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4000000049

第49章 设置内阁,文官治国——建立一个得力的“助手”机构

身为一个颇有政治头脑之人,朱棣深知:依靠武将可以得天下,但却不能治天下,要想将国家治理好,关键还要采用文治,毕竟哪个朝代的百姓也不希望遇到一个暴怒嗜杀的皇帝。况且,仅凭一人之力很难能够将国家的众多事物处理的井井有条,建立一个“秘书”班子是非常有必要的。 朱棣自即位后,就将自己的主要经历放在了北部边防之上,所以能够用于处理国家琐事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充裕,而且考虑到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原本丞相所负责的事务一下子都压到了皇帝的身上,实在是不堪重负。所以,朱棣上台后就萌生出建立“助手”组织的想法。于是,内阁制应运而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内阁和丞相并没有多大的差别,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拥有者,然而这种认识并不准确。

丞相制历来是封建君王实行文治的典型标志,而丞相也担当着皇帝第一助手的职务,皇帝往往是受命于皇帝处理繁杂的国家事物等,所以权力当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一来,君权和相权便出现了矛盾,于是历代统治者便开始逐步削弱相权力,加强皇权。 秦汉时期,是相权最为鼎盛时期,当时的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不仅可以参与国家要事的决策,还能够号令百官,统领全国大小事务。相权的鼎盛使得天子的权力则显得相对薄弱,这个时期,丞相的地位是很高的,即便是天子也要敬重几分,上朝时,坐在金銮殿上的皇帝也要起座对丞相打招呼。 汉朝时,统治者意识到了相权膨胀的这个问题,所以开始削弱相权力。汉武帝设尚书台逐步分夺相权,随着尚书台权力的扩张,丞相的权力逐渐缩小,到了东汉时期,尚书已经成了事实上的丞相,“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从此,丞相便成为一个虚职,而尚书成为皇帝最为主要的“助手”班子。 到了隋唐时期,则采用了三省制度,也就是丞相为三省长官,他们同时议事,最终由皇帝裁决。由于三者权力相当,所以形成权力制衡,谁都无法专权,相权再次被消弱。宋代赵匡胤时,对相权进行分割,将军事权力分给枢密院,财政权给三司使,丞相便只剩下行政权,而且还要受君王的节制。元代是单省制度,只设有中书令,中书令下设左右丞相。由于中书令常常是虚位以待,所以丞相就是一个官架子,没有丝毫的实际权力。 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他索性借胡惟庸案直接废除了丞相制,并为自己的子孙定下规矩:“以后嗣君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敢有奏情设立者,处以极刑。”就这样,本是皇帝得力助手的丞相制便被彻底废除了,自此皇帝也就成为了事必躬亲的行政首脑。 朱棣即位后一直在大肆宣称恢复祖制,所以自然不敢请以违背朱元璋留下的训示,恢复丞相制。再者,朱棣是一个对于权力非常有欲望的君主,他也不可能会将自己手中的权力分出去。丞相制废除了不要紧,关键是皇帝治理国家需要帮手,而且必须是有真才实学的帮手,否则皇帝就会成为光杆司令,到时候即便是累死当场,也是难以将国家治理好的。 虽然朱棣是骁勇善战的将军出身,但是他并没有采用武治,而是一上台就极力宣传自己的文治政策,并借此以笼络广大读书人。一方面,朱棣需要招揽一批能人异士充当自己的助手,为治理国家大事献计献策,积极谋划;另一方面,朱棣又要保证手中的权力没有丝毫流失。 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还是果断放弃其中之一较为明智。然而朱棣是何许人也,他在政治上的头脑并非常人所能及。在经过精心的考虑和设计后,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出炉了,这就是明朝开创的内阁制。 早在朱元璋在为时期,丞相废除之后,皇帝的政务陡然繁忙起来,为了减轻自己的政务,朱元璋专门增设了“四辅官“,这些人虽然都是从众人当中挑选出的有才之士,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授予高官,而只是让他们“侍左右,备顾问”,由于他们官职低,没有实权,所以对于皇权并没有什么威胁。 朱棣在内阁制的设立上,正是借鉴了朱元璋的这一做法。“永乐入践极,始开内阁于东角门。”解缙等7人在朱棣的安排下“入直文渊阁,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虽然名义上内阁的权力很大,能够参议国家大事,定夺六部事宜,但是阁臣官位很少会超过五品,没有实际权力,而只是充当皇帝的“助手”,为其治理国家提供建议,真正的决策权还是控制在皇帝手中。 幼年丧母的经历和多年的军营生涯,早就了朱棣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和习惯。在治理国家上也是一样,为了找到这种安全感,他设立了两套“助手”班子。

一套就是我们上边所讲的内阁,永乐年间内阁由七位文臣构成,阁臣成为大学士,而且时常与皇帝一起从容议事,在众官员中有用较高的为王,但是官职品级并不高。为了使得这套班子能够很好的起到辅助自己治理国家的目的,朱棣还专门规定了阁臣所享有的特权——“密揭”。 另一套助手班子就是外廷,也就是皇帝下设的六部,六部往往分别管辖不同的事物,分工十分明确,同时也拥有较大的行政权力。作为皇帝,朱棣治理国家主要是靠六部传回的各种一线信息,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政策,最后再交予六部去分别执行和贯彻。虽然六部各司其职,但是朱棣仍然感到不安。于是,他便建立了内阁,形成了两个助手班子,同时两个班子同时运作,以保证政权的稳定。 在两个班子的情况下,朱棣所获得的信息远远要全面的多。况且内阁享受“密揭”的特权,这是所有官员都没有的,于是便形成了“处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的局面。没有实权的内阁能够在无形当中牵制外廷,从而减轻了朱棣治国的负担。不能不说,朱棣设计出的内阁制是十分巧妙高明的。 内阁可以说是朱棣一手缔造的最为得力的助手机构,为了保证这个助手机构的正常高效运转,朱棣在选人上可没有少下功夫。朱棣宣扬文治,所以内阁当中所招揽的全部都是文人,没有一个武将。为了保证自己“智囊团”的高水准,朱棣在文人当中也是选有才者据之。 朱棣出身于武将,所以身边的人才多的是精兵良将,要说文士却是寥寥无几。此外,朱棣还有意利用内阁来招揽建文旧臣和天下读书之人,所以内阁所启用之人要么是建文旧臣要么是文士新秀,而朱棣的原本的谋士如姚广孝等人则均不在内阁之列。 为了让自己精心挑选的这些助手们忠心耿耿的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同时又部队皇权产生威胁。朱棣采用了明褒暗贬的策略,此处的明褒是指,在朝廷内外大肆传扬内阁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并以此来抬高内阁在朝中的地位和威望。而暗贬则是,对于所有的内阁阁臣都授予比较低的官职,即使有功,需要提拔也绝对不超过五品,但是在财物赏赐上,却和六部尚书比肩。 朱棣虽是武将,却重用文官治国,并开创了内阁制,建立了自己的“助手班子”。从此内阁与外廷同时运转,共同为国家的治理贡献力量,而作为权力顶端的朱棣,则驾驭着这两个助手班子,朝着国家大治的方向稳健的迈出了前进的脚步。

““谋国”术”单兵作战不可取,集团作战更有力 朱棣善于治国,却不是一个自视甚高的君主。他深知:治理国家和打仗一样,单兵作战必然会失败而亡,只有集团作战才能战无不克克无不胜。为了治理好国家,他广招治国贤才,并专门建立了内阁,建立起忠于自己的助手机构。在集团作战的基础上,最终营造出了永乐太平盛世。 生活或者工作中,常常会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自视甚高,不愿意找助手,总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必定能够达成目标。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总有完成不了的事,只有适时的建立助手集团,不断笼络实力超群的助手,我们才能够完成更为复杂的事物。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本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员园园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赞同,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由其本人精选的散见于海外书刊他撰写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收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智慧、有现实启迪意义的佳作。全书故事情节完整连贯,场景细节生动丰富,人物对话和独白口吻传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史专家陶文鹏作者对传主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深入的了解,因而能以翔实的史料、舒朗的叙述、畅达的文笔,描述了一代名相管仲虽出身低下,却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不朽功业的辉煌经历:助齐称霸、诸侯结盟、晚年荐才,以及整饬吏治、推行法治、重视商业、发展经济、民本思想等,凸显了管仲作为一个改革家兼思想家遗泽后世的风范,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名相形象。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热门推荐
  • 都市见侦

    都市见侦

    他有一双金色深邃的眼睛,他的眼睛可以看透你的心灵,没有什么事情能盲得过他那双眼睛可他从来都不去窥视她的内心,因为她是他最爱的人他深邃的金色的眼睛,让他成就了这家侦探社冠以她和他的名字的侦探社“墨璇侦探社”
  • 影子陪伴的生活

    影子陪伴的生活

    一只鬼,平平淡淡的生活。某一天降临了一只自称她影子的家伙,打破了她的无趣鬼生。谜题慢慢打开,用了她余生去探索。到最后,谜题揭开,她却失望透顶。“影,你说陪我永久,就是把我晒在人间独留吗?”
  • 对你宠宠宠不停

    对你宠宠宠不停

    〖超甜宠文,欢迎小可爱入坑!〗他是令M国人都颤栗的存在,行事决绝残忍、嗜血冷酷,为人狠辣乖戾,但世人都知道,他莫卿寒也是有软肋的,她是他怀中安静可爱的娃娃,笑起来像天使一样单纯甜美的少女,是他莫卿寒一生的挚爱,也只有在她面前,他那万年不变的冰山脸才肯融化,柔情与宠溺是他对她最明显的爱!“总裁,樱小姐哭了。”“嗯?谁敢欺负我的樱樱?”“小姐说她刚才看的那部电影很感人,所以……”“是吗?”第二天,与这部电影有关的人都退出了娱乐圈……倾尽一生的宠爱,是他对她的挚爱承诺!【1v1盛宠,男女主身心干净】
  • 那些年被妖王追的日子

    那些年被妖王追的日子

    凡医医人,鬼医医鬼,妖生病了咋办,找巫医,可医天下众生。妖王帝尊:嫁给本王吧,本王封你为第一妖后。安若晴:滚!道门天才:我愿意一生一世陪你降妖伏魔,你愿意吗?安若晴:滚!绝世美男:今生今世只想默默守护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安若晴:滚!绝色巫医妖王追,霸道红颜美男随。人生只求一知己,红烛成灰蝶纷飞。
  • 校草霸爱:丫头,我们要久久

    校草霸爱:丫头,我们要久久

    “啊!”不带这么倒霉的吧回国第一天就遇到个难缠的家伙,不就是撞车吗?本小姐我还没怎么说呢,你你你,算个什么东西啊?却不曾想她嘴里所谓的这个家伙就是——池北淼。一个可以人见人说帅,花见花爆开,花痴见了大喊“池少!你好帅!”额(⊙o⊙)…却不曾想……“池北淼,你,你要干什么?”“你说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壁咚吗?[男女身心绝对干净!]
  • 源来我很爱你

    源来我很爱你

    “苏浅沐!我发现我已经喜欢上你了。”“对不起,王源,我希望你能把喜欢变成爱”王源和苏浅沐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关注R可o乐y的《源来我很爱你》
  • 花碎人离

    花碎人离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下一世的他和她能否一生一世不分离,看他如何打破天道
  • 凌世主宰

    凌世主宰

    他,不是废物;他,也不是天才。但,当龙灵觉醒之时,时间的轨迹开始运转。无尽大陆上,灵兽纵横,人类不过占据了一角之地!这是一个好战、热血的将军之子的故事,这是一个人类与灵兽之间的故事!当时间重合,少年已长,遨游于天青;身御神龙,手持黑剑。————“来,一战!!”
  • 情穿千年之答应不爱你

    情穿千年之答应不爱你

    我知道,你爱我所以……这一回让我先放手,这样你是不是就不会再自责?这一回让我先转身,这样你是不是就不会再忧伤?这一回让我先离开,这样你是不是就不会再爱我?容貌会蹉跎,时光会流逝,记忆会消退。就算心脏停止跳动,我依旧不会忘记你,因为你已经融入我的灵魂,从不曾离去。
  • 暧昧高手

    暧昧高手

    初入云城,谭菊秋很想低调做人,无奈各路美女纷沓而至。高傲冷艳的美女总裁,霸道强势的女神保镖,清纯丽人的美女教师……“最后强调一遍,哥只谈人生,不开后宫!”