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9400000013

第13章 基本读书技巧(10)

泛读是与精读相对而言的阅读方式。一般认为,泛读是一种略观大意,知其梗概,不需求源探微,究其深意的阅渎。从大略把握读物的要点和特点来说,泛读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泛读书的书名、著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日期,了解书刊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然后是泛读正文,了解章节名称、文章的大小标题和能反映书和文章的内容的字、句、段落;最后细读自己需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运用泛读法要注意几点:

①要求阅读时既要集中注意力,又要提高阅读速度。如果注意力分散,一扫而过,就不能获得有用信息,如果只有注意力而不讲究快速,那么阅读效率就会低下,因此要把注意力与读速结合起来,做到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有用信息。

②要善于从文中寻找关键的词、句和段落,并能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文献的总体内容。

1.通过内容提要,序文和目录了解书的梗概

阅读一本书,首先要读内容提要、序文(引言)和目录。因为作者在这里讲的多半是说明由于什么原因、什么目的,以及根据什么材料写成这本书,有的还特别指出该书强调的是什么。这些部分是为读者提供一把打开此书的钥匙。有些阅读者,往往不懂得阅读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他们常常是拿过一部书就立即看正文,或者挑中间有趣的部分来读,认为内容提要、序文和章目同正文没有什么关系,可以不去管它。这是读书不得要领的普遍表现之一。其实,先读这些,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都是十分重要的。

(1)阅读书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对全书简明扼要的提示。有的也叫内容说明,除了概述要点外,还简要介绍该书的特点和风格。读了内容提要,就可以了解这本书大体上写了些什么,对全书就有一个最简要的了解。有的书篇幅很长(有的甚至没有章目),如果不看内容提要,一开始就读正文,读了很久,还不知道此书要说些什么。如果读了内容提要,就能了解它的概貌。否则,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影响阅读速度和效果。

内容提要的位置,有的书放在封面,有的书放在封底。字数少,写法也极为精练。会读书的人还可以通过看提要,学习如何概括材料。

周振甫先后于1962年和1983年出版了《诗词例话》和《文章例话》两部著作,近50万字。下面,请看《文章例话》的“内容提要”:

“这本《文章例话》是《诗词例话》的姐妹篇。本书从古代谈文章的文话及部分近人、今人的有关文论中,选录具有独创见解的段落百余条,按阅读、写作、修辞、风格四个方面(其下加列88个小标题)归类编排。全书的重点是联系这些文话或文论中谈到的名篇佳作,进行分析比较,论其高低得失,详加发挥阐述,引导读者扩大视野、开阔思路,体会文章立意构思之巧、遣词用字之妙,从而提高对古文的阅读欣赏水平和文章(个别小标题中兼及小说、诗歌)的写作能力。”

这则200字的《内容提要》,精要地告诉读者三层意思:

①揭示两本著作间的亲缘关系。

②说明《文章例话》的选材范围和编辑体例。

③强调本书的重点和著述者的意图。

如果先看这个“内容提要”,在读此书之前,就可以对《文章例话》的全貌有个概要的了解。再读正文,心中就有数了。

(2)阅读书的序文

书的序文,有的叫“序”,有的叫“导言”,有的叫“前言”,有的叫“作(编)者的话”,有的叫“写在前面”,有的叫做“代序”(用另一篇有关文章代替)等等。

序文有作者本人写的,也有的是编者、作者的师友或亲朋写的。由于序能揭示一本书的梗概,评价其得失,因此,序在一部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周作人先生在《自己的园地》中说过:“会看书的先看序,现在可以照样的说,要知道书的好坏,只须先看序。”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也说过:“读书先看序文,是一种好习惯。”因为“序文的性质常常是一书的提要或批评,先看一遍,至少对于全书有个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标准,然后阅读全书,就不会茫无头绪。通读全书,其提要或批评不在本书而在旁的地方的尚且要找来先看;对于具有提要或批评的性质的本书序文怎能忽略过去?”

当然,序文的重要程度,各书并不一致。一般有下述几种情况:

①属于作者本人的序文,若是对本书的意图、取材、组织、体例、规模等项作说明,那便是“编辑大意”、“编辑例言”、“凡例”等,读者借此可以知道本书的规模,阅读本书之前,自然是要了解的。

②是作者在本文之前作一篇较长的序文,其内容并不是本文的提要,而是介绍阅读本文的准备知识和注意事项,提供阅读的门径,如果不读序文,就难以读懂正文。这多属“导言”性质,其重要程度也高。

③是作者还没有来得及在书中详细阐明的新思想,在序文中补充阐述。

④属于编订者或作者师友所作的序文,其中有的是说明编订的方法、成书经过或出版原因的说明;有的是揭示全书要旨,评论全书的得失,这些都与了解本书有直接关系,其重要程度也不亚于作者自作的序文。

总之,无论作者自作或他人所作的序文,凡写得好的序文,不仅能使本书内容增添光彩,意义突出,而且还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如许多著名作家“创作集”中收录的“序文”均属此例。当然,也有的序文,仅仅叙一点因缘,说一点感想,与全书关系不大;还有的他人所作的序文,对书赞扬得过分的,那就与本文更无关了。不过,这也要读了序文之后才知道。

但是,总的来说,阅读序文,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好处。它既可以帮助掌握阅读本书内容,同时还可使读者获得比本书更多的知识。因此,对于那些有助于理解全书内容的非常重要的序文。要反复阅读。“最好读两遍:读正文之前读一遍,可以心中有数,知道读正文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应该如何去理解;读完了正文再读一遍,可以回忆一下正文的内容,加深记忆的理解,同时判断序文对这本书的评论有没有说过头或没说够的地方。”(叶圣陶语)

(3)阅读书的目录

这里说的目录,是指一本书的目录。它既是书的眉目,又带有提要的性质。初学阅读的人,在读整本书之前,也要养成先看目录的习惯。读者借助于本书的目录,走进阅读整本书之门。郭沫若只用一个夜晚即读完了长篇巨著《红楼梦》,他是专选作品主人公林黛玉的章回来读的。要知道哪几回是写林黛玉的,不依靠目录指引就难以想像出郭沫若的这种惊人的阅读速度。

可见,借助于目录,不仅可以使读者在没有读某一本书之前了解该书的概括内容的纲要,而且还有引导读者挑选阅读篇目、选择阅读重点的作用。

读了该书的目录,不仅能使读者清晰地了解该书的内容和要点,而且还能帮助读者弄清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从中可以了解到作者的一些基本思想和观点。这样,渎者就可以根据阅读需要和爱好,有选择地读,不必一篇一篇地次第读下去。

目录的作用当然还有许多,可以类推,不再详说。关键在于养成习惯,阅读整本书时,能够充分利用该书的目录。

2.抓住书的要点和条理

(1)抓住揭示要点的话

古人有片言居要、要言归旨之说。意思是说一句简短的话就可揭示文章的要点,一句重要之语就可概括出文章的主旨。这是作文之法,同时也是读文之法。“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片言,揭示并概括了《卖柑者言》一文的要点和主旨,“苛政猛于虎”一言揭示出《捕蛇者说》全文的中心,《伶官传序》一文的精魂则可归之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之句。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们阅读时要着力抓住这“片言居要”之语、“要言归旨”之言。抓住了它们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抓住了全文之精要。

(2)理清文章的次序和条理

古人说:“物中有序”,“有条则不紊”,“有序则不杂”。这意思是说,事物本身就有一定的次序和条理,一旦摸清了这种固有的“序”,就会一通百通,使事物井然有序,条理分明。阅读也是如此。作为反映客观事物面貌和规律的读物,也是有其序次、条理的。古人称此为“文脉”、“意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章思路。阅读时,着眼于理清全文思路,就如全豹在胸,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读物的中心和要点,也可更容易地理解全文。

3.随便翻翻,捕捉会意之处

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讲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陶渊明托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这种与众不同的阅读法实际上是陶渊明自己读书的体会和经验总结。

这就是说,阅读时不要被读物中那些次要的、枝节的、琐碎的东西所左右,尤其不必过分穿凿字句,而把主要着眼点放在读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历史上许多“穷经皓首”而一事无成的读书人的教训是很沉痛的。陶渊明在当时玄学之风和考证之风都极为盛行的污浊时代,能独辟清新自然的诗风,功被后人,这与他独特的阅读方法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陶渊明在读物的某些词句或次要内容上虽然不求甚解,但他在“每有意会”之处,却能“欣然忘食”地去阅读。所谓“意会”,即“内心体会”也。这就是说,在他阅读时,有一些内容可能不被留意,而一旦有能同他本人的思想、经历和内心体察相沟通、相吻合的内容,便倍感兴趣,于是便高兴地读起来,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这是一种有所选择的读,与心灵相沟通的读,是阅读的新境界。

阅读活动本身的特点就是旧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的过程,是阅读主体的思想、感情、阅历等与读物内容相撞击而又相结合的过程。在阅读时,读者如能多方联系,把自己“摆”进去,一旦读物中的某一内容与阅读主体自身的某种思想、感情、认识、身世、经历交融起来,那就会产生“共鸣”,就会出现某种“会意”之处,也就是达到了阅读的最佳境界——欣然忘食,乐此不疲。

这种方法实际是一种有所求有所不求的方法,也就是阅读时有所轻有所重。那就要阅读者独立思考,恰当抉择。所以绝不能漫不经心,而应多作思考,善于分析。

四、参照阅读法

所谓参照阅读法,是指为了更好地学习某门学问或研究某个问题,在阅读基本读物为主的情况下,也要参阅与之有关的读物和资料的一种阅读方法。

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往往也是善于运用参考书的人。善于运用参考书的人,阅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那些不会或懒于使用参考书的人,阅读就会事倍功半,这是不言而喻的。这里所说的“参考书”,是专指与所读有关的,必须借其他的书而后明了所读的书的那些书籍。

关于什么是参考书,夏丐尊先生在《阅读与写作》(开明书店1938年4月版)一书中写道:“诸君在国文教科书里读到了一篇陶潜的《桃花源记》,……这篇文字是晋朝人做的,如果诸君觉得和别时代人所写的情味两样,要想知道晋文的情形,就会去翻中国文学史,这时文学史就成了诸君的参考书。这篇文字里所写的是一种乌托邦思想,诸君平日因有师友的指教,知道英国有一位名叫马列期的社会思想家,写过一本《理想乡消息》,和陶渊明所写的性质相近,拿来比较,这时《理想乡消息》就成了诸君的参考书。这篇文字是属于记叙文一类的,诸君如果想明白记叙文的格式,去翻看记叙文作法,这时记叙文的作法一类书就成了诸君的参考书。还有,这篇文字的作者叫陶潜,诸君想知道他的为人,去翻《晋书·陶潜传》或陶渊明集,这时《晋书》或陶渊明集就成了诸君的参考书。”

在这段话中,作者不仅明确地阐释了“参考书”的含义,而且还具有指导查阅参考书的作用。

假如我们学会使用参考书的话,把精读的文章或整本书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扩大读书范围,表面看来只精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但实际上带动阅读了许多书,岂不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吗?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的广博和精深的知识差不多都是从这条途径中得来的。初学阅读者应当养成利用参考书的习惯,特别是有志于成才的读者更应当遵循这个方法。

至于一般的读者可能会说,我不想当学问家,也不准备做专门研究,那还需要学会使用参考书吗?答案是肯定的。问题在于是否要读懂书,真正理解书的内容。如果抱着“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一时未尝不可马虎过去;但是这将成为终身的病根,将不会从阅读方面得到多大益处。若想读懂书,理解其内容,就要克服嫌麻烦、懒惰的不良习惯,这就要勤于动手翻阅。只有勤查,才能会用;只有勤查,才能养成习惯,才能增长知识;只有勤查,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虽然参照阅读法是扩展性、辅助性的参读,却并非可有可无,它有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首先,任何学问、任何问题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学问、其他问题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如果你就这门学问、这个问题的自身去研究,而不了解它与周围相关事物的联系,也就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它。为学习某门学问,为解决某个问题的阅读也是这样,在阅读其基本读物的同时,宜参阅与之相关的更多的读物。参照读物的作用是不同的,或为引导入门,或为阅读准备,或为释疑解难,或为背景材料,或为扩展视野,或为梳理知识,或为纵横联系,或为引向深入等等。这样也就形成了一种阅读的网络。有了这样一种“网络”,学问才能研究得透,问题才能解决得好,阅读也才能有高效。很显然,参照阅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活动需要参照阅读法。

同类推荐
  • 人为谁活着

    人为谁活着

    张宝瑞,笔名磐石、秋凉、雨亭等。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悬疑推理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1971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
  • 海伦·凯勒给年轻人的力量

    海伦·凯勒给年轻人的力量

    我在黑暗中彷徨,碰到困难的时候,我听到性灵领域中低语着激励的音讯。我感觉到从无穷的泉源,倾泻下一阵热忱。上帝那极富生命力的天籁之音让我心悸动不已。有一根看不见的绳索把我和日月星辰相联系,我觉得心灵中有一支永恒的火焰。每天暴露在空气中,我感觉有一阵轻灵的雨洒落在我身上,我感觉到世上万物联系在一起的神奇壮观。虽然我受制于沉寂与黑暗,一旦死神释放我,我将拥有光明坦荡的心,去欣赏大千世界的万象。
  • 世界如此残酷 我们要内心强大

    世界如此残酷 我们要内心强大

    你是不是曾经因为遭遇不公平对待而气愤不已?你是不是曾经因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而暴跳如雷?你是不是曾经因为不够自信而导致事情一败涂地?你是不是曾经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儿小事而闷闷不乐?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态。《世界如此残酷,我们要内心强大》作者马银文以“如何让自己变得内心强大”为核心,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详细介绍了面对各种情况、各种环境要怎样战胜自己,以及怎样培养建设一个强大的内心。
  • 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

    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

    《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讲述了:办任何事情都是必须讲究方法和技巧的。以前我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但是现在的社会,更提倡“无事也登三宝殿”,就是要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学会经营,人脉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而一个大人物的圈子更是快速成就非凡事业的最佳途径。
  • 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本书主要以孔子及其《论语》为基本出发点,多方位地阐释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与当代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热门推荐
  • 守望一生:深宫殇情

    守望一生:深宫殇情

    一部关于岁月与爱情的故事。天生命运多舛的她,遇到生在皇家的他,他不排斥她,但心里却有别人的影子。当那个影子变成现实存在,他的心里掀起了波澜。他用尽手段,终于得到那个人,然而最终付出的代价是什么?第一眼就爱上她的他,却娶了另外一个人,放手是为了让她幸福。历尽沧海桑田的变故后,他找到真爱了吗……
  • 猖狂小王妃王爷快去追

    猖狂小王妃王爷快去追

    某女主:“什么,苏狐狸来提亲,而且爷爷,你就这么把我卖了,你还有人性吗?”某外公:“你们两个一起长大的,这几年暧暧、昧昧的你当我看不出来啊!”某女主:“不行,我不嫁,我要跑路!”某男主邪魅一笑:“呵,跑,你能跑到哪儿去?”某女主一想也是,苏狐狸本事太大好像哪里都跑不掉的撒~“喂,爷爷,你别走啊,羽童哥不管我了你不能不管啊……”某女主泪眼婆娑的伸出尔康手,看着自家爷爷迅速跑走的身影。届时某人的手已经抚上了某女的小蛮腰,“宝贝儿,接下来要解决一下我们之间的事情了吧……”“你,嗯,不要,疼,老家伙,一会儿怎么收拾…啊,你轻点儿……”
  • 千里涟烟

    千里涟烟

    涟烟花,乃当年逆凰女君鲜血浇灌,统领妖魔冥三界,誓死与正道相悖,逆凰身亡,涟烟无存。她,是馛婳嫣,一位举世无双、赫赫有名的艺姬。他,是孤烬沉,守护天下苍生的神尊。是他,救她远离烟花之地,洗去她对世间之恨,却无法抹去她自己的怨。一步成错,步步皆殇。
  • 韩娱之一群逗

    韩娱之一群逗

    一个无法解绑的微信,一群无法拉黑的好友,一个条条框框那么多的微信群,还好系统拉进来的都是韩国美女大明星。欢笑,搞怪,腹黑,轻松的伪韩娱。
  • 我在岁月深处等你

    我在岁月深处等你

    六岁那年,她的母亲因病去世,他的父亲却在同一年另娶。随着她继母一起嫁过来的还有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妹妹。自此以后她受尽委屈,心也渐渐麻木冰冷。十五岁那年,她遇见了他,一开始对他毫无感觉,而在两人的相处之中暗生情愫,但命运弄人......
  • 野战之王

    野战之王

    2120年,WarGame已取代足球成了世界第一运动。为了不让心爱的女人嫁作别人的小妾,凌子川不惜两次将自己置于必死的境地之中。都说天地不仁,但天地总会留下一丝生机,凭借强烈的求生欲望,凌子川奇迹般地存活下来。经历两次死亡的洗礼,凌子川踏上了WarGame职业赛场,一步步走向王者之巅。
  • 讲故事,说出销售力

    讲故事,说出销售力

    人人都想在销售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赢得滚滚财源,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真正懂得商战谋略。一个从事市场销售的人员,一定要有强大的销售力。销售素养、口才、宣传、拜访、做渠道、推销技巧、服务客户、回款和客户管理等在销售过程中的作用和技巧,这些强大的销售力全在一个个故事中……
  • 九世为仙

    九世为仙

    九世轮回,世世为仙;九转轮回,法力通天;九大仙剑,纷纷出世;遇神杀神,遇仙诛仙;
  • 穿越之黯颜潇色【完结】

    穿越之黯颜潇色【完结】

    她拥有甜美的笑容与话语,同时也拥有冰冷的气息。亲者越亲,生人勿近!魅惑,玩弄是她的宗旨,绝不付出是她的原则,但事情总是不尽人愿的,她因为打破自己的原则,付出真心,所以最后终究没有逃过被上天玩弄的命运……黯涌红颜陌,倾心苦萧瑟……问世间情为何物?愿长相实却别离。
  • 二周目游戏

    二周目游戏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站在初见的街道,脑海中却闪过相同的画面,从一开始的震惊到最后的漠然接受,是否有怀疑过,这其实是你已经经历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