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9400000015

第15章 记具有与序言相类似的功能,同样不可忽视。

(4)浏览一章

扫读一章是真正介入一本书的实质内容的开始。扫读全章时,重点要抓住关键词、摘要、标题、讨论、图表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一章的起首段和结尾段也是扫读的重点,因为这两端文字一般均是概括性的信息,而扫读的价值就在于,把握住全章的概括性内容,比如,主题、重点、逻辑结构等。

2.提问

把握住全章的概括性内容之后,就要将全章分成若干节,对各节逐一阅读。

对一节内容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引导进一步的细读。试着将标题转换成问题。如,标题是“学习的时间分配”,可转换成问题“怎样分配学习时间?”提出一个个问题可以促使自己寻找答案。

细读前的提问有两个重要性。第一,由标题转化来的问题给了阅读者一个阅读的目的,可帮助阅读者了解作者的思路。第二,提问帮助阅读者在细读中筛选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重要信息即资料中能回答问题的信息,次要信息即资料中不能回答问题的信息。

对于如何提问,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论述。

3.细读

细读是精读的关键阶段,精读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这一阶段的收获。细读一定不要贪多求快,必须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读,一个字、一句话、乃至一个标点都不要轻易放过,一定要把其中的准确含义琢磨清楚,然后通过思索把作者的观点和文中的实质内容“抓”出来。细读时,要注意两方面工作:圈点画线,边注眉批。

(1)圈点画线

画线既可以对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以加强阅读效果,也能为日后温习提供记忆线索,因为温习时,未必有时间再读全文,但只需瞥一个画线部分就可记起内容的概略。很多人读书时圈点画线,却不知道为什么画线,在什么情形下画线。画线必须配合前文,联系自己提出的问题,从文句中找答案。跟随着作者在行文中对事理的陈述,随时留意与答案有关的字句,并在出现的地方作一个记号(但不要画线),等一段文字看完了,确定哪一句话最能代表答案时,再画线将它标记清楚。画线使你重新阅读一遍文字,从而加强记忆。

画线在精而不在多。很多阅读者读第一句话就开始画线,结果满页全是各色线。这样做只是自我安慰,表示自己已经读过了。这种画线不但没有效果,反而遮盖了要点。

谈到画线技巧,还需注意两点:第一,重要而必须精读的书,尽量自己购买,属于自己的书才可圈点画线。借来的书不能随便画线,最好用笔记本来代替。如果读的是期刊上的论文,最好复印下来,然后在影印本上圈点画线。第二,画线用笔要选择。一般画线多用红笔,旨在与印刷的黑字相区别以引起注意。笔样不宜太粗以免浸盖文字。很多学生喜欢用彩色粗笔在文字上涂抹,以代替画线,此法损及文字的清晰度,甚至再读时有伤视力,不宜采用。

(2)边注眉批

细读的一种常用技巧是在书页边缘写边注、作眉批。边注眉批切忌抄书,文字也不宜多。边注眉批为的是引起思考,可把原来标题的叙述句,改成简略的问句。比如,某节的标题是“社会变迁与婚姻问题”。当看到这个标题时,先不要立即读下去,因为一读下去就容易被作者所牵引,使自己变得被动。这时候最好在标题旁边空白处,把原标题转化为数个问题,如:何谓社会变迁?为何变迁?何谓婚姻问题?社会变迁与婚姻问题有何关系?写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自觉地提出个人的看法,同时也期待此书作者的答案。这样做等于是阅读者跟作者:对话,对作者而言是一种考验,对阅读者来说是一种挑战。

有了问题和个人的看法,即开始以寻找答案的心态阅读。阅读之后可能有几种情况发生:一是作者的见解与你的看法相似,这时你会有“英雄所见略同”的得意感觉,并提高阅读的兴趣与信心;二是作者的见解远远超越你的见解,欣赏赞佩之余,你的思想观念也会受到启发;三是作者的见解平淡无奇,或内容陈述有错误,这时你就可给他一定的批评。

(3)解答疑难

阅读时,对阅读内容难免有怀疑的地方。对这些疑点加以标示与处理,也是精读时应该注意的方面。

阅读时遇到疑点,首先应把问题标记出来,此后,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解决。

①查阅书末索引。看看在同书的其他章节内是否有详细解释。书末的索引有名词与人名索引等多种。上述两种索引分别将同一名词或同一人名在本书内出现的地方(页码)都列在一起。假如索引中只列出你发现问题处的一个页码,那就确定本书内找不到另外的解释。

②与他人一起探讨。譬如,阅读的时候是在老师讲解之前,则须对怀疑的地方特别注意,也许经讲授之后,疑问自然消失,如果不能消除怀疑,就需要与他人一同探讨。

③利用参考资料寻找答案。比如到图书馆,查阅同类性质或性质相近的其他专著。此外,还可以借助词典、百科全书之类的资料,去寻找答案。

除借助外部资料进行思考外,阅读者还可以联系自己头脑中的资料进行联想思考。

一些阅读者在读书时,总是一口气读下去,从不停歇。但当他们合上书时,书里的一切,无论是事物、形象,还是思路、脉络,似乎一下子全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好的阅读者则不然,他们在阅读时能充分地展开联想,将阅读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将抽象的概念、原理与感性的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在读书时经常会停顿,一会儿把目光从书上挪开,一会儿又把目光重新挪回到书上。看似他们经常“走神”,其实他们正在展开“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联想。由于丰富的联想,对阅读材料的思维加工自然也要深刻得多。这同时也促使他们进一步乃至大大地提高阅读效果。所以,阅读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只是读纸面上的内容,更要充分启动思维,展开多方位的联想,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4.复述

复述是对阅读物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在基本读懂的基础上,阅读者须用自己的语言把所读过的内容准确叙述出来。复述具有调节的作用,它可以帮助阅读者将分散零碎的资料整理成系统的知识。

在一节读完之后,必须合上书本,自问自答,进行一个完整的复述。可以借助本节中的关键词、重要的图表及公式等列出一个简单的复述提纲。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复述应该达到如下标准。

a.能清楚地了解本节的主题是什么。

b.能看出作者从哪几个层面来分析讨论这个主题。

c.能认识到每个层面中有哪些重要观念(要点所在)。

d.能对本节的讨论作出概括的结论。

5.总结

(1)小结一章

一章通常就是一个大主题。阅读的单元是节,但各节读完之后,印象仍是分散的。所以阅读一章完毕,必须小结。小结时,可以采用摘录笔记,摘录一章中重要的概括性的原始材料。比如,可摘录问题的论证和结论,也可摘录主要问题、中心思想、重要公式图表、实验程序和方法等。小结一章有两个价值。第一,小结是对一章的主体脉络的再次温习,可以帮助阅读者记忆这一章的内容。第二,再次回忆这一章的内容时,小结是一个相当有效的线索。

(2)总结全书

阅读一本书就是循环执行第二步到第四步的过程,但一本书阅读完毕,还须再做一个工作:总结全书,惟有此,才能实现书本的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的螺旋上升。

所谓由薄到厚,就是要求阅读者在读书时多思考,多发问。对一些重点知识反复思考,将心得体会、疑问或评论、注解和补充参考材料、笔记等放在一起,就会明显感到书更厚了。这种由薄到厚的过程,既是不断发问的过程,也是对材料不断进行理解加工的过程。华罗庚曾说:“无论是读一本书,还是一本书的某一章节,首先应该不只看到书面上,而且还应该看到书背后的东西。这就是说,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是怎样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关隘,才得出这个结论的。而且还不妨进一步设想一下,如果书本上还没有作出结论,我自己设身处地,应该怎样去得出这个结论呢?”

所谓由厚到薄的过程,就是把握书的要点,掌握精神实质的过程。厚厚的一本书,读懂了,理解了,抓住了重点和中心内容,精神实质和重点仅用不多的语言就能表达出来,你就会感到书变薄了。华罗庚说:“如果说前一步的工作可以叫‘肢解’的工作,那么,第二步我们就需要做‘综合’的工作”这就是说,在对书中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细嚼慢咽,真正懂得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把全书各部分内容连串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弄清楚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就能抓住统帅全书的基本线索,贯串全书的精神实质。……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地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这并不是学的知识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

可以借助各种笔记,如提要笔记、心得笔记,总结全书,以实现由厚到薄的转化。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精读策略的应用过程。

广告

“广告”一词,顾名思义是广而告之的意思。然而,随着千百年来商业社会的演变,“广告”一词早变成了“诱导”、“影响”的代名词。本来,英语的“广告”一词就可以译成“诱导”。

广告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据说在商代以前就有口头、实物广告,而商代以后又出现了文字广告。《水浒传》里景阳岗下那个小酒铺,门前竖起一杆旗子,上书“三碗不过岗”。这简单的五个字,可说是颇具诱导力的广告。现存世界最早的文字广告,是一张五千年前一个奴隶主找寻逃奴的“通缉”和一份二千多年前古罗马的马戏和斗剑的海报。而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则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北宋年间刘家针铺的铜版广告。

1662年,英国《每周新闻》刊登的一则寻马启事,开了报刊广告之先河。到了1666年,英国《伦敦报》则首创了报纸版面上的广告栏。中国报纸上最早的广告,据说是上世纪末,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自己的产品“白金龙香烟”所敞的广告,谓“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这句广告语后来竟成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流传至今。

的确,好的广告会令人回味无穷。有一种打字机,它的广告也只有一句话:“不打不相识。”它既保持了传统语言的美,又给人有所暗示,可谓天衣无缝的佳作。

阅读过程

首先浏览这篇短文,重点放在标题及各段的第一句话上,可得到以下信息。

a.本文是一篇关于广告的文章。

b.“广告”一词,顾名思义是广而告之的意思。

c.广告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

d.英国《每周新闻》开了报刊广告之先河。

e.好的广告会令人回味无穷。

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已收集的信息,可提出下列问题。

f.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g.“广告”具体是什么意思?

h.广告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如何?

i.世界广告历史怎样?

j.报刊广告历史怎样?

k.什么样的广告才算是好的广告?

带着这些问题,仔细阅读材料,即可进入续读阶段。在此阶段中,须边阅读,边思考。逐一回答上述问题后,最后要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如下。

“广告”,是广而告之的意思。随着商业社会的演变,广告成了“诱导”、“影响”的代名词。

广告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商代以前是口头、实物广告。商代以后出现了文字广告。

现存世界最早的文字广告,是一张五千年前一个埃及奴隶主找寻逃奴的“通缉”。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则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北宋刘家针铺的铜版广告。

好的广告应令人回味无穷。如一种打字机的广告,只有二句话“不打不相识”,既有语言美,又有所暗示,这是佳作。

以上复述在详读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每读完一段便进行一次小结。全文读完之后,还须进行一个总体的概括,归纳出文章的核心内容:

本文的主旨是解释广告的概念,介绍中外广告的历史及诸种广告类型的首创,扼要揭示好广告的特征。

同类推荐
  • 与孤独者聊天: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和生活

    与孤独者聊天: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和生活

    对于每个想要告别平庸的人来说,都会告别一个无形的门,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松跨过这扇门,跨过这将会迈向成功。本书将通过心灵励志的写法,帮助读者推开自己面前虚掩的门,跨入成功的人生道路。
  • 男人如何调节自己

    男人如何调节自己

    不要让心灵的阴云和迷雾战胜阳光成为人生的主导。只有让心灵充满阳光,才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作为男人,只有拥有一个健康轻松的心态,才能自信地面对人生,才能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心灵的园地长出杂草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同时每个人的心理知识与个人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是重要原因。
  •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了解了人性,你就能读懂他人,而读懂了他人,你就能掌控自己的工作、生活,掌控周围的人和事,掌控一切。纵观古今中外,能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大人物一般都有自己独到的控人之策,制人之道。《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就是一本了解人性、洞悉人性,从而掌控人性的必备手册。在书中,我们首先带您认识真实的人性,分析人性中的美好与弱点;接下来讲述每个人都应该掌控的人性透视术,帮助您洞悉人性,趋利避害;然后告诉大家人性丛林中必知的生存规则,只有按规则行事才能游刃有余,自在行走;最后通过实战指导,告诉大家如何在求人办事、人脉、职场、生活中了解对手,掌控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 这样记忆最高效

    这样记忆最高效

    有的人,大段文章看一两遍便能背诵,考前随便翻翻书就能拿到好成绩——这让我们既羡慕又嫉妒,从而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我的记忆力这么差?为什么我没有这种超能力?”其实,归根到底,这是记忆方法的问题。没有方法,记忆就不快、不准、不牢。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改变这种记忆现状,充分发掘自己的记忆潜能,轻松掌握高效的记忆方法,《这样记忆最高效》从兴趣、情绪、习惯、方法、环境等九个方面,归纳整理了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多种记忆方法,把学生从遗忘的痛苦中解救出来,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 社交礼仪一点通

    社交礼仪一点通

    《社交礼仪一点通:青少年礼仪指导》的宗旨是帮助广大青少年了解和培养社交礼仪行为,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内容主要是以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社交礼仪的形式,来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日常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热门推荐
  • 隐息圣饰

    隐息圣饰

    你亦生,我欲生。你亦死,我欲死。生死契,三生情。诛仙台,忆碎魂。梦魇夜,魔冤结。沉睡三万年,她对世间万物一无所知,本想平淡无奇的生活……谁知,天有不测……在她立下生死契之时,她就注定命运多舛………“连你也骗我……”她喃喃自语,如今她已经明白一切,不会在傻了……“三世间,我已为魔,墨无殇…我该还你的我都还了,从此我们互不相欠。”这么多年,我都不曾相信他人…我唯独相信你,可是……你呢?原来,你也会欺骗我,口口声声对着我说什么心系世间苍生,可是你到头来还不是欺骗了我…欺骗了你自己吗?
  • 血海战神录

    血海战神录

    数千年以来,无人能窥探那战神之境。风云起,乾坤动,无数天才汇聚之地究竟谁主沉浮?
  • 我自定义

    我自定义

    世间的一切都已经被定义好的。不!那就让我重新改写这个世界,只要得到命运的力量,那我就可以重新书写过去,现在,哪怕是未来!
  • 无惧于命

    无惧于命

    站在高处,她得到的风景是别人所得不到的;万界之尊,她的压力是别人承受不了的。当大陆动荡,各界争雄,她是安分守己还是尽情碾压?“我从未畏惧过任何人,除了自己。”凌霜雪说。你们,向来就拼不过我!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和EXO的相遇

    和EXO的相遇

    “为了爱情,我可以放弃一切……但是,为什么?你们偏偏让我失望,够了!我不需要你们了!以后,别再找我……”雪琳冷眼的看着男主角们
  • 末日之生存本能

    末日之生存本能

    一场空前的危机席卷全球。死者复生,生者失心。文明不在,人性何去何从?求生之路,怎样激发本能?
  •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 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 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 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 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纪念曾经,记忆创作

    纪念曾经,记忆创作

    各位冰块,我们又见面了,【其实希雪寒冰,淋若千羽,希羽冰若【统称】也是我哦】这次,我将要一本《纪念曾经,记忆创作》实际上也就是我平常写的东西,因为没地方塞,所以就写在了这本书里,不过书名好像有点儿失败。最后,欢迎冰块加群,群号是:“620169589。”【①写作】【三只若千是我和俩只若千合作的,大家可以去看看。】
  • 暗眸一笑欣媚然

    暗眸一笑欣媚然

    “你,恨过我吗?”“恨。”“可我在这场爱情中还是输了,因为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