日本还处于恢复阶段,恢复战争的创伤。1958年以后才考虑到建设。六十年代初,二十四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举行,对我们是个促进。作为一个战败国,这是第一次有这样的荣誉,所以我们振作精神搞建设,东京的一些高速公路就是那时修起来的。”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如果说中国与日本在经济上有什么差距的话,那是从1958年以后开始拉开的。1958年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建设,你们58年以后大量搞运动,没有注意建设,这可能是个教训,这一点,我同周恩来总理也谈过了。”稻山嘉宽先生还谈到重视知识,重视人才资源问题。他说:“这些年来,日本建设的经验之一,就是重视智力资源的开发。智力资源有时比物质资源更重要!”他以为这是老生常谈,因此没有对“智力资源”问题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对我们来说却深受启发。我想,稻山嘉宽先生语重心长说得很有道理。多少年来,我们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难道教训还不深刻吗?在十年动乱期间,宣传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造成的危害还浅吗?

“开发智力资源”是一个很重要的建设策略,但愿我们的领导人和广大国人今后能更多关注这个问题。

九、大平总理会见记

从京都、大阪、奈良、神户访问后回到东京,已经接近我们访日的尾声。尽管大平正芳总理(也称首相)会见代表团早已列在日程之内,但具体安排在哪一天还是较晚才通知我们。二十六日晚饭后,陪同人釜井作三先生告诉我们,明天上午由日本国总理会见代表团。这是我们访日的一项重要安排,也是一个高潮。

我们等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代表团按约定时间,,于上午10时从新大谷饭店驱车前往首相官邸。我们对日本不熟悉,不知道首相官邸在什么地方。起初,我以为首相官邸是在皇宫内的,就像我们的中南海那样。其实不然。我们路过皇宫,但汽车急驰而过。汽车开到一个别墅式的大院门前,放慢速度。这时我们看到这所大院有严密保安措施,戒备森严。进了第一道门岗,便是长长的一段甬道。甬道两边站满了警视厅的保安人员。汽车转了一个弯便在一个并不算高大的建筑物前停了下来。

我们走出汽车,四下一看,环境显得那么眼熟。原来,我们在日本电影《啊,海军》、《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战》等影片中都看见过这座建筑物。日本几次流血政变都是在这座官邸里进行的。不过,我们到这里,不会看到电影上的那些场景。我们今天到这里是接受一次友好的会见,去见一位当今日本的政治家大平正芳首相总理。

车刚停稳,总理官邸的侍从官迎上前来,打开车门,同我们一一握手,随即便把我们领进了会客厅里。我们到达的时间离原定接见的时间还早了二十分钟。只好在这里等候。由于客厅太小,除了我们受接见的代表团成员和我驻日使馆的官员之外,其他陪同人员和记者均站着,没有座位,也没有饮料之类的招待。

十一时差两分,总理侍从官把我们领进总理办公室的客厅,这里大约有十几个位置的沙发。我们根据主人的安排刚刚坐定。这时大平正芳面带笑容地从里面套间里走了出来。少数几位能进入这个客厅的摄影记者咔嚓咔嚓照相,镁光灯闪烁不停。大平正芳总理和每个团员一一握手后,请我们坐下。这时,侍卫长通知所有记者和陪同人员离开客厅,只留下我们代表团成员和中国驻日大使陈楚先生。

我们坐定之后,才看清楚,大平总理满头白发,但腰板很结实,身着笔挺西装,显得很精神,看不出是年近七十的老人。总理和团长秦川坐在正中的沙发上,手握了很久,边说话边摇手。开始我们确实有一点拘束,大平既有政治家的风度,又显出一位老人平易的本色。谈话一开始,他就打破了我们的拘束感。他半开玩笑地说:“我很愿意同各位见面。你们中国是记者怕总理。我们日本是总理怕记者。”他的开场白,引起哄堂大笑,一下子活跃了气氛。他接着说:“中国和日本同文同种,本来应该是很亲密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友谊中断了若干年。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首相又把这种友谊接上了。我们有了新的开头,就会有更好的继续,日中友谊会越来越发展,会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大平总理的一席话,也说到了我们心里。我们都有同感。接着,他询问了到日本以后,访问的情况。秦川团长说:“我们代表团在东京、京都、大阪、奈良、神户等地都受到热情的欢迎和接待,得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感受。”大平听了秦川的话,频频点头。接着说:“我们各自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要取长补短。日本方面愿尽自己的努力,在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方面作出自己微薄的努力。”

大平总理还谈到中国电子工业部不久前来日本访问,日本企业家准备同中国合作。陈楚大使边听边点头,但没有插话。

代表团的每个成员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唰唰地在笔记。秦川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从容大度,不卑不亢地应对大平总理提到的问题。秦川表示:“日本朋友对我们都很友好,我们一定要把这种友谊带回中国去。”

会见时,气氛非常友好融洽。会见原定半个小时,但这次谈话却延长为一个小时,守候在外间客厅里的记者都纷纷猜测,可能有爆炸性新闻。摄影记者们手持照相机“严阵以待”。十二点整,大平总理说:“好吧,就谈到这里!”又和我们一一握手告别。

大平总理回他的办公室。我们走出总理的小会客室回到大客厅。所有摄影机、摄像机都对准我们,又是镁光灯的一片闪烁,记者们蜂拥到秦川团长身边,有的也对着我们团员问道:“有什么重要新闻,能透露一下吗?”我们对着记者们微笑,没有答话。这是对待新闻媒体的最好方法。为了保持新闻的一种“神秘感”,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这反而使日本新闻界感到更加神秘。

第二天,日本各家报纸都在会见延长时间问题上大作文章,进行似是而非的猜测。总理会见以后,侍卫官领我们参观了内阁会议的会议厅,也是我们在电影中已经看到过的那个场景。从内阁会议厅出来,已经快下午一点了,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驱车返回新大谷饭店。

这是一次难忘的会见,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写于1979年8——9月)

同类推荐
  • 凌鼎年游记

    凌鼎年游记

    《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凌鼎年游记》由中国作协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凌鼎年先生著。凌鼎年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偏爱游山玩水,又是走到哪儿写到哪儿的,从八十年代到现在,有幸走遍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还去了欧洲、美洲、大洋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游历之余,留下了不少的游记散文,大部分都发表过,这本《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凌鼎年游记》收入了其中的一部分。
  • 南极 北极

    南极 北极

    作者深入探寻南极洲,探访企鹅世界;也曾追寻最初的南极探险者的足迹,了解过南极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并沿着南极海岸线找寻与南极相关联的风景和人文历史;踏进了北极熊的领域,感受了北极白色海洋的雄浑魄力。
  • 印度狂奔

    印度狂奔

    随着印度电影的迅猛流行,到印度去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有关印度文化的论坛、贴吧、小组和Q群也在不断涌现。印度政府更是在中国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去印度”现在已是一个热门和时髦话题。本书作者为印度文学专业毕业,他以一个背包客的身份,横穿印度,没有专走那些为众多人所知的大众景点,而是扎实深入到印度的最里层,选择的最为寻常的线路,走出了一份亲切、真实的感觉,体会印度最纯正的风情。九天九夜的“狂奔”加上丰厚学养作为调料,烹制出这道味道清新的印度奶茶。狂奔始于印尼边境的小镇苏瑙利,终于印巴边境的名城阿姆利则,像是一道刺穿南亚次大陆的铁线,串联起北印度的金三角,用最短的行程将北印精华一网打尽。
  • 向自己最想要的青春,一路狂奔

    向自己最想要的青春,一路狂奔

    45个城市的风景,37个触动人心的语句,N+1次困惑和坚持。无数个感动人心的瞬间,坚持、热爱、勇敢、相信、永不止息地向前,才是青春真正的意义。边走边写的正能量好姑娘vivian谢园:“写给所有和我一样,在去往未来的道路上。哭泣过、迷茫过、怀疑过,最后还是坚持下来的孩子:让自己洒脱一点,大步向前跑,一起去看看这个世界的精彩和美好”。
  • 重走长征山地

    重走长征山地

    本书作者历时数月、行程上万里,采访了长征山地数以百计的老红军、老干部、农民、牧民、专家、学者等,融合人文、地理、经济、历史等,叙述了山地人民今天的生活、他们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惑、解决的办法等。
热门推荐
  • 神医王妃不简单

    神医王妃不简单

    一抹异世杀手之王的魂附身痴傻将军小姐的身,注定强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小哥,笑一个嘛

    小哥,笑一个嘛

    瓶邪向,文文从云顶天宫后,作为一个稻米,第一次写瓶邪的文文,心里很兴奋啊!总之就是各种甜啊甜,绝对治愈啊!这篇文文我是写完了才发的,放心吧,不会是坑哦~
  • 五色水

    五色水

    本文为作者樟叶的散文集,樟叶,本名张伟 ,1948年6月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士。1965年赴陕西大荔县插队。1969年后历任解放军战士,西安市第八中学教师,陕西省商业厅、省财贸办公室、省计委、商洛地区行署、商洛地委副厅长、副主任、专员、书记,1998年至今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逗比校花,高冷校草

    逗比校花,高冷校草

    “校花,校花,我们交往吧,”“滚,我的女人你也敢碰!”某校草挡在校花面前。从此,校草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娶到校花。可是,他后悔了,可以退货吗?他不要一个低情商的逗比当老婆。
  • 提高办事能力全集

    提高办事能力全集

    在周围,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身无所长,然而却老练圆滑的人有时反而比一般人活得更轻松、潇洒、得意。他们头脑活络,办事说话八面玲珑,在人际关系中措置裕如,游刃有余。这一切,皆源于他们的办事能力强,说白了,皆源于他们“会来事”。
  • 灵武纪元

    灵武纪元

    聂天,落日帝国一个平凡普通的少年,却有一段坎坷的身世。踏上灵武之路,何惧艰难险阻,纵是万般打击,仍要封道问天!情之一物最难逃,何妨将心鉴青天。怎可弃,淡笑他人不解伊!一腔凌云之志,一段生死之情,且看我开辟灵武纪元。
  • 英煞灵

    英煞灵

    灵界,一个存在却又不现实的世界,包杂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世人总是把它们当做虚幻的世界来想象,称呼变化万千,有冥界,阴间,鬼界,地狱,地府等等,然而却不知道,这个一直被认为是迷信,封建,不存在的虚幻精神世界,几千年来,从未消失,也并是不传说,一直都存在于人世间,一种生活在这个虚幻世界的人,统称为灵界,能够生存在其中的一部分人,被称之为灵者,灵者分为两种,一为英灵者,二为煞灵者。春秋战国,东西两汉,三分天下,隋唐宋元,多少英雄豪杰汇聚一起,上演了英灵者与煞灵者的争斗!书友交流群——582551604
  • 心理师之四季档案

    心理师之四季档案

    一件离奇的坠崖事件,究竟是预言成真?还是另有别情?随着咨询师的层层推理,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 捡到个狐仙大人

    捡到个狐仙大人

    美女神偷异世追寻前世今生,顺便捡个美狐陪修仙。
  • 沫夏——槿

    沫夏——槿

    爱像是一杯咖啡,先苦后甜。辰亦和汐沫等人展开一场神秘的爱情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