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4000000051

第51章 重视科举,延揽人才——领导者身边要聚集一批智库

既然要大兴文治,那么,培养人才是第一位的。朱棣深知自己周围武将充裕,然而文官却是寥寥无几,文治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整顿科举,招揽人才。毕竟只有身边有一大批文臣,才能将文治搞好。 为此,朱棣在文化事业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古代封建社会选举人才最重要的渠道就是科举,明朝也不例外。所以,朱棣对于科举十分重视,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朱棣下令在除北平以外的全国范围内举行乡试。自此形成了三年一乡试、会试的科举制度,并且从未中断过。 朱棣不仅十分积极的筹备科举,对于科举选士的结果也十分重视。永乐二年,礼部尚书李至刚向朱棣请示选士的数目时,朱棣还特地斟酌了一番,他先是问道:“洪武年间选士多少?” 李至刚则恭恭敬敬的答道:“每次不尽相同,最多的一次多达四百七十余人,最少的时候只有三十人。朱棣深知:洪武十八年之所以录用了四百七十二人,主要是因为当时科举制度已经被荒废的长达十五年之久,所以恢复之后的第一次取士自然会人数众多。如今,自己诛杀了不少建文旧臣,天下士人对于自己这个新皇帝不仅没有什么好感,而且还甚有敌意。 考虑到文官治国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博得天下读书人的好感和认可支持。朱棣决定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科举取士。如此一来,不仅能消弭士大夫对自己的敌对情绪,还能借此宣扬自己偃武修文的政治主张。 于是朱棣便对前来请示的李至刚说道:“朕初即位,取士姑准其多者。”在朱棣的旨意下,此次录取的进士多达四百七十二人,正好与洪武十八年录取的人数相同。后来,朱棣亲自对这些进士们进行廷试,并将一甲的前三名封为翰林编撰、编修,二甲五十一人封为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制度是朱棣在科举方面的一大创举。庶吉士在朱元璋在位时就已经设立了,当时还不专属于翰林院。后来朱棣将其归入翰林院的专官员,形成了更为成熟的庶吉士制度。 “行令有志学古者各录其平日所作古文十五篇以上,限一月以里,投送礼部。”然后,礼部会将这些文章转送至翰林院,由翰林院的官员们负责筛选,并从中选出文采优秀的人,并确定复试的人员候选名单。复试的试题主要是由内阁和吏部拟定,而试卷的阅览评判工作则是由礼部负责安排。 一般情况下,庶吉士录取的人数为20到30人。人员选定之后,朝廷会专门派出资历高学问渊博的翰林,来充当这些庶吉士的老师,指导他们继续学习。庶吉士一般要在翰林院学习长达三年之久,毕业后,优秀者会留在翰林院担任编修等职,其余的一般会授予科道官给事中或者御史等。

朱棣所设置的庶吉士制度深受士人们重视,因为庶吉士出身的官员的升官速度往往要快于普通官员。对此,明史曾有这样的评价和记载: “成祖初年,内阁七人,非翰林者居其半。翰林纂修,亦诸色参用。自天顺二年,李贤奏定纂修专选进士。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通计明一代宰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九。盖科举视前代为盛,翰林之盛则前代所绝无也。” 庶吉士制度的形成,对科举制和文官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该制度也成为合租地招揽人才的重要渠道。 作为一国之君的朱棣十分有自知之明,他深知治国是需要大智慧的,单凭自己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便千方百计的延揽人才,为自己治国建立了一个水平颇高的智囊团。 除了选才,朱棣还注重培养人才,毕竟只会用才,而不培养人才,总会有一天会陷入人才枯竭的尴尬境地。朱棣在位期间大办教育,重修国子监,并在硬件建设上超过了官府衙门。为此,朱棣还特地吩咐工部大臣:“大学于国体甚重者,盖成贤才之地,视他官府,须坚致弘丽有加,尔尚书侍郎,亦频往督视。“ 硬件设施重要,软件设施更是不容忽视。为了使得大学教育的教材更加标准化,朱棣亲自下令命大学士解缙组织编撰《大学正心章讲义》等书,并将此作为大学教育的标准化教材。 千百年来,儒家一直被视为封建思想的正统。所以在封建社会,但凡有识之士,尤其是读书人,大多尊崇孔家的儒学。朱棣虽然不算是一个地道的读书人,但是这点常识也是不缺的。如今自己想招揽才人,以期实现自己的文治,光有开科取士是不够的。如何得到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敬仰的效忠则显得更为的重要。 于是,聪明的朱棣便想到了拿儒家的老祖宗孔子做文章。这可不是朱棣心血来潮,而是他谋划已久的文治之道。早在靖难之役,南下的过程中,朱棣曾带领自己的将士来到山东的孔孟之乡。朱棣为此还特地在军中下令:不得入境骚扰,此时朱棣便流露出了尊儒重教的思想。 为了征取广大的知识分子协助自己治理国家,朱棣于永乐四年导演了一场祭孔活动。一月初一早朝时,朱棣便向群臣宣布道:“孔子万世帝王之师,其道之在天下,载于六经,天下不可一日无生民,生民不可一如无孔子之道。朕将临国学,躬礼孔子,以称尊崇之典,所司其差吉日行之。“ 三月初一,朱棣穿着礼服,来到孔庙祭孔,并且行四拜礼。这在当时看来是超越常规的礼节,即使在祭孔之时,朱棣仍然不忘教诲身边的官员。祭孔完毕后,朱棣便前往太学视察教育情况。而且还特赐国子监祭酒胡俨等人坐讲,对于听讲的翰林儒臣以及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朱棣还专门赐座。 当天国子监中的儒臣将整个国子监围的水泄不通,毕竟这种礼遇在朱棣上台后是空前的。朱棣祭孔的举动着实感化了不少儒臣,后来翰林侍读学士胡广提及对儒臣的礼遇时,无不感激涕零。 朱棣为招揽人才所做的这一系列的举动确实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最终内阁的设立使得文官制度趋于完善,也真正实现了国家的文治。

对于一个马上得天下的皇帝来说,能够真正做到文治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自我挑战能力的。朱棣有政治远见,所有明白治国还要靠文治,所以从他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他便开始积极搜罗出色的文士,并组建了自己的智囊团。 任何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身边都聚集着一般能言善辩,谋略层出的有识之士。尤其是对于一国君主来说尤其如此,历史上的名臣大多出于盛世之中,也就不难解释了。朱棣对人才的重视可以说几乎成为他政治上的核心,因为身为君主,他不必事必躬亲,但却必须会选才、用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君主组建智库的水平便反映出其治国的水平。历史上的开明君主都善于将自己变成一个人才的吸铁石,天下人才向之,必定会凝聚成超强的智慧集合,群策群力方能保证国运昌盛。然而,君主要想让自己对人才更有吸引力,光靠口头上的“求贤“是不行的,关键还要有高明的策略,朱棣就是善于把政策变成心音人才磁力的君主。 他借助科举、祭孔等一系列政策,将天下士人紧紧的团结在了自己的周围,他兴建太学,下令编纂教材,不断为自己的人才库添砖加瓦,从而形成了一个智库。也正是在这个智囊团的帮助下,朱棣才最终得以实现自己文治的目标,开创出永乐盛世的局面。

““谋国”术”借助智库力量成大业 朱棣一上台便下定决心要实行文治,大明朝疆域辽阔、子民众多,要想将其治理好,无疑需要大智慧。朱棣也是一个谦逊之人,他并没有自作聪明的以为自己的智慧足够治国,而是很理智的觉察到自己必须建立一个智慧仓库,然后借助这个智库来成就大业。于是,他大兴教育,增加开科取士的人数,甚至祭孔,最终他按照自己的目标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智库,并在智库的帮助下实现了文治的目标。 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人们常言说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说的就是智库的强大力量。所以,想在工作当中有大作为,不妨放下自作聪明的愚蠢,主动放下身段去结交有识之士,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智库,有了智库的支持,办起事青来自然会事半功倍。

同类推荐
  • 徐悲鸿

    徐悲鸿

    本书主要以徐悲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讲述了童年生活、艰辛求学、纵笔驰骋、永不疲惫等内容。
  •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本书全面讲述马云从出生至今五十年间的奋斗历程,展现一个商业传奇人物的精彩故事。首批披露马云创业前默默跋涉的艰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他的喜好、性格,甚至直面其心境。马云的一生充满曲折与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50年间,跌宕沉浮,起起落落,一直贯穿其间的是他永不言败的坚韧理念。从两次高考失利到进入大学校园,从四处求职无门到终于当上老师,从创业初始无人相助到公司逐步走上正轨,从力排众议创建中国黄页到经营阿里巴巴帝国,从淘宝危机到赴美上市……
  • 寻找中国的血型

    寻找中国的血型

    本书是广元市公安局人员的文学作品集,是对公安工作的英雄事迹的讴歌。内容健康向上,是公安警营文化的体现。
  •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

    这位中国现代史上最神秘、最诡谲的人物之一,就如同乱世中藏而不露的毒箭,令人们至今听到他的名字都会不寒而栗。对于他的种种记载,可以说是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那么,他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将寻着历史的脉络,去发现一个真实的戴笠,同时,揭示军统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间谍组织”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热门推荐
  • 大武侠之历练系统

    大武侠之历练系统

    万千世界,谁主沉浮?道不尽悲欢离合。金剑在手,谁能傲笑?说不完儿女情长。离离情愁,侠骨冰心,征途无止休。谁能停,为谁停,茫茫无间,前路空空。只道是,匆匆过客,瞥一眼间,千万年。轮回百转,爱恨情仇,侠之大者,莫能休。造物主造就世界万千,请随萧别离一同历练。
  • 那夏遇见你

    那夏遇见你

    最美是遇见,爱你是必然。茫茫人海,人海茫茫,偏偏是你进了我的心,动了我的心,偷了我的心。
  • 死丫头,臭小子

    死丫头,臭小子

    故事从天堂摔下来,撞到臭小子脑袋上,又被死丫头拽住了。没错儿,情节在山村悄然发展起来,野性的人物日渐饱满……不管你相不相信,世界再大,人群再多,有那么几个人注定逃脱不了同一个故事的圈套,命运也好,宿命也罢,矫情地理性地,缘分就是座黑洞!
  • 英雄联盟之意压群雄

    英雄联盟之意压群雄

    当LOL崛起,成为全球第一大竞技游戏的时候大部分人已经逐渐的忘记了我大中华传承千年的传统武术,当一个精通太极形意桩法的少年和LOL碰撞到一起的时候会摩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古道天骄

    古道天骄

    这是一个术法横飞的世界,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天地,这是一个仙魔并起的时代。这里……不容废物。
  • 奇效简便良方

    奇效简便良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求道长生录

    求道长生录

    遗孤少年入宗门,坚毅不屈寻长生,修罗异族欲复出,仙、罗两方………
  • 继室当家

    继室当家

    结庐南山下,机杼伴书声一女一少年,情满香草屋二八少女,被迫嫁入顾家冲喜,病夫随即撒手人寰,扔给她一个身世扑朔迷离的少年继子。宅斗激烈,她不得不远与少年继子赴南山脚下的偏远山村织绣裁剪卖衣裳,书声琅琅办私塾。重返云城斗顾家,踏上京城解宿怨。
  • 生活是最悲伤的喜剧

    生活是最悲伤的喜剧

    《生活是最悲伤的喜剧》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李梓荣,少年经历不平,年轻气盛经历磨难,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名三流演员,遭受的打击使他的生活一直郁郁寡欢,然而又将面临更多的新的生活困难,故事围绕李梓荣的故事以及其身边的朋友所经历的生活展开,从多个人的故事展现生活的喜与悲,现实的好与坏,人性的善与恶,感情的爱与恨,原原本本展现了生活的残酷面。故事里,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一场戏,一场名为生活的,悲伤喜剧。
  • 穿越火线之地平线战歌

    穿越火线之地平线战歌

    本小说主要以穿越火线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从最初的拖油瓶,成长到后来枪界的灵魂人物,一路上经历了多少稀奇古怪血泪辛酸的事迹……小说总共分为六个部分:鬼王传说,刀锋相对,狙王争霸,爆破行动,生化来袭,绝地突围。【在这里面,游戏不再是游戏,真人真物真情,在那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究竟该怎样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